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行政院青輔會「101與青年有約,談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 系列講題之八 人皆有才 各自精彩 (休閒產業人才策略與新鮮人就業能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行政院青輔會「101與青年有約,談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 系列講題之八 人皆有才 各自精彩 (休閒產業人才策略與新鮮人就業能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政院青輔會「101與青年有約,談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 系列講題之八 人皆有才 各自精彩 (休閒產業人才策略與新鮮人就業能力)
行政院青輔會「101與青年有約,談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 系列講題之八 人皆有才 各自精彩 (休閒產業人才策略與新鮮人就業能力) 主講人: 游國謙 劍湖山休閒產業集團 副董事長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講座教授 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兼任教授 曾任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 兼任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兼任教授

2 壹、引言 一.過去30年,「醫師、律師、會計師」是台灣最令人响往 的行業。後來光環又轉換到了「科技新貴」;現在則是以 創意「創作、創造、創新、創能、創業」產業化的人才最 火紅。 二.創意產業,我個人早在51年前即全心投入。人生上半場 以27年時間與「台灣電視產業」同時誕生、成長、茁壯; 人生下半場則以25年時間投入「劍湖山世界」的規劃開發 與經營管理,至今75歲仍退而不休。 三.以創意「創作」,讓我在廣播電視找到了集企劃編導製 播的舞台。而以創意「創造、創新、創能、創業」,使我 在觀光、休閒、餐旅、遊憩產業領域,倍感精彩。

3 貳、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趨勢: 一.自2008年,全球旅遊版塊從有史以來皆以歐美地區為中 心,很明顯的轉移到亞洲,尤其是以中國大陸為主。台灣 因與中國大陸具有「鄰近性」與「獨特性」,因此對台灣 的觀光休閒旅遊的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二.休閒旅遊業是細水長流的產業,賣的是「口碑」和「品 質」。要善待陸客,將陸客來台觀光推向精緻化和優質 化,並為陸客提供一個充滿誠信、友善、禮貌、幽雅,以 及濃濃的人情味和安全無虞的旅遊環境。 三.全球休閒旅遊產業已經面臨了「網路化」「少子化」 「高齡化」「國際化」「個人化」(年輕人响往一個人生 活;中年人愛好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 發展趨勢。

4 叁、從個人投入創意工作51年來的心得與經驗 一.51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到日本接受「以創意創作」的專業訓練。 二.受訓的第一堂課不但是我個人的啟蒙教育,也找到了我人生最初的選擇,更成為我一生的堅持。 三.第一堂課的「三條途徑」: 1.成為公教人員,一生吃公家飯。終身有制度化的從職場階梯逐步往上爬升,直到成為最高階的「位階型」領導者。 2.投入日本10大商社,接受「魔鬼訓練」,以很短時間將「人力」訓練成「人才」,再將「人才」磨練成「人財」,成為商社的「人才資本」「人才資產」,創造終身的雙贏價值。 3.放棄前兩條的「跟團人生」,選擇「自由行」。勇敢走向叢林、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以無比的毅力、勇氣與承諾,冒險跨越人們認為「不可能、不敢做、不願做、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層層關卡,在「已知的未來找到新的可能」「在未知的未來找到新的發現」,我選擇了第三條途徑,走入能者生存、贏者為王的叢林殺戮戰場。

5 四. 成為自己的CEO,自己人生的創業家,並以創意「創作、創 造、創新、創能、創業」為終身志業的五項啟蒙: 1
四.成為自己的CEO,自己人生的創業家,並以創意「創作、創 造、創新、創能、創業」為終身志業的五項啟蒙: 1.只要有紀律的專注一個願景目標,並且堅持超越自己的每一 個今天,就一生學不盡做不完。 2.隨時自問五個問題的自我專業價值的提升:你的「能力」? 「興趣」?「價值」?「目標」?「專注與熱情的態度與特 質」?每天持之以恆的自我檢視與要求,都會從中發現新的 問題、新的東西、新的機會和新的答案。 3.以終身學習創造個人價值,以個人價值創造個人的身價。 4.相信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有一雙手、一雙腳、一個 腦袋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5.持續累積自我修練的一套「只有我能做好,別人做不來」和 「無可取代」的黃金智慧與專業know-How 。

