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鐵魚 廖鴻基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鐵魚 廖鴻基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鐵魚 廖鴻基 1

2 鐵魚=翻車魚=曼波魚 曼波魚在台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牠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牠。
2002年花蓮漁業單位結合觀光單位,為促銷翻車魚漁產,舉辦了一場「翻車魚盛宴」活動。 後來又因為「翻車」名被認為不吉利,所以漁業單位再舉辦一場「為翻車魚更名、徵名」活動,由民眾票選。最後「曼波魚」這個名稱最高票當選。

3 曼波魚(翻車魚)

4 曼波魚 1

5 西班牙—Mola Mola — mola拉丁文的意思是石磨,當曼波魚躺在水面時,好像是一個石磨一樣。
法國—月魚—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之上,在夜間發出微微光芒,於是法國人叫牠「月光魚」。 美國—太陽魚—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之上,在白天讓陽光照耀,好像是海中的『太陽』。 德國—游泳的頭—尾巴短小,卻有著圓圓扁扁的龐大身軀,以及大大的眼和嘟起的嘴,可愛的模樣像一個卡通人頭,於是德國人稱牠「游泳的頭」。 日本—曼波魚—在海中游泳時,好像在跳曼波舞一樣有趣,於是日本人稱為「曼波魚」。 1

6 曼波魚之所以會喜歡平躺在海面上可能有三種原因:
利用太陽的熱度,殺死 寄生蟲。就好像曬棉被一般。 曬太陽,能夠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平躺在海面上,能夠吸引海鳥過來,啄食牠身上的寄生蟲。 1

7 直到發現曼波魚的腸子是一種美味,並且在近年開始食用其他部分的肉質,曼波魚才一下子成為漁民爭相撈捕的魚種。
每年5月期間,曼波魚會隨著洋流,在台灣東岸大量出現,成為定置網漁業的天賜財富。根據當地漁民的說法,早期漁民並不喜歡牠,因為牠的出現常常引來鯊魚,嚇跑周遭的魚類,讓漁民捉不到魚;因此每每見到曼波魚,就是不好的兆頭。 直到發現曼波魚的腸子是一種美味,並且在近年開始食用其他部分的肉質,曼波魚才一下子成為漁民爭相撈捕的魚種。 由於曼波魚體積龐大又難以飼養,漁民捕捉後迅速宰殺,很難一窺完整面貌,使牠的可愛模樣只能由照片或影片中一窺。由於曼波魚太大,漁民無法以魚鉤勾起,必須藉助船上的吊臂。 1

8 保育的聲浪 曼波魚為東部創造財富,但是保育的聲浪也隨之而起。 許多人開始擔心,過量的觀光熱,會不會加速曼波魚的捕殺,造成族群數量減少?
更有人質疑,曼波魚這麼可愛,殺掉當食物會不會太殘忍? 漁民生計與保育呼聲,二種思維如何整合? 1

9 思考與隨筆 主題1:鐵魚一文之我見我思 主題2:曼波魚影片觀後感 寫下你對主題1或主題2之感想,題目自訂。
提供思考:當觀光季開始,許多遊客為曼波魚在岸上徘徊,也該思考如何適度捕撈,讓曼波魚能夠年年到東岸的海中婆娑起舞。 提供思考:萬物皆有情,不獨為人,你看過〈鐵魚〉後,面對作者筆下描述情深如此的鐵魚,是否有些個人看法? 提供思考:海鮮文化?海洋文化?你如何看待?

10 鐵魚作者廖鴻基 簡介 1957 年生於花蓮,花蓮高中畢業後,曾做過水泥公司採購員,後來到印尼養蝦。三十五歲那年,不顧親友的異樣眼光,成為職業討海人,並且開始寫作。 在《腳跡船痕》一書中提到,國中二年級時,為了升學競爭被迫轉學到台北就讀,父親開車載他北上,「車子經過清水斷崖,想到就要離開花蓮便嚎啕大哭。每回寒暑假返鄉, 車窗裡一看見花蓮的山,花蓮的海,心裡便唸著『啊!我的山、我的海……』時常激動落淚。」

