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2
讲 座 的 基 本 内 容 一、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使用情况 二、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教材内容解读
三、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教学指导建议
3
一、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使用情况 · 专题教材立项审查通过情况 · 课改实验省市专题教材使用情况 · 专题教材编排介绍 · 专题教学目标分析 · 专题教材存在的问题
4
·专题教材立项审查通过情况 教材 主编 组织编写单位 审查通过情况 人教版 姬秉新 陈梧桐 欧阳中石 陈其 李伟科 马执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姬秉新 陈梧桐 欧阳中石 陈其 李伟科 马执斌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岳麓版 曹大为 赵世瑜 湖南岳麓书社 人民版 朱汉国 马世力 人民出版社 大象版 王亚民 河南大象出版社
5
· 课改实验省市专题教材使用情况 每个省、市至少选择2个版本教材。 广东省四个版本的教材都在使用。
6
▲ 模 块 人民版:历史必修①、历史必修②、历史必修③。 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历史必修第二册、 历史必修第三册。
岳麓版: 历史必修(Ⅰ)命名为:政治文明历程 历史必修(Ⅱ)命名为:经济成长历程 历史必修(Ⅲ)命名为: 文化发展历程 大象版: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
7
▲ 专 题(单 元) 人教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大象版 课标 9 7 8 5 6 模块 历史Ⅰ 历史Ⅱ 历史Ⅲ
四种版本历史必修教材的专题数量如下: 模块 人教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大象版 课标 历史Ⅰ 9 7 历史Ⅱ 8 5 历史Ⅲ 6
8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八)
岳麓版 课标内容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六)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二)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四)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九)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五)
9
专题 人民版 课标内容 备注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 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近代史 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 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世界古代史 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世界近代史 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现代史
10
由此可见,人民版历史必修(Ⅰ)教材内容有两个显著特点
·“厚今薄古”:中国近代以来的专题占4个。 ·“重视本国”:涉及中国史5个专题、世界史4个专题。
11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的9个专题属政治史(人类社会政治活动
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包 括: 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度、 郡县制、雅典民主制度、 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等 政治事件:日军侵华和抗日战争、太平天国、 巴黎公社等 代表人物:秦始皇、马克思、孙中山等
12
▲ 课 教材除极少数之外,基本上都是一课安排1课时的内容。
13
· 专题教材教学目标分析 总目标: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 经验教训。 分层目标:
①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段、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②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崇尚法治意识。即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 类社会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课标P9)
14
· 专题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专题教材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 (2)“中外合编”实为“合”而未“编” (3)教材内容多,但课时少
15
二、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教材内容解读 · 教材地位作用 · 教材知识目标 · 教材结构比较 · 教材内容编排 · 教材难点处理 · 教材使用建议
16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7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教材地位作用 ·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政治方面的一个缩影。 ·有助于了解祖国的国情,更深刻地了解世界。
18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教材知识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 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教材知识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 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 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 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9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教材结构比较
20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突出一个中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突出两个知识重点: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突出一个中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突出两个知识重点: (1)“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中国古代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1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涵 (2)宗法与宗法制 (3)分封制的内容及早期分封制 (4)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教材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归纳: ①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②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③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2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重点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于秦朝。 教材重点叙述以下四个问题: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重点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于秦朝。 教材重点叙述以下四个问题: ① “始皇帝”的来历; ② 秦朝的中央机构; ③ 秦朝地方政权组织(郡县制的建立); 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材编写:不同版本教材的处理各异。
23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4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民版列举了下列史实说明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法令出一 (2)君权和相权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民版列举了下列史实说明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法令出一 (2)君权和相权 (3) 设置监察机构 (4)建立选官制度 (5)外省的设置
25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1)用教材教 (2)图表法 (3)专题知识整合 (4)创设历史情境
26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7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将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列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将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列 表述,以进一步深化当代学生的民族意识,教育他们永矢 不忘历史。
28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日军侵华的霸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9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30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 教材内容编排 两条主线: 西方列强侵略史(中华民族屈辱史) 中华民族抗争史
31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西方列强侵略史(中华民族屈辱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个重点: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西方列强侵略史(中华民族屈辱史) 三个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2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华民族抗争史 人民版教材: 主要涉及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卢沟桥事变、红军的改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淞泸会战、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等。
33
5. 教材使用建议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关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 侵略斗争的作用
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5. 教材使用建议 ·关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 侵略斗争的作用 ·关于20世纪前期日本的侵华罪行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34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5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认识中国各阶层人民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认识中国各阶层人民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 前仆后继的,怎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阴影中走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路。 (2) 认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是一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面对中外强敌,不断地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又不断地擦 干血迹总结教训,继续流血牺牲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 (3) 这百余年间无数中国人的献身,给21世纪中华民族的后 代留下了什么?
