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的进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的进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的进步

2 1.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高考考点 (1)交通工具的发展。 (2)通讯工具的变迁。 (3)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3 【例1】(2011天津)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3.高考真题 【例1】(2011天津)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D

4 【解析】选D。注意时间信息“1878年”,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

5 【例2】(2010山东)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例2】(2010山东)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解析】选D。清末民初,这个时候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出现了“大足板子毕业生”。这相比前面的“烂秀才”,埋头攻读四书五经,只知“之乎者也”,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所以排除②选项。其他选项很容易从材料中分析。

6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能够“同步”,只能是电报。故选A。
【例3】(2010福建)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A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能够“同步”,只能是电报。故选A。

7 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8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9 一、铁路和公路 1、铁路交通: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10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11 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12 知识运用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

13 (3)新中国建立后 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14

15

16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17 和谐号动车组

18 磁悬浮列车

19 图说历史 交通工具的进步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20 2、公路交通:

21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

22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3

24 思考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 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 引进 自制自研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平民化、普及化 先慢后快 海陆空

25 二、水运和航空 1、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26 轮船招商局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27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独立之海”号

28 2、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9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30 空中客车A380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31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32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33

34

35

36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37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

38

39 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40 课堂小结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变越小了;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它们使得人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41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

42 巧记速记 实录一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43 巩固练习 D 1、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1、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B、20世纪90年代起,传真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 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 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 D

44 2、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Download ppt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的进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