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高校科技查新工作 周静 2015年1月5日
2
一、高校有关科研活动现状 二、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基本情况 三、关于查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3
一、高校有关科研活动现状 党的十八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4
目前我国拥有2409所(含民办独立学院309所)大 专院校,本科院校1129所,专科院校1280所。其中 从事科研活动的有600多所。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遵循我国科技工 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5
从高校科研人员情况来看:高校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总量一直呈稳定的增长趋势,从2003年的62.0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82.6万人。
人员数量(万)
6
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至2012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总数从38. 7万篇上升至62
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至2012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总数从38.7万篇上升至62.8万篇,其中国际性学术刊物的发表数量从14.2万篇持续上升至29.1万篇,增长幅度超过100%。
7
SCI论文产量中国位居第二 排名 国家 文章数(2003.1-2013.12) 2 中国 1,286,497 1 美国 3,544,514
德国 922,587 4 日本 840,979 5 英格兰 826,219 6 法国 655,273 7 加拿大 552,412 8 意大利 527,451 9 西班牙 437,748 10 澳大利亚 393,891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SCI数据库,2013年12月
8
SCI论文总被引用次数中国位居第四 排名 国家 总被引用次数( 2003.1-2013.12) 6 1 美国 59,262,060 2 德国
13,329,926 3 英格兰 13,299,875 4 中国(大陆) 9,377,129 5 日本 9,370,279 6 法国 8,905,562 7 加拿大 7,942,079 8 意大利 6,829,127 9 荷兰 5,309,815 10 澳大利亚 5,092,949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SCI数据库,2013年12月
9
SCI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中国位居第十四 排名 国家 篇均被引用次数(2001.1-2013.11) 14 中国 7.29 1 瑞士
18.19 2 荷兰 17.04 3 美国 16.72 4 英国 16.1 5 德国 14.45 6 加拿大 14.38 7 法国 13.59 8 意大利 12.95 9 澳大利亚 12.93 10 西班牙 11.58 11 日本 11.14 12 中国台湾 8.12 13 韩国 8.00 14 中国 7.29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SCI数据库,2013年12月
10
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国140所高校进入ESI排名。 近4年进入ESI排名的我国高校数量
11
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我国高校有20个学科进入排名,还有2个学科综合交叉和空间科学目前仍没有高校进入。
12
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目前,我国高校论文总被引数排名进入前500的有11所。 进入前200名的只有1所(北京大学,177位)
排名在 名之间的有4所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排名在 名之间的有6所 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
13
ESI排名中我国与美国差距 144 11 106 5 54 ESI统计被引论文总数排名(截止2013年底)
14
2003-2013年,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5401篇;
其中中国大陆发表879篇,占总数的3.46%,高校561篇,占全国总数的63.82%。
15
2003-2013年, Nature和Science上中国内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82篇,占内地总数的43
16
到2013年,高校两院院士70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 院士398人,占总数53.5%;中国工程院院士352人, 占全国的43.9%。 2013年,高校13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占总数的67.5%;高校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18项,占总数62.1%。
17
截止2013年,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63个,占全国259家的62.9%。
截止2013年,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实验室4个,占全 国的66.7%。 截止2013年,教育部在高校设立的重点实验室总数达636个。
18
2013年度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1、面上项目 81.4% 2、重点项目 71.8% 3、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67.5%
1、面上项目 81.4% 2、重点项目 71.8% 3、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67.5% 4、青年基金项目 76.4% 5、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9.8%
19
高校专利申请量情况 截止到2013年底( 年): 高校共申请专利728433件,其中发明专利444305件(占总数61.0%);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0.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3.5%。
20
年高校三种专利申请比例
21
年高校申请专利数量 2013申请专利167656件,比上一年(2012年为132648件)增长26.4%,占高校29年总申请量的23.0%。
22
高校专利授权量情况 截止到2013年底( 年): 高校共获授权专利367821件,其中发明专利167111件(占总数的45.4%);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6.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8.9%。
23
年高校三种专利授权比例
24
2002-2013年高校专利授权数量 2013年授权专利85038件,比上一年(2012年为77283件)增长10.0%,
年高校专利授权数量 2013年授权专利85038件,比上一年(2012年为77283件)增长10.0%, 占高校28年总授权量的23.0%。
25
至2013年底高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20名 排名 学校名称 发明专利授权量 1 浙江大学 5854 2 清华大学 5802 3 上海交通大学 3351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96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2570 6 华南理工大学 2358 7 东南大学 2345 8 西安交通大学 1880 9 天津大学 1644 10 东华大学 1537 11 浙江工业大学 1503 12 山东大学 1488 13 华中科技大学 1479 14 北京大学 1451 15 重庆大学 1435 16 同济大学 1347 17 复旦大学 1318 18 四川大学 1248 19 北京工业大学 1228 20 中国农业大学 1223 浙大、清华、上交、山大、北大和复旦等6所高校论文总被引数排名进入全球前500 (我国高校总共进入11所)
26
2013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情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4年3月更新的PCT数据库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1,516件 ,同比增长15.5%,已经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三位。排在前四位的其它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和德国。 美国:57,239 件,同比增长11.8% 日本: 43,918 件,同比增长0.6% 中国:21,516 件,同比增长15.5% 德国: 件,同比下降4.5%
27
2014年12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的《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专利年申请量2013年继续强劲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从战略上讲,中国已经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过渡。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2013年,全世界共提交了约257万件专利申请,其中中国82万多件,占全球总量的32.1%;美国57万多件,占22.3%;日本约32.8万件,占12.8%。