11 後來因為想家,生了一場重病。這病宛如一場無言的抗議,終於可以如願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回花蓮後順利考上與大海為鄰的花蓮高中。
故鄉的海灘是他從小到大陪伴成長不可或缺的場所,而在廖鴻基的書裡常有阿嬤的影子,他說:「我的童年記憶,阿嬤是一直在場的。」小時候,因為好叫好醒,阿嬤常在破曉黎明前帶他去海邊。看日出、撿石頭、看人牽罟、甚至看沿海小膠筏從海裡帶回繽紛的魚蝦。 「牽罟」就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一種漁撈作業,是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主要是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小船或人力將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岸上的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因為四、五十年以前,生活較為困苦的年代裡,能擁有船隻、網具的漁戶並不多,故牽罟成為一種捕魚方式。

12 創作生涯 相較於台灣作家的養成慣例,廖鴻基的生活經歷與創作生涯可說相當特殊。年輕時第一份工作是水泥公司的採購員。
二十幾歲的年紀,已察覺這個社會三分努力七分人際手腕,強過十分努力。這讓「外表沉默,內心敏感,學歷不高加上年輕稚拙」的廖鴻基充滿挫折。 工作上的不如意加上家裡的一些波折,讓他學會「用文字傾吐,用文字潛逃。」

13 七年水泥廠的工作經驗,讓他決定離開水泥廠到印尼當養蝦場監工。然而第一次遠離家鄉,讓作家的生命體驗、思想情感起了絕大的變化。
生命中第一次的出走與回歸,讓廖鴻基對家鄉有了更深層的關懷。歸鄉後參與政治,擔任民進黨候選人盧博基的助理,主要工作內容是雜誌編輯、撰寫新聞稿及文宣製作。並積極為台灣的民主與環保盡力。

14 廖鴻基投入政治工作後,因工作業務關係認識作家陳列,因此常請教他有關寫作的事。陳列鼓勵、並提醒廖鴻基:就寫自己最熟悉的事物。
於是他「努力地讓翻騰湧動於心臆中的浪潮流露出來,同時也使自我得以排解。」 後來他發現無法撼動整個政經結構,遂離開政壇,選擇回到海洋裡。

15 廖鴻基從三十五歲那年正式「轉向」海上發展,「下海」成為職業討海人;經過半年暈船、嘔吐,甚至「全身力氣用盡,癱倒在甲板上像一條死魚。」
然而廖鴻基卻仍然堅持對海洋的熱情,不願退縮,他說:「大海讓我死去,然後活轉。」 1999 年,他將多年與海共舞的經歷,用具有高度自傳性的文學作品表現出來,寫成一本本傳遞海洋能量與情感的海洋四部曲— 《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

16 海洋的象徵意義:心靈的烏托邦 對於廖鴻基而言,海洋的記憶與情懷是伴隨成長的重要場域,無論是曾經與阿嬤拉著手到海邊撿拾石頭的童年時期,或是他跟著鄰居孩子們,游過港口,進行所謂「橫渡太平洋」的冒險行動。他曾表示自己也許適合當一條魚,「海洋是我的家鄉,從那裡來,回那裡去……」

17 海洋的象徵意義:心靈的烏托邦 廖鴻基最初選擇出海的動機,是為了逃避陸地人事的糾葛與羈絆,因此尋向海洋安頓心靈。
而這一段從「陸地」走入「海洋」的過程,則成為廖鴻基自我啟蒙與覺醒的開始,走向海洋猶如「走向充滿真理啟示的理想世界,並欲藉此一理想世界來超越現實秩序」 。

18 每個出航,他都抱著期待:「當船隻跨越過一道色澤分明的潮水交界線,感覺自己正脫身從舊領域進入一個新世界,像是通過了一道閘門,穿越了一條隧道,生命來到一個不可探究、不可預期的領域。 」
廖鴻基記錄了這段掙脫人世禁錮的解放感: 「海洋紓解了岸上人對人、眼對眼的擁擠世界,一個甲板往往就是一個王國。在這裡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單純和原始,一切規範、制度……那種種人為的藩籬,都可以打破、修改和重建。在海上,我感受到任性的自由和解放,那最原始的人性,得以在這裡掙脫束縛,無遮無藏。 」

