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动物类生药
2
第一节:概述 动物类生药是指药用部位为动物的整体或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动物体的生理或病理产物、动物体的加工品等一类的生药。
3
第一节:概述 一、按药用部位分类如下: 1.动物的干燥全体 如全蝎、斑蝥、海龙等。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如蛤蚧、蕲蛇、金钱白花蛇等。
1.动物的干燥全体 如全蝎、斑蝥、海龙等。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如蛤蚧、蕲蛇、金钱白花蛇等。 3.动物体的一部分 如角类(鹿茸、羚羊角、水牛角等);鳞甲类(鳖甲、龟甲、穿山甲等);贝壳类(牡蛎、珍珠母等);脏器类(蛤蟆油、紫河车等)。 4.动物的生理产物 如蟾酥、蝉蜕、蛇蜕、蜂蜜等。 5.动物的病理产物 如牛黄、珍珠、僵蚕等。 6.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 如阿胶、猪胆粉、鹿角胶、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血余炭等。
4
第一节:概述 二、动物类药材鉴定方法 动物类药材的鉴定,包括原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法。 性状鉴定是最常用的方法。
由于某些动物类药材入药部位的特殊性(如生理产物、病理产物、加工品或动物体一部分),和某些仿真性很强的伪品的存在,仅凭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一般理化鉴定不能有效鉴别动物类药材,故现代分析手段大量用于动物类药材的鉴定。
5
斑 蝥 【来源】 昆虫纲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的虫体。
6
【性状鉴别】 南方大斑蝥: ①长圆形,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 ②背部具革质鞘翅,黑色,有3 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胸腹部乌黑色,胸足3对。 ③有特异臭气,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7
黄黑小斑蝥: 外形相似,但体小,长1-1.5cm。
8
【成分】 主含斑蝥素。为剧毒成分。 【理化鉴别】 粉末微量升华: 镜检可见柱形、棱形结晶。
9
金钱白花蛇 【来源】 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去内脏的干燥体。 又叫“小白花蛇”
10
【性状鉴别】 ①小圆盘形,铜钱状,头在中央,尾常纳口中。 ②盘径约3cm,蛇体直径约4mm;亦有蛇体较大,盘径达15cm,蛇体直径达2cm者。
11
③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体部27个以上),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
④气微腥,味微咸。
12
质量要求: 以头尾齐全、肉色黄白、盘径小者为佳。
13
伪品:近年来出现多种伪品,其充伪方式可分为:
①由其他多种幼蛇加工而成,区别: 金钱:无颊鳞,背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游蛇科:具颊鳞一个,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
14
金钱:白色横环纹27-67个,黑纹宽于白纹(1-2个鳞),横纹不环绕腹部。
金环蛇:黄色环纹23-33个,黑黄纹相间近等宽,横纹环绕腹部。 金钱白花蛇 金 环 蛇
15
②用正品银环蛇的成蛇体剖割加工成若干小蛇身,再装上其他蛇的蛇头,盘成圆盘状,伪充。
区别:蛇身不完整,蛇头与蛇身有拼接痕,白环纹约10个,无蛇尾。 ③以其他蛇的幼体用退色药水、油漆等将蛇身涂成白色环纹。 区别:白环纹的宽窄、间距不规则,背鳞不扩大呈六角形。
16
蕲 蛇 【来源】 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习称“大白花蛇”。
17
【性状鉴别】 ①头呈三角形,吻端向上突起,习称“翘鼻头”。 ②背部浅棕色,有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习称“方胜纹”。
18
③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
④尾骤细而短,末端有一枚三角形的角质鳞片,习称“佛指甲”。
19
⑤气腥,味微咸。 “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珍珠佛甲尾”
20
质量要求: 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21
乌梢蛇 【来源】 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22
【性状鉴别】 ①全体乌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细鳞,背鳞行数为偶数。 ②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脊下鳞片向外突起,形成2-3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23
③尾渐细而长(习称“铁线尾”)。 ④质坚硬,气腥,味淡。 质量要求: 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坚实者为佳。
24
牛 黄 【来源】 哺乳纲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天然牛黄(丑宝)
牛 黄 【来源】 哺乳纲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天然牛黄(丑宝) 前者称“蛋黄”,后二者称“管黄”。
25
①形状多样(卵形、球形、三角形等),直径0.6-3.3cm。
【性状鉴别】 1、蛋黄: ①形状多样(卵形、球形、三角形等),直径 cm。 蛋黄(大) 蛋黄(小)
26
②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具裂纹,习称“龟裂纹”。
蛋黄(大)
27
③体轻质松脆,易层层剥离。断面黄色,有整齐的同心层纹。
④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其水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退,习称“挂甲”,指甲盖下有清凉感习称“透甲”。 蛋黄(小)
28
2、管黄: 管状或碎块,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层纹较少,有的中空,色较深(若胆汁渗入则色黑)。
29
质量要求: 均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
30
人工牛黄: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多呈粉状,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无清凉感,水溶液亦能“挂甲”。但无“透甲”现象。
