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2
地球資源75年內耗盡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聯合國環境計畫組織聯合發表的《2000年地球生態報告》顯示,人類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消耗地球資源,那麼所有的自然資料會在2075年前耗盡。 除評估全球生態系統現狀外,還根據每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和各國自給自足能力的平衡關係,計算各國的“生態腳印”大小,即各國消費資源時對自然環境造成的衝擊程度。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態腳印”的國家,排行第2至第6的國家,分別是新加坡、美國、科威特、丹麥和新西蘭;英國則排名第18。 報告還指出,如果全球人類都像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人民一樣消費的話,那麼地球人需要立即找到另外兩個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才能滿足自然資源需求。 據統計,各國經濟賴以發展的全球自然系生態系統自70年代以來已減少三分之一。
3
福壽螺在亞洲國家的傳播 ★1972 ★1982 ★1981 ★1985 ★1986 ★1987 ★1989 Argentina
4
福壽螺造成的損失 前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楊平世昨天指出,廿五年前福壽螺首度引進台灣迄今,已對農業生態造成五十一億元的經濟損失,若加上政府與農民每年投入的防治費用,損失金額更將直逼一百億元。 這項統計數據是楊平世與台大農業經濟學研究所教授陳郁蕙、研究生陳威廷等人,針對稻農與一般民眾進行問卷調查後,以經濟學公式推算結果,首度將福壽螺對國內生態環境的無形破壞,換算成具體的損失金額。楊平世指出,根據對稻農調查結果,農民每年每公頃投入防治福壽螺的金額平均約兩千一百多元,若不採取任何防治措施,每年每公頃平均損失將高達兩萬三千多元,占年產值一成左右。楊平世表示,研究生將幾項問卷調查結果放入經濟學公式推算,得出驚人數據:當防治措施沒有做好時,福壽螺危害台灣農業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無形損失為新台幣五十一億元。 中國大陸官方公佈十六種「危害極大的外來物種」名單,包括曾經肆虐台灣的福壽螺及空心蓮子草、豚草、鳳眼蓮、牛蛙等,每年造成中國大陸五百七十四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據武漢晚報報導,目前中國大陸有許多森林、草地、水域、城市居民區,遭受外來物種侵襲。專家指出,外來物種造成各地生態系統明顯損害,估計每年因此損失五百七十四億元。專家提醒,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際貿易和國際旅遊激增,由於技術或疏忽引進的物種卻也明顯增加。對此,他們呼籲有關當局儘速立法,建立嚴格的外來物種准入制度,同時建構外來物種的入侵監測和反應機制,避免外來物種造成生態與經濟的浩劫。
5
小花蔓澤蘭-生態殺手或綠癌 結果的小花蔓澤蘭 開花的小花蔓澤蘭 覆蓋次生林上層的小花蔓澤蘭
6
小花蔓澤蘭對其他植物的影響 原生於中南美洲,具無性及種子繁殖能力,匍匐莖的節及節間均可長出不定根,為趨光性植物。
小花蔓澤蘭可攀緣纏繞其它喬、灌木植物,重壓於其冠層頂部,透過蓋幕作用遮蓋了陽光,阻礙其他植物的生長甚至導致其死亡。 會與附主植物競爭水分及養分。 小花蔓澤蘭可能會分泌物質阻礙其他植物的生長。 在地面和較低矮的樹上,小花蔓澤蘭生長較茂盛,但較高的喬木則無小花蔓澤蘭的蹤跡。似乎小花蔓澤蘭對高大喬木並不構成威脅。 可能與原生的蔓澤蘭屬植物發生雜交現象,致使原生種的基因改變。
7
小花蔓澤蘭繁殖快速的原因 極快的生長速度:每個節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植株,生長極為迅速,據稱指其一天可生長27mm,單一植物可在數月內覆蓋25平方公尺面積。故有「一分鐘一英里Mile-a-minute weed」之稱。 發根能力強:其莖節以至節間都能生根。 種子產量極豐富:種子輕小(1000粒約重1克),易藉風力或動物、昆蟲以及人類的活動而遠距離傳播。每年一平方公尺可產約17萬粒種子。
8
小花蔓澤蘭繁殖快速的原因 表三 、不同季節不同切蔓之數對防除小花蔓澤蘭之效果(郭耀綸2000) 季節 第一次切蔓日期 小花蔓澤蘭死亡率
切蔓一次 切蔓二次 切蔓三次 春季 2001年3月29日 4% 24% 52% 夏季 2001年6月22日 50% 88% 98% 秋季 2001年9月28日 92% 冬季 2001年12月30日 30% 44% 60%
9
小花蔓澤蘭在世界蔓延情形
10
紅火蟻(Red fire ant) 入侵紅火蟻之職蟻, 將蟻巢挖開,可發現蜂湧而出 尾部有明顯螫針 紅火蟻叮咬後產生之膿泡
的入侵紅火蟻及蜂巢狀的結構 紅火蟻叮咬後產生之膿泡 入侵紅火蟻典型明顯蟻丘 當水稻田淹水時,火蟻會遷往 田埂邊築巢
11
紅火蟻在美國蔓延情形 原本生活在南美洲的巴西。
1930年左右從美國的阿拉巴馬州的摩比爾港入侵,推測其可能藉由帶有泥土的農作物或貨品夾層經船運進入美國。 入侵紅火蟻在進入美國後持續向四周擴散,很快的在1953年便遍佈南部10個州,而且因高速公路的快速興建,更加速火蟻擴散的速度。 1988年的調查更發現入侵紅火蟻跳過不適合其生存的中西部沙漠地區而入侵南加州。 目前美國本土已有12個州,超過100萬公頃的土地被火蟻盤據。 估計入侵紅火蟻對於美國南部受侵害地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每年在50億美元以上,造成農業上的損失約在7億5千萬美元以上。
