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走向大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走向大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走向大战

2 教学目标 法西斯国家的扩军备战和对外扩张 世界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了解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对世界和平的威协
认识各国外交政策对三十年代国际局势的影响 认识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及后果 如何认识各国外交政策的宝贵的经验教训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 重点: 法西斯国家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 英法的绥靖政策 美国的中立政策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1939年世界舞台上的四种谈判 难点: 各大国外交政策的利弊得失

4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后 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后 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后,使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由三种较强的势力: 一是传统的英法美西方民主国家,这些国家对内继续维持民主政体,对外力图维持国际和平局面,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种势力是新兴的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积极谋划新的世界大战,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 第三种势力是正在建设中的苏联。

5 二:苏法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 苏联关于欧洲安全体系的构想 1 第一,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国联;
第二,赞成在国际联盟的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性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 第三,苏联提出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上述协定。 第四,一旦遭到侵略国国家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应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苏联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制止战争。

6 法国的巴尔都外交——大联盟外交 大联盟外就爱哦
2 法国的巴尔都外交——大联盟外交 大联盟外就爱哦 法国的大联盟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四点内容: 其一:对德国的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 其二:加强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 其三:加强法国的欧陆同盟体系。 其四:创建一个由若干区域性防御公约和互助条约构成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7 苏、法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努力 3 第一:苏联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苏联加入国际联盟。1934年9月18日,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第三:缔结东方互助公约的谈判。即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之间的互助公约。 第四:苏法互助条约的签订。1935年5月2日 第五:苏捷互助条约的签订,1935月16日

8 三:埃塞俄比亚人民 抗意战争

9 意大利发动战争的原因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扩张欲望: 英法的绥靖政策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1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建立罗马帝国,要求霸占巴尔干半岛、多瑙河流域、北非,将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把扩张的矛头指向埃塞俄比亚。 英法的绥靖政策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公开纵容德国法西斯。 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得到了法国的默认。在非洲双方达成妥协。 法国外长赖伐尔说“我把埃塞俄比亚赠给他(墨索里尼)了,从而把意大利的矛头引向一边,拯救了法国” 。

10 本尼托·墨索里尼 (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7日)

11 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 专政的建立 知识拓展
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瓦拉诺·迪科斯塔。他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意大利社会党党员。母亲是农村小学教员。墨索里尼从小就非常骄横。上小学时,他虽然聪明,但不听教诲,经常和同学打架,甚至袭击教员,曾被学校开除。到了十三四岁,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学习,苦熬6年,取得了毕业文凭。他只教了一年书,便离家远行,到瑞士、奥地利等国“闯荡江湖”。

12 知识拓展 墨索里尼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社会党。1912年,墨索里尼由于能言善辩,被推举为社会党的机关报——《前进报》的总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由于反对社会党的立场,主张意大利参加英法阵营对德作战,被社会党开除。 1915年意大利参战后,墨索里尼立即投笔从戎。在1917年的一次地雷爆炸中,他身负重伤,先后动了27次手术,从身上取出44个弹片,被迫退伍。

13 住院疗伤的墨索里尼

14 知识拓展 战后意大利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给了法西斯势力以可乘之机。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纠集150人,组织了一个“战斗的法西斯党”,其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 1921年法西斯组织发展到17.8万人。1922年底,法西斯武装党徒已发展到50万人,普通党员100万。

15 意大利法西斯的徽记

16 知识拓展 墨索里尼加紧进行夺权准备。1922年9月,组成最高司令部,统一指挥法西斯民军;10月20日,最高司令部下令全国总动员,向全国发表了檄文,宣布进军罗马。 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法西斯党代表大会上,墨索里尼狂妄地叫嚣:“假使我们不能和平的接受国家政权,便带兵到罗马去清君侧,用武力攫取政权。”即进军罗马。 法西斯进军节节胜利,沿途政府军和警察大都严守中立,只有少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加以阻击,但由于力量悬殊,也被残酷镇压下去。

