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 氮素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nitrogen nutrient)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氮常以硝态氮、胺态氮和酰胺态被植物吸收。旱田作物以吸收硝酸盐为主,植物吸收硝酸盐为主动吸收,受载体作用的控制,要有H+泵ATP酶参与。铵态氮的吸收机制还不太清楚。 首先它是蛋白质的重要组分;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叶绿素的组分元素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素也都含有氮。 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产的有效措施。

2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 小麦缺氮 (Nitrogen deficiency in wheat) 描述:小麦苗期缺氮,生长受阻而植株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小麦分蘖期缺氮,植株根量少,细长;而正常植株的小麦根量多,根粗。 禾本科作物分蘖少,茎杆细长,穗小, 粒瘪,早衰。叶片稀而小,叶色黄绿。分蘖小,穗短小 。双子叶则表现为分枝少,子粒少。

3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 玉米缺氮 (Nitrogen deficiency in maize) 描述: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黄枯,叶片绿色部分呈“V”字形。 花、果穗发育迟缓,不正常地早熟。穗短小,种子少而小,千粒重低。

4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 植物缺氮 (Nitrogen deficiency in plant) 描述:氮素是可以再利用的元素,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是下部叶片首先失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亚麻缺氮,生长受到阻碍,叶片稀而小,新叶仍为绿色,老叶变成黄色。 土豆缺氮叶片出现青铜色斑块,渐渐变黄而干枯。植株矮小,分枝少。土豆的茎、蔓细瘦,薯块小,纤维素含量高、淀粉含量低。 烟草缺氮,下部叶片失绿黄化严重,上部叶片黄化较轻。

5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 蔬菜缺氮 (Nitrogen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植物缺氮程度不同,叶片变成黄色的深度也不同。叶片仍为绿色, 大白菜早期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茎部细长,生长缓慢。中后期缺氮,叶球不充实,包心期延迟,叶片纤维增加,品质降低。 西红柿缺氮,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呈黄色,叶小而薄,叶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色。茎秆变硬,富含纤维,并呈深紫色。花芽变为黄色,易脱落。果小,富含木质。 黄瓜早期缺氮,生长停滞,植株细小。叶色逐渐变为黄绿或黄色。茎细长,变硬,富含纤维。果实色浅,在肯有花瓣的一端,呈淡黄煞费苦心到褐色,变为尖削。 茄子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叶色淡绿。结果期缺氮,落花落果严重。

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6. 果树缺氮 (Nitrogen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果树缺氮,生长受到阻碍,幼叶小而薄,色淡,果小皮硬,含糖量虽相对提高,但产量低,商品品质下降。缺氮严重时,整个叶片全部黄化。 果树中的桃、苹果和柑橘等对缺氮尤为敏感。 葡萄缺氮,枝条和叶柄呈粉至红色,所有叶片小而薄,较正常叶片色黄。 苹果夏季缺氮叶片自下而上变黄。 桃严重缺氮,叶肉呈红褐色坏死。

7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7. 氮素过多的危害 (Symptoms of over nitrogen) 描述:氮过量时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细长,节间长,叶片柔软,腋芽生长旺盛,开花少,座果率低,果实膨大慢,易落花、落果。禾本科作物秕粒多,易倒伏,贪青晚熟;块根和块茎作物地上部旺长,地下部小而少。过量的氮与碳水化合物形成蛋白质,剩下少量碳水化合物用作构成细胞壁的原料,细胞壁变薄,所以植株对寒冷、干旱和病虫的抗逆性差,果实保鲜期短,果肉组织疏松,易遭受碰压损伤。导致缺钾,易受病虫危害。如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等。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苹果的果实发生腐烂;西红柿成熟时基部有黄绿色的污点;可用钾肥纠正氮过量症状。

8 磷能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如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8. 磷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phosphorus nutrient) 描述: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作物高产及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有明显的作用。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也是多种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和三磷酸腺苷 (ATP)等的组分。 积极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需有磷参加;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磷。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同样与脂肪代谢过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磷能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如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

9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9. 作物缺磷 (Phosphorus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缺磷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物合成过程都有影响,植物缺磷的症状常首先出现在老叶。供磷不足时,细胞分裂迟缓、新细胞难以形成,同时也影响细胞伸长。所以从外形上看:生长延缓,植株矮小,分枝和分蘖减少。 缺磷的植株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有糖分积累而形成花青素(糖苷),许多一年生植物的茎呈现典型症状:紫红色。 小麦缺磷,叶色暗绿,无光泽,植株细小,分蘖少,次生根极少,前期生长停滞,出现缩苗。冬前、返青期叶尖紫红。抽穗成熟较迟。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 玉米缺磷,苗期叶尖和边缘呈紫红色,老叶变黄。茎秆细小,生长缓慢。果穗秃尖,弯曲畸形,行列不齐,籽粒不饱满。 棉花缺磷,叶色暗绿,植株矮小,结铃成熟期延迟,棉籽不饱满 。

1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0. 蔬菜缺磷症状 (Phosphorus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植物缺氮程度不同,叶片变成黄色的深度也不同。叶片仍为绿色, 大白菜生长不旺盛,植株矮化。叶小,呈暗绿色。茎细,根部发育细弱。 西红柿早期叶背呈现红紫 色。叶肉组织起初呈斑点状,随后则扩展到整个叶片,而叶脉逐渐变为戏紫色,叶簇最后呈紫色。茎细长,富含纤维。叶片很小,结果延迟。由于缺磷,影响氮素吸收,后期呈现卷叶。 黄瓜植株矮小,细弱。叶脉间变褐坏死。缺磷影响花芽分化,雌花数量减速少。果实呈畸形。 茄子叶呈深紫色。茎秆细长,纤维发达。花芽分化延迟,结实延迟。

