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 案例与分析编委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 案例与分析编委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 案例与分析编委会 2006121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思路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 案例与分析编委会

2 内容介绍 对象: 时间: 内容: 目的 有现场流行病学基础的专业人员 2小时 概念:现场流行病学、不明原因疾病:病因;暴发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原则 目的 进一步体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思路

3 什么是现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现场? 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流行病学中与现场工作有关的方法学? 新学科?
过去我们的工作属于现场流行病学吗? 流行病学内部包括现场吗?

4 何谓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同时汲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
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疾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报告、现场调查和控制工作全过程 涉及到描述、分析和实验流行病学、逻辑学、社会学、危机管理等方面

5 现场流行病学(狭义) 主要针对疾病流行、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监测、预测与调查控制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要目的
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6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对象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突发: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出乎预料 应急:必须尽快对问题做出正确反应
现场:必须亲赴现场解决问题 限制:调查深度可能受限(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现场流行病学》

7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疾病(多见为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 根本目的:
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或疾病发展 确定病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以及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危害、控制发展 调查论文或学术报告,更重要的是疾病控制的效果和防治对策建议 《流行病学词典》

8 什么是病因? 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 病因是为控制疾病服务的 流行病学病因 病因概念 病因推断 病原学病因

9 流行病学病因定义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Lilienfeld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哈佛大学MacMahon: 流行病学的实际目的是发现能够预防控制疾病的联系,因而因果关联可以定义为:事件或特征类别之间的一种关联,改变某一类别(X)的频率或特性,就会引起另一类别(Y)的频率或特性的改变,这样X就是Y的原因。 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的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概率论因果观

10 病原学病因 直接导致机体疾病的致病因子 生物的 化学的 物理的 社会心理的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阮毒体 等
气象、地理、水质、大气污染、电离辐射、噪音、振动 社会心理的 社会/人口、经济、家庭、习惯、兴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政治、宗教、风俗等

11 寻找病因的指南 宿主病因 环境因素 先天的基因、染色体、性别差异 后天的年龄、发育、营养状态、体格、行为类型、心理特征、获得性免疫、既往史
生物的: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动植物 化学的:营养素、化学药品、微量元素、重金属 物理的:气象、地理、水质、大气污染、电离辐射、噪音、振动 社会的:社会/人口、经济、家庭、习惯、兴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政治、宗教、风俗等

12 什么叫“不明原因疾病” 不明原因疾病,是指短时间或者最初开始调查处理时原因不明的疾病
由于原因不明,诊断不清,往往以其主要症状表现或者综合征,称为 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腹泻 不明原因肺炎 不明原因脑炎 不明原因肾炎等

13 不明原因疾病 不明原因 群体性、社会性、公众性 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也是社会事件 致病的病原体不明 引起疾病发生、流行的因素不明 病毒 细菌
…… 引起疾病发生、流行的因素不明 群体性、社会性、公众性 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也是社会事件

14 不明原因 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 原因待查肺炎; 发热肺炎查因病例 腹泻: 不明原因食物中毒; 感染性腹泻(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疾病

15 ? 医院 人类 果子狸? 野味 市场 载体 ? 宿主? 院感 控制 灭鼠 严 格 管 理 野 生 动 物 四早:早发现 早报告 疫苗等
传播途径? (干燥粪便?) 果子狸? 院感 控制 啮齿类? 传染源 野味 市场 灭鼠 医院 交叉感染 基因重组 饲养 交叉感染 基因重组 销售 人类 飞沫传染(近距离) 运输 屠宰 制作烹调 四早: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疫苗等 隐性感染人群传播? 环境污染、宿主扩散?