12
紅火蟻在台灣之蔓延情形 亞洲地區過去一直未發現入侵紅火蟻的報告發表。
紅火蟻在台灣之蔓延情形 亞洲地區過去一直未發現入侵紅火蟻的報告發表。 2003年9~10月於桃園與嘉義地區發現疑似入侵紅火蟻危害農地案例 。
13
生物國防(Biological National Defense)
世界衛生組織1996年發佈的年度世界衛生狀況報告,1995年全世界被傳染病奪去生命的人數約占總死亡 人數的1/3: 肺炎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造成440萬人; 霍亂、傷寒和痢疾等腹瀉病造成310萬人; 肺結核造成310萬人死亡;瘧疾造成210萬人; B型肝炎造成110多萬人; 麻疹造成100多萬兒童; 新生兒破傷風造成46萬嬰兒; 百日咳造成35.5萬兒童。
14
傳染病,即傳染性疾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
生物國防是指防止生化武器。生化武器,也稱細菌武器,是由生物戰劑和各種施放裝置構成,用來殺傷人員、牲畜和毀壞農作物的一種特種武器。而生物戰劑包括各種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施放裝置包括氣溶膠發生器、炮彈、導彈、航彈等裝載生物戰劑的容器及其各種飛機、火炮、導彈等運載系統。所謂生物戰,或稱細菌戰,就是通過一定的途徑散佈致病性細菌、病毒及其毒素,造成烈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導致人群失能、死亡以及心理恐慌,並引發社會動盪,從而達到軍事目的的行動。也就是說生物國防其本質就是預防故意施放的傳染病。
15
外來種入侵應視同生物戰 外來危害生物造成各國巨大損失,也讓原有的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被破壞及簡化,防治外來危害生物入侵猶如建立「生物國防」網,政府應號召全民為台灣的永續環境打一場「生物戰」。對於已造成生態危害的物種,採取隔離措施,甚至應對還未入侵的島嶼進行「島嶼隔離」;並應宣導禁止任何放生行為。
16
疫苗工業在新時代是國家的「生物國防」工業
最近兩則傳染病疫苗新聞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各國公共衛生學者與衛生相關首長極大的重視,一則是比台灣更早在八○年代每年十一月已積極推動老人接種流感疫苗的美國,因疫苗傷害等法律訴訟,造成九○年代疫苗產業數驟減之後,卻偏偏在今年初亞洲與加拿大冒出禽流感嚴重疫情之際,反遇「人類流感疫苗短缺」的嚴酷挑戰;另則是繼九一一出現炭疽菌(anthrax)「生物恐怖」流行事件之後,美國始又重視炭疽疫苗研究,然而十一月初美國聯邦法官卻命令國防部禁止規定要求軍人一律接種炭疽疫苗,主因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尚未完成疫苗效力的全盤檢視之前,卻馬上接種有違審慎考量的專業倫理,所以軍方只好暫緩接種,以確定研發妥而欲採用的疫苗確實能對於經由「呼吸道」途徑進入的生物恐怖炭疽菌仍有免疫保護效力。此二疫苗訊息在在顯示任何一國的疫苗工業發展必須有「前瞻性」的作為,不僅為國民健康的公共衛生考量,更是防禦生物戰的國家安全屏障。 事實上,疫苗工業在新時代是國家的「生物國防」工業,尤其是近三十年來許多新滋生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的流行幅度、病例致死率及流行橫掃地區均是前所未見,美國自一九九九年紐約市皇后區開始爆發流行西尼羅腦炎之後,短短四年即在二○○二年疫情已席捲美國近五分之四州,各種疫苗研究隨即展開,所以不活性疫苗施打動物群,至今年有些疫苗已至人的臨床試驗階段,這是基於美國的疫苗研究基礎相當深厚,不僅在大學、研究機構、國家衛生單位,軍方更是站在「衛國」立場上,積極研發美國本土病例較少而未來仍有全球流行潛力的出血熱相關疾病、瘧疾等傳染病的疫苗,再加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有鑑於愛滋病毒的變異多端已積極成立疫苗發展中心,並全然展開對SARS新型冠狀病毒的不同動物模式與疫苗測試,由此可見有關大眾健康福祉的疫苗已由產業利潤提升至國家需要層次。 我國的疫苗工業除少數如日本腦炎疫苗自製,多年仰賴國外進口,對於疫苗最需費時培植的微生物學、免疫學、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獸醫學、傳染病學及生物統計學的年輕人才及運籌帷幄行政長才卻沒有長遠的「國家安全」規劃,一旦某種傳染病在世界各地同時嚴重流行或疫苗短缺或新病突發流行,無法用「錢」買到疫苗才警覺人才培育的迫切,必有「亡羊補牢,為時過晚」之嘆。何況台灣流行的人類流行性感冒病毒株往往早在世界衛生組織准許生產疫苗的前兩、三年即先出現。所以今後行政院應鼓勵已有完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所的學府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疾病管制局等單位齊心及早推動極具公共衛生重要性的相關傳染病跨領域的疫苗師資延攬、人才培育、研發與生產工作。在台灣尚未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前,更有賴我們自立自強,多一分流行前的萬全準備,必將減少未來更多的突發性後患。(作者金傳春╱台大流行病所教授)
17
沙塵暴是什麼?地形地物地貌的變遷及其遠距影響
每年春季三月至五月間,正值冬夏交替,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之際,大陸北方及西北沙漠地區的土壤解凍,表土疏鬆。由於地面溫度回升快,空氣不穩定,強風能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經常發生大規模的揚塵及沙塵暴的天氣現象,使空氣混濁,能見度降低。 這些沙塵隨著乾冷的高壓氣團移動,往南移可達到台灣、香港、菲律賓等地區的天空,向東則影響日本、韓國、夏威夷,甚至遠及美國西岸。 由於大陸的沙塵暴會給台灣的環境帶來不良影響,降低空氣品質,造成眼睛及呼吸道疾病病率的增加,落塵落在地上造成污染等。 1998/4/16衛星拍攝中國衛星沙塵暴