11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1. 供磷过多 (Symptoms of over phosphorus ) 描述:施用磷肥过多时,由于植物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对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谷类作物的无效分孽和瘪籽增加;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出现生长明显受抑制的症状。 繁殖器官常因磷肥过量而加速成熟进程,并由此而导致营养体小,茎叶生长受抑制,也会降低产量。地上部与根系生长比例失调,在地上部生长受抑制的同时,根系非常发达,根量极多而粗短。 谷类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用蔬菜的纤维素含量增加、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 施用磷肥过多还会诱发缺铁、铜、锌、镁、钾等养分。 来源:

12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2. 钾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potassium nutrient) 描述: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许多植物需钾量都很大,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它对农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由于钾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和适应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它有品质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称。 钾不仅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体内同化产物的运输,能量转变也有促进作用。钾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的结构、促进叶片对CO2的同化。 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抗早衰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高产、稳产有明显作用。

13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3. 钾与作物品质 (Potassium and crop quality) 描述:改善品质: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延长产品的贮存期,耐搬运和运输; 对蔬菜和水果类作物,能改善产品的外观,使水果的色泽更鲜艳,汁液含糖量增加。 在氮磷基础上合理施用钾肥,能促进了植株对钾的吸收,相应提高植株钾量。在植株体内钾促进了一系列生理活动,包括氮的代谢产物、无机态氮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相对降低硝酸盐含量。 过量施用钾肥的后果:破坏养分平衡,造成品质下降;作物奢侈吸收,导致浪费。过量时可能导致缺乏镁、锰、铁。也可能导致缺硼或硼毒害。

14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4. 植物缺钾 (Potassium deficiency in plant) 描述: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很强,易于转移至地上部,并且有随植物生长中心转移的特点,植物能反复利用。 体内钾不足时,钾优先分配到较幼嫩的组织中。因此,植物生长的早期,不易观察到当植物缺钾症状,即处于潜在性缺钾阶段,此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缺钾症状通常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才表现出来;缺钾时,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出现症状:双子叶植物叶脉间先失绿,沿叶缘开始黄化或有褐色的条纹或斑点,并逐渐向叶脉间蔓延,最后发展为坏死组织;单子叶植物叶间先黄化,随后逐渐坏死。坏死组织形成与腐胺积累有关。 植株缺钾时,根系生长明显停滞,细根和根毛生长很差,易出现根腐病。

15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5. 作物缺钾 (Potassium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小麦缺钾,老叶尖端及边缘逐渐黄焦。茎秆细小而柔,易倒状。 玉米缺钾,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直至枯死,幼叶变黄。植株矮小软弱 ,易倒伏。 水稻缺钾,叶色暗绿,呈青铜色,老叶软弱下垂,心叶挺直。分蘖期前易患胡麻叶斑病;分蘖期后,老叶叶面有赤褐色斑点,叶缘呈枯焦状,茎易倒状和折断。根部褐色有黑根。穗期提前。籽粒不饱,空秕业多。容易感染病害,如纹枯病等。 棉花缺钾,叶片有黄白色斑块,叶尖及叶缘有棕色斑点,向下卷曲。棉铃瘦小,吐絮差,难以正常成熟。

1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6. 果树缺钾 (Potassium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桃、李、杏、梅、樱桃树容易缺钾,表现为新梢中部叶片边缘和脉间褪绿、起皱、卷曲,随后叶片呈淡红或紫红,叶缘焦枯、坏死。小枝纤细,花芽少。果实少而小。梨树缺钾时,叶子向前卷曲。 桃树缺钾时,叶子向叶脉中间卷曲,叶缘呈红色烧焦状。随着缺钾程度的加重,叶子卷曲的越厉害,而且,叶片烧焦程度会增加,桃的果实会缩小。 梨和苹果表现为新生枝条的中下部叶片叶缘发黄或暗紫色,皱缩和卷曲,并渐向顶部扩展。严重时几乎整株叶片呈红褐色、干枯,焦灼状特别明显,焦枯坏死叶片在较长时间内不脱落。 葡萄缺钾叶色变黄,夹有褐斑,逐渐脱落,新梢伸长不良,果实成熟不一致。抵抗外界病虫害的能力会降低,经常发生腐烂。

17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7. 蔬菜缺钾 (Potassium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甘蓝、白菜、花椰菜易出现症状,老叶边缘焦枯卷曲,严重时叶片出现白斑,萎蔫枯死。缺钾症状尤以结球期明显。甘蓝叶球不充实,球小而松。花椰菜花球发育不良,品质差。 番茄缺钾,植株生长很慢,发育受阻。幼叶轻度皱缩,老叶最初变为灰棕色,而后在边缘外呈现黄绿色,最后变褐死亡。茎秆变硬,富含木质,细长。根部发育不良,细长,常呈褐色,后期果实不圆而有棱角,果肉不饱满而显空隙,果实缺少红色素。 黄瓜缺钾症状多发生在开花以后,表现为下位叶叶尖及叶缘发黄,渐向脉间叶肉扩展,易萎蔫,提早脱落,果实发育不良,常呈头大蒂细的棒槌形。

