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2 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技术系统的、经常的、逐步的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
——罗斯托(Rostow, W. W.)

3 主要内容 什么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补充:技术扩散模型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4 一、什么是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 三次技术革命

5 1.1 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 什么是技术 科学与技术 什么是技术进步

6 1.1.1 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

7 1.1.2 科学与技术(1) 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 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手段*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工业革命以前和以后)*

8 1.1.2 科学与技术(2) 科学和技术的激励是不一样的。
科学是靠科学共同体的建立。科学这个东西是有很强的外部性的,能为全社会造福。科学的激励是一种基于优先权的激励。对于科学家来说,对他的激励最重要的是看谁最先提出了这个定理、发现了这个规律。激励科学进展的竞技规则就叫做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的建立、执行和对于首创权的奖励靠谁来做呢?靠科学家的共同体。最早是法国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协学会、还有各行各业的学会,他们交流信息、执行学术规范、评选先进人物、授予奖励。

9 1.1.2 科学与技术(3) 对于技术发展来说,它的激励、推动力量是商业利益。所以技术这个东西的发展要靠整个的市场制度,当然也包括一些法律制度,比如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19世纪中期,这一套制度在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已经比较完备了,因此科学和技术创新就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得到很强的激励

10 1.1.3 什么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 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

11 技术进步的定义 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

12 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 R&D是创造知识和技术的过程 而应用则是将识识运用于生产创造财富的过程

13 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 技术进化是渐进的技术进步,是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渐进式的变革和创新 技术革命则是技术体系质的飞跃式的变革
从技术进化到技术革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4 1.2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1760s-1860s)(机械化)* 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s-1930s)(电气化)*

15 第三次技术革命 与前两次的区别(多领域)* 主要领域(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
特征是信息革命(第五次信息革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16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

17 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

18 2.1.1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的体现* 产出不变,要素投入节约* 要素投入不变,要素产出效率提高,经济增长*
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用了全世界31%、30%、27%和40%的煤炭、铁矿石、钢材和水泥,但GDP不足全球的4%

19 2.1.2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 要素投入的变动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上点的位移 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的整体移动,如第138页图*

20 2.1.3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出组合
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如第139页图* 真正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还要受其他因素制约*

21 2.1.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丹尼森指出知识进展对1948-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7.5%×62.6%=29.7%
库兹涅茨指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100多年来,7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50-70%来自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一些,为30%左右

22 2.1.5 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
1900-1930年,75项重大发现从研究到用于生产的平均周期是36年 1950s,这一周期缩减到5-10年,相当于建设一个大型企业的时间*

23 2.2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产品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 市场结构变化 就业结构变化

24 2.2.1 技术进步与产品结构变化 技术进步产生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
技术进步使原有的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使总产出的产品组合发生改变*

25 2.2.2 技术进步与与产业结构变化 技术进步产生更多的中间“迂回”过程和专业生产,形成新的产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三次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随之变化(机器大工业、电气化工业、信息产业1996年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26 2.2.3 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变化 直接作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而市场结构)* 间接作用(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市场范围)*
举例,世界三大金融市场*

27 2.2.4 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 发达国家的经历(配第——克拉克定理)* 技术进步与发展中国家就业*

28 2.3 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 熊彼特(Schumpeter, J. A.)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创新的概念及内容
创新的主体 创新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

29 2.3.1 创新的概念及内容 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提供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新质量*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30 2.3.2 创新的主体 Enterpreneur,企业家 具有创新精神、将资源用于创新活动的人
企业家不断寻求五个方面的创新,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额外利润

31 2.3.3 创新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应用阶段及技术扩散 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企业家领导创新周期,从而使全社会表现出不断的技术进步浪潮 熊彼特式的经济增长

32 2.3.4 国家创新体系 理论发展 参与主体 合作机制 政府的作用 美国模式的特点 俄罗斯的教训 关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33 理论发展 李斯特 熊彼特 弗里曼 纳尔逊

