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0讲:李商隐、温庭筠、李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0讲:李商隐、温庭筠、李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讲:李商隐、温庭筠、李煜

2 一、李商隐 田家英同志:苏雪林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请去坊间找一下,看是否可以买到,或者商务印书馆有此书? ——毛泽东
曾朴称苏雪林是“文坛名探”、“故纸堆里的福尔摩斯”;称赞《李义山恋爱事迹考》索隐钩沉,严密考证,解决了李商隐诗积疑已久的悬案。 苏雪林称李商隐的爱情“是千古以来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的第一悲剧”。 苏雪林

3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原籍怀州河内,其祖父迁居荥阳。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时,任嘉县令,后到浙江做幕僚,李商隐9岁时病死。后李商隐跟随母回荥阳。父丧期满后迁居洛阳。
少年李商隐“佣书贩舂”,抄书挣钱,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他对古文产生浓厚兴趣,16岁时写出《才论》、《圣论》等文章,“以古文出诸公间”。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旧唐书·李商隐传》

4 谢 书 李商隐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自叨从岁贡,求试春官,前达开怀,不有所自,安得及兹?然犹摧颓不迁,拔刺未化,仰尘裁鉴,有负吹嘘。 ——李商隐《上令狐相公状》 时独令狐补阙最相厚,岁岁为写旧文纳贡院。既得引试,会故人夏口主举人,时素重令狐贤明。一日,见之于朝,揖曰:八郎之友,谁最善?绹直进曰:李商隐者。三道而退。亦不为荐托之辞,故夏口与及第。 ——李商隐《与陶进士书》

5 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
——李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 令狐楚做天平军节度使时,在刀戟森森的大堂中悠然端着酒杯,旁边那个白衣秀士就是自己。自己经令狐楚多年指点,写作四六文的水平取得飞跃性突破,就好像蝉儿蜕壳而获得新生。 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 千株尽若此,路入琼瑶宫。 ——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李商隐《寄永道士》

6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李商隐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李商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擪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李商隐《柳枝五首》序

7 余从昆让山(堂兄李让山),比柳枝居为近。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
——李商隐《柳枝五首》序 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余诺之。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李商隐《柳枝五首》序

8 柳枝五首(李商隐)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高花 李商隐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宋玉临空宅,墙低不拟窥。

9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旧唐书·李商隐传》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旧唐书·李商隐传》 前年乃为吏部上之中书,归自惊笑,又复懊恨周、李二学士以大法加我。夫所谓博学宏词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皇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文尽知矣……私自恐惧,忧若囚械。后幸有中书长者曰:此人不堪,抹去之。乃大快乐,曰:此后不能知东西左右,亦不畏矣。 ——李商隐《与陶进士书》

10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 小饮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李商隐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西亭 李商隐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王采芙 (彭子晴饰)

11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旧唐书·李商隐传》 始至官,以活狱不合人意,辄退去……将遂脱衣置笏,用夷农牧,会今太守怜之,催去复任。 ——李商隐《与陶进士书》 会昌元年(841),李商隐主动辞职,赴华州刺史周墀幕府。 曾孙商隐,以会昌二年由进士第判入等,授秘书省正字。 ——李商隐《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

12 不久,李商隐因老母过世而守丧居家。会昌三年(843),岳父王茂元亦病逝。同年,他亦忙于其裴氏姊迁葬等事,故在秘书省正字任上没干多久就告假,往来于洛阳、河阳、怀州、郑州等地。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3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杨贵妃墓 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旧唐书·李商隐传》 相思 李商隐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并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14 九日 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在令狐綯帮助下,李商隐当上了太学博士。 无题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5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旧唐书·李商隐传》 某悼丧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方有《述哀》;灵光独存,且兼多病。眷言息胤,不暇提携。或小于叔夜之男,或幼于伯喈之女,检庚信《荀娘》之启,常有酸辛;咏陶潜《通子》之诗,每嗟飄泊。……至此南国妖姬,从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伏惟克从至愿,賜寢前言。 ——李商隐《上河东公启》

16 大中十一年,柳仲郢调任吏部侍郎,李商隐如影随形。后柳侍郎充任盐铁转运使,李商隐又随同为盐铁推官。
当柳仲郢调任刑部尚书时,李商隐丢掉了盐铁推官的差事,闲居郑州,不久病故,享年46岁。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锦瑟》诗的主旨,有人说是歌咏瑟这种乐器,有人说是悼亡死去的爱人包括情人,有人说是顾影自怜,有人说是怀恋李党领导人李德裕,有人是说诗人的生平总结包括对诗歌创作的回顾,还有人说主旨是爱恋。

