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课本P.15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课本P.15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课本P.151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课本P.151 40年代文学,指从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到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十二年,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活动。

3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2、40年代文学形成的三个区域。课本P.151 国统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

4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课本P.151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课本P.151 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年9月——1949年9月)

5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想论争情况。课本P.15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想论争情况。课本P.152 ①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②1939年至1941年展开的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③1945年至1949年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

6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40年代文学独特的创作现象和文学体裁现象。课本P.151 文学为抗战服务,是这时期文学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40年代文学独特的创作现象和文学体裁现象。课本P.151 文学为抗战服务,是这时期文学的共同特征。 积极的英雄主义和昂扬乐观的气息是这时期文学的主导风格。 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同时并存的格局。通俗化、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速写化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风行,报告文学和诗朗诵尤为繁荣。

7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孤岛文学” 。课本P.151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孤岛文学” 。课本P.151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8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课本P.15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课本P.152 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的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是为了更紧、更深入的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9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课本P.15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课本P.152 1939年至1941年展开的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抗战初期,围绕旧形式的利用问题曾经出现过“旧瓶装新酒”的讨论。1938年,毛泽东指出“民族形式”问题,引起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地进一步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的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葛一虹则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郭沫若和胡风将讨论推向深入。

10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课本P.15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课本P.152 1945年至1949年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直接导火索则是深受胡风影响的舒芜的长篇论文《论主观》。胡风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并著文批评当时创作中的“客观主义”。何其芳等人发表文章批评他们的论点。胡风也发表文章支持舒芜,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论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有关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影响较深远。

11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40年代台湾文学社团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4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40年代台湾文学社团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4 这一时期台湾重要的文学社团是“银铃会”。其主要成员和重要作品包括张彦勋的《葬列》、《蟋蟀》;林亨泰的《灵魂の产声》;詹冰的《五月》、《思慕》;锦连的《挖掘》;萧金堆的《山的诱惑》、《凤凰木的花》等,“银铃会”发行油印刊物《缘草》,后改为《潮流》,共出20期。 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文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台湾本籍作家的集体“失声”和大陆作家大批来台这两个方面。改变了台湾文学中作家队伍的构成,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40年代香港文学的基本情况。课本P.154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40年代香港文学的基本情况。课本P.154 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批大陆作家两次南来香港,一次是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前后,一次是国共内战开始后的1946年左右。两次大陆作家南来香港,都促进了香港文学的繁荣。前一次大陆南来作家一方面创办或接办了许多文艺刊物和报纸副刊,另一方面,也对香港本地作家如侣伦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香港在抗战爆发后曾短暂地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后一次大陆南来作家的到来,在香港文坛掀起了“左翼”浪潮。

13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40年代各区域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课本P.151-152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40年代各区域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课本P 抗战初期:抗战初期,整个国家体现出高昂的抗战热情,文学也呈现出团结、奋发的面貌。以文学为抗战服务,是这时期文学的共同特征,积极的英雄主义和昂扬乐观的气息是这时期文学的主导风格,文学体裁则往通俗化、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报告文学和诗朗诵尤为繁荣。 抗战中期:抗战局势和政治矛盾促进了作家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思考,使这时文学表现出历史文化反思特点。 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时代政治的反应,讽刺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色调,喜剧品格在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等领域中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他们在中国弃旧迎新的前夜,显示出了文学的现实品格。

14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课本P.153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课本P.153 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的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15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课本P.153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抗战以来整个文艺界的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的影响。课本P.153 《讲话》从解放区的实际出发,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从而为作家世界观的转变和创作源泉的获得指明了根本途径;指明“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的辩证关系;指出文艺源于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由此就更带普遍性”;指出要借鉴吸收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同时也说明这是“流”而不是“源”。所有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客观上统一了解放区的文学思想,积聚了解放区所有的文学力量为抗战服务。

16 2012年7月: 21.抗战时期沦陷区主要的小说作家是( )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 21.抗战时期沦陷区主要的小说作家是( ) A.张爱玲、艾芜、沙汀 B.师陀、萧红、巴金 C.钱钟书、巴金、张天翼 D.张爱玲、钱钟书 2012年7月: 25.1943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的女性作家是( ) A.丁玲 B.萧红 C.张爱玲 D.苏青 D D

17 2012年7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2.试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的意义。 2011年7月: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6.孤岛文学(2010年7月)

