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本国策之二:计划生育 这是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10年一次,2003年没有相关资料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本国策之二:计划生育 这是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10年一次,2003年没有相关资料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本国策之二:计划生育 这是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10年一次,2003年没有相关资料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也公布了某些2000年“五普”快速汇总的数据。 本文利用这些已知的数据资料,再结合学术界对中国人口状况的认识,对中国当前的人口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 一、中国的人口总量 在“五普”公布中国人口总量的可靠数据之前,国外某些学术界人士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曾经对中国的人口总量持有疑虑,认为由于存在漏报等问题,中国大陆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中国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包括250万现役军人在内)。这就解除了国外学术界及国内某些学者的疑虑,也证明了计划生育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抑制。可以说,除国家的人口控制政策外,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人力资本和教育费用的提高等也不同程度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 在大陆进行人口普查的前后,香港、澳门和台湾也相继公布了当地的人口数据。其分别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6月30日公布的香港现有人口数为678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9月30日公布的澳门现有人口数为44万; 台湾当局于2000年12月公布的中国台湾省和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为2228万; 所以,2000年年底中国的人口总量应是大陆人口、香港人口、澳门人口、台湾人口之和,即 =129533万人。 自1998年开始,中国大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下降到了10/‰以下,为9.53‰。1999年进一步下降到了8.77‰。因而,即使将中国大陆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估计为8‰,那么,在2000年的126583万人的基础上,当仍然净增加1000多万人口。所以,中国大陆在2001年年底的人口总量大约为127600万人左右。 三、中国大陆人口构成的变化 1、 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上来说,中国大陆男性人口一直稍多于女性人口。国际上一般以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的比值来检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性别比。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当前的人口性别比为106:74,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四普”有少许增长。中国当前并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婚龄人口的失调却是存在的。比如说农村的某些山区,由于婚龄女青年向城市的流动,就出现了这些地区男性婚龄人口择偶的困难现象。 2、城乡构成 年,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了36.06%。1990~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年均增加大约1个百分点。 从“一普”到“四普”,中国乡村人口的数量在净增加。但自“四普”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开始减少,这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加快了,也表明中国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增加了。自2000年开始,中国部分大城市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城镇,开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到2001年年底,中国各大城市,基本都对原有的户籍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放宽了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户口的政策限制。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更加加快。 3、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构成 中国人口的文盲率到2000年的“五普”时,已经降低到了7%左右。把文盲率降低到7%左右是中国一件大事。而且,因为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中国新生人口中的入学率基本已经达到了99%以上,所以,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中国的文盲率将越来越少。 虽然2000年中国总人口文盲率已经下降到了7%左右,但各个不同地区的文盲率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文盲率较低,绝大多数省份都在5%以下,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文盲率却较高,西藏的文盲率甚至于在32.50%左右。其他如青海、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安徽的文盲率都在10%以上。 4、中国人口的民族构成 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大陆总人口的比重为8.41%,只比1990年“四普”的8.04%增长了0.37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增长意味着民族构成中汉族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 三、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构成 年人口普查还表明,中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0.15%。所以,中国现在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红利”时期。但决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因为在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出生的那些人正处于就业大军之中。劳动力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在增长。倘若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劳动力人口增长之所需,那么,失业将长期困扰21世纪初叶的中国。 另外,2000年人口普查还给我们以新的警示:当前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城镇,农村为7.35%,城镇为6.30%。这就是说,原来那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的认识,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人口的流动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的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口,越来越多地移居到了城市。这在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带来了促动。按地区和城乡分的年龄构成统计表明,越是城市化速度快的省份,其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就越快,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也程度不同地表现得较高。比如说,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浙江、重庆这7个省(直辖市)自1990年“四普”以来的城镇化速度最快,而相应地,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也高,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百分比差也就越大。 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已经使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凸现了出来。2000年11月“五普”表明,上海乡村的老龄化水平已经达到了13.73%、浙江达到了10.51%、江苏达到了9.73%、山东达到了9.15%、北京市达到了8.35%、重庆市达到了8.04%。 四、中国大陆家庭户规模变小 总体上来说,中国大陆的家庭户人口规模在逐渐变小。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率的加大、离婚率和婚龄人口未婚率的增加,都会促使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但在中国家庭户规模的缩小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应该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因为正是在人口迅速增长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庭户人口规模的平均数到达峰顶,并开始下降。 依据2000年的“五普”数据,从总体上来说,农村的家庭户均人口规模较城镇家庭要大。全国总计城镇户均人口规模为3.1人,农村平均户均人口规模为3.65人。这就是说城镇单身家庭、无子女家庭和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妇家庭,已经将家庭户均规模降低到了比较低的水平上。从发达国家现在的家庭户均人口规模来看(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其户均人口规模也在3人左右。这就是说,城镇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已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中国农村的家庭户均人口规模虽然大于城镇,但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督使之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其还有下降的空间。