18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8. 常见作物缺钾症状 (Potassium deficiency in field crop) 描述:马铃薯缺钾生长缓慢,节间短,叶面粗糙、皱缩,向下卷曲,小叶排列紧密,与叶柄形成夹角小,叶尖及叶缘开始呈暗绿色,随后变为黄棕色,并渐向全叶扩展。老叶青铜色,干枯脱落,切开块茎时内部常有灰蓝色晕圈。 花生缺钾,最初老叶出现黄斑,进一步缺钾时褪绿区增大,仅沿中脉两侧留下狭窄绿色区。较新叶片出现黄斑的同时,较老叶片出现黑褐色圆点。 甜菜缺钾,老叶叶尖和叶缘开始变为黄色,继呈枯焦状,并由叶尖叶缘蔓延至中部,叶面皱曲,叶柄不易折断,呈棕色斑点或条纹。 油菜缺钾,油菜缺钾苗期叶缘出现灰白或白色小斑。开春后生长加速,叶缘及叶脉间开始失绿并有褐色斑块或白色干枯组织,严重时叶缘焦枯、凋萎,叶肉呈烧灼状,有的茎杆出现褐色条纹,杆壁变薄且脆、遇风雨植株常折断,着生荚果稀少,角果发育不良。

19 描述:钙对植物有效的形态是阳离子形态,而且是主要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19. 钙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calcium nutrient) 描述:钙对植物有效的形态是阳离子形态,而且是主要土壤交换性盐基阳离子。 钙能稳定细胞膜结构,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依靠它把生物膜表面的磷酸盐、磷酸脂与蛋白质的羧基桥接起来。 钙对生物膜的稳定作用在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生长、衰老、信息传递以及植物的抗逆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提高作物品质,储藏器官发育初期,Ca含量较低时,细胞原生质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糖等有机物质经韧皮部向储藏器官中转运;防止成熟果实腐烂、利于储存。 钙过量时,可能导致缺乏硼、铁、锌、锰等养分。

2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0. 作物缺钙 (Calcium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禾谷类作物幼叶卷曲、干枯,功能叶的叶间及叶缘黄萎。植株未老先衰。结实少,秕粒多。小麦根尖分泌球状的透明粘液。玉米缺钙,植株矮小,组织坚硬,叶缘出现白色斑纹,常出现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顶部叶片卷筒下弯呈“弓”状,相邻叶片常粘连,不能正常伸展。叶缘发黄,逐渐枯死。 油菜缺钙,花序向下弯曲。

21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1. 蔬菜缺钙 (Calcium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多种蔬菜因缺钙发生腐烂病,如番茄脐腐病,最初果顶脐部附近果肉出现水渍状坏死,但果皮完好,以后病部组织崩溃,继而黑化、干缩、下陷,一般不落果,无病部分仍继续发育,并可着色,此病常在幼果膨大期发生,越过此期一般不再发生。甜椒也有类似症状。大白菜和甘蓝的缘腐病叶球内叶片边缘由水渍状变为果浆色,继而褐化坏死、腐烂,干燥时似豆腐皮状,极脆,又名“干烧心”、“干边”、“内部顶烧症”等,病株外观无特殊症状,纵剖叶球时在剖面的中上部出现棕褐色弧形层状带,叶球最外第1-3叶和中心稚叶一般不发病。胡萝卜缺钙根部出现裂隙。莴苣顶端出现灼伤。西瓜、黄瓜和芹菜的顶端生长点坏死、腐烂。

22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2. 果树缺钙 (Calcium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苹果果实出现苦陷病,又名“苦痘病”,病果发育不良,表面出现下陷斑点,先见于果顶,果肉组织变软、干枯,有苦味,此病在采收前即可出现,但以储藏期发生为多。缺钙还引起苹果水心病,果肉组织呈半透明水渍状,先出现在果肉维管束周围,向外呈放射状扩展,病变组织质地松软,有异味,病果采收后在储藏期间病变继续发展,最终果肉细胞间隙充满汁液而导致内部腐烂。 梨缺钙极易早衰,果皮出现枯斑,果心发黄,甚至果肉坏死,果实品质低劣。 来源:

23 镁也参与叶绿体中CO2的同化作用。镁对叶绿体中的光合磷酸化和羧化反应都有影响。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3. 镁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magnesium nutrient) 描述:镁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镁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合成卟啉环的中心原子,在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当镁同叶绿素分子结合后,才具备吸收光量子的必要结构,才能有效地吸收光量子进行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作用。 镁也参与叶绿体中CO2的同化作用。镁对叶绿体中的光合磷酸化和羧化反应都有影响。 镁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场所,镁能活化和调节酶促反应,植物体中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都需要镁或依赖于镁进行调节。

24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4. 作物缺镁症状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镁是活动性元素,在植株中移动性很好。禾谷类作物早期叶片脉间褪绿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花叶,严重时呈淡黄色或黄白色。麦类为中下位叶脉间失绿,残留绿斑相连成串呈念珠状(对光观察时明显),尤以小麦典型,为缺镁的特异症状。水稻亦为黄绿相间条纹叶,叶狭而薄,黄化从前端逐步向后半扩展。边缘呈黄红色,稍内卷,叶身从叶枕处下垂沾水,严重时褪绿部分坏死干枯,拔节期后症状减轻。玉米先是条纹花叶,后叶缘出现显著紫红色。 大豆缺镁症状第一对真叶即可出现,成株后,中下部叶整个叶片先褪淡,以后呈橘黄或橙红色,但叶脉保持绿色,花纹清晰,脉间叶肉常微凸而使叶片起皱。花生老叶边缘失绿,向中脉逐渐扩展,随后叶缘部分呈橘红色。苜蓿叶缘出现失绿斑点,而后叶缘及叶尖失绿,最后变为褐红色。三叶草首先是老叶脉间失绿,叶缘为绿色,以后叶缘变褐色或红褐色。

25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5. 树木缺镁症状 (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trees) 描述:由于镁在韧皮部中的移动性较强,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当植物缺镁时,其突出表现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生长初期缺镁,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失绿,首先老叶边缘的叶肉变深黄色,而叶脉仍保持绿色,逐渐产生条斑花叶病。影响幼嫩组织与器官的发育和种子的成熟,植株弱小,易感染病害。生长后期,叶脆,边缘卷曲,植株早熟,提前落叶,使品质下降。