1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5-15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 以抗战为主要题材;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以历史题材的小说;以关注知识分子人生道路为题材;以女性为题材;以及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訏(xū )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1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2、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2、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7 抗战初期戏剧运动异常活跃,出现了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的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戏剧活动由农村、战区移向大后方的城市,演出场所则由街头移向剧场,多幕剧的创作随之兴起,题材更为丰富,戏剧风格也转向沉郁厚重。40年代后期,国统区作家创作了大量揭露和讽刺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的剧本。

2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国统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国统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58 抗战以后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季节,在抗战前期短短的几年中,出现了大量抗战诗歌、诗集。所有的作品都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忠实的记录了抗战初期昂扬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抒情的方式大多是宣言似的战斗呐喊,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21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国统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课本P.155-15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国统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课本P 小说:邱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还乡记》;艾芜《山野》;沈从文《长河》;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 戏剧:老舍《归去来兮》;田汉《秋声赋》;宋之的《鞭》、《祖国在呼喊》、于伶《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碧血花》;郭沫若《屈原》等;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等。 新诗: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屈原》;艾青《大堰河》;田间《义勇军》、《给饲养员》、《给战斗者》;冯至《我们准备着深深的领受》、《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郭沫若《猫哭老鼠》;臧克家《有的人》等。

2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40年代以抗战为主要题材的抗战小说的名篇。课本P.15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40年代以抗战为主要题材的抗战小说的名篇。课本P.155 邱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此外,《刘粹刚之死》(萧乾)、《春雷》(陈瘦竹)、《乌兰不浪的夜祭》(碧野)、《北运河上》(李辉英)、《东战场别动队》(骆宾基)等,也是抗战小说的名篇。

23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40年代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课本P.15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40年代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课本P.155 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勘察加小景》、《淘金记》、《还乡记》;艾芜《山野》、《石青嫂子》;吴组缃《山洪》,茅盾的《腐蚀》、萧红《马伯乐》、张恨水《八十一梦》、《五子登科》;黄药眠《陈国瑞先生的一天》等。

24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40年代历史题材的小说。课本P.15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40年代历史题材的小说。课本P.155 沈从文《长河》、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都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探寻与反省;巴金《憩园》、老舍《四世同堂》则对中国式的家族文化进行了叩问。此外还有,萧红《呼兰河传》、师陀《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等作品。

2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訏(xū )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课本P.15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訏(xū )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课本P.156 这类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为主题、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具有很强的浪漫特点,受到大众欢迎。徐訏有《风萧萧》、《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小说。无名氏《北极艳遇》,《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海艳》等。

2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40年代台湾和香港小说创作情况。课本P.156-15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40年代台湾和香港小说创作情况。课本P 1937——1945年间,当台湾新文学笼罩在“皇民化”阴影之下的时候,台湾文坛也涌现出一批虽用日语创作,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作家,代表人物有吕赫若、张文环、龙瑛宗、吴浊流等。吴浊流主要作品《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陈大人》等。吕赫若成名作《牛车》,此外还有小说《风水》、《逃走的男人》、《台湾女性》等。 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的创作成就,除了大陆南来作家在香港期间的创作之外,香港本地较为活跃的作家和主要作品有侣伦的长篇小说《穷巷》、李育中《都市的五月》等。

2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抗战初期出现的小型化街头剧、活报剧等。课本P.15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抗战初期出现的小型化街头剧、活报剧等。课本P.157 抗战初期戏剧运动异常活跃。为了适应戏剧服务对象的变化,出现了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的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等,被戏剧界称为“好一记鞭子”的三个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是小型街头剧的代表。

2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课本P.15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40年代以现实为题材的戏剧创作。课本P.157 现实题材创作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夏衍,此外,老舍、田汉、宋之的、于伶等作家也都有重要创作。老舍的主要作品有《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归去来兮》等。田汉40年代主要剧本有《秋声赋》、《风雨归舟》、《黄金时代》等,《鞭》和《祖国在呼喊》是其40年代较有影响的作品。《夜上海》、《长夜行》昰于伶抗战时期的代表作;沈浮《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等,张俊祥《万世师表》,也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定影响的剧作。

2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8、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两个高潮及其主要戏剧作品。课本P.15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8、40年代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两个高潮及其主要戏剧作品。课本P.158 一是上海“孤岛文学”的“南明史剧”,主要有阿英的《碧血花》、《葛嫩娘》、《海国英雄》,于伶《大明英烈传》等; 二是1941年至1943年前后的“战国史剧”和“太平天国史剧”,同样寄予了作家们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思想意图。郭沫若从1941年2月到1943年4月,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历史剧。欧阳予倩创作了《忠王李秀成》;阳翰笙创作了《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和《草莽英雄》等。