34 李斯特 1841年,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版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
他明确指出并深入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即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国际背景等对一国经济发展政策战略性选择的决定性影响 他的研究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历史起点

35 弗里曼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将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传统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在1987年出版的《技术政策与管理绩效: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 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

36 纳尔逊 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在其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进一步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用于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明确指出现代国家创新系统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技术创新因素,也包括致力于研究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以及提供政府基金、规划等机构,它们既相互竞争也彼此合作,共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37 参与主体 按照OECD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公共研究和开发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五个部分相结合组成的网络系统
各部门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提供着不同的服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历史文化、资源、大小、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国情都有关系,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

38 合作机制 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系统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其一,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充满活力;其二,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发生着广泛而建设性的相互作用 创新主体间密切有效的联系与合作能够使创新资源在主体间高效流动,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益,从而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

39 政府的作用 通过扶持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市场主体创新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积极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制定前瞻性的科技发展战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 通过对关键产业的重点扶持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 通过资金投入鼓励基础科研和创新产品 通过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40 美国模式的特点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变迁服务于美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演变 美国的军工产业在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
政府从支持农业科技开始建立了一套有效支持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机制 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创造了高效的创新生态

41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 在立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专利保护制度都是鼓励美国人创新,同时这套专利也鼓励美国人用各种方法获得先进技术而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包括允许和鼓励对外国技术的无偿使用 比如1790年通过的版权法只保护美国人的版权,鼓励盗用外国人的版权,如查尔斯·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在美国广泛盗版。美国鼓励盗版的政策,在1891年才有所改变,但只保护在美国生产的外国著作的版权,这一“生产条款manufacturing clause”直到1986年才正式废止

42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 再比如1793年的专利法规定只有美国公民方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这就鼓励美国人将外国创新拿到美国进行合法生产;1800年的修正案规定到美国居住2年的外国人可以获得美国的专利;1836年终于允许外国人在美国申请专利,但外国人交纳的专利申请费用是美国人的10倍,而英国人要申请则费用更高

43 军工产业创新 美国建立了任务导向的军事和国防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同时通过大量的政府采购,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环节支持了一批重大技术的开发,带动了产业发展 联邦R&D支出中与国防相关的研发支出所占比例一直很高,上世纪在60年代冷战高峰期曾达到80%,而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也占50%左右 最为典型的是政府在飞机制造、核能、因特网、计算机、半导体、航天技术等通用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满足了国防采购的需要,并催生了新的产业 国防军工的研究持续为美国产业提供全新知识和原创性技术

44 支持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机制 1862年大学赠地法(the Morrill Land Grant College Act of 1862)及其后的一系列法律激励了联邦政府发展工程教育和推广农业科技 二战以后,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医学研究的直接支持更加系统化。通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拨款、通过对全国卫生研究所(NIH)的持续支持,美国保证了国家对基础理论研究这一公共产品生产的支持 一个基本的制度环境是,美国所有政府开支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和审计程序,政府研究资金的分配也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通过竞争方式支持基础研究

45 高效的创新生态 比较开放的移民政策鼓励全球高级人才移民美国,大学内部的治理机制、企业间竞争的压力、政府出于生产军工产品的需要而提供的研究开发支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者创新创业等,这都促进了知识的产生和流通,激发了不同创新者的活力 政府对大学、国家实验室从事基础开发的支持以及大企业研究实验室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保证了美国处于知识创新的前沿;规模巨大的军事采购和全球化的市场,为新产品创造了有效的需求,激励了企业的持续研发投资;而金融支持,催生了新产业的诞生和成长 科学家的自由探索、企业的逐利行为、政府的长期目标、高校的有效竞争能够有机地结合

46 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1) 私有化过程中常常会对原有的科研基地带来损害,并导致俄罗斯部分科技潜力丧失
改革后的俄罗斯科研机构国有比重过高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高校在研发活动中的比重过低,学术研究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没有改变

47 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2) 国家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其构成要素——科技领域、企业和创新基础设施仍相互隔绝 创新子系统的不完整或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绩效 企业创新的低效性制约了国家总体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48 关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进展 不足 建议