17 哭李商隐 崔珏 (其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李商隐墓(河南荥阳) (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18 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
——清人叶燮《原诗》 北宋杨亿、刘筠等以诗唱和,创立“西昆体”,大量模仿李商隐诗歌风格。 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鲁迅

19 二、温庭筠 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山西太原,幼时随家迁居江淮,常自称“江南客”。 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敕敕歌塞北》 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归。 ——《送卢处士游吴越》 温庭筠后定居于雩县郊野,靠近杜陵,自称“杜陵游客”。

20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旧唐书·温庭筠传》 温貌甚陋,号“温钟馗”,不称才名。 ——明钱希言《桐薪》 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北梦琐言》

21 温庭筠所作的“靡靡之音、侧艳之词”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
温庭筠有词赋盛名,初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间,杨子留后姚勖厚遗之。庭筠少年,其所得钱帛,多为狎邪所费。勖大怒,笞且逐之。以故庭筠不中第。其姊,赵颛之妻也,每以庭筠下第,辄切齿于勖。 ——《玉泉子》 一日,厅有客,温氏偶问谁氏,左右以勖对之。温氏遽出厅事,执勖袖大哭。勖殊惊异,且持袖牢固不可脱,不知所为。移时,温氏方日:“吾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无有成,安得不由汝致之?”遂大哭,久之,方得解脱。勖归愤讶,竟因此得疾而卒。——《玉泉子》 温庭筠 (袁文杰饰)

22 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滈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旧唐书·温庭筠传》 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 ——《全唐诗话》 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 ——《唐才子传》

23 温庭筠落第是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开成二年(837),温庭筠同庄恪太子建立良好关系。但因杨贤妃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突然暴卒。 病中书怀呈友人 温庭筠 …… 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蹑尘追庆忌,操剑学班输。…… 事迫离幽墅,贫牵犯畏途。 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蛇予犹转战,鱼服自囚拘。……

24 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时宣宗喜歌《菩萨蛮》,綯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
——《唐才子传》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词的主要特色:藻饰浓艳绮丽,结构工整细密,情感含蓄深邈。

25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6 大中十三年(859),温庭筠被贬随州隋县尉。裴坦代皇帝写下制词:“敕乡贡进士温庭筠,早随计吏,夙著雄名,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随县尉。” 咸通元年(860),温庭筠被襄阳刺史徐商辟为巡官。他的弟弟温庭皓、儿女亲家段成式等也在襄阳,大家一起写诗饮酒。不久,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失去依靠,日子愈发艰难。

27 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绹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杨子院,醉而犯夜,为虞候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绹捕虞候治之,极言庭筠狭邪丑迹,乃两释之。自是污行闻于京师。 ——《旧唐书·温庭筠传》 温庭筠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李)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 ——《唐诗纪事》卷六十七 右前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仍请申堂,并榜礼部。咸通七年十月六日,试官温庭筠榜。 ——《全唐文》

28 无何,商罢相出镇,杨收怒之,贬为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
——《旧唐书·温庭筠传》 送温庭筠尉方城 纪唐夫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唐夫举进士,有词名。庭筠仕终国子助教。竟流落而死。 ——《唐才子传》

29 三、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称后主。他怠于政事,纵情声色,终于断送江山。但他的词成就了他的伟大,被誉为“词中之帝”。 后主昭惠后周氏,小字娥皇,大司徒宗之女。甫十九歳归于王宫,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后主即位,册为国后。……唐之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罹乱,瞽师旷职,其音遂绝。后主独得其谱,……后辄变易,讹谬颇去,洼淫繁手,新音清越可听。 ——《南唐书·昭惠周后传》

30 浣溪纱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一斛珠 李煜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31 后既病,……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越三日,沐浴正衣糚,自内含玉,殂于瑶光殿之西室,时干徳二年十一月甲戌也,享年二十九。
——《南唐书·昭惠周后传》 怀大周后 李煜 (一)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二)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32 山花子 李煜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3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纳后侍宴三绝 徐铉 (其一) 时平物茂岁功成,重翟排云到玉京。 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 (其三) 汉主承乾帝道光,天下花烛宴昭阳。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

34 后主于宫中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作艳曲歌之,佑应令作小词,有“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熳。已输了春风一半。”时已失淮南,故云。
——明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煜惧,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是岁,煜又贡米麦二十万石。虽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礼,而内实缮甲募兵,潜为战备。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宋史·南唐李氏世家》 宋太祖赵匡胤

35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肉袒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小周后)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 ——宋 王銍《默记》

36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樽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37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王国维《人间词话》


Download ppt "第10讲:李商隐、温庭筠、李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