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法務部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法務部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法務部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
法務部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 執行機構: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 計畫主持人:謝立功教授 共同主持人:李宗勳教授 陳冠政助理教授 研 究 員 :鄭文中博士 研 究 助 理: 周怡、廖家得、劉如倫

2 肅貪 馬英九:查到不能查為止 2009-07-10 中國時報【秦蕙媛/台北報導】
肅貪不止校官 包括一上將 將官118偵辦 新聞速報【中廣新聞/張德厚】

3 肅貪12大案檢討 高捷、減振案 法部:檢方失敗 2009-07-08 中國時報【李永盛、曾薏蘋/台北報導】
逢賄必罰 清廉可期 法務部研擬在貪汙治罪條例中增訂「不違背職務行賄罪」的處罰規定。除可凍結「紅包文化」,亦可杜絕企業界競相「進貢」的流弊。 中國時報 【王己由/特稿】

4 我見我思-清官就是:讓他倒閉! 2009-07-10 中國時報【■呂紹煒】
要肅貪 先提高定罪率 中國時報【■吳景欽】 查弊的反而先被砍 像話嗎? 中國時報【呂昭隆/特稿】

5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廉政V.S效能」---落實企業 反貪與強化服務效能
李宗勳博士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台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理事長( ) 台灣透明組織理事

6 基於新加坡政府樹立簾潔透明的公共服務,不僅廣獲全球稱讚,也帶動新加坡企業與民眾養成型塑及維護一個乾淨且和善的社會生活習性。「廉能治理」彰顯「新公共服務」(New Public Service)的核心精神與價值,甚至是一種提供公共行政服務該有的態度(Public Administration with an Attitude)。

7 國家意識形態不能成為打擊貪腐的出發點。在新加坡,清廉、不貪污是全民行動,並非政府口號 ,反已塑造出民眾的信念。其不僅是國家政府公務員要遵守的法則,而是全國人民的普遍認知。

8 新加坡政府的反貪策略,在於將防貪觀念深植人心,由政府公務員、民間私人企業至中學老師教育學生,將反貪觀念透過教科書由小學生教育起,形成文化,並闡明傳統風俗習慣不能成為貪污的理由

9 對民間企業則透過商會,舉辦研討會來宣導,使民眾對貪污有更正確認識,也讓企業認知貪污會造成成本增加,進而不從事貪污的不法行為。如果員工因貪污或其他涉嫌貪腐事宜而被調查,會覺得非常羞恥。反貪是企業經營的本分,是積極投資興利而非消極防弊成本。

10 新加坡駐台商務辦事處拜表羅家良在去(2008)年12月應國家文官培訓所邀請的一場演講中表示外界對於新加坡公務體系之所以能「廉能治理」似乎與高薪存有諸多迷思—單純經由高薪真的能養廉嗎?

11 羅代表指出新加坡高薪背後顯示的是單一薪俸(須自行提撥退休公基金、薪資與市場掛勾-有表現才有高獎金)、與企業跨域學習經營模式(該國人事行政局與企業簽約人才交流1-2年相互學習經營模式)全球化思維(講求創意變通且國際化)

12 生命的覺醒 因為生命對了,生活就對;生命正心,生活放心;生命的品質與生活的幸福

13 企業生命品質就是社會責任與企業公民角色- 社會機會

14 企業給社會機會—從Shareholder到 Stakeholder

15 A. Smith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公平」必須要求而「仁慈」只能期待-公平連動邁向效率

16 企業追求效率是一項紀律與審慎美德

17 推動企業反貪則是落實效率原則的基底與態度認知

18 凱因斯的6門課與巴菲特投資學—價值投資法

19 公部門當前對組織員額合理化的新視野—從質與量變革

20 政府機關積極規劃運用「第三方警政」概念維護治安工作—以多數社會大眾監督少數貪腐行為

21 組織貪污是當前應該優先防治對象 特別關注組織貪腐的兩大基本面:(1) 誰從中獲益?以及 (2)貪腐行為是由個別或多元行動者所為?

22 廣泛認知之組織貪腐的差異所在,該篇論文有助吾等更加瞭解到貪腐防治之相同點、區別 、差異與互補之處,特別強調貪腐防治系絡類別與組織管控的關聯,組織應逐漸儲存暨加速連結利益關係人設置防止貪腐法制與正當規範措施。

23 強化防治組織貪腐是當前倡導廉能治理與企業反貪的重點,經由制度與集體規範、個別守則比較能夠約束組織內個別行為,集體行動網絡也比較能發揮實際監理的防止效果。

24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國內公司治理背景分析 國內外案例觀察與分析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焦點座談之專家建議
國外訪視經驗---以新加坡為例 結論---政策建議

