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汉语写作 主讲:陈田国 Tel:
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基础写作概述 一、现代写作的界定 1、何谓现代? 2、何谓基础?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
3
第二节 现代基础写作的特征 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的高度统一 二、多元性与意向性的高度统一 三、时间性与创造性的高度统一
4
第三节 现代基础的写作内容 一、学习现代的写作理论 二、借鉴优秀的写作范式 三、强化基础的写作训练 采集: 感知能力的训练 发现+感悟 运思: 形成意象的过程 感知物+主体意 表述: 用语言文字将意化的思维成果书面化.外观化. 修改:完善与修饰 四、掌握现代科技写作手段
5
积累素材(感知) → →开拓思维(运思) → →表意行文(行文)
第四节 现代基础写作的规律 一、四体整合律 主体 客体 受体 载体 二、三重转化律 物 → 意 → 文 物 → 感 → 思 → 文 内化 意化 外化 三、三律级飞跃 积累素材(感知) → →开拓思维(运思) → →表意行文(行文)
6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7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8
秋 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9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10
端午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11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2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3
魔鬼与镜子 有一个魔鬼,拣到了一面镜子,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所以拿在手里认来认去,不料从那里面看见了一个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这魔鬼倒并不害怕,然而非常生气,他发怒道:“呸,丑恶的凶鬼!世界是给你住的么?我要你永远不见天日!”他就把那镜子沉到一口湖底里去。 但别的魔鬼告诉他说:“那就是叫做镜子的东西呀,那里面照出来的正是你自己呢。”他马上去捞了回来,重新再照,而他看见的仍是那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然而他对自己说:“唔,这就是我,一个可敬可爱的我呀。一个道德家,一位将军,……不坏,越看越不坏!这是一面真真的宝镜!”所以他就把镜子带在身边,十分珍重,一有闲空就拿了出来,把自己照了又照。 难道一切丑恶的人都反对镜子的么,假如镜子反而证明了丑恶的优美与权威?
14
第二章 写作材料的摄取
15
第一节 观察能力 观察的界定: 写作主体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自然、社会和人生现象,从客观世界摄取刺激、信息、材料的过程。
第一节 观察能力 观察的界定: 写作主体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自然、社会和人生现象,从客观世界摄取刺激、信息、材料的过程。 1、写作活动中的观察不同于普通的观察。 2、观察是写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活动,就是对客观事物局部和整体的认识活动。 3、观察是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 4、观察是有目的的意识行为。
16
(一)观察是写作过程中的最初环节即:注意、感知、记忆、感受、思维的心理过程。
(二)从写作活动的本质看,观察是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 1、观察的对象 2、写作过程中的观察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写作中的观察是有顺序、有目的的 (四)写作中的观察渗透着观察主体丰富的知识和思维因素
17
一、观察的含义 观察也称发现力或捕捉能力,它是一种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平淡生活中发现新鲜的事物、新鲜的变化、新鲜的意蕴乃至新鲜的情趣,在众所周知的事件中发现感人肺腑或吹人、催人警醒、甚至具有重大的时代、社会和人生意义的蕴含点的能力。
18
二、观察的类型和作用 (一)观察的类型 1、科学观察 客观、冷静地审视客体,直接把握客体的特征和本质,以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为主要目的,为实用写作所采用。 2、艺术观察 把握人对周围世界的审美关系,以发现自然和社会现象美的价值为目的,为文学写作所采用。 观察的心态是激动、主观的,并伴有强烈的情感活动。 《枯叶蝴蝶》 徐迟
19
二、观察的作用 1、提高写作素养 2、为写作提供材料 3、激发写作欲望 三、观察的特征 1、观察的意识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主观性
20
三、主体观察能力的构成 1、观察主体对客体的注意能力 2、观察主体对客体的理解鉴别能力 3、观察主体对客体的联想能力 四、观察的方法 (一)定位观察 1、鸟瞰法 2、脔尝法 3、透视法(以点代面)
21
(二)移位观察 (三)比较观察 (四)变换观察 1、变换观察对象的时间关系 2、变换观察对象的空间关系 (五)特殊方法 五、观察的要求
22
观察景物单靠视觉的单一感官,就难以深刻地感受事物与立体地描绘景物。我们还需要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描写景物。古人写景就喜欢这样做,同样写“春”:
“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的是 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用的是 觉, “踏花归来马蹄香”用的是 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用的是 觉。 只要仔细回想一下那些留在大脑中的经久难忘的景物形象,就会发现除了来自视觉的,还有来自其它感官的。也就是说,视觉仅仅是一种观察通道,人们观察与感受外物或景物的感觉器官,还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我们观察写景如能开放五官,充分地欣赏、品味与把玩景物,进行一定的语言加工,就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创造出真切感人的图画来。
23
透视 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
透视 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 因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2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一般人都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和“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夸张或想象,其实是不正确的。诗人并没有想象也没有夸张,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观去描写,即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如实地记录下来罢了。黄河原本在诗人的脚下,如果向远处望去,就会发现黄河越远越高;天空原本比作者站的地方要高得多,如果向远处望去,就会发现天空越远越低。所以,诗人眼中的黄河就仿佛来自天上似的。
25
美术中的透视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来,我国古人写诗歌散文就喜欢运用透视法。
“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山以启轩,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因丹霞以屋楣,附碧运以翠椽。” 谢灵运《山居赋》 意思是:北面的山峰与屋子一样高,可以在那儿修葺馆舍,打开窗户,下面联接着南面的山峰。山崖罗列在房子里,镜子一样的湖泊就在窗前。红色的霞光涂染着屋檐,绿色的树木装饰着屋椽。
26
下面用古人写诗的例子来介绍几种透视观察法:
(一)化大为小。根据透视原理,物体距离越远,看起来形象就小。岑参说“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中的“窗中小渭川 ”是很精彩的诗句 。渭川本来是很大的,不知道要比窗子大多少倍,但是由于与人距离相对较远,而窗子离人很近,所以,岑参从窗内向外面远处的渭河望去,渭河好象是窗子中的一个部分。另外,“窗含西岭千秋雪”也同样道理。 (二)化高为低。凡在视线之上的物体,距离越远它在画面上的位置就越低。比如孟浩然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事实上天比树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说天比树低,的确出奇得很;所以诗人也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根据自己的直接观察的印象写下来的。天非常高,但由于它延伸到遥远的地方,向旷野望去,就象覆盖下来的样子,所以天显得比树还要低。
27
(三)化低为高。凡在视线之下,即比观察者的眼睛低的物体,距离越远,其位置就愈高。把这种视觉现象用文字写出来,就成为奇特有趣文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白云间"之类。
(四)化远为近。透视的主要原则就是把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距离完全撤去,不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也拉来放在一个小小的平面上。这种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于绘画来说,毫不足怪,如果用文字来写就非常新奇。王维说:"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实际上树杪上不可能流泉水,现在诗人在山脚下透过树梢望见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树与山泉虽然相隔一段距离,但是透视观察时,撤去这段距离使树与山泉好象就帖在一起似的。
28
(五)化外为内。自然景物如山、水、月亮、云彩、星星等,是无法到房屋里来的,但是通过透视法能将它们引到屋内。你怎么处理都可以,可以将星星摘下来挂在门帘上,也可以剪几片云彩挂在栋梁上,比如王勃说:"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29
透视的基本要素是“视点”与“视线”。 与观察者的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叫“视线”。 从观察者所站立的地方向上引一垂线,两条线相交之处就是“视点”。 观察者视野中一切物体形态的变化,都受到视线和视点的制约;凡是在视线之上的,即实际上比视点高的东西,近的变高而远的变低;凡是在视线之下的,近的变低而远的变高。根据透视观察的原理,把所看到的景物逼真地描绘下来,往往能创造出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神奇景象。 下面我们比较一篇作文的两次写法:
30
长江中的渔船 面对滚滚的长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它在咆哮,它在呼喊,它猛烈地拍打着岸边岩石,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浩淼的江水如同千军万马在奔腾,又仿佛一条巨龙在游动。细看波浪,水波表面仿佛有一些细小的条纹。这些丝纹忽深忽浅,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神奇的亮光。整个水面竟象一幅硕大的黄锦在浮动,黄锦下面好好象奔跑着千军万马。波浪一起一伏地从西到东,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站在江边,看着看着,好象整个大地都动了起来,实在令人胆颤心惊。江水扑岸溅起的水花,不时地打在脸上和身上,一阵阵扑鼻的水汽味儿,着实叫人难以忘怀.
31
远处江面上三两点是什么?是几只渔船在江面上摇晃,宛如一片片树叶在江中飘浮。渐渐地,小船向岸边靠过来。一只小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划桨,一个拽着鱼网上的绳索。小船随着波涛一起一伏,一会儿跃上波峰,一会儿跌入波谷。多么惬意,多么舒服。好像是在柔软的沙发上行走一样,又像是在舞台上跳舞。后面一只小船冒起一阵炊烟,象是做晚饭了。叫人怎么也想不到,在滚滚的长江之上,小船上的渔人竟能悠闭自得地做晚餐,准备过夜。 很快,夕阳下坠。一艘稍大一点的帆船驶了过来;又乘着满江的晚霞,向远处驶去,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
32
大江渔舟图 江水是苍黄的,江面上波涛连绵,峰涌迤逦。弥望过去,竟象硕大的舞台上,整幅黄锦下面有千百万人在纵情舞蹈一样,又好象有千军万马在奔跑似的。江水一起一伏,从西到东,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恍惚之间,好象整个大地都随着江水颤动了起来,好象我的身子也晃动起来,实在令人胆颤心惊。江水扑岸溅起的水花,打在我的脸上和身上,不时地带来一阵阵扑鼻的水汽味儿。 靠近水天一线之处有一簇黑点,那是打渔的小船。喳喳的小鸟飞来绕去,仿佛要把这些灵动的小黑点要叼到白云里搭巢做窝似的,小鸟从大江上的云霭攀援而上,已经躲进了云层深处。这时如果小鸟低头俯瞰长江,那只在朦胧之中看到绿色的地毯上的一弯洁白的飘带。
33
近外,随波荡漾的几只渔船在江上浮动着,谁说大浪中没有浮萍?此时近在眼前,伸手可触,真要捞一簇看看.如果江底的鱼有兴趣,仰望蓝天,想必会把它们当作天空中的几朵美丽的云彩。"呜!"一艘巨轮雄纠纠地从西往东轰了过去,那便是一大片乌云当天飞过,"v"字形的大浪倒像是喷气式飞机在空中画下的杰作. 有几只小船向岸边靠过来。这下我看清楚了:原来一只船上都有两个人,一人划桨,一人拽着鱼网上的纲绳。小船随着波涛一起一伏,一会儿跃上波峰,一会儿跌入波谷。多么惬意,多么舒服。好象让人觉得是在柔软的沙发上行走一样,又让人回想起在舞台上跳舞的情景。有一个渔民在船舱里看着我.那船舱口是他的天然的画框,我和身旁的小树前面的江水和身后的高楼大厦,都是成了画框中的景物.不然他怎么会这样专注呢?