18
沙塵暴是什麼?地形地物地貌的變遷及其遠距影響
19
八成湖泊消失沙漠進逼,敦煌要成為第二個樓蘭
沙塵暴是什麼? 八成湖泊消失沙漠進逼,敦煌要成為第二個樓蘭 月牙泉形成於12000年前。然而近40年來,月牙泉水位卻在不斷下降,累計下降了9-11m,水面面積也由原來的14480m2,水最深處達9m,萎縮到了現在的5260m2,水深不足3m。預示著月牙泉已經到了瀕臨枯竭的危險境地,而且還反映出當地的水環境正在日趨惡化,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美麗的月牙泉自然風景將難以得到保存。如不採取更加有力措施進行搶救,30年後月牙泉將面臨不復存在的危險。 月牙泉在1800年前(東漢時期)就已經成為敦煌的風景名勝,泉水水位也一直相對穩定,沒有水位下降的記錄,就是在嚴重乾旱的年份,月牙泉也沒有出現過萎縮。 天下沙漠第一泉 日益變小的月牙泉 (2005/9/11)。
20
全球浮塵的起源地區 根據環球臭氧化學空氣氣溶膠輻射與輸送模式確定的10個主要沙塵暴源頭: (1)索爾頓湖; (2)巴塔哥尼亞;
(3)阿爾蒂普拉諾; (4)薩赫勒地區; (5)撒哈拉沙漠; (6)納米比亞沙漠地帶; (7)印度山谷; (8)塔克拉馬幹沙漠; (9)戈壁灘; (10)艾爾湖盆地
21
內蒙沙塵暴之影響 額濟納:綠洲變荒漠 胡楊木
在歷史上,內蒙古額濟納一直有著“居延糧倉”的稱號,可是現在,這裏的土地嚴重沙漠化,綠洲大幅萎縮,這是為什麼呢?昔日200多米寬的河道如今已經消失了,現在整條河只剩下眼前的這個小水窪。 胡楊木 在額濟納地區,自然環境的惡劣程度讓人始料不及。這裏年降水量不到37毫米,但蒸發量卻超過四千毫米,如此缺水的環境下,就連號稱三千年不死,死後三千年不倒的胡楊樹,也大面積死亡。
22
風中的塵埃—沙塵暴 在西非酷熱的六月,站在塞內加爾河岸上,向東方眺望,你可能會看到一片血紅的塵霧在天際涌動,鋪天蓋地,將大地籠罩在一片暗紅色的黑暗之中。空氣中彌漫著沙塵,即使進入房間也無濟於事—漫天的塵埃很快就穿過窗戶及牆的縫隙。到處都是一層薄薄的紅色灰塵。房間就象煤礦的井道。這就是非洲不毛之地薩赫勒地帶的沙塵暴肆虐,它覆蓋了整個毛利坦尼亞到查德的撒哈拉沙漠的南邊。 每年,薩赫勒的沙塵暴都會將大量塵埃—約5-10億噸,捲入大氣層,升到4千米的高空。與此相比,1991年的皮納土波火山(Mount Pinatubo)大爆發只噴出了2千9百萬噸火山灰。 沙塵暴的演變:衛星雲圖捕捉到的加那利群島(圖中部)上空來自非洲西部(圖右部)的沙塵暴雲圖。該沙塵暴將掠過大西洋,在北美登陸。
23
衛星監測浮塵的飄移 跟蹤浮塵:利用環球臭氧化學空氣氣溶膠輻射與轉移模型生成的氣溶膠分佈(左)與全球臭氧圖譜光譜測定儀的衛星測量結果(右)極相似。兩套雲圖中顯示的都是從非洲經大西洋飄往美國的浮塵雲團。
24
去年6月薩赫勒沙塵暴抵達美國佛羅裏達州之前八個星期,有關另一個方向飄來的大片塵埃雲團的報道一時成為新聞的焦點。2001年4月,兩場來自蒙古戈壁灘的沙塵暴經阿留申群島抵達太平洋西北,橫掃了整個北美洲。從4月14日至18日,第一場大型沙塵暴—在某一時間達到大約相當於日本的面積—給美國科羅拉多州上空蒙上了一層灰白色的塵妝。一周後,第二場略小的沙塵暴再次光臨太平洋西北地區。亞洲和非洲的沙塵暴的形成似乎都更為頻繁。 盡管塵埃顆粒很細小—大部分的顆粒直徑都在0.01至幾十微米之間,但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沙塵暴的行蹤》(The Secret Life of Dust)一文作者漢娜-霍姆斯(Hannah Holmes)直率地指出:“它可以改變天氣、影響氣候、危害無窮......它能把整個世界毀了。” 沙塵暴還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決定戰爭的勝敗。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官員透露,最近,一個播報每日亞洲沙塵暴衛星雲圖的電視系列節目因其中部分雲圖源自阿富汗上空且其方位具有軍事價值而被停止。 全球塵埃“積聚”(budget),科學家們採用這一措辭來表示全球循環的物質總量,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研究它不斷變化的形態,對氣候和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以及對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自然形成的塵埃及其他顆粒物質(包括火山噴發、森林火災、活植被及海洋蒸發)占空氣氣溶膠的90%。大約有10%的空氣氣溶膠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主要來自汽車廢氣和工業排放。
25
漫天黃塵:過度種植及持續的乾旱造成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大平原的黃塵地帶。
漫天黃塵:過度種植及持續的乾旱造成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大平原的黃塵地帶。
26
沙塵暴中有機物顆粒及細菌 2001年6月抵達美屬維爾京群島聖約翰島上的非洲沙塵暴中收集到的有機物顆粒(上)及細菌。
27
沙塵暴起因 2001年3月5日的一場沙塵暴席捲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上)。 肉眼可見浮塵濃度最高的地區在奇伊利海灣與蒙古邊界之間。
由於過度放牧和過度種植造成的沙漠化已為沙塵暴在中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左)。