2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6. 果树缺镁症状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果树缺镁会出现失绿症;叶片脉间呈现淡绿斑或灰绿斑,常扩散到叶缘,并迅速变为黄褐色转暗褐色,随后叶脉间和叶缘坏死,叶片脱落,顶部呈莲座状叶丛,叶片薄而色淡,严重时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果小着色不良,风味差。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葡萄缺镁时,老叶片脉间先呈黄色,后变红褐色,叶脉绿色,色界极为清晰,最后斑块坏死,叶片脱落,有时会出现茎腐病。 桃树缺镁,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叶尖端部位。叶片纹理间变成浅黄或浅绿色,纹理仍然保持绿色。 如果轻度缺镁,叶片颜色会恢复,如果严重缺镁,果实很小而且颜色不好。

27 描述:硫存在于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中,它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植物主要以硫酸盐形态吸收硫。硫的主要作用是: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7. 硫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sulfur nutrient) 描述:硫存在于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中,它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植物主要以硫酸盐形态吸收硫。硫的主要作用是: ①是构成蛋白质和某些植物油的重要组分。 ②可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体内代谢,刺激根和种子的生长,影响淀粉的形成。 ③硫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这可能是由于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含硫所致,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④是固氮酶的组分之一,能促进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增加固氮能力,提高产量。 ⑤参与合成维生素,促进根系生长。

28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8. 缺硫症状 (Sulfur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植物需硫量因植物的种类、品种、器官和生育期而有所不同。十字花科植物需硫量较多,豆科植物次之,禾本科植物很少。一般认为,当植物的硫含量(干重)低于0.2%时,植物会出现缺硫症状。 缺硫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失绿症,其外观症状与缺氮很相似,但缺硫症状往往先出现于幼叶。而在供氮不足时,缺硫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 植物缺硫一般症状,植物发僵,新叶失绿黄化;双子叶植物缺硫症状明显,老叶出现紫红色斑;禾谷类植物缺硫开花和成熟期推迟,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 豆科植物对缺硫敏感,苜蓿缺硫时,叶呈淡黄绿色,小叶比正常叶更直立,茎变红,分枝少;四季萝卜常作为鉴定土壤硫营养状况的指示植物。 玉米早期缺硫新叶和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后期缺硫时,叶缘变红,然后扩展到整个叶面,茎基部也变红。缺硫使禾谷类植物籽粒半胱氨酸的含量下降,因此降低了面粉的烘烤质量。

29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29. 果树缺硫症状 (Sulfur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果树缺硫新叶首先出现症状,叶片均匀失绿发黄, 叶脉先失绿,严重时枯梢,果实小而畸形,色淡、皮厚、汁少。柑橘类还出现汁囊胶质化,桔瓣硬化。植株发僵,嫩枝发育不良,茎硬而脆。

3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0. 缺素症状比较 (Compare of nutrient deficiency) 描述:当土壤养分供应充足时,正常叶片发亮,呈暗绿色。 当土壤缺氮时,叶片顶端开始变黄,然后沿叶片中间逐渐变黄。 当土壤缺磷时,叶片变成紫红色,经常出现在幼年植株。 当土壤缺钾时,叶片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直至枯死,幼叶变黄。 当土壤缺镁时,先是条纹花叶,后叶缘出现显著紫红色。 当土壤发生干旱时,叶片呈灰绿色,卷曲象铅笔粗细。 当土壤出现病害时,叶片局部出现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

31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1. 硅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Silica nutrient) 描述:硅是植物吸收最多的有益元素。硅似乎对水稻、甘蔗、牧草和木贼属植物是必需的。硅参与细胞壁的组成。硅与植物体内果胶酸、多糖醛酸、糖脂等物质有较高的亲和力,形成稳定性强、溶解度低的单、双、多硅酸复合物并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中,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与稳固性,抵御病虫害的入侵。 硅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植物叶片的硅化细胞对于散射光的透过量为绿色细胞的10倍,能增加能量吸收,从而能促进光合作用。硅化物沉淀在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能抑制植物的蒸腾,避免强光下过多失水造成萎蔫症状。硅减少蒸腾的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有效利用。 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硅使细胞壁结构变硬,加强机械支撑、抵抗倒伏。关于机制还不很清楚,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硅在提高植物耐锰毒、铝毒、镉毒、过量锌和盐害中有重要作用。此外,硅也能提高某些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抵抗力。

32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2. 缺硅症状 (Silica deficiency in rice) 描述:水稻是典型的积硅植物。缺硅后其营养生长与籽粒产量都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生殖阶段供硅可以增加籽粒产量。 甘蔗缺硅表现出叶雀斑病典型症状。

33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3. 铝的营养功能及毒害 (Function of Al nutrient and its toxicity) 描述:植物体的含铝量通常为20~200mg/kg之间,不同植物种间体内含铝量有明显的差异。茶树是典型的铝积累植物。 铝的生理功能包括:(1)刺激植物生长,其原因之一是铝可防止过量铜、锰或磷的毒害。(2)铝是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专性激活剂,它也是某些酶的非专性激活剂。此外,铝可以使茶叶的绿色加深、锈球的花色由粉红色变成兰色。 过量铝对植物的有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根伸长受抑制。典型症状是根尖弯曲。