3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9、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课本P.159-16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9、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课本P 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发现诗意,创造诗美,表现出主客观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七月诗派注重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田间诗”,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艾青诗”。在语言上,注重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作把自由体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31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0、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课本P.16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0、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课本P.160 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作》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派,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1980年出版是个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

3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161-16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 思想:①抗战时期主要是揭露借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的国民党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 ②抗战后,沙丁连接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以四川农村为背景,反映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统治下的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 ③在抗战胜利前后和解放战争时期,《呼嚎》和《医生》,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几乎揭露了国民党濒临灭亡前所做的每一件丑行,表达了国统区人民争民主,反内战的主题,表达了城乡人民在民主运动中的战斗要求。

33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161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161 艺术成就:①杰出的讽刺艺术。作者用客观写实的笔墨,描绘那些可憎的人和事,将那些假、丑、恶的东西集中的揭示出来,使整个作品产生了辛辣的讽刺力量。②独特的场景安排。呈现出有主有次、有浓有淡,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场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③精湛的结构艺术。

34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163-164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艾芜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课本P 思想:①以对人生的执着态度,叙述下层人物的悲剧故事。 ②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争环境的严酷,艾芜早年作品中的浪漫风格有所消退,明显的转向了对现实压迫与苦难的揭示,③《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谷》等,把视野投向了各式各样在贫苦无告中挣扎的农村妇女。 艺术成就:抗战之后艾芜的作品虽然失去了他宝贵的浪漫主义精神,但其所反映现实的深度与广度则大大增强,同时,在挖掘中国人民性格的美好底蕴方面,也保持了他一贯的不懈的追求。

3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钱锺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4-16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钱锺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 思想意蕴:①社会批判层面。作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②文化批判层面。《围城》里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作用。③哲学反思层面。《围城》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思考,已从形而下的层面跃上了形而上的层面。

3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钱锺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钱锺书《围城》的思想意蕴、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5 主要艺术特色:①杰出的讽刺艺术。揭示人物内心的阴暗、丑恶和言不由衷。②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哲理化、知识性的有机融合。③丰富的表现手法。广泛的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尤其精妙地将它们与高超的讽刺艺术结合起来。④精湛的语言艺术。语言清新、传神、精辟、畅达,尽管夹杂着不少洋文读来仍流畅自如,充分显示了一个学者型作家的艺术才力与功力。

3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6 思想内容:小说以“一二八”上海抗战以后十年间我国的社会所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苏州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力量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集中刻画财主的儿女们,也就是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激荡下的摸索挣扎,在尽可能的容纳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的同时,史诗般的记录了我国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

3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6 人物形象塑造塑造:作者刻画的中心人物,是财主蒋捷三的三个儿子——蒋蔚祖、蒋少祖、蒋纯祖。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类型,作者从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人物命运的不同走向去描写他们,旨在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提供不同的生活类型。

3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7 主要艺术特色:《财主底儿女们》以史诗的笔触,描写人的灵魂的搏斗,在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它对我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作品采用的兼容政治、哲理、抒情等多种艺术要素的夹叙夹议的叙述艺术,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为我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4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课本P.168-16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课本P 思想内容:①张爱玲的小说描述了新旧交替的中国都市男男女女千疮百孔的经历,并集中暴露了每个人身上的那种鞋邪性。②张爱玲的小说生动而深刻的刻画了现代都市社会封建性的生活、道德观念与日益浓厚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③张爱玲的小说真切的表达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41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课本P.16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课本P.169 艺术价值:张爱玲的小说将浓厚的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深刻的现代生存体验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融汇新旧、雅俗共赏的典范文本。作品所述的无一不是“男女间的小事情”,但是这些“小事情”无一不透视着大的时代社会生活;貌似陈旧的古典情调中时时沉淀着浓稠的现代人生体验;华美、富丽、苍凉、雅致而通俗的传统笔法又常常反馈出现代小说技巧的高超;她的小说语言既纤细、精致,又潇洒、空灵,有力地传达出作品的情调、氛围与底蕴。所有的这些努力,都使其作品散溢着持久的艺术魅力。

4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6、张恨水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169-170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6、张恨水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课本P ①《金粉世家》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封闭式的结尾模式,呈开放式结构。②《丹凤街》与《八十一梦》颇具写实精神。作品具有“谴责小说”的意味,相像的依据不出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古代文学的范围,托梦讽世也是借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形式,但它有暴露也有反省,字里行间时时交织着抨击时弊与批判国民性的双重思想。它的梦幻结构每一个单元都是独立的,似乎与古典小说常见写法相近,但其梦幻的意念又有内在的里路可循,具有现代小说的技法。