6 五.結業的當天,每位學員都被要求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 己。要求自己,自我許下承諾「十年鑄一劍、 一朝舞天 下」的雄心壯志。寫好後自己封好信封,寫好地址,再交 給訓練單位,十年後再寄出給你自己;屆時可以驗收一下 你這十年的努力成果。 六.當時我信中很嚴苛的許下諾言,誓言一定要在十年內成 為台灣傳播界集企劃編導製播的全方位A咖節目製作人。 很幸運的我竟然能以五年「一萬小時定律」的自我歷練, 提早美夢成真。 七.這五年間,堅信人人都具有創意的潛能,潛能就像一座 冰山,看得見只有4%,海平面下的96%終因個人的積 極、熱情、專注和堅持,能持之以恆,讓我發現而激發, 也因激發而提早奪標。

7 肆、你的未來終將面對「升學」「就業」「創業」 的選擇
肆、你的未來終將面對「升學」「就業」「創業」 的選擇 一.不管時代多糟、大環境多惡劣,一個人年輕只有一次。你抱怨、害怕、猶疑或等待,只有原地打轉全都沒有用!只有敢夢、敢做、 敢不同,敢勇往直前,才是成功的關鍵。每個人畢業後,在社會工作至少40年,你應該及時為這40年準備好自己。 二.這十年來,台灣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171所大學院校,年產30萬大學生,6萬碩士,碩博士已超過百萬,許多畢業生滿街走,77%企業要人才沒有!造成「供需失衡、產學差距、學用落差以及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原因究竟為什麼? 1.「高教技職化、技職大學化、大學高中化」的結果,造成台灣在人才方面的三大危機: △過度量產大學畢業生,降低文憑價值。也造成人才質與量的供需失衡,教育體制僵化,人才培育不符需求。 △國際化人才的培育與專業技術訓練不足,且創新研發能力落後,造成低階技術人才過剩。

8 △高薪高職位工作難找,基層工作沒人肯做,高不成低不就,加上畢業生同質性高,只會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不能為企業產生價值。 2
△高薪高職位工作難找,基層工作沒人肯做,高不成低不就,加上畢業生同質性高,只會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不能為企業產生價值。 2.台灣聯考只考教科書內容,學校只好教一樣的課程,學生也只好苦讀一樣的教材,最後把學生教育成腦袋僵化、狹獈、封閉、沒有創意,無法創新的『半成品罐頭人才』。 三.台灣體制內的學校教育,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性的學習,才能導引學生思考,迫使學生在體制外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尋求自我選擇性的學習。此外,台灣教育制度更要從強調「教」轉化為著重「學」,學習多元,學習「跨領域」的能力,學習以創意創造價值並實現價值的方法。 四.透過實習與產學合作,讓學生瞭解不分職位高低或在社會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比別人多做一分、早起一步、深思一層,那一分就是價值,這種人才還怕沒有調薪、升遷、出人頭地的機會?

9 伍、頂尖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卓越人才? 一.就我個人多年來擔任每年一度的「國家傑出總經理」的選拔,我發現平庸與頂尖的差距,通常是「二比一」;但是對於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卓越人物來說,與平庸的差距何止「千百比一」,他們創造出來的價值,都會在一般產出價值的後面還要再加上好幾個零。 二.我歸納了這些成功的企業「稀有頂尖人才」,他們都具備以下幾個共同特徵與特質: 1.具備微笑兩端的人才價值: △一端是具有以創意創新研發設計(獨創和原創的能力) △另端是具有國際行銷通路與國際化品牌管理的能力。 2.三種成功者的人格魔力: △對工作的狂熱 △對未來充滿了理想 △終身學習(成為大量閱讀不同領域的跨界者,集多於一身)

