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大陆蓄冷技术的发展 天津大学 张永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大陆蓄冷技术的发展 天津大学 张永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大陆蓄冷技术的发展 天津大学 张永铨

2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城市中新建了大量具有集中空调的宾馆、办公大楼和大规模商业中心。最近几年气候变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安装空调增多,使集中空调和居民空调的制冷负荷用电占整个城市用电的比例上升,电力供应高峰不足而低谷过剩的矛盾相当突出,电网负荷率下降。2009年底中国大陆电力装机容量为8.74亿千瓦,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政府部门实行了电力供应峰谷不同电价政策,是引导用户避峰用电,鼓励低谷用电的电价措施。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水蓄冷、冰蓄冷技术来达到移峰填谷和减少变电设备,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各地区也出台了各项有关促进蓄冷空调工程发展的政策,尤其是与热泵相结合的蓄能系统给予鼓励和支持,推动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力蓄冷技术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有效手段,即便在电力供求平衡时期,与热泵相结合的蓄能技术,仍然是电力需求侧管理重要的移峰填谷技术措施。

3 中国大陆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建造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至今已有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833项,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22个省都建造了蓄冷空调系统,见表1。

4 表1 全国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 (按地区分) 地区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浙江 江苏 山东 湖南 湖北 河南 河北 广东 江西 广西 四川
表1 全国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 (按地区分) 地区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浙江 江苏 山东 湖南 湖北 河南 河北 广东 江西 广西 四川 福建 安徽 山西 辽宁 陕西 甘肃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海南 总计 冰蓄冷 103 53 14 5 100 109 44 12 35 6 26 89 18 4 21 10 1 716 水蓄冷 2   1 8 3 19  2 17 31 117 115 63 16 46 15 54 28 106 22 27 24 11 833

5 蓄冷空调实绩较多的依次是 江苏省(117个)、北京市(115个)、广东省 (106个,其中70个在深圳市)、浙江省(100个,全部是冰蓄冷)、上海市(63个)、 湖北省(54个)、山东省(46个)、广西省(35个,其中31个是水蓄冷)、河北省(28个)、四川省(27个)、安徽省(24个)和江西省(22个) 。但是,由表1可见,已建的蓄冷空调工程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白天高峰电力紧缺的北京市、深圳市和东南沿海地区。预计今后这种蓄冷技术将会在中国更广大的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

6 中国大陆在开始发展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工程时,就采取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发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虽然我们只经历二十多年的工程实践,我国蓄冷空调工程项目还不太多,但有不少工程规模较大,蓄冷量亦比较大,采用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效果良好,已有不少工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7 中国大陆清华同方自主开发的闭式外融冰蓄冷设备和系统,以及浙江杭州华电华源自主开发的RUNPAQ(源牌)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蓄冷设备和技术,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不过,现在只有RUNPAQ(源牌)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蓄冷设备和技术还在进一步生产和发展。设计和施工的蓄冷空调工程,采用RUNPAQ(源牌)纳米导热复合盘管现有三种型式:单层型、重叠型和圆盘型蓄冰装置可供选用。目前已应用于140个工程中。

8 中国大陆水蓄冷空调工程现有117个,采用了十几个中国大陆自主的专利技术,载冷体工作温差从原来的5 ℃提高到10℃,甚至更大,使蓄冷密度由原来的5.8KW/m3(5,000大卡/m3)提高到11.6KW/m3(10,000大卡/m3)或更大,由此使蓄冷水槽的容积大大减少,工程造价降低、传热损耗乃至载冷体输送功耗也随之减小,尤其在建筑物附近有空地可建蓄冷水罐(槽)或已有的消防水池可利用时,更有其推广使用的价值。

9 广州徐威高工在生前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水蓄冷的设计工作,共进行了17个水蓄冷工程,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设计特点,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获得多次省、市奖励,对中国大陆水蓄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做了86个水蓄冷工程(包括徐威高工独立设计的7项工程和合作完成的9个工程),首先在我国水蓄冷工程提供各种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水蓄冷工程已有59个。