34 描述:在多种植物体内,大部分铁存在于叶绿体中。铁不是叶绿体的组分,但合成叶绿素必须有铁存在。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4. 铁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iron nutrient) 描述:在多种植物体内,大部分铁存在于叶绿体中。铁不是叶绿体的组分,但合成叶绿素必须有铁存在。 缺铁时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导致叶绿素不能形成。严重缺铁时,叶绿体变小,甚至解体或液泡化。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小,植物缺铁常在幼叶上表现出失绿症。 铁还参与植物体内氧化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植物呼吸作用。 但铁一旦进入细胞和组织,就较难再转移到其它部位,这是由于铁在韧皮部的移动性很小。因此,植物的新生组织容易出现缺铁症状。为了经常保证新生组织对铁的需要,对在缺铁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经常适量补充铁营养是必要的。

35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5. 作物缺铁症状 (Iron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作物缺铁总是从幼叶开始。典型的症状是新叶缺绿黄白化、心(幼)叶常白化,叶脉颜色深于叶肉,色界清晰。 双子叶植物形成网纹花叶,单子叶植物形成黄绿相间条纹花叶。大豆上叶黄白化,脉纹清晰,严重时新叶整叶白化,出现褐色斑点;花新叶失绿呈清晰的羽状花纹,颇为别致;麦类、玉米等缺铁都呈清晰条纹花叶,严重时心叶不出。 禾谷类作物水稻、麦类及玉米等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症状越近心叶越重。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缩,生育延迟,有的甚至不能抽穗。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枯死。植物的根系形态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根的生长受阻,产生大量根毛等。

3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6. 蔬菜缺铁症状 (Iron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果菜类及叶菜类蔬菜缺铁,顶芽及新叶黄白化,仅沿叶脉残留绿色,叶片变薄,一般无褐变、坏死现象。番茄叶片基部还出现灰黄色斑点。 豆科作物如大豆最易缺铁,因为铁是豆血红素和固氮酶的成分。缺铁使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弱,植株生长矮小。缺铁时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并有轻度卷曲,严重时全部新叶失绿呈黄白色,极端缺乏时,叶缘附近出现许多褐色斑点,进而坏死。

37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7. 瓜果类缺铁症状 (Iron deficiency in fruit) 描述:果树等木本树种容易缺铁。新梢叶片失绿黄白化,称“黄叶病”,失绿程度依次由下向上加重,夏、秋梢发病多于春梢,病叶多呈清晰的网目状花叶,又称“黄化花叶病”。通常不发生褐斑、穿孔、皱缩等。严重黄白化的,叶缘亦可烧灼、干枯、提早脱落,形成枯梢或秃枝。如果这种情况几经反复,可以导致整株衰亡。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对缺铁敏感。果树经济林木中的柑橘、苹果、桃、李、乌柏、桑;行道树种中的樟、枫杨、悬铃木、湿地松;大田作物中的玉米、花生、甜菜;蔬菜作物中的花椰菜、甘蓝、空心菜(蕹菜);观赏植物中的绣球花、栀子花、蔷薇花等都是对缺铁敏感或比较敏感的。

38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8. 铁的毒害 (Iron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在排水不良的土壤和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上经常会发生亚铁中毒现象。当水稻叶片中亚铁含量>300 mg/kg时, 即可能出现铁的毒害作用,叶色暗绿,叶尖叶缘焦枯,脉间有褐斑。根部呈灰黑色、易腐烂。易导致缺乏铜、锰、锌等养分。 造成亚铁毒害原因可能是:植物吸收亚铁过多易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铁中毒常与缺锌相伴而生,缺锌致使含锌、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ZnCu-SOD)活性降低,生物膜受损伤。 防治方法:适量施用石灰,合理灌溉或适时排水晒田等。也可通过选用抗性品种的措施加以解决。

39 硼对植物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植物体内硼的含量变幅为2mg/kg-100mg/kg。一般双子叶植物的需硼量比单子叶植物高。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39. 硼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boron nutrient) 描述:植物体内硼的分布规律是:繁殖器官高于营养器官;叶片高于枝条,枝条高于根系。硼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子房、柱头等器官中。硼常牢固地结合在细胞壁结构中,在植物体内相对来说几乎是不移动的。 硼对植物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植物体内硼的含量变幅为2mg/kg-100mg/kg。一般双子叶植物的需硼量比单子叶植物高。 硼的重要营养功能之一是参与糖的运输,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 参与半纤维素及细胞壁物质的合成 。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缺硼最明显的反应之一是主根和侧根的伸长受抑制,甚至停止生长,使根系呈短粗丛枝状。 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的生殖器官,尤其是花的柱头和子房中硼的含量很高。试验证明,所有缺硼的高等植物,其生殖器官的形成均受到影响,出现花而不孕。硼还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并增加固氮量。

4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0. 缺硼症状 (Boron deficiency in plant) 描述:由于硼具有多方面的营养功能,因此植物的缺硼症状也多种多样。缺硼植物的共同特征可归纳为: 茎尖生长点生长受抑制,严重时枯萎,直至死亡。老叶叶片变厚变脆、畸形,枝条节间短,出现木拴化现象。 根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影响,根短粗兼有褐色。 生殖器官发育受阻,结实率低,果实小、畸形,缺硼导致种子和果实减产,严重时有可能绝收。 对硼比较敏感的作物常会出现许多典型症状,如甜菜“腐心病”、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花椰菜的“褐心病”、小麦的“穗而不实”、芹菜的“茎折病”、苹果的“缩果病”等。总之,缺硼不仅影响产量,而且明显影响品质。

41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1. 硼的毒害 (Boron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由于硼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明显受蒸腾作用的影响,因此硼中毒的症状多表现在成熟叶片的尖端和边缘。叶尖及边缘发黄焦枯,叶片出现棕褐色坏死斑点。 当植物幼苗含硼过多时,可通过吐水方式向体外排出部分硼。