16 病因判断的标准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OR或RR 剂量-反应关系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特异性”

17 如何判断病原? Henle-Koch原则 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必要病因) 在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充分病因)
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 能从患该病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要确定我们分离到的病原是否是导致本次疫情流行的病因,理想的判定标准是符合Henle-Koch条件[3]:

18 如何判断病原? 实际工作中,要确定一起突发事件的致病原: 分析检测结果: 从一定量的病人中分离到该种病原体
大多数病人感染发病后能产生针对该病原的抗体 用该病原作为病因能较好的解释该病的临床学、流行病学特点(合理性),可以解释大部分病例 分析检测结果: 综合 临床、流行病、检验 对照 比较 要确定我们分离到的病原是否是导致本次疫情流行的病因,理想的判定标准是符合Henle-Koch条件[3]:

19 实验室检测的作用 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中 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 参考 确诊 进一步分析

20 SARS的病因是什么? 流行病学病因? 病原学病因? 感染性肺炎的致病原:
包括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真菌 早期,及时排除了肺鼠疫、肺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流感或禽流感等 病因假设:禽流感、衣原体、副粘病毒、冠状病毒等 2003年4月16日,WHO的实验室网络研究结果表明SARS-CoV符合Henle-Koch条件 对于疑似的、烈性的、后果可怕的以及公众非常关心的病因尽早采取可靠的检测手段予以排除。如,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初期,专业人员经过检测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学分析,及早排除了肺鼠疫、肺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流感或禽流感等,这一方面有利于深入探寻病原,也有利于及时稳定人心。

21 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检测思路 排除法 直接查找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 细菌涂片镜检 电镜直接观察病原形态、鉴定 病毒、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抗原检测,如免疫荧光、PCR 血清学抗体检测

22 病原学假设思路 先常规 再少见 然后——新发

23 病原学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因 都重要 但流行病学病因更重要。对于突发事件、不明原因疾病流行,即使暂时不清楚其病原,弄清流行病学病因也能有效控制
控制疾病发展 预防疾病再次发生 弄清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原需要时间 在清楚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前很久,已经知道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可导致霍乱流行,已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 退伍军人病流行后1年多才确定军团菌是其病原 发现艾滋病病人后2年多才发现HIV是其病原

24 什么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25 事件A 2005年7月11日 7月12日下午 四川省资阳市某区CDC接到资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
收治1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流行病学不支持,请调查、核实 区CDC当日至医院调查采集血样,7月12日送血样至四川省CDC检测 7月12日下午 区CDC接到资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 再次收治1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病危 实施调查过程中,第2例病人死亡

26 事件A 医院回顾调查显示: 近半月来,市三院共收治4例类似病例,其中2例死亡,1例不详(自动离院),1例在治疗中
病例均有进食或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羊肉史 症状体征: 首发症状为高热、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伴恶心、呕吐 进而出现低血压、晕厥、休克症状,伴面部、上臂、胸部淤斑; 临床检验:白细胞进行性增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尿蛋白增高

27 问题? 这是一起传染病暴发? 是否需要作进一步调查? 如何调查?

28 事件A 2005年,四川的“猪链球菌病”(至8月20日) 截止8月4日12时,四川 累计204例,死亡38例 累计病死生猪647头
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市、区) 131个乡镇(街道),195个村(居委会) 平均每个乡镇有1.6个病例,平均每个村1个病例。 6月下旬开始,7月16日起增多,22日高峰 7月28日下降,8月4日以后,无新发 至8月20日,已治愈出院146例,现住院病例20例,病情稳定,无新发 累计病死生猪647头 发生在资阳、内江、成都、绵阳、自贡、泸州、 南充、德阳等8个地市、21个县市区 88个乡镇、149个村 8月7日至8月20日,己连续13天无生猪新发病例。

29 事件B YL县 2005年11月1日9:19 时,YL县CDC接到YL县人民医院报告 某省著名风景区所在地,NX族聚居地

30 事件B 如果当时是您接到该报告,您觉得这是一件“大事”?