10 3.佛里曼的四種全球職場特質: △新移民的思維與精神(像各國大量輸出的人才,他們以全球的移動能力向各國搶攤,一上場就能打仗) △矽谷創業家的精神(一群A咖人才的組合,具有學術技術化、知識產業化、創意產值化、創新商品化的實力、能力和毅力) △中世紀工匠精神(專注每一個原創細節的紀律和每一個細節中細節的完美組合,百分之百的審美品味與毫不妥協最嚴苛的品質堅持) △服務達人的服務精神(超越顧客的預期想像,提供使用者更好的經驗,滿足顧客百分之百的愉快感覺,甚至於感動) 4.專注於一項「核心專業」「核心價值」「核心競爭力」。這些know-How都不是在學校學的,而是靠終身自修自得,修練自己的一套「十指雙拳」神功。

11 陸、如何成就1000大企業 「終身被僱用的人才價值?」
陸、如何成就1000大企業 「終身被僱用的人才價值?」 一.完美人才的培育源自於從家庭教育的「童萌養正」「幼年養性」,到學校教育的「青少養術」「青年養德」的體制內養成;再發展到企業以戰練兵的「養才」「成才」,此外特別是要靠個人從啟蒙後,發現自己的興趣與長度,在課餘積極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創造、自我超越、才能成就自己與生俱來的「人皆有才、各自精彩」的終身價值。 從企業的在職訓練,學習有用的核心專業技能,培養多元的人才能力,提高自己可移動的人才價值,能與國際無縫接軌。成為企業的核心人才資產、人才資本。 全球有幾千家大型企業均設有專屬的「企業大學」,它設立的顯性意義,在培植並尋找中高階主管;而其隱性目的,在培訓各級人才所需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成長,以及企業所需的專業職能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最可貴在增進同仁間能在共同學習中達到溝通互動的效益。

12 二.在新世代的腦海裡隨時掛著世界地圖,他們擁有全球化 的「新視野」、「新思維」、「新動力」、「新觀念」、 「新感覺」、「新見解」掌舵世界的本錢。同時還擁有 「跨國界」、「跨語言」、「跨領域」、「跨專業」多種 能力於一身,能在所謂世界流體經濟中奪得市場的版圖。 在服務主導的經濟體中,除了仍必須擁有邏輯性的, 循序性的,分析性的「左腦」理性能力之外,具有藝術家 的高體會、高感性的特質,特別是能表現出創造性的軟實 力和同理心的情緒性美感,瞭解人際互動的微妙,引發相 互之間的喜悅……等等的「右腦」主導特徵,若能整合左 右腦平衡具備,成為全腦人才。擁有全腦,再加上擁有了 一双專業的翅膀,才能讓它帶你發現「未知的未來」,無 限的可能。

13 三.觀光休閒產業正面臨接軌國際的潮流趨勢,需具備「國際 觀」「國際視野」「國際禮儀」「國際證照」「國際語言」 …等,能吸納全球智慧,跨越領域知能,有能力整合並連接 國際資源的中高階經營管理長才。 觀光休閒產業中高階經營管理人才必須具有高標準的人格 特質與專業知識,包括:「情緒智力」「專業實力」「人際 魅力」「外語能力」「思考能力」 「財務力」「領導力」 「行銷力」「創造力」「學習力」「行動力」「審美力」 「應變力」「想像力」「逆轉力」「先見力」「親和力」; 其中能夠穿透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本質的洞察能力,是成 就卓越人才的必要條件。 我經常提醒:你所擁有的「專長籌碼」還有多少利用價 值?多久會被取代?或淘汰?你希望自己擁有什麼樣新的第 二專長?在知識經濟時代,新專業和新技術每兩年增加一 倍。