49 进展 通过改革,科研院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向实现技术创新的方向转移
政府通过许多措施,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政府开始注重通过立法、政策手段来推动技术创新 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基本态势已形成

50 不足 企业还没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为什么) 国家的创新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远未形成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脱离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51 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创新创造财富? 在中国近几年连续上“榜”的富豪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除了少数“新经济代表”,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企业是依靠技术和专利获得的财富,相反,传统行业,特别是依赖于土地增值创造的财富,可能是今天中国最耀眼的光芒

52 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 创新创造财富?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因素,技术薄弱也是一个因素
在中国今天市场经济环境的背景中,还存在大量的依靠行政权力创造财富的事实 当有如此多的“easy money”可以轻松地获得时,怎能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角”? 当行政权力过多浸入市场体系,并有意与无意带动“暴利”产生时,妨碍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之害就已经形成 而消除这种制度之害的根本办法,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使政府在透明化的改革过程中,回到提供公共服务,而非组织产生的正确定位上来

53 国家的创新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有关部门、各地方之间在创新活动组织中彼此分割、相互脱节,重复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无法真正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是军民两大研发及产业体系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造成两大自主创新体系相当程度的割裂、封闭

54 体系结构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大中型工业企业约有一半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40%左右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55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贴牌生产或委托加工贸易(OEM)模式加剧了我国企业技术与品牌的知识产权空心化 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认识与知识,缺少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与规制 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较淡薄,侵犯知识产权状况较严重,尚未建立起激励自主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的公众意识与社会文化氛围 我国企业面临发达国家及其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壁垒,引发侵权纠纷与诉讼

56 政策建议 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产权、反垄断等) 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加大国家对科技教育的投入 加强技术政策制定,引导产业发展 深化科技教育改革,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

57 三、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 技术引进 自主研发

58 3.1 技术引进 必要性与可能性 类别与途径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障碍及战略

59 3.1.1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必要性 可能性

60 可能性 技术的可得性* 发展中国家教育和科技水平有所提高,有些领域还居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61 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后发优势: 起源 在技术引进领域:缩短时间 规避风险 少走弯路 现实的机遇

62 缩短时间 五阶段: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扩散 跳越式发展

63 规避风险 大拇指定律 沉没成本 先发烈士

64 大拇指定律 创业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特点
美国硅谷有一个流传较广的“大拇指定律”,即10个由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公司中,有3个会垮台, 3个会勉强生存,还有3个能够上市并有不错的市值,只有1个能够脱颖而出,大发其财,成为“大拇指”

65 少走弯路 吸取、借鉴先发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如先污染、后治理 传真机与

66 现实的机遇 利润压榨 技术扩散

67 历史上的后发优势(1) 英国从1780年开始,用了58年的时间使人均产出增长1倍;美国从1839年开始,用了47年;日本从1880s开始用了34年;土耳其从1957年开始用了20年;巴西从1961年开始用了18年;韩国从1966年开始用了11年;中国从1978年开始只用了10年——《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68 历史上的后发优势(2) 日本“收获型”技术引进战略的优缺点(引进、发展、改造实用技术并商业化,迅速实现价值,如傻瓜相机,但进一步发展容易遭受技术瓶颈,p.145)

69 东亚地区的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1980-1993) 国家地区 技术引进总数 年均引进数 年均经济增长率 韩国 7258 526 8.0
中国大陆 3968 332 9.8 中国台湾 2645 201 7.6 菲律宾 1754 135 2.1 马来西亚 1867 134 6.9

70 3.1.2 技术引进的类别与途径 主要类别 主要途径

71 技术引进的类别 垂直型与水平型及其前提条件 简单型与吸收型 无偿与有偿

72 垂直型与水平型及其前提条件 垂直型:将国外前一阶段的技术引进用于本国下一阶段的技术开发和利用。举例
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基础和技术引进吸收能力 水平型:将国外已经被运用于生产的技术引入本国的生产。举例 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科研开发基础和技术引进吸收能力