19 海洋賦予廖鴻基相當大程度心靈寄託的作用,當他遇到瓶頸、困難與不開心的時候,都喜歡到海岸邊,逃離人世的困頓,向海洋傾吐;而海洋廣闊與包容的特性,將廖鴻基的委屈完全接納:
「這不是個認真努力便能享受收穫的社會,也不是個真誠、坦白便能贏取信任的人世,更不是隨便找個人傾吐,便能消腫解悵的年代。海洋聽我傾吐,聽我怨慲咒罵,一如她默默承受來自岸上的所有垃圾。幸好海灘很長,我的生命裡擁有一輩子也走不完的海灘路。 」

20 相對於陸地的狹隘、充滿包袱,海洋在廖鴻基筆下是充滿自由,得以尋求救贖、喘息的地方。陸地的生活就像他所說,像是擱淺一樣:
「我在人的部分,或者人性的部分蠻悲觀的,就是說過去太多陸地上的挫折,讓我覺得好像擱淺,動彈不得,擱淺。」 現實社會的爭奪與勾心鬥角不是他期待、願意或是有餘力可以面對的,因此他隱遁至海洋上,尋求心靈上的自由解放,也離開人類社會的紛雜。

21 遁逃 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描述自己遁逃的過程:
「我常以苦行僧的方式,帶著水和雨衣走到海邊,規定自己在這三五天內不能上岸。在海邊走著走著……不用說一句話;洗澡時走到溪口;睡覺時著雨衣入眠……幾天不說話之後,開始自言自語,開始唱歌。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當你開始跟自己說話,就是你開始思考的時候。走著講著,海浪的聲音,海鳥叫的聲音都出現了。海浪的聲音雖然一直都在,但我現在才聽到它,它開始給予我回應。聽久了,彷彿它在給我答案,它在跟我對談。 」

22 「陸地與海洋」:「逃避與覺醒」 蕭義玲認為廖鴻基的文字和演講皆流露了「陸地與海洋」為「逃避與覺醒」的對比。
海洋所扮演的,是啟蒙廖鴻基的真理角色,顯示他放棄了以陸地為中心的主體性之後,開始聆聽到海洋的聲音,昔日的困局打破了,也代表廖鴻基對於陸地的逃避並非指向虛無,而是充滿真理啟示的理想世界,並藉此一理想世界來超越現實秩序,這正是廖鴻基作品中所呈現的烏托邦特質。

23 烏托邦 烏托邦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16世紀的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性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 湯瑪斯‧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

24 海洋性格 〈討海〉一文中,開頭作者便對討海的「討」字進行解讀:
老討海人差不多都這麼說:「討」,意思是「乞求」、「討食」;我們依海為生,在海底「討」生活;因此漁撈稱「討海」;我們就是「討海」的「人」。有些漁人對「討」字則有不同的詮釋。他們認為: 討」的意思是「征討」、「討伐」、「索取」;南征北伐,四海為家,再大的浪也不怕,再大的魚也要克服。

25 廖鴻基透過析論「討」的多重意涵,主要是強化討海人對自己的認知/認同高度,強調漁獲是由自己四處「征討」而來,而非卑下的向大海求來,這是討海人的自信,也是對自己定位的確認。

26 廖鴻基1995年〈討海人〉一文中說: 「回想這段折磨和試鍊,我漸漸能夠體會到被討海這個世界認同、接受的艱苦和喜悅,彷彿獲得重生,海洋像黎明曙光般開始向我展露她的魅力,我清楚感受到藍色潮水點點滴滴替換我體內腥紅的血液。」

27 在〈漂流監獄〉小說中,廖鴻基用鰹魚阿提與阿晃作為隱喻,道出他的生活態度、人生觀:
阿提與阿晃原本都是海洋食物鏈之一,每天不斷面對「吃與被吃」的生活。當他們躲進漂流中的籠子,開始平穩但卻似是遭受囚禁的生活,但是時日一久,他們開始思考是否要過著這樣隨波逐流的無趣生活。 阿提與阿晃最終選擇不同方向,阿提將自己封閉於籠子終生不願離開,但是他生活平淡、穩定而安全,卻也只能隨著潮流流動的不自由生活,過著自囚的生活,只能不停作夢 。

