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涯电影院 第一场:关于人类的智慧与知识 www.newjincin.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涯电影院 第一场:关于人类的智慧与知识 www.newjincin.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涯电影院 第一场:关于人类的智慧与知识

2 创造力剧场 You must play as if there's no tomorrow. 《闪亮的风采》(Shine,1996)
你必须这样来弹,就好像明天不会来临一样。 50年代时,少年戴维就已显露钢琴家的才华,他的父亲彼得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时时督促他勤学苦练。戴维的琴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之后,接到赴美学习的邀请,但彼得不放他走。后来,戴维又得到赴英美学习的邀请,但彼得不放他走。后来,戴维又得到赴英深造的奖学金,带着父亲“永远不许回家”的禁令离开了澳大利亚。在皇家音乐学院,他师从塞西尔教授,并继续与作家曾里查德太太通信,同时废寝忘食地准备在音乐会上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由于精神负担太重,他在演出结束时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来,在妻子吉莉安的鼓励下,他终于成功地举办了音乐会。本片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1996年的澳、英合拍片《Shine(闪亮的风采,钢琴师)》是一部题材不同、视角新奇、风格迥异的音乐家传记片。它所讲述的并非作曲家,而是钢琴家——一个富有天分而又刻苦努力的钢琴家的富于戏剧性的、悲喜交集的一生。戴维·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确有其人,少年时代是位钢琴神童。他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与不幸,就在于他有一位崇拜音乐、“望子成龙”但却偏执成狂的父亲。影片并未认真向观众交待父亲彼得作为原籍波兰的犹太人经历这种族灭绝大屠杀的背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爱子如命、求成心切又狂暴专横、令人畏惧的人。出于害怕“家庭分裂”、失去儿子的心理,他烧掉了戴维靠自己的才华挣得一份美国留学邀请书,强迫他留在悉尼郊区的家里。他最尊崇俄国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以至于竟不切实际地要求音乐教师罗森先生教小戴维弹奏“伟大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与以往的音乐家传记片不同的是,导演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在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悲喜剧作品中,运用了音乐史上许多大作曲家的丰富的古典音乐材料。这些素材的选择首先和戴维·赫尔夫戈特作为一个音乐会钢琴家的专业经历相吻合,而有些曲目的出现,则显示了影片导演和配乐作者戴维·希尔什菲尔德(David Hirschfelder)的创作构思。从钢琴家在少年时代参加社区音乐比赛起,我们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先后听到了萧邦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和《前奏曲》(雨滴);舒曼的钢琴组曲《童年情景》片段;李斯特的《升C小调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和他根据帕格尼尼的《钟回旋曲》改编的钢琴曲《钟》;以及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等。作为现实中的钢琴家和妻子吉莲的“爱情主题”,维瓦尔迪的经文歌《人间需要真正的和平》(Nulla in Mundo Pax Sincera)被影片作曲家戴维·希尔什菲尔德改编成了由女声独唱、拨弦古钢琴和大提琴交织成的一首三重奏,出现在那组令人难忘的镜头中:由于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而无法长大、甚至“越活越小”的戴维,陶醉在从耳机传来的甜美动人、圣洁无瑕的女声独唱里。他全身只穿了一件风衣,正在一张绷床上快乐地向着蓝天不断弹跳…… 而在影片中,即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的生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除了一首升C小调前奏曲之外,就是那部令世界上所有钢琴演奏者望而生畏的“拉三”了。 “拉三”被父亲彼得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真实生活中的戴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1909年11月,拉赫马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从各方面看来“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难度显然大大超过了后者。影片中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情节,真实再现了戴维在练习演奏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这组镜头中的画面与情节、音乐和对白的剪辑,在电影和音乐两个艺术范围内同时达到的专业水准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澳大利亚天才的青年演员诺赫·泰勒(Noah Tayler)扮演学生时代的戴维,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生命中悲剧色彩最浓的一幕:一名看上去大有希望、如日中天的年轻钢琴家,内心却早已潜伏着来自父辈的危机的种子。结果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努力功亏一篑。就在生活目标实现的那一刹那——成功演奏一部高难度音乐作品以证实自己生存价值的时候,他的神经系统崩溃了。音乐会上,随着“拉三”的完结,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倒在了地上…… 《Shine(闪亮的风采,钢琴师)》获得了世界电影界的一致好评。第69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获得者、澳大利亚著名演员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才华横溢的优秀表演,是影片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他在酒吧里叼着烟蒂,行指如飞地弹奏拉赫马尼诺夫改编自同行里姆斯基·萨柯夫作品的那首著名的钢琴小品:《野蜂飞舞》。而影片这一情节之所以令人激动和信服,就在于作为戏剧演员的杰弗里·拉什所拥有的钢琴演奏技能——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学过多年钢琴。所以在影片主角不同年龄段的3个演员中,只有他是在需要弹琴的场景中自己演奏——不用替身的。尽管出现在影片中的一些专业难度过大的作品象李斯特《升C小调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等等他必须依靠模仿动作和钢琴家原型——戴维·赫尔夫戈特的配音,但他本人把一首《野蜂飞舞》从头弹到最后一个音符时表现出的流畅到位和手指触键感觉的专业感,不仅征服了酒吧里的全体客人,也征服了世界上的所有观众。 [注1]Abel Gance(1889-1981):法国著名导演。早期较为著名的作品有1927年的《拿破仑传》(Napoleon)等。 《闪亮的风采》(Shine,1996)

