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蘭亭集序 ──傳聞中的書法遺跡 摘錄自白繼敏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蘭亭集序 ──傳聞中的書法遺跡 摘錄自白繼敏老師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蘭亭集序 ──傳聞中的書法遺跡 摘錄自白繼敏老師製作

2 周杰倫:蘭亭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w_y_DJ_Dg 作詞:方文山 / 作曲:周杰倫
周杰倫:蘭亭序 作詞:方文山 / 作曲:周杰倫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月下門推 心細如妳腳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卻難拓妳的美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牧笛橫吹 黃酒小菜又幾碟  夕陽餘暉 如妳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妳共留餘味  一行硃砂 到底圈了誰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獨缺妳一生了解)  彈指歲月 傾城頃刻間湮滅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妳婉約  恨了沒 妳搖頭輕嘆誰讓妳蹙著眉  而深閨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飛 轉身一瞥妳噙淚  掬一把月 手攬回憶怎麼睡  又怎麼會 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 妳會怨著誰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手書無愧 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 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 來提醒妳愛誰

3 課文賞析:為文背景 時間: 活動: 為文動機: 永和九年(西元353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
當時與會者共有42人,飲酒賦詩一共寫下了37首詩,後來王羲之將這些詩匯集成冊,並寫了一篇序文,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4 脩 禊 脩禊事: 古人於陰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邊洗滌以拔除妖邪。 (禊:潔也。) 文徵明 〈蘭亭雅集圖〉
脩 禊 脩禊事: 古人於陰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邊洗滌以拔除妖邪。 (禊:潔也。) 文徵明 〈蘭亭雅集圖〉 圖片來源

5 祓禊後發展為文人雅士遊山玩水,宴飲賦詩的娛樂生活。
因歷史掌故而分置的流杯亭。 故宮禊賞亭。 圖片來源

6 作者:王羲之 人生成就 傳說故事 袒腹東床 鵝 池 以書換鵝

7 作者:人生成就 時代背景: 人生成就: 時代:東晉。 家世: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
仕宦: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書法:王羲之楷書師法鍾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鍾繇書形成對比。

8 書法特色:他的書法圓轉凝重,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被後代尊為「書聖」。
有名作品: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 代表作: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9 作者:傳說故事 袒腹東床 鵝 池 以書換鵝 圖片來源

10 作者:傳說故事 …… 袒腹東床 晉代的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
作者:傳說故事 …… 袒腹東床 晉代的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 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 門生回去後對郗鑒回報說:「 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袒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 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後來一打聽,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11 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問題思考: 郗鑒何以選中王羲之? 答:
因為其率真自然的氣度,行為舉止看似未經修飾,卻是毫無心機的真性情,而「真誠」就是人最難能可貴的。

12 作者:傳說故事 …… 鵝池 《晉書.王羲之傳》記下了這樣一件事:
作者:傳說故事 …… 鵝池 《晉書.王羲之傳》記下了這樣一件事: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 傳說王羲之在紹興一帶居住時,經常漫步在水鄉澤園,觀察群鵝。一隻又一隻的鵝啊,羽毛整潔美麗,體態雍容華貴。牠們有的浮游,有的高歌,有的嬉戲。他看得入迷,有時竟忘了回家吃飯。

13 有一天夏天,王羲之驚喜地發現,有隻鵝長得不同尋常,牠的羽毛像雪一樣白,頂冠像寶石一樣紅,尤其是叫聲分外悅耳動聽,他非常喜愛,立即派人到附近去打聽,想把這隻鵝買下來,就是多出一倍錢也在所不惜。經了解,原來鵝的主人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老人家身邊沒有什麼親人,只有這隻白鵝做伴,從未想到要賣牠。

14 王羲之知道這些情況後,完全體諒老人的心情,表示不買老婆婆的鵝,只想登門看一看。
老婆婆聽說來了貴客,高興極了,想著沒什麼招待,只有這隻引頸高歌的鵝。於是老人就把心愛的白鵝殺了,做了一道美味佳餚,等著招待王羲之。

15 一會兒,王羲之走進老婆婆的茅屋,當他看到熱情慷慨的老婆婆殺鵝招待他時,目光頓時濕潤了。他為這隻鵝的死感到可惜,更為主人的感情而感動。
他立即派人去集市買來幾把扇子,取出隨身帶的筆墨在扇上揮毫,一一題款落印,晾在老人的桌子上。然後對老婆婆說:「老人家,你為我斬殺了心愛的大白鵝,我很是過意不去,請把這幾把扇子拿到市上,賣上幾串錢,算是我對你的補償吧。」

