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部分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肖新才
2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 2014年5月15日发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三、市容环境卫生; 四、环境保护; 五、重点场所卫生;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 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3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4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三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传染病防控 (三十一)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免疫规划 (三十二)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厅)、健康主题公园,推广减盐、控油等慢性病防控措施。——慢性病防控 (三十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精神病救治
5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三十四)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疾控机构建设 (三十五)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建成区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无偿献血 (三十六)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三十七)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妇幼保健
6
传染病防治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支撑材料:以政府名义下发的传染病防治规划、防控文件、召开会议、督导检查记录等;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传染病工作计划、方案、文件及会议、培训、督导记录等;经费保障情况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支撑材料:开展以上工作的所有相关业务材料
7
传染病防治 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 支撑材料:制度、文件、人员资质、培训资料、日常工作记录 现场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GB 实验室安全通用要求 支撑材料:制度、文件、人员资质、培训资料、日常工作记录 现场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8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委员会 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生物安全手册 实验室内外管理制度、消毒防护制度和防治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危害评估报告 标准操作程序SOP 应急预案 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 相关记录
9
常见问题 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缺乏; 部分医院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区不规范,标示不明晰;
部分医院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部分医院生物标本管理、流转程序存在较大的问题; 部分医院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行为不规范。
12
传染病防治 近3年未发生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 省卫计委证明
13
传染病防治 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14
艾滋病防治 建立市防治领导组织并开展活动资料;有中长期防治规划和近三年年度防治计划和总结;
干预工作队、人员培训、自愿免费咨询监测、经费情况资料; 开展高危人群干预、业主培训、安全推广、美沙酮替代等资料; 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资料;平时宣传和防治日宣传资料; 医务人员、重点及高危人群培训资料; HIV感染者管理、抗病毒治疗资料; 全市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筛查、监测资料
15
传染病防治 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400万; 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 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 全国以县(市)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覆盖率达到100%
16
传染病防治 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80%以上的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痰培养,100%的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100%的省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快速菌种鉴定; 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 以市(地)为单位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覆盖率达到50%,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率达到70%; 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
17
结核病防治 有防治中长期规划和近三年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年度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任务下达资料;
对县级每季度督导、痰检质量检查,县对乡镇每月督导和定点诊治单位痰检质控资料,防痨人员培训资料; 结核病免费查治和经费使用情况资料; 督导率、发现率、治愈率、查痰率、转诊率、转诊到位率、病人追踪率等资料; “3、24”宣传、日常宣传资料
18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2014》标准释义-147 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19
技术规范(与医疗机构相关)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则(试行)》 《霍乱防治手册2015-第六版》(有关肠道门诊的要求);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卫医发【2004】292号
