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7
人生得意
15
范 进 中 举 吴 敬 梓
16
教学目标 一、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三、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17
心有灵犀: 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18
《儒林外史》 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全书故事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19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字敏轩,清代小说家。生于豪门巨族,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他受尽冷遇,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他便在《儒林外史》中对这些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
20
掌握下列词语: 带挈 (qiè) 作揖(yī) 醉醺醺(xūn) 腆(tiǎn)着肚子 簇( cù )拥 踹( chuài )
绾(wǎn)了头发 桑梓(zǐ) 侥(jǐao)幸 轩(xuān)敞 揣(chuǎi)
21
掌 握 下 列 词 语 荒诞(dàn) 避讳(huì) 荼(tú)毒 解(jiè)元 兀(wù)自 相(xiàng)公 细丝锭(dìng)子
醉醺(xūn)醺(xūn) 星宿(xiù)
22
整体感知 熟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中举前: 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中举后: 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虽来贺喜却数落他。 中举前: 范进向胡屠户借钱赴考,被他痛骂一顿。 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中举后: 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23
1 1 3 2
24
3 4
25
5 6
26
7 8 9 10
27
范进听闻中举后是怎样的表现? 发疯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行为: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噫!好了!我中了!(2次) 语言: 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
28
请问范进连说“好了”,是什么“好”起来了?
中举了以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就会完全改变。 请在文中找出他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的语句。
29
中举前 差: 低 中举后 好转 提高 住的是“茅草棚”; 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经济状况 中举前 差: 邻居看不起他(他母亲快要饿死,也无人相助)。胡屠户骂他,瞧不起他 社会地位: 低 邻居送来许多食物;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 经济状况 中举后 好转 邻居贺喜、劝慰、出主意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 “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社会地位 提高
30
这一切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范进中举了 中 好
31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像范进这样的封建社会读书人来说,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是封建科举制度。
32
科举制度: 童生: 秀才:考试级别:县府州,考中者后称为秀才。 举人: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
秀才:考试级别:县府州,考中者后称为秀才。 举人: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 试,考中的称举人。 贡士:举人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 试,取中后称为贡士。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 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
33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穷困潦倒,让及第者飞黄腾达。它毒害了一批批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使他们热衷于功名,如痴如狂地坠入追求利禄的圈套,导致官场出现更多的腐败和堕落;也使得他们四体不勤,不务家业,甚至无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家境极度贫寒,陷入困境。
34
热衷功名 懦弱迂腐 圆滑世故 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 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 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热衷功名 懦弱迂腐 圆滑世故
35
除了范进,文中塑造的另一个生动形象是: 胡屠户 请找出文中对胡屠户的描写,思考: 胡屠户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他在文中有何作用?
36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现世宝 称呼 中举前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态度 腆着肚子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 行为 贤婿老爷 称呼 中举后 赞:才学高 品貌好 态度 那手早颤起来 替他扯了几十回 笑咪咪的去了 行为
37
胡屠户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欺贫爱富 、趋炎附势、庸俗势利的小人 像胡屠户这样的人在当时是个别的吗?
不是。其他的邻里以及张乡绅也都是趋炎附势、惟利是图的人们,作者借他们的描写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社会虚伪势利的世风。
38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鲁迅把这部书称之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 。本文主要用了——、——和细节描写三种表现形式。
(1)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 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夸张
39
(2)细节描写: “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了过来。” 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如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十几回。”
40
对比 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 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1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揭示主题,文章主旨。 对比衬托 赋敛之毒比毒蛇之毒更厉害,更可怕。 蒋 氏 (生存情况) (生活情况)
乡邻(赋敛之毒) 蒋 氏 (捕蛇之毒) (生存情况) (生活情况) (危险次数) (死亡先后) 非死则徙 捕蛇独存 鸡犬不宁 弛然而卧 熙熙而乐 冒死者二 旦旦有是 死者相藉 虽死已后 赋敛之毒比毒蛇之毒更厉害,更可怕。
42
对比1: 借书苦读 与 藏书不读 对比2: 幼年时借书苦读 与 当官后不读 对比3: “我”遇到张氏的不幸与黄生遇到“我”的幸 揭示文章主题,文章主旨。书非借不能读也
43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曹刿: 鲁庄公: 有远谋 对比 鄙 战前: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 上,没有看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前: 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时: 未可可矣 把握反攻时机 未可 可矣 把握追击时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实地调查,抓住时机 战后:细说胜利原委 对胜利成竹在胸 对比 有远谋 战前: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 上,没有看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不做调查,急躁冒进 战后:对胜利原因茫然无知 鄙
44
揭示文章的主题,------------ 表现人物的----------------性格。
《孔乙己》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对比 《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变” 揭示文章的主题, 表现人物的 性格。
45
说明文: 作比较:通过将—和– 进行对比, 说明了 议论文: 对比论证: 通过将——和——进行对比, 论证了——————————
46
对比 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 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7
对比 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相邻 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通过对比夸张,批判科举制度扭曲人的心灵, 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本质。
前 中 后 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相邻 对比 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通过对比夸张,批判科举制度扭曲人的心灵, 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本质。
48
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而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就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49
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