17 到罗马去清君侧

18 墨索里尼到达罗马

19 10月29日,国王维托里奥·埃玛努埃莱邀请墨索里尼组阁。10月30日,墨索里尼接管政权

20 1922年11月1日,新首相墨索里尼在无名烈士墓地向国王宣誓效忠。

21 知识拓展 1924年,在法西斯的严密操纵下,举行了第27届国会选举,当选者几乎是清一色的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还组织了一个完全由法西斯党人、阁员组成的大议会,凌驾于国会之上,实际上是国会的太上皇。 1926年10月,墨索里尼颁布法令,取缔了除法西斯党以外所有的政党和政治团体。意大利法西斯党确立了其独裁统治。

22 墨索里尼在演讲

23 知识拓展 墨索里尼上台后,利用黑衫军对进步党和反对派人士大搞恐怖活动。他们任意捕人、杀人,无恶不作。
墨索里尼为扩军备战,大力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24 黑衫军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

25 法西斯童子军的成员正在接受如何使用步枪的训练

26

27 墨索里尼好大喜功,这是他参加罗马帝国大道的开工仪式。

28 阅兵式上身着戎装神气十足的墨索里尼。

29

30 墨索里尼的办公室设在罗马的威尼斯宫,又称“两半球之厅”。厅长60英尺,宽40英尺,高40英尺。大厅内空空如也,只在一个角落摆放着墨索里尼的办公桌和一座昔日的大烛台,给人以阴森、神秘之感。

31 墨索里尼的“罗马步”

32 2 过程(1935年10月—1941年底)

33

34

35 阅读了解 海尔·塞拉西一世(1892~1975) 埃塞俄比亚皇帝(1930~1974),政治活动家。原名塔法里·马康南。其父是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战争的功臣马康南公爵。 1930年11月2日,加冕为皇帝,称海尔·塞拉西一世。即位后,他全面推行改革。 1931年颁布了帝国宪法,仿效西方设参、众两院,但同时又规定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取消了由农民供养官吏和士兵的封建义务,禁止向农民征收额外税收。采用赎买方式将原英国的阿比西尼亚银行改为国家银行。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派遣200多人到国外留学。

36

37 阅读了解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抗战。赴国联发表演说,谴责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1936年5月被迫流亡国外,1941年初,率领爱国武装力量同英军一道打回埃塞俄比亚,同年5月,埃塞俄比亚光复独立。 60年代以后,海尔·塞拉西一世积极支持非洲和第三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 1963年5月,30个独立的非洲国家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建立非洲统一组织,他当选名誉主席。

38 阅读了解 在内政方面,海尔·塞拉西一世虽然在战后继续实行若干改革,但这些措施根本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上层封建统治集团日趋腐败。
1960年,青年军官集团发动政变,要求实行变革,但海尔·塞拉西一世镇压了这次政变,对政变领导人处以极刑,最终导致了1974年6月28日爆发的革命 。 1974年9月12日,海尔·塞拉西一世被废黜。 1975年逝世 阅读了解

39 各国对战争的态度 苏联:坚决反对。 英法:半心半意的制裁。 美国:中立政策。 德国:幸灾乐祸。 3
第一禁止把武器原料运给意大利;第二:禁止所有国家购买意大利的商品,包括对意大利的财政援助;第三:断绝苏伊士运河的交通。 英法:半心半意的制裁。 国联于1935年宣布意大利是侵略者,禁止国联成员国向意大利输出武器和某些原料,不向意大利提供贷款,禁止从意大利输入货物。 美国:中立政策。 德国:幸灾乐祸。

40 西方国家政策的结果 西方政策的结果,不仅把埃塞俄比亚输给了意大利,而且把意大利输给了德国,希特勒由此看出了英法的软弱。
英法的妥协使墨索里尼更加肆无忌惮,宣称“意大利有权取得自己在阳光下的地位,英国和法国几乎吃掉了所有的菜,只留下一丁点残渣,如果意大利连这点残渣都得不到,那是不能容忍的”。 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英国的《泰晤士报》的精彩评论“墨索里尼在埃塞俄比亚的冒险行动既然得到认可,就必然践踏了国联,为希特勒打开了大门。”

