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延安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全国省级精品课程示范 2014-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延安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全国省级精品课程示范 2014-0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延安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全国省级精品课程示范

2 主要问题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含义及其概念的提出 二、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3 三、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 理论体系 四、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党 性修养

4 一、延安精神 的科学含义及概念的提出

5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含义 从广义上说:延安精神是中 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特别是 经过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依 靠党政军民的共同奋斗,逐步 形成的一整套优良的革命传统 和作风。

6 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 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 等。

7 从狭义上讲,延安精神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延 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用一句话说:延安精神是 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 革命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 统的总称

8 延安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 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想追求、精 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 精华与结晶。延安精神是民族精 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9 (二)延安精神概念的提出 1940年秋,毛泽东使用过“延安作风” 的概念。
毛泽东对迎接他到马列学院做报告 的四个干部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 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 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 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 养成一种新的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 风打败他西安作风!”

10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 题和财政问题》的报告中首次提 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概 念。
内容:1、态度积极,没有丝毫 消极态度;2、不怕困难,能征服 一切困难;3、调查研究工作;4、 和群众打成一片,带领群众克服困 难;5、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11 1959年9月,周恩来视察刚建成的 广播大楼 ,第一次使用了延安精 神的概念:
“广播大楼建成了,比起延安窑 洞来条件好多了,你们一定要用 延安精神做好工作。”

12 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和 《解放军报》共同发表的《延安精 神永放光芒》社论中提出了“延安 精神”的完整概念:
“在长期斗争中用毛泽东思想培 养起来的延安精神,代表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彻底革命精神,代表了 无产阶级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13 二、延安精神 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4 (一)延安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 1、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经 成熟,为延安精神的产生提供 了理论基础

15 邓小平说:“延安时期那一段, 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地形 成起来的一段……”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共收入 159篇文章,其中在延安时期写成 的达112篇, 占总量的70%以上。 延安城内写成的达到92篇。

16 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麓撰写《论持久战》

17 毛泽东思想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指导 实践的过程中同时催生了延 安精神。

18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重要成果,实事求是、群 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 想的灵魂,也是延安精神的精 髓。

19 2、党领导的井冈山斗争、长征 和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为延安 精神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

20 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 践 井冈山的斗争 长征 抗日战争

21 首先,延安精神是以井冈山精神为 直接来源的。
井冈山斗争(1927.9—1930.2): 共两年四个月。毛泽东带200人上 山,通过艰苦奋斗,建立了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的第一块根据地,中国 革命实现了由城市到农村的重大转 变。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变。

22 杨德志上将1972年回忆井冈山时说: 不是不冷,关键是有一股子精神动 力做支撑。他说:“一个人要是精 神不振的话,即使穿上羽绒衫也还 是会叫冷的。”
曾志说:当年生小孩坐月子时, “如果有一颗鸡蛋补一补那该多好 啊!”

23 井冈山精神: 从斗争中创造新局 面的创新气概,艰难 奋战而不溃散的优良 作风,为正义而牺牲 的奉献精神,,唤起 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观 点,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的坚定信念。

24 其次,延安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 直接继承和发展。
长征出发时8.6万人,只有2.6万 枝枪,141万发子弹,平均4个人一 枝枪,每枝枪不足50 发子弹;有 重机枪300挺,每一挺只有400发子 弹;有轻机枪200挺,每一挺200发 子弹。到遵义会议时,只有3万人 的中央红军要对付40万敌人的围追 堵截。

25 中央红军8. 6万人开始长征,只有 7000人到陕北。三个方面军共20. 6 万人参加长征,沿途补充1
中央红军8.6万人开始长征,只有 7000人到陕北。三个方面军共20.6 万人参加长征,沿途补充1.7万人, 长征结束时到陕北的只有不到3万 人。全军营以上干部牺牲了432人。 平均日行军74华里,几乎每天都有 一次战斗发生,平均走365华里才 能修整一次。随时从头顶落下来的 炸弹、雪山草地、饥饿、疾病…

26 在长征中培育形成了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 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 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 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 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 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7 再次,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进一步 催生了延安精神。
面对抗战时期的艰难困苦,坚 定信念,艰苦奋斗,最终赢得了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 实践中进一步培育形成延安精神。

28 抗日战争实践的锤炼 从1938年11月至1940年华北地区的日军出动千人以上对敌后抗日根据地 “大扫荡”就有109次,使用的总兵力达50万人以上。 ◆1944年春季,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侵华 日军的64%。1945年春夏,抗击日军达到69%。

