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 知识准备 1.何为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教育、文化、科学研究、体育和社会福利等

3 知识准备 2.何为工业化? 3.何为城市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

4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相互促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 城市化 相互促进 3、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条件较好优惠政策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5 一、珠江三角洲概况

6 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一、珠江三角洲概况 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大珠三角:小珠三角+香港、澳门。 泛珠三角:九省加香港、澳门。

7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或地区 欠发达地区 全球范围内寻找 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8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5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优越的政策: 如降低税率、土地租金等 3、良好的区位条件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9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

10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1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 1979年至1990年 1.工业化的推进 工业基础 薄弱 ___密集 型产业 劳动密集 型产业
主导产业 附加 值__ 矿产资源 贫乏 工业增加值增长____ 丰富 劳动力 资金 建立 引进 ____、技 术、_____ 生活消费品 __________ 加工厂 __________优势 政策、侨乡 较慢 设备 外商投资 规模___ 吸引外资额 增长_____ 改革开放 初期 较慢

12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1.工业化的推进 高新 技术产业 高新 技术产业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政策优势
________已不明显 _________产 业不能支撑该 地区工业化的 进一步发展 劳动密集型 劳动力成 本低 产业 升级 工资水平____ _______ ___的优 势丧失 提高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 全球化、信息化 经济结构调整

13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2.城市化的推进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14 合作与探索 三来一补 地理位置、著名的侨乡 两次国际产业转移 1、东莞的工业起步于什么模式? 2、东莞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3、东莞抓住了哪两次机遇? 两次国际产业转移

15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16 活动 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17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的主要动力 B、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
C、不同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时间是一致的,只是道路、水平存在差异 D、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必须的历史过程

18 2、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说明 练习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 四、问题与对策

20 四、问题与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21 四、问题与对策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22 四、问题与对策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3 对策 1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4 对策 2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5 对策 3 加强规划与管理 ⑴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⑵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①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 ②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26

27 P84“活动”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合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发育完善、级配完整的密集城市带。不同等级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28 P84“活动”2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

29 P84“活动”3 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因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0 P84“活动”4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纽带”。

31 P84“活动”5 三者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32 苏南模式 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33 温州模式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34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等,化工为主的辽阳等.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35 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 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36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 1979 年 至 1990 工业基础 薄弱 ___密集 型产业 主导产业 附加
值__ 矿产资源 贫乏 珠江三角 洲地区工 业增加值 增长____ 丰富 劳动力 资金 建立 政策、侨 _________ _____优势 引进 ____、技 术、_____ 生活消费品 __________ 加工厂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设备 较慢 外商投资 规模___ 吸引外资额 增长_____ 改革开放 初期 较慢

37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__。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二阶段: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1990 高新 技术产业 发展 ________已不明显 政策优势 _________产 业不能支撑该 地区工业化的 进一步发展 劳动密集型 使 产业 升级 劳动力成 本低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____ _______ ___的优 势丧失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 抓住 机遇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__。 全球化、信息化 经济结构调整

38 再见!


Download ppt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