73 简单型与吸收型 简单型:引进后不能吸收和复制,只能使用,用完需要继续进口 举例 吸收型:引进后能够吸收并复制,可以自行增加数量

74 无偿与有偿 按是否支付代价区分 一般而言,无偿的技术转移大多与政治、军事等结盟有关,并且很少最新技术

75 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 购买新设备* 进口新产品并加以仿制或复制* 购买专利或生产许可证* 国外直接投资FDI 国际技术交流 访学人员带回新技术

76 2.1.3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障碍及战略 主要障碍 战略

77 主要障碍 需求障碍(购买力有限)* 资本障碍* 自然资源障碍* 人力资源障碍* 劳动成本* 规模障碍* 基础设施障碍* 制度障碍*
技术输出国方面的障碍*

78 战略 技术选择 教育、基础设施、制度等方面的改进 南南合作 “货比三家”

79 3.2 技术的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的优势 主要途径 主要障碍及战略 关于R&D的讨论

80 3.2.1 自主研发的优势 独立性和体现综合实力* 因地制宜* 促进就业* 促进经济发展*

81 贴牌 我国是世界工厂,目前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统计显示,2004年的国民经济中只有不到20%是品牌创造成的,而在美国则达到了60%。在我国出口产品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不到10% 缺少自主品牌,致使我国的大量出口产品都是加工贴牌产品,处于世界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以鼠标为例,到美国的售价是40美元,14美元是原材料费,专利费要付8美元,还有15美元渠道费,剩给我们的只有3美元,内中还包括水电等费用

82 3.2.2 自主研发的主要途径 自发的边干边学的积累 自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 产学研相结合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宝贵的研发资源闲置的状况

83 自发的边干边学的积累 体现在生产技巧改进、管理经验积累、中间产品和工序出现、时间节约

84 自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 具体形式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兴办产业实体,举例 研究人员自主创业* 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 技术产权市场*

85 产学研相结合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宝贵的研发资源闲置的状况
发展中国家往往一方面科研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研究力量浪费 产学研相结合一方面使科研成果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科研的方向*

86 3.2.3 自主研发的主要障碍及战略 人力资源* 资本(载人航天工程到2003年为止已经十多年了,使用资金180亿人民币左右)* 产权保护*
技术市场* 创业(风险投资、孵化器)* 制度(以中国为例)*

87 风险投资在美国技术创新中的角色 风险投资发挥了发现创新的功能 风险投资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商业化 风险投资分散了技术创新的风险

88 风险投资发挥了发现创新的功能 风险资本利用专家、行业网络和对技术前沿追踪,来发现创新
不少运营风险资本的投资人本身就是曾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技术专家,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技术网络,追踪前沿技术的进步 创业者和另行创业的原创业企业员工又形成了重要的行业网络,比如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支持过的创业者帮助NEA发现超过50%的新项目

89 风险投资推动了技术创新 风险资本激励创业者创业。由于创业者既是初创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提供方,因此风险资本一般允许创业者以技术、创意甚至商业计划入股 股权激励是强大的激励

90 风险投资推动了商业化 风险资本通过阶段性投资推动商业化。根据企业的不同阶段,如创意、创业、开发、市场拓展、盈利、流动性充足等,风险投资一般会连续投资其中的几个阶段或所有阶段,在每一轮投资时就明确下一轮投资的条件和时间要求,只有当企业在限定的时间实现约定的发展,风险投资才会提供新的资金 风险资本参与管理。风险资本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一般会涉及从产品开发到商业化生产,从机构设立到人员安排,从产品上市到市场开拓、企业形象策划等方面,参与的方式一般是董事会战略决策和提供咨询服务。在企业绩效不佳等情况下,风险投资可更换企业经理和改造组织架构

91 风险投资分散了技术创新的风险(1) 由于投资于新兴技术行业的初创企业,风险资本承担了新兴技术创新的风险
大拇指定理。从1992年到2004年,美国累计有270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投资于11608家初创公司,仅有8%的公司或13%的投资以上市方式套现,22%的公司或19%的投资以被收购形式套现,48%的公司或18%的投资仍存续,22%的公司或18%的投资破产关闭