14 四.首選具有國際認證的「專業證照」或擁有高學歷並在產 業界至少兩年以上經驗中高階綜合性能力的領導人才。我 經常在各大專院校評鑑中一再建言,提高學生國際化語言 與乙級以上專業證照的畢業門檻。但是校方總認為難度太 高,怕學生畢不了業,影響招生。 目前較具規模與水準的業者或產業主管,都已採用各 種國際化的軟體證照做為評鑑專業人才的價值。專業證照 不像初階認證的普遍與泛濫,各種專業證照可貴在它不僅 須要Kㄧ大堆專業書籍,死記硬背各種的理論與法令規 範,更要靠專業實做與實務經驗的加值才能通過考試。這 些實務實做的專業能力必須務實的累積自親身學習、實 習、理解、認知、體驗、觀察、推理的點點滴滴,需要時 間的內化,無法速成。

15 五.休閒產業專業學生對未來職涯發展,無論是升學、就業或創 業,必須具備終身可用的個人人格特質、核心專業技能和個 人專業Know-How的能力;餐旅業專業學生必須培養的七項 專業核心能力;Ring,Dickinger and Wober(2009)提到: 1.了解更廣泛的旅遊產業。 2.轉換技能,尤其是終身學習能力、創造力、批判力及彈性 思考能力。 3.未來旅遊產業的發展,包含個人的責任以及如何形塑旅遊 的未來,並反思旅遊的現況及革新的能力。 4.永續發展能力。 5.準備未來就業的能力。 6.管理能力。 7.科技能力。 只注重專業能力並非就業力提升的方針,教育者應專注的 更是學生的一般能力及終身可用的就業力。

16 必須學習的35項專業技術能力 六. Chung(2000)針對旅遊業專業及就業分為35項必備的專 業技術能力: 1.使用行銷分析技能。 2.使用財務分析技能。 3.操作管理技能及技術。 4.設計及執行研究計劃。 5.分析影響控制利潤的因素。 6.使用統計/數學公式來分析資料。 7.使用人力源管理技能及技術。 8.管理及領導群體的過程。 9.督導及管理顧客滿意度。 10.發展及執行訓練課程。 11.適應環境改變。 12.了解學術及專業的知識。

17 13. 見微知廣。 14. 在不確定及壓力的情況下作決定。 15. 將大量的資訊組織成有意義的模式。 16. 知道社會禮儀。 17
13.見微知廣。 14.在不確定及壓力的情況下作決定。 15.將大量的資訊組織成有意義的模式。 16.知道社會禮儀。 17.建立個人對工作品質的標準。 18.繼續接受教育。 19.增進社會化及員工的人際關係。 20.執行預訂的工作。 21.維持專業的外表及儀態。 22.選擇及指派人事。 23.指導及督導他人的工作。 24.使工作放大化。 25.確認及定義工作上的問題。

18 26. 與顧客溝通。 27. 行為有道德。 28. 與其他員工溝通。 29. 確認顧客關係的問題。 30. 維持一致的服務品質。 31
26.與顧客溝通。 27.行為有道德。 28.與其他員工溝通。 29.確認顧客關係的問題。 30.維持一致的服務品質。 31.加強建議性的銷售技巧。 32.購買設備及產品的知識。 33.發展工作的革新方式。 34.預測未來趨勢。 35.建立有創意的思考模式。

19 必須修練的8項開啟專業大門的金鑰匙 七.英國學者Poll & Sewell(2007):提出Career EDGE就業 力金鑰匙模式,要開啟就業力大門的金鑰匙,包括了八大項 能力; 1.職業發展學習(Career development learning) 2.體驗(Experience):體驗工作和生活(work & life) 3.知識、了解和技能之程度(Degree subject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 Skills) 4.ㄧ般能力(Generic Skills) 5.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6.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7.自信 (Self-confidence) 8.自尊 (Self-esteem) 高度發展的自我效能、自信以及自尊部分,是達成就業 力很重要的關鍵因素。最後,才能開啟就業力的大門。

20 再從國內產業界對人才需求的專業能力與素養
八.華碩電腦施崇棠董事長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他成為 領導人的人生5項修煉: 主動積極的人生觀:主動積極挑戰高標準。 專注的紀律:專注在自己優勢、突破現狀、挑戰極限。 全腦的訓練:敏銳思維的右腦和講求數據與技術的左 腦相輔相乘融會貫通。 帶心的領導藝術:帶心才能領導堅強的向心力。 知易行難的商業藝術:以服務至上創造顧客物超所值 的附加價值。