42 锰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因为它对生长素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应有刺激作用。锰对根系的生长也有影响。缺锰时植物侧根几乎完全停止生长。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2. 锰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manganese nutrient) 描述:锰是维持叶绿体结构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叶绿体中锰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酶蛋白,是光合作用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锰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锰参与水的光解和电子传递。 锰在植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促进氮素代谢,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等,而这些作用往往是通过锰对酶活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Mn2+可以活化许多酶,因而对呼吸作用有重要意义。锰能提高植株的呼吸强度,增加CO2的同化量,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 锰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因为它对生长素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应有刺激作用。锰对根系的生长也有影响。缺锰时植物侧根几乎完全停止生长。

43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3. 作物缺锰症状 (Manganese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植物主要吸收的是Mn2+,它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不大。缺锰时,一般幼小到中等叶龄的叶片最易出现缺乏症状,而不是最幼嫩的叶片。在单子叶植物中锰的移动性高于双子叶植物,所以谷类作物缺锰症状常出现在成熟的老叶上。 植物缺锰时,通常表现为叶片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大麦、小麦缺锰早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浸润状斑点,新叶脉间褪绿黄化,叶脉绿色,随后黄化部分逐渐褐变坏死,形成与叶脉平行的长短不一的短线状褐色斑点,叶片变薄变阔,柔软萎垂,特称“褐线萎黄症”。其中大麦症状更为典型,有的品种有节部变粗现象。 燕麦对缺锰最为敏感,常出现燕麦“灰斑病”,因此常用它作为缺锰的指示作物。 水稻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出现棕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连成条状,扩大成斑块。

44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4. 蔬菜缺锰症状 (Manganese deficiency in vegetable) 描述:番茄叶片脉间失绿,距主脉较远部分先发黄,随后叶片出现花斑,进一步全叶黄化,有时在黄斑出现前,先出现褐色小斑点。严重时生长受阻,不开花结实。 马铃薯叶脉间失绿后呈浅绿色或黄色,严重时脉间几乎全为白色,并沿叶脉出现许多棕色小斑。最后小斑枯死、脱落,使叶面残缺不全。 豌豆缺锰会出现豌豆“杂斑病”,并在成熟时,种子出现坏死,子叶表面出现凹陷。

45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5. 果树缺锰症状 (Manganese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果树缺锰时,一般也是叶脉间失绿黄化(如柑桔)。缺锰有时会影响植物的化学组成,如缺锰的植株中往往有硝酸盐积累,向日葵缺锰时体内有氨基酸积累,这些变化均可为缺锰诊断时的参考。 柑橘类幼叶淡绿色并呈现细小网纹,随叶片老化而网纹变为深绿色,脉间浅绿色,在主脉和侧脉附近出现不规则的深色条带,严重时叶脉间呈现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斑点,使叶片呈灰白色或灰色,继而部分病斑枯死,细小枝条可能死亡。 苹果叶脉间失绿呈浅绿色,杂有斑点,从叶缘向中脉发展。严重时脉间变褐并坏死,叶片全部为黄色。其他果树也出现类似症状,但由于果树种类或品种不同,有些果树的症状并不限于新梢、幼叶,也可出现在中上部老叶上。

4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6. 锰的毒害 (Manganese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植物含锰量超过600 mg/kg时,就可能发生毒害作用,叶尖焦枯,叶片失绿,出现褐色坏死斑点。 锰中毒会诱发双子叶植物棉花和菜豆发生缺钙(皱叶病),这可能是由于锰过量使叶组织的阳离子交换量降低所引起的。 水稻锰中毒植株叶色褪淡黄化,下部叶片、叶鞘出现褐色斑点。过量锰与缺锰不同,不出现失绿现象。 过量锰会阻碍作物对钼和铁的吸收,往往使植物出现缺钼症状。锰过多也易出现缺铁、锌等养分。

47 描述:铜离子形成稳定性络合物的能力很强,它能和氨基酸、肽、蛋白质及其它有机物质形成络合物。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7. 铜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copper nutrient) 描述:铜离子形成稳定性络合物的能力很强,它能和氨基酸、肽、蛋白质及其它有机物质形成络合物。 铜是植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分,或是某些酶的活化剂。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等都是含铜的酶。铜还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重要组分。 叶片中的铜大部分结合在细胞器中,尤其是叶绿体中含量较高。铜与色素可形成络合物,对叶绿素和其它色素有稳定作用,特别是在不良环境中能防止色素被破坏。铜也积极参与光合作用。 铜还参与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作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在蛋白质形成过程中,铜对氨基酸活化及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 据报道,缺铜时,谷类作物老叶中的铜不能向花粉中转移,而导致雄性不育。由此可见,铜营养是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粮食生产问题,农业生产上对铜营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48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8. 缺铜症状 (Copper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当作物体铜的含量<4 mg/kg时,就有可能缺铜。由于麦类作物对铜最为敏感, 所以它们最容易出现缺铜症状。禾本科作物缺铜表现为植株丛生,顶端逐渐变白,症状通常从叶尖开始,严重时不抽穗,或穗萎缩变形,结实率降低,或籽粒不饱满,甚至不结实。 缺铜常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某些作物花的颜色发生褪色现象,如蚕豆缺铜时,花的颜色由原来的深红褐色变为白色。 各种植物对缺铜的敏感程度不同。单子叶植物如大麦、小麦、燕麦、玉米等对铜比较敏感,而双子叶植物对铜的敏感性较差。实践证明,燕麦和小麦对铜极为敏感,它们是判断土壤是否缺铜最理想的指示作物。 在新开垦的酸性有机土上种植植物最先出现的营养性疾病常是缺铜症,这种状况常被称为“垦荒症”。