28 但是阿晃選擇離開,開展自己想要的生活,儘管必須不斷重複追與被追之過程,但他成長成一條精幹結實,擁有鮮亮花紋的鰹魚,也可自由來去,選擇自己的去向。
儘管最後兩隻魚都被捕撈,但是相較之下,阿晃過了自由而多采多姿的生活,勝過只能隨浪潮漂流只能作夢的阿提。 阿晃正是在三十五歲決定放下一切出海捕魚的廖鴻基,面對人世社會眾多挑戰,決定過自己所想望的生活,不願意隨著潮流漂流、過著平穩安逸的生活。

29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差異 1949 年政府遷台以來,社會傳統觀念係以陸地思維為主,「從陸看海」的角度促使在一般教育方面極少涉及海洋教育課題,導致少數國人至今為止,仍對海洋存在莫名恐懼與排斥感。

30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差異 在〈海洋文學及藝術的使命〉一文中,提到八個原因造成台灣海洋文化的式微,其中三個原因,則和過去的政治政策有關:一是「長期政治戒嚴」,海岸的管制使台灣人民沒有辦法輕易接近海洋;二是「重陸輕海政策」,以中國文化主導的政策下,使台灣海洋文化邊陲化;三是「中國化教育下的台灣認同混淆」,學習山川壯麗的大陸是我們的國家,使四面環海的台灣才是我們的國家的認同感產生混淆。

31 廖鴻基因為不同的海洋經驗,對海洋及自我認同都產生新的詮釋,這亦是他進入海洋後,由原本屬於「討海人」的自我認同,擴展至對海洋環境的認同,甚至是台灣的認同。他說:
台灣原本在歷史、人文、生物各方面都跟海洋有密切關係,台灣血脈裡頭原本就有濃厚的海洋因子,只是在這個年代被遺忘、遺棄掉了。所以,我現在覺得我的使命是喚起、喚回大家血脈裡原本就有的東西。

32 鐵魚文章分析 討海人特立的性格:海湧伯 不追逐其他漁船亟欲捕獲的當季魚群。而是擁有自己的「大魚夢」。這種不與眾人相同,獨來獨往的性格,猶如一匹狼: 「他們放棄季節魚群的誘惑,遠離鼓噪成群的漁船,在海上馳騁逐夢。像一匹孤獨的狼在荒漠大海中尋找另一匹孤獨的狼」。狼在追逐獵物時,那種專注、兇狠,也表現在海湧伯身上。所以當航行時,廖鴻基因貪看海上風景而忽略海湧伯的手勢,忘記調整船隻方向時,海湧伯「表情像一頭齜牙咧嘴就要衝撲過來的惡狼,一連串既狠又毒的咒罵,蓋過引擎響聲,毫不留情的噼啪刺殺過來」。

33 海湧伯對廖鴻基而言,是職業上的導師,教導他許多關於航海捕魚的知識、技能,同時也是心靈上的導師。從海湧伯的身上,廖鴻基看到他身上特有的不同氣質,勇於追逐自己的「夢」,只想捕獲海上的大魚,而不屑唾手可得的當季魚群。 用「狼」來形容海湧伯,重在他那與眾不同、獨來獨往的個性外,也強調他對捕魚這件事的堅持,從他眼睛透露出來的是一股勇往直前、堅毅不屈的無悔精神。

34 海湧伯不僅是一位勇於實現夢想,追逐獵物(大魚)的狼,也是經過無數歲月淘洗、淬鍊後的老狼,對於大海,對於漁夫這一職業,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見解。他曾告誡廖鴻基說:「在海上,咱無硬碰硬的本錢。」
面對蒼茫的大海時,就能發現自己的渺小,所以老討海人往往沉穩內斂,他們了解必須順著自然與海的節奏而活;廖鴻基在〈行船〉篇章中回憶海湧伯不曾特地教他駛船,只約略說過一句話:「就她。」而這兩個字包含了操船的精確要領。大海的「變化無常」讓人捉摸不定,猶如現實的人生。逼得行船討海人必須隨時應變。

35 然而每天都在這種刺殺、收網、宰割的血腥氣味中生活,討海人也意識到自己也是宇宙中生物鍊的一環,無法逃過吃與被吃、殺與被殺的命運。這不是悲觀的宿命,而是大自然的法則,無可逃避,只能坦然接受,勇敢面對。
所以當廖鴻基看到海中那些美麗的魚兒被刺殺、捕獲上岸後,他聯想到自己:「從刺殺這對鐵魚的剎那起,我已經永不回頭走入當一條魚的輪迴裡。我轉頭看海湧伯篤定的神色,我敢確定,他早就準備好讓自己是一條魚。」