34
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船都冒起一阵炊烟,渔民在做晚饭了。叫人怎么也想不到,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之上,小船上的渔人还能悠闭自得地吃晚餐,准备过夜。真有点诗情画意。
一艘大帆船驶过来 ,鼓起的白帆遮住了半个天。长江大堤横在船舷上,几座青山点缀在白帆与大堤之间,一轮红日驮在青山脊梁上。哦,好一艘帆船!装着天,载着地;装着滔滔的江水,载着连绵的青山;裁着如火的夕阳,载着粉色的江涛。向我身边走来,又向远处驶去。渐渐地融化在江天一线的苍茫之中 通过透视观察的方法写景状物,能将有关景物有机地“帖”在同一个平面之上,表现出新颖的美感;而运用想象,转移立足点进行透视观察,所写的景物就更加迷人和神奇。
35
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准确的观察,描绘真实(包括一般透视)的景物形象,这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然而,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应该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 怎样进行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呢?美学上有一种审美方法叫做简化,就是不太顾及实际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这种追求就是突出、弘扬、甚至夸大客观景物的某个特征或某个部位。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而情景交融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场景,主要就是通过作者审美简化描写出来的。所以,学会简化,懂得审美,对于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6
迷人的五针松 教室的窗台上放着一盆五针松。只要坐在座位朝外望去,就觉得五针松好像到了天空中似的。 远看是绿的,近看也是绿的,也许这就是五针松作为一种观赏物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吧。如果化作小虫虫呆在这一片茂密的世界里朝屋顶望去,重重迭迭的枝叶会给人一种阴森可怖的感觉。你看它,呈“S”的主干配着三十多簇别致的松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那瘦削的松针真奇妙,几根细针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个荷枪的战士。 一弯枝干的顶头是一星嫩黄色。仔细看看,原来是五针松开的小花。嫩嫩的黄色点缀着这一片绿色的世界。
37
小小松针,有的是斜着伸出去的,有的是早早的展开的。一阵微风拂过,刚才还在一动也不动的松叶与松针,现在也摇晃起来。那些倾斜的小针叶在微风风吹过的一刹那,几点露珠洒落下来,给人带来一些清新的感觉。
恍惚之间,我耳畔仿佛响起了一串鸟鸣,一泓飞泉,一曲山笛。。。。。。
38
迷人的五针松 远看一团雾,近看一片绿,也许这就是五针松作为一种观赏物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吧。淡淡的绿色,配着细细的松针坐落在教室的窗台上,竟像遥远处山巅上的一幅剪影,又像浮在蓝天之中的一片绿色的云彩。 你看它,倾斜的“S”形的主干上配着几个别致的松枝,如同一条褐色的五爪龙,在层层迭迭的绿叶之中穿云破雾,展示出一种遒劲奔腾的造型,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它奔腾的风采,飘逸的姿势,真如天马行空,鲲鹏展翅! 那瘦得恰到好处的松针真奇妙,五根小针合成一片小小的松叶,几片松叶合在一起又组成一方绿色的风帆;它们寄托着神奇的梦想和希望,使人联想到一股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一弯枝干的顶头是一星嫩黄色,仔细看它,原来是五针松开的小花。嫩嫩的小花儿仿佛夜晚天幕中一颗闪烁的星星,点缀着这一片绿色的世界。这淡黄的小精灵悬挂在天幕上,点破了绿野
39
的寂静,如同一望无际的湖面飘过的一片白帆,辽阔无边的大海掠过一只海鸥,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尖尖的松针,有的是斜着伸出去的,有的是早早的展开的。一阵微风拂过,有的小针叶刚才还在低头沉思默想,现在也扬起头来,如同一个个情感涌动的诗人正对天当歌。那些倾斜的小针叶在微风经过的一刹那,宛如柳树上刚刚沐浴过春雨的叶芽,伸展着动人的身姿,报道着初春的信息,真叫人意乱情迷,梦霭缭绕…… 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审美的过程就是美化的过程。美化过的景物,尽管与客观景物有差别,尽管不太符合客观之“物”理,但更符合人们欣赏之“心”理。
40
在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不断变换角度就会有广阔的观察空间,请看下面几个角度:
1.从部位角度看,可分为花、叶、干、枝等; 2.从距离角度看,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等; 3.从方位角度看,可分为仰视、俯视、环视等; 4.从动静角度看,可分为动景与静景; 5.从虚实角度看,可分为实写与虚写(比喻、夸张、比拟等); 6.从时间角度看,可分为早晨、白天、黄昏、夜晚或春、夏、秋、冬等; 7.从生长角度看,可分为发芽、开花、结果等 ; 从光线角度看,可分为阳光下、月光下、灯光下等;
41
下面是对水仙花的两次描写: 我每次回到家,第一眼都要瞅一下可爱的它:美丽的水仙,哪里是凌波仙子?分明是窗户的玻璃上的一幅剪纸,高山巅上的一簇剪影,蓝天中的一团绿色的云彩,云天横峰画图的一片生气,一点情调。我会连忙来到阳台上,打开窗帘:“久违了,可爱的仙子!”高挑挑的个儿,洁白的身子,绿色的叶子,纯洁高雅,娇美动人。我把窗子打开,一阵微风传来,个个仙子临风飘举,婀娜多姿,令人想起曹子健的“飘若惊鸿,宛若游龙”。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清香一直流淌到心底;然后我缓缓地呼出来,我的心又飞到的仙子丛中。
42
她在开花的时候,更是异常美丽。绿色的叶片上“拖着”一枚枚黄色的小花,向人们尽情地展示着她那迷人的风采。
这黄色的小精灵,着实可爱。翠绿的花蒂,高擎着谈黄的花蕊。花蕊的中心是洁白的世界,仿佛奶酪似的,鲜得叫人敢望而不敢碰。花边弯弯曲曲的,将几个花瓣连成一个耋整体。花瓣的表层,嫩嫩的,仿佛用手指一戳就要破似的。对着阳光看它,就更加神奇了。一道道花纹,就像天空火星上的灌溉水渠一样,牵牵连连,纵横交错;似乎还有高低不平的陆地与大海。其实是花瓣中的动脉与静脉,里面流淌着她的血液,荡漾着她的情思。
43
花边呈淡白色,花瓣亦深黄色 ,花心是嫩黄色的,分明是上面浅,下面深。淡白色与金黄色如同牛乳似的,从四面八方一起流淌到花的中心,凝聚在金灿灿的花蒂上。嫩嫩的花蒂,释放出流不尽的芳香,溢出圆圆的花瓣,沁入我的心田。淡淡的清香,带着一点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如醉如痴。恍恍惚惚之间,一阵微风从窗外吹进来,这些花儿好像都变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意乱情迷。我的心儿也不由得晃动起来,随着蝴蝶一道,飞啊,飘啊,舞啊。一起飞到窗外,蓝天白云之间,五湖四海之滨……… 啊!我仿佛变成了“凌波仙子”。 先将水仙分解为远景与近景;将远景部分分解为实写与虚写;又将虚写部分分解为有形的画面(剪纸、剪影、云彩)与无形的意蕴(生气、情调)。将近景部分分为静景与动景,动景分解为实写与虚写;将虚写部分分解为典故与感受;又将感受分解为“流淌到心底”与飞到“仙子丛中”两部分。
44
第二节 阅读能力 一、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 1、是一种间接摄取资料、素材的方式 ; 2、为写作主体提供了众多的知识信息;
第二节 阅读能力 一、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 1、是一种间接摄取资料、素材的方式 ; 2、为写作主体提供了众多的知识信息; 3、对写作主体具有指导意义。
45
二、有效的阅读方式及其要求 1、精读: 做笔记心得、做卡片 2、选择阅读 3、速读: 默读 扫读 跳读
46
三、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1、理解能力 (1)分析理解 (2)综合分析理解 (通过对作品内容、主题、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获得整体的认识,发现和总结其中带规律性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方法。) (3)怎样提高理解能力? a拓展文化视野;b读思结合
47
2、想象能力的培养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2)具备多情善感的阅读素质 3、鉴赏能力 对阅读对象的内容、形式、风格等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从审美、借鉴的角度,对文章或作品作出更准确、全面、更深刻的分析评判。 a 知人论世 b 实事求是
48
作业: 1、完成教材302页的训练题。 2、精读鲁迅的〈故事新编〉写读书笔记。
49
第三节 感受能力 一、感受的含义与作用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指客观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反映出写作主体的感情层次和情绪变化。 a 观察与感受 (观察反映物态 感受表现心态)
50
b 感知与感受 (感知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受是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c 感悟与感受 (二)感受的作用 1、引发写作冲动 2、产生写作感情 3、启动写作思维
51
二、感受的特性 (一)敏锐 (二)真切 (三)丰富 (四)独特 1、审美需要 (写作者的感受是艺术思维意义上的 感受,属于情感范畴,而唤起人们的情感是艺术的 目的,审美是这一信息的反馈,而美必然是独特的。) 2、阅读需要
52
(一)观察体验 (二)推想 (三)推测 (四)融情 三、感受的基本方法 1、体验的生命性 2、体验的情感性 3、体验的强烈性
推想包括联想和想象。 (三)推测 推测就是从看到的事物中发现未能看到的事物。它以观察作为基础,是一种探索性 的思考,有一定的 主观性。 (四)融情
53
四、感受能力的培养 (一)感受能力及其主体条件 感受能力是指反映 外在刺激的心理活动的敏感度和力度。 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观察认真,感知敏锐,感情深厚,思想深刻,意志坚定、思想活跃等等是感受能力培养的主体条件。 (二)培养感受能力的途径 1、升华感知 2、培养感情 3、积累感想 4、追求独特 5、形成通感
54
训练: 1、请倾听《二泉映月》、《平湖秋雁》、《春将花月夜》、《蓝色的多瑙河》等音乐作品,试将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
2、在校园里观察,试体验“杨柳依依”的对景物的感受。 3、以《落叶》为题,写一篇作文。
55
第四节 采集能力 采集就是选取、收集可作为写作的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材料类型 材料来源
56
材料的含义 材料: 就是写作者获得的写作对象。 素材:(形成题材的基础) 题材:(广义:艺术门类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农业题材、军事题材、改革题材等。 狭义:构成一篇或一部艺术作品的完整的生活现象。文学作品中由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组成。) 资料:是实用文体写作材料中的文字、图、表、影视胶片等的总称。
57
材料的类型 1、事实性材料 (包括人物、事件、数字) 2、观念性材料 (包括科学原理、定义、结论、看法以 及警句、格言、俗语) 其他材料: 1、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 2、中心材料与背景材料 3、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科幻材料 4、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典型材料、具体材料、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等)
58
材料的来源 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
59
二、选择材料的原则 (一)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二)选择新鲜、生动、有表现力的材料 (三)选择典型的、极富开采潜力的材料
(四)选择真实确凿,极具说服力的材料
60
三、辨析材料的写作价值 (一)辨析材料的真伪
尤其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写作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引语、数据等都必须是真实无误 (二)辨析材料与文体的适应关系 形象的、具体的材料适合记叙文的写作、而抽象的、概括性的材料就适合议论文体或实用文体的写作。 (三)辨析材料在写作过程中详略取舍
61
作业: 1、完成教材309页的训练题。 2、根据不同的主题收集相应的材料。 业精于勤 近朱者未必赤 知识就是财富
3、写一篇叙事文章,注意收集运用材料。
62
第二章 写作运思阶段 第一节 思维能力 一、思维与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涵义 (二)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
63
思维力:是人在进行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从而对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作出认识。 思维力:是人在进行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力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是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者都具有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特征,但前者表现为认识的过程,而后者表现为一种认识能力。
64
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 1、取材与思维 (1)直接取材 (通过观察直接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2)间接取材 (阅读有关资料去获取写作材料)
(1)直接取材 (通过观察直接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2)间接取材 (阅读有关资料去获取写作材料) 2、构思依赖于思维 构思是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作者考虑选材、立意、结构、表达等问题,需要作者分析材料、组织材料、需要作者通过必要观察、阅读、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思维。 3、行文、修改得力于思维
65
二、写作的思维类型 (一)思维的分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灵感思维 思考: 不同文体的思维特征。
66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指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
指人们运用表象再造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始终不舍弃感性形象,通过对表象的概括,从而形成更富有本质意义的形象。
67
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思维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变突和超越。
在构思过程中因某钟客观事物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豁然贯通,文思如潮的心理现象,起着推动创作过程,促成艺术形象完成的作用。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之间的关系
68
不同文体的思维特征 文学的主要特征是用形象反映生活,这就决定了文学写作必然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然离不开抽象思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对生活的识别离不开抽象思维;二、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离不开抽象思维。 议论文、说明文、实用文等文章样式的思维形式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因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剖析事理,说明事物,处理公务和日常事物,所以要求作者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来阐发观点,以严谨的思维程序和准确明了的语言对事物作出客观的说明和科学解释。