41 四:西班牙反法西斯 民族革命战争

42 1936年1月,西班牙共产党、共和党、社会党和劳动者总同盟等民主力量组成人民阵线,2月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改革。
内战的爆发及进程 1936年1月,西班牙共产党、共和党、社会党和劳动者总同盟等民主力量组成人民阵线,2月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组成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改革。 以长枪党为首的西班牙反动势力对此极端仇恨,事先与德、意法西斯密谋并经过充分准备后,于1936年7月18日发动反革命叛乱。

43 1936.7.18驻摩洛哥军事首领弗朗哥发动叛乱,反对人民阵线政府

44

45 叛军在马德里郊外

46 1936年11叛军在西班牙北部的布尔戈斯建立了国民政府,佛朗哥在该地宣誓成为国家最高元首

47 1、苏联:坚决反对德意武装干涉,支持共和国政府,在人力、物力方面以极大的支持,并组织国际纵队支援。(来自53各国家,共3.5万人)
2 各国的态度 1、苏联:坚决反对德意武装干涉,支持共和国政府,在人力、物力方面以极大的支持,并组织国际纵队支援。(来自53各国家,共3.5万人) 2、英法:不干涉政策,签订《不干涉协议》,组织建立“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禁止向西班牙运送武器,禁止西班牙购买的武器过境 3、美国: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输出武器和军用物 资。 4、德意:武装干涉

48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原因: 共同的原因是打击反法西斯势力,防止反法西斯力量的扩大; 控制西班牙这一战略要地,保证军工原料的来源。
对意大利来说,控制了西班牙本土和西属摩洛哥,就可以控制地中海入口,变地中海为“意大利的湖泊”。 对德国来说,西班牙战场是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和军事理论的实验地;是拉拢意大利、西班牙法西斯盟友的好机会;对法国实施反包围。

49 2、德意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 7月底,德、意开始派遣飞机到西属摩洛哥,协助佛朗哥向西本土运送叛军,并把大批坦克、飞机运往西班牙;
打着“志愿人员”旗号派兵参战,至1939年共派出军队20余万人,其中德军5万、意军15万。 德、意向佛朗哥共提供飞机1650架、坦克和装甲车1150辆、火炮2700门、步枪数十万支、炮弹750万发。 德、意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国际性反法西斯战争

50 墨索里尼和德国军事顾问检查赴西班牙作战的伞兵装备

51 战争的失败 3 1938年春,佛朗哥叛军和德、意干涉军齐头并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广大地区
1939年2目17日,英、法两国正式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同西班牙共和国断绝外交关系。 3月,共和国中央战线司令卡萨多和社会党右翼头目贝斯泰罗在马德里发动政变,同叛军里应外合。指挥进攻马德里的叛军头目摩拉称这些发动政变的人为“第五纵队”。 1939年3同28日,马德里陷落。叛军占领了西班牙全境。 佛朗哥建立独裁统治,持续3年之久的西班牙内战结束。

52 高唱《国际歌》的国际纵队

53 共和国战士之死

54

55 性质: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
4 结果和影响 性质:西班牙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一次大较量。 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护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相互勾结,并在战后正式结成同盟,使欧洲政治关系和战略格局发生有利于德、意的重大变化。

56 资料阅读 佛朗哥(1892年~1975年) 西班牙内战制造者。西班牙国家元首,独裁者,大元帅。

57 资料阅读 弗朗哥生于海军军官家庭。1910年 入托莱多步兵学院就读,毕业后到步兵团供职。1912年参与镇压西属 摩洛哥民族起义。
1921年任西班牙外籍军团司令。1926年晋升准将。 1928年任新成立的萨拉戈萨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31年因反对共和国民主政府的民主改革,被取消军籍。 1933年保守势力上台后受到重用, 出任巴利阿里群岛司令。1934年晋升少将。 1935年升任陆军参谋长。

58 1936年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后,他被贬为加那利群岛司令。同年 7 月18日从摩洛哥回国,发动反对人民阵线政府的武装叛乱,挑起西班牙内战。
同年10月1日,被叛军推举为“国家元首”, 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升大元帅。 1937年 4月,他成了长枪党党魁。 到1939年弗朗哥扑灭了燃烧3年之久的人民战争烈火。