3 创造力剧场 莫扎特是被上帝宠爱的,他的音乐是上帝早就写好放在他头脑之中的,而莫扎特只需要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然后收获无数赞美。 ——萨列里 《莫扎特传》是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片中,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里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为世人赞颂。 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里(Antonio Salieri)讲述。他(萨利埃利)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羡慕又嫉妒,双重刺激下产生了变态的心理,促使他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划了莫扎特与萨利埃雷在音乐上的冲突。 1782年,年仅26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其绝世才华立即倾倒了整个奥地利宫廷,同时也引起了宫廷首席乐师萨利埃里的嫉妒。萨利埃利为人自负,自诩为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华既令他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心胸狭窄的萨利埃里由嫉转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 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在生活中却是个不修边幅,行为恣肆的人。在萨利埃利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他设坎施绊。莫扎特的乐谱遭到大量删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生活日渐困窘。 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使莫扎特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体状况一落千丈。萨利埃里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戴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用过的假面道具,敲开莫扎特的家门,要他谱写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安魂曲》还未写成,他却已经气绝身亡,死时年仅35岁。 萨利埃里的阴谋得逞之后,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里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莫扎特传》(Amelie,1984)

4 兴趣剧场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
我知道我们对某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不同看法,但我相信我会有一番成功,并不是因为我和你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我和你相同, 我和你一样固执,一样强悍,我只祈求我会成为像你这样好的人。 《十月的天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57年,苏联卫星发射成功,美国民众萌发了危机意识。一个矿井小镇的普通高中生霍默此刻却为自己的未来忧虑,他在球队选拔中落选,而体魄强健的哥哥一直更受父亲约翰认可,不甘于平庸的霍默萌生了制作火箭的想法。在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下,霍默全身心投入了研究,老师更带来了他可以通过火箭制作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而另一方面,身为矿井负责人的约翰希望儿子继承矿井,对他的研究加以阻扰,同时警方也为山林失火事件终止了霍默的研究活动,这个年轻人还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么? 