16 王羲之紹興的蘭亭,現在是書法聖地。蘭亭布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
鵝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樣別致的三角形石質碑亭。碑上鐫刻「鵝池」兩字,氣勢磅震蕩礡。

17 傳說「鵝池」兩字出自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兩人的手筆。當年,王羲之在池邊剛寫完「鵝」字,忽然聽到「聖旨到」,便擱筆迎旨。一旁正在練字的兒子王獻之,趁父親離開之際,提筆補上了「池」字,一碑兩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話。 圖片來源

18 作者:傳說故事 …… 以書換鵝 王羲之聽說山陰有一位道士養了十幾隻好鵝,就特地跑到道觀去欣賞,並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鵝賣給他。
作者:傳說故事 …… 以書換鵝 王羲之聽說山陰有一位道士養了十幾隻好鵝,就特地跑到道觀去欣賞,並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鵝賣給他。 但是無論王羲之如何請求,道士就是不肯。後來道士說:「若你幫我寫一部《道德經》,我就把鵝送給你。」 王羲之聽了,非常高興,說:「這有什麼困難,你為何不早說?」立刻進道觀寫字,完成後才歡歡喜喜地趕著這群鵝回家。

19 課文翻譯‧第一段 永和九年癸丑歲的三月初,大家聚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行禊禮。許多賢達都到了,有老有少。這裡有高山峻嶺、茂密的樹林、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溪急流與附近的景物相互映襯。我們把溪水引成環曲的小渠,讓酒杯順著水波漂流,大家依次列坐在曲水旁。雖然沒有音樂來助興,但是喝喝酒、吟吟詩,也足夠讓我們暢快地抒發情懷了。

20 第一段大意 大意:描寫蘭亭風光的清麗。 聚會的時間 地點 與會者 永和九年(癸丑)。 暮春(脩褉)。 「蘭亭」的流觴曲水和茂林脩竹 。
會稽山陰。 與會者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蘭亭」的流觴曲水和茂林脩竹 。 圖片來源

21 課文翻譯‧第二段 這一天,天色晴朗,空氣清新。溫和的風,使人覺得舒暢。抬頭看到的是宇宙的浩瀚;低頭看到的是萬物的繁盛。這一切供人縱目觀賞、敞開胸懷的景象,在在都足以讓耳目獲得最高的享受,實在是快樂啊! 「蘭亭」兩字係清康熙手跡,文革期間碑被紅衛兵砸斷,劫後餘生,遂成殘字。 圖片來源

22 第二段大意 大意:描寫當時天氣清朗,可以盡享視聽之樂。 「蘭亭」景區門口的古典標誌,是一顆大型印章。
圖片來源

23 課文翻譯‧第三段 人在一生中,與他人相處時,有人喜歡和朋友在屋裡晤談,傾訴心聲;有人以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寄託其情懷。雖然取捨有別,動靜不同,不過每當遇到自己喜愛的事物,即使只是暫時的自得其樂,也會感到快樂滿足,甚至於忘了老年即將到來呢!等他厭倦了追求,心情隨著世事改變,感慨便跟著來了。以前所喜愛的,轉眼間已成為過去,光是這種失落,便能教人感慨不已了;何況生命不論長短,終歸要死亡。古人說:「死生實在是大事啊!」難道不令人痛心嗎?

24 第三段大意 大意:抒發人生有限的淒清。 層次: 由「樂」→而「嘆」→而「悲」。 由自然之樂 → 人生修短隨化之悲。
圖片來源

25 課文翻譯‧第四段 每當閱讀古人的詩文,都發現他們感慨的原因,完全跟我一樣,所以面對那些詩文時,總使我嘆息悲傷,無法釋懷。這才知道將死生看成是一體,根本是虛誕的理論,而將長壽與短命看成毫無分別,則更是胡言亂語;後世人看現代人傷逝,也會像現代人看從前人一樣,唉!真是悲哀啊!所以我列敘今天聚會的人,將他們的詩收錄在一起。這裡的詩和古人的作品比較,即使時代不同,事情也有差異,但詩人興懷的原因還是一樣的。後代讀我這篇文章的人,也會有所感慨吧!

