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梁力贤
2
关键时期重要会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发展理念进行重大调整,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
30年来首度由总书记向全会作五年规划说明。2013年以来,党中央加强了对经济领域的直接领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经济治理上的分工出现明显调整。在涉及经济的战略方向、大政方针上,决策权全面纳入执政党的体系;国务院在经济治理上更多侧重于技术和运行层面。“十三五”规划由习近平向中央全会做说明,再次确认了这种分工格局的变化。
3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及目标任务
4
(一)发展的阶段性判断 决胜期 战略机遇期 严峻挑战期 诸多矛盾叠加 风险隐患增多
5
1、外部挑战 世界发展格局深度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说仍是“阴云未散,晴天难期”。 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 美国:2.4% 日本:零增长(0%) 欧盟:1.4% 拉美:1.5% 东盟:4.6% 中国:7.4% 世界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复杂的、相互交织的结构性矛盾,绝非短时间能够得以解决,而且更需要进行深刻的体制变革
6
全球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制造业化”战略。这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 跨国公司盈利明显 美国:2008年至2013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增长93%,达到2.3万亿美元 日本: 2008年至2013年,日本上市企业在亚洲的营业利润年均增长20%左右 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有利于处在价值链两端的发达国家,在分工重塑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7
全球治理格局日趋复杂 发达国家积极主动的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 世界主要区域协定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影响:跨越太平洋39个国家、60%GDP实现新的自治 我国迫切需要从单边开发转向多边开放,不断强化自身在国家贸易规则谈判和制定的话语权。
8
2、内部环境 资源 环境 收入 差距 创新 能力 人口 老龄化
9
发展绝对水平不够高和老龄社会过快来临之间的矛盾凸显。
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下降的趋势,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相对减少,依靠社会赡养的人口相对增多。 世界人口老龄化 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5%,达到2.1亿人口,大大超过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同期,日本老龄人口比重25%;德国21% 印度:8%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
10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紧迫要求之间矛盾尖锐。
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很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如集成电路 、关键部件 中国滞后的创新能力 美国副总统拜登认为:中国不足畏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中国的工业落后英德100年,落后日本60年。 在21世纪,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将在于其国民的创造性意志和创造能力,我国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青黄不接”
11
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
中国GDP达到65万亿元左右。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资源环境构成的压力远非昔日可比 胡焕庸线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极限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2
过大的收入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于公平的渴望之间矛盾突出。
长期存在的过大收入差距,引发了或者加重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包括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3。这一水平高于国际上0.4的警戒线 2亿农民工与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效率,更要注重社会的公平,避免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13
(二) 两个变化:第一、理论指导的表诉出现重大变化
自1997年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以来,高层较少在针对现实工作的文件中提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直至去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总结中央政治局工作时仍然使用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强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信号。高层借此向“左”和“右”两方面的不同声音强调,改革不意味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背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不是被“冻结”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进程之中。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两个不能否定”的最新佐证。 全会首度系统阐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地位。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在全会公报中写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中全会公报延续了这一提法。更引人关注的是,五中全会公报在总结“十二五”期间工作时,特别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明确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理念、思想、战略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表明,最高领导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按照以往惯例,相关理论未来有望被写入党章。 第二、就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个表述是第一次。怎么理解呢?首先,新常态就具有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前,我们党就是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依靠什么呢?依靠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是“十三五”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14
(三) 第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的价值目标问题,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是服务谁的问题。要把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我们的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坚持科学发展。新一届领导层对“发展观”进行了新的阐释。 五中全会有新意,指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表述,表明了最高层对中国发展路径新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在五中全会公报中,虽然强调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但关于发展理念的表述远远超出科学发展观的范畴,反映了最高决策层在发展问题上的新思路。“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既有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新一届决策曾更加侧重的是“创新”“开放”和“共享”。 第三个原则,坚持深化改革。这就是回答和解决了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是三中全会改革“2.0版”出炉。莫过于全面放开第二孩生育和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两项。这两项改革剑指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最为敏感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第四个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但是我们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就能让人民群众看到确定性,看到未来,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第五个原则,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提高在国际上“制度性话语权”。在谈及“开放发展”时,除了延续以往关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一贯表述外,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这表明中国政府愿意以“责任”和“权力”对等的原则,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各类经贸游戏规则的制定。提及要“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都是中国构建广泛利益共同体的载体,打破西方对国际关系网络体系的强势垄断,以争取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第六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这是解决我们发展的领导核心问题。
15
(四) 第一、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保持每年6.5%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叫中高速增长,就可以达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样一个发展目标(41万亿、人均3.06万元,4600美元)。这是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明确提出来的。 第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发展要有更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说,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要纳入我们的发展框架中,都要享受我们的发展成果。 第三,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们知道,拉动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这“三架马车”。现在,在这“三架马车”当中,更加强调的是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强调脱贫。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来看,我们现在还有7700万人没有脱贫,还有5年的时间,我们能不能让7000万没有脱贫的人口中绝大部分人脱贫?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现在我们国家还有2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2亿左右的人实际上已经接近总人数的1/6。脱贫的重要性、迫切性,是重要攻坚战。 第五,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
16
二、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要务是发展,从世界来看,各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发展理念问题也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反思和探索。
17
(一)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理论) 第二、创新动力(供给侧)(需求侧) 第三、创新空间 第四、创新技术