69
三、写作思维的特点 (一) 定向与灵活的统一 (二) 定势与非市势的统一 (三)多维与一维的统一
70
第二节 写作思维的方式 一、分析与综合 (一)分析 将思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各种因素,然后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 (二)分析的类型: (1)全面分析与定点分析 (2)荒谬分析与合理分析 (3)零散分析与系统分析
71
(二)综合 1、综合的界定 以分析为基础,把考察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思维方式。 2、综合的类型
(1)知觉综合 (2)抽象综合 (3)辨证综合 3、分析综合与写作
72
二、想象与联想 (一)想象的涵义和作用 想象就是利用头脑中记忆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机能 。
1、想象帮助作者开拓创造的空间 2、想象可以弥补和突破生活的局限
73
(二)想象的类型 (1)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文章的写作。 (2)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绘,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古典小说中的“武松打虎”、“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头、罗密欧与朱丽叶;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美人鱼、白天鹅、灰姑娘等;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机器人;武狭小说中的武林高手等等。
74
(三)想象的特征 (1)想象具有目的性 (2)想象具有现实性 (3)想象具有丰富性 (4)想象具有清晰性 (5)想象具有差异性
75
(四)、想象能力的培养 (1)加强生活积累,储存丰富的表象; (2)训练沟通的能力,建立起紧密联系的表象群; (3)培养设想能力,进行切合实际的人物和情节的设计。
76
(五)联想 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1、联想的方式: (1)、接近联想 (2)、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 2、联想与写作
77
三、情感与感悟 (一)情感 1、界定 2、类型 3、情感与写作
78
(二)感悟 1、界定 2、感悟的方式 (1)直觉 (2)顿悟 (3)灵感 3、感悟与写作
79
一、发散思维 (一)界定 思考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和关系,通过推测、假设和构想,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活动形式。其关键是活跃的想象与联想。 1、灵活性 2、求异性 3、扩散性 (二)作用
80
(三)多向发散 1、逆向思维 《背影》 2、侧向思维 《在柏林》 3、多向思维 《礁石》 《思念》
81
二、收敛聚合 (一)界定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一个正确结论的思维方式。 1、集中性 2、深入性 3、排他性 (二)作用 1、确立主旨 2、判断材料 3、优化组合
82
(三)定向逼近 1、纵横推导 推导,就是发现并沟通事物内部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这些内在联系,引导并推进思路向一定的广度扩展、向一定的深度开掘的一种分析方式。 2、定向聚合
83
三、顿悟突破 (一)低层顿悟——理解 (二)高层顿悟——灵感
84
三、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写作活动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 1、精于思 2、善于思 3、敏于思 (二)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1、求异思维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力图另立新意的思维方式。
85
2、发散思维 又称多向思维,以某一既定的 选题为圆心向四周进行发散性思考的思维方式。 3、组合思维 把有关的事物或事物的各个方面组合成一个有机体的思维方式 。组合是在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可组合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在写人记事、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景物、介绍事物或论述问题时都需要组合思维。 4、颠倒思维 以事物发展的结果作为切入点,反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倒叙方法和由果推因法。
86
5、类比思维 是由此及彼,把相似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索的思维方式。类比思维分为整体类比和局部类。 6、联想思维 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表现为时空接近的联想。 7、假想思维 利用假想思考问题,通过假设展开想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议论文中,表现为假设推理,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8、变形思维 是一种对生活原型进行变形处理的思维方式。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也是变形思维的具体表现。
87
训练: 1、 用“古树”讲一个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2、 用“草、糖、军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3、用“十岁”造五个内容完全不同的句子。
作业: 运用变形思维写一篇作文。
88
第四章 写作主旨的生成 一、主旨的涵义和类型 主旨就是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主要思想,是对文章思想性的集中概括。
第四章 写作主旨的生成 一、主旨的涵义和类型 主旨就是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主要思想,是对文章思想性的集中概括。 立意与主题,都是对文章题旨的称谓。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状写、论说、抒怀等方式所表达的意、理、情等最基本的内容或核心意义。 与主题有关的一个概念叫“中心思想”。
89
注意:“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三个概念中,主题的内涵最丰富,主题的内涵包容或等同其他概念的内涵。
是在教学中使用的概念,指文章内容高度概括后抽象出来的基本认识、结论、或理性判断。 中心思想也叫“中心论点”,是专对论说性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称谓。 注意:“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三个概念中,主题的内涵最丰富,主题的内涵包容或等同其他概念的内涵。
90
补充: 主题是写作学里一个较为通用的术语,在不同的文体里有不同的叫法,如在一般文章中叫“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体中称“中心论点”,在文学作品中叫“主题思想”等; 主题还有“主旨”、“题旨”、“主意”、“意”、“主脑”等称法。
91
在不同类别的文体中,主题的性质是不同的。
在政论文中,它是一种政治观点; 在学术论文中,它是一种学术观点; 在说明文中,它可以是一项科学知识; 在行政公文中,它可能是一项决定、命令、指示或请示; 在小说中,它可以是一种存在观、道德观或生活态度; 在散文中,它可能是一种情感或情感基调、情感倾向; 在诗歌中,它可能仅仅是一种意念; 在新闻报道中,它可能就是对一件事实的描述。
92
对于主题的概念,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题不等于作品内容 在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作品中,很多取材于丑的、变态的甚至于疯狂的生活现象,但这并不等于其主题就是消极和无意义的。 2、主题的存在形态悬殊 通常我们谈论某篇作品的主题时,它似乎是抽象的,因为它总以理性的、逻辑的语言形式存在。但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主题可能被一段或一句概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在新闻性或纪实性作品中),但也有可能只能通过作品中形象的情境、人物或事件的整体感悟中才能把握到主题的意蕴。 要求所有作品的主题都是一种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由一段或一句话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是不符合实际,也会损害正常的写作运作。《风筝》 《尤利西斯》
93
主题的类型: (一)思想性类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情感性类型 《背影》 (三)情趣性类型 《世说新语》 (四)认知性类型 《可赏可药话珍珠》 (五)告知性类型 布告、通告
94
二、主题的性质 主题作为一种意识,以一定的客观存在为基础;而意识的产生又以人的大脑能动反映为前提,还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因此,主题具备如下四个基本属性: (一)客观性 (二)主观性 (三)认同性 (四)时代性
95
三、主题的作用 (一)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从文章的评价标准来看,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就是文章的主题立意。 (二)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在传统的文章四大要素中,主题统帅材料、结构、语言。主题的统帅作用表现在:以意取材;以意某篇;以意役法;以意遣词。 对“小鸟、自行车、油条”的组合性思维训练中发现主题的作用。
96
(三)表现主题的一些技法 1、明点: 就是在文章的某个地方,把主题加以点明。 A:标题点题(如王蒙《悠悠寸草心》如调查报告、通报、通告、公告等) B:开宗明义(开头一句或开头一段就点明题旨。论说文居多) C: 立片言而居要(把表现或突出主旨和全篇精神的语句置于文中显著位置。如《卖柑者言》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 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处点明主题)
97
四、主题的确立 主题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或注意、强调,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 (一)主题的产生 1、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2、分析综合,形成主题 3、关于“主题先行”
98
(二)主题的提炼 1、正确的主题 A: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B:符合实际、符合情理、符合真理。 2、深刻的主题 A:纵深开掘,探溯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B:横向拓展,揭示事物的普遍代表性意义 3、新鲜的主题 A :发现特点,标新立异 B:选取独特视角,同中见异。
99
补充: 1、深化主题 美国电影剧本〈转折点〉 2、立意的原则 (1)求真意识 a 探求历史与社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司汤达、鲁迅、曹雪芹、杜甫等) b 追求人的真实存在状态、宇宙的本性、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人性的本质、潜意识的真实状态,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等等 屈原、李白、苏轼、卡夫卡等
100
2、人生意识 以人生意识去审视和开掘作品的内在意蕴和确立主题。人生是自然、社会、历史、现实以及世间万物的联结点,任何事物都是与人、与人生发生了关系,才具有表现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意识是一种符合人性、尊重生命、聚焦人生的观点、角度和眼光。从人生这个万物联结点和价值与意义之源出发去透视和理解万物,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掘作品的价值,深化作品意义。 a 个体层次(个性特征、感情特征、心理冲突、人生际遇) b 群体层次(民族的群体性格、深层心理结构、文化传统、民族命运等) c 整体层次(人性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性与潜意识、自我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等)
101
五、主题的表现 (一)鲜明主题与含蓄主题 1、主题的鲜明性 读后晓悟其题旨. 2、主题的含蓄性 文章的主题不鲜明表露,而采取曲折达意方法来暗示;甚至不作暗示,完全由读者去揣摩、识悟。
102
(二)单一主题与多义主题 1、主题的单一性 主题的集中,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 2、主题的多义性 即无主题,并非没有任何题旨蕴含,而是题旨蕴含在文章中呈多元化趋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足以成为能统率其余的中心,需要叠加起来方能涵盖内容的全部意义。
103
2、暗点: 文章的主题不直接明言而采用暗示的方式。 (1)双关 (2)喻指 (3)象征 (4)反讽 3、不点: (1)让形象说话 (2)让事实说话 (3)让意象说话
104
思考题: 1、比较《蝇王》与《鲁宾逊漂流记》在材料上的相似性以及在立意上的 差异性,说说你对深化主题的理解。 作业: 2、分析不同的材料,分别指出主题点题的不同形式。(教材316页的训练题》 3、自己命题或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要体现立意的基本意图。
105
第五章 写作结构的构建 谋篇就是对文章如何制作成篇的构思设计,即通常所说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第五章 写作结构的构建 谋篇就是对文章如何制作成篇的构思设计,即通常所说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作品内部构架,它为作品的内容因素提供并规定特定的存在方式。作为动词的结构(即建构)是对作品中各种因素进行组合;而作为名词的结构,就是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体现,可以说,结构就是建构的结果。
106
具体而言: 建构是对文章的构造,即组织和安排文章的材料,最终表现成一篇具体的作品的过程;而结构是表现文章在形式上与内容上的各种联系,如标题、正文、尾署的联系;正文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容上的开头、主体、结尾之间的关系,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等等。 教材上把结构关系分为外在结构与内在结构,从实质上说,与我们划分为名词结构与动词结构(即结构与建构)是一样的。
107
(二)内容结构 1、层次及其结构单位 层次是指文章内容较大级别的结构单位。层次由自然段(段落)构成,可以是一个自然段(段落),也可以是 多个自然段(段落)构成。它是作者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以及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维进程,给文章划分的各个组成部分。
108
二、外在结构 外在结构是文章形式和内容的构成。外在结构是文章形式和内容的构成,包括文章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 (一)形式结构
文章的形式结构是文章在视觉形象上的外在结构,它是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标题、正文、和尾署等大的部分,由它们构成一篇文章。 段落:构成文章的单位,就是自然段。 段落的划分既要内容单一、完整,又要符合视觉形式美,要匀称得体。过长,会显得拖沓、沉闷、呆板;过短,则会显得琐碎、零乱、无条理。
109
层次的性质: 第一:意义的单一性 第二: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组合的规律性 (1)开头 (2)主体 (3)结尾
110
2、层次的组织规律 A:强调区别与联系 区别: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人们认识事物的阶段性
联系: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认识活动的阶段性都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反映到文章结构中,要求各个层次内容之间存在联系,这也是层次的的重要性质。