59 1939年内战结束后,他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建立法西斯独裁专政。
佛朗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中立”政策,但派遣“蓝色”师团配合德军进攻苏联。 二战结束后,佛朗哥在国内仍推行其恐怖统治。甚至还使用阉割刑和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 1946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建议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从西班牙召回大使,决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现行制度,今后就不接纳西班牙为联合国会员国。

60 面对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开展仇视犹太人和一切外国人运动,禁止在公共场合悬挂写有外国字的招牌,鼓励使用本国产品。
1947年,佛朗哥又签署《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 他为终身摄政王。有指定国王继承人,罢免国王继承人的权利。 1969年 7月,指定前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在他死后继承王位。

61 他把世界上最后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维持近40年。
到1975年11月20日,83岁的佛朗哥因冠心病复发而寿终正寝。 佛朗哥在弥留之际是痛苦的,他的私人医生不得不用手指塞进他的喉咙抠出窒息着他的血块。他对医生说:“死也这么费劲”。 佛朗哥死后,国内有些人用香槟酒庆祝,大街上空空荡荡,悄然无声,人们长期的积怨倾泻在这种空荡和安谧之中。

62 西班牙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阿尔维蒂说:“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刽子手死了,地狱的烈火烧他,也不足解恨”。
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为他的死感到悲痛,认为佛朗哥经历了西班牙史上一个有意义的纪元。  

63 知识拓展 罗伯特•卡帕 匈牙利人。他用手中的相机,真实的记录了20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期间,他亲历战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不朽作品。 1936年他同斯诺一起到中国,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被阻在西安,没能到达延安。抗战中,他是唯一在中国战区进行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亲历了台儿庄战役。 1954年在越南采访时不幸误入雷区身亡。

64 黄河花园口水灾

65 卡帕作品之中国士兵

66 卡帕作品之中国

67 战后台儿庄

68 卡帕眼中的台儿庄战役

69 五:美国的《中立法》

70 (一):《中立法》实施的背景 1、孤立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
1796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卸任时提出,不要把美国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正确的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 1801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在就职演说中进一步宣布,美国不与任何国家缔结纠缠的同盟 。 两位开国元勋提出的外交准则,逐渐形成了百年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孤立主义。

71 2、孤立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因素 美国本土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国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大;
大批的土地正在开发之中,国内没有严重的过剩危机。 美国在军事上比欧洲一些大国软弱,制海权掌握在英国手中; 美国远离欧洲大陆,有两洋天险可凭。

72 中立法实施的现实原因 3、孤立主义产生的现实因素 其一,一战后,美国国内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
其二,30年代欧洲局势动荡不安,各国间的关系还不明朗,美国不想过早介入。 其三,美国在欧洲有重大的经济利益,不愿贸然与任何一个欧洲大国为敌,以避免失去在该国的投资和经济利益。 其四,30年代经济大危机是孤立主义浪潮的新动力。危机使美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向了国内,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

73 三十年代鼓吹孤立主义的势力 3 鼓吹孤立主义的势力 第一:与德国垄断资本有密切关系的福特、洛克菲勒财团。
第二:美国中西部农业财团和地方性财团 第三:形形色色的和平主义派别和宗教、妇女团体。 反对孤立主义的势力,主要是以摩根财团为首的垄断资产阶级。

74 (二):中立法的演变过程: 第一:中立法的产生
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当总统认为将武器输往某个国家将危及和平时,有权自行决定禁止向该国输送武器。 第二:临时中立法及第一个修正案 1935年8月23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临时中立法,有效期半年。 1936年2月29日,美国国会对中立法进行修改,将有效期延长到1937年5月1日。增加了三条内容:

75 临时中立法的内容 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军械和其它战略品;禁止美国的船只运载交战国的商品,限制战时违禁品出口;限制美国人到欧洲旅游。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宣布将中立法用于意埃战争。