2 1、哪一天是“世界人口日”?世界人口总数约多少?
说一说: 世界人口为65 亿多 7月11日 2、我国共进行了几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多少? 5次 13亿多

3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7月10日

4 一、我国的人口状况

5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巴西 日本 法国 英国 人数 中外人口对照表(单位:亿): 12.9 10.2 2.8 1.7 1.3 0.6
美国有3亿人 (2000年7月统计)

6 2005年1月6日零时02分,我国(内地)第13亿个小公民诞生。

7 一、我国的人口状况 1、我国人口基数大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到2000年11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 亿(含台港澳地区)。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统计显示,全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30756万人。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若将这些人排成一队,可以绕赤道26圈。

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一、我国的人口状况 1、我国人口基数大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6月30日公布的香港现有人口数为678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9月30日公布的澳门现有人口数为44万; 台湾当局于2000年12月公布的中国台湾省和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为2228万;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9 2、我国人口增长快(新增人口多) 年代 1840年---1949年 1949年----1995年 人口数量 4.1 亿-----5.4亿
5.4亿 亿 比较结论 109年增加了1.3亿 46年增加了6.6亿 126583 113051 100391 69122 58260 总数 2000 1990 1982 1964 1953 时间 第五次 第四次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我国人口统计(单位:万人) 2005 130756 (不含港澳台地区)

10 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增长。 . 12.95(2000)

11 3、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偏低 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材料一:
  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大大提高,被讥讽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变成了“亚洲体育强国”。但是,在我国现有人口中,发育不全、身体畸形、智力迟钝和痴呆者,还有好几百万,这些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特奥会) ──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偏低

12

13 3.6 46.5 21.4 20.7 6.72 0.6 1.0 0.3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中国2000年 美国1994年
加拿大1991年 日本1990年 大学程度 以上(%) 3.6 46.5 21.4 20.7 文盲 半文盲(%) 6.72 0.6 1.0 0.3 如果识字却又达不到初中毕业的程度,就是半文盲 最近,联合国公布了重新定义的文盲标准: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 据悉,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就开始扫盲工作,扫盲的标准是识字1500个,能阅读简单浅显的报刊,记简单的生活账目。到2000年末,我国基本实现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

14 南禅寺美食节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总的来说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15 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而广大的西部和西北部人口却很稀少,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4、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均衡 腾冲—爱晖线 我国13亿多人口中,大约9亿多在农村。 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而广大的西部和西北部人口却很稀少,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腾冲—黑河线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晖区 “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

16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5、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资料:按照国际通常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成为老年型国家(地区)。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进入21 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4亿,约占总人口的1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了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据预测,到204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我国约占4亿。

17 年龄结构老龄化速度快 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表 6.96% 5.57% 4.91%
3.56% 4.41% 65岁以上人口 2000 1990 1982 1964 1953 年龄 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7.69% 2005 27.4% 25.1% 21.9% 15.5% 11.75% 百分比 2050年 2040年 2030年 2020年 2010年 时间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表