111
B:层次联系的方法: 概括联系法 因果联系法 类比联系法 接近联系法 对比联系法 承接联系法 时间联系法 空间联系法 层次平列法 递进联系法
112
3、语段及其组织 语段就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片段。有人称之为“句群”“句组”。 语段有如下特征:
(1)若干句子按一定意思组成。 (2)句子与句子之间 关系清晰、有条理。 (3)语段内容语气统一。
113
四、结构能力的培养 (一)结构能力及其主体条件
结构能力就是作者遵循逻辑规律运用结构手段谋划文章、作品内容的秩序的能力,是写作主体的一种心理加工能力。 培养结构能力需要写作主体具备如下条件:认识结构内涵;具有分析习惯,分析大量文章、作品结构:掌握结构原则,善于运用结构手段;了解当代文章、作品的结构特点,善于进行结构创新。 (二)培养结构能力的途径
114
作业:阅读教材321页的《灯光》,调整文章结构。
三、内在结构 内在结构是文章各个外在结构单位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意念、情感等 的联系结构,或称表现结构。作为名词的结构(外在结构),就是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体现,是文章表达的次序问题;而作为内在结构(即动词的结构:建构)是对作品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就是安排和组织文章内容。 注意:文章的体例不同,结构的方法也不相同。 作业:阅读教材321页的《灯光》,调整文章结构。
115
(一)线索 1、线索的含义和作用 在记叙和抒情性的文体中,文章内容所体现出的思想、意念、情感或与之相关的某一核心事物的逻辑发展轨迹,就是线索。它是把各内容结构单位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脉。 2、设线的方式 (1)时空顺序法 (2)关键勾连法 (3)情思贯穿法
116
(二)脉络 脉络是作者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组织文章内容结构时思维活动的逻辑轨迹。它体现在实用性文体当中。 文章脉络的 要求: 1、条理性 2、贯通性 3、严谨性
117
(三)过渡和伏应 过渡和伏应是使文章结构内容前后联系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用来加强层次之间的联系,贯通文气。 1、过渡 指文章中在时间、空间或意念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结构单位之间的缝合、衔接和转换。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相关的两个层次相联系,前后衔接。
118
如 :叙述转议论、议论转叙述、描写转抒情、抒情转描写、倒叙、插叙的转换、议论由分到总或由总到分的转换。
(1)内容转换处的过渡 (2)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变动时的过渡 如 :叙述转议论、议论转叙述、描写转抒情、抒情转描写、倒叙、插叙的转换、议论由分到总或由总到分的转换。 过渡的方法: 1、明渡(有迹过渡)即插入过渡词、句、段从而联系上下两个结构层次 2、 暗渡(无迹过渡)指时间、空间、意念上差距很大而又相邻的两个结构单位中,通过对一个“中介物”的表述使两个结构内容单位相联系。
119
2、伏应:即伏笔和照应,也是一种使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结构手段。
伏笔:即预先暗示 照应:即指对这种提示和暗示的关照和呼应。 伏应的方式: 1、开头和结尾相伏应 《一件珍贵的衬衫》 2、正文和标题相呼应 《谁是最可爱的人》《百合花》 3、行文中的伏应 《项链》
120
思考题: 作业: 1、试分析冰心《笑》的结构特点。 2、试分析《警察与赞美诗》的结构特点。
3、从结构入手,尝试对不同文体的写作。写作议论文、叙事文、实用文、各一篇,并比较其在结构上的差异。
121
第六章 写作的表 表达能力 表达是在构思酝酿之后,用特定的方式和语言文字将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环节。文章的内容,一般分为四类:事实、形象、理论、知识。情感,也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内容 ,因此,这就决定了表达的特定方式一般有五种: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能力就是熟练运用这些特定的方式和相应的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能力。
122
第一节 叙述 一、表达事实 事实是指各种行为、现象所造成的运动过程及其结果。包括事件、事情,以及通常所说的事。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事实,这就是故事。在文章内容的表达中,叙述是表达事实的方式。
123
(一)事实的要素 事实的要素有六要素、四要素之分。六要素也叫全要素,是事实构成的必备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原因、结果。 四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内容。 叙述必须首先交代清楚何时、何地、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什么原因,结果怎样。这就是要素叙述,或叫要素交代。
124
要素交代一般分为直陈式和指代式两种方法:
1、直陈式是直接并准确地交代事实的要素。 第十三届新蓉城“富士杯”马拉松赛昨(12)日上午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名业余好手参加。 2、指代式是以使用代称和突出意象来交代事实的要素。 阳春三月,“天府之国”已春暖花开,而东北大地仍是冰冻雪飘的季节,我第一次来到吉林这座美丽的城市。
125
(二)叙述的线索 1、人物线索 2、情节线索 3、物体线索 4、情感线索
126
(三)叙述的方式 1、顺序法 2、倒叙法 3、插叙法 (追叙法、补叙法) 4、分叙法 (2)正在叙述的事实需要补充的相关事实
(1)发生在叙述之前的 (2)正在叙述的事实需要补充的相关事实 (追叙法、补叙法) 4、分叙法
127
二、表达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是 指各种可以感觉直观和意念具象的形态。 (一)描写的特征 1、感觉直观性 2、意念具象性 (二)描写与叙述的关系 1、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2、血肉与骨骼的关系
128
(三)描写的对象 1、人物 (肖像 行动 言语 心理) 2、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场面 4、细节
129
(四)描写的方法 1、白描法 2、工描法 3、动态描写 4、静态描写 5、侧面描写
130
工笔、白描都是绘画术语。 “工笔”是指采用工整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 现地描绘出来。它讲求形象丰满,线条严谨,一丝不苟。 借用在写作上,又称为细描,取其笔法的精刻细绘。 《荷塘月色》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这,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31
“白描”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绘画技法,是指不用色彩,只用墨线,在白纸上勾勒物象的画法。白描的特点是在写意,讲究线条的简洁传神。借用在写作上,白描是指以简洁质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传神勾勒的一种描写方法。 在许多人期待着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他出来了,服饰比画上的还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笑还是哭。但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嚔,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来历。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132
三、表达感情 抒情是表达感情的方式。 (一)抒情的特征 1、情随意生的自然性 2、情真意切的真实性 3、情深意美的创造性
133
(二)抒情的方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法) 2、间接抒情 (1)写人抒情法 ( 2)叙事抒情法 (3)绘景抒情法 (4)状物抒情法 ( 5)论理抒情法
134
四、表达理论 理论是逻辑思维归纳、抽象、推理、辨析感性认识而产生的一种书面形态的理性认识。议论是表达理论的方式。 (一)理论的要素 1、论点 2、论据 (1)事实论据 (2)理论论据 3、论证
135
(二)议论的形态 1、正反形态 (1)立论 着眼于自己的论点而形成的一种正面的议论形态。具有证明的直接性,所以又叫证明,或证实。 (2)驳论 着眼于别人的 论点而形成的一种反面的议论形态。通过辩驳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最终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和不实,从而确立自己的论点,具有证明的间接性,因而又叫反驳,即证伪。
136
2、逻辑形态 逻辑形态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表意形态。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推理的表意形态有: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个别到个别)
137
(三)议论的方法 1、例证法 (事实论据证明) 2、引证法 (引用理论论据证明) 3、分析法 (1)因果分析 (2)条件分析 (3)假设分析 (4)辨证分析 4、喻证法 通过比喻、比拟、象征等形象化手段来论证抽象的理论的方法。
138
一、立论的方法 1、例证法 2、引证法 3、喻证法 4、比较法 5、类比法 6、因果法
139
(二)驳论的方法 1、反驳论点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
140
五、表达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说明是表达知识的方式。 (一)说明的尺度 1、客观尺度 (1)冷静 (2)理智 (3)真切 2、科学尺度 (1)真实 (2)鲜活 (3)适用 3、准确尺度 (1)概括准确 (2)解说准确 (3)语汇准确
141
(二)说明的方法 1、定义法 2、解释法 3、分类法 4、举例法 5、引用法 6、比较法 7、比喻法 8、数字法
142
思考题: 作业: 1、讲一个故事,要求使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 2、选择一件事情,分别用直陈式或指代式方法交代其要素。
1、完成教材325页的训练题。 2、做五个片段练习。要求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法。 3、写作。要求有原稿和至少一次修改稿。
143
第七章 写作语言能力 一、语言的重要性 (一)语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物化工具 (二)语言是文章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二、语言的总体要求
第七章 写作语言能力 一、语言的重要性 (一)语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物化工具 (二)语言是文章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二、语言的总体要求 (一)语言要准确 (二)语言要简练 (三)语言要生动 1、形象性 2、新鲜感 3、情趣性
144
三、语言在不同文体中的特殊要求 (一)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 (二)议论文体的语言要求 (三)说明文体的语言要求 (四)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
145
汉 语 写 作 (下编) 文 学 写 作
146
附: (一)文学——艺术——上层建筑——社会 社会:社会结构由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构成。
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宗教、道德、哲学、文艺等社会意识形态构成。 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文学:文学属于语言艺术。
147
(三)文学的本质与特点: 1、文学的社会本质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2)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起着支配作用 (3)文学艺术在受到经济基础和其他意识形态影响的同时,也对它们发生积极的影响。 (4)文学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的;作家是社会成员;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活动后才能产生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48
2、文学的审美特征 (1)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 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文学作品的真实美 文学作品的情趣美 文学作品的独创美 (2)作家的审美能力 (3)作品与读者之间特定的审美交流
149
3、文学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情感的普遍性越大,作品的影响范围就越广,也就越具典型性。 文学作品要靠艺术形象说话,形象性是它的重要特征。艺术形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凡是在艺术中出现的感性形式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形象。 (四)文学是语言艺术 文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语言为材料刻画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语言有其丰富的的艺术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诸方面。
150
就是作家所描绘的形象与主观意绪相交融的性质,意象有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观念与感情的知觉感受。
1、间接性 作家通过语言的中介表现形象,读者通过语言想象或联想形象。 2、意象性 就是作家所描绘的形象与主观意绪相交融的性质,意象有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观念与感情的知觉感受。 3、概括性 概括性与抽象性能使文学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能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4、模糊性 文学形象不是直观形象,由语言作媒介,不可能像科技 语言那样准确。
151
(二)文学分类: 两分:韵文与散文(根据语言压韵与否) 三分:抒情、叙事、戏剧(根据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 。抒情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 叙事包括小说、叙事诗、叙事散文 戏剧包括悲剧、喜剧与正剧) 四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根据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殊的表现手法,注重理解和掌握每种形态的独特规律,但缺点在于分类标准不统一,区分诗歌偏重语言特点,区分小说和戏剧又以形象塑造的方式为依据。)
152
现代文学写作的方法: 一、典型化的具象概括法 二、意象化的情感表达方法 三、超常的语言审美组合方法
153
补充;写作语言的驾驭 一、写作语言的界定 (一)写作语言是书面语言 (二)写作语言的社会性 (三)写作语言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四)写作语言的语体风格 二、写作语言的功能 (一)思维的家园 (二)文章的载体
154
写作语言的美质 一、语言的朴素美 二、语言的形象美 (一)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使用新鲜的语言 三、语言的情感美 (一)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直接表现 (二)巧借人、事、物间接抒情 四、语言的音乐美 (一)语言的节奏美 (二)语言的韵律美
155
写作语言的创新 一、突破常规的语义范畴 (一)意指错位 (二)矛盾组合 (三)超常搭配 (四)寻常语言艺术化 二、超越常规的语法结构 (一)词类活用 (二)标点符号的异常化 (三)拆句
156