76 其一: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其二:授权总统决定外国战争状态是否存在和是否实施中立法; 其三:中立法武器禁运的条款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77 第三:永久中立法。 1937年4月再次修改了中立法,宣布中立法的原则适用于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总统有权决定禁止把任何货物运往交战国和内战国。增加了两条内容 一是军火禁运适用于一切内战国; 二是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自运”,即所谓“现金购买,自行运输”的原则。

78 第四:中立法的修改和放弃。 在1939年11月对永久中立法做了修改,废除了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扩大到了军火贸易。
1940年8月,英美签署《共同防御西半球协定》。 9月英美订立《驱逐舰密约》。 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宣布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规定,总统对那些他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有权提供物资和帮助。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法。

79 材料: 罗斯福自己说过:“如果德国入侵一个国家,宣布战争,我们应用这项法令,那就只有站在希特勒一边”。
佛朗哥曾经得意忘形的说“罗斯福总统的行为像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 罗斯福自己承认,佛朗格的飞机投下了美国制造的炸弹,这些炸弹是由美国的工厂卖给德国政府和公司的,然后由他们转运给佛朗哥。

80 (三):简评中立法 中立法时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政策。
美国的中立政策使弱小国家无法从美国得到自卫的武器,更无法获得帮助,这使得被侵略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在客观上支持了侵略限制了反侵略。

81 六:法西斯轴心的形成

82 (一):柏林—罗马轴心的建立 1936年10月25日德签署秘密的《德意议定书》。
主要内容: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帝国以特权;两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方针;双方承认弗朗哥政权,并对“不干涉”政策 采取共同立场,两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空军,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划分经济势力范围。 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83 德意同盟条约签字仪式

84 (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成立 1936年11月25日,日德在柏林正式签署了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协议诬蔑共产国际干涉各国内政,威胁全世界的和平,两国在反对共产国际的斗争中要密切合作。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从而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法西斯国家实现了联合。

85 七:德国吞并奥地利:

86 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国际因素 其一:意大利在这时倒向了希特勒。 其二:英法在这时坚定的走上了绥靖的道路
1937年5月28日,尼维尔·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极力推行对德绥靖政策: 修改凡尔赛条约中的领土条款,在中欧满足德国的部分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的势力范围,保障欧洲的和平。

87 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4年7月25日,他唆使奥法西斯党徒暗杀了奥国总理陶尔非斯,企图实行德奥合并,但没有成功。
1936年,德国参谋部奉希特勒的命令拟定了军事占领奥地利的计划——奥托计划。 《赫斯巴赫备忘录》 武装吞并奥地利 1938年3月13日,签订了《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奥地利被宣布为德国的东方省。独立的奥地利被灭亡了。

88 1938年3月12日德军进入奥地利

89 1938年3月14日希特勒率军通过奥地利的布鲁克剧场,进驻维也纳

90 1938年3月14日党卫队开始在维也纳街头巡逻

91 吞并奥地利后阅兵

92

93 八:慕尼黑协定

94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的好朋友们,在我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英国首相张伯伦
但慕尼黑协定带来的是和平还是战争,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95 (一):五月危机: 借口民族纠纷,占领苏台德。 1933年10月在德国支持下,成立了以汉莱茵为首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法西斯党。
1938年4月汉莱因提出了一个民族自治的纲领,要求苏台德建立自治政府,制定保护日耳曼人的法令。捷克政府拒绝。 5月20日,希特勒在德捷边境调集20个师,企图武力迫使捷克政府屈服, 英法对德国采取了稍微强硬的方针 苏联表示将支援到底,并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到达苏捷边界。 5月23日,德军撤离了德捷边界,五月危机解除。

96 (二):围绕捷克问题的外交活动: 1:伦西曼调停 2:捷克九月危机 3:伯希斯特加登会谈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一访柏林。
希特勒蛮横的要求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使苏台德德意志人脱离捷克。 英法的高压政策: 9月19日英法两国要求捷克,凡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占50%以上德全部领土都直接转交给德意志帝国。 9月21日凌晨2点,英法向贝奈斯总统递交了最后通牒式的照会,强令捷克政府接受英法的建议。捷克被迫屈服。