28
从专利申请类别来看,计算机技术比例最高,占总量的7.6%,其后是电气机械、测量、数字通信和医疗技术。
从国家来看,瑞士主要提交药品领域的专利申请,俄罗斯大多数是食品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法国和德国主要是与运输相关的专利申请,而中国、韩国、美国和英国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领域。
29
商标注册申请 第一名:中国(188万件) 第二名:美国(48万件) 第三名:欧盟(32万件) 类别上(近10年) 第一名:服务类 与广告、商业经营和管理等有关的服务类别一直是商标注册申请量最大的类别。 第二名:商品类 与服装有关的商品类别和与科学、摄影、测量仪器、记录设备、计算机和软件有关的商品类别。
30
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概况 教育部科技奖励始于1985年,到2013年为止已奖励了 29次全国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9995项,获奖人员6万
多人次。在授奖项目中: 1985 1985 1990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5082项,占总数的50.8% 应用类科技成果3770项,占总数的37.7% 推广类成果716项,占总数的7.2%
31
这些获奖成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1997 1998 2006 增设了三奖,奖励了发明类成果281项;科技教材类成果12项;科普图书类成果9项; 增设了科技专著类奖,奖励了30项优秀科技专著。 增设了专利类奖,奖励了19项。 这些获奖成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32
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情况 截止到2013年底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502项,占授奖总数的33.2%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594项,占授奖总数的54.3%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502项,占授奖总数的33.2%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313项,占授奖总数的38.5%
33
2001-2013年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 占全国授奖比例 自然 发明 进步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自然 50.0% 84.2% 64.3% 52.6% 51.7% 66.7% 47.1% 57.1% 70.0% 63.9% 58.5% 发明 77.8% 78.6% 60.0% 55.9% 61.0% 69.2% 81.1% 79.5% 75.8% 70.7% 71.4% 69.1% 进步 46.7% 48.7% 59.1% 55.1% 59.4% 58.7% 65.4% 68.0% 71.0% 74.3% 70.4% 69.3%
34
高校获国家自然一等奖情况 2003年-2013年,共评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项,占60.0%。
高校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我国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力量。
35
高校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情况 2003年-2013年,共评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1项(通用项目),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10项,占91%。
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成果。
36
高校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情况 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共有7位高校系统的学术大师获得该奖项,占授奖总数的29%。
但近两年(2012、2013),没有高校科学家获此殊荣。
37
二、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基本情况 (一)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设置 (二)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审批 (三)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工作情况
(四)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 (五)第七批查新站的评审情况 (六)第七批查新站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38
(一)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设置 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分别在直属高校中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
由于学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规范高校科技查新机 构,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工作全过程中 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2003年教育部进行了高校科技 查新机构的重新认定工作。
39
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分别设立了七批共计102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
第一批:29所 第二批:14所 第三批:14所 第四批:10所 第五批:11所 第六批:6所 第七批:18所
40
综合类(19所)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苏州大学 暨南大学 河南大学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宁波大学
41
理工农类(2所)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42
理工类(61所) 北京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江南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西南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福州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蒙古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常州大学 广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盐城工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42
43
农学类(11所)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44
医学类(9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遵义医学院 广东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45
(二)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审批情况 1.审批程序 2.申请条件 3.评审标准
46
1、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审批程序(三级审批)
第一级评审:通信评审 将申报学校的材料分别送11名专家进行通信评审,按照平均分高于750分或半数以上专家同意的原则,确定进入第二级评审的高校。 第二级评审:实地考察 组织同行专家,对进入第二级评审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学校汇报;专家提问;现场考察;专家打分并写出评审意见)。 第三级评审:专家评审会 将两级评审的结果按照30%和70%权重加权,排序后提交专家评审会。最终由专家会推荐拟设立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报部领导批准。
47
2、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申请条件 1. 有独立法人资格; 2. 有15年以上与查新专业范围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源或数据库;
3. 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并已用于开展查新工作; 4. 有3名以上(含)取得教育部科技查新员资格证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审核员 5. 有1名以上(含)取得教育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具有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审核员; 6. 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和一定的查新工作经历。
48
3、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评审标准 1. 文献资源:期刊、工具书、数据库、联机系统等。 2. 人员结构:数量、文化程度、专业背景、职称、外语