28
福兮?禍兮? 浮塵研究人員提醒人們不要以為浮塵雲團是只會使農民失去土地,使兒童咳嗽的惡魔。實際上,浮塵雲團也有好的一面,它給亞馬遜盆地及其它地區的雨林帶來重要的養分。格裏芬指出一些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沒有亞洲的浮塵中帶來的養分,那麼,夏威夷群島上的雨林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就無法生存。 雲團觀測站: 夏威夷的冒納羅亞觀測站的科學家們二十多年來一直在監測亞洲沙塵暴的登陸。
29
東南亞煙霾大浩劫 印尼森林大火,馬來西亞受霾害之苦。 霾害嚴重,馬來西亞人口罩不離口。
馬來西亞霾害嚴重。左為2005年1月吉隆坡市區鳥瞰照,右為8月10日灰蒙的天空對照圖。 受煙霾籠罩的吉隆坡天空。
30
東南亞煙霾大浩劫 衛星拍攝 東南亞之 煙霾 印尼因森林大火而引發的霾害,不斷成為國際新聞報導的焦點,也不斷的擴大其肆虐的威力。這次的煙霾大大地影響了鄰近東南亞國家的空氣品質,不但使得數百人喪生,數萬人染病外,更直接的災難還包括了因煙霾影響到能見度,而發生的印尼航空空難,和在麻六甲海峽中兩大船輪相撞的船難事件。然而這個國際級的環境災難的影響層面還不止於此,不僅讓上數千頃以上的森林付之一炬,更連帶地賠上大量動植物的滅絕。對於這場生態環境的大浩劫,人類將如何面對、解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個與你我切身相關的環保議題。 危害東南亞多數國家的煙霾,源自於印尼加里曼丹地區上空的森林大火,火災造成的環境污染擴及印尼各地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等鄰近國家。
31
東南亞霾害之分怖及罪魁禍首 印尼森林大火引起的霾害遲續影響鄰國,由於大火灰塵隨西南風飄向泰國南部,2005/8/13起太南開始出現視線不清、呼吸困難等問題,所幸目前正值雨季,場大雨有效降低霾害的影響。
32
東南亞煙霾大浩劫 有別於霧、靄,霾的主要成分為懸浮微粒,除了造成視覺障礙外,當濃度超過350mg/m3以上時,就會導致動物呼吸道阻塞及血管受阻,其中二氧化硫更可能導致哮喘病人發病,長期暴露在煙霾中,更會引發肺部感染,對人體健康之危害極大。因此在煙霾嚴重的地區,人們必須戴上防護口罩,甚至學校、所有機關和商店都停止一般正常活動。而向來以觀光業為重要的外匯收入的東南亞國家,也在這次的霾害事件中,大受打擊。 追溯煙霾的禍首,矛頭直指印尼人為開闢農地而縱火燒林的結果;加上聖嬰現象發威,所造成的乾旱現象,使得婆羅洲、蘇門達臘的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而這次森林大火帶來的災害不只是短期的霾害,原始熱帶雨林的消失,上萬頃的林地被破壞,更會嚴重的影響到當地的生態環境,使得無數的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
33
東南亞煙霾大浩劫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燃燒中的印尼森林大火雖在全面進行撲滅中,但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為此,各國政府紛紛通力合作,共同協助解決這個生態大浩劫。馬來西亞與菲律賓政府下令動員相關機關,派員前往災區救治,日本、澳洲則提供救火設備和口罩,法國和美國等歐美國家也派專家前往協助救治。顯示出煙霾的危害無遠弗屆,唯有全球總動員,才能解決這個 國際大災難。 當臭氧層破洞、溫室效應、草原沙漠化和熱帶雨林消失的專有名詞越來越熟悉時,人類所要關切的,不應只是為求滿足物質欲望而肆意的掠奪自然資源。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大自然的變化能宜人也能害人,如何將人類的生存納入大自然的運行中,與大自然互惠共存才是正確 的作法。
34
東南亞煙霾大浩劫之省思 請您分析這次印尼森林大火所引發的東南亞霾害發生的原因,以及造成了何種影響? 氣象專家認為聖嬰現象是造成這次國際性環境災難的罪魁禍首,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可否請您詳述何謂『聖嬰現象』?對於台灣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生態保育專家認為這次的印尼霾害對未來的自然生態將會產生結構性的大變化,請問這是怎麼樣的變化?對於人類的生存環境又會有怎麼樣的衝擊? 熱帶雨林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資產,國際生態保育專家也為了保護雨林而奔走呼籲,請問熱帶雨林在整個自然界中佔有什麼樣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破壞和消失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為求經濟的高度發展,以早日趕上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水準,因此十分抗拒已開發國家所提出的停止砍伐熱帶雨林的呼籲。請問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點?又是否經濟發展就必定是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這次的東南亞霾害問題,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大自然間的關係,即人類對自然資源肆無忌憚的開發,將會嚴重的危害到全球生態。請問我們如何平衡生態與經濟發展,落實生態學家所鼓吹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觀念?