97 张伯伦与希特勒

98 9月22日,张伯伦二访柏林 。 戈德斯堡备忘录: 4、苏联的态度:
要求捷克军、警、宪和海关、边防人员必须在10月1日以前撤离苏台德,该地区德意志人占50%德区域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其余区域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即戈德斯堡备忘录。 4、苏联的态度: 苏联政府一再表示愿意履行自己的条约义务,在西部边界集结了30个步兵师,并令空军和坦克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向捷克提供了300驾飞机。还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解决问题

99

100 (三):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29日张伯伦、希特勒、达拉第、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

101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 规定捷克把苏台德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在10月1日——10日间从上述地区撤退完毕,上述领土上德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表象无偿德交给德国; 德意志人占多数德地区由德军分阶段占领,其余地区由国际委员会确定其归属; 捷方应在三个月内满足匈牙利、波兰的领土要求。协议的附件规定,英法将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不受侵犯。

102

103 (四):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第一:慕尼黑协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使德国在东方占领了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二:通过慕尼黑协定的签署,使希特勒看透了英法害怕战争的心里,这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 第三:瓦解了英法的同盟体系,欧洲小国看到了捷克的结局,增强了同英法的离心倾向。 第四:加剧德苏联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104 九:英法的绥靖政策

105 达拉第 张伯伦

106 (一)、英法对德政策的演变 1919~1933英法各自推行外交政策,对德政策由很大的分歧。 第一阶段
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扶植德国,抑制法国。 麦克唐纳计划 法国推行安全政策

107 1934~1936英法由独立外交政策开始向绥靖政策转变。
第二阶段 1934~1936英法由独立外交政策开始向绥靖政策转变。 1935年4月,英法意三国组成“斯特来沙战线”,是英法统一政策开始。 1935年5月,法国与苏联签订互助公约,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字,它帮助德国撕毁了凡尔赛条约,绥靖政策由此开端。 法国取得和意大利在对奥地利问题上的一致态度,在非洲出卖殖民地,法国由安全政策转向绥靖政策。

108 1936年3月7日,德国进军莱茵区,这不仅威胁了法国的安全,也破坏了英国的均衡,但英法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两国独立外交政策彻底破产,这为英法联合创造了条件。
1936年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了不干涉政策,两国退到同一条战线上,绥靖政策形成。

109 1937~1939.3推行典型的绥靖政策时期。 公开出卖奥地利,帮助德国占领捷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第三阶段

110 1939年3月~1939年9月由绥靖政策开始转向抵抗政策。 第四阶段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占领捷克全境。它从根本上触犯了英法的利益,绥靖政策已经无法保证其安全,转而进入抵抗政策。 1939年3月21日,英法结成事实上的军事同盟。 3月29日,英法开始举行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两国对德作战的共同战略。 英国在国内加强了战备。把履行欧洲义务置于陆军战略任务的首位,决定建立欧洲远征部队。 法国采取措施加强国防,并在国内实行局部动员。 第四阶段

111 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宣布对波兰提供担保,随后英法又对希腊、罗马尼亚、荷兰、比利时、土耳其等国提供保证,如果这些国家遭到威胁时,英法将立即对他们提供一起援助。即“张伯伦外交革命”。
同时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以建立欧洲同盟体系包围德国。 至此英法采取了全面攻势,放弃绥靖战略。

112 (二)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共同原因: (1)英法两国实力下降是其采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恐战后遗症,各国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3)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成以及欧洲人民阵线运动的兴起,引起了西方资产阶级对赤化的恐惧感,试图祸水东引。

113 2、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4)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的产物。 1)、经济的衰败 A:国民经济体系老化。 B:殖民统治瓦解。
C: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2)军事实力和军备水平的下降: 3)政治局势动荡: 4)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的产物。