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事查新的时间以及专业培训情 况等。 3. 工作环境与设备条件:国内外网络访问能力、资源更 新能力等。 4. 业务状况:业务流程、总业务量、年均业务量以及查 新报告质量等。 5. 内部管理:领导支持情况、内部规章制度等。 6. 科研与奖励:发表论文情况、获奖情况等。
49
(三)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工作情况 1. 查新业务情况 2. 查新人员状况 3. 查新机构管理情况
50
1. 查 新 业 务 情 况 2004年共完成查新5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190件;
2005年共完成查新8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203件; 2006年共完成查新11088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258件; 2007年共完成查新17536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308件; 2008年共完成查新22265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391件; 2009年共完成查新27041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404件; 2010年共完成查新32054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478件; 2011年共完成查新38179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489件; 2012年共完成查新41448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531件; 2013年共完成查新41931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499件。 注:2009年开始,仅统计加盖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公章的报告数量。
51
2004~2013年均查新量 531
52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查新总量 校内查新量所占比例
校外查新量所占比例 2005年 8732 52% 48% 2006年 11088 2007年 17536 2008年 22265 51% 49% 2009年 27041 45% 55% 2010年 32054 44% 56% 2011年 38179 42% 58% 2012年 41448 39% 61% 2013年 41931 由此看出教育部查新工作站不仅为本校科研服务,同时也为社会 上的其他科研部门提供了服务。
53
2. 查 新 人 员 状 况 查新站在保持原有查新员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校学科 特色,补充了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查新员,并组织他
们参加了查新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了检索技能、查新 管理、查新报告的撰写、科技查新新颖性的分析判断 等知识,为查新站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仅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好评,也为教育部科技查新 工作站赢得了良好的信用和声誉。
54
至2013年底查新站人员情况: 共有专职查新人员781人、平均每所查新站9.3人; 共有兼职查新人员794人、平均每所查新站9.5人;
共有审核员364人、平均每所查新站4.3人。
55
截止2014年: 共有197名查新员证书过期; 共有30名审核员证书过期。
56
3. 查 新 机 构 管 理 情 况 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查新站的建设, 在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到
目前为止,教育部查新站所依托的学校图书馆的年 平均经费超过1600万元。 查新站都制定了较完整的科技查新规章制度以及业 务流程。
57
有些学校还建立了查新管理系统,利用互联 网对查新项目进行网上服务。 对查新项目进行信息反馈调查和课题跟踪; 不仅促进了查新工作的开展,也为查新站争 取了长期服务对象,促进了查新业务水平和 服务质量的提高。
58
(四)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查新工作,规范查新机构 的行为,保证查新工作的质量,使科技查新工作成
为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条件,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 年4月13日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教 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意见》(教技发厅[2004]1号), 文件从三个方面对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工作进行 了全面的阐述。
59
1. 建立健全有利于查新机构发展的管理体系 从7个方面规定了教育部查新机构的性质、工 作准则、申报程序和条件、管理机构等。 2. 进一步明确查新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从6个方面详细规定了教育部查新机构应遵循 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业务范围以及配合学校 科研管理部门为学校科研提供服务等。
60
3. 加强对查新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从6个方面对查新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做出规定,特别强调了教育部对查新机构实行年检制度。 年检时间为每年第一季度。查新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认定机关提交年检材料。未按规定时间申请年检的查新机构,视为自动放弃科技查新业务资质。
61
(五)第七批查新站的评审情况 第七批科技查新站申报工作于2014年5月底结束,共有49家高校科技查新机构申报。
形式审查合格的机构有39家,包括:新申请的26家机构、2012年教育部指定的筹建机构6家和申请升级的7家机构。 2014年6月启动查新站的三级评审工作。
62
(五)第七批查新站的评审情况 1、通讯评审情况 每个申请机构送11个同行专家评审,评审意见回收率100%;
新申请26所高校中:750分以上17所,750分以下9所; 申请升级或增类的7所高校中:同意票数在二分之一(含)以上的学校有6所。
63
(五)第七批查新站的评审情况 2、专家实地考察 共有17所高校进入第二轮实地考察; 3名正高职专家组成实地考察专家组进行现场考评;
查新报告的质量是实地考察的重点。
64
(五)第七批查新站的评审情况 3、专家评审会 新申请的17所、2012年筹建的6所、申请升级和增类的6所的高校进入最终专家评审会。
每位专家需审阅所有申报材料;每份材料由3名主审专家重点审查;专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自独立投票。 18所新申请机构和4所申请升级的机构投票过半数。 报部领导批准
65
(六)第七批查新站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1. 国内外查新比率明显偏低 2. 查新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查新人员专业背景配置不合理
4. 专职查新员培训力度不够,缺乏查新领军人物 5. 部分查新站查新数量过少
66
三、关于查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1、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 2、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3、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67
1、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指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 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 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其中在“科技咨询服务”中强调“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 利用,支持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 务”,将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作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68
如何有利于科技创新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注重科研过程查新 时刻关注国内外科研动态和科技发展
69
2、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密切结合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过程 密切结合青年教师培养过程 在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70
3、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保证全流程的规范 保证整个查新过程的规范(按照“教育部规范”、“科技查新手册”执行) 做出规范的查新报告
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71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