25 國內公司治理背景分析 我國企業弊案之六大類型: 一、關係人交易/內線交易 二、不當政商關係操作 三、提供不實資訊
四、置個人/家族利益於公司利益之上 五、偏袒/任用自己人 六、非正當權謀、權術之操弄

26 國內公司治理背景分析 我國企業經營特色: 一、相當重視關係 二、重視人情與面子 三、家族利益勝過企業其他相關利害關係人
四、家族對經營權與所有權的控制 五、階級、權威 六、家長式領導

27 國內外案例觀察與分析 (一)安隆─作假帳隱匿鉅額虧損 (二)世界通訊─做假帳,虛列營收跟盈餘 (三)帕瑪拉特乳品─假造財務報表,隱匿
債務、虛設分公司進行洗錢 (四)活力門─操縱股票交易,非法獲取暴利 (五)西門子─為爭取生意,全球行賄

28 國內外案例觀察與分析 國內近年來公司經營舞弊、資產掏空案件案件多有以下特徵: (1)犯罪金額龐大,高達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
(2)弊案造成公司本身巨額損失,而公司又為公開發行 之上市櫃公司,因此同時導致無數市場上投資人受 損害; (3)涉案人數眾多,有時高達數十人甚至上百人; (4)結合數種犯罪型態、犯罪手法複雜。

29 國內外案例觀察與分析 本研究從上述個案分析中,嘗試提出我國公司經濟犯罪持續發生之可能原因所在: (1)關係企業之組織型態造成經濟犯罪之空間
(2)人頭帳戶氾濫助長經濟犯罪、海外公司資 金流向難查 (3)關係公司經營之重大資訊,特別是財務性 報告之資訊,揭露程度不足 (4)管理階層行為缺失,監察人職能不彰 (5)會計師查核簽證制度,缺乏有效的監督機 (6)檢調及司法人員專業度不足,司法程序冗 長,無法產生嚇阻效果

30 國內外案例觀察與分析 小結: 我國主要之問題並非在公司業務執行效率不足,而是在未能達成有效之監督。
自博達、陞技案發生後,證交所已發文各上市公司要求訂定「道德行為準則」,雖並未具有強制性質,但目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如聯電、中華電等公司,在董事會中通過該公司的道德準則,揭櫫加強公司治理決心。 公司治理之面向,所含層面廣泛,除了嚴密法規之建立,構築完整的監督機制外,建立企業內部倫理、建立優質企業文化,也是不可或缺之一環;董事及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決策時要有道德勇氣及責任感,亦即正直及道德行為也是公司治理成功之要素,個人及企業倫理之精神,始能為商業行為構築完整而穩健之骨幹。

31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兩輪問卷分析比較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兩輪問卷分析比較 政策規劃階段 部分受訪專家原先對於長期性的制度規劃較持質疑態度,不認為「長期性的制度規劃」有何重要性,甚至表示儘管公私協力共同規劃各項「廉政反貪」課程,也無助於提升國民道德觀。但在第二輪問卷中卻發現,部分受訪專家稍微改變對「長期性的制度規劃」重要性與否立場。 公私協力發展階段 受訪專家逐漸肯定「外部獎勵與內部監督誘因」在公私協力發展階段中的重要性。

32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兩輪問卷分析比較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兩輪問卷分析比較 公私協力執行階段 受訪專家認為在反貪瀆的公私協力執行階段,不論是公部門或是私部門對於企業貪瀆認知應該隨著時代而改變,如此才能針對貪瀆現況對症下藥。 公私協力評估階段 在第一輪問卷中,有二成受訪專家表示「企業誠信與企業倫理評鑑制度的建立」不重要,並認為這種評鑑制度在執行要件中的重要性程度不高。但在第二輪受訪專家皆一致同意建立「企業評比認證機制」具重要性。

33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德爾菲調查之研究建議
現況調查之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德爾菲調查之研究建議 政治強力及企業領導人反貪意願是推動反貪關鍵 制定簡單且強而有力反貪法令 政府防貪、反貪三要素:高薪資、高處罰、高透明化 反貪教育宣導與落實

34 焦點座談之專家建議 建立具公信力之企業反貪評鑑機制: 初階--是否通過公司治理認證; 進階--是否推動企業社會責任。
委託具公信力之專業民間團體承辦。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負責調查貪瀆之監管責任;最後一道防線,檢、調、司法,都要產生作用。

35 焦點座談之專家建議 參考德國法之財產照顧義務概念,賦予監察人有義務去監督董事、經理人或董 事長,對於公司所有商業判斷的治理行為,是否有符合他們要的財產照顧義務。 政府在推動企業反貪過程應該積極發揮「當責」而非「課責」的角色。