31 两个事件的共同点(1) 突发 群体性 未知数多 面对的问题具有突发性,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测,不可“琢磨”
涉及不是特定个体,而是不特定人群,具有公共性 未知数多 来龙去脉不清楚 危害程度和社会后果心中无数 没有现成的应对措施 未知容易引起公众恐惧 未知涉及技术层面,社会方面,政治层面

32 两个事件的共同点(2) 危害 重者 轻者 已经或可能对健康、生命、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不小心可能造成星火燎原,铸成大错 中毒、患病
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死亡 重者 公众不安和焦虑情绪 诉讼和赔偿 对经济的打击 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

33 事件的共同点(3) 应急 政府重视、媒体关注、公众关心 必须尽快对事件做出正确反应 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 必须亲自或派得力人员赴现场解决问题
卫生部门、政府及其他部门 政府重视、媒体关注、公众关心

34 什么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上面两个故事中的事件 就是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35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特征 突发 要解决的问题出乎预料 应急 必须立即作出正确反应 现场 必须亲赴现场解决问题 限制 调查深度可能受限

36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特征 暴发初期: 临床医师不熟悉,不清楚诊断治疗方法 预防医生不熟悉,预防控制措施不精确
行政官员不熟悉,预防控制策略不正确 公众得不到可靠的信息支持,容易造成恐慌

37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短时间内 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 同时或相继出现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多位患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 暂时原因不清楚的疾病
新发传染病、中毒、恐怖事件, 或由已(未)知因素引起的用常规手段难以诊断,用现有知识暂无法解释的健康事件

38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某一个地区在特定人群中某一时期内出现比预期数量多的不明原因的病例 或
两个或更多的相互联系的同样的不明原因疾病的病例

39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同寻常的事件 新问题 监测不力 控制不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0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技术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过程 首例 发病 首例 就诊 流行病学确认 开始 应急 报告 检测 采样 控制机会

42 流行病学预警和确认在应对中的作用 首例 发病 首例 就诊 流行病学预警/确认 开始 应对 检测 结果 采样 潜在的病例预防

4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通过现场调查,及时找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发展 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 预防类似疾病暴发
探索病因,获得更多关于疾病的信息 加强或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机会

44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原则 控制优先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现场调查与实验室结合的原则

45 暴发调查处理 不唯上 不唯书 不尚经验 不怕说错话

46 暴发调查的步骤——8步 核实暴发和诊断 病例定义 核实并确定病例 描述性资料的收集 建立假设 开展专题研究,分析、检验并验证假设
执行控制措施 交流,包括暴发调查报告

47 基本思路 复杂的不明原因疾病 简单的流行病学方法 临床与实验室检验 易感人群 描述 危险因素和暴露因素 假设 传播方式 分析 环境决定因素
致病因子 简单的流行病学方法 描述 假设 分析 临床与实验室检验 在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通过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查明分布特点并筛选危险因素,从而形成假设,然后通过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技术,来验证假设,综合分析,找到流行病学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是现场流行病学的根本目的。 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 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果关系、证据充分) 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病因 建立疾病的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48 现场实际与科学性 最大限度的科学性 调查目的、设计、结论和建议 现场限制条件、社会压力和工作责任 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

49 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 假设包括 假设特征 现场的观察、开放的思维、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
危险因素来源、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高危人群 假设特征 合理性、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现场的观察、开放的思维、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 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调查分析建立假设的难度是很大的,必须仔细审核资料,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致病的暴露因子。换句话说,必须从病人的既往暴露史找出可能致病的因子。如果病人和非病人既往暴露史无明显差异,则要建立另一种新的假设。这就要求具有想象力、耐力,有时还要反复调查多次后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

50 What? Why? How to react? Who? When? Where? 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实践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最需要的是及时准确的信息!

51 案例1 你作为专家,你怎么考虑? 如你带队到达现场,你将从哪里着手调查?

52 进一步的信息 与诊断及临床特征有关的信息: 与描述流行病学有关的信息: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典型(严重)病例、直接死因。能诊断为流感吗?
临床化验。 实验室的特征是什么?是否已做了相关的检测以排除已知的病原?实验室检测:常规、特异? 用了什么治疗方法?有什么效果? 与描述流行病学有关的信息: 以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此病的基线? 三间分布如何?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点 其他学校发病?除学校外,其他人群发病情况如何?