35
文學家筆下的霾害 蘇逸平 層層濃厚的煙霧阻擋了藍天,透現出灰濛濛的黯淡色采。大地之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失去了生氣,在光線灰暗的地平線上,大多數的動物只能病懨懨地躺在那裡,有些則早已停止了呼吸。 年幼的少年「提雷克斯」輕輕地吸了一口氣,那股濃濁的煙味不死心地混雜在空氣中,因為煙味實在太重,所以不能深深吸氣,只能像小偷般淺淺地呼吸。 此刻是正午的時分,可是卻看不見太陽,在煙霧瀰漫的天空下,太陽成了一個小小的光點,只像星星一樣透現出微弱的光芒。按照節氣來說,現在應該是炎熱的夏季,可是因為煙霧擋住了熱氣與光度,四週圍除了煙味外,還有絲絲的寒冷。 少年「提雷克斯」步履艱難地走向曠野,他的祖父橫躺在那兒,偌大的身軀彷彿失去了生機一般靜靜地橫著,只偶爾緩緩挪動。 「爺爺,再說一次故事嘛!」少年呼吸重濁地說道。「再說一次『霾害』的故事嘛!」 祖父年老的臉上佈滿年歲的刻紋,兩眼像是凝視遠方地失去了神采。 「『霾害』是煙霧在人間造成的災害,成因是火災…」他在陰暗的天空下看著孫兒年輕的臉,想起這孩子是在霾害之後出生的,所以對之前的晴朗世界完全沒有印象。「為什麼會有火災則不曉得,也許是神的處罰,也可能是我們做了什麼錯事。」 「『霾害』之前的天空,真的是藍色的嗎?那時候的水,真的是清澈的嗎?」少年熱切的問道。雖然這個故事他已經聽過了無數次,卻仍然百聽不厭。
36
文學家筆下的霾害 蘇逸平 「『霾害』之前,天空是無比的湛藍,風很清涼,有春天有夏天,有秋天也有冬天…」老人的聲音越來越低。「田野森林間有無數的野花,晴天的時候陽光很熱很曬人,下雨的時候會淋得混身溼透,遠方的青山,綠得像是大雨後的草地…」 這一切,在少年「提雷克斯」的心目出現了無比嚮往的美麗形像,雖然他從來不曾看過「霾害」前的清朗天空,卻對祖父的故事深信不疑。他還想問祖父幾個問題,卻發現老人已在污濁的天空下永遠停止了呼吸。 霾害下的天空一天比一天更混濁,越來越多的動物植物在煙霧下死去。冬天來了,天氣更冷,最後一口食物終於也吞進了肚裡。 少年「提雷克斯」死去的那一瞬間,腦子裡還在想著那片傳說中的清朗藍天。 煙霧仍在大地翻滾騰挪,時光慢慢的過去,千年百年萬年。少年的身體逐漸在大地裡化為春泥,剩下一付枯骨,枯骨則帶著一個晴朗藍天的幻夢,在地層間寂寞地渡過了六千五百萬年。 「小心!小心!好像是一付幼年的骸骨,非常的完整…」 西元廿世紀的美國蒙坦那州,六年五百萬年後的天空既炎熱又晴朗,古生物學家在荒蕪的大地上起出了一組恐龍化石,是非常罕見的幼年暴龍化石。 「真的很完整,應該算是個少年吧!」主事的古生物學家感歎地說道。「只是它的死因為何,大概已經是個永遠的謎…」 而少年暴龍(俗名提雷克斯 T-Rex)的化石,此刻正橫臥在六千五百萬年後的晴空之下,當年,少年暴龍提雷克斯有一個美麗的夢,期望有一天,能夠看見沒有霾害的天空…
37
霾害常識 談到「霾害」這個名詞,大家應該會先聯想到不久前在印尼發生的霾害事件。 因為聖嬰現象導致的氣候異常,西元一九九七年,印尼境內的森林大火產生大量的濃煙,濃煙因為氣候的異常無法宣洩,停留在地表之上,衍生出近年來最嚴重的霾害 The Haze。 因為煙霧的瀰漫,導致印尼及鄰國的空氣品質惡化,影響人民作息,尤有甚者,因為能見度變差,霾害更導致了飛航的事故。 但是,在六千五百萬年前,也許地球上也有過一場前所未有的超級霾害,因而導致了恐龍族類的全面滅絕。六千五百萬年前,神秘的巨大生物:恐龍曾經主宰了地球長達一億五千萬年,這樣強勢的生物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突然全面滅絕,本就是古生物學上最引人入勝的一個謎關於恐龍絕種的原因,各派的意見莫衷一是,在眾多的理論中,美國柏克萊大學的阿瓦雷斯博士提出「隕星撞擊說」,便是霾害導致恐龍滅絕的著名理論。 阿瓦雷斯假設:當年,有一個巨大的隕星撞上地球,噴出大量塵埃,在大氣層內阻絕了陽光,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導致食物鏈全面崩潰,也使得恐龍全面絕種。 當然,這只是理論之一。但是從印尼霾害的教訓中我們不難看出,自然真的就像是一艘船內成員休戚與共的大船,如果人類一昧地顧全自己的利益,那麼,自然的反撲是很可怕的。 這應該是霾害給我們帶來的最重要訊息。
38
光化學煙霧之形成
39
2004/12/26南亞海嘯 The above figures show that the tsunami reaches Phuket and Sri Lanka coasts in two hours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African coast in 8-11 hours. The tsunami propagation is also animated (up to 5 hours) from a 1200 km fault. The red color means that the water surface is higher than normal, while the blue means lower. It indicates that initial tsunami to the east (e.g., Phuket) began with receding wave, while to the west (e.g., Sri Lanka) large wave suddenly reached. The darker the color, the larger the amplitude. The tsunamis were larger in the east and west directions.