第一章 散 文 一、散文的定义 其独到之处在于反映深广的 社会生活、表现写作主体丰富的情感世界。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附:
第一章 散 文 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是文学创作领域内一种取材自由、篇幅短小、笔法灵活、富有生动表现力的 文学体裁。 其独到之处在于反映深广的 社会生活、表现写作主体丰富的情感世界。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附:
157
广义散文: 是一种关于文体的概念。古人把与韵文骈文对立的那些句法不整齐而又不押韵的散体文章统称为散文,所包含的类别既广泛又芜杂。 狭义散文: 是关于文学形式的 概念。它在表现方法上,和诗歌、小说、戏剧并举,是文学领域内的另一种形式。
158
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散文含义通常称为广义的散文含义。
(一)古代散文含义 是指散行单句的文章。 (二)西方散文的含义 是指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 (三)现代散文的含义 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散文含义通常称为广义的散文含义。 新文化运动以后,既然认定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当然也就把 古代曾经划归散文名下的非文学性的应用文章、历史文章、理论文章和科技文章等等排除在外了。但现代散文是个种文体,它包括杂文、随笔、小品、序跋、书牍、日记、速写、素描、游记、风俗记、记事文、抒情文、散文诗、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人物传记和科普小品等等类文体。
159
(四)当代散文含义 当代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指的是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散文含义。它从现代散文中陆续分离出来了 四种边缘文体: 文学与政论的边缘文体——杂文;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文体——报告文学(通讯、特写);文学与历史的边缘文体——史传文学(大型回忆录和人物传记);文学与科技的边缘文体——科普小品。
160
二、散文的特点 (一)立足生活,取材广泛 (二)敞开心灵,书写个性 (三)篇幅段小,形式灵活 (四)语言优美,讲究意境 散文笔调:是散文的语言特点。即语言凝练优美、富于文采: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有随意的特点) 意境:“意”指作家的精神境界;“境”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景物 意境就是指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161
第二节 散文的分类 一、叙事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散文叫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分为三类:
第二节 散文的分类 一、叙事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散文叫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分为三类: 1、侧重写人的《藤野先生》、《背影》、《怀念肖珊》; 2、侧重叙事的《记一辆纺车》、《挥手之间》; 3、侧重写景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长江三日》、《天山景物记》等。 二、抒情散文 即以抒发作者主观感情为主的散文。 1、叙事抒情文:《背影》 《怀念萧珊》 2、借景抒情文:《白杨礼赞》《囚绿记》
162
三、议论散文 侧重于阐明事理、发表议论的散文叫议论散文。 它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如《松树的风格》等。 另有按题材分类的: 乡土散文、城市散文、校园散文、回忆散文、文化散文、女性散文等。
163
第三节 散文的写作 一、选材与立意 (一)选材要“严”《丑石》 (二)立意要“深”《岳阳楼记》
第三节 散文的写作 一、选材与立意 (一)选材要“严”《丑石》 (二)立意要“深”《岳阳楼记》 (三)情感要“真” 二、想象与联想 (一)视野要开阔 (二)角度要新颖 (三)要创造意境 文学中的“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创。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所谓意境,是指在抒情文学中创造的一种审美境界,指抒情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它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164
岳 阳 楼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65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6
文学意境一般包括如下特征: 1、情景交融 作品:朱自清《背影》,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等。 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167
2、虚实相间 “实”是具体的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的境, “虚”是指与实景相联系的想象境界,也包含交融在实景中的作者所表现的特定情思 。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创造的意象和目的,表现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 如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8
3、境外有境 如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69
三、谋篇与布局 文学视界 (一)“形散神聚”,完整和谐。 张洁《我的第一本书》 (二)腾挪跌宕,波澜起伏。 孙犁《相片》
(三)疏密有致,浑然天成。 朱自清《背影》 文学视界
170
四、文采和风格 何谓风格? 现实生活中风格一般是指人的作风、气度以由此而形成习惯化了的行为特点。 文学活动中的风格指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表现在主题、题材、结构、情节、语言等方面。 (一)语言的风格 (二)表现手段的丰富 余光中《逍遥游》 (三)风格的多样化 冰心 吴伯箫
171
另:写作方法简介: 1、一事铺陈法 此法就是叙述一件事情的方法,它是散文中基础的简易的写法。 《报纸的故事》 2、线索串事法
(1)物类线索串事法 冯冀才的《书桌》 (2)事类线索串事法 3、人物二三事法 《亡人逸事》
172
4、自我画像法 A 全档式自我画像法、 贾平凹 《一位作家》 B 年段式自我画像法 张洁《 拣麦穗》 C 习性式自我画像法 5、风景记游法 A 描写逼真生动 B 游踪交代清楚 C 结合人文史料 D 穿插个人感想 6、状物特写法 就是对某一物作特写镜头式的描绘的写法。 孙犁《晚秋植物记》
173
7、物事抒情法 就是睹物思人、依事抒情的写法。《怀念萧姗》 8、象征寓意法 就是借用某个具体形象的事或物,寄寓一种深沉的情或理的写法。 A 含而不露式 B 琵琶半遮式C 景物镶嵌式 9、心理联想法 (1)比较结构(2)串联结构(3)辐射结构 10、随想随笔法
174
作业 1、分析冰心的〈笑〉。 2、分析朱自清的〈儿女〉与〈绿〉,试比较 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
3、阅读指定文章,分析其语言特点、章法结构、以及作品风格。 4、写作一篇散文。
175
精美散文例文
176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77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178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
179
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180
腊叶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呵!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
181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
182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183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84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
185
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
186
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87
儿女 (节选)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188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189
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
190
逍遥游 是的,这是行路难的时代。逍遥游,只是范蠡的传说。东行不易,北归更加艰难。兵燹过后,江南东北,可以想见有多荒凉。第二度去国的前夕,曾去佛寺的塔影下祭告先人的骨灰。锈铜钟敲醒的记忆里,二百根骨骼重历六年前的痛楚。六年了!前半生的我陪葬在这小木匣里。我生在王国维投水的次年。封闭在此中的,是沦陷区的岁月,抗战的岁月,仓皇南奔的岁月,行路难的记忆,逍遥游的幻想。十岁的男孩,已经咽下了国破的苦涩。高淳古刹的香案下,听一夜妇孺的惊呼和悲啼。太阳旗和游击队拉锯战的地区,白昼匿太湖的芦苇丛 中,日落后才摇橹归岸,始免于锯齿之噬。舟沉太湖,母与子抱宝丹桥础始免于溺死。然后是上海的法租界。然后是香港海上的新年。滇越路的火车,览富良江岸的桃花。
191
高亢的昆明。险峻的山路。母子颠簸成两条黄鱼。然后是海棠溪的渡船,重庆的团圆。月圆时的空袭,迫人疏散。于是六年的中学生活开始,草鞋磨穿,在悦来场的青石板路。令人涕下的抗战歌谣。令人近视的教科书和油灯。桐油灯的昏焰下,背新诵的古文,向鬓犹未斑的父亲,向扎鞋底的母亲,伴着瓦上急骤的秋雨急骤地灌肥巴山的秋池……钟声的余音里,黄昏已到寺,黑僧衣的蝙蝠从逝去的日子里神经质地飞来。这是台北的郊外,观音山已经卧下来休憩。 栩栩然蝴蝶。蘧蘧然庄周。巴山雨,台北钟。巴山夜雨。拭目再看时,已经有三个小女孩喊我父亲。熟悉的陌生,陌生的变成熟悉。千级的云梯下,未完的出国手续待我去完成。将有远游。将经历更多的关山难越,在异域。又是松山机场的挥别,东京御河的天鹅,太平洋的云层,芝加哥的黄叶。六年后,北太平洋的卷云,犹卷着六年前乳色的轻罗。初秋的天一天比一天高。初秋的云,一片比一片白净比一片轻。
192
裁下来,宜绘唐寅的扇面,题杜牧的七绝。且任它飞去,且任它羽化飞去。想这已是秋天了,内陆的蓝空把地平线都牧得很辽很远。北方的黄土平野上,正是驰马射雕的季节。雕落下。萧萧的红叶红叶啊落下,自枫林。于是下面是冷碧零丁的吴江。于是上面,只剩下白寥寥的无限长的楚天。怎么又是九月又是九月了呢?木兰舟中,该有楚客扣舷而歌,“悲哉秋之为气也,栗兮若在远行!” 远行。远行。念此际,另一个大陆的秋天,成熟得多美丽。碧云天。黄叶地。爱荷华的黑土沃原上,所有的瓜该又重又肥了。印第安人的落日熟透时,自摩天楼的窗前滚下。当暝色登高楼的电梯,必有人在楼上忧愁。摩天三十六层楼,我将在哪一层朗吟登楼赋?可想到,即最高的一层,也眺不到长安?当我怀乡,我怀的是大陆的母体,啊,诗经中的北国,楚辞中的南方!当我死时,愿江南的春泥覆盖在我的身上,当我死时。
193
当我死时。当我生时。当我在东南的天地间漂泊。战争正在海峡里焚烧。饿殍和冻死骨陈尸在中原。黄巾之后有董卓的鱼肚白有安禄山的鱼肚白后有赤眉有黄巢有白莲。始皇帝的赤焰们在高呼,战神万岁!战争燃烧着我们,燃烧着你们的髯发我们的眉睫。当我死时,老人星该垂下白髯,战火烧不掉的白髯,为我守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当我物化,当我归彼大荒,我必归彼芥子归彼须弥归彼地下之水空中之云。但在那之前,我必须塑历史,塑自己的花岗石面,当时间在我的呼吸中燃烧。当我的三十六岁在此刻燃烧在笔尖燃烧在创造创造里燃烧。当我狂吟,黑暗应匍匐静听,黑暗应见我髯发奋张,为了痛苦地欢欣地热烈而又冷寂地迎接且抗拒时间的巨火,火焰向上,挟我的长发挟我如翼的长发而飞腾。敢在时间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 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有一种疯狂的历史感在我体内燃烧,倾北斗之酒亦无法浇熄。有一种时间的乡愁无药可
194
医。台中的夜市在山麓奇幻地闪烁,紫水晶的盘中眨着玛瑙的眼睛。相思林和凤凰木外,长途巴士沉沉地自远方来,向远方去,一若公路起伏的鼾息。空中弥漫着露滴的凉意,和新割过的草根的清香。当它沛沛然注入肺叶,我的感觉遂透彻而无碍,若火山脚下,一块纯白多孔的浮石。清醒是幸福的。未来的大劫中,惟清醒可保自由。星空的气候是清醒的秩序。星空无限,大罗盘的星空啊,创宇宙的抽象大壁画,玄妙而又奥秘,百思不解而又百读不厌,而又美丽得令人绝望地赞叹。天河的巨瀑喷洒而下,蒸起螺旋的星云和星云,但水声渺永不可闻。光在卵形的空间无休止地飞啊飞,在天河的漩涡里作星际航行,无所谓现代,无所谓古典,无所谓寒武纪或冰河时期。美丽的卵形里诞生了光,千轮太阳,千只硕大的蛋黄。美丽的卵形诞生了我,亦诞生后稷和海伦。七夕已过,织女的机杼犹纺织多纤细的青白色的光丝。五千年外,指环星云犹谜样在旋转。这婚礼永远在准备,织云锦的新娘永远年轻。五千年前,
195
我的五立方的祖先正在昆仑山下正在黄河源濯足。然则我是谁呢. 我是谁呢. 呼声落在无回音的,岛宇宙的边陲。我是谁呢. 我——是——谁
我的五立方的祖先正在昆仑山下正在黄河源濯足。然则我是谁呢?我是谁呢?呼声落在无回音的,岛宇宙的边陲。我是谁呢?我——是——谁?一瞬间,所有的光都息羽回顾,猬集在我的睫下。你不是谁,光说,你是一切。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你的魂魄烙着北京人全部的梦魇和恐惧。只要你愿意,你便立在历史的中流。在战争之上,你应举起自己的笔,在饥馑在黑死病之上。星裔罗列,虚悬于永恒的一顶皇冠,多少克拉多少克拉的荣耀,可以为智者为勇者加冕,为你加冕。如果你保持清醒,而且屹立得够久。你是空无。你是一切。无回音的大真空中,光,如是说。
196
秋 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197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198
天才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①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画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
199
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200
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我懊侮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①,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
201
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饱,爬满了蚤子。
注: ①瓦格涅,通译为瓦格纳(Richard Wagner, ),德国作曲家、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歌曲创作,代表作有《尼伯龙根指环》等。 ①splendour,辉煌,壮丽 ②melancholy,忧郁 ①bagpipe,风笛。
202
午门忆旧 北京解放前夕,1948年夏天到1949年春天,我曾在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过一段时间。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 宫门”。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 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有午门,没有午门,是不大一样的。没有午门,进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象一件衣裳没有领子。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秘庄严,深不可测。 午门的建筑是很特别的。下面是一个凹形的城台。城台上正面是一座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城楼;左右有重檐的方亭四座。城楼和这四座正方的亭子之间,有廊庑相连属,稳重而不笨拙,玲珑而不纤巧,极有气派,俗称为“五凤楼”。在旧戏里,五凤楼成了皇宫的代称。《草桥关》里姚期唱道:“到来朝陪王在那五凤楼”,《珠帘寨》里程敬思唱道:“为千岁懒登五凤楼”。指的就是这里。实际上姚期和程敬思都是不会登上五凤楼的。楼不但大臣上不去,就是皇帝也很少上去。
203