36 「我」與「魚」之間的關係 如前所述,廖鴻基因為在陸地上遭受挫折,所以選擇「逃」入大海,成為一名「討」海人。大海是他心靈的寄託,他的理想國、烏托邦。 然而理想國很現實,要存活就必須付出,討海人的工作就是捕魚。 討海人的「討」字,先天就帶有一種征服、討伐的意思。猶如漁夫(獵人)與魚(獵物)先天就是對立的關係一樣,為了生活,必須殺死獵物。但是從廖鴻基許多文字都可以看出,「魚」並不單單只是獵物而已,不只是為求溫飽,必須捕捉販賣的物品而已。

37 每一條魚都像人一樣,彼此間個性不同,氣質相異。所以用「性格暴烈」形容鱰魚,因為當牠「被拉上甲板,會暴烈的用頭部猛力敲打船板,直到鮮血迸出抽搐著死去」;而「被船隻鏢中的旗魚,會瘋狂的衝撞,在海水裡就了結了自己」。 又說鐵魚「動作溫吞緩慢,一副與世無爭聽天由命的慵懶模樣。牠隨波逐流像個海上浪子,牠身軀肥碩龐大,動作雍容自在,又像個海洋貴族。」「從來沒看過像鐵魚這樣溫弱、摯情和堅韌的魚。」

38 這些敘述中帶有一種深情的介入,在他的眼底,大海像是朋友、親人,悠游在海中的魚群更是。也因為這些形容詞使原本單純的「物」帶有「人」的色彩,而且色彩還很濃厚。
尤其是對鐵魚的描寫,從廖鴻基對鐵魚的形容文字裡,我們可以明顯的嗅到他對鐵魚是以一種欣賞、羨慕,甚至推崇的心情(尤其是寫兩條魚被迫分開的場面)。從人與人的角度來說,鐵魚猶如廖鴻基在社會中遇到的上流社會人士,一個有修養、態度雍容,氣質不凡的貴族。

39 不僅如此,牠還有可貴、感人的精神,誓死保護愛侶,彼此陪伴到生命的盡頭。
然而從人與「魚」的角度來說,是獵人與獵物的緊張對峙關係,甚至鐵魚可說是討海人夢想中的大魚,一心想要捕獲的追逐目標之一。 如何調解這兩種矛盾的關係?對廖鴻基來說,成為討海(捉魚)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於這個矛盾,有學者已經看到,並試圖解釋。

40 在敘述魚兒被捕殺之後種種情狀的作品〈魚血〉 中,廖鴻基把它歸為一種必要的「生活痕跡」——雖然每次手上沾了魚血,觸覺就會變得特別敏銳的他,也曾懷疑「是否我的手不時需要血腥來滋潤」,但基本上他仍然強調捕魚是「一場人和魚公平的對決」,是一種公平的競爭,應該無所謂是非黑白。 然而〈鐵魚〉一文,卻顯露出對於這種為了生活的「必要之惡」,他的心裡始終是存在著一些矛盾衝突的。

41 如他在訪談中所說的: 「魚是海洋的子民,牠們是一個誘因,是吸引我跟海洋接觸的一種因緣。那這樣子用獵捕的形式繼續下去,是好的嗎?好像不大妥當吧。你喜歡海,你把魚當成你的朋友,你就不是那麼想用獵捕的方式來對待牠。跟鯨魚海豚一樣,就是你如果把牠當成朋友,你就很難想吃牠。」 由此可見,在討海的過程中,魚的種種姿態與牠們所顯露出來的強韌生命力,不但使得廖鴻基深深地喜愛與感動,也是促成他轉向保育之路的動力。

42 他又說: 「魚類中鏢或上鉤後,通常都會兇猛的掙扎翻跳,讓生命像一顆易燃的火藥,瞬間爆炸燃燒迅速歸於寂靜。面對船隻的拘捕,牠們用火焰模樣的生命,燃燒出美麗而沉痛的火花。」 廖鴻基體悟到,死亡就像一場煙火秀,魚兒用盡最大的能量,迸發最後的光芒,然後又歸於平淡、寂靜。 從短暫耀眼的光芒中,廖鴻基看到生命中崇高偉大的部分,感動之餘轉身投向保育工作。