40
災難前的平靜 海浪衝擊堤岸
41
2005/6/23 印尼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海濱地區受海嘯襲擊前後的情形。 2005/12/28
42
1946夏威夷大海嘯
43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44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又稱華盛頓公約)之歷史背景
我們無法不依賴其他的生物過日子,石化燃料與煤炭是遠古的恐龍與植物的遺贈,基因生化光電產業不乏地球上生命的參與,騷人墨客的喟嘆也觸景自地表的植物或動物。人類無法遺世獨立,不僅因為人類過群居的生活,更因為人類是演化樹上的一個分支而不是主宰。但大多數的人類無法認知這樣的事實,妄想人定勝天,以致我們的生態環境和週遭共存的物種蒙受戕害,終至遭到大地的反噬,可說是自食惡果。 有少部分人反省到人類對待地球上其他物種的態度,並有了具體的作為。1973年6月21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簽訂了,並於1975年7月1日正式生效。 這個簡稱為「華盛頓公約」的國際公約,其形成起源,可追溯到1963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公開呼籲各國政府,正視野生動植物族群因野生物國際貿易所造成的威脅。歷經10年的光景,在稀有物種貿易的鮮血淋漓慘況下,終於催生出華盛頓公約。
45
管制而非禁止 華盛頓公約並不反對野生物貿易,因為野生物貿易迄今仍為人類所依賴,它的精神在於「管制」,採用物種分級與許可證的方式,達到野生物市場的永續利用性。華盛頓公約所管制的國際貿易的物種,可歸類成三項附錄: (1)附錄一的物種為若再進行國際貿易會導致滅絕的動植物,明白規定禁止其國際性的交易; (2)附錄二的物種則為目前無滅絕危機,管制其國際貿易的物種,若仍面臨貿易壓力,族群量繼續降低,則將其升級入附錄一。 (3)附錄三是各國視其國內需要,區域性管制國際貿易的物種。
46
明爭暗鬥的會議現場 華盛頓公約附錄物種名錄由締約國大會投票決定,想當然爾,各國為了自身的貿易與經濟利益,無不費盡心力爭取對自己有利的名錄,大會遂成了裁決國際貿易明爭暗鬥的場所,犀牛、大象、鯨、鯊等物種,都曾是大會中唇槍舌戰的焦點。華盛頓公約本身無執法權力,所有條款均需要各國國內法的配合才能推動。而各國的法規則有其社會環境的考量,這反映在締約國大會的協商與相關的決議案上,因此我們可以說華盛頓公約的標準是國際間協調的結果。 華約的附錄物種名錄由締約國大會投票決定,締約國大會每二年至二年半召開一次。至今共舉行過12次,最近的一次即是去年(2002)十一月。在大會中只有締約國有權投票,一國一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某一物種 雖野外族群瀕臨絕種,但並無任何貿易威脅時,該物種並不會被接受列入附錄物種。
47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又稱華盛頓公約
48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49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51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52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概念興起
幾乎在華盛頓公約簽訂後,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一詞也已出現。近10年來,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育,更是快速地蓬勃發展。長期致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而被封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的知名昆蟲學家威爾森(E.O.Wilson)曾說:「1980年代可能或將要發生最糟糕的事情,不是能源的短缺、經濟的蕭條、局部的核戰或被極權政府的征服等事,這些災難對我們而言,雖然可怕,但在幾代之內都有機會復原,而在1980年代正在進行的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促使物種絕滅的事件,將要耗費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彌補過來。」
53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之歷史背景 1970、1980年代,不少學者反思到工業革命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已使得全球生物出現大滅絕的趨勢,因此,歐美學者紛紛開始進行與生物相關的研究。 1986年,「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個名詞首次出現,是泛指地球上所有物種和它們的遺傳基因,以及由這些生命和環境所構成的各種生態系,其範圍涵蓋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多樣性三個層次。 根據學術研究的估計,目前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危機,包括全球的農作物基因有75%已消失;世界上的物種每天滅絕100種,至2050年,全球可能有1/4的物種,也就是數百萬個物種將消失;土地的非永續利用造成土石流、走山、地層下陷、海岸消退等生態系的破壞及木材、海洋等生物資源的枯竭。 因此1992年,聯合國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至今已有176個國家簽署,公約中挸定各國應加強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與監測;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教育;建立信息交流、技術與科學合作。 為呼應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國會議的決議,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科學部(Science Ministers),於1996年發起成立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以建立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訊網路,促進資訊交換與流通。 2001年3月,我國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魏哲和,代表簽署先以附屬會員名義加入GBIF,2002年成為投票會員。
54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之歷史背景 人類長久以來過度地利用資源,使地球物種大量滅絕,據估計,目前世界上每天滅絕的物種超過一百種,滅絕的速率是自然滅絕速率的一萬倍以上。倘若此種惡化的趨勢再不改善,到了2050年,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物種消失,我們的子孫將難以生存,危及人類生存。 為了挽救基因消失、物種滅絕、生態體系劣化,美國國科會於1986年首創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其意義指的是地球上千萬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和環境所構成的生態系。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與生態系三個層次的多樣性。它不但提供人類生活的必需物質,也是各種生物對環境變動的適應能力,及其所依賴為生的生態系統,以延續其生存與演化。 為因應人類自設的困境,全世界一百餘國的政治領袖於1992年6月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開發大會期間,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55