10 北京燕京啤酒厂

11 广西近几年来采用水蓄冷空调工程较多,有31个其次是湖北省有19个,广东省有17个(其中深圳市有8个),北京市有12个,上海市有10个。
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候机楼(405,000m2)的能源中心,采用了水蓄冷系统作为冷源的方案。总水蓄冷量为106,696RTh,共用4个水蓄冷罐,每个水蓄冷罐直径为26m,高为22m。冷水机组共有10台,每台制冷量为2,000RT,供冷水温度为4℃,回水温度为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8℃。这个工程由于采用大温差,系统管道投资减少,采用水蓄冷空调比采用常规电制冷空调的初投资节省1,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省空调电费约900万元.水蓄冷空调比冰蓄冷空调初投资节省5,510万元,每年多节省空调电费300多万元。

12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能源中心

13 最近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候机楼空调),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中心,深圳机场改造工程(区域供冷),以及以前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候机楼空调),均采用水蓄冷。
重庆世纪金源广场,其中高档商业面积27万m2,采用水蓄冷,利用消防水池扩大到10,000 m3,采用美的10kV高压离心机组。 北京用友软件园建筑面积47.3万m2,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加蓄冷(热)系统。一期采用冰球蓄冷,总蓄冷量2,040RTh,二期采用水蓄冷(蓄热),蓄冷水池容积5,200 m3 。 中国大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与水蓄冷、水蓄热相结合的水蓄能系统相继出现,日益显示它的节能效果。适应热泵空调系统的专用末端装置也进行了开发和应用。

14 中国大陆冰蓄冷空调工程716个,不仅采用美国BAC、FAFCO、CALMAC、MUELLER、CRYOGEL和法国CIAT的先进蓄冰设备,我国北京西冷、清华同方,浙江华源和浙江国祥等也开发有自己特色的蓄冰设备。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下属广州鑫誉蓄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拥有多项专利的动态冰蓄冷技术。 法国CIAT公司最早在杭州建立CIAT冰球生产工厂。最近中国台湾“冰宝”(GEMINI)牌塑料盘管和美国EVAPCO椭圆钢盘管均在上海建立了生产线,美国BAC圆形钢盘管在大连建立生产线,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运输费用和缩短了供货时间。 有关采用各家蓄冰设备的工程项目的数量统计详见表2和图1。按照蓄冷量计算得到的各家蓄冰设备所占比例见图2。

15 表2 中国大陆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按蓄冰设备分)
表2 中国大陆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按蓄冰设备分) B A C F O I T L M U E R Y G N V P 源牌 纳米 导热 复合 盘管 杭州法凯洣玛 北京高灵蓄冰筒 西 广州鑫誉 项目 总数 139 54 122 26 5 15 35 33 81 140 4 3 28 12 7 117

16 图1 中国大陆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按项目划分)

17 图2 中国大陆蓄冷空调项目蓄冷量统计(按蓄冷量划分)

18 从已建成和投入运行的蓄冷空调工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已建成的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工程,凡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运行,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在削峰填谷、减少运行费用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工程在用电高峰时段可以不开主机,对削峰作用很大。

19 (2)由于蓄冰储能提供了低温冷源,为低温送风技术的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蓄冰技术与低温送风技术的结合,既可以有效地使峰谷差减小,又可省能与节省初投资,它是目前国际HVAC&R行业公认的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我国十分注意发展低温送风技术,已经在25个以上冰蓄冷空调工程中采用了大温差和低温送风系统(表3中展示17个)

20 3 大温表差或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
序号 名 称 建筑面积m2 蓄冷量RTh 蓄 冰 设 备 1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80,000 7,120 美国BAC-TSU-972M型 2 上海科技城 96,000 9,240 美国BAC-TSU-920MS型 3 西北电力集团公司调度通讯楼 35,000 3,564 美国BAC-TSU-594MS型 4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候机楼 52,000 13,680 美国BAC-TSC-380M型 5 四川邮政管网中心大楼 56,730 7,616 美国BAC-TSC-238M 型 6 嘉兴华庭街主力百货和地下超市 20,000 6,125 美国Paul Mueller片冰机 上海浦东国际儿童医学中心 40,000 4,500 美国BAC-TSC-300M 型 8 杭州建设银行(银泰广场) 31,000 2,820 9 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45,000 美国BAC-TSC-297M型 10 北京中关村西区区域供冷 900,000 28,560 美国BAC-TSC-306S 型 11 广州大学城 7,240,000 252,000 美国BAC-TSC-7121MFS 型 12 上海东华大学 94,000 6,536 13 浙江金华时代广场 140,000 11,880 CIAT冰球 14 上海浦东机场能源中心 405,000 106,696 水蓄冷 15 上海中凯城市之光 240,000 6,840 16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 550,000 22,800 美国BAC-TSC-950S型 17 北京中石化办公用房 173,035 18,240 美国BAC-TSC-380型