29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 的抗日武装对敌作战 12.5万次,消灭日、伪 军171.2万人,其中日 军52.7万人。
◆同时,八路军伤亡34 万多人,新四军将士牺 牲8万多人,付出了重 大牺牲。

30 3、中华民族本身固有的优秀文化 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延安精神的产生 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
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勤 劳勇敢、不畏艰苦,重视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31 历史文化基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和民族精神
历史文化基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勤劳 勇敢、不畏艰苦, 重视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3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在革 命斗争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勤劳勇敢的精神升华为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创业精神;团结统一的精 神升华为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精神;自 强不息的精神升华为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奋斗精神等。

33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升 华的条件:
民族危机的刺激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延安军民的伟大实践 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34 (二)延安精神产生的主观条件 1、党的正确领导是延安精神 产生的根本前提

35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开始逐步成为 党和军队的领袖,结束了左倾教条主 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六届六中全会进 一步明确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1943 年3月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在组织上 明确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七大最终 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集体。破除了教条主义,确立了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

36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政治 局常委,“协助周恩来在军事方面工 作”
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5年11月3日,毛泽东任西北革命军 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 主席 1936年12月7日,正式担任中共中央军 委主席 1937年8月22——25日,洛川会议上军 委改组,毛泽东仍然是军委主席

37 六届六中全会排除了王明教条主义的 干扰,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 领袖地位。
之后,经过几年的延安整风,毛泽 东的领袖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 位,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后经过 1943年3月20日的政治局会议、六届七 中全会、七大,使全党形成了在毛泽 东思想基础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

38 七大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毛泽东思 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9 新一代领导集体能较纯熟地应用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研究指导中国革命的实 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践出发成为各 项工作的总特征。

40 2、陕甘宁边区的艰苦环境磨炼是 延安精神产生的直接根源
1940年8月李富春向中央政治 局报告:边区全年收入800万元, 而支出已达2500万元;朱德说; “几月来未发一文零用,各机关、 学校、军队几乎断炊”。毛泽东说: “我们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饭 吃…”

41 1939年2月2日,毛泽东说:“饿死 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 死没有一个人赞成,解散也没有一 个人赞成,那我们就自己动手吧。” 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提出了“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通 过边区军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4年就实 现了丰衣足食。

42 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伟大号召

43 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之中,同时培育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珍贵精神财 富——延安精神。

44 3、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有计划培养 教育是延安精神产生的重要基础
抗战爆发后有大量的爱国青年来到 延安。1937年5——8月经西安办事处 介绍去延安的革命青年就达2288人; 1938年到延安的有一万人,1938年至 1942年达五万余人。

45 加强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先 后创办了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 学等32所干部学校。
通过报纸杂志、新闻广播进行宣传 教育。 延安是培养干部的大熔炉、是学习 共产主义的大熔炉

46 4、延安及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哺育 和影响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必要条件。
延安及陕甘宁边区,交通闭塞,文 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但这里的 人民富于革命斗争传统和不怕吃苦、 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精神

47 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 民主革命时期的刘志丹和谢子长都 表现出了英勇的气概和奋斗的精神。 通过英勇奋战,建立和保持了土地 革命时期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

48 5、延安时期良好的社会风尚和 精神面貌是延安精神产生发展 的重要保障

49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指出:陕甘宁 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 主的抗日的根据地。在根据地一没有 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 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 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 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吃摩擦 饭,十没有发国难财。 党群干群关系、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50 三、延安精神 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51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精神的灵魂
百年积弱叹华夏 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七大感怀》

52 政治方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 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的理想 和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 勇奋斗的气概和决心,无产阶 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53 延安时期是根本的政治方向和现实 的政治方向的有机结合。包括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的方 向和抗战建国的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公开树 起的一面旗帜, 一座灯塔,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动力和精神 支撑,是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

54 1938年3月19毛泽 东在给抗大学员的 训词中指出:到延 安抗日要有解决彻 底的决心。第一个 决心要牺牲升官, 第二个是要牺牲发 财,第三个是要下 牺牲自己生命的最 后决心。
1938年在抗大作报告

55 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革命意 志和有胆有识能做能为新干部的培养造就。
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顽强的 毅力、坚决的决心、乐观主义的精神,面 对现实,战胜困难 。