生物多樣性公約成立之目的 當前人類體認到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自然界必須維持多樣化的生態系、物種與基因,因此有別於華盛頓公約對少數瀕危物種的關注,世界各國領袖於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議」簽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便將保育的範圍擴大到了生態系與基因。 生物之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食物、醫藥與工業原料,也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維持系統,如穩定水文、調節氣候、保護土壤、促進元素循環、以及維持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訂定「生物多樣性公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透過締約國的努力,來推動並落實三大目標: 1.保育生物多樣性。 2.永續利用其組成。 3.公平合理的分享由於利用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 因此,有人稱二十世紀,人類保育史上最大的成就應該是1992年聯合國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也意謂二十一世紀,自然保育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讓世界各國落實公約規定的各項條款。
56
維護多樣性 永續利用生物資源 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或經濟共同體,將近200個,堪稱全球最大的保育公約。這份公約第一次全面地嘗試解決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問題,確信保育並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可以滿足現今和後世人口對糧食、健康和其他的需求。 因為各地區對其生物資源擁有主權,同時該地也有責任保育它自己的生物多樣性,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資源。再加上許多原住民和地方社區的傳統生活方式,與生物資源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還明定了保育工作必需考慮原住民和地方社區。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是全球性的,有賴國家、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區域和國際性合作,彼此分享資源與技術,共同遵守國際公約。唯有如此,才能增進國際的友好關係,實現人類和平的願望。
57
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1條 目 標 本公約的目標是按照本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護生物多樣性、持久使用其組 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現手段包括遺傳資 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 ,以及提供適當資金。
58
第2條 用 語 生物多樣性 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其他外包括 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 是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資源、生物體 或其部分、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中任何其他生物組成部分。 生物技術 是指使用生物系統、生物體或其衍生物的任何技術應用,以 制作或改變產品或過程以供持定用途。 遺傳資源的原產國 是指擁有處於原產境地的遺傳資源的國家。 提供遺傳資源的國家 是指供應遺傳資源的國家,此種遺傳資源可能是 取自原地來源,包括野生物種和馴化物種的群體,或取自移地保護來源,不論 是否原產於該國。 馴化或培殖物種 是指人類為滿足自身需要而影響了其演化進程的物種。 生態系統 是指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們的無生命環境作為一個 生態單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個動態復合體。 移地保護 是指將生物多樣性的組成部分移到它們的自然環境之外進行 保護。 遺傳材料 是指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其他來源的任何含有遺傳功 能單位的材料。 遺傳資源 是指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遺傳材料。 生境 是指生物體或生物群體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點。 原地條件 是指遺傳資源生存於生態系統和自然生境之內的條件;對於 馴化或培殖的物種而言,其環境是指它們在其中發展出其明顯特性的環境。 就地保護 是指保護生態系統和自然生境以及維持和恢復物種在其自然 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群體;對於馴化和培殖物種而言,其環境是指它們在其中發 展出其明顯特性的環境。 保護區 是指一個劃定地理界限、為達到特定保護目標而指定或實行管 制和管理的地區。 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是指由某一區域的一些主權國家組成的組織,其 成員國已將處理本公約範圍內的事務的權力付托它並已按照其內部程序獲得正 式授權,可以簽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約。 持久使用 是指使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會導致生物多 樣性的長期衰落,從而保持其滿足今世後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潛力。 技術 包括生物技術。
59
台灣進度總是慢人數拍 聯合報 (二)
60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現況與發展 林曜松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 四、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檢討與建議
林曜松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 四、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檢討與建議 由以上歷次會議記錄可知,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或永續發展委員會均一再指出《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之重要性,也建議要儘速撰寫國家報告,然而自指導小組指示農委會應負責撰寫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以來也已滿二十月,過去一年,農委會邀集相關單位開會,除了討論出編寫大網外,時至今日,似乎未有人開始就實質內容撰寫,顯見我國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效率低落。1998年5月19日之聯合報便有中研院楊棋明副研究員針對我國政府參與生物多樣性之態度,提出批評如下: 環保署、營建署、行政院及立法院的永續會委員會都未派人參加第四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顯示行政院與立法部內輕忽生物多樣性公約。 連一些落後國家也都有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的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顯示該國對生物多樣性公約決議的遵守及對條款落實之過去成就、現狀政策及未來展望。台灣沒有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是相關部內或學界出問題則不得而知,但都顯示我們的效率必須大大加強。 楊副研究員之見解,非常值得政府有關單位深思與改進。目前國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進展,仍是有限,檢討其原因可歸納下列三點:
