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 核心目標: 東華大學促成 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 現階段目標: 建立校內外合作團隊與擬定行動方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 核心目標: 東華大學促成 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 現階段目標: 建立校內外合作團隊與擬定行動方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 核心目標: 東華大學促成 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 現階段目標: 建立校內外合作團隊與擬定行動方案
共同主持人 人社院 黃宣衛院長

2 事實上,過去花東地區曾有一度商業繁盛,人人安居樂鄰的時光。在林業、天然礦產、農業輸出貿易仍佔高比例的年代,蔗糖、鳳梨、稻米的種植與產銷、林木砍伐、玉石開採等,牽動著區域的經濟發展,全盛時甚至足支持豐田、林田山、大和、玉里,乃至規模較小的三民地區,開設有旅館及小型電影院,可見當時人口及商業規模程度

3 是到政府發展工業及進出口貿易導向政策後,原有產業急遽沒落、農業一頹不振,影響所及青壯年人口紛紛外流,即使花東居住環境及條件,仍優於他處,但這已 不是地不宜居,而是人不安居的問題

4 秀姑巒溪流域

5

6 產業 社福照顧 新治理模式 東台灣 秀姑巒溪流域 地方/社區 計畫執行架構

7 計畫建置組織架構 新世紀東臺灣的脈動 行政工作小組 東台灣研究小組 秀姑巒溪跨領域研究小組 主持人/ 吳茂昆校長 執行長/ 黃宣衛院長
副執行長/ 吳翎君副院長 林美珠教授 計畫顧問/ 鄭嘉良副校長 顧瑜君教授 博士後/ 蘇羿如博士 吳勁毅博士 行政工作小組 東台灣研究小組 秀姑巒溪跨領域研究小組 電子期刊人社東華 中心行政網頁事宜 文化沙龍座談交流 東台灣民間社會調查 東部發展與法律 區域 研究 區域 治理 縱谷團隊 在地社群服務+ 產業與社會發展 港口團隊 黃宣衛 吳翎君 曾珍珍 郭強生 須文蔚 吳明益 楊翠 彭衍綸 林美珠 林潤華 石忠山 田島真弓 張鑫隆 洪嘉瑜 蔣竹山 鄧福鈞 黃啟瑞 江珮瑾 陳冠中 吳翎君 蔣竹山 吳宜臻 張凱婷 黃啟瑞 徐揮彦 張鑫隆 賴宇松 張郁齡 林澂 游智舜 蘇柏豪 邱龍彬 康培德 潘繼道 魏貽君 蘇羿如 陳冠中 王鴻濬 朱鎮明 羅晉 林庭伃 徐慧莉 李宜澤 葉秀燕 田畠真弓 鄭慧新 劉珈妤 趙映如 林昱丞 孫維楨 黎德星 莊曉霞 洪嘉瑜 翁士恆 林家五 林明禛 劉家亨 凃鴻安 朱育萱 謝若蘭 夏禹九羅正心 賴淑娟 董克景 陳毅峰 許俊才 王昱心 王應棠 王敏 林志翔 賴富庭

8 指標 東台灣 東部發展與法律小組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東台灣 花蓮 台東 1. 如何促進具東部特色的法律實踐?
2.東部地區長期缺乏法律諮詢服務,缺乏系統性累積東部地域或族群特殊性的案例,在法律專業人員在協助上需要有一段適應期 1. 藉由實際案例的分析,探討四個與原住民保護的法律實踐面向,分別為: 傳統文化慣習權利、 文創產業發展、 工作權保障、 地方土地開發環境評估制度。 2.成立法律服務團隊,初期以計畫的場域為服務對象,累積建立實務案例,建構網路及電話法律諮詢服務平台,促進法律諮詢能力的傳承 3.配合本計畫研究與法律服務社之工作,與碩士班開設原住民相關法之課程 提出四個面向的課題分析、基本策略與行動方案 以法律服務社進行海岸阿美的港口地區、布農族的太平部落之法律諮詢與陪伴。 卓溪鄉及玉里鎮法律服務與研習營計畫:20名學生、指導老師及法扶基金會律師一名參與 3/28計畫共同主持人前往太平部落與田榮富理事長洽定法律諮詢活動及法律諮詢的議題。目前進度為4/25於太平部落與定期聚會之部落居民以共餐之方式,由學生(含研究生預定20名)透法律生活經驗的交流,發掘居民法律問題所在,再進行法諮詢服務 4/25下午與法律扶助基金會花蓮分會合作,結合課程,20名學生到玉里法扶中心進行實務工作的觀摩與地方法律案件處理的學習,同時也到玉里調解委會學習實際的人文及法律爭端的特殊性。