第五、创新产业 第六、创新制度 1、要创造新文化和新理论,实现引领型的发展。这次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引领型发展就是带领别人去发展。 破解发展难题,厚置发展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住全面创新的“牛鼻子”。 2、动力分为两种。 第一种动力是供给侧的动力,有经济增长的供给。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这段话主要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新的科技要素来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二种动力是需求边的动力。比如,消费强调,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投资强调,增加有效投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也就是P2P模式;出口强调,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3、创新空间。这是一种新提法。创新有五大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区域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实际上讲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这都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是要发展城市群,三是要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的建设。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主要是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强调,为了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要鼓励发展“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主要是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还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其中,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也是文件里面第一次提出的。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壮大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4、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培育创新主体和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培育创新主体和平台的内容很丰富。第二个方面是明确创新技术重点。重点是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个方面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三大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第四个方面是制定创新政策。 5、创新产业。创新产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农业 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创新农业,还涉及到“三农”制度改革问题,提到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 创新工业。创新工业有几个很具体的规划。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二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三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创新服务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创新制度。
18
四次产业变革历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蒸汽机革命
电力革命 信息革命 智能革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19
智能制造 低碳经济 互联网经济
20
各国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战略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 英国: 《工业2050战略》 德国:《工业4.0战略》 中国:《中国制造2025》 印度:《印度制造振兴计划》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应加紧战略部署,固本培元,抢占新一轮制造制高点
21
互联网+重塑产业价值链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逐渐趋同、甚至融为一体,生产过程更加重视个性定制化,赢利点更加多元
22
低碳经济成为发展重点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大趋势、大潮流 世界各国绿色产业战略 英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 德国: 生态工业 法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韩国:绿色技术 巴西:生物燃料技术 中国:能源互联网战略 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23
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发展智能制造既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制造业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4
(二)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和国防相结合
1、区域协调发展具体有三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项是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第二项是支持特殊地区的发展。第三项是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机遇。其中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上班者两千几,打工者一千起,办企业到处挤,做买卖没人理。公检法惹不起,国地税吃穷你。青壮年忙逃离,老弱病靠供给。要问东三省怎么了?大环境无处说理! 2、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一项,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第二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怎么样推进?——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第三项,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3.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个协调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体也包括四项内容。第一项是塑造文化价值。也就是说,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第二项是要生产文化产品,扶持优秀的文化产品,创造市场,加强人才培养等,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共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型智库”一词这两年也比较热门,最早是由国务院发展中心提出的建议。习总书记批示,还要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第三项是深化文化改革。包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第四项是要把握文化导向。也就是说,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这是第三个。 4. 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稳步发展 第一件事是要制订实施军民融合的战略。
25
(三)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1 2 3 4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 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科技创新 1.一个目标 第一、明确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这是一个目标。 2.两个试点和试验区 第二、规范和探索两个试点和实验。哪两个试点实验呢?第一个是要建立统一规划的国家生态实验区。这个已经在做,下一步要进行规范统一。第二个是要探索实施耕地休耕制度试点。 第三,建立三个体系。哪三个体系? 第一个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第二个体系,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个体系,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第四,要形成四个格局。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节约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推进污染防治、
26
(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第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27
(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三,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第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
28
(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就业创业 缩小收入差距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其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最主要的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凡是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就是公共服务可以委托社会来解决,这样才能调动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服务,不能光由政府服务。 2.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这是重要的亮点。脱贫攻坚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分类扶贫,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实施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以前我们只讲直接补贴,是从收入这个角度来说的,而现在讲资产收益。按照我们目前确定的贫困标准,2014年的全国还有7017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必须要解决这7000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所以必须要通过采取过硬的、惯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几个路子:第一个是通过产业扶贫,解决3000万人的脱贫;第二个是通过转移就业,使 1000万人脱贫;第三是异地搬迁,解决1000万人脱贫。以上总计是5000万左右。还有2000万,完全或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7000万的贫困人口要一个一个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我们的规划。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实行脱贫的工作责任制,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了解现在的贫困县的一些情况,那么下一步,就要考察脱贫的情况怎么样,你不能老戴这个帽子。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3.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里面有几个具体的重点内容:第一个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第二个是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第三个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第四个是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五个是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第六个是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学生帐号,进行学分累计。这一点我们北京正在做。 4.促进就业创业 促进就业创业包括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也就是说,你有这些专业技术等级证件的话,可以和落户挂钩。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5.缩小收入差距 共享发展的第五项内容是缩小收入差距。也就是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审议,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同时还要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 6.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共享发展的第六项内容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共享发展的第七项内容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8.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9
Thank You ! 1、这个时代,共产党人该有怎样的信仰 2、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