36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了解太平天国运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 动的主要史实,认 识农民起义在民主 革命时期的作用与 局限性。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伟大意义.
37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38
4. 教材内容编排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条主线: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史 三项内容: 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 2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 教材内容编排 一条主线: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史 三项内容: 1 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抗争与探索 3 无产阶级的抗争探索及其成功
39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条主线: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史 人民版教材专题三讲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包括农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条主线: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史 人民版教材专题三讲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包括农 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通过讲授,要使学生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专题教材中,由于抗日战争已在前一个专题讲授,这一部分抗战内容的教学可从简。
40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例:人民版教材内容编排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金田起义 农民阶级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运动 旧民主 主义革 命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例:人民版教材内容编排 金田起义 农民阶级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 主义革 命 天京陷落 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成立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民主 主义革 命 国民革命 无产阶级 农村保卫城市的道路 人民解放战争
41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5. 教材使用建议 ·了解各阶级在近代革命史实、作用及不同点 ·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及经验
42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3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 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结合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1)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 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结合 (3) 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
44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践踏,说明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 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45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46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 教材内容编排 一条主线: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治建设(含祖国统一)。
47
教师要掌握教材这条主线,必须把握教材内容的三个阶段: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教师要掌握教材这条主线,必须把握教材内容的三个阶段: 建国之初、“文革”、 改革开放。
48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各版历史必修(Ⅰ)在篇幅剪裁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各版历史必修(Ⅰ)在篇幅剪裁 和结构配置上有各自的考虑。教师当因地、因时制宜,自主 把握,但必须凸现其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意义。 ·关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人民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包含三方面,即: (1) “文化大革命”中践踏民主法制的基本史实; (2) 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后果中总结经验教训; (3) 由“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文化大革命”的种种祸害,也应 当看到缺乏民主自由传统、长期受官僚政治影响的中国,从事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
49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关于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民主的有效保障,无外乎是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关于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民主的有效保障,无外乎是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关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
50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各版教材都包含了以下五个知识点: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各版教材都包含了以下五个知识点: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特别行政区制度; (5) 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以村民自治、社区自治为核心) 。 以上五类制度已列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范畴。故教师在用教材时,必须理解上述制度的内涵。并在教 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51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两个重要结论: 现代中国的民主、 法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努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两个重要结论: 现代中国的民主、 法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努 力的一个目标,经历过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 了重大成就,但是它从目标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 到整体,依然在跋涉、探索之中,需要有志者的努力; 现代中国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安排,虽有进一步完善的必 要,但它们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是人民的选择,是符合国情、 符合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
52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 教材使用建议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的关系,是教材的难点之一。
53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4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范本 (2) 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历史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1) 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范本 (2) 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历史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现实的能力
55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了解新中国建立 这些内容,实际上构成了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简史。 了解中美关系正 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了解新中国建立 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动,理解和平共处 五项基本原则在处 理国际关系方面的 意义。 简述中国恢复在 联合国席位的基本 史实,概括我国在 外交方面所取得的 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 常化和中日建交的 主要史实,探讨其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 重要影响。 这些内容,实际上构成了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简史。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 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重要外 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所做出的努力。
56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57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从以上教材内容结构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状况教材重点 按三个时期编排: (1) 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从以上教材内容结构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状况教材重点 按三个时期编排: (1) 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2) 打开外交新局面的70年代; (3) 全面走向世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但是,各版教材没有专门将20世纪50年代后期直到20世纪 70年代初期列为一个阶段来叙述,或是一笔代过(人教版),或 是作为背景知识稍加提起(岳麓版“历史性握手”)。
58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就整个新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而言,自1949年起至1991年冷战结束止,大约每10年调整一次。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就整个新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而言,自1949年起至1991年冷战结束止,大约每10年调整一次。 按照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文,这分别是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条线”、70年代的“一条线”、80年代以来的“独立自主”。 (载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 在课标中,60年代是除外的。