43 獵人的哲學觀 廖鴻基以討海人自居、自喜、自傲,從討海捕魚的過程中得到認同、滿足與慰藉。
然而在獵捕的過程中,廖鴻基亦必須面對一些生命課題:「人」與「魚」之間難道只能是永遠的對峙關係嗎?品目繁多,姿態各異的美麗魚種,曾是安慰廖鴻基孤寂心靈的最佳良藥,然而為了生活,他必須忍痛下手,結束魚兒的生命,成就自己討海人的身份。

44 眼見一幕幕殘忍血腥的畫面不斷重複上演,廖鴻基從中領悟了令一種生命的意義:無論岸上或海上,生活都是一場生存的戰鬥。
廖鴻基表示,捕殺的過程、魚體的垂死都是一種美,一種陽剛之美。漁人捕魚,正如獵人與獵物,為了生存的捕食應該受到尊重,說那是殘忍,其實毫無意義。任何生命的存在都必須不斷的承受優勝劣敗的殘酷與考驗,在大海之前,不管是人是魚,都將劇烈能量表現在對生命存在的頑強追求。

45 所以對那些具有頑強生命力、表現頑強生命力的魚,廖鴻基總是抱持著敬佩的態度去觀看:
「雖然在魚市場鬼頭刀算是賤價的魚種,但是價錢的高低並不能絲毫減損牠在我心目中的價值。牠的價值表現在牠的生命上,就像牠美麗的色彩與藍色星點,在離開海洋離開生命後,即刻消逝。」 他認為:生活本來就是一場生存的戰鬥,獵人與獵物之間的關係早在天地草創之初就訂定好了,無須再做調整。獵人所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獵物。他說「懂得尊重獵物,才會是好獵人。

46 這種獵人與獵物之間的倫理關係,也是廖鴻基看待人生的觀點。
所以研究者說「在廖鴻基的海洋世界中,嚴肅而直接的生命態度,一直是他描繪海洋主題的基調,不管是人與魚的搏鬥,亦或是漁人與漁人之間的相處皆然。」

47 每當出現漁人與獵物交手的場景,廖鴻基所強加描述的,是戰鬥的雙方對於生活及生命表現出的力與美,而非人定勝天的優越感或殺戮過程的殘忍,這並不代表廖鴻基的內心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更重要的是,他是以一種尊重生命的態度來看待殺戮與被殺戮的關係。

48

49 神話學者坎伯在《神話》一書中針對人類(狩獵者)與動物(獵物)間的關係進行闡釋剖析。他以為:
最基本的狩獵神話是敘述關於動物世界與人類世界之間的盟約;對於動物願意付出生命的基本假設是,牠們具有超越物質的實體,透過某些復活儀式後,回歸至土地或母親那裡。 同時坎伯也認為,動物與獵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甚至認為動物高於人類一等。一般而言,被捕食的動物將成為聖靈使者的動物;而人們對待動物應抱持一種崇敬且尊重的態度,更進一步,則應該遵從動物帶來的啟示。

50 對於生命中「死亡」的體悟,一種必然的經歷,卻展現生命的無限力量、陽剛之美,就是獵物(海中之魚)帶給廖鴻基最大的啟示。
所以他常常以「魚」自喻,興起「化為一條魚」的認同感,或許就是因為他認同魚體在面對死亡的當口,仍不放棄奮力一搏的情操。

51 問題與討論 你覺得廖鴻基眼中的大海與一般漁夫眼中的大海一樣嗎?差異在哪裡?
廖鴻基對「鐵魚」的態度是怎樣的?視為自己的朋友親人?還是單純獵物?或者其他? 廖鴻基說「從刺殺這對鐵魚的剎那起,已經永不回頭走入當一條魚的輪迴裡」是什麼意思? 大海和陸地給你的感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漁夫和農夫的性格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52 鬼頭刀(雌) 、鱰魚 鬼頭刀的習性為在海洋表層水面活動,所以常會以表層的魚類為食,如小型魷魚、飛魚等。因此也有個「飛烏虎」的俗稱。

53 鬼頭刀(雄)


Download ppt "鐵魚 廖鴻基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