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押 管 Modified 7年之前
2
彼岸花开,漫溯在稀薄的空气里,血色残阳,扬起幽暗的清香,被寒风吹尽,只剩下那些不知名的片段,如灰烬,如尘埃…… 我固执地以为那是梦境的开始,在彼岸花开的夜里闪耀着你眼中的柔光,可似乎这无止尽的空白,就好像梦的彼岸一样,仅存那单调的色彩,灰灰白白,一切都那么简单,一切都那么真实,因为我颤抖的双手再也拭不过你的脸颊,我迷茫的目光羁绊不了你远去的脚步。闭上眼,回忆你离去的天空,恰似这一幕黑色的梦,一片凝滞……
3
今夜我又站在雨里,倾听着细雨的气息,指缝间透散着我们的悠然过往,漫溢着无垠的黑暗。每一指,都在追忆着我们共有的似水年华。回眸里总是带着朦胧的深情,亦干亦湿。直到现在才发现,很多事情直到分隔两岸才会明白孤独的残痕。点点滴滴,凭靠在彼岸的亭子里,聆听着细雨的奏鸣,每一个音符,每一瞬感触,都在暗涌的淘洗下变得苍白,无力。最后只剩下这副沧桑而无奈的模样。
4
穿过漫长而漆黑的夜道,灰白的面色灰白的眼眸,在灰白的夜晚中转身,被冷月拉长的影子,在灰白的湖面上分分合合,跌宕不定。黯然回首,夜晚依旧宁静,河风依旧清凉,扬起灰白的嘴角却有几分残忍和快意……浅笑而过,将这黑暗包罗,让落寞在里面发酵,散发出寂寞的幽香,隐没在空荡的河畔,往日的欢笑不过是落寞中暗蕴的一丝慰藉,终究换不回满怀的释然。
5
繁华殆尽,流淌在废墟的残垣里,消逝了多少痴情的梦,潺湲的漓水,无声地流淌着,把落寞的记忆带走,凝眸间流玉湿衫,只留下那一抹淡淡的忧伤,随着这空明的玉泉和殆尽的彼岸,滴滴陨落,静静地融入这凝滞的黑夜,神游在奈何桥岸,那开满彼岸的草地上,默默地细数着那些被撕碎的记忆,轻轻吟唱那首第一次为你而谱写的歌……
6
修身名句·自省 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 ——袁采《袁氏世范》 赏读:贤人能够进行自我反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很成功。这启发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时刻自我反省,从而避免错误。 2.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石成金《传家宝》 赏读:白天所做的一切,在晚上要反省一遍,如果所作所为是恶的就应当警觉,如果是善的就应当喜悦。这是说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进行反省。
7
3.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 ——《淮南子·缪称训》 赏读:抱怨别人不如抱怨自己,求助别人还不如求助自己更有收获。这是告诫人们,在遇到难题时不要总是从外部找借口,而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4.见人之善恶,无不反求诸己,可也。 ——吴与弼《吴康斋先生语》 赏读: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逐一地拿来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这样做很好啊。这说明,别人好像一面镜子,从他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我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利于进行自我完善。
9
1926年3月16日,郁达夫、成仿吾、冯乃超等一群年轻孤傲的创造社作家发起创刊了自己的刊物《创造》,用以发表他们自己的文学主张和实验作品。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10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11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两三年间,郁达夫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12
3.审美视窗 悲情文人郁达夫 漫卷诗书一浩叹,综观华夏宇内数千年以来的文人骚客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宏篇巨制,唯美的悲情故事让人心醉,心碎,让人痴迷,让人泪眼婆娑。仿佛世间只有悲剧的美、悲剧的爱情故事才足以动人。试问,倘若《红楼梦》中真的成就了木石姻缘,《红楼梦》,它还能是今天的《红楼梦》吗?心事浩茫连广宇,浩瀚文海任遨游。也许正是文人的才情与悲情的结合,才成就了这许多千古流传的唯美文学。
13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当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想起了郁达夫——这位我所深深挚爱的作家时,却已是隔世。我憾恨着我无法设身处地地去想象他生活的年代、他生活的环境、他内心的沉闷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我的挚爱于郁达夫,不是为了他是英雄,是抗日斗士,不是为了他的异海他乡埋忠骨的壮烈。只是为了,也深深地为了他那悲情与才情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他这样的一个颓废文学的圣人。终古常新的皎日,万里一碧的晴空。郁达夫孤眠在异海他乡。他以复杂的人格和复杂的精神,以优美且悲情的倾诉让人诟骂,却又深深地让人爱恨。一切,一切都只因为他那太凄美的文字,太感伤的人格。“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郁达夫的灵魂和复杂的人格依旧在深邃的异度星海中闪光,依旧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
14
dùn chuán ruǐ zè gǎn lǎn lǐn xùn pì tuí
15
寞 陪 喇 漠 蓓 漱 模 赔 嗽 柘 衬 歧 拓 忖 崎
16
3.近义辨析 (1)幽远·悠远 两者都含有深幽的意思。“幽远”是(山水、树木、宫室等)深而幽静。“悠远”:①离现在时间长;②距离远。 例句1:整台晚会,既有傲雪凌霜的《冬之梅》,也有表现深邃 ________诗情画意的 《敦煌新语》,以及经典名曲《宅门里的故事》等,充满了对中华情、民族情、巴蜀情的热情赞美。 例句2:在静谧的夜晚,他又回想起那______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幽远 悠远
17
(2)萧条·萧索 两者都含有“没有生机”的意思。“萧条”指:①寂寞冷落,毫无生气;②(经济)衰微,不景气。“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 例句1:在2011年前后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我们应该正视佩佐夫的“中国大______预言”,宏观调控应特别谨慎。 例句2:人们很快意识到,________的气氛影响灾后复苏,现在需要拉动消费。 萧条 萧索
18
4.词语解释 ①混混沌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潜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落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颓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即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的活动。 寂寞,冷落。 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19
结构图示
20
主旨归纳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1