9 指標 東台灣 東部發展與法律小組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東台灣 花蓮 台東 1. 如何促進具東部特色的法律實踐?
2.東部地區長期缺乏法律諮詢服務,缺乏系統性累積東部地域或族群特殊性的案例,在法律專業人員在協助上需要有一段適應期 1. 藉由實際案例的分析,探討四個與原住民保護的法律實踐面向,分別為: 傳統文化慣習權利、 文創產業發展、 工作權保障、 地方土地開發環境評估制度。 2.成立法律服務團隊,初期以計畫的場域為服務對象,累積建立實務案例,建構網路及電話法律諮詢服務平台,促進法律諮詢能力的傳承 3.配合本計畫研究與法律服務社之工作,與碩士班開設原住民相關法之課程 4/27於玉里國稅局會議室舉行研習,由法扶律師及資深研究生帶領,進行法律服務實地演練及活動總檢討 預定6月在港口部落及小學舉辦法律宣導與諮詢(預定參與人力學生15名、教師及律師各1名)活動行式同前,增加小學之法律宣導,由學生與小學生小組交流發覺法律問題。 2.與計畫場域之社區和部落團體聯繫,建構網路及電話法律諮詢服務平台

10 指標 東台灣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與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東台灣 東台灣民間社會調查小組 花蓮 台東 東台灣民間團體現調查
東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民間團體案例觀察及採訪,朝16項主題進行收集,包括:1.農法實踐、2.部落共作、3.生態村4.農學市集、5.食農教育、6.消費協力、7.社會企業、8.社區營造、9.文化產業、10.課輔服務、11.老人長照、12.新住民協助、13. 公民意識、14. 環境保護、15. 藝術介入、16.能源實驗。 採訪及調查心得、問題意識文章撰述(前階段著重產業、農業發展的案例分析,其次為社福照顧等議題,六月底前預計完成 字相關文章約10篇),初步將以幾個案例討論社區公共參與空間的意義、另外為農法轉型實踐的困難、社福照顧團體的侷限等。未來將挑選適當文章,投於人社東華專欄。 臉書”新世紀東台灣”,持續收集相關議題內容,採訪過程相簿及簡單心得內容,擴充團隊的網路討論。 支援港口、縱谷團隊分析區域性的問題

11

12 指標 秀姑巒溪區域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1.區域研究小組 秀姑巒溪流域 七個鄉鎮
(池上、富里、玉里、卓溪、豐濱、瑞穗、萬榮) 1.區域研究小組 A. 如何促進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 B.探究不同歷史時期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分布與產業樣貌,以及其對應出的相關人文活動為何?藉以呈現人與流域關係的變遷。 行動方案A: 與玉里鎮在地團體奇客邦(Geektopia)建立合作關係,並探究秀姑巒溪農業的變遷以及現況,說明農業發展如何促進安居於地的可能 行動方案B: 藉由文獻資料收集與田野踏查,探討當代秀姑巒溪流域流經的七鄉鎮主要的族群分布與產業發展,和其相應的人文活動現況,藉以深描出秀姑巒溪流域的樣貌 區域研究將有2-3人參與奇客邦進行維基玉里寫作計畫,每個月預計一次與奇客邦成員開會討論 訪談秀姑巒溪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友現況,以及公部門花蓮農改場推動花蓮地區有機改作的情形 目前已訪談三位有機農友,以及農改場辦理部落有機課程推廣的專員和課長,訪談重點將整理成初步的報告。 透過文獻資料收集與田野踏查初步整理秀姑巒溪流域流經的七鄉鎮,主要的族群分布與產業概況 目前已初步完成族群分布和產業概況的彙整表,會將彙整表放在區域研究的初步成果報告中 支援港口、縱谷團隊的現況分析 支援港口團隊—2013/11/18部落踏查 支援縱谷團隊—每二周一次都團隊會議討論。以及如何支援制度的建制情形與方法,初步分析結果。