5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的精髓
1931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 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 发言权”,但并没有被当时的左倾中 央所接受。到延安后,随着毛泽东领 袖地位的确立,特别是经过四年的延 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终 于确立。

57

58 当时在延安: 一、形成了调查研究之风气 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审干扩 大化错误,毛泽东及时制止纠正, 并在多种公开场合赔礼道歉进行自 我批评。) 三、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 事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59 在延安“就我所看到的,只觉得一 切设施都切合实际,而绝对不唱高调, 求理论上好听好看。毛先生说,做了 中国共产党,看不见中国,只看见书 架上的马列书籍,这种马克思主义理 论家还是少一点好”。总之,中共的 政治作风已变了,不是变向别的,而 是变得平凡,变得务实。 ——黄炎培

60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说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的精神。

61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理论上阐述:党对自己的使命在建党 的第一天起,就有明确认识,但对为 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表达的明确提出 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纪念白求 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 府》等文章中都有深刻阐述。

6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党性修养的首要标准
延安时期确立了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 始终坚持一切从人 民的利益出发,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 的政治立场。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 人应有的价值观和道 德观

63 实际工作中践行: 一、大政方针上,普遍选举、 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减租 减息等; 二、具体小事上,毛泽东关心 杨家岭青年农民的婚事、对张 思德后事的详尽安排、朱德把 马给老百姓驮粮食等。

64 政治上: 人民群众享有普遍、平等、直接的选举权,广泛参与民主政治,真正当家作主。

65 经济上: 坚持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树立 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形象。

66 作风养成:全党上下深入群众,深入 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建立了 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

67 延安时期的“五老”精神: 竭尽忠诚、含辛茹苦、勤政为民
延安时期的“五老”精神: 竭尽忠诚、含辛茹苦、勤政为民 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林伯渠:“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 董必武:“甘为民仆耻为官” 谢觉哉:“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群众解愁” 吴玉章:“人民的儿子”

6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泰山,或轻于鸿毛。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 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的白求恩精神

69

70 (四)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
艰苦奋斗是一种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是一种政治品格、精神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勤俭创业,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7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是党的优良传统的作风。可以说党 就是靠这种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到 强,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的 。井 冈山时期、延安时期都是这样。

72

73 领袖们率先垂范,做出榜样。毛泽 东、朱德等领袖带头生产、带头节 约。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 提出了“两个务必”。在《复电》 中号召全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 风。并多次要求全党“要保持过去 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干劲…… 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74 显著特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 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75 “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吃 着简单的饭食,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 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 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 有世界眼光的人。” ——斯特朗
“在延安,我被共产党人为目标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人们在空气中可以嗅到这种气息,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他们的装备缺枪少弹,但他们有为目标奋斗的精神。” ——约翰·科林

76 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

77 “陕北的好江南” “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
1943年9月毛泽东视察 南泥湾,高兴地说: “困难,并不是不 可征服的怪物,大 家动手征服它,它 就低头了。大家自 力更生,吃的、穿 的、用的都有了。” “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

78 基本要求: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生 活方式

79 “天下竟有这样的官!” ●1944年谢觉哉制订的增产节约计划:①从农业上完成细粮两石,交粮食局(用变工合作办法);②收集废纸交建设厅;③自1944年正月初一起,戒绝吸外来纸烟;④今年的棉衣、单衣、鞋袜、毛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给。 ●林伯渠诗:“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淡巴菰一亩公粮缴,糖萝卜二分私费赡。施肥锄草自动手,整旧如新不花钱……”

80 四、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81 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 “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 考验、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82 党员领导干部面临“三个关口”、 “三种考验”:
◇三个关口:权力、金钱、美色 ◇三种考验:保持公仆本质的考验、保 持艰苦奋斗本色的考验、保持廉洁奉 公品质的考验。

83 弘扬延安精神 保持党的先进性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防范能力不足的 危险
弘扬延安精神 保持党的先进性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防范能力不足的 危险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范脱离群众的 危险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防范消极腐败的 危险

84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一些党员干部认同和信奉:“理想 是远的,理论是虚的,金钱是实的”, 所以“抛弃远的,放弃虚的,抓住实 的”。

85 有少数党员对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 不理解,对走中特道路不坚定,有 走回头路的思想,缺乏战胜困难的 信心和勇气
胡锦涛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 要增强信心”。 温家宝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 重要”。

