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防火 防毒 防爆 防电 防灼伤 预防 危险物质、危险装置

3 一、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4 一、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之后,才可进行实验。 2.实验进行时,不得离开岗位,要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和破裂等现象。 3.当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皮手套等,但不能戴隐形眼镜。

5 4.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食物。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
5.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善爱护。安全用具和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6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1.火灾的预防 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实验室常见的事故之一,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明火。
防火的基本原则有下列几点注意事项: (1)在操作易燃的溶剂时要特别注意: ①应远离火源; ②勿将易燃液体放在敞口容器中(如烧杯)直火加热; ③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切勿使容器密闭。否则,会造成爆炸。当附近有露置的易燃溶剂时,切勿点火。

7 (2)在进行易燃物质试验时,应养成先将酒精一类易燃的物质搬开的习惯。
(3)蒸馏装置不能漏气,如发现漏气时,应立即停止加热,检查原因。若因塞子被腐蚀时,则待冷却后,才能换掉塞子。接受瓶不宜用敞口容器如广口瓶、烧杯等,而应用窄口容器如三角烧瓶等。从蒸馏装置接受瓶排出来的尾气的出口应远离火源,最好用橡皮管引入下水道或室外。

8 (4)回流或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应注意: ①应放数粒沸石或素烧瓷片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以防止暴沸。若在加热后才发现未放这类物质时,绝不能急躁,不能立即揭开瓶塞补放,而应停止加热,待被蒸馏的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否则,会因暴沸而发生事故; ②严禁直接加热; ③瓶内液体量不能超过瓶容积的2/3; ④加热速度宜慢,不能快,避免局部过热。总之,蒸馏或回流易燃低沸点液体时,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粗心大意。

9 (5)用油浴加热蒸馏或回流时,必须十分注意避免由于冷凝用水溅人热油浴中至使油外溅到热源上而引起火灾的危险。通常发生危险的原因,主要是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上不紧密,开动水阀过快,水流过猛把橡皮管冲出来,或者由于套不紧漏水。所以,要求橡皮管套入冷凝管侧管时要紧密,开动水阀时也要慢动作,使水流慢慢通人冷凝管内。

10 (6)当处理大量的可燃性液体时,应在通风橱中或在指定地方进行,室内应无火源。
(7)不得把燃着或者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或纸条等乱抛乱掷,也不得丢人废物缸中。否则,会发生危险。

11 2.爆炸的预防 在化学实验里一般预防爆炸的措施如下: (1)蒸馏装置必须正确,不能造成密闭体系,应使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减压蒸馏时,不能用三角烧瓶、平底烧瓶、锥形瓶、薄壁试管等不耐压容器作为接收瓶或反应瓶,否则,易发生爆炸,而应选用圆底烧瓶作为接收瓶或反应瓶。无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均不能将液体蒸干,以免局部过热或产生过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12 (2)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有机溶剂如醚类和汽油一类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而引起爆炸。

13 (3)使用乙醚等醚类时,必须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存在时,应立即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才能使用。同时使用乙醚时应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或在通风橱内进行。

14 (4)对于易爆炸的固体,如重金属乙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三硝基甲苯等都不能重压或撞击,以免引起爆炸,对于这些危险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例如,重金属乙炔化物可用浓盐酸或浓硝酸使它分解,重氮化合物可加水煮沸使它分解等等。 (5)卤代烷勿与金属钠接触,因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钠屑必须放在指定的地方。

15 3.中毒的预防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有毒物品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预防中毒应做到: (1)称量药品时应使用工具,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尤其是毒品。做完实验后,应洗手后再吃东西。任何药品不能用嘴尝。

16 (2)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毒物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

17 (3)有些剧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或伤口。例如,氰化钠沾及伤口后就会随血液循环至全身,严重的会造成中毒死伤事故。

18 (4)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实验开始后不要把头部伸入橱内。

19 4.触电的预防 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用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拔下。

20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1.火灾的处理 实验室一旦发生失火,室内全体人员应积极而有秩序地参加灭火,一般采用如下措施:一方面防止火势扩展。立即关闭煤气灯,熄灭其它火源,拉开室内总电闸,搬开易燃物质;另一方面立即灭火。有机化学实验室灭火,常采用使燃着的物质隔绝空气的办法,通常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引起更大火灾。

21 在失火初期,不能用口吹,必须使用灭火器、砂、毛毡等。若火势小,可用数层湿布把着火的仪器包裹起来。如在小器皿内着火(如烧杯或烧瓶内),可盖上石棉板或瓷片等,使之隔绝空气而灭火,绝不能用口吹。

22 如果电器着火,首先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注意:四氯化碳蒸气有毒,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有危险
如果电器着火,首先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注意:四氯化碳蒸气有毒,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有危险!),因为这些灭火剂不导电,不会使人触电。绝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能导电,会使人触电甚至死亡。

23 如果油类着火,要用砂或灭火器灭火,也可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如果衣服着火,切勿奔跑,而应立即往地上打滚,邻近人员可用毛毡或棉胎一类东西盖在其身上,使之隔绝空气而灭火。

24 总之,当失火时,应根据起火的原因和火场周围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灭火。无论使用哪一种灭火器材,都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把灭火器的喷出口对准火焰的底部。在抢救过程中切勿犹豫。

25 2.玻璃割伤 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受伤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没有玻璃碎粒,如有,应先把伤口处的玻璃碎粒取出。若伤势不重,先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涂上万花油,再用纱布包扎;若伤口严重、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部约10cm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压迫止血,并随即到医院就诊。

26 3.药品的灼伤 皮肤接触了腐蚀性物质后可能被灼伤,为避免灼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最好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发生灼伤时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1)酸灼伤 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

27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将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即到医院就诊,或者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人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依次用水、稀氨水和水冲洗。 地板上——撤上石灰粉,再用水冲洗。

28 (2)碱灼伤 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后,滴入蓖麻油。 衣服上——先用水洗,然后用10%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氢氧化铵中和多余的醋酸,后用水冲洗。

29 上述各种急救法,仅为暂时减轻疼痛的措施。若伤势较重,在急救之后,应速送医院诊治。
(3)溴灼伤 如溴弄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涂上甘油,敷上烫伤油膏,将伤处包好。如眼睛受到溴的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酒精的瓶口注视片刻。 上述各种急救法,仅为暂时减轻疼痛的措施。若伤势较重,在急救之后,应速送医院诊治。 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 要立刻找医生治疗

30 4.烫伤 轻伤者涂以玉树油或鞣酸油膏,重伤者涂以烫伤油膏后即送医务室诊治。 5.中毒 溅入口中而尚未咽下的毒物应立即吐出来,用大量水冲洗口腔;如已吞下时,应根据毒物的性质服解毒剂,并立即送医院急救。

31 (1)腐蚀性毒物 对于强酸,先饮大量的水,再服氢氧化铝膏、鸡蛋白;对于强碱,也要先饮大量的水,然后服用醋、酸果汁、鸡蛋白。不论酸或碱中毒都需灌注牛奶,不要吃呕吐剂。

32 (2)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 先服牛奶或鸡蛋白使之缓和,再服用硫酸铜溶液(约30g溶于一杯水中)催吐,有时也可以用手指伸人喉部催吐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3)吸入气体中毒 将中毒者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及钮扣,吸入大量氯气或溴气者,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33


Download ppt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