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出師表 諸葛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出師表 諸葛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出師表 諸葛亮

2 作者補充: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東漢,卒於蜀漢,人稱臥龍。
隱居隆中,躬耕南陽,經徐庶推薦,劉備三顧草廬,孔明有感於劉備的知遇,以「隆中對」剖析天下大勢,籌畫以荊州為根據地,安撫西戎,與東吳孫權結好,待時機成熟,北伐曹操,完成興復漢室之霸業。 古人名與字或相關聯,或相反達意,如:  諸葛亮,字孔明,明與亮均有光線充足意;  曹植,字子建,植與建都有樹立之意;  韓愈,字退之,愈為進,與退反義。

3 有關諸葛亮的發明 木牛流馬:為軍隊運送糧草的運輸工具,翻山越嶺,每天走20里。
八陣圖:是古代作戰時用以掩蔽士兵及阻礙敵軍的防禦工事或軍事陣法,諸葛亮爲了提高蜀軍的戰鬥力,將古代的「八陣」加以變化,成了後世所說的「八陣圖」。八陣圖縱橫各八行,用輜車作爲主要掩體,以鼓聲和旗幟等指揮軍隊,可以變化許多陣法。 連弩:一次可以發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軍的戰鬥力。 孔明燈(天燈):相傳孔明燈是諸葛孔明為了傳遞軍情,所以發明了用紙紮的大型空飄紙燈籠。 兵書:是諸葛亮耗盡一生所著作的兵書,死前傳給姜維。 羽扇綸巾:形容神情瀟灑,態度從容。綸巾是用青色繼帶編成的頭巾,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所以又叫諸葛巾。

4 有關諸葛亮的歷史事件 瑜亮情結:既生瑜,何生亮?後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孔明借東風: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 滿載而歸。 劉備白帝城託孤: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七擒七縱:征南夷,七次生擒酋長孟獲,七次釋放,使之心悅誠服,不復背叛。後比喻善用策略,使對方誠服。 空城計: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今多用以比喻毫無實力、虛張聲勢嚇人。 五丈原:諸葛亮屯兵於此與司馬懿對峙,後病死。

5 題解補充: 出師表一文選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並根據昭明文選校改。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四史,作者為西晉陳壽,以魏為正統,文字簡潔,善敘事,羅貫中組合三國志與三國志平話,改寫成為三國演義。 昭明文選,原名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選錄先秦至南朝齊梁間各體詩文,為我國最早之詩文總集。 漢定上書為章奏表議四種,功能各有不同:  章以謝恩(感謝君恩),奏以按劾(彈劾良弊),  表以陳情(陳述情事),議以執議(表述異議)。

6 與三國人物有關的成語詞語 1. 髀肉復生(劉備):漢末時代,劉備寄住荊州多年,因見自己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已經長了出來,於是發言感嘆。後用以比喻或自嘆久處安逸,壯志未酬,虛度光陰。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因見己身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淚。」 2. 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三國時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之下,也能精確的指出曲律上錯誤的故事。後多用以比喻知音。 3. 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好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的環境。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近聞劉豫州三顧於草廬之中, 幸得 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

7 4. 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
5. 初出茅廬(諸葛亮):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竭誠聘請諸葛亮協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後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6. 空城計(諸葛亮):敘述諸葛亮鎮守西城,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馬懿將率軍攻西城的消息,城中無兵可迎敵,於是諸葛亮沉著鎮定,設空城計,命人將城門打開,而自己在城樓上撫琴飲酒。司馬懿等人見狀,疑有埋伏,引兵而退的故事。今多用以比喻毫無實力、虛張聲勢嚇人。

8 7.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謂不辭辛苦的竭盡心力,一直到死為止。
8. 樂不思蜀(劉禪):蜀漢亡後,後主劉禪被送往洛陽,司馬昭設宴待禪,作蜀漢故妓於前,禪樂在其中,司馬昭因而問禪:「是否思蜀?」禪答:「此間樂,不思蜀。」後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9. 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

9 10.望梅止渴(曹操):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後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11. 代人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三國時曹操將見匈奴使者,自以為形陋,不足以雄遠國,乃使崔季珪代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於床頭,假冒侍衛的故事。後稱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為捉刀。 12.  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勇猛無比。語本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10 13.過五關斬六將:本指關羽護送劉備二位夫人尋找劉備,因無曹操的通行令,所以一路上遭到守關將領的攔截。關羽所經關隘五處,斬將六名,後終與劉備相會。見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比喻突破重重難關。 14.大意失荊州:三國蜀將關羽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曹操,以至沿江的烽火台守兵被找,荊州防守不及,而被孫權派陸遜趁機襲取。見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關羽傳。後用來比喻因一時疏忽,造成重大損失。

11 三志國與三國演義之比較 小測驗: 成都武侯祠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其中,兩表 ? 三顧? 一對?分別指什麼? 書名 類別 作者 內容
地位 三國志 正史 西晉 陳壽 記三國興亡史 以魏為正宗 四史之一 三國演義 章回小說 (簡易文言文)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演說三國故事 以蜀漢為正宗 小說四大奇書之一, 最受歡迎的通俗小說 小測驗: 成都武侯祠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其中,兩表 ? 三顧? 一對?分別指什麼?

12 三國演義 歇後語 1.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2. 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 3. 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 4.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5. 三顧茅廬-好難請 6. 諸葛亮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7.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生不如死 8. 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 9.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10.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11.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12. 關公門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 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13 14. 關雲長敗走麥城-最後一招 15. 關公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16.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17. 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18
14. 關雲長敗走麥城-最後一招 15. 關公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16.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17. 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18. 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19. 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20. 曹操殺人-亂來一氣 21. 孔明七擒孟獲-以德服人 22. 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有二心 23. 蔣幹盜書-上當受騙 24. 董卓進京-沒安好心 25. 黃忠叫陣-寶刀未老 26. 諸葛亮用兵-虛虛實實

14 27.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8. 龐統做知縣-大材小用 29.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30. 曹操殺華佗-恩將仇報 31. 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32. 魯肅服孔明-心服口服 33.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34. 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 35. 張飛釋嚴顏-粗中有細 36. 孔明斬馬謖-咬牙忍痛 37. 魏延撞破七星燈-慌裡慌張 38.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39.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Download ppt "出師表 諸葛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