49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49. 果树缺铜症状 (Copper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果树缺铜,顶梢上的叶片呈叶簇状,叶和果实均褪色。严重时顶梢枯死,并逐渐向下扩展。同禾本科作物类似,果树在开花结果的生殖生长阶段对缺铜更加敏感。 柑橘、苹果和桃等果树的“枝枯病”或“夏季顶枯病”。叶片失绿畸形,嫩枝弯曲,树皮上出现胶状水疱状褐色或赤褐色皮疹,逐渐向上蔓延,并在树皮上形成一道道纵沟,且相互交错重叠。雨季时流出黄色或红色的胶状物质。幼叶变成褐色或白色,严重时叶片脱落、枝条枯死。有时果实的皮部也流出胶样物质,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疹,果实小,易开裂,易脱落。 来源:

5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0. 铜的毒害 (Copper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对于一般作物来讲,含铜量>20 mg/kg时,作物就可能中毒。铜中毒的症状是新叶失绿,老叶坏死,叶柄和叶的背面出现紫红色。叶尖及边缘焦枯,直至植株枯死。从外部特征看,铜中毒很象缺铁,这可能是由于铜过多时会引起铜从生理重要中心置换出其它的金属离子(如铁等)。 植物对铜的忍耐能力有限,铜过量很容易引起毒害。例如,玉米虽是对铜敏感的作物,但铜过多时,也易发生中毒现象。此外,菜豆、苜蓿、柑桔等对大量铜的忍耐力都较弱。铜对植物的毒害首先表现在根部,因为植物体内过多的铜主要集中在根部,具体表现为主根的伸长受阻,侧根变短。许多研究者认为,过量铜对质膜结构有损害,从而导致根内大量物质外溢。

51 锌与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缺锌时蛋白质合成受阻。 锌对植物生殖器官发育和受精作用都有影响。 锌可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1. 锌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zinc nutrient) 描述:植物正常含锌量约为 25~150 mg/kg(干重)。锌主要以Zn2+形式被吸收。通常作物含锌量低于20 mg/kg时就有可能出现缺锌症状。植物缺锌时,老叶中的锌可向较幼小的叶片转移,只是转移率较低。 现已发现锌是许多酶的组分,例如乙醇脱氢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碳酸酐酶和RNA聚合酶都含有结合态锌。锌在植物物体内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生长素的代谢。参与光合作用中CO2的水合作用。 锌与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缺锌时蛋白质合成受阻。 锌对植物生殖器官发育和受精作用都有影响。 锌可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52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2. 作物缺锌症状 (Zinc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锌在植物中不能迁移,因此缺锌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和其它幼嫩植物器官上。缺锌时,植物生长受抑制,尤其是节间生长严重受阻,并表现出叶片的脉间失绿或白化症状。缺锌的玉米叶片表现为与叶脉平行的叶肉组织变薄,叶片中脉的两侧出现失绿条纹。 双子叶植物缺锌时,其典型症状是节间变短,植株生长矮化,且叶片失绿,有时叶片不能正常展开。植物缺锌,叶绿体内的膜系统易遭破坏,叶绿素形成受阻,因而常出现叶脉间失绿现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缺锌对植物叶绿体的结构有明显影响。例如菜豆缺锌时,上部叶片受害较严重。 禾本科植物中玉米和水稻对锌最为敏感,通常可作为判断土壤有效锌丰缺的指示作物。水稻缺锌,生育期延迟,在抽穗期,仅部分抽穗,叶色浓绿。 水稻缺锌引起的形态症状名称很多。大多称“红苗病”,又称“火烧苗”。

53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3. 果树缺锌症状 (Zinc deficiency in fruit trees) 描述:果树缺锌,既影响叶片生长,又影响枝条正常伸长,使节间变得很短。例如苹果树缺锌时表现为叶片狭小,典型症状是“小叶病”,丛生呈簇状,芽苞形成减少,树皮显得粗糙易碎。出现上述缺锌症状与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受阻有关。 柑橘类症状出现在新梢的上、中部叶片,叶缘和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出现黄斑,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反差强,形成鲜明的“黄斑叶”,又称“绿肋黄化病”。严重时新叶小,前端尖,有时也出现丛生状的小叶,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汁少,淡而乏味。 桃树新叶变窄褪绿,逐渐形成斑叶,并发生不同程度皱叶,枝梢短,近顶部节间呈莲座状簇生叶,提前脱落。果实多畸形,很少有实用价值。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陈凯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陈凯

54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4. 锌的毒害 (Zinc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与其它微量元素相比,锌的毒性较小,作物的耐锌能力较强。但长期施用锌肥时,也应对土壤中锌的状况作必要的监测,以免过量施用造成毒害。 一般症状是植株幼嫩部分或顶端失绿,呈淡绿或灰白色,进而在茎、叶柄、叶的下表面出现红紫色或红褐色斑点,根伸长受阻。水稻锌中毒幼苗长势不良,叶片黄绿并逐渐萎黄,分蘖少,植株低矮,根系短而稀疏。小麦叶尖出现褐色条斑,生长迟缓。豆类中的大豆、蚕豆、菜豆对过量锌敏感,大豆首先在叶片中肋出现赤褐色色素,随后叶片向外侧卷缩,严重时枯死。 。易导致缺乏铁、锰等养分。 防治措施: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使土壤呈还原状态,形成硫化锌沉淀;施用磷肥,使锌与磷酸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态化合物;排土客土。