31
羚羊角 【来源】 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雄兽角。
32
【产地】 主产于原苏联,新疆西北部亦产。 羚羊角(双角)
33
①长圆锥形,长15-40cm,基部直径2-4cm。下部较粗,灰白色;上部渐细并稍弯曲,黄白玉色,光润。
【性状鉴别】 ①长圆锥形,长15-40cm,基部直径2-4cm。下部较粗,灰白色;上部渐细并稍弯曲,黄白玉色,光润。 二等羚羊角 一等羚羊角
34
②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嫩者角尖多为黑棕色,其内部常有红色斑纹。
③全体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为2cm。
35
④锯口面类圆形,内有骨塞,习称“羚羊塞”,槽合或锯齿状吻合,长约占全角的1/2至1/3。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
36
⑤质坚硬,气无,味淡。 质量要求: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
37
阿 胶 【来源】 哺乳纲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
38
【产地】 主产于山东、浙江等省。 以山东东阿县产者最为著名,奉为地道药材。
39
【性状鉴别】 ①呈长方块,黑褐色,有光泽。 ②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透视显琥珀色半透明状。 ③气微,味微甘。
40
以色匀、质脆、半透明、断面光亮、无腥气者为佳。
质量要求: 以色匀、质脆、半透明、断面光亮、无腥气者为佳。 【成分】 含明胶蛋白及多种氨基酸。
41
经验鉴别: 阿胶:加水适量,加热溶解,溶液红茶色;质硬而脆,易击碎。 伪品:溶解后溶液浑浊或有油状漂浮物,或有特殊气味(臭味、肉汤味等);身潮未干,或虽身干但质地坚硬难敲碎。
42
鹿 茸 【来源】 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马鹿C. elaph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43
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商品规格】 花鹿茸: 具1个侧枝者习称“二杠”; 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具3个侧枝者习称“四岔”;(少见) 二杠
44
马鹿茸: 具1个侧枝者习称“单门”; 具2个侧枝者习称“莲花”; 具3个侧枝者习称“三岔”; 具4个侧枝者习称“四岔”。
45
二杠茸具圆柱形分枝1个,枝顶钝圆, 侧枝较主枝略细。皮红棕色,密布棕黄色细茸毛,上部毛密,下部较疏。
【性状鉴别】 1、花鹿茸: ①头茬茸: 二杠茸具圆柱形分枝1个,枝顶钝圆, 侧枝较主枝略细。皮红棕色,密布棕黄色细茸毛,上部毛密,下部较疏。 虎口 大挺 门庄
46
锯口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47
三岔茸主枝略呈弓形,分枝较长,下部有纵棱线。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
48
②二茬茸:(二杠) 主枝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49
③砍茸:为带头骨的茸,茸形与锯茸同。 二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 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分列两旁,习称“虎牙”。外附脑皮,皮上密生茸毛。
50
质量要求: 均以粗壮、主枝圆、顶端丰满、质嫩、毛细、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为佳。
51
①东马鹿茸:外皮棕褐色、灰黑色,毛青灰色或灰黄色,下部有纵棱。
2、马鹿茸: 形状与花鹿茸近似,但较粗大,分枝较多。 ①东马鹿茸:外皮棕褐色、灰黑色,毛青灰色或灰黄色,下部有纵棱。 马鹿茸“四岔”内侧面
52
②西马鹿茸:主枝长,表面有棱,多干瘪,分枝长而弯曲,茸毛粗长,灰色,锯口色较深,常骨质化。
质量要求: 以饱满、体轻、毛色灰褐、下部无棱线者为佳。
53
麝 香 【来源】 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54
家麝直接从活体香囊中挖取,每年根据麝香成熟情况,取香1-2次:
1岁: 麝香乳白色,无香味,不用 1岁半: 麝香棕色,有香气 3岁: 香气浓郁,深咖啡色,采香最佳 一般5-8月采收(6月最佳,且量多),年产湿香14g,合干香8g/头。
55
【性状鉴别】 1、毛壳麝香(原个): ①囊状球体,开口面略平,棕褐色,密生灰白或灰棕毛,中央有一小孔。 ②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略有弹性。
56
③剖开,中层皮膜呈棕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习称“银皮”或“云皮”,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麝香仁,香气浓郁。
质量要求: 以饱满、皮薄、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57
2、麝香仁(净香): ①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 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
58
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59
②饲养品: 呈颗粒、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
60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质量要求: 以当门子多、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61
【成分】 主含麝香酮(左旋油状液体,有特异强烈香气)。 【理化鉴别】 ①冒槽现象:取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插入,取出,检视,槽内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
62
水试:加水湿润,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若掺伪,则难成团或成团后不散开,或顶指有沙粒感。
63
火试:粉末少许于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跳动,随即熔化膨胀起泡(大一倍以上),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为白色。
无毛、肉焦臭味,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若掺伪,则膨胀不明显,灰不为白色,或有焦臭味。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