92 风险投资分散了技术创新的风险(2) 由于高失败率,风险投资公司对所有投资项目都十分谨慎。风险投资公司除了募集风险资金,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项目和进行投资 一般说来,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签约的项目不及所收到的申请项目全部数量的0.1%,大量的精力用于项目筛选、论证,选择项目的标准比较严格

93 风险投资分散了技术创新的风险(3) 风险资本的来源多样化也进一步分散了风险投资公司承担的风险
2001年美国风险资本的来源构成是:养老金58%,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19%、个人投资者和家庭9%、企业和机构19%、公司利润留存1%

94 创新体系中的大学 大学的贡献——以Stanford为例 机制保障

95 大学的贡献——以Stanford为例 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为硅谷企业界提供了创业者和企业家,著名的惠普、硅谷图像、思科、SUN、网景、雅虎、Google等公司就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教员或学生创建的 为企业界提供了知识、技术和商业创意,不少高技术公司,就是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资料、基础研究成果和实验设备研制产品的 提供校企研究人员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员给企业提供咨询,召开密集的研讨会和信息发布会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提供各种在职培训

96 美国大学承担着全国80%的基础研究与28%的应用研究,其中21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全美大学50%以上的科研任务

97 机制保障 美国专利与商标修正法案 Stanford的校规和做法

98 美国专利与商标修正法案 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Bayh-Dole法案(专利与商标修正法案)
该法案规定:政府资助下产生的大学发明,所有权可以归大学所有;允许大学进行独占性专利许可;发明人应分享专利许可收入;全部专利许可收入应返还到教育和研究之中;联邦政府拥有最终“介入权” Bayh-Dole法案的出台大大鼓励了大学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99 Stanford的校规和做法(1) 斯坦福大学实行统一所有和管理的专利政策,即,所有大学教职工或学生雇员在工作中或使用学校资源,而创造的可申报专利发明,应该及时向大学披露;无论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何,发明均归大学所有 斯坦福大学不创办和经营企业,没有校办企业 教职工可以创办公司,但一定要与其在大学的工作没有利益冲突。如果教授出去创业,一般都是请1~2年的学术假,停薪留职,过后想回来时可以再回来任教;二是大学教职工创办企业,如果采用了大学的发明,也要同样上交技术许可费;三是很早就对技术许可的股权收入的分配做出明确规定

100 Stanford的校规和做法(2) 1970年斯坦福大学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简称OTL)专门负责管理斯坦福大学的专利和技术许可,凡是斯坦福大学的技术和发明,对外授权和转让必须通过OTL进行。此后,技术许可逐渐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主要技术转移和“以技术换教育研发资金”的手段 由于大多数的发明都是使用学校的经费和实验设备,所以规定技术许可收入,OTL办公室提取15%作为管理费,并减去某些支出,剩余的部分,按照发明人1/3、发明人所在系1/3、所在学院1/3进行分配 OTL尽管接受很多发明披露,但仅针对比较重要的发明制定许可战略,对需要进一步孵化的技术,孵化基金给予的资助额也一般不大,除非有重大的商业价值

101 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技术的种类 技术选择的经济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

102 4.1 技术的种类 按使用资源的相对量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技术*
按使用效果可以分为中性、劳动节约型和资本节约型技术

103 4.1.1 中性技术(1)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则该技术是中性技术 该技术的结果是以相同的比例提高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能力

104 4.1.1 中性技术(2) 图示 技术进步使同产量的生产函数向原点移动,但新的切点在同一条生产扩张线上,两种要素同比例节约

105 4.1.2 劳动节约型技术(1)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则该技术是劳动节约型技术
采用这种技术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相对于劳动边际产品的比率提高了,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得到同样多乃至更多的产出