20
传染病防治 医院工作开展情况 预检分诊 肠道门诊 发热门诊 疫情报告 污水处理 医疗废弃物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21
医院疫情报告管理 有专人负责; 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科工作职责;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诊断、登记、报告制度;网络直报制度;自查与奖惩制度; 门诊日志、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卡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使用和保存制度;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报告、管理制度;周末及节假日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和加班管理制度等; 相关登记完整: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实验室检测结果记录、肺结核影像检测结果、传染病登记薄; 无漏报疫情; 定期开展本院传染病漏报调查; 适时开展培训。
22
传染病报告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制度等。
有专人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了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能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顺利进行,网络直报覆盖率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达到国家要求。
23
传染病报告考核方式:现场查看 门诊日志与住院登记本;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门诊日志与电子病历; 检验科室、放射科检测与诊断登记本;
传染病登记本; 传染病报告卡(纸质); 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 医院自查记录。
24
常见问题 制度不完善 门诊日志及住院登记不够完善
如无细化的传染病奖惩制度、无节假日报卡制度、无传染病自查制度、无新医生的培训制度、无网络直报账号密码保护制度; 没有及时更新传染病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等(H7N9、MERS/EBOLA)。 门诊日志及住院登记不够完善 部分医院仍使用旧的门诊日志,有缺漏项,部分医生由于每天接诊的病人较多,对门诊日志填写不够认真,字迹潦草,有些项目漏填; 有些医院的住院登记本没有设患者职业、出入院诊断及诊断日期等项目。 电子病历不规范,不利于报告、查漏报。
25
医院感染控制 有专门的科室负责; 有制度:院内感染、控制与人员防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处理制度;预检、分诊制度等; 有应急预案;
培训医务人员;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预防、控制工作。
26
常见问题:部分医院机构设置不全、规章制度不完善
1、部分医院未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2、部分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无细化的传染病奖惩制度、无节假日报卡制度、无传染病自查制度、无新医生的培训制度、无网络直报账号密码保护制度; 电子化管理下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和核查制度 ; 院内会诊制度不规范(H7N9、MERS)
27
1.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标识明确 相对独立 通风良好 流程合理 消毒隔离 防护用品 严格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
28
肠道门诊设置意见 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肠道门诊标志。 肠道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等人员。
房间配备:应设肠道门诊的挂号收费室、诊室、观察室、治疗室、隔离室、药房及检验室、卫生间,配有纱门、纱窗。 制度: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 2、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消毒:肠道门诊门口放消毒液浸湿脚垫,诊室内备有消毒浸泡液和洗手设施,地面用配制的消毒液随时消毒。
29
肠道门诊设置意见 登记:肠道门诊应建立门诊日志,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大便性状、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印象(诊断)、接触史、备注等栏目。 肠道门诊物资储备: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治疗药品、消毒器械;肠道门诊日志、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样品保存或增菌液(碱性蛋白胨水)。消毒物资主要有漂白粉、含氯消毒剂、消毒精片、杀虫剂等。以上消毒物资设立肠道门诊的各家医疗单位在肠道门诊运行前,需进行清理补充。 诊区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蟑、无鼠。 不限于以上要求
30
发热门诊设置意见 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发热门诊标志。 发热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检查等人员。
房间配备:应设发热门诊挂号收费室、诊室、观察室、隔离室、治疗室、药房、检验室、X光检查室及卫生间等,布局要合理,空气流通。 制度:1、发热门诊管理制度 2、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消毒:发热门诊各室内有紫外线消毒灯以及84液、过氧乙酸等空气消毒药品。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措施。备有应急防护(防护服、N95口罩、眼罩、鞋套等)
31
发热门诊设置意见 登记:发热门诊应建立门诊日志,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体温、主要症状、体征、流行病学接触史、X光检查结果、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印象)、备注等栏目。 发热门诊物资储备:X光机(可床旁机)、治疗药品、消毒器械、防护用品(N95口罩、防护服)、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采样器材等 消毒物资主要有84液、过氧乙酸等空气消毒药品。 不限于以上要求
33
标示不明确 提示标示
34
常见问题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足; 非综合性医院设立发热门诊。 部分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布局欠合理;分区不严格,就诊路径不清晰;
预检分诊措施不落实; 预检分诊点设置不合理;标示不清晰; 导诊人员对传染病预检分诊知识掌握不够。 对就诊者的保护不够。
35
常见问题2 布局不合理,缺乏保护设施,使用集中通风空调的未合理布局?