13

14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東台灣 花蓮 台東 2.區域治理小組 A.探討秀姑巒溪 流域的行政劃分 與治理方式的變 B. 如何規劃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事業與與新治理方式? 行動方案A:新治理方式 的實踐 行動方案B:透過各種媒 體形式,蒐集秀姑巒溪 流域具代表性之區域治 理的議題與個案,並進 行內容分析 三月底前對網路輿論資 料蒐集,初步以公共電 視(非營利組織)衍伸之相 關平台,進行報導與民 眾互動內容分析。現階 段擬從中探究於花東(秀 姑巒溪流域)具研究價值 的主題與個案,以做為 下一階段更進一步地回 應研究目的以及經驗性 調查活動聚焦之基礎 指標A : 1.採用文獻回顧的方法,釐清區域治理之理論意涵,目前對於區域治理之定義已進行詳細收集 2. 對於秀姑巒溪流域之八個鄉鎮進行深度訪談,進一步了解花東區治理的特性,並與區域治理之理論相結合。目前八個鄉鎮,已有池上、富里、玉里、卓溪、瑞穗、萬榮、海端完成訪談 3. 預計六月時於卓溪舉辦座談會,針對區域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例如有機農業生產專業、史前文化遺址、生態旅遊等 指標B : 1.於四月中前,蒐集花東(秀姑巒溪流域)5個以上公視衍伸平台與其中議題。 2. 累積包含質化與量化共10個以上可分析的變項 3. 四月底前產生初步的分析成果 指標C : 支援港口、縱谷團隊分析區域性的 問題,以花東基金為例,探討鄉鎮治理(地方自治權限)與中央政策設計的落差問題

15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主力據點— (非單一社區) 1.玉里高中 2.港口團隊— 豐濱港口部落 3.縱谷團隊— 卓溪太平部落 協力據點— 1.瑞穗早療室 2.瑞穗屋拉力部落 3.奇客邦 4.富里羅山村 主要據點2: 港口團隊 如何促進港口部落的部落共管機制的出現,藉以進一步籌畫出具有港口部落意識的長期性、自主性的產業 行動方案A:成立港口工作站與廣播服務 行動方案B:部落資源盤點並與主要組織簽署合作同意書 行動方案C:發展長期與在地結合之學習服務計畫 行動方案D : 發展以串聯取代整合之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E: 港口知識資料庫建立 ‧建立團隊網絡平台(臉書);共同工作平台網頁請見 ‧建立實體行動據點(工作站) ‧港口廣播站之籌備會議與培訓計畫 ‧合作同意書草案 ‧串聯石梯33、升火工作室、項鍊工作室、花蓮部落大學、港口國小等在地組織/ 產業互動與合作機制 ‧連結花蓮部落大學與本校相關系所結合的教學方案(culture camp)以及服務學習 ‧港口部落之海洋知識與植物數位典藏資料庫建構 (請參見附件之企畫書) 港口團隊與部落工藝師拉拉龍女學習製作藤環。騰環在阿美族傳統社會裡,是用來綑綁木頭與石頭的環節,用於現代則是拿來當作裝飾品,如手環、耳環等等。

16 港口團隊、花蓮部落大學團隊與港口國小教師漁港口國小進行港口部落文之事的分享。同時也討論港口團隊與港口國小未來合作的方向,以及在港口國小設立工作站的可能。同時花蓮部落大學與港口團隊也達成了數項協議,就彼此之專業進行合作

17 指標 秀姑巒溪區域 執行層次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主力據點— (非單一社區) 1.玉里高中 2.港口團隊— 豐濱港口部落
3.縱谷團隊— 卓溪太平部落 主要據點3:縱谷團隊--太平部落 如何透過協助部落討論,讓太平部落社會企業能夠形成 主要據點3:太平部落 行動方案A:協助部落進行資源盤點 行動方案B:發展部落社會企業的行動策略,與社會系之社會企業學程結合,將於玉里地區及太平部落建立實習場域,並與奇客邦之在地青年事業體合作 行動方案C:媒合玉里高中專業職能、促進太平於玉高就讀學生之參與、並擴大社區發展協會在部落的參與及認同,目前以「太平Tavila烘培香」-太平部落、太平國小、玉里高中聯合手作麵包工作坊作為實踐切入 建立社會企業服務行動團隊 縱谷團隊的成員:臨諮系林美珠、翁世恆;社會系主任黎德星(隊長)、田島真弓Mayumi;民發與社工系莊曉霞老師、林明慎老師;經濟系洪嘉瑜老師、企管系林家五老師及助理劉家亨 社會企業學程計畫 計劃透過企管系與社會系合作推動「社會企業經營實務」課程,希望使傳統的非營利組織可利用企業的商業模式,獲取商業利益來強化其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並永續經營。社會企業經營將涵蓋幾個主題,社會變遷與環境、社會問題與創新、社會與企業永續、社會績效與影響、社會企業領導、行銷與通路等。推動時程是2015年2月至7月 行動企劃書「太平Tavila烘培香」 預計六月中旬舉辦。目前已經完成與部落協會之討論,四月份下旬會進入與玉中餐飲科主任會勘烘培場地,討論執行細節與流程,並進一步商議與玉中學生課程及畢業發表結合之方式 行動企劃書「太平部落與玉里高中創意部落產品比賽企劃書