106 4.1.2 劳动节约型技术(2) 图示 L L2 生产函数向原点移动,但新的切点在新的生产扩张线上,劳动减少L3L2

107 4.1.3 资本节约型技术(1)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增,则该技术是劳动节约型技术
采用这种技术使劳动的边际产品相对于资本边际产品的比率提高了,可以用更少的资本得到同样多乃至更多的产出

108 4.1.3 资本节约型技术(2) 图示 K2 K3 生产函数向原点移动,但新的切点在新的生产扩张线上,资本减少K3K2

109 4.1.4 小结 以上以极端的情况说明了资本节约和劳动节约的概念
较普遍的情况是技术使资本和劳动都节约,只是劳动节约型技术使劳动减少的比率高于资本,而资本节约型技术使资本减少的比率高于劳动

110 4.2 技术选择的经济含义 技术选择的成本分析 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 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不一致

111 4.2.1技术选择的成本分析 技术选择实际上是对不同要素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和选择 如第150页图 发展中国家宜于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

112 4.2.2 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 发展中国家要素价格被扭曲*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而发达国家主导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 劳动密集型技术实际对劳动力熟练程度要求更高*

113 4.2.3 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不一致 微观:企业的技术选择(要素价格、劳动素质、产品国际竞争等)*
宏观:国家的技术选择(就业、国家安全、经济整体等)* 微观与宏观的不一致 解决的办法(国有企业、税收、补贴、关税、劝告等)*

114 4.3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 不能盲目跟随或模仿过去或现在发达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战略 雷迪的“适用技术”战略

115 4.3.1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战略 1973年英藉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Schumacher, E. F.)在《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一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中间技术

116 中间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劳动密集型技术,适用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就业 与初级技术比生产率高,与高级技术比便宜许多
在应用、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容易解决,适应性强* 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避免人的“异化”* 生产规模不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

117 对“中间技术”战略的批评 要求人有较高的技能* 对环境的危害不低* 技术不高,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 产品质量不高→如竞争激烈则面临失败
典型案例:中国的乡镇企业(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118 4.3.2 印度经济学家雷迪(Reddy, A. K. N.)的“适用技术”战略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理性判断,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 适用技术可以是高级、先进技术,也可以是中间技术甚至低级技术,只要满足三个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 美国学者的补充

119 环境目标 适用技术必须节约资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120 社会目标 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社会和睦

121 经济目标 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供就业机会,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促进经济发展

122 美国学者的补充 适用技术的民众性(人们选择、拥有,民众广泛参与) 区域性(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自然禀赋、区位、人文特点等设计,不能照搬)
未来性(前瞻性,注意技术发展的方向)

123 五、补充 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模型 关于R&D的讨论

124 5.1 技术扩散(1) 技术起源地 经济增长中心 技术/产业 发源地 地区 时间 航海/船舶 中东 南欧 13世纪中叶-16世纪中叶
贸易/银行 北欧 16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 管理控制 英国 18世纪中叶-19世纪 产业革命 美国东部 20世纪 信息革命 美国西部和太平洋地区 21世纪

125 5.1 技术扩散(2) 技术起源的中心不一定是经济增长中心 但经济增长中心肯定充分利用了技术的扩散

126 5.2 技术扩散模型 技术扩散类似于传染病的传播 技术扩散模型 模型的改进

127 5.2.1 技术扩散类似于传染病的传播 最早是技术创新,为少数厂商采用;然后越来越多的厂商模仿,随之利润下降;最后技术扩散减慢至停止
类似于传染病的传播:一开始快速传播,直到所剩健康个体很少,传播才减慢

128 5.2.2 模型(1) I(t)表示t时刻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占未来饱和数的比例,[1-I(t)]表示潜在的剩余采用者的比率, 表示扩散的速度 基于生物学流行病的传染机制,扩散速度与使用者比率和潜在剩余使用者比率都成正比