53 进一步的信息 与可能病因有关的问题有: 与管理有关的问题有: 呼吸道传播? 近期有无共同的特殊的群体活动?
当地已经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效果? 谁参加了调查?调查结果? 当地的卫生官员认为发生了什么?

54 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构成——三要素: 时间、地点、人群 病例定义的目的应非常明确,根据目的来调整或平衡定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调查初期或者主要为搜索病例时,病例定义应强调灵敏而降低特异性,可为临床或疑似病例的病例定义; 病因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等),应强调特异性,如采用确诊病例的定义

55 病例定义 原则 早期- 中期、后期- 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信息 简单、易用、客观、实用(目的)
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不同于病例诊断标准 早期- “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 中期、后期- 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

56 病例定义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等 从第一例病例出现时往回追溯一段时间 初步发现病例地区。如果其他区发现病例,此地区应该相应扩大
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等 时间: 从第一例病例出现时往回追溯一段时间 地点: 初步发现病例地区。如果其他区发现病例,此地区应该相应扩大 人物: 任何人?把网撒得越广越好,尽量包括所有可能患该病的人? 重点人群?

57 准备 暴发控制 组织机构 计划 法律法规 物资 培训 监测 快速反应
调查 分析 发现核实 反应 处理 控制 预警预报 评价

58 常规监测 临床/实验室 公众 媒体 侦察 暴发? 诊断核实? 临床+实验室 病例之间联系? 预期数?

59 确定暴发 立即采取 控制措施? 进一步 调查 预防 清除/隔离 公众警告 卫生措施 援 助? 不明病因(病原/来源/传播) 严重病例
依然出现的病例 公众压力 培训机会 科学兴趣 预防 清除/隔离 公众警告 卫生措施 援 助?

60 暴发调查组? 描述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家 微生物学 环境专业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新闻官员 其他 评估现状 调查可得的信息 初步假设?
病例定义 发现病例

61 识别 统计病例数 获取信息 描述流行病学 鉴别组 医院 实验室 学校 工作组 识别信息 人口学信息 临床详细资料 危险因素 病例: -时间
-地区 -人

62 发展假设 谁处于发病的危险中? 导致疾病暴发的原因是什么? 传染源和媒介是什么? 传播方式是什么? 比较假设与事实

63 流行病学病因判断的标准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特异性”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64 病 例 时 间 人 群 地 区 评 估 信 息 病原? 传播? 来源?

65 点源传播 流行曲线 持续性同源传播 多波-人传人或新暴发

66 案例2 不明原因腹泻暴发 发病时间分布

67 一起腹泻暴发发病时间分布

68 206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图

69 206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图

70 206例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图

71 发展假设 谁处于发病的危险中? 导致疾病暴发的原因是什么? 传染源和媒介是什么? 传播方式是什么? 比较假设与事实

72 检验特异的假设 病例-对照 队列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73 实施控制措施 预防复发 阻断传播 增加机体反应 暴发控制的原则 移走污染源 移走暴露人群 消毒/灭菌 隔离和/或治疗感染者 阻断环境源
病原来源的控制 移走污染源 移走暴露人群 消毒/灭菌 隔离和/或治疗感染者 阻断传播 阻断环境源 控制媒介传播 促进个人卫生 增加机体反应 免疫易感者 药物预防 控制病原的来源 阻断传播 增加机体反应 预防复发 暴发控制的原则 贯穿调查始终 控制暴发、预防再次发生、探讨病因

74 暴发调查的步骤 核实暴发和诊断 病例定义和确定病例 描述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假设 分析研究、检验,建设专题调查 执行控制措施
交流,包括暴发调查报告

75 调查与处理-双管齐下 一开始就不仅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
采取的措施既不能影响调查结论,又要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 只顾调查寻找暴露因子,而不采取措施,会招致公众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