18

19 太平Tavila烘焙香─ 太平部落、太平國小、玉里高中聯合手作麵包工作坊活動企劃書(稿) 活動目的: 運用既有的部落共有用空間設備「烘培室」,透過玉里高中烘培專業師資之協助,舉辦「手作麵包工作坊」的部落活動,促進部落居民共同參與。透過本活動,擴大部落居民認識發展協會推動的新部落產業,充份利用部落公共設備,促成地方單位與機關形成長期的合作夥伴團隊 進度: 預計六月中旬舉辦。目前已經完成與部落協會之討論,四月份下旬會進入與玉中餐飲科主任會勘烘培場地,討論執行細節與流程,並進一步商議與玉中學生課程及畢業發表結合之方式

20 指標 計畫整合 計劃整合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校園在地社 會實踐的氛 圍營造 建立核心工 作團隊 擴大東華校內跨領
域之參與及對話 透過有效的工作小 組組織推動本計畫 結合人社院「人社東華」 電子期刊,由人社院跨科 系的編輯群共同參與,透 過主軸設定、共同寫作的 方式來達成效果 1.創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 2. 成立中心專屬網頁 3. 設立『新世紀東臺灣』 粉絲專頁,增加人文創新 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資訊 傳播管道,提升中心主辦 活動參與率及網頁文章、 人社東華文章瀏覽人次 ‧量化: 期刊發行穩定度,每季一期 ‧質性: 持續增加期刊內容跨領域整 合度 ‧本校空間規畫委員會於4/1審查通過 人社院二館D 108為中心常設處所 量化 ‧ 中心專屬網頁點閱率。截至3/31為 3008人次 ‧粉絲團及各篇內容獲「按讚」數 質性:中心的組織運作模式,以及如 何進行跨組間的整合工作,請參見二 、計劃團隊運作之說明

21 「人社東華」 電子期刊,由人社院跨科系的編輯群共同參與

22 指標 計畫整合 計劃整合 問題意識 研究/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跨領域之理 論與實踐經 驗交流 透過校內外不同理論 與實務經驗的對話與 交流,促進跨領域的 實踐合作 定期舉辦文化沙龍座談 交流 ‧量化: 舉辦場次。截至3/31為8次。 ‧質性:文化沙龍對於跨領域整合、 小組相互支援的啟發與實質影響效果 例如: 富源林興華先生以多年社區營造經驗論及,太多地方的事務想像要交由社區來承擔是不切實際的,過去社區營造完全沒有重視鄉鎮自治能力這一塊,社區面對的許多問題,如果沒有地方自治權限,往往最後只能夠避重就輕舉辦表面上的文化活動,改變不了真正的問題 此觀察提供團隊除了提供縱谷與港口 團隊在參與實踐場域,保持部落-鄉 鎮-區域三個層次來探討現場遇到的 課題,避免一頭栽入部落提出的議題 ,同時也提供區域治理小組、區域研 究小組以及法律小組的投入,形成相 互支援體系

23 計劃整合 問題意識 研究/ 行動方案 自訂考核指標
跨組整合 三個研究尺度、不同 的研究小組之間,是 否能夠相互支援? 透過每月例會 進行各組之協 調 量化: 相互支援的銜接點數量。銜接點意指各組實際 相互支援的內容,目前計畫進行已有如下所述之三個 銜接點 例如: 縱谷與港口團隊都會遇到農業產銷的議題,此議題在花東並非沒有前例,前花蓮縣政府推動過無毒農業,相關的通路建立、地方系統的串連合作,與相關政策投資已有經驗。此議題之跨組整合,先邀請前農業局長杜麗華於文化沙龍演講,再由區域研究小組進一步的分析,釐清東部區域內外關係、地域差別等不同尺度的課題與內涵,再評估是否需要法律小組與治理小組的協助,具體的分析成果回饋縱谷與港口團隊,以利行動方案之擬訂。整個過程將以系列專題的方式刊載於人社東華電子期刊分享。 4/10杜麗華前農業局長於文化沙龍進行花蓮無毒農業推動的經驗談

24 學校層次 學校配合本計劃在制度上的調整與改變
鼓勵跨領域教學,聯合授課時數認定鬆綁 教師基於跨領域共同教學之需求,經院課程委員會認定者,參與之教師可獲得完整的授課時數。同一學院內之共同開課之授課時數認定已完成,目前重點工作為跨院共同開課之授課時數認定 寒暑假增設正式課程 將寒暑假列為正式學期,提供彈性創意之教學,特別是實作課、實習課等安排,無須以之前或之後學期來認定學分,有利於學生彈性安排學習計畫,增加社會實踐課程之規劃彈性 挑戰高難度目標-調整教師升等辦法 納入社會實踐等多元之面向,引導年輕教師之教學及研究能量能積極投入地方,發展全球在地之大學路線