在西弗吉尼亚的煤林地区,开采煤矿是当地所有人的生活中心。约翰-希克曼(克里斯·库柏),霍纳的父亲,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当上了监工,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约翰喜欢地区存在的原因。如果没有人在那里发现煤矿,也就没有“ 煤林”这个地方。他是整个地区的中心人物,同时他也希望霍纳(杰克·吉伦哈尔)和他兄弟吉姆(Scott Miles)来接班。 但是吉姆在学校里赢得了一个橄榄球奖学金而得以继续读书,霍纳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走出来。他想走出“煤林”追寻自己的理想,他想当一个科学家,而他的父亲不理解。所以他们不断地发生矛盾。霍纳就在这种情况下成长,体会到了父亲的怒火、情人的爱恋、对兄弟的恨和对朋友的爱。 1957年的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冷战方兴未艾的当时,此事在美国人中引起巨大反响。煤林镇的人们聚焦在一起观看从夜空划过天际的卫星。而卫星不但在天空留下了美丽的痕迹,也点燃了这个霍纳心中的梦想。 被火箭先驱沃纳冯伯劳恩激发了灵感,霍纳发明了他第一个火箭。他从小爆竹中取出火药放到了手电里,他以为这可以飞到三百英尺高,但是却在他母亲的小园子里爆炸了。但是他并不气馁,并召集了两个帮手:罗埃李(威廉李司考特)和欧德尔(查得林伯格),在当地的数学家昆庭(克里斯欧文)的帮助下,他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的火箭。霍纳自己不是数学天才,但昆庭是的;他不擅长收集,担欧德尔知道怎样搞到需要的材料;罗埃李更是交际大师,他能够引诱人们交出他们需要的东西。霍纳只有热情和信心,但是他给了他们所有人热情和信心。 他们的物理化学老师莉蕾(劳拉.邓恩)给他们找来了一本关于火箭方面的书,他们自学并将学到的用于他们的火箭。莉蕾利用她老师的身份教育鼓舞孩子们,特别是霍纳,让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自己想变成的人物。于是无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令人惊异地克服了。 在一系列的事故之后,他们在村外一个废弃的垃圾场建立了一个发射基地并命名为“煤林角”。他们第一个成功发射的火箭叫做“Auk一号”,Auk指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火箭飞行了一条弧线并冲向煤矿,人们四散奔跑,最后火箭在霍纳父亲办公室附近坠毁了。这引起了他父亲的勃然大怒。霍纳意识到他的父亲对火箭和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感兴趣。这使他非常悲哀、恼怒和沮丧。 虽然约翰希克曼认为他的儿子是在浪费精力,他的妻子埃尔西(娜塔莉卡娜迪)却鼓励儿子坚持,她愿意为孩子的梦想做任何事。而约翰希克曼更现实: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够成为现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火箭专家,尤其是象西弗吉尼亚这样的地方,连火箭都没有怎么听说过。其实父亲是爱孩子的,但是由于孩子没有按父亲安排的成长而表现出这样的一面来。虽然他是个严厉的人,内心却不是。他认为研究火箭-这种他知道很少的东西-是愚蠢的,他不想让孩子在投入了这么多热情后对未知的结果可能表现出的伤心。 当他们的火箭飞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笔直后,孩子们成为了当地的知名人士。成群的人看他们发射火箭,他们从卖废旧物品、金属碎片和其他东西挣钱。到了最后,他们的火箭越飞越高,进入科学展览甚至赢得奖金似乎指日可待。这不仅成为他们的梦想,也成了整个地区的梦想。 1998年二月,霍纳希霍纳克曼从作为一个工程师美国航空航天局退休。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

