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磨难,中日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但到了新世纪,中日关系 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3 钓鱼岛事件 事件回顾: 2010年9月7日 上午,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 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 捞作业时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
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 捞作业时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 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日方强行登船检查, 并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我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随后我国外交部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两国关系又一次进入紧张状态。

4 船船长詹其雄乘 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外交部部长助
9月25日4时,被 日方非法抓扣整 整17天的中国渔 船船长詹其雄乘 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外交部部长助 理胡正跃、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等到机场迎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5 钓鱼诸岛是由8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岛大事记 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属于中 国版图。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 国琉球群岛。同年,中日 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 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 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 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钓鱼岛位置示意图

6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7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 ,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8 中日关系的历史 一、古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 二、明清时期的倭寇问题 三、近现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 的反抗斗争
四、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

9 一、古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 “徐福东渡”与中日“血缘关系”
公元前210年,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 日本学者: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园内的徐福雕像

10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正月,倭奴国派遣使节来洛阳奉献,刘秀封其国王为汉倭奴国王,赠“汉倭奴国印”一枚(原印于1784年在日本福岗市出土)。这是日本第一次来朝。

11 隋 唐 公元七世纪,日本大和皇朝经大化革新,学习中国隋唐文明,逐步强大起来。 但在唐初之前,日本虽多次向中国遣使,其态度和目的却和后来大为不同。   日本第二次遣隋使到中国递交的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第三次遣隋使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王小甫认为,“那些国书中充分表露出,这个岛国欲与中国分庭抗礼的心态。” “从隋朝到唐朝初期,日本对华遣使时多为政治目的,而且带着一种骄傲态度,甚至是傲慢。”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王小甫

12 遣 唐 使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从制造、建筑到典章制度,全面向中国学习。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日本遣唐使纪念碑

13

14 二、明清时期的倭寇问题 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所以被统称为“倭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逐渐减少。

15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 清朝初期,为了攻打郑成功后代占据的台湾,曾宣布实行禁海、迁海政策。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这些政策曾一度废止。然而,到了乾隆年间,清朝开始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这些政策虽然在当时避免了西方势力的入侵,但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对外经济的发展。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往来也由此中断。

16 三、近现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7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到18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进行产业革命。1890年,日本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认为,只有通过军事侵略争夺殖民地,扩大市场,掠夺资源,才能为经济扩张开辟道路。于是,就把地大物博、软弱落后的中国作为它的主要侵略对象,并把朝鲜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    日本侵略者先把大批军队开到朝鲜,占领了仁川和汉城。1894年6月底,日本攻入朝鲜王宫,劫虏国王李熙,另立全宏集傀儡政权。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牙山口外偷袭中国高升号运兵船 ,日本侵略我国的战争从此爆发。

18 日本侵略者从陆海两面进攻中国军队。9月17日,中日在黄海海面进行了激烈的海战。中国海军的一些将领和广大士兵英勇地同日军作战。海战中,中国伤亡严重,但“致远”、“经远”号等四艘军舰主力尚存。日本海军也遭到沉重打击。当时掌握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以保存实力为名,命令北洋舰队躲藏在威海卫港内,不许出战。10月下旬,日军分兵两路侵入我国东北。 战争结局和影响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

19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20 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1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22 1937年7月~1945年9月,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中国单独对日作战计有四年半时间。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中日之间的战争,始演变为太平洋战争。中国乃与美、英并肩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投降为止。

23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3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向中国东北日军占领区进军。中国军队积极配合盟军的攻势,进行了全面大反攻,日本终于在8月15日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

24 1945年 9月2日,正式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了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图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 9月2日,正式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了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25 四、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

26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首相访华,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1年10月2日,我国提出“中日复交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首相访华,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

27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22日,邓小平副总理访日,23日,中日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

28 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卓琳在日本皇宫与裕仁天皇和皇后良子会见

29 1992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
1998年4月21日,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东京首相官邸会见。

30 2001年至2006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现象”
这是自72年中日建交以来,这是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

31 2004年中国民众的对日亲近感调查结果

32 “破冰之旅” (1)中国政府邀请安倍晋三访华的前提 (2)安倍晋三访华的成果 2006年10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33 (1)中国政府邀请安倍晋三访华的前提 2006年10月6日,安倍晋三在接受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各党代表质询时,承认继承“村山谈话”精神,是安倍晋三访华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34 (2)安倍晋三访华的成果 上任13天后,安倍晋三实现了正式访华。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上任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也是5年来日本首相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打破了中日关系僵化的局面; 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

35 “融冰之旅”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时隔7年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

36 行程安排 4月11日:同安倍首相举行高峰会谈; 4月12日:上午:同众议院、参议院议长会谈,在参议院发表演讲;下午:会见日本明仁天皇,出席日中双方共同举办的高层经济对话会,并会见日本各政党党首; 4月13日:参观京都西郊岚山;访问日本农户;和京都立命馆大学学生进行交流;参观京都著名的西京棒球场,和日本的青年学生打棒球;晚上乘机回到北京。

37 双方还拟订了改善中日关系 具体的行动计划 《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的具体政策可大体概括为“启动一个机制”,即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推进六个领域”,即节能、环保、金融、能源、信息通信、高新技术合作,“加强两个层面”,即投资和经济合作。

38 “迎春之旅” 2007年12月28至30日,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
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中,他表示,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却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12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 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39 “迎春之旅”

40

41 “暖春之旅” 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访问期间,中日双方领导人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发表了两国间的第四个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42 “暖春之旅”

43 2008年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日本皇宫会见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

44 胡主席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六点建议 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二、加强战略互信; 三、深化互利合作; 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
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 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45

46 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出席2008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后,胡锦涛、福田康夫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楠、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合影。

47 中日东海开发达成原则共识 2008年6月8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48 近年来,由于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不能正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不断在领土、主权、安全等方面对华采取挑衅行为,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致使中日关系遇到了两国复交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但是我们要把日本人民同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严格区别开来,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人员往来,缩小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间“心与心”的了解,以期增信释疑,真正实现感情上的正常化。 随着两国关系的日趋成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矛盾和摩擦,中日双方应从大局出发,遵照《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的基本原则,努力协助双方政府妥善处置,才能确保中日关系长期、顺畅、健康地发展。


Download ppt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