43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171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171 思想内容:①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②在描写苦难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从中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③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④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息的追求。

44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171-17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 独特的情调:艾青的诗歌突出的表现着一种独特的情调,这便是浓浓的忧郁情绪。主要原因有①是艾青早年独特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②是由艾青所秉承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所决定的。③来自艾青对时代现实生活的忠实与严肃的思索。④与艾青吸取的西方文化与艺术养分也有关系。艾青的忧郁并不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绝望,而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认真、执着和信念。

45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172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7、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独特的情调以及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课本P.172 诗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①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形象的塑造。艾青诗歌的中心意向是“土地”和“太阳”。②注重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③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追求。艾青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4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8、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要艺术成就。课本P.173-174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8、穆旦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要艺术成就。课本P ①穆旦的诗持久深入的探索和表现了“自我”,表现了很强的反思和批判精神。②穆旦诗中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时代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③穆旦诗中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中。④穆旦的诗,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4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9、夏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课本P.174-17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9、夏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课本P 思想内容:①描写历史题材,英雄传奇人物。②从《上海屋檐下》开始,转向现实题材,平凡、普通的人民。③夏衍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群众奋起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各阶层人民,主要是知识分子怀抱爱国热情不畏艰险困苦的历程。 艺术风格:以《芳草天涯》为例,作者用平淡的笔墨来写人物的灵魂,细致而不露痕迹,在看似平静的画面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感情,作品显示出清淡、质朴、隽永、飘逸的艺术风格。

4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176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176 思想内容:陈白尘戏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戏剧性,以遥远的历史故事呼应现实,鼓动现实大众中激荡着的抗战热情;从现实生活提炼喜剧,以他特有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写出一部部“大时代的小喜剧”。

49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177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0、陈白尘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177 艺术特色:陈白尘的戏剧创作构思巧妙,在荒诞奇特的形式下揭示出现实的深度真实;善用漫画化的喜剧手法;剧作语言生动幽默,含蓄有力,在引人捧腹之余令人深思。

50 2012年7月:26.“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 )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26.“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 ) A.绿原 B.路翎 C.鲁蔾 D.阿垅 2012年7月:27.郭沫若为配合当时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创作了影响最大的历史剧( ) A.《孔雀胆》 B.《虎符》 C.《屈原》 D.《棠棣之花》 B C

51 2012年7月:35.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有( ) BC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34.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的作家有( ) A.赵树理 B.徐訏 C.无名氏 D.路翎 E.钱钟书 2012年7月:35.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有( ) A.李梅亭 B.苏文纨 C.孙嘉柔 D.高松年 E.白流苏 BC ABCD

52 2012年4月:12. 《围城》批判知识分子灰色与病态人生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是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4月:12. 《围城》批判知识分子灰色与病态人生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是 ( ) A.方鸿渐 B.苏文纨 C.唐晓芙 D.李梅亭 2012年4月: 13.将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现代生存体验结合起来,描写都市男女的女作家是( ) A.苏青 B.张爱玲 C.冯沅君 D.庐隐 A B

53 历年真题链接 A D 2012年4月:14.张恨水创作于四十年代的社会讽刺小说是( )
2012年4月:14.张恨水创作于四十年代的社会讽刺小说是( ) A.《八十一梦》B.《金粉世家》 C.《春明外史》D.《啼笑因缘》 2011年7月:27.《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 A.中国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B.40年代小说的扛鼎之作 C.路翎小说创作的突破 D.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A D

54 历年真题链接 DE D 2011年7月:34.抗战初期朗诵诗运动的代表作品有( )
2011年7月:34.抗战初期朗诵诗运动的代表作品有( ) A.《我们的祭礼》 B.《风雪夜归人》 C.《屈原》 D.《黄河大合唱》 E.《打鬼子去》 2011年4月:22.陈白尘创作的以科学工作者为主人公的剧作是(      ) A.《升官图》        B.《乱世男女》         C.《虞姬》         D.《岁寒图》 DE D

55 历年真题链接 2011年4月:23.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C 2011年4月:24.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不包括( ) A
2011年4月:23.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A.田间    B.艾青    C.光未然    D.何其芳 2011年4月:24.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不包括(      ) A.《终身大事》        B.《最后一计》 C.《放下你的鞭子》 D.《三江好》 C A