59
4. 教材内容编排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突出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 教材内容编排 ·突出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60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新中国初期的时间断限 (2) 体现教学内容的两个层次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新中国初期的时间断限 从四种版本教材来看,基本是定在1955年左右,讲到中 国参加万隆会议为止。 (2) 体现教学内容的两个层次 ① 对外交活动的一些基本史实的掌握。 ② 重点理解诸如“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重要历史 概念及其巨大历史意义。
61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各版教材均以三件大事加以说明。这三件大事是: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各版教材均以三件大事加以说明。这三件大事是: ① 中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 中日建交。 70年代“外交突破”的原因: 60年代的外交给中国带来困境,使中国的对外关系陷入 僵局。
62
5. 教材使用建议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教师应从几个方面着力: ① 引导学生关注天下大事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 教材使用建议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教师应从几个方面着力: ① 引导学生关注天下大事 ② 引导学生对现实进行历史的思考 ③ 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63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4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体现在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65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 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 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 生的历史条件。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66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67
4.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1) 突出两条基本线索: · 希腊城邦的兴衰和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4.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1) 突出两条基本线索: · 希腊城邦的兴衰和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 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及其对后世的 影响 (2) 突出四个重点知识: · 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 雅典民主制度的历史作用 ·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 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68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9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1)重点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1)重点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 对雅典民主政治辉煌的评价 (2)掌握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从公民到万民法的演变 · 罗马法所体现的法理思想 ·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所作出的贡献
70
专题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71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专题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西方民主——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人类社会在近代所取得的
专题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 西方民主——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人类社会在近代所取得的 重要成果,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深远 影响。 · 西方民主——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以此澄清学生对西方民主片面化的认识。
72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了解《权力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73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74
3.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1)关于《权利法案》和英国的责任内阁 以上版本教材均体现的3个知识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1)关于《权利法案》和英国的责任内阁 以上版本教材均体现的3个知识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过程、《权力法案》的制定和内容、责任内阁的形成和代 议制的完善。
75
·大象版 设有“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一个
(2)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和美国总统制 教材对美国1787年宪法和美国总统制内容的处理有所不 同: ·大象版 设有“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一个 知识点。 ·人民版和岳麓版 分别用“两党制的雏形”和“两党制”这 两个知识点对两党制度做了介绍。 各种版本教材一般都包括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历史背 景、美国中央政府的分权和制约关系、中央政府和各州之 间的权力划分。
76
(3)关于共和国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版本教材对本部分专题内容作了如下表述: · 人教版: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 岳麓版: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 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扩展 · 大象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宪法》
77
(4)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大象版:单独设置一课(第24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予以阐述。下面又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特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历史作用”三个知识点。 ·人民版:在“脆弱的德国民主”这部分内容之后,用一段文字简要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意义和影响 p117
78
教材难点处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79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可用比较法、联系法分析专题教材内容的难点。重点分析比较以下两个问题的异同: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可用比较法、联系法分析专题教材内容的难点。重点分析比较以下两个问题的异同: ·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兰西共和国的异同
80
专题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专题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81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国内国际的现实情况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认 识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
82
2. 教 材 知 识 目 标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83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84
4. 教 材 内 容 编 排 贯穿专题教材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1)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5
(2)关于巴黎公社的史实和经验教训 · 岳麓版 教材把巴黎公社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放在一起, 编为一课。人民版教材则分开编写,将巴黎公社纳入二p127 本部分教材的史实是骨架,经验教训是灵魂。因此,应把重 点放在经验教训上。
86
(3)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四种版本教材在阐述这段历史时,都按照历史背景、革命过 程、历史意义这三个方面,把相关内容组织为三个知识点。 · 人民版 :“革命前夜的‘火星’”、“帝国大厦的坍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87
(4)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88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俄国“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5. 教 材 使 用 建 议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巴黎公社“建 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俄国“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历史意义上。
89
专题9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0
1. 教 材 地 位 作 用 本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 实意义。 我国自身的发展需要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动向,
推动世界政治向和平方向发展。
91
2. 教材知识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 教材知识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 历史发展的影响。 以上可见,本专题包括的三个内容要点,实际上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历程。
92
3. 教 材 结 构 比 较
93
4. 教材内容编排 一条主线: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趋势的过程。 三项内容: 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1 2
西欧、日本、中国等政治力量的崛起,冲击两极对峙格局 3 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94
三项内容 (1)关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主要问题分析: ①“极”的内涵; ②如何认识冷战的起源?如何认识冷战的性质?