18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6、出生男女性别比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中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值为119.92,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 而江西、广东、河南、海南等省超过130。江苏是116。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9 我国人口的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 、我国新增人口多 3、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4、我国农村人口多 5、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6、人口分布不均衡 7、出生男女性别比失衡 我国人口基本特点 想一想: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多且增长快。那么我国人口过快增长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20 二、我国的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影响) 1、人口过快增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收入 积累 消费 生产

21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

22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已有很大提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仍处于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表 单位:元 2366 2160 1577 397 13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6860 5425 4285 739 34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2001 1998 1995 1985 1978  内容 年份  项目   2936 9421 2004 2005 3255 10493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8日发布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2003-2006年经济年均增长10.4%;过去五年来,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也连升两位达到第四位。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是,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达到201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几年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居民生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有所改善是客观现实。世界银行根据人均收入划分国家的方法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把世界国家分成三组: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2004年人均收入在826美元到10065美元之间的国家都是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跨度比较大。四分法就进一步细化了中等收入国家,分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2004年其分界是3255元。根据统计局的数字,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准确地说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虽然我国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但我国也依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游偏下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已有很大提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仍处于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23 2、人口过快增长,使就业的压力日益沉重   由于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长期多于社会能够吸收的劳动力人口。目前,城市存在不少失业人员,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缓解。

24 据了解,我国2003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学生700万人、退役军人和农转非占300万人,全国失业人口1400万,新增和失业人数总计2400万人。此外,农村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约有2亿多人。
就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所以国家把解决就业问题列为今年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就业会影响到社会的治安\社会的稳定.

25 3、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古代 近代 现代 有人生动形象地将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画成这样的示意图(如上),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 ? 3、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26 3、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直接加剧资源紧缺,致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过快增长,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随着人口增加,生产规模必然扩大,排放到环境中的废水、废物、废气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也大量增加。

27 人口问题的影响: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
总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能否继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能否实现,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问题。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口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 (注意)

28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三、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等。

29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30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A、晚婚、晚育 晚婚是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晚育是女24岁以后生育的。
  晚婚是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晚育是女24岁以后生育的。   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也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

31 B 、少生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杜绝多孩生育。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杜绝多孩生育。   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在计划生育执行政策中,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间隔生两个孩子(国家规定两个小孩必须间隔4岁 )农村第一个是女的,隔若干年可再生第二胎

32 C 、优生   生育健康聪明的后代,防止和减少先天愚型和各种遗传性疾病胎儿的出生。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33 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选择,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持续下降到1999年的15.23‰,30年来少生了3亿多人。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实践证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34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35 讨论: 多么小的问题: 多么大的问题: 观点一:把人口多的包袱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人口素质。
观点二: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问题,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 多么小的问题: 多么大的问题:

36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特点)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人口问题的影响) (4)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国策) (5)事实证明,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37 基本国策之三:保护环境

38 人类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那么,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又如何呢?

39 材料一、2001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检测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达2830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洞使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

40 思考:上述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这表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那么,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材料二、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再是一片蓝色,而是在表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些原来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若隐若现。 思考:上述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这表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那么,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41 20世纪,群众编成顺口溜: 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身心受害。

42

43 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等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4 赤 潮 是海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而得名。赤潮所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

45 SO2

46

47

48 十一黄金周,遍地是垃圾!

49

50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        ,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      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漠化已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262.2万平方公里 2460平方公里

51 1995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致使85人死亡,31人失踪,264人受伤,12万头牲畜丢失或者死亡,37万余公顷农田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52 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地表土(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万亩),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53

54 建设部副部长批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环境
碧沽天池

55 《神雕侠侣》涉嫌破坏九寨沟景区 张纪中已道歉
《神雕》剧组在神仙池钙化层上非法搭建用于拍摄的人工景观,肆意践踏神仙池钙化堤,对钙化层形成难以估量的损害,留下几十个可能多年也不能修复的印记 。

5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我国的国情之一)