午门有什么用呢?旧戏和评书里常有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哪能呢!这是编戏编书的人想象出来的。午门的用处大概有这么三项:一是逢什么大典时,皇上登上城楼接见外国使节。曾见过一幅紫铜的版刻,刻的就是这一盛典。外国使节、满汉官员,分班肃立,极为隆重。是哪一位皇上,庆的是何节日,已经记不清了。其次是献俘。打了胜仗(一般都是镇压了少数民族),要把俘虏(当然不是俘虏的全部,只是代表性的人物)押解到京城来。献俘本来应该在太庙。《清会典· 礼部》:“解送俘囚至京师,钦天监择日献俘于太庙社稷。”但据熟悉掌故的同志说,在午门。到时候皇上还要坐到城楼亲自过过目。究竟在哪里,余生也晚,未能亲历,只好存疑。第三,大概是午门最有历史意义,也最有戏剧性的故实,是在这里举行廷杖。廷杖,顾名思义,是在朝廷上受杖。不过把一位大臣按在太和殿上打屁股,也实在不大象样子,所以都在午门外举行。廷杖是对廷臣的酷刑。据朱国桢《涌幢小品》,廷杖始于唐玄宗时。但是盛行似在明代。原来不过是“意思意思”。《涌幢小品》说,
204
“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毛毡迭(巾巴),示辱而已。”穿了厚棉裤,又垫着几层毡子,打起来想必不会太疼。但就这样也够呛,挨打以后,要“卧床数日,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 ——那就说脱了裤子,露出屁股挨打了。“遂有杖死者。”掌刑的是“厂卫”。明朝宦官掌握的特务机关有东厂、西厂,后来又有中行厂。廷杖在午门处进行,抡杖的该是中行厂的锦衣卫。五凤楼下,血肉横飞,是何景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五凤楼就很少有人上去。“马道”的门锁着。民国以后,在这里建立了历史博物馆。据历史博物馆的老工友说,建馆后,曾经修缮过一次,从城楼的天花板上扫出了一些烧鸡骨头、荔枝壳和桂元壳。他们说,这是“飞贼”留下的。北京的“飞贼”做了案,就到五凤楼天花板上藏着,谁也找不着——那倒是,谁能搜到这样的地方呢?老工友们说,“飞贼”用一根麻绳,一头系一个大铁钩,一甩麻绳,把铁钩搭在城垛子上,三把两把,就“就”上来了。这种情形,他们谁也不会见过,但是言之凿凿。这种燕子李三式的人物引起老工友们美丽的向往,因为他们都已经老了,而且有的已经半身不遂。
205
“ 历史博物馆”名目很大,但是没有多少藏品,东道里有两尊“ 将军炮”,是很大的铜炮,炮管有两丈多长。一尊叫做“武威将军炮”,另一尊叫什么将军炮,忘了。据说张勋复辟时曾起用过两尊将军炮,有的老工友说他还听到过军令:“传武威将军炮!”传“××将军炮!”是谁传?张勋,还是张勋的对立面?说不清。马道拐角处有一架李大钊烈士就义的绞刑机。据说这架绞刑机是德国进口的,只用过一次。为什么要把这东西陈列在这里呢?我们在写说明卡片时,实在不知道如何下笔 城楼(我们习惯叫做“正殿”)里保留了皇上的宝座。两边铁架子上挂着十多件袁世凯祭孔用的礼服,黑缎的面料,白领子,式样古怪,道袍不象道袍。这一套服装为什么陈列在这里,也莫名其妙 四个方亭子陈列的都是没有多大价值,也不值什么钱的文物:不知道来历的墓志、烧瘫在“匣”里的钧窑磁碗、清代的“黄册”(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殿试的卷子、大臣的奏折……西北角一间亭子里陈列的东西却有点特别,是多种刑具。有两把
206
杀人用的鬼头刀,都只有一尺多长。我这才知道杀头不是用力把脑袋砍下来,而是用“巧劲”把脑袋“切”下来。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套凌迟用的刀具,装在一个木匣里,有一二十把,大小不一。还有一把细长的锥子。据说受凌迟的人挨了很多刀,还不会死,最后要用这把锥子刺穿心脏,才会气绝。中国的剐刑搞得这样精细而科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整天和一些价值不大、不成系统的文物打交道,真正是“抱残守缺”。日子过得倒是蛮清闲的。白天检查检查仓库,更换更换说明卡片,翻翻资料,都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下班后,到左掖门外筒子河边看看算卦的算卦,——河边有好几个卦摊;看人叉鱼,——叉鱼的沿河走,捏着鱼叉,(炎欠)地一叉下去,一条二尺来长的黑鱼就叉上来了。到了晚上,天安门、端门、左右掖门都关死了,我就到屋里看书。我住的宿舍在右掖门旁边,据说原是锦衣卫——就是执行廷杖的特务值宿的房子。四外无声,异常安静。我有时走出房门,站在午门前的石头坪场上,仰看满天星斗,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就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207
北平一解放,我就告别了午门,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南下了 从此就再也没有到午门去看过,不知道午门现在是什么样子 有一件事可以记一记 。解放前一天 ,我们正准备迎接解放。来了一个人,说:“你们赶紧收拾收拾,我们还要办事呢!”他是想在午门上登基。这人是个疯子。
208
第二章 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与特点 一、诗歌的含义
第二章 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与特点 一、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以富于想象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精美的文学体裁。它饱含情感和想象,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
20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wei yi):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210
二、诗歌的分类 (一)按性质和内容分: 1、抒情诗 2、叙事诗 A:史诗 B:长篇叙事诗 C:小叙事诗 (二)按表现形式分: 1、格律诗:古代格律诗;现代格律诗 2、自由诗 3、民歌 4、散文诗
211
三、诗歌的特点 (一)表现生活的概括性 (二)真挚强烈的抒情性 1、真 2、健康、高尚 3、有时代感 (三)丰富大胆的想象性 (四)和谐悦耳的音乐性 (五)优美的语言 1、精练内蕴 2、有节奏感 、有韵律美
212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13
第三节 诗歌的写作 一、捕捉意象 (一)意象的含义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象。 意象具有描述性和拟喻性两种基本类型。 (二) 意象的来源 1、捕捉瞬间意象; 2 、展开想象的翅膀 3 、提高文艺素养
214
描述性意象: 是诗人的感觉和情思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结合,是更接近于客观物象的具象。它并非只是单的实景描摹,并不拒绝诸如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运用,主观色彩仍然浓烈。 他举起手臂,迟疑着 轻轻地,他的手指触着琴键 好象渡河的马,举起前蹄 用一瞬间的踟躇试一试水的深浅
215
拟喻性意象: 是把抽象的情思具象化而产生的意象,它不是诗人眼前的感官印象,而是记忆中的表象在外物触发下的复苏与组合,具有更大的变形性和创造性。 如艾青《马赛》中的一节: 午时的太阳 是中了酒毒的眼 放射着混沌的愤怒 和混沌的悲哀......
216
沙漠六变奏 一个面裹白纱的白衣人 跪在地上哭了 无能怀孕的母亲 把脸埋在她的胸臆 拜月野狼高举前蹄 向悲寒的月光悲嗥 骆驼驮负一具死尸
伴星光赶路 军队是两排移动的植物 一株株枯萎 迷路的旅者 向太阳高举六弦琴
217
一句话 冰心 那天湖上是漠漠的轻阴。 湿烟盖住了泼刺的游鳞。 东风沉静地抚着的我肩头, “且慢,你先别说出那一句话!”
一句话 冰心 那天湖上是漠漠的轻阴。 湿烟盖住了泼刺的游鳞。 东风沉静地抚着的我肩头, “且慢,你先别说出那一句话!” 那夜天上是密密的乱星, 树头栖隐着双宿的娇禽。 南风戏弄地挨着我的腮旁, “完了,你竟说出那一句话!” 那夜湖上是凄恻的月明, 水面横飞着闪烁的秋萤。 西风温存地按着我的嘴唇, “何必,你还思索那一句话?” 今天天上是呼呼的风沙, 风里哀唤着失伴的惊鸦。 北风严肃地擦着我的眼睛, 晚了,你要收回那一句话?"
218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219
古寺 消失的钟声 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 扩散成一圈圈年轮 没有记忆,石头 空蒙的山谷里传播回声的 石头,没有记忆 当小路绕开这里的时候
消失的钟声 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 扩散成一圈圈年轮 没有记忆,石头 空蒙的山谷里传播回声的 石头,没有记忆 当小路绕开这里的时候 龙和怪鸟也飞走了 从房檐上带走喑哑的铃铛
220
荒草一年一度 生长,那么漠然 不在乎它们屈从的主人 是僧侣的布鞋,还是风 石碑残缺,上面的文字已经磨损 仿佛只有在一场大火之中 才能辨认,也许 会随着一道生者的目光 乌龟在泥土中复活 驮着沉重的秘密,爬出门槛
221
诗中构建的密集意象,不是客观实景的再现,而是一个心造的幻想,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型象征结构。
众多诗的意象,构成历史的空间、历史的见证、历史的延徙、这一废弃场景各个层面上辐射出的象征内涵,综合审视,似乎可以悟出诗人对我们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心理结构的宏观性反思。 诗境空灵、深邃,似有悲观主义态度和痛感,但不超脱,也不绝望,因为“在一场大火之中”残缺石碑上面的已经磨损的文字将会辨认,“也许/会随着一道生者的目光/乌龟在泥土中复活/驮着一个沉重的秘密,爬出门槛。”这是诗人的企望和信念。 这首诗的象征意蕴,既有确定一面,又有模糊一面。确定性使读者能大致把握诗的空间色彩和诗人深层思考的抒情个性;模糊一面则带有更大的弹性和外延,犹如一种潜在的激情透出冷漠的语言表层,冲撞着读者的心灵。
222
二、精心构思 (一) 提炼诗意 (二) 选择角度 主观角度 客观角度 ( 正面角度 侧面角度 ) (三) 结构方式 推进式 辐射式 交错式
223
诗意贵新、贵深 新,是事物富于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诗歌引起美感的重要条件。 深,是诗人对生活应有的敏锐的感受力,对事物应有深刻的透视力。这样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人意外的内在意蕴。使读者透过诗的外在形象,看到隐含的深刻哲理,得到一种审美愉悦。如王泽洲的《日出》 萧萧的凉风中, 黎明,在缓缓地分娩。 哦,光明的诞生原来这样痛苦, 看山的那边 正渗出一滩殷红的血。
224
主观与客观角度,以诗人是否在诗歌中直接露面来区分。
主观角度:诗人站出来,直抒胸臆,歌唱生活。 客观角度:诗人在诗中不直接出现,感情也不是直接倾吐,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间接流露出来。 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是诗人观照客观事物的视角。正面角度就是着眼于事物的正面,即直接表现客观事物本身。侧面角度就是避开吟咏对象本身,而着墨于与它相关的事物,或者因它引起的反响,给人留下的印象。如公刘的《风在荒原上游荡 》:
225
风在荒原上游荡, 象一个酒醉的流浪汉, 打着呼哨,四处张望, 寻找可以过夜的地方。 风啊,你来吧,到我们的树林里来吧, 我们为你准备了眠床, 一片叶子,一只温柔的手掌。
226
推进式 从一个比较单纯而集中的意念出发,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但首尾意象息息相关,前后情景脉脉相通。就象一座庭院曲径通幽,登堂入室,渐入佳境。
这类诗的重点在结尾,卒章显示,篇末点题,结尾常常是诗歌的高潮和升华。传统诗歌多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
227
辐射式: 这种结构方式不是从单纯的意象出发,而是以多种不同的意象呈网络状的横向展开,从各种不同的方向接近核心意念。这种方式是把表面看来跳跃很大,互不相干的意象并置在一起,由诗人隐得很深的内在思想感情线索把他们联结起来。但它的表达始于意象也终于意象,它隐含着很深很丰富的思想却始终藏而不露。现代朦胧诗、意象诗多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舒婷的《思念》
228
交错式 这种结构方式是把两组完全相反、互相冲突的意象放在一起,彼此对照,交相辉映,造成一种看似反常却有正常的艺术境界,更有一种出人意外、发人深思的审美效果。 这是一种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结合方式。古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诗境。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艾青《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邵燕祥《青海》
229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230
这是一个高寒的地方 有是一个紫外线强烈照射的地方 一个干旱而渴望云霓的地方 一个孕育了大河与长江的地方 一个满身历史创伤的地方 一个肌腱有如青铜的地方 一个山鹰折端翅膀的地方 一个骏马放蹄奔驰的地方
231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232
三、锤炼语言 诗歌的语言不仅有字面的直接意义,而且还有联想和暗示的意义。生动、形象、精练,这是对文学语言的共同要求。而作为诗歌,则还有更独特的审美性质。 闻一多说过:“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它有无限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 诗歌语言的弹性,是指语义的舒卷自如和变化多端,有极大的伸缩性和延展性,字里行间有大量可供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汉语文字的象形性、多义性和语法结构的灵活性,是弹性美获得生命与能量的根源。 诗歌语言的弹性美有各种表现方式,如用象征手法表现出的言意两层性,用意象叠加构成的意指模糊性。
233
(一)弹性美 : 左旋左旋左旋 流沙河《牵牛花》 2、谐音双关 你又站得远远的了 1、一词多意 爬高爬高爬高 种子入药 又名黑丑
微笑着注视我的琴声 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 张烨《妙龄时光》
234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① 何悟不成匹。②
子夜歌 选三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① 何悟不成匹。② 【注释】 ①丝:谐“情思”的“思”。残机:残破的织布机。 ②匹:布帛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里用着双关语,暗喻二人不能成为匹配。
235
3、词语嫁接 :利用诗中情境、语境的暂时重叠与联系,巧用词语,把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嫁接在一起,使语言产生一石数鸟的效果。
只因她固执的坚信/前方有一位含笑的太阳 炊烟纺着云霞/织一顶温柔的帐纱 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4、跳跃省略:追求一种“语不接而意接”的艺术效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杜甫) 十里桃花,/十里杨柳,/十里红旗风里抖,/江南春,/浓似酒。(严阵) 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沙白)
236
(二)新奇美 (三)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语言区别于散文语言的主要分界。
237
1、锤炼动词 “你莫问我!/泪珠在眼边等着。”(闻一多) “妈妈,你脸上的微笑,是爸爸寄来的吧?”(谢采筏)
蓝天停于鹰的翅膀。(洪迪) “你莫问我!/泪珠在眼边等着。”(闻一多) “妈妈,你脸上的微笑,是爸爸寄来的吧?”(谢采筏) 春天就在镜子里,轻轻一抹就离去。田震(明天) 把你的影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夏宇)
238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2、词性活用 “茉莉花芬芳了清晨,你的温柔宁静了夜。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3、超常组合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牛,咀嚼着草香,颈下的铃铛,摇得黄昏响。
239
怕踩痛了多情的三月/——牧童抓牢了牛绳/壮实的山野,驮不动/娇嫩的阳春/江南少女的红润/紫云英
冬天种下的是西瓜和豆粒 夏天收到的是空空的欢喜 看一看邻居女儿听一听收音机 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 张楚《蚂蚁蚂蚁》 怕踩痛了多情的三月/——牧童抓牢了牛绳/壮实的山野,驮不动/娇嫩的阳春/江南少女的红润/紫云英 (饶庆年) 4、句法多变 往年春天播种,今年播种春天。
240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再别康桥》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何其芳《欢 乐》
241
作业: 1、阅读指定诗歌,写出至少五篇读后感。 2、完成教材313页的训练题。 3、分析顾城的〈远与近〉。
4、举例谈谈你对意境的理解,比较诗歌与散文在 创造意境时的异同。 5、根据自己的情况试创作诗歌。