21 (3)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群和住宅小区,在采用区域供冷系统时,冰蓄冷方案也作为考虑或采用之一, 在某些工程已被采用。例如广州大学城共有10所大学,建筑面积共72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50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纳入区域供冷系统,采用BAC钢盘管, 总蓄冰量达25.2万RTh,建成后是全球第二大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对削峰填谷将起积极作用。 住宅小区采用冰蓄冷集中供冷(热)系统的有杭州中江都市花园、江苏常州金禧园、上海路易凯旋宫、江苏仪征镜湖花园、上海万里凯旋华庭、湖南电信花园、上海中环凯旋宫等.

22 广州大学城

23 中国大陆采用美国BAC公司钢盘管,共139个工程,总蓄冷量1,211,773 [RTh]。
(2010年8月) 日本BAC公司钢盘管,共1,136个工程, 总蓄热容量1,201,953[USRt.h]。 (2009年9月)

24 杭州市市民中心,采用RUNPAQ(源牌)纳米导热复合盘管,建筑面积580,000m2,蓄冷量39,360RTh。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

25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集中供冷,供给东塔、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图书馆、广州歌剧院等20多个大楼空调用冷,采用EVAPCO椭圆钢盘管,总蓄冷量82,080RTh,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蓄冷量28,728RTh。

26 (4)热泵及蓄能式中央空调技术方案在北京等地已有多项工程采用。例如北京九华山庄二期酒店:冰蓄冷+土壤热泵系统,建筑面积131,262m2,设计日峰值负荷为3,733RT,双工况机组与蓄冰装置采用串联方式,双工况主机位于上游,总蓄冰量为8,050RTh。还有北京昆仑酒店式公寓(水源热泵+冰蓄冷),北京茶叶城(水水热泵+水蓄冷+水蓄热), 北京大红门服装市场(水水热泵+冰蓄冷), 北京音像城(水水热泵+水蓄冷+水蓄热), 北京大宝办公楼(水水热泵+冰蓄冷),北京延庆文化中心(水源热泵+冰蓄冷),河北职业政法学院(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河北正定中学(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合肥大剧院(水源热泵+冰蓄冷),无锡江南大学图书馆(水源热泵+冰蓄冷),沈阳商业城(水源热泵+冰蓄冷)等。还有湖南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是国内第一个采用风冷热泵+冰蓄冷项目。

27 九华山庄三期酒店工程概况 北京九华山庄二期酒店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一家涉外四星级酒店,采用冰蓄冷+地源热泵系统,建筑面积共计131,262m2,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建筑高度为55.2m。 工程外景

28 (5)冰蓄冷空调工程的测试工作开始引起人们重视(北京,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从2003年8月开始冰蓄冷空调系统测试工作,到2004年8月),使我们能更深入了解和掌握冰蓄冷空调工程的特性。

29 北京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30 (6)重视大温差和低温送风中遇到的一 些问题进行研究工作,并建立了实验 室,某些厂家开始生产和供应大温差 和低温送风末端装置。

31 展 望 (1)国家重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突出抓好节约用电。电力部门在一些电力会议上提出继续大力推广蓄冷空调技术,充分运用价格杠杆鼓励用户采用蓄冷空调。随着各地峰谷电价实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峰谷电价比的加大,为电力蓄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电力蓄能技术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有效手段,而且即使在今后电力供应平衡时期,电力蓄能技术仍然是电力需求侧管理(DSM)重要的移峰填谷技术措施。

32 (2)总结我国蓄冷空调工程在移峰填谷中发挥很好作用的典型,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
(3)进一步开发国产蓄冷设备和自控系统,同时采用大温差和低温送风技术,降低造价,运行可靠,使各项工程通过降低运行费用得到受益,缩短设备投资回收期。 (4)2007年出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KIO《冰蓄冷系统设计与施工图集》。 (5)2008年5月出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其中新增一章“蓄冷和蓄热”。 (6)2008年10月出版行业标准JGJI 《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

33 谢 谢!

34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工程

35 信达大楼

36 交通银行杭州分行金融大楼

37 北京海淀新科技大厦

38 谢 谢!


Download ppt "中国大陆蓄冷技术的发展 天津大学 张永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