56 历年真题链接 C 2011年4月:25.夏衍抗战期间创作的剧作是(      ) A.《秋瑾传》        B.《赛金花》         C.《心防》         D.《都会的一角》 2011年4月:26.方鸿渐这个形象出自(      ) A.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B.钱钟书的《围城》 C.沈从文的《长河》 D.无名氏的《塔里的女人》 2011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7.九叶诗派(2011年7月) 37.《金锁记》(2011年4月) B

57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4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34.论述陈白尘《升官图》的艺术表现特色。
①以荒诞离奇的梦境揭示现实梦境为喜剧手法的自由发挥起了重要作用 ②情节的离奇建构和人物描写的高度漫画化相结合使剧作充满喜剧性; ③用喜剧手法将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结合在一起写出群丑多行不义的必然下场。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各3分视联系作品展开分析的情况酌情另加1-4分。

5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79-18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 ①解放区早起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性作家有赵树理、孙犁、孔厥等。②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中长篇小说是章回体的抗日题材小说。③《种谷记》、《高干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都是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

5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居多,多为“急就章”,普遍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缺点。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2、40年代解放区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 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居多,多为“急就章”,普遍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缺点。 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话剧创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形式灵活多样,注意吸收民间戏曲的优秀成分,富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更加大众化。

6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解放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3、40年代解放区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79 ①根据地早期的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街头诗。②文艺座谈会议后,诗歌创作力求向民间歌谣学习。歌谣体新诗的叙事化倾向是40年代史诗性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61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解放区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8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4、40年代解放区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课本P.180 解放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萧、刘白羽、孙犁、周而复等,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62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5、40年代解放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课本P.177-18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识记5、40年代解放区各类体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课本P ①戏剧:《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红布条》、《白毛女》、《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血泪仇》。 ②新诗:《黄河大合唱》、《移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十绣金匾》、《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等。 ③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洋铁桶的故事》、《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种谷记》、《高干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等。

63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为主。课本P.177-17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为主。课本P 抗战初期延安戏剧创作以小型作品居多,多为“急就章”,普遍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缺点。

64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秧歌剧的改造创新。课本P.17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2、秧歌剧的改造创新。课本P.178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首先致力于秧歌剧的改造创新。鲁艺秧歌队创作并演出《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好评,此后在延安各地迅即掀起了秧歌剧演出热潮。摒弃了旧秧歌侧重男女两性关系的思想内容,选择了现实的劳动生活题材,描绘了健康有活力的工农兵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65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旧戏曲的改造与新编。课本P.17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3、旧戏曲的改造与新编。课本P.178 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酒戏曲改造成绩比较突出的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血泪仇》,毛泽东称《逼上梁山》“这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66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课本P.17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4、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课本P.178 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经过改造,融进了歌颂新政权、穷人得解放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杨白劳、喜儿、大春等农民形象。《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同时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还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67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根据地早期的朗诵诗和街头诗。课本P.1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5、根据地早期的朗诵诗和街头诗。课本P.179 根据地早期的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街头诗。街头诗最早出现于抗战之初的上海、武汉等地,形成运动在延安。街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

6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大量出现的新民歌创造。 课本P.1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6、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大量出现的新民歌创造。 课本P.179 《移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新民歌及战士诗人毕格飞的“快板诗”都曾广泛流传。柯仲平、公木、阮章竞等诗人借鉴民歌艺术创作了歌谣体新诗。歌谣体新诗的叙事化倾向是40年代史诗性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6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成绩。课本P.1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7、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成绩。课本P.179 以丁玲为代表,表现解放区新人成长,揭示遗留旧思想旧道德对人的压制与腐蚀,提出了反对小生产思想习气的问题,具有独特认识价值。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性作家有赵树理和孙犁。

7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8、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课本P.179-18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8、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课本P 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中长篇小说是章回体的抗日题材小说。其中《洋铁桶的故事》、《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以章回体的传统文学形式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和充满英雄气概、乐观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是这类小说的共同特征。

71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9、解放区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课本P.180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9、解放区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课本P.180 《种谷记》、《高干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72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0、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与“赵树理方向”。课本P.180-181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领会和简单应用10、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与“赵树理方向”。课本P 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另有《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地板》。 1947年7、8月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为发展文艺召开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边区文联负责人陈荒煤作了总结性发言《向赵树理方向迈进》,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