26 第四段大意 大意:訴說生命雖短暫,但是文學生命卻可以無窮,後人也會與此作產生共鳴。
圖片來源

27 夜讀蘭亭 席慕蓉 千年前,曲水流觴,修禊盛事,是你一飲而醉的理由, 是你恃醉而寫的靈感, 你說:
夜讀蘭亭 席慕蓉 千年前,曲水流觴,修禊盛事,是你一飲而醉的理由, 是你恃醉而寫的靈感, 你說: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 啊!今夜的心情,竟早讓你說了 「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驚知己於千古的感動….. 豈只 添注塗改猶美一帖行書? 又豈只…… 後之覽著,亦將有感於斯文的感應? 年壽有時而盡 榮樂止乎其身 向之所欣 俛仰之間 已為陳跡 子桓與你相去不遠 所感相契 與你與子桓 相去千年 亦如舊識 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如之何 一死生 齊彭殤? 罷了! 莊生 罷了! 蝴蝶夢 明知道總有一日 所有悲歡都將離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麗的糾纏著的 值得為她活了一次的記憶

28 文思引導 1.「萬物靜觀皆自得」,美景橫陳於前,是否能入於眼,感於心,端賴當下主觀的本我,能否在虛靜當中觀照萬物。
設身處地,思考一下,王羲之所感所樂: 視覺的? 聽覺的? 心靈的? 2.回應王羲之之樂,說說你的自然之樂?

29 補充一:中國書法聖地 ……紹興‧蘭亭…… 被稱為中國書法聖地的「蘭亭」,位在浙江省紹興縣的西南部,春秋時越王勾踐植蘭於此,漢代時建有驛亭,因而得名,這個古樸典雅的園子雖然不大,卻為中外遊人所矚目。 圖片來源

30 傳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重覆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
據歷史記載,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共42人聚會於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共有26人寫下了37首詩,後來王羲之將這些詩匯集成冊,並寫了一篇序文,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傳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重覆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 只可惜這件曠世書法珍品, 到了唐太宗手裡, 他愛不釋手, 臨死時竟命人用它來殉葬, 從此後世人便看不到 《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圖片來源

31 流觴亭 圖片來源

32 「流觴亭」內部陳設,展出一些歷代書法名家作品。
圖片來源

33 「右軍祠」是及紀念王羲之的祠堂。 圖片來源

34 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以方型迴廊圍繞的「墨華池」上有「墨華亭」。
圖片來源

35 御碑亭 「御碑亭」,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八角攅尖頂,重檐翹角。
圖片來源

36 御碑正面刻著清康熙帝臨摹所書〈蘭亭集序〉。
圖片來源

37 碑的反面刻著清乾隆帝所書〈蘭亭即事〉詩,祖孫皇帝手跡同處一碑,世所罕見。
「御碑亭」的精雕石獅。 圖片來源

38 蘭亭書法博物館的「古硯展」。 「荷葉青蛙跳池硯」。 圖片來源

39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裡都會舉辦「中國蘭亭書法節」,書壇名家雅集蘭亭,研討書學,潑墨揮毫,流觴賦詩,盛況非凡。
圖片來源

40 連賣場都仿江南水鄉而建,不多見吧! 圖片來源

41 補充二:傳統習俗 元宵:元月十五,賞燈吃湯圓。 脩禊:三月三日,臨水宴飲、洗滌不祥。 寒食:約在清明節前一、 二日,禁火寒食。
寒食:約在清明節前一、 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陽:九月九日,登高、賞菊、飲酒、敬老。

42 補充三:對偶修辭 句型上的分類 句中對:同一句上下兩個詞語互相對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騁懷。 單句對:上下兩句互相對偶。
例如:崇山峻嶺,茂林脩竹。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隔句對: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例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43 補充四:引用 引用: 1.「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死生亦大矣」
《莊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 (原是用來形容「道」的作用。)

44 補充五:相關選文 曾鞏〈墨池記〉(節錄) 義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 圖片來源

45 本課結束 參考網站 華夏文化 翰苑點滴 森情寫意
翰苑點滴 森情寫意 本課結束


Download ppt "蘭亭集序 ──傳聞中的書法遺跡 摘錄自白繼敏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