114 3、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其一:它的经济一直处于困境之中,混乱的经济形势使得政局不稳。
其二:政治局势激烈动荡。内阁更替频繁。使法国政府不可能制定固定的、完整的、有体系的外交政策。 其三:由于国内政治、经济混乱、软弱,外交政策一再失败,它的盟国纷纷脱离法国,转而同德国建立同盟关系,使法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 其四:马其诺防线的建成给法国造成一种安全感。 法国亦步亦趋的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115 十: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

116 (一):背景: 1、1939年危机和英法对德政策的调整 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占领捷克全境。进而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酿成波兰危机。
面对战争危机的加深,英法政策开始调整,从一味绥靖进而开始开始采取某些遏制、对抗措施。 张伯伦、达拉第改变完全孤立排斥苏联的政策,要求联合苏联的力量,以对抗德国。 苏联在慕尼黑阴谋后,增加了对战争的危机感和对英法的不信任感,但也希望与同英法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

117 (二):过程: 第一阶段 :1939年4月——5月,主要是探索联合的性质与形式。
材料一:4月15日,英国向苏联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求苏联政府声明“一旦苏联的任何欧洲邻国遭到侵略并进行抵抗时,如果希望得到苏联的援助,苏联将随时援助他们”。 同一天,法国也建议补充1935年苏法条约,规定苏法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发生战争时,对方将立即予以援助和支持

118 材料二:4月17日,苏联向英法提出了8点反建议,概括起来有三点,其一,英法苏三国签订互助公约;其二,三国共同对分布于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东欧国家实行担保;其三,签订军事协定作为互助公约的保证。
上述材料说明: 英国的建议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义务,而不对苏联承担义务; 苏联希望建立强有力的联盟,用集体的力量制止侵略。

119 第二阶段 1939年6月——7月进行政治谈判,即关于签订互助条约的谈判。
分歧一:保证国问题。主要是对波罗的海国家要不要实行担保,苏联主张担保,但英法反对。 分歧二 : “关于”间接侵略“的问题。 7月3日照会中,苏联政府提出,要指明侵略行为包“直接侵略”和“间接侵略”两种情况。 所谓“间接侵略”,苏联解释说指的是被侵略国在侵略威胁下,内部发生迎合侵略者的政变或政策急遽转向。 英国指责“间接侵略”的提法会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理由。双方各执一词,从7月中旬起,谈判陷入僵局。

120 分歧三:在互助条约与军事条约的关系上产生了矛盾,苏联认为,这两者是一个统一体,应该同时生效。主张立即讨论军事问题。英国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文件,如果把它们搅在一起,就影响同盟的建立,主张先签订盟约,后定军事协定。

121 8月14日,苏联提出“过境权”问题: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是否允许苏军进入波兰、罗马尼亚境内。
第三阶段 1939年8月,进行军事条约的谈判。 分歧:“过境权”问题: 8月14日,苏联提出“过境权”问题: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是否允许苏军进入波兰、罗马尼亚境内。 英法认为这是政治问题,无权回答,需要请示。 罗马尼亚在当时已经脱离英法集团,同德国签约,这样,英法向波兰施加压力,要求波兰同意让苏军过境,但波兰政府坚决反对苏联的建议,这使得三国谈判无法进行下去。 8月17日,苏联宣布休会,到21日再开会,8月21日,英法仍未对这个问题作出答复,苏联宣布无限期休会,这表明会议已经破裂。

122 (三)、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 首先,谈判双方未能从反对德国法西斯扩张,维护世界和平的全局出发来正确制定自己的外交战略,而是固执于民族利己主义,使各国无法再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这是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次,谈判双方互相怀疑,互不信任,无法求同存异,达成妥协。 第三,德国高价拉拢和破坏。 第四,波兰和东欧小国不合作,人为设置障碍。

123 十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4 ? 学术论争 关于苏德条约,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围绕着下列几个问题: 苏联是否很早改变了态度,背着英法与德国谈判?即苏联何时改变了态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互助条约还是中立条约?即条约的性质? 条约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还是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即条约的作用如何?