36 焦點座談之專家建議 從教育面來著手,讓企業達到自動自發的目的,除了建立公司治理,強化社會監理、社會責任與社會道德更是確保反貪機制能夠落實且形成反貪網絡的根基。 提高公務員待遇、加重貪污罪刑、強化獨立貪污調查機構(譬如在監察院設置「廉政總署」下設財產申報處與不明來源調查處),落實不必貪、不敢貪、不能貪、不願貪的終極目標。

37 新加坡CPIB訪視重點摘要 新加坡政府決心推動反貪政策,首先訂定一套反貪法令,不分公私部門,一有貪污事件,CPIB立即發動調查,且定罪率高達九成。 反貪法令簡易但強而有力,且不分公私部門,行賄或收賄皆有罪,尤其針對公部門人員罰則更重。不但直接使公部門的貪污降到趨近於最低,也間接對私人企業發擇監督功用。 在強勢的政府領導下,依法行政(BY LAW)的作法,使得執法單位更加有效率,公務員需完全配合反貪行動的調查;針對私人企業若有不配合,CPIB只要經局長同意,即可有搜查令進行調查。

38 新加坡CPIB訪視重點摘要 公務員有高所得與法令上高標準的懲戒規定,使得政府運作更加有效能與效率,私人企業不需透過行賄來達到目的,更降低貪污事件的發生。 法令明文規定保護Whistle-blower,CPIB於調查貪污事件,有權保護告密者的隱私,過程中,不會將告密者的姓名公開,除非有特殊必要的申請,否則連法官也無法得知。

39 新加坡Temasek訪視重點摘要 國家政府的清廉,才是杜絕貪腐的根源。清廉已成為國民的習慣,如果員工因貪污或其他涉嫌貪腐事宜而被調查,會覺得非常羞恥,不但在法律上會有嚴峻之處罰規定,對於個人名譽更是嚴重的污點。 對內部員工的管理與宣導禁止賄賂的政策,是訂有一套員工守則,不僅進入公司時,就會告知,平常也會宣導,且放在公司網站上供員工隨時參閱。

40 新加坡Temasek訪視重點摘要 新加坡人民已習慣一個乾淨且和善的社會,就像不准人民亂丟垃圾一樣,對民眾來說,這已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政府部門如果提供服務給私人企業,且認真用心處理民眾及企業的抱怨,民眾就不需走後門或用其他管道,也不會有賄賂情事產生。 根據淡馬錫的說法,如果員工因工作關係收到某些商業機構餽贈一定價額之禮物,他們會交給公司做慈善,或是交由公司福利委員會處理(類似王品集團)。 

41 新加坡Temasek訪視重點摘要 教育造就成習慣。
新加坡地小又缺乏自然資源,只能靠貿易經商維生,如果有貪污或賄賂加入商業行為中,只會使企業成本增加,在國際間,更沒有競爭力。 領導人的作風,就將國家導向清廉,要求政府公務員提供良好的服務,教育民眾貪污是不好的,才能提昇國家形象與競爭力。

42 政策建議 企業倫理與廉政治理 初階工程- 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進階工程- 企業社會責任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43 政策建議—企業倫理與廉能政府 政策面向: 一、落實法治概念的深根,企業倫理觀念 的型塑 二、建立國家廉政體系
三、對落實企業倫理績效良好之企業建立 獎勵誘因

44 政策建議—企業倫理與廉能政府 法制面向: 一、依據國內企業系統的特性修改公司治 理或相關的法令。 二、考量華人文化之特性,並進一步強化
政治獻金法等陽光法案及洗錢防制 法。

45 政策建議—企業倫理與廉能政府 執行面向: 一、與各非營利組織(如:宗教團體)合作推 展新倫理運動(如:聖嚴—心六倫)
二、分三階段制定不同執行目標 短期-針對宣導企業倫理教育之落實 中期-輔導企業結構改造 長期-將企業健全化,以評鑑制度由外 部力量督促內部

46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政策面向: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策略,擬定企業倫理通則,協助各項產業建構符合產業特性之完整企業倫理守則,以提昇整體競爭力。

47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法制面向: 一、針對國內各項因公司經營、管理所產生之各 種弊案,擬定各項預防之策略。
二、政府宣導、傳播企業遵行倫理行為,對於企 業本身之優點並擬定對於不同產業均可適用 之企業倫理守則之通則。 三、協助各產業同業公會。依照產業之特性,建 構包含通則在內之完整企業倫理守則。

48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執行面向-- <短程方案> 一、強化公司治理內部控制 (一)明文規定監察人和獨立董事之權限和責任。
(二)提高董監事之專業性,推動董監事參加涵蓋 公司治理主題相關之財務、業務、商務、會 計或法律等進修課程在職進修教育。 (三)訂定具有擔任獨立董事之積極與消極資格。 (四)揭露董監事支領酬勞及績效,防堵肥貓條款