③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95
三项内容 (2)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本部分教材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第二,日本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什么是不结盟运动? 第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第五,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时,为什么会具有曲折性的 特征?
96
三项内容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重点内容分析: ①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②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③多极的世界会带给我们什么?
97
5. 教材使用建议 · 教材资源多元化 · 教材内容图表化 · 教材知识问题化
98
三、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教学指导建议 · 更新使用历史新课程教材理念 · 钻研历史新课程教材内容,细化课程目标 · 灵活运用历史新课程教材内容 · 正确掌握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 积极探索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
99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与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
与统编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必须研究这些变化,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开发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讲课技巧,从而正确使用教材。
100
(一)更新使用历史新课程教材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 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
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 “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 教材为工具。
101
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历史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一、教师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 二、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 发利用者。 三、教师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 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102
(二)钻研历史新课程教材内容,细化课程目标
历史必修模块(I)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 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专题的编排先中国后世界、先 古代后近现代。这种编排并不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 序,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也不是很清楚的,这就给备 课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课标的表述是宏观的、高度 概括的,这就尤其需要老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目标时对课标进 行细化。
103
以人民版历史必修(I)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课标表述为: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 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 权上的经验教训。
104
有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时,将上述两条细化为下列“三
维”目标:
105
(三)灵活运用历史新课程教材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教材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
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 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 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106
如在讲授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一单元第3课“中央集 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时,可
合理整合历史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如在讲授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一单元第3课“中央集 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时,可 以把这两课内容结合在一起讲,以朝代为主线,理清中央与 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讲清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 变化,说明从汉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1课时让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4课。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 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绘制图表时请注意以 下点 :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二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107
第2课时总结上节课的内容。用下列图表表示: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加强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和刺史制度 节度使 削实权 制钱谷 行省制度 废行省 设三司 两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建立中朝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省 枢密院 废丞相 设内阁 军机处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加强皇权
108
但是,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历
史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 在教材资源整合时,应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必要时 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
109
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即学情 分析)。
(四)正确掌握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正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针对 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即学情 分析)。
110
例: 战争 根本目的 国内反映 结果 影响 反思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中,教师可采用历史表格法教学,设计如下表格,指导学生自学: 战争 根本目的 国内反映 结果 影响 反思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
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将上表内容真正消化了,又依可课文内容
多角度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题: (1)近代中国,主要遭受了哪些被侵略战争?各自的原 因是什么?这些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2)近代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112
在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专题史与通史教
学设计的不同之处。 通史是通过综合性的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 史的概貌,重要是认识历史的阶段特点,知识教育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 专门史的特点是解决问题,完成本模块或本单元需要完成的 任务。
113
历史必修(Ⅰ)专题史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 专题单一性 · 问题探究性 · 多线索、多组合,灵活安排。 · 突出历史学科特点,既要避免与其他学科的重复
114
例: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把本单元要完成的任务细化成三个小问题即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人教版 安排了两课内容,其中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主要解决课标规定的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即“了解罗马法的 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15
(五)积极探索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课时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积极探索有效 教学模式。 下面举三个案例来说明。
116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 可以从学习思维的一般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
案例一: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 可以从学习思维的一般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 么”入手,采用历史教学的三部法:“了解—理解—见解”,能 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略) 案例二: 在对历史必修(1)〔人民版〕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 与民族危机》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内老师们经过讨论后认为, 如果能让学生置身历史,去搜集有关鸦片战争时清朝社会各 阶级、阶层的表现,从而自己归结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 本原因,可能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略)
117
案例三: 历史必修(1)〔人民版〕专题五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可采用“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形式,设计一个虚拟的展览馆,让学 生“身入历史”,在亲身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 教学过程(略)
118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
结语﹕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 对于历史教材来说,教师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于历史 教师来说,用教材进行教学是其职责,完善教材以利于教学也是其职责。
119
完 毕,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