125 (一)、慕尼黑会议后的德苏关系 1、希特勒向苏联伸出和解之手 2、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
德国在捷克得手后,最终确定了“先西后东”的战略打击顺序,因此在捷克沦陷之后,德国把和解之手伸向苏联 2、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 慕尼黑会议之后,苏联虽然没有放弃集体安全的努力,与英法进行莫斯科谈判,由于英法缺乏诚意,苏联的政策开始从集体安全退而采取自保政策,把避免首先卷入冲突作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126 (二)苏德谈判的过程 第一阶段 1939年3月——5月,是双方相互试探,摸底的阶段,
第一阶段 1939年3月——5月,是双方相互试探,摸底的阶段, 证明都有调整关系的意愿,但双方都没有采取行动,两国的政策都没有改变,仅仅是试探而已。 第二阶段 1939年的5月底——7月中,经济贸易谈判。 国际形势: 一是德波关系开始紧张,边界和但泽市纠纷不断; 二是5月22日德意正式结成钢铁同盟,宣布时机已到就进攻波兰。 三是英法在这时表示愿意与苏联进行结盟谈判。 两国主要进行了贸易谈判,也试探了改善政治关系的可能,但没有前进,两国的政策还没有改变。

127 第三阶段 从7月下旬——8月下旬,双方都急速的调整了自己的政策
德国进攻波兰的白色计划的日期(8月25日)日益迫近;英法苏也开始进行军事谈判;这使希特勒下决心调整对苏联的政策。 7月26日,德国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保证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和远东的整个领域内尊重苏联的利益。标志着德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 8月17日,苏联提出了一个书面照会,指出苏联决心认真修改自己的政策,改善的德国关系。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缔结贸易协定和贷款协定;第二步订立互不侵犯条约,规定两国对外关系利益等问题。 8月17日照会,标志着苏联对德政策的改变。

128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29 莫洛托夫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

130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

131 1、内容: 彼此间不使用武力; 缔约一方若被第三者作为敌对对象时,另一方保证不支持第三者; 两国间要加强经济联系,交流情报;
任何一方不参加反对另一方的集团; 两国间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条约签字后立即生效。 ——条约没有规定相互援助的义务,这不是一个同盟条约,而是一个中立条约。

132 秘密议定书的内容有三条: 以立陶宛北疆为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归苏联,以南地区归德国;
在波兰以那累夫河、维斯杜瓦河、桑河为界,以东归苏联,西面归德国,是否将波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对苏联有重大意义,德国对此没有政治兴趣。 秘密议定书是苏德瓜分东欧势力范围的文件,双方以牺牲波罗的海国家和东欧国家为代价,换取了他们之间的互不侵犯。它和慕尼黑协定一样,也是一桩肮脏的交易。

133 2、后果与影响: 第一,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破坏了英法联盟,排除了最令希特勒担心的两线作战的危险,使其放心大胆的发动了战争。
第二,条约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暂时置身于战争之外,从而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 第三,条约也束缚了苏联的手脚,降低了社会主义苏联在国际上的信誉,在国际共运中造成混乱,同时使苏联产生麻痹心理,从而铸成了以后惨遭德国侵略的大祸。 第四,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的力量。

134 史学界对苏德条约的评价 第一、苏联签约是斯大林在外交上的英明决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善于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的典范。其理由:苏联摆脱了首先面临战争的险境,粉碎了西方国家建立反苏同盟的阴谋,打破了德日东西夹击苏联的企图,赢得了一年半的时间,苏联的安全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加强,从全局来看,苏联签约符合世界人们的根本利益。 第二、苏联签约背离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野心的暴露,是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的典范,它的最大后果就是引爆了世界大战。苏联签约是苏联的绥靖政策,它实际上同德国结成了柏林——莫斯科体系,比西方估计走的更远。

135 第三、苏联签约是特殊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性自卫措施,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空谈一般的国际主义原则,国家利益这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联签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尽管它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某些消极后果,但从反法西斯斗争的长远来看,积极作用是主导的。 第四、苏联签约得少失多,得不偿失。苏联签约赢得了时间,但又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条约有利于苏联的一时安全,却模糊了苏联人民极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反法西斯斗争的展开,德国是最大的赢家。


Download ppt "第八章 走向大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