242
诗歌赏析
243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44
《我爱这土地》导读 曹津源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
245
一、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二、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
246
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47
”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三、升华土地情结。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248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249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①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250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251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52
沙扬挪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253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54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255
像 我 一 样 , 像 我 一 样 地 默 默 彳 亍 着 ,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怅 。 她 静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 她 飘 过 像 梦 一 般 地 , 像 梦 一 般 地 凄 婉 迷 茫 。 像 梦 中 飘 过 一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飘 过 这 女 郎 ;
256
雨 巷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着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样 的 颜 色 , 丁 香 一 样 的 芬 芳 , 丁 香 一 样 的 忧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彷 徨 ; 她 彷 徨 在 这 寂 寥 的 雨 巷 , 撑 着 油 纸 伞
257
她 静 静 地 远 了 , 远 了 , 到 了 颓 圮 的 篱 墙 , 走 尽 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 消 了 她 的 颜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怅 。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飘 过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258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259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盼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260
船 舒婷 一只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在搁浅在 荒凉的礁岸上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垂荫 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261
满潮的海面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波浪喘息着 水鸟焦灼的扑打翅膀 无垠的大海 纵有辽远的疆域 咫尺之内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262
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 世纪的空间 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 难道真挚的爱 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 难道飞翔的灵魂 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263
顾城诗二首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64
安 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265
有 时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松疏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使我看见太阳 把爱装满我的篮子 使我喜爱阳光的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 像小鸟那样 相互做梦 四下是蓝空气 秋天 黄叶飘飘
266
(三)情节是小说的基本框架 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仅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还是矛盾冲突的发展轨迹,也是小说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故事与情节的区别: 例: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 国王死了,因为伤心,王后也死了。 王后死了,死因不详,后来发现是因伤心而死。 (四)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
267
第三章 小说写作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和特点 一、小说的含义
第三章 小说写作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和特点 一、小说的含义 指运用形象化的散文体语言,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灵的刻画,情节的构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二、小说的基本特点 (一)虚构的小说世界 接下页
268
保留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前提下,超越直观现实的具体性,来表现主观的真实和象征的意义。
1、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性 主要表现在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来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和叙述情节,它是在同一类原形人物和同类事件的前提下,采用集中概括同类人的特征而塑造出一个典型形象的虚构方法。 2、当代小说的虚构性 保留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前提下,超越直观现实的具体性,来表现主观的真实和象征的意义。 接下页
269
虚拟的现实生活,产生种种的幻化的环境,甚至人物形象也趋向模糊,作者在这种十足虚构的情景当中,或者浅显地表现某种情绪的流动,或者深刻地寄托某种生命的体验,人生哲理。如汪曾棋的小说,《受戒》《鸡鸭名家》《大淖记事》等等。 对现实的变形,采用象征的手法超越现实。当代小说创作加重了作家主观视觉的表现,因而他们的虚构就更加彻底,完全抛开现实的直观形状和生活原貌,而采取形象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唤醒心灵。如王蒙的《来劲》。在当代小说的创作中,对“典型”的意义有了更宽泛的理解。如池莉笔下的凡人百姓像,王朔笔下的人物等等。
270
(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 要求具有典型性,其人物必须是某一个阶级、某一个集团或某一类人的代表,或在他或他们的身上集中了一类人的本质特征。 当代小说的人物 当代小说创作中,人物的塑造占主要地位,但也出现了人物具象淡化的倾向。一种倾向是人物的外部行为、性格刻画淡化,而着重渲泻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一种是抛开人物具象,而着重描叙人的意识和无意识。
271
第二节 小说的分类 小说的类别可以从创作方法、写作技巧、主题倾向、题材范围等 不同方面来划分。 一、习惯的分法是根据作品的篇幅长短划分: 1、微型小说 2、短篇小说 (2000——20000字) 3、中篇小说 (20000——100000字) 4、长篇小说 (100000字以上)
272
二、当代小说新类别 1、批判小说 2、改革小说 3、寻根小说 4、意识流小说 6、“新”字号小说 记实小说感觉主义结构主义 新写实主义小说
5、先锋小说 6、“新”字号小说 记实小说感觉主义结构主义 新写实主义小说 新体验小说 新状态小说
273
一、小说人物的刻画(“扁平人物”与“圆型人物”)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集中概括法
第三节 小说的写作 一、小说人物的刻画(“扁平人物”与“圆型人物”)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集中概括法 集中概括生活中的同类人物的多种特征为一个人物的方法,又叫典型化的方法。 2、原形加工的方法 (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1、通过个性的刻画来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 2、要善于写出人物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在矛盾冲突中凸现人物性格
274
(三)人物描写的方法 1、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及场景细节。(生活细节和情态细节) ( 1)通过人物行为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2)通过细节描写来传达人物感情 (3)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275
2、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它是人物描写的一种内向化和深刻性。 (1)内心独白 (2)内心分析 3、语言描写 (1)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 (2)人物的语言要反映其内心世界 4、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外貌、面部表情、衣裳服饰的描写。
276
二、小说情节的构思方法 (一)情节提炼的方法 1、人物性格决定法 2、典型化法 3、嫁接法 4、夸张法 (二)情节结构的技巧 1、悬念 指的是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等,所抱有的一种期待的心情。
277
2、意外 又称突转,指小说情节在进展过程中,发生出于读者意料之外的转折,致使人物命运、事件的结局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 3、巧合 巧合的三种可能: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偶然事件) 4、误会 误会分为悲剧性误会和戏剧性误会。
278
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一般有两种,一是外视角(全知视角);一是内视角(单一视角)。
(三)小说的结构形式 1、单线式结构 2、复线式结构 3、放射式结构 4、散文体结构 5、板快组装式结构 6、结尾突转式结构 三、小说环境的描写 四、小说的视角 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一般有两种,一是外视角(全知视角);一是内视角(单一视角)。
279
五、小说的叙事技法 小说的叙事技法不同于表现方式,它的概念大于后者。表现方式属于表达的范畴,叙事技法是与叙事的构思、建构同等层次的概念,在构思阶段就包含了某种叙事技法的操作,在使用叙事技法时,必然包含了对各种表现方式的运用。叙事技法属于技巧的范畴,传统的叙事技法很丰富,如借影、文眼、悬念、巧合等,下面介绍几种现代叙事技法。 (一)时空跳跃 时空跳跃是一种现代叙事技法,在意识流叙事流派那里发展到颠峰。王蒙的《风筝飘带》、《夜的眼》、《春之声》和《布礼》等作品就大量运用时空跳跃的手法。
280
(二)复调模式 复调模式是苏联著名理论家巴赫金 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小说时提出的叙事理论,他认为复调模式的特征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复调模式的叙事有几个主要特征: 1、叙事中往往存在两个系列以上的形象、意识、情感、声音或主题,这些叙事对象不仅仅是作者描述的客体、同时也是具有独立功能的主体。 2、在复调叙事中,作者没有凌驾于叙事对象之上,叙事中不存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是由各种各具完整价值、互不相混的独立意识或声音构成。
281
3、复调叙事不重视历时性地展示人物和事件,而侧重于共时状态中由人物的对话、回忆、潜意识以及事件和情节展现出来。
(三)本体象征 整体象征的叙事技法是追求叙事在整体结构上成为一个象征符号,作者的叙事寓意渗透在整体结构之中,读者则在对叙事作品的整体体味和感悟中领会其象征意蕴。传统叙事作品中,运用整体象征叙事技法的主要是寓言,如《伊索寓言》、《聊斋志异》中某些作品就属于寓言整体象征。 现代作品《现代启示录》、《老人与海》、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贝克特《等待戈多》、马尔克思《百年孤独》等等。
282
80年代以来,《南方的岸》、《北极光》、《老井》、《翡翠烟斗》等。
(四)非情节化 广义的非情节化是一种“叙事现象”它存在于运用各种叙事技法的叙事作品中,如意识流和象征性叙事作品都体现了非情节化的特征。 狭义的非情节化是一种叙事技法,情节在叙事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大大弱化。 运用非情节化的叙事技法,关键是寻找到某种能推动叙事行进的因素,这种因素可以是情绪、感受、印象、甚至叙事语调等等。
283
五、当代小说创造新技巧 (一)意识流 (二)感觉主义 (三)象征手法 1、自由联想心理画面的直接展现 2、以现实为刺激物,通过联想来展开意识
3、通过幻觉、梦境的描写来展现意识 (二)感觉主义 1、注重主观世界对色彩的渲染 2、注重主观感觉对事物的直觉,描写时不求形似 3、以现代人的感觉审视历史 (三)象征手法 1、局部象征 2、整体象征
284
作业、 1、谈谈你对新时期小说创作与传统小说创作的理解。 2、分析〈哦,香雪〉。 3、分析汪曾祺的〈受戒〉,并浅析其语言风格。
4、分析阿城的〈棋王〉,谈谈你对“寻根文学”的理解。 5、分析王蒙的代表作,理解“意识流”创作手法。 6、阅读指定作品。
285
第四章 杂文写作 第一节 杂文的含义和特点 一、杂文的含义 1、杂文的发展简史 2、杂文的简单定义
第四章 杂文写作 第一节 杂文的含义和特点 一、杂文的含义 1、杂文的发展简史 2、杂文的简单定义 杂文是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议论的一种既具有一定理性蕴含,又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文章。
286
二、杂文的特点 (一)杂文求“杂” 1、本质上求“杂” 《战士和苍蝇》 2、取材上求“杂” 《生命的三分之一》 3、行文表达上求“杂” 杂文笔调:亦庄亦谐,泼辣犀利,文、理、情、 并茂的杂文内行文风格。 4、体式上求“杂” 《文明小议》 雪峰寓言
287
二、文明小议 煞风景 你能设想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间架起一尊迫击炮,或在周铜汉瓦旁边摆上一台录音机吗?然而这样的事正在天坛发生。在巍峨辉煌的祈年殿前面那气派万千的方场中央,距离白玉栏杆数米处,近来一直停放着一辆桔黄色的小轿车。车身油漆剥落,车窗也已破,是用马粪纸堵着。据说放在那里的用途是:供游人站在车旁,以高峻雄浑的古建筑为背景,拍时髦照片! 看来文物名胜的保护,不仅仅是个禁止游人在墙上留名题字的问题。
288
后无来者 我最怕那种有弹簧的活动门。星期天早餐时刻,我站在附近有这种活动门的小饭馆作了一次“公德调查”。在七八分钟内,进出了二十来位顾客。大部分是把门推开,人进去后,任那扇门往后绷去,好像后边并无来者。有时里外同时对推,相持不让,最后总是弱者退了下来。一个运动员打扮的小伙子把门推到极限,门猛地绷回来。幸好后边是个中年人,他挨了一下打,也随口骂了声难听的。一个抱娃娃的妇女走上台阶,我替她捏把汗。看来她很有经验:她倒退着进门,娃娃没撞着,她背上可狠狠地挨了一下。只有一位70开外的老婆婆,当她看见里头走出个小姑娘,手里托着同她年龄很不相称的那么一大叠油饼时,就主动替她拉开门,一面轻声宽慰她说:“姑娘,放心,我等你。” 星期天早晨如此,平时赶着上班,就不堪设想了!