21 張忠謀先生的人才七要件,與未來領導人才必備的十ㄧ項要求均為個人特質與Know-How,的基本才華
九.對企業主來說「專業」與「能力」是發展事業的兩把利器。 張忠謀先生主張的七大要件: 1.專業訓練 2.商業知識 3.思考、創新、溝通和語文能力 4.專業證照的取得 5.第二、三專長的培養 6.終身學習的態度 7.有效學習的技巧 這七要件,都應該在體制內教育時學習到的基本能力。

22 十ㄧ項成為未來領導人才必備的要求 2.培養志願 3.用功學習 4.學習時徹底瞭解 5.獨立思考 6.創新 7.學中文 8.學英文
1.終身的健康生活習慣 2.培養志願 3.用功學習 4.學習時徹底瞭解 5.獨立思考 6.創新 7.學中文 8.學英文 9.學習世界 10.學習演講辯論 11.做ㄧ個誠與信的人

23 十.我要求「傑出人才」必須瞭解並學習 『 What is right people? 』
具有一定程度的學術理論基礎。(最好還兼具精準的實 戰經驗。) 兼具常人所不能及的產業專業經驗、知識、通識、技術 與能力。(具國際觀、資訊化與創新力集客策略的創意企 劃與國際行銷高手,一直是產業微笑曲線兩端的高績效 「稀有財」,各企業無不費盡心思培植與網羅。) 個性要積極、熱情,做事要專業、敬業、樂業。愈是沒 人走過的路愈有可能成功。 需要深度、廣度、高度、敏銳的思考能力,自我訓練成 能審度情勢與識人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要清楚知道自己步出校門走入職場,不但是一位具有本 科的研究型人才,更重要還要把自己訓練成一流的應用 型人才,找到與企業產業建立共享價值網絡的銜接接頭。

24 十一.我教「績優員工」與「樞軸員工」具備完美的人 格特質與獨創性的個人 Know-How,成為A﹢的人才
『完美的人格特質所需具備的條件』 從無光體到反光體到發光體 了解自己的專長,演活自己。 認清自己的角色,盡情演出。 要一輩子當「匠」,還是由「匠」而「師」,關鍵在自己的態度。 不斷的自我學習,學出能力,沒有貧窮的口袋,只有貧窮的腦袋。 凡事不要存有「非我不可」,要擅於運用組織的力量。 欣賞別人,肯定自己,廣結善緣。 堅守夢想、勇於承諾、敢於承擔。 記住:「不成長,即退場」「不創新,即滅亡」要多元化的大量閱讀,多體驗不同的文化,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創意自然就會出現。

25 十二.成為人才的兩條路: 「外求」與「內修」
作家何飛鵬曾提出成為人才的人生兩條路:ㄧ是外求, 二是內修。「外求」強調:對外找機會、攀關係、覓貴人, 在關鍵時刻給予你必要的助力,而成就你一生的順遂。而 「內修」強調:對內自我修煉,從人品道德的明心見性到經 世對人的寬厚通達,再到熟用技能的鑽研鍛鍊,在人格特質 上為人所不為;在專業上能人所不能。 「專業」不同於「專家」,專家專注於一個領域精深探 討、追根究底。而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擁有更廣博的知識 常識,更多元的邏輯思考與分析的決策能力,能以全球觀點 感知市場變化,洞察產業發展趨勢,能針對問題提出正確的 判斷和解決之道。通常具有整合知識和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 或跨域人才就是未來職場的領導人。