76 现场调查的要求 在各种限制条件和利益竞争条件下,使现场调查最大程度提高科学性,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
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罹患率、发病率、死亡率)和公众关注热点,提出社区人群中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 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价 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果关系、证据充分) 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病因 建立疾病的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评估一项流行病学现场调查,首要应考虑其科学性,同时也应考虑各种限制条件、社会压力和工作责任对调查人员的影响。 在任何情况下,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科学地提出合理的研究设计、调查结论和建议。

77 调查工作的结束 准备书写报告、资料归档 交流公共卫生信息 调整公共卫生政策 评价成绩

78 调查结论与分析 结论 趋势 措施及效果评价 存在问题及建议

79 关于结论 关心什么? 什么疾病? 什么样的疾病? 怎么来,怎么走? 假设内容 确定传染源——来源 传播途径、媒介 高危人群 感染高危因素

80 结论及分析 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传染来源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 描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综合临床信息、流行特点,提出病因或流行因素假设 验证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以及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等指标; 传染来源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 描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综合干预效应等进行病因分析和推断以确定病因 对该事件作出可能的结论判断,及排除其它的理由

81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依据……
结论的表达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依据……

82 结论应审慎客观 波及范围? 聚集性?暴发? 性质? 依据? 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致病原尚不清楚 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暴发,可能是病毒引起
一起肺炎暴发,原因待查 依据?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 支持点、不支持点 局限性、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83 关于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 要点 分析预测该事件的可能发展趋势 既往背景资料分析 措施的难易、落实情况分析 分析多方面的情况 注意相对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流行因素分析及措施落实情况,事件的复杂程度 要点 既往背景资料分析 措施的难易、落实情况分析 分析多方面的情况 有利于控制的因素 不利于控制的因素 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注意相对

84 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描述各种技术措施的落实过程情况,采取措施的时间、范围和对象等 选择过程性指标进行描述,如疫苗接种率、传染源的隔离率等
防制措施实施后,应对其效果作出评价,反过来也是验证调查分析是否正确 如果效果不佳或发生续发病例,应说明原因,需要修正的控制措施 要分开描述已采取的防制措施和即将采取的防制措施

85 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提出建议 行政上 技术上 在已采取的措施方面 对本起事件控制的建议 对类似事件、更大范围的建议
下一步工作建议,包括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建议和尚需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对类似事件、更大范围的建议 根据该起突发事件的病因调查和控制实践经验,提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

86 小 结

87 内容简介 基本概念 现场流行病学 病因 不明原因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调查目的 调查步骤 调查思路

88 现场调查处理三件事 汇报、病人、非病人 病情、环境、初步措施落实 初步判断、问题、建议

89 原因——“明与不明” 对于大千世界,总体上说,“原因不明”是常见的、绝对的,原因清楚是相对的。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不明”逐渐到“明”,从初步了解到深入了解,随着了解的程度的深入,人类驾驭世界的能力越来越高。 即使是原因初步清楚的疾病暴发,也需要进一步核实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等,存在被否定或进一步完善的可能,均应按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调查控制思路开展现场工作。

90 突发与非突发 暴发与非暴发 是无法严格界定的 日常与应急 相辅相成

91 现场流行病学是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武器 准确快速的实验室 核武器

92

93 谢谢大家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94 特别说明 姓 名 Email 雷 杰 leijieatepi@vip.sina.com 罗会明 hmluo@vip.sina.com 李 群
共享资源,请君在推广、借用时注明来源、注明原作者。如同撰写论文之参考文献——“引自……”、“原作者……”“参考……”等。 如蒙借用、推广后,请,将时间地点、对象及数量告诉我们,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套PPT的可用价值。 案例与分析在应用中如有任何建议或有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参考资料,请与我们联络,当尽力满足。 姓 名 雷 杰 罗会明 李 群 李 勤 欧剑鸣 刘伦光 刘晓强


Download ppt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 案例与分析编委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