49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執行面向-- <短程方案> (五)強化稽核人員法治教育,並由董事會 負起內部控制之責任。
(六)涉及不法之董監事職務之禁止。 (七)建立內部人通報之吹哨者制度。 二、加強會計師監理、提升會計師簽證 「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告品質。

50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執行面向-- <中程方案> 一、針對新首度公開發行公司之公司治理制度及成效,列為是否核准之審查項目。
二、鼓勵主動接受公司治理評鑑之公開發行公司,並給予一定之獎勵。

51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三、擬訂企業反貪之倫理守則通則篇,內 容至少應涵蓋: (一)反賄賂 (二)禮物餽贈及招待 (三)利益衝突
(四)慈善捐贈及贊助 (五)快單費 (六)政治獻金

52 政策建議—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通則 執行面向-- <長程方案>
與各項產業同業公會充分地進行溝通、了解產業之經營特性,協助擬定完整之企業倫理守則。

53 政策建議—企業社會責任 政策面向: 政府與企業以互信及合作關係改善投資環境,加速本國企業融合國際規範與國際接軌。

54 政策建議—企業社會責任 法制面向: 一、企業應促成經濟、社會及環境進步以 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鼓勵企業夥 伴,符合公司營利兼行善行為原則。
二、建立防止員工利益衝突內控程序。 三、企業應遵守競爭法則避免違反競爭公 平性。

55 政策建議—企業社會責任 法制面向: 四、企業應定期公開具可信度的資訊保障 國內外投資者 五、企業應遵守法令致力消弭為保障商業
利益而造成之行賄或受賄行為 六、致力環境保護

56 政策建議—企業社會責任 執行面向:以專責單位進行宣導並委託專業機構進行評比。 <短程方案>
除以公司健全公司治理之董事會的獨立性,董事會的運作方式,審計查核的流程與運作外,最重要的為,建立防止員工利益衝突內控程序。

57 政策建議—企業社會責任 <中程方案> 以消費者、供應商共同致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長程方案>
擴大參與環境保護之廣度與維持投資環境健全的深度。

58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面向: ㄧ、強化全球企業競爭市場優勢,建立一 套與全球接軌之企業反貪評鑑機制,政策方 向有兩種: (一)委託具專業且廣獲認同之民間機構辦理評 鑑。 (二)由政府輔導成立類似大學評鑑中心之「基 金會」型態辦理。

59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面向: 二、透過教育與社會倡導,建構社會監理 網絡,積極發揮以多數社會大眾監督 少數貪瀆行為。

60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法制面向: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統一律定,未來政府採購或民間促參,均需在「投標資格」中,將通過本項評鑑列為優良成績者,列為積極加分條件,並提高加分比重為三分之ㄧ。

61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執行面向—短程方案 (一)委託具專業且廣獲認同之民間機構辦理評鑑: 1.委託天下與遠見雜誌或「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等民間 機構辦理企業反貪評鑑。 2.評鑑內容 以評鑑「公司治理」為主、「企業社會責任」為輔。 3.評鑑指標與評量方法: 評選指標參考聯合國全球盟約、「永續報告指導綱領」、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美國道瓊永續指數等國際指標與評量方法。

62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4.評選對象與方式 (1)受金管會監管的公開發行公司(含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篩選連續三年獲利的公司 (2)調查方式以問卷調查後,在進行專家評估 5.評審團成員: 邀請具專業之社會賢達擔任,必須將政府代表納入。 6.評鑑報告: 公開發布並辦理頒獎典禮發揮標竿學習效應。

63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執行面向—中程方案 (二)由政府輔導成立類似大學評鑑中心之「基金會」型態辦理 1.由政府出資並輔導成立「企業反貪評鑑中心」 2.評鑑內容同上 3.評鑑指標與評量方法同上 4.評選對象與方式同上 5.評審團成員同上 6.評鑑報告繳送政府部門公開發布並辦理頒獎典禮發揮標竿學習效應

64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執行面向—中程方案 (三)提供誘因吸引企業積極參與(包括政府採購列為積極資格、公營銀行低利貸款優惠、獎補助款)

65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政策建議— 推廣企業評鑑制度與社會監理網絡 執行面向—中長程方案 二、建立社會監理網絡方面 政府落實廉政治理,促使民眾不需走後門或用其他 管道,也不會有賄賂情事產生。讓反貪腐態度成為 國民生活習慣,一種習慣的養成就是最好防貪網絡 與社會監理。 (一)教育紮根 (二)社會倡導 (三)強力領導 (四)企業文化

66 謝謝指教 Thank You


Download ppt "法務部 「促進企業建立防貪機制之策略」 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