发热门诊的运行不规范 布局不合理,缺乏保护设施,使用集中通风空调的未合理布局? 肠道门诊的运行 虚设?选址不合理,如将肠道门诊设置在门诊人流量大的区域,无明确的分区隔离;个别医院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同用一室 . 缺基本的消毒、抢救设备。 由于预检分诊制度执行欠缺,腹泻患者多直接前往内科门诊就医,医护人员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受检大部分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运行状况不佳 登记、送检不足
36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8
污水处理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建污水处理站,小型医院建污水消毒池。 有医源性污水管理人员任命资料、操作人员名单。
医院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齐全,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制定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及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上墙)。 污水处理站应具有机器日常运行记录、原料投放记录。 医源性污水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有工艺流程图(上墙) 有备用污水消毒设施或措施。
39
污水处理 取得排放许可证; 医院定期开展余氯、PH值、大肠菌群、致病菌监测;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要有监测结果记录。
有疾控部门或环保部门对医院污水抽检监测资料,每年不得少于4次。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要有调查处理和整改记录,要求整改后达标排放。
40
日常监测频率(《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5)
余氯/PH值每日至少2次; 粪大肠杆菌每月1次; 致病菌监测: 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 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
41
医疗废弃物处理 四个环节:收集、运送、贮存、处置 六有一不得: 有专人管理 有职业培训和防护措施 有收集分类
有警示标识和专用包装物、容器,有登记台账 有防鼠、防蝇、防虫、防盗措施 有清洗消毒 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42
注意问题: 管理人的职业培训和防护措施; 警示标识和专用包装物、容器; 登记台账如实完整; 定时清洗消毒。
43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44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
45
医疗废物专用利 器 盒
46
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
47
医疗废物管理的工作重点 把好医疗废物的院内关 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谁产生谁分类(医、护) 专用包装物或容器、警示标识
院内运送—规定时间、路线 暂时贮存—存放地点、设施的要求
48
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感染性废物应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包装,禁止过满、有外漏扎破等。应不超过3/4满,并把标签贴于包扎口处。 交给有资质的单位统一集中处置。 交接:称重交接,双签字;产生地—保洁员—暂存处。 储存:感染性废物日产日清;损伤性废物不应超过48小时。
49
医疗废弃物暂存间 选址不合理 无通风装置 无防鼠、防蝇、设施 存放时间过久
50
人员防护不到位
51
错误的封口和标识 医疗废物外露、无效封口
52
医疗废物超出包装物或容器
53
正确的运送——个人防护、密闭运送
54
错误的运送
55
无人看管状态
56
防渗漏、耐刺破、倒置无撒漏、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
正确处理安瓿类损伤性废物 严禁私自拆卸纸箱! 防渗漏、耐刺破、倒置无撒漏、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
57
用手揭盖的医疗废弃物收集桶 医疗废物暂存间门口的下水道
58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
59
医疗垃圾不落地 形同虚设的锐器盒
60
其他相关需要注意的项目 全员传染病知识培训(需完整的记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演练;
新生儿科、产科的乙肝疫苗接种记录要完整、接种符合规范要求,疫苗进货渠道合法,记录完整。
61
医疗机构内病媒生物防制 环境整洁 无蝇、无蚊、无蟑、无鼠活动; 必要的防蚊、防鼠设施; 持续有效控制:环境治理、科学防制
收治蚊媒传染病病区需有防蚊设施。
62
控 烟 无烟医院 有控烟标示和提醒; 就诊人员及患者吸烟有劝阻; 会议室、诊室、医护人员工作生活区域等无吸烟相关物品。
63
现场评审方式 听汇报 看资料 看现场 向上级部门了解情况 必要时可开展人群抽样调查
64
查看单位及地点 市、区卫生局 市、区疾控中心 血站 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学校 车站、码头、商场等公共场所
健康步道、健康食堂、健康主题公园、社区健身场所等
65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项目检查方式: 1.听取汇报(简单明了,切勿长篇大论); 2.查阅资料(反映平时工作情况);
1.听取汇报(简单明了,切勿长篇大论); 2.查阅资料(反映平时工作情况); 3.现场察看(需要有上网的电脑、宣传栏、各种工作流程与现场); 4.个别访谈(医护人员、住院病人); 5.随机询问(医护人员、就诊者、病人亲属)。
66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工作 资料归档原则: 谁工作 谁归档 边工作 边归档 档案资料的重要性 可溯源性,体现工作发展过程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是创卫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的重点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的重要内容 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的反映 创建过程的见证 创卫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创建目标的实现 档案资料的重要性 可溯源性,体现工作发展过程 可借鉴性 , 促进工作更加完美 可评价性, 科学评价工作绩效 资料归档原则: 谁工作 谁归档 边工作 边归档
67
达到四个基本要求: 全(内容全面) 快(查找快捷) 准(数据准确) 美(整齐美观)
68
谢 谢! 联系方式:yjk@gzcdc.org.cn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