73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发生的重要变化。课本P.177-1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发生的重要变化。课本P 戏剧: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首先致力于秧歌剧的改造创新。②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 新诗:文艺座谈会议后,诗人们整理发表了大量的新民歌作品。 小说: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性作家有赵树理和孙犁。

74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课本P.181-182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课本P 思想意义:赵树理的小说多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生活,多以反映农村社会或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主题。 人物形象塑造:赵树理的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传神的人物形象。《小二黑结婚》,二诸葛老实、胆小怕事,但封建思想严重。三仙姑游手好闲、生活作风轻浮。二诸葛、三仙姑是赵树理贡献给中国新文学的两个独特的人物形象。

75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课本P.182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评书体的小说形式的创造。课本P.182 评书体的小说形式:赵树理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在小说写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评书或章回体小说中注重故事连贯和完整的写法,在较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在人物塑造上,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意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注意将人物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加以表现。

76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课本P.182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3、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课本P.182 ①同上:评书体的小说形式。②在小说语言方面,赵树理注重使用经过提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加入必要的现代词汇,偶尔融入说书的语调,创作出一种既质朴通俗、简洁有力、又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语言。这种独特小说语言的创造,既成就了赵树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民族化和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77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孙犁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183-184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4、孙犁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本P 思想内容: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的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生活。 艺术特色:①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和优美。孙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着意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是妇女。②孙犁擅长以散文的手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却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情节的笔触加以精雕细琢,将写景叙事、抒情和些人融于一体,从中发掘出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

78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李季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课本P.185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5、李季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课本P.185 ①客观地反映了革命的曲折和爱情的纯洁、坚贞。②对“信天游”进行了继承,为新诗创作的民族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③不仅表现在他对信天游形式的继承上,还表现在对这一民歌形式的创新上。首先,他为信天游添加了新的表现主题。其次,为信天游添加了一些新的词汇,使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感。

7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6、阮章竞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艺术特色。课本P.186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 考纲要求:综合运用6、阮章竞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艺术特色。课本P.186 ①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不重曲折情节的安排,而着力开掘这三个女子的内心生活,不侧重故事而侧重感情的抒发。揭示了封建思想在中国传统妇女心灵上留下的巨大阴影。②注意根据女主人公不同的个性、命运来安排场景、渲染气氛。对比中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增添了艺术感染力。③这首长诗采用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及三七言、七七言七七五言和七言四句这几种常见的民歌结构,但作者在保持民歌主要特色的同时也注意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简练典雅的句法。

80 2012年7月:28.解放区最早出现的表现新的人民英雄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 )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28.解放区最早出现的表现新的人民英雄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 ) A.《高干大》 B.《吕梁英雄传》 C.《新儿女英雄传》 D.《赶车传》 2012年7月:29.郭全海这个人物出自于 ( ) A.《光荣》 B.《暴风骤雨》 C.《荷花淀》 D.《邪不压正》 B B

81 2012年7月: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 )
历年真题链接 2012年7月: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 ) A.《火把》 B.《赶车传》 C.《王贵与李香香》 D.《漳河水》 2011年7月:29.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的主人公是( ) A.赵玉林 B.郭全海 C.老孙头 D.萧祥 C B

82 2011年7月:30.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 )
历年真题链接 2011年7月:30.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 ) A.《王贵与李香香》 B.《漳河水》 C.《白毛女》 D.《刘胡兰》 2011年4月: 27.属于解放区小型秧歌剧的作品是(      ) A.《刘胡兰》        B.《兄妹开荒》         C.《王秀鸾》        D.《赤叶河》 A B

83 2011年4月:28.《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这个人物形象是( ) A.先进农民 B.落后农民 C.地主 D.村霸
历年真题链接 2011年4月:28.《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这个人物形象是(      ) A.先进农民   B.落后农民         C.地主        D.村霸 2011年4月:29.《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 (      ) A.马烽、西戎        B.孔厥、袁静 C.欧阳山        D.柳青 A A

84 2011年7月:35.1942年以后,解放区章回体形式的小说有( ) D
历年真题链接 2011年4月:30.不属于孙犁作品的是(      ) A.《荷花淀》        B.《嘱咐》 C.《光荣》         D.《漳河水》 2011年7月: 年以后,解放区章回体形式的小说有( ) A.《高干大》B.《种谷记》C.《原动力》 D.《吕梁英雄传》E.《新儿女英雄传》 D DE

85 2011年4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0.简评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历年真题链接 2011年4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0.简评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1年7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2.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42.试述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2010年7月)

86 这一章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第一节 概述 考纲要求:识记1、4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课本P.15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