5 Billy Elliot 兴趣剧场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2000)
Tutor : What does it feel like when you're dancing? 《跳出我天地》主人公Billy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上,时当1984年英国煤矿工人罢工,Billy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矿工,为了和警察对抗,他们更希望Billy变得强壮。所以尽管家里困难,他们仍要每周挤出50便士送Billy去上拳击课。但是Billy对拳击毫无兴趣。 Billy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留下一架钢琴,Billy总喜欢趴在上面弹一些不成调子的歌,他天生就喜欢音乐和舞蹈。 在拳击课上,Billy偶然看到女孩们在隔壁练习芭蕾,小小的Billy被深深吸引了。从此每个周末,Billy用上拳击课的钱偷偷去学习舞蹈。他的父亲和哥哥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芭蕾教师Wilkinson夫人的劝说也没有用,Billy陷入了精神低谷。 在圣诞节的晚上,Billy和伙伴在舞蹈教室里玩耍时被父亲发现。面对父亲的怒火,BILLY没有退缩,而是在父亲面前施展了自己这几个月以来学到的一切。最终,顽固的父亲被儿子的激情与舞蹈天分所震撼。Wilkinson夫人建议Billy到正规的芭蕾舞校学习(Royal Ballet School),父亲回家后典当了妻子留下的手表和金饰,送Billy到伦敦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结束后,Billy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录取,但是OFFER寄来了,父亲和哥哥为他送行。当Billy的列车远去,画面再次清晰已是14年后,二人走下伦敦的地铁去看Billy演出,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团,Billy跳的就是AMP的SWAN LAKE。 备注:Billy的父亲:开始的时候,父亲极力反对Billy学舞蹈。当时,工人进行罢工,但父亲在看到Billy的舞蹈表演后,牺牲自己的名声去上工挣钱帮助Billy去参加皇家芭蕾舞学院的考试,同时说服了Billy的哥哥,一起支持Billy学舞蹈。 Mrs.Wilkinson,算是导师的角色,并且承担了事实上的母亲角色,是一个温柔的关心者和严厉的引导者。她脾气暴躁,家庭不幸福,但是却义无反顾地帮助优秀的学生。同时,她在很多时候也替代了Billy的母亲的角色。 Billy: Don't know. Sorta feels good. Sorta stiff and that, but once I get going... then I like, forget everything. And... sorta disappear. Sorta disappear. Like I feel a change in my whole body. And I've got this fire in my body. I'm just there. Flyin' ike a bird. Like electricity. Yeah, like electricity.

6 好奇心剧场 《天使爱美丽》(Amelie,2001)
在1973年9月3日下午6点28分32秒,一只青蝇以每分钟能够扇动14,670次的频率降落到蒙马特的Rue St-Vincent。与此同时,在一家餐馆楼梯的旁边,风神奇般的让两个杯子在一块桌布上跳舞。就在这时,28 Avenue Trudaine, Paris 9的一栋五层公寓内,刚从最好的朋友的葬礼回来,尤吉尼·柯里热从自己的地址簿上把他的名字擦去。还是在这个时候,属于拉斐尔·波兰的一个精子,带着一个X染色体,一头扎进了她的妻子阿曼迪妮的一个卵子。九个月之后,艾米莉·波兰出世了。 影片《天使爱美丽》是2001年法国的一部爱情电影,由让-皮埃尔·热内执导,奥黛丽·塔图、马修·卡索维茨、贾梅尔·杜布兹和多米尼克·皮诺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4月25日在法国上映。 电影讲述艾米丽有着不幸的童年,不过这一切都毫不影响她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她倍感人生的孤独脆弱,从此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计划。 法国女孩艾米丽·布兰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是一名医生,因此他除了给艾米丽做医疗检查之外,很少和女儿接触。可笑的是,他仅仅根据艾米丽在检查时心跳较快就断定她有心脏病,并决定将她留在家里休养。艾米丽又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自己去发掘生活的趣味,比如到河边打水漂,把草莓套在十个指头上慢慢地嘬等等。 终于等到她长大成人可以自己去闯世界了。艾米丽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侍应,光顾这家咖啡馆的似乎总是一些孤独而古怪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乖张怪癖。不过总的说来,她的生活还过得不错。但艾米丽并不满足,她的满腔热情还不知向那里发泄呢。 1997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艾米丽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暂,她决定去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欢乐。一个偶然的机会使艾米丽在浴室的墙壁里发现了一只锡盒,里面放着好多男孩子们珍视的宝贝。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小男孩藏在这里的。那个男孩已经长大了,早已忘记了童年时代埋藏的“珍宝”。于是艾米丽决心寻找“珍宝”的主人,以悄悄地将这份珍藏的记忆归还给他。而她那暗中帮助周围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修复他们的生活的伟大理想也开始实施了。 艾米丽积极行动起来,冷酷的杂货店老板、备受欺侮的伙计、忧郁阴沉的门卫还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邻居都被她列入了帮助对象。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时甚至也得耍耍手段、用用恶作剧,但经过努力,她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在她斗志昂扬的朝着理想迈进时,她遇上了一个“强硬分子”,她的那一套“法术”似乎对这个奇怪的男孩——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没多大作用。她渐渐发现这个喜欢把时间消耗在性用品商店,有着收集废弃投币照相机底架等古怪癖好的羞怯男孩竟然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1] 。 《天使爱美丽》(Amelie,2001)