提示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2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些描述对比鲜明,突现出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秋意之十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
23
考点链接 句段的作用 对于散文来说,分析把握文章结构,主要体现在分析句段的作用和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读:1
考点链接 句段的作用 对于散文来说,分析把握文章结构,主要体现在分析句段的作用和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读:1.句段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分析。 (1)内容上。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句子与写作内容及主旨的联系或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24
(2)结构上。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首句。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②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③段尾句。作用大致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25
2.理解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要注意段落的位置。 (1)首段的作用 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⑤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6
(2)中间段的作用 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 ②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末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活页规范训练]中第10题。
27
画 面 秋 色 秋 声 秋 味 感情基调 清晨庭院景 碧空、蓝朵 ① 槐树的落蕊 ② 帚声 ③
28
提示 ①驯鸽的飞声 ②白中带黄 ③静 ④息列索落 ⑤淡绿微黄 ⑥清; 感情基调:本文写景,总的基调是“清、静、悲凉”。
29
提示 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30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1
1.文本审美 (1)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32
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统一,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33
(2)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那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
34
(3)彰显文采的整句 整句是相对散句而言的,一般的理解是排比句和对偶句都属于整句的范畴。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非得要用上整句,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很多美文中都有很多精美的整句。 这些整句是作者深厚扎实的写作功底的自然流露,为文章增添了文采,成为文章中的一抹亮色。 在《故都的秋》中,真正算得上排比或对偶的句子也并不多,但就是这么几处,却对整个文章起到了极好的点缀修饰作用,让人回味无穷。例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35
2.写作迁移 【角度一】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36
【示例】 雨是最平常的,它毫不悭吝自己,因此天空中经常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像是要向世间倾其所有。但它忘记了这是秋天,天气已然转冷,加上湿气重,整个让人感觉湿冷湿冷的。因此阳光是我在秋天最渴慕的。遇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便会晒晒被子,免得它们在室里闷久了,忘记了阳光的味道。我喜欢这样的天气,既没有夏日的灼热,又没有冬日那样的寒冷。散步时阳光射在身上暖暖的,似乎有股暖流流遍全身,舒服极了。走在路上,看见阳光穿过树叶一闪一闪的,耀眼夺目。这时我便发现我是多么爱这南方的秋。只是可惜这样的好天气太少了。
37
想起了我的故乡,在十月是断不会有许多雨水的,因而秋高气爽的时候还是很多的,但也正因此少了一种湿润的空气,干燥使树叶过早地枯黄,加深了秋的苍凉。记忆与现实的秋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从来都有,未曾中断。我很着迷于这大自然的美,一种不对称的美,但却和谐。 我眼中的秋是如此的美,他虽在放慢生长的步伐,却蕴含了无穷力量。
38
【角度二】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请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39
【示例】 世上有人喜欢朝气蓬勃的春雨,亦有人喜欢独富诗意的夏雨,但我却只喜欢成熟的秋雨。 谈到秋雨,它并非似春雨般的轻盈,反而显得更加深沉。谈到秋雨,它并非似夏雨般的火热,反而显得冷静得多。它是从天国而来,将一夏的暑气冲淡;是从时空的光轮而来,将秋的钟声叩响;是从彩虹的边缘而来,将大地涂成淡淡金黄。一阵阵冷风从背后袭来,使人不觉感到秋雨的冷漠。接着一团团的乌云将湛蓝的晴空染黑,再接着一颗颗硕大的雨滴从天而降。哗的一声,大地炸开了锅,如麻的雨声似珍珠落入玉盘般清脆悦耳。
40
它们用自身丰硕的身躯猛击着大地,在大地上留下一个个的烙印,仿佛在告诫着大地,不要因冬的寒冷而将自己遗忘。一觉醒来,惊觉的发现大地已被霜所覆盖,使人猛然觉得肃静,一下子变成了“露从今夜白”的景象。那路边的植被,经过秋雨的洗礼后,早已将自身的色彩退却,变成了成熟的黄;花园里的菊花,正夹含着雨水渐渐绽放。泥土的清香夹杂着雨水的冰冷,扩散在四处,正可谓别有一番情味。
41
回想起秋雨的声音,像是有千百勇士厮杀在战场上,显得雄悍有力,并非似春雨的稚气满面经不起磨炼;回想起秋雨落在身上的力度,像似无数个冰粒落在身上,显得强毅不已,并非似夏雨的柔情,似水脆弱不堪一击;回想起秋雨的温度,比以往的雨水更加的冰冷,使人感悟到了何为真正的雨水。正是那种冰冷,使得秋雨更加成熟。要说春雨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夏雨是位娇艳美丽的淑女,那秋雨就是位强毅、成熟、雄悍有力的武士。用自己有力、坚硬的身躯冲向秋,叩响秋的钟声。 我喜爱秋雨,正是因为它具有强毅、成熟、雄悍有力的民族精神,显得那么的独特,那么的独一无二。
42
【漫漫古典情】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李清照 《渔家傲》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融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44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45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46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47
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