25 學校層次 學校校內資源的投入 計畫專屬辦公室: 成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總務處提供中心專屬辦公室,面積約100㎡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之行政支援 配合第一年度計畫,支援計畫無法涵蓋的預算項目 配合第二年度計畫,支援計畫必要之經費與人力 文二館D108

26 學校層次 與非本計劃之校內團隊、組織或其他計劃之合作狀況
與SHS計畫之創業課程接洽合作中,預計以瑞穗屋拉力部落之部落產業加值升級為創業計畫之實作對象(縱谷團隊) 本計畫副執行長林美珠教授,同時擔任科技部「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跨學門整合型計畫之總召集人。本計畫顧問顧瑜君教授同時擔任科技部「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跨學門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主持人,以及本校「社會參與中心」籌備處主任。林美珠與顧瑜君兩位教授於2013年10月28日受邀本計畫文化沙龍分享整合型研究計畫執行相關經驗。而2014年2月21日本計畫與林美珠研究團隊共同辦理研究成果發表會議。預計未來一年在學術成果發表與出版方面,本計畫與該團隊將會繼續合作 與花蓮縣部落大學合作,包含由部落大學協助召開部落會議、提出部落知識建構之學術面向協助(如採集、撰寫)、協助學生之服務學習等相關課程的進駐協調等(港口團隊)

27 學校層次 與中華民國早期療育協會合作,形成瑞穗據點的社區心理諮商服務,除了延伸早期療育對於發展遲緩兒童的心理處預之外,也與瑞穗鄉立托兒所合作進行遊戲篩檢與團體,也針對地區家長成立心理相互扶持團體。以社區既有的心理需求,發展社區為本體的心理服務模式與未來諮商心理師的專業訓練架構(縱谷團隊) 與玉里高中之合作: a. 輔導室合作形成對於校內教師與學生雙向的心理支持計畫。在教師方面,形成對於東華大學團隊合作的心理支持與諮詢平台;在學生部分,形成與東華大學縱谷團隊的連結,並以玉里地區的精神醫療人文地理背景,形成學生、心理師、社工師與病患的社區服務計畫(縱谷團隊) b. 形成地區心理安置「安居於地」的實質服務計畫,以玉里地區精神照顧的人文地理為背景,形成地區教育與社會心理服務的合作架構初探,形成一個具有教學與服務意涵的社區服務計畫 (縱谷團隊) c. 與餐飲學學程合作,將玉里高中的學生帶出去,包括未來以融入課程的方式,或畢業展的規劃都可以做結合。(縱谷團隊)

28 本計劃未來對於學術創新的想法與內容 研發符合花東政經人文背景下的社會企業模式。預計未來可以寫出1~2個社會企業的個案,投稿到Asian Case Research Journal (SSCI index),作為亞洲地區社會企業相關課程,互動式教學時可採用的案例 東台灣區域治理與地方自治的實證研究。透過實際參與中央與地方的政策與實質計畫,提出新區域治理及大學與地方自治體形成夥伴關係的模式 社區發展協會與NPO永續經營之模式研究,如何脫離仰賴政府計畫,計畫終結組織運作就停擺的現象 地方發展經常面對資源整合的議題,特別在原鄉部落。透過本計畫,發展以資源串聯替代資源整合的協力模式,進行產、官、學合作機制的研發 瑞穗地區的人文環境有著豐富的人文背景資料,涵括漢人、客家、原住民與新住民共處的議題,「發展遲緩」在地區所衍生出來的早療需求實為族群文化的產物,本計劃除了檢視地區的社區心理需求的人文地理學意涵,也形成以地區人文為本體的心理學服務論述與具體的服務建議

29 繼續消失中的玩伴

30 或許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 從農業出發,兼及拓展其他產業,是發展在地經濟,讓人願意留下安居的一種可能 東華大學團隊的功能,正是與地方居民,在共同成長的關係中,促進區域內不同族群的合作啟動、媒合跨社區及地域的合作啟動、牽引產業與技術的合作啟動,以及實踐人文照顧的合作啟動 試圖發展花蓮安居於地的新方向,相信是可以期待的事情,而過程中這些經驗,在法律與行政參與的層面反覆辯證,則足以形成新的治理思維


Download ppt "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 核心目標: 東華大學促成 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 現階段目標: 建立校內外合作團隊與擬定行動方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