26 十三.及早深耕更多專業常識知識、資訊與智慧
在每一個專業領域裡,幾乎80%都是「ㄧ般常識」或「產業常識」,20%才是「專業知識」。「ㄧ般常識」或「產業常識」是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每個人必備的基礎,不斷推陳創新的「專業知識」是少數人才懂。「ㄧ般常識、知識」和「產業常識、知識」不僅容易被取代,且經不起市場變遷的考驗。「專業知識」不但經得起考驗,更能領先市場變化,以創新創造需求,創造價值。 除了在專業領域中長久累積成為專業人士,需要不斷更深入專研「專業知識」之外,對於ㄧ般尚未找到目標之前,要充分利用課餘多聽演講、多讀好書,才能羽化成蝶,也才能大量吸收到從「ㄧ般常識」到「ㄧ般知識」;從「產業常識」到「產業知識」;更進ㄧ步充實更多更新「專業常識」和「專業知識」,最後才能內化成為個人無可取代的智慧。

27 柒、 「人皆有才,各自精彩」,端看自己如何創造自己無可取代的多贏價值
一.『把自己淬煉成為一個品牌』創造自我價值 從如何創造個人的獨特價值,進而達到與企業雙贏,不妨借用企業品牌經營的理念,「把自己看成一個品牌」,以個人品牌的觀念,高標準的提升自己的「可雇用價值」(employability)、「未來價值」與「市場價值」(market value),成為公司未來共創雙贏的「核心經營人才」(core partner)。羅斯福總統夫人說:「低人一等的感覺源自於內心而非他人。」 在「自我價值」的層面: 要找出『我現在的專長領域是什麼? 比起別人,我的競爭力在那裡? 』,然後自我期許『未來理想中的我是什麼? 』。 在「社會價值」的層面: 要找出『我現在在別人的眼裡是什麼? 』,『我有什麼能力讓公司非重用我不可? 』,然後自我期許『在未來,我都要持續造就當下無可取代的價值』。

28 二.成為企業有用而且是對的人才 世界上等待人類發現的知識無窮無盡,除了及時在體制內 的學校教育中,扎根良好的學識與人格基礎,並充份運用體 制外的自我教育中,真正認識自己,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到 自己的興趣和長處,找到自己的夢想,找出自己的定位和目 標,找出自己的一條路。 「打開ㄧ本書,打開ㄧ個世界」,大量閱讀跟自己設定目 標有關的書籍,也大量閱歷相關的常識、見識,並搜尋大量 的資訊、大量的學習、大量的思考,勇於想像、勇於探索、 果敢深入發現冰山八分之七體積隱藏在海面下的龐大玄機。 如何在人才高度競爭中脫穎而出,無論畢業後升學、就 業、或創業,就在於一個人能否以高度熱忱激發出自己的天 賦潛能,連作夢都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的人。能將內 在強烈動機,表現在讀書學習或就業創業,因熱情而積極燃 燒出來的鬥志與學習的能量。

29 三.世界級名人演說,是我知識的活水源頭 我在全球頂尖人才的演講中尋求新觀念、新思維的源頭活水,滋潤自己也灌溉別人。 我一向很注意海內外知名頂尖大學如美國最高的商業型專業學府「哈佛大學」在每年畢業典禮上,特別安排全球最傑出名人演講的內容,讓我能夠從中汲取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智慧,新的研究與發現,以產生新的思維,找出作為教學中的鮮採話題。 我很多講題的發想,常常取材自最近三年依序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應邀演講的比爾蓋茲、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女士,及多年前甫獲諾貝爾獎、現任美國能源部長的華裔朱隸文,演講內容都在強調面對社會多元、價值多元,變動是常態,不要僵固於一套經驗和想法,面對新的變化,要立即學會新的真理、新的理論、新的知識、新的方法和觀念,產生新的能力,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任何問題,也沒有最終的答案,它永遠有更好的答案。

30 四.學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朱隸文說:「我要特別感謝所有啟發過我天賦的教授, 更感謝那些教得並不怎麼樣,逼得自己必須當自己的老 師」,學會不同於別人或別人忽略的方式,從積極的態度 與思考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新的發現與新 的科技。尤其是深入搜尋更多人類面臨的重大議題,用心 研究尋求解決的方法。 這種利用課外自我教育的動力,和自我實現的毅力,以 跨領域的學習壓力成就卓越而多元的智慧能力,人人都能 在各自領域中創造自己的理論,在全球化競爭時代,更要 具有沒有不可能的想像勇氣,放眼在世界舞台上,各擅勝 場。這正是卓越人才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與未來脫穎而出的 成功關鍵。