55 钼的另一重要营养功能是参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促进植物体内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合成 。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5. 钼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molybdenum nutrient) 描述:钼的营养作用突出表现在氮素代谢方面。它参与酶的金属组分,并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在植物体中,钼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这两种酶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对豆科作物来说,钼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钼的另一重要营养功能是参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促进植物体内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合成 。 参与体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钼在光合作用中的直接作用还不清楚,但缺钼会引起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还原糖的含量减少。钼对叶绿素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促进繁殖器官的建成 。 各种作物对钼的需要量有很大区别。豆科作物需钼量最大,十字花科的花椰菜和甘蓝需钼量也很高,禾本科作物则需钼较少。

56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6. 缺钼症状 (Molybdenum deficiency in crop) 描述:缺钼的共同特征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失绿,且有大小不一的黄色或橙黄色斑点,严重缺钼时叶缘萎蔫,有时叶片扭曲呈杯状,老叶变厚、焦枯,以致死亡。十字花科的花椰菜,其缺钼最典型的症状是,叶片明显缩小,呈不规则状的畸形叶,或形成鞭尾状叶,通常称为“鞭尾病”或“鞭尾现象” 。 当植物缺钼时,花的数目减少。番茄缺钼表现出花特别小,而且丧失开放的能力。玉米缺钼时,花粉的形成和活力均受到极明显的影响。 豆科作物缺钼的症状与缺氮十分相似,老叶首先失绿,而且缺钼症状最先出现在老叶或茎中部的叶片上,并向幼叶及生长点发展,以至遍及全株。不同之处在于缺氮时叶片只是均匀失绿、无斑点和不产生坏死组织。豆科作物缺钼时,根瘤发育不良,根瘤小而且数量也少。

57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7. 钼的毒害 (Molybdenum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由于缺钼是发生在酸性土壤上,植物常因土壤中过多的Mn2+和Al3+存在而出现锰中毒或铝中毒。这表明,缺钼常常伴生锰和铝的毒害。叶出现枯萎,马铃薯小枝呈红黄色。然而,花椰菜缺钼的典型症状(鞭尾病)并不是因为锰中毒而引起的。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以防止缺钼,但是有些时候只有施用钼肥才能起到提高产量和植株含钼量的目的,尤其是那些不需要调节pH的土壤,更应通过施用钼肥以补充钼的不足。 植物耐钼的能力很强,在>100 mg/kg 的情况下,大多数植物并无不良反应, 甚至有些植物不仅能吸收相当多的钼,而且还生长得很好。番茄植株中钼的浓度达1000~2000 mg/kg时,叶片上才会出现明显的钼中毒症状。但如果牧草中含钼量超过15 mg/kg时,动物就可能会中毒,特别是奶牛最为敏感。 一般要求饲料含钼量不超过5 mg/kg,因此牧草施用钼肥必须适量。

58 描述: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矿质营养元素,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在7种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植物对氯的需要量最多。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8. 氯的营养功能 (Function of chlorine nutrient) 描述: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矿质营养元素,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在7种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植物对氯的需要量最多。 在光合作用中,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适量的氯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例如,氯能增加菜豆中碳水化合物、蔗糖和淀粉的含量。 氯对气孔的开张和关闭有调节作用。由于氯在维持细胞膨压、调节气孔运动方面的有明显作用,从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施用含氯肥料对抑制病害的发生有明显作用。据报道,目前至少有10种作物的15个品种,其叶、根病害可通过增施含氯肥料而明显减轻。例如冬小麦的全蚀病、条锈病,春小麦的叶锈病、枯斑病,大麦的根腐病,玉米的茎枯病,马铃薯的空心病、褐心病等。

59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59. 缺氯症状 (Chlorine deficiency symptoms) 描述:植物缺氯时根细短,侧根少,尖端凋萎,叶片失绿,叶面积减少,严重时组织坏死,坏死组织由局部遍及全叶,植株不能正常结实。幼叶失绿和全株萎蔫是缺氯的两个最常见症状。 番茄表现为下部叶的小叶尖端首先萎蔫,明显变窄,生长受阻。继续缺氯,萎蔫部分坏死,小叶不能恢复正常,有时叶片出现青铜色,细胞质凝结,并充满细胞间隙。根短缩变粗,侧根生长受抑。如及时加氯可使受损的基部叶片甚至恢复正常。 莴苣、甘蓝和苜蓿缺氯,叶片萎蔫,侧根粗短呈棒状,幼叶叶缘上卷成杯状,失绿,尖端进一步坏死。 棉花缺氯叶片凋萎,叶色暗绿,严重时叶缘干枯,卷曲,幼叶发病比老叶重。 甜菜叶片脉间失绿,开始时与缺锰症状相似。 大麦叶片呈卷筒形,与缺铜症状相似。 来源:

60 3.5 土壤养分管理 3.5.3 土壤养分 分述 60. 氯的毒害 (Chlorine toxicity symptoms) 描述:作物氯害的一般表现是生长停滞、叶片黄化,叶缘似烧伤,早熟性发黄及叶片脱落。作物种类不同,症状有差异。 小麦、大麦、玉米等叶片无异常特征,但分蘖受抑。 水稻叶片黄化并枯萎,但与缺氮叶片均匀发黄不同,开始时叶尖黄化而叶片其余部分仍保持深绿。 柑橘发生异常落叶,叶片无外表症状,叶柄不脱落,若受害较轻,仅表现叶片缓慢黄化,并有恢复可能。 油菜、小白菜于三叶期后出现症状,叶片变小,变形,脉间失绿,叶尖叶缘先后枯焦,并向内弯曲,至6-7叶后新出叶不再出现症状,轻度受害叶片仍可恢复正常。 氯过量使葡萄叶片严重烧边,因喷施氯化镁或氯化钠水溶液防治茎腐病所致 来源:


Download ppt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