86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新时期,就是要高举起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面伟大旗帜,使 之成为我们团结的思想理论基础, 成为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 柱。 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 问题,但大方向是正确的,基本路 线是正确的。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87 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要用中特理论体系武装党员 头脑,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 用的问题 第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理 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思想建设的重 点。 第三,加强道德教育。 第四,要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88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
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 是实事求是……毛泽东之所以伟大, 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归根到底靠 的就是这个(实事求是)。”民主革命 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靠 的这个。而其中“大跃进”和“文化大 革命”的失误挫折从根本上说就是违 背了这个原则。

89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做到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防止思想 僵化,做到与时俱进; 二、要正确处理唯书、唯上、唯实 之间的关系; 三、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 法和工作方法。

90 (三)要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根本 条件;执政时期,人民群众是我们 的执政基础。 温家宝2008年两会时答记者: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 让你坐在台上。”

91 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民谋利,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92 革命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 密切联系群众 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 —— 脱离群众

93 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存亡 1990年6月,苏联《西伯 利亚报》民意调查,问: 苏共代表谁的利益?回答 是: 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占4 %;
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占7 %; 代表党员的利益占11%; 代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 利益占85%。

94 云南孟连事件后的反思 2008年7月19日云南孟 连发生恶性事件
针对该县原县委书记胡 文彬一年内下乡26次都 当天返回的情况,当地 干部如此反思: “交通方便了,反而离 群众远了;通讯发达了, 反而和群众交流难了; 干部文化水平提高了, 群众工作的水平反而降 低了。”

95 贵州瓮安事件后反思 “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 累,多种纠纷相互交 织,一些没有得到重 视,一些没有及时解 决,干群关系紧张, 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 不满意。由此暴露的 问题应引起反思。” (石宗源 ) 贵州瓮安发生恶性事件

96

97 江苏南通的启东事件

98 群众送有特别意义的锦旗

99 价值取向: 胡锦涛为郑培民题词: 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100 新时期如何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一,进一步加深同群众的感 情,而且是真感情。

101 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102 第二,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能力和水平。
第三,甘当小学生,深入基层向老百姓 学习,问政、问计、问需于民。要 “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只见公仆不 见官”

103 第四,要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 得着的物质福利,切实解决老百姓 的困难矛盾和问题。
第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104 (四)要居安思危,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延安时期,我们正是靠坚定的理 想信念、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以 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 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

105 改革开放30 年,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新时期面临的困难很多,经济社会建设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

106 四种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 增强创新意识 增强宗旨意识 增强使命意识

107 贫困人口: 1978年:2.5亿;2009年前:2000万; 2009年:5000万(扶贫标准提高至 1196元) 2011年:9000万(扶贫标准提高至 1500元) 2012年:1.24亿(扶贫标准提高至2300 元) 人均GDP:尽管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但 人均GDP是美国的8%;德国的9%;日本 的9.2%(2010年数字)

108 国务委员戴秉国2012年夏天访 问俄罗斯时说: 中国的人均GDP只有5414美元, 是俄罗斯的三分之一。中国的贫困 人口有1.28亿。

109 技术对外依存度很大: 技术对外依存度达50%(而美国和日本 只有5%) 对外投资的60% 光纤纤维制造技术的100% 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80% 小轿车制造设备的70%都是依靠进口的

110

111 如何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 统和作风: 第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112 第二,要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 的理念和意识,要有和普通群 众一起过紧日子的思想。

113 第三,要消费,不要浪费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农业大学教 授武维华通过对 2006—2008年食 物浪费情况的数 据测算:全国每 年浪费的食物总 量可养活2.5亿至 3亿人。

114 第四,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精 神状态。就是要保持革命战争 时期的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 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 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115 第五,要清正廉洁,防止腐败 黄炎培:我生60多年,耳闻 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 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 忽焉”。……一部历史, “政怠宦成”的也有,“人 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 辱”的也有,总之,都没能 跳出这个周期率。 ◆黄炎培认为周期率的发生 原因有三点:第一,环境改 变,精神松懈;第二,惰性 发作,形成风气;第三,人 才绝竭,控制力下降。

116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 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 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 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 发达的。”
“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我们的事业 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我们的幸福生活和 美好未来也要靠艰苦奋斗去开创、去实现。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长期奋斗、顽强奋斗、 不懈奋斗。 ”

117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118


Download ppt "延安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全国省级精品课程示范 2014-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