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语 文 七年级上册 新课标(RJ).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语 文 七年级上册 新课标(RJ)."—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 文 七年级上册 新课标(RJ)

2 章节复习 单元复习一 单元复习二 单元复习三 单元复习四 单元复习五 单元复习六

3 章节复习 专题复习一 字词 专题复习二 名句默写 专题复习三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专题复习四 名著导读 专题复习五 语言运用
专题复习一 字词 专题复习二 名句默写 专题复习三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专题复习四 名著导读 专题复习五 语言运用 专题复习六 综合实践活动 专题复习七 现代文阅读训练

4 章节复习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第六单元过关测试卷

5 章节复习 阶段综合测试卷一(月考一) 阶段综合测试卷二(期中)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 阶段综合测试卷四(期末一)
阶段综合测试卷五(期末二)

6 章节复习 专题测试卷一 字词积累 专题测试卷二 修改病句 专题测试卷三 语言运用 专题测试卷四 综合性学习 专题测试卷五 古诗词阅读
专题测试卷一 字词积累 专题测试卷二 修改病句 专题测试卷三 语言运用 专题测试卷四 综合性学习 专题测试卷五 古诗词阅读 专题测试卷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测试卷七 现代文阅读(一) 专题测试卷八 现代文阅读(二)

7 单元复习一 语文·新课标(RJ)

8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一┃ 复习重点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汇,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脉络。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及用法。 语文·新课标(RJ)

9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hàndàn zuàn zhàn nì dǎo línɡ diāo huǎnɡ jiá nèn
  chāi   bàn 语文·新课标(RJ)

10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树chà(  ) 寂mò(  ) 憔cuì(  ) mǒ(  )眼泪 荡yàng(  ) wān(  )豆 水波línlín (   ) 粼粼 语文·新课标(RJ)

11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攲斜(   )   拆散(   ) 祷告(   ) 荫蔽(   ) 霎时(   ) 笑柄(   ) 倾斜 拆开  庇护 祈祷 刹那 笑料 语文·新课标(RJ)

12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A 语文·新课标(RJ)

13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D.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就觉得对不住她。 D [解析] D项中缺少主语“我”。 语文·新课标(RJ)

14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6.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能全怪我吗? 这能怪我吗? 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 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难免会失败。 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C 语文·新课标(RJ)

15 单元复习一┃ 基础积累 7.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的文学家___ _ (人名),1913年获________文学奖。 (2)《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____________》,原书是________(朝代)____ __(人名)组织编写的。 (3)《荷叶 母亲》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印度 泰戈尔 诺贝尔 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 刘义庆 冰心全集 冰心 繁星 春水 往事 寄小读者 语文·新课标(RJ)

16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子应是忘年交 冯骥才
①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②我问他:“你哪来的钱?” ③“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 ④“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 语文·新课标(RJ)

17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⑤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地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地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语文·新课标(RJ)

18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⑥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⑦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⑧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地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享受——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 语文·新课标(RJ)

19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⑨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 ⑩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 ⑪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地做着父亲。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弄不好还可能会失去他。 语文·新课标(RJ)

20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⑫人们把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给“代沟”这个字眼儿,却不清楚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 ⑬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我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尊重?他也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文学在他心里也同样的神圣?我由此还想到,照看过他的一位老妇人说,他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从未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当我把这些不曾留意的许多细节,与他中学时代就自己缴学费的事情串联一起,我便开始一点点向他走近。 ⑭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直到 语文·新课标(RJ)

21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今天我才探