31 五.將腦袋連上「世界大腦」步入 「個人全球化」的時代
五.將腦袋連上「世界大腦」步入 「個人全球化」的時代 只要換掉C咖的腦袋,就能成為A咖的人才 將裝滿資訊和智慧的腦袋連上「世界的大腦」,步入「個 人全球化」時代,要有超越時代、跨越時代的見解,向未來找 出問題,並向世界提出答案。所謂「世界的大腦」就是新一代 的網際網路。20多年來在網際網路,看不到地域的障礙,也感 覺不出不同民族與文化之間的距離,每個人在網際網路都是平 等的,不僅是資訊的獲取者,也可以成為資訊的創造者,通過 網際網路,不但人人可以展現才華,行銷任何創作或商品,並 且人人都有同等創造價值與致富的機會。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企業和個人要脫穎而出,就應該 具備「獨特的價值」。美國聖母大學足球隊教練霍茲說:「能 力是你能做的;動機決定你實際做的;態度決定你做得多好。」 培養高尚品格,懷抱誠信、熱情、積極、樂觀、勇於夢想的態 度,這是一條漫長,但也是唯一且最正確的道路。領導人必須 為員工打開世界之窗,站上更高的高度,擁有更廣的廣度,與 更深的深度視野。

32 六.多一分「額外的努力」,決定未來的成就 幾十年來,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在爭論人類是否真有與生俱來的天才?答案是有的;但是發現所有成功者的最重要關鍵,似乎都在扎根準備好,而非天才。 任何領域的頂尖高手,沒有天生的演奏家,也沒有天生的運動選手以及作家、藝術家、科學家,即使是最厲害的罪犯,至少都要一萬小時最起碼的準備和專精的錘煉。像十九世紀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賽特成名後,有人問他:「你真是個天才啊!有沒有什麼成功的訣竅,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很感慨地說:「天才!這話從何而言?這30幾年,我每天至少都花14小時來練琴,而且從不間斷,你們卻說我是天才!真是奇怪!」。他又說:如果真要有什麼成名的訣竅,那就是『額外的努力吧!』。 別人只用一分的努力,而我卻是用10分,甚至百分的努力。沒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勉強不來。

33 捌、結語 總之,成就一位卓越的產業專業人才,需要家庭、學校、個人和產業之間無縫隙接軌,共同培育。由於全球已進入腦力產業的時代,未來人類面對的除了社會急遽的變遷之外,腦力密集的無國界競爭已漸漸成為國際間互動的必然趨勢。 因此,人才必須具備的一般能力、核心能力與專業素養,而且都越來越多元化、高值化、精緻化、深度化、專精化與科技化。 「一般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電腦運用能力、本國語文與外語能力、國際視野能力、理論運用到職場的能力、瞭解產業發展的前瞻能力、網路行銷能力、專業常識、知識與技術能力、自學能力等等。 「核心能力」:跨領域知識與科技的整合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場域規劃開發與經營管理能力、創意產業化能力、活動行銷企劃能力、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產業專案規劃執行能力、理論與實務應用能力、創新研發能力等等。

34 「專業素養」:職場倫理與道德能力、人文關懷能力、抗壓 性與穩定性能力、情緒智商自我管理能力、文學與美學鑑 賞能力、人際關係與顧客關係的應對能力、熱忱服務能力、 自律與反省能力、運用網路社群建立新型態虛擬媒合平台 的能力等等。 要學習這麼多的能力很辛苦,但是如果您現在怕吃苦, 將來您就要吃一輩子的苦。 「天賦潛能」: Impossible 變成(I,m possible ) (不可能) (可能)

35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FIN ─


Download ppt "行政院青輔會「101與青年有約,談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 系列講題之八 人皆有才 各自精彩 (休閒產業人才策略與新鮮人就業能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