7 好奇心剧场 爱丽丝: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猫: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去哪儿无所谓。 猫: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迪士尼的一部3D立体电影,其灵感来自于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斯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由蒂姆·波顿执导,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约翰尼·德普、海伦娜·邦汉·卡特和安妮·海瑟薇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0年3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爱丽丝上次梦游仙境的十三年后的故事,已经19岁的爱丽丝去一个庄园参加一个聚会,爱丽丝选择了逃跑,她跟着一只白兔钻进了一个洞,再次来到“仙境”。 距离那一次历险奇遇已经过去了十年。曾经漫游奇境的爱丽丝(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已经19岁的她生活在一个华丽富庶的大庄园里,衣食无忧,生活奢靡,在社会风气的带动下,渐渐的成长为家庭心目中所冀望的那种贵族女子,却早已忘却自己在9岁时的那些奇妙无比的经历。时光荏苒,在家族为她举办的19岁的生日宴会上,一位富豪的儿子向他求婚,对方是哈米什·爱斯科特(利奥·比尔饰),哈米什虽然家财万贯,性格却愚笨而木讷,跟爱丽丝根本不是一路人。爱丽丝发觉到自己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渴望改变现状的她在小白兔的带领下,爱丽丝再次步入仙境。 这里依然是她童年来过的地方,一切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着奇妙的黄色瞳孔的疯帽子先生(约翰尼·德普饰)率先欢迎了爱丽丝的到来,而专断凶狠的红桃皇后(海伦娜·伯翰·卡特饰)依然尖叫着要砍掉其他人的头,甚至连自己的妹妹白皇后(安妮·海瑟薇饰)也不放过。在双胞胎兄弟(马特·卢卡斯饰)的帮助下,爱丽丝逐渐地恢复了记忆,她将在这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里重新审视自己。 猫: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2010)

8 学习剧场 You need to believe that someting extraordinary is possible……
你需要去相信,生命中有些特别的东西, 是可能存在的……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同名传记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撰写,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 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家小约翰·纳什念研究生时便发明了他著名的博弈理论,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与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博奕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2001)

9 学习剧场 If I am King, where is my power? Can I declare war? Form a government? Levy a tax? No! And yet I am the seat of all authority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when I speak, I speak for them .But I can't speak. 如果我是国王,我的权力又在哪里?我能宣战么?我能组建政府?提高税收?都不行!可我还是要出面坐头把交椅,就因为整个国家都相信…我的声音代表着他们。但我却说不来。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是一部由汤姆·霍珀指导,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国电影。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本该继位的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选择了退位。王位留给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当时的乔治六世不但不想做国王,还有着严重的口吃。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找来了语言治疗师罗格。《国王的演讲》就是基于以上的历史改编而成。[1] 影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大奖。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科林·费斯凭借本片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片男主角。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2010)

10 洞察力剧场 I'm just an ordinary guy who has nothing left to lose.
我只是个没什么可失去的普通人。 《美国丽人》这部2000年度的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 它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该片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摄影、剪辑、配乐等都令人叫绝,但最出彩的“神来之笔”却是一个冗长的空镜头:一个被人用过扔掉的垃圾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归宿在哪里。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1999)

11 洞察力剧场 Sean-那你考虑过再婚吗? Will-我妻子已经死了。 Sean-所以才叫“再婚”。 Will-我妻子已经死了。
《心灵捕手》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于1997年导演的电影,取景地点是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杭汀 (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的故事。威尔在数学方面有着过人天赋,却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在教授辛·马奎尔和朋友查克的帮助下,威尔最终把心灵打开,消除了人际隔阂,并找回了自我和爱情。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

12 谢谢!


Download ppt "生涯电影院 第一场:关于人类的智慧与知识 www.newjincin.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