289
圈套和陷阱 公园里或人行道旁,只要是兴建过土木的地方,就常有一截截一二尺长的“钢骨”弯弯地露出地面,活像套狼用的那种圈圈。有时看到拔掉旧村后未填的深坑,或敞着口(铁盖撂在一旁)的水表井,很像猎虎挖的那种陷阱。 我想,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文明”应该是保障市民(包括老弱病残)生活得安全。
290
二丑艺术 鲁迅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 “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净,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
291
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292
生命的三分之一 邓拓/文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这就很清楚了,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人民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 “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如: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在这里,师旷劝七二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拚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北史》《吕思礼传》记述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是: “虽务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光是烛灰一夜就有几升之多,可见他夜读何等勤奋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轻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这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293
魔鬼与镜子 有一个魔鬼,拣到了一面镜子,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所以拿在手里认来认去,不料从那里面看见了一个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这魔鬼倒并不害怕,然而非常生气,他发怒道:“呸,丑恶的凶鬼!世界是给你住的么?我要你永远不见天日!”他就把那镜子沉到一口湖底里去。 但别的魔鬼告诉他说:“那就是叫做镜子的东西呀,那里面照出来的正是你自己呢。”他马上去捞了回来,重新再照,而他看见的仍是那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然而他对自己说:“唔,这就是我,一个可敬可爱的我呀。一个道德家,一位将军,……不坏,越看越不坏!这是一面真真的宝镜!”所以他就把镜子带在身边,十分珍重,一有闲空就拿了出来,把自己照了又照。 难道一切丑恶的人都反对镜子的么,假如镜子反而证明了丑恶的优美与权威?
294
(二)杂文“不杂” 1、杂而有“理”; 2、杂而有“章” ; 3、杂而有“味”; 4、杂而有“度”
295
三、文学性 (一)广泛运用喜剧手法 杂文常用的喜剧手法有: 诙谐、幽默、滑稽、 讽刺、嘲笑、反语、夸张、荒诞,等等。 (二)语言力求精练隽永 (三)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296
附: 杂文的特征 一、现实性 1、主要针对现实问题 2、题材传递现实信息 二、政论性 1、论述的口子比较小 2、侧重揭露与批判
297
三、杂文运思的基本方法 ——“逆向思维”、“统摄思维” (一)逆向思维 (二)发散思维 (三)统摄思维 四、杂文驭文的基本方法 ——“执简驭繁”、“虚实杂糅”、“绵里藏针” (一)执简驭繁 (二)虚实杂糅 (三)绵里藏针
298
第二节 杂文的分类 一、广义杂文与狭义杂文 二、严肃杂文与“轻杂文”
299
第三节 杂文的写作 一、杂文取材的基本方法 ——“取类型”和“取典型” 二、杂文立意的基本方法 ——“画龙点睛”与“以象显义” (一)画龙点睛 (二)以象显义 1、“兴象”显义 2、“喻象”显义
300
3、讲究文采,倾注感情,做到文、情、理和谐统一
附: 杂文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一、杂文的写作要求 1、要关注社会信息,善于抓住有议论价值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2、口子要小,构思要巧 3、讲究文采,倾注感情,做到文、情、理和谐统一
301
二、杂文的写作方法 1、类型概括法 2、就事论理法 3、由此及彼法 4、以古喻今法 5、原形毕露法 6、谐趣谈笑法 7、集中扩散法 8、旧说新解法 9、正反颠倒法 10、新编寓言法 11、观点陈列法 12、以小见大法
302
第五章 报告文学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报告文学的含义及发展 1、报告文学的定义:
第五章 报告文学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报告文学的含义及发展 1、报告文学的定义: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来表达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
303
2、报告文学的发展: 报告文学是近代新闻报刊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急剧多变的时代的产物。它的名称的正式确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我国报告文学,发轫于本世纪20年代,确立于30年代。以后 经历了几次繁荣与发展。 (1)30年代初和抗战时期 (2)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时期 附:报告文学概述
304
哥德巴赫猜想 大雁情 没有一片树叶 船长 黑色的七月
305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分类 一、按写作对象分: 可分为写人为主和写事为主两类 二、按篇幅分: 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报告文学 三、按性质分: 可分为歌颂性、揭露性和问题报告文学 四、按视角分: 可分为单视角、多视角(即宏观全景式报告文学)
306
(报告文学的题材必须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 2、报告文学是“选择的艺术” (二)选取典型题材的方法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写作 一、选择典型题材 (一)题材对报告文学写作十分重要 1、选题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报告文学的题材必须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 2、报告文学是“选择的艺术” (二)选取典型题材的方法 接下页
307
1、发现与捕捉 (1)在生活中发现 (2)从新闻报道中发现 2、采访与调查 (1)选择好采访对象 (2)注意现场观察体验,写出现场感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报告文学迎来了真正、持久的繁荣和发展。
308
(一)新闻性 1、真实性 2、时效性 (二)文学性 1、用小说手法刻画、再现典型人物形象 2、注意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 (一)新闻性 1、真实性 2、时效性 (二)文学性 1、用小说手法刻画、再现典型人物形象 2、注意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 3、借鉴文学创造的多种手法 (三)政论性 (四)边缘性
309
二、巧妙安排结构 报告文学的写作除了虚构外,与其他叙事文学的写作基本相同,其结构方式也大同小异。 (一)纵式结;(二)横式结构;(三)纵横式结构;(四)心理结构 三、发挥议论特色 (一)直接地发表议论 (二)揭示事物本质意义 (三)用议论来过渡 四、体现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310
第六章 文学评论写作 第一节 文学评论的含义和特点 一、文学评论的含义
第六章 文学评论写作 第一节 文学评论的含义和特点 一、文学评论的含义 文学评论又叫文学批评,是对文学活动现象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评价的论述性文章。 文学评论的论述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文学史、读者鉴赏接受等一切文学活动现象。 以作家的作品创作为主要论述对象的文学评论,是文学评论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样式。对作品的评价包括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形式(结构、语言)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文学现象、社会现象等的分析思考。
311
评价作品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和历史的”辨证统一的标准。
二、文学评论的标准 评价作品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和历史的”辨证统一的标准。 美学标准: 1、形象是否生动 2、内容是否典型 3、形式是否完美 4、情感是否强烈 5、是否独特 历史标准: 接下页
312
历史标准: 1、考察文学创作是否真实、典型地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生活。 2、考察作者以怎样的立场看待社会历史生活,表达了怎样的倾向,这立场是否符合生活本质,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根据创作所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去考察。
313
1、从写作的主客体关系上看,文学评论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二节 文学评论的职能和标准 一、文学评论的职能 (一)评价、阐释 (二)指导创作 (三)引导鉴赏 二、文学评论的特点 1、从写作的主客体关系上看,文学评论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2、从写作的心理活动方式看,文学评论是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的交融 3、从写作语言的角度看,文学评论是科学表述与艺术表达的结合
314
第三节 文学评论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 二、我们采用另一种分类方法 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第三节 文学评论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 1、按评论对象的体裁为标准所作的分类,分为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散文评论四大类。 2、按评论内容的特点和范围来区分,分为作品评论、作家评论、综合评论、理论评论。 二、我们采用另一种分类方法 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我们就是根据这四种关系的侧重于某一种来确定、划分文学评论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评论;(二)作家评论;(三)作品评论;(四)接受评论
315
世界: 客观世界、社会存在,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对象。 作品: 是创作活动的成果和实体显现,反映着作者的主观情志和世界的客观情况。是文学创作和评论的中心。 作家: 是创作活动的主体,他接受世界的作用并能动地反作用于世界。 读者: 创作只有得到读者的接受,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功能。
316
三、从宏观角度划分: (一)隐喻式文体 这是在写作上偏重于艺术因素的文学评论,主要采用描述手段以评析文学创作。注重评论主体的感悟以及情感投入,对评论对象的把握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而非抽象的、全面的,概念的使用上较为模糊,并常常使用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支撑整个评论文本的支柱是意象而不是理念。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话、评点,现当代的文论随笔,作家艺术家们的文学谈,就是此类代表。 (二)直述式文体 在写作中偏重于科学因素的文学评论。主要采用逻辑性论证的手段评析对象。强调理性、客观性而尽量控制主观随意性。力求全面具体地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概念有严格限定,以理念为整体文本的构架。有利于对文学创作的理性、理论把握。学术论文、理论专著,学者、理论家、教授们的评论就是此文体的代表。
317
四、微观划分 1、论文 2、书信体 3、文艺随笔 4、札记 5、对话体 6、序跋体 7、评传 8、诗文体 9、诗话词话 10、评注 11、评选 12、评点
318
文学评论的方法是指从理论上把握评论对象,从而达到某种评论目的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第四节 文学评论的写作 一、文学评论的方法及批评模式 (一)文学评论的方法 文学评论的方法是指从理论上把握评论对象,从而达到某种评论目的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三个基本类别: 1、最高层次的方法是哲学方法。 2、次一层次方法是逻辑方法。 3、具体科学层次的方法,即专门用于文学评论的批评模式。指心理评论、社会评论、结构主义批评、接受审美批评等等。 (二)具体批评模式的运用
319
二、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 (二)聚材 1、书目 2、索引 3、年鉴 (三)整理 (四)立论 (五)撰写 1、写提纲 2、行文 3、改定
(一)选题 (二)聚材 (三)整理 (四)立论 (五)撰写 1、书目 、索引 、年鉴 1、写提纲 2、行文 3、改定
320
【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