61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62
氣候綱要公約之歷史背景
63
氣候綱要公約
64
氣候綱要公約
65
氣候綱要公約
66
氣候綱要公約
67
氣候綱要公約
68
氣候綱要公約
69
京都議定書
70
氣候綱要公約
71
氣候綱要公約
72
氣候綱要公約
73
京都議定書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透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具體說,各發達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至8%。新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準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別增加10%、8%和1%。 《京都議定書》需要在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個國家批准,才能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中國於1998年5月簽署並於2002年8月核準了該議定書。歐盟及其成員國於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議定書》。2004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使其正式成為俄羅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批准國家的人口數量佔全世界總人口的80%。 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曾於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3月,布希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74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四、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75
「京都議定書」重點 1.總量管制:工業國家將削減溫室氣體總排放量5.2﹪,與人為排放量自然成長趨勢比較約削減30﹪。
2.個別或跨國合作減量。 3.目標期:減量成果以2008~2012五年平均為計算依據。 4.管制氣體:CO2、CH4、N2O氣體減量以1990為基準年。HFCs、PFCs、SF6氣體減量可採1990或1995為基準年。 5.排放量計算:1990基準年為「淨排放量」,即人為排放量減去吸存量。而1990年後進行造林、植林與伐木產生之排放淨值可與人為排放量抵減。 6.排放交易制度:另行訂定。 7.成立「綠色發展融資機制」提供經援協助減量。 8.罰則:將另行訂定。 9.生效期: ~ 為議定書公開簽署期間。獲國內法定程序通過之附件一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須佔所有附件一國家1990年總排放量55%以上,且批准國家達55國以上後90日議定書始生效。 10.非附件一國家:現階段並無新增減量義務。 11.原非附件一國家摩納哥、列茲敦斯登、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列入減量國以1990年為基準年。
76
減量目標不同因各國情況而異。減量目標與期程如下: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1997) 「京都議定書」重點 12.減量目標不同因各國情況而異。減量目標與期程如下: 管制溫室氣體 基準年 目標年 削減 比率 國家 CO2 CH4 N2O HFCs PFCs SF6 1990 2008~2012 - 8% 歐盟包括其15國 瑞士、愛沙尼亞、斯洛伐克、立陶宛、捷克、拉脫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Non Annex 1國家摩納哥、斯洛維尼亞、列茲敦斯登 - 7% 美國 - 6% 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波蘭 - 5% 克羅埃西亞 (Non Annex 1) 0% 紐西蘭,俄羅斯,烏克蘭 + 1% 挪威 + 8% 澳洲 + 10% 冰島
77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78
國際濕地公約(拉薩姆公約) 國際濕地公約於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薩爾簽訂,故該公約又稱拉姆薩公約。公約的全名是《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簽訂保護濕地的想法起於1962年,那時在歐洲有許多濕地被開墾,許多水禽喪失了棲息地。1960年霍夫曼(Luc Hoffmann)先生啟動了一個項目叫MAR,當時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現更名為國際保護聯盟,簡稱IUCN)、國際水鳥與濕地研究局(簡稱IWRB,即現在的濕地國際)、國際保護鳥類理事會(簡稱ICBP,即現在的國際鳥類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也參與項目活動。他們於1962年11月12-16日在法國開會,研究了保護濕地的問題。 經過8年的多次會議協商,在荷蘭政府的支持下由馬修斯教授(G.V.T. Matthews)主持起草了濕地公約的文本。當時文本的核心內容是保護水禽。最後伊朗體育與漁業部長艾斯坎德爾(Eskander Firouz)於1971年2月2日在裏海邊的旅遊城市拉姆薩爾(Ramsar)召開了國際會議,次日18個國家在公約文本上簽了字。但因為簽字國遲遲沒有完成本國批准手續,公約直到1975年12月才生效。
79
澳大利亞於1974年1月遞交了批准書,是第一個遞交批准書的國家。1975年12月在希臘遞交批准書(第7個遞交批准書的國家)後濕地公約開始生效。
現在濕地公約共有123個締約方,1044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目錄,面積為78,549,246 hm2。 1988年1月第1任公約秘書長納維德(Dan Navid)上任。1989年公約有了自己的會標。 7月在瑞士蒙特勒市(Montreux)召開了第4屆締約方大會。大會再次修改國際重要濕地標準,決定建立蒙特勒檔案(Montreux Record),設立濕地保護基金(後來更名為濕地公約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小額贈款基金)。 1995年8月至今由阿根廷人戴爾瑪·布拉斯科(Delmar Blasco)接任秘書長職務。1999年5月在哥斯大黎加召開了第7屆締約方大會。大會正式確認國際鳥類組織、世界保護聯盟、濕地國際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公約的夥伴組織。
80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第2章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保育法 生物多樣性公約 國家公園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文化資產保存法 國際濕地公約 森林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el: #612, 613
81
Have you a nice day 宜蘭三星鄉 楊棋明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