129 5.2.2 模型(2) 由常微分方程,得

130 5.2.2 模型(3) 图示,逻辑斯蒂曲线 1 -α/β

131 5.2.2 模型(4) 当 时,曲线上凹,技术扩散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加快 当 时,曲线下凹,技术扩散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慢
当 时,曲线上凹,技术扩散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加快 当 时,曲线下凹,技术扩散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慢 当时间趋于无穷,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比例趋于1,接近饱和,扩散也趋于终止

132 5.2.3 模型的改进(1) 戴维斯认为技术创新与扩散具有多样性,用一条S曲线难以概括 他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技术扩散 B A

133 5.2.3 模型的改进(2) A组是技术比较简单且不需要场地的廉价技术扩散,比如一般消费品,很快就可以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
B组是复杂而昂贵的技术扩散,如化工厂、钢铁厂,需要专用的基础设施,并需要漫长的装配期。因此初期扩散比较慢,但改进的范围也比较大,因而在后期扩散的速度和上限都超过A组

134 5.3 关于R&D 的讨论 新增长理论中的R&D模型 R&D投资有效性的讨论 技术匹配与国家能力

135 5.3.1 新增长理论中的R&D模型 新增长理论中的R&D的模型可以按照其导致技术创新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平创新模型(Horizontal Innovation Model),即增加产品种类的R&D模型(Judd, 1985; Romer, 1990; Grossman & Helpman, 1991, ch 3) 另一类是垂直创新模型(Vertical Innovation Model),即改进产品质量的R&D模型,遵循了熊彼德(1942)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的思路,认为产品的质量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ghion & Howitt, 1992; Grossman & Helpman, 1991, ch 4)

136 5.3.2 R&D投资有效性的讨论(1) 首先,一些模型从熊彼德的“创造性的毁灭”思想出发,认为技术创新必然导致旧技术的过时,所以创新是一种“痛苦兼甜蜜的事业”(Bitter-Sweet)。Aghion & Howitt(1992)提出“由于放弃了旧的技术、产品、市场和生产工艺,技术进步不仅带来收益,同时伴随着损失” 另一些学者提出,创新是有风险的,只有赢取了R&D竞赛的单个企业的R&D投资才是有效的 一些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充分考虑到了创新的外部性对R&D投资有效性的影响

137 R&D投资有效性的讨论(2) Grossman & Helpman(1991, Ch10)在研究R&D补贴中得到一个“悖论”,即一个国家对研究活动的补贴在长期内实际上导致了该国高科技产品比例的下降 对此的一个解释就是一国的资源是稀缺的,如果人力资本过多投入研究活动的话,则生产活动就只能获得相对较少的要素投入

138 R&D投资有效性的讨论(3) 实证研究 Mohnen(1992)的研究表明,R&D投资平均回报率是生产资料投资回报率的两倍多;Terleckyj(1980) 以Griliches(1979,1992)的经验分析工作显示,R&D投资回报率在100%以上;Coe & Helpman(1995)研究发现,发达国家R&D投资回报率为123%,发展中国家为85%,而且都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Jones(1995)的文章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OECD国家R&D投入产出的分析表明,虽然OECD国家R&D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却没有明显的改变

139 5.3.3 技术匹配与吸收能力 Basu&Weil(1998)提出发达国家的技术是和其国内较高的资本存量相匹配的,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技术会有不适应的状况发生 Acemoglu&Zilibotti(1999)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引进技术的不匹配问题 Ohkawa&Rosovsky(1973)首次提出了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的概念,认为社会能力是有一个社会的政治、金融、教育及经济系统组成的;Abramovitz(1995)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R&D的分析。他认为社会能力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基本的社会态度和政治制度;二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够有效吸收在技术边界上可能吸收的潜在内部化知识能力的因素,即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

140 本章的一些重要概念 技术进步、技术扩散与技术革命 创新 后发优势 垂直型与水平型、简单型与吸收型技术引进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技术 中性、劳动节约型和资本节约型技术 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 技术扩散

141 本章小结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需要引进技术?主要有哪些途径?如何克服主要的障碍?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需要自主研发技术?主要有哪些途径?如何克服主要的障碍? 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 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为什么会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选择战略? 布置讨论题**


Download ppt "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