57 环境问题的危害:(了解) 1、威胁生态平衡 地球上有170 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大量物种灭绝。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牌相对稳定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种类组成、数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空气、阳光、水等生物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58 环境问题的危害: 2、危害人类健康 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人类癌症80%~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59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危害 原因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 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河谷两侧山高约90米,谷地中工厂集中,烟尘量大,遇长时间的逆温天气且有大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5~10月,美国) 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宾州) 4天内全镇43%居民患病,20人死亡工厂密集于河谷形盆地中,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英国) 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 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出大量SO2和烟尘,又遇逆温天气 水俣事件 (1953年发现,日本) 截至1991年3月,有2248人患病,其中死亡1004人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

60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四日事件 (1955年以来,日本) 患者出现哮喘等症状,并发生死亡事件,仅1975年的受害者就达1231人
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粉,并含钴、锰、钛等重金属微粒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 患病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 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 富山事件 (1931年发现,日本) 截至1991年3月,此公害病患者129人,其中死亡116人 炼锌厂未经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 博帕尔农药泄漏 (1984年12月,印度) 1408人死亡,2万人严重中毒,15万人接受治疗,20万人逃离 45吨异氰酸甲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1986年4月,前苏联) 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万人疏散,直接损失30亿美元 4号反应堆机房爆炸

61 环境问题的危害: 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7日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 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绿色GDP) 例如,水污染导致现在中国许多工厂由于缺水而无法正常运转,中国每年都要因此减少280亿美元的收入;在青海,过去的10年中有大约2000条湖泊干涸了,这将在相关的经济行为中产生连锁反应,例如,水利发电、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 (东方财经网)

62 2006年08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北京作中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时指出,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介绍副局长潘岳

63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应当刻不容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应当刻不容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说一说:

64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问题实质上也是发展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现状与后果)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要协调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振兴。(重要性) 环境问题实质上也是发展问题。

65 那么,应该怎样来保护好环境呢?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了解)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为代价)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为什么要以“防” 为主?) 无极破坏云南香格里拉景区,神雕破坏九寨沟.记者2006年8月11日从建设部获悉,影片《无极》剧组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因负有领导责任被免职。   云南省建设厅上报给建设部的《关于<无极>剧组影视拍摄破坏香格里拉生态环境处理意见的报告》中还称,对《无极》剧组未履行相关的法定手续,在三江并流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千湖山碧沽天池景区投资施工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已责成当地有关部门,将《无极》剧组修建的简易栈道和搭建的拍摄道具台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先污染后治理是错误的)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66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中学生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的行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中学生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的行动! 2007年10月

67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和“环保风暴”   2005年1月18日,作为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潘岳向媒体通报了全国30个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名单,并责令立即停建,这其中包括了五大电力公司中的国电、华电、大唐三家,还有和环保总局同属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环保总局的强硬立场也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关注和赞赏。 潘岳警告说,如果保持目前的污染水平,到2020年,中国的GDP翻两番时,污染总量也会翻两番。

68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人口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4)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5)事实证明,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9 二○○五年十二月三日

70 每年出生人口还在1700万左右,年均净增1000万左右

71 文化素质 最近,联合国公布了重新定义的文盲标准: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

72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北边有一个大草原,草原上有很多鹿,这里草肥水美,本应该繁殖更多的鹿,然而猎人们发现,鹿的数目并不增加,总是保持在4000头左右,猎人们认为,鹿是被狼和山狮吃掉了,于是,捕杀狼和山狮的活动持续了10年,狼和山狮被杀得一头不剩。鹿果然多了起来,即由原来的4000头增到10万头,这简直是爆炸性的增长。猎人们高兴极了,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草原上的草根本不够10万头鹿吃,饥饿夺去了鹿的生命,仅仅两个冬天,就饿死了6万头,后来只剩下一万头。这时,草原上的草连1万头鹿也养不活了,庞大的鹿群践踏草皮,“绿色地毯”被破坏的残败不堪,不少地方已经变得寸草不生了,多少年过后,这里仍未再现当年的风光。


Download ppt "基本国策之二:计划生育 这是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10年一次,2003年没有相关资料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公报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对中国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家庭户均人口数、总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人口数和城乡人口构成等,进行了简要公告。随后,2001年4月2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第2号《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将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进行了公布。2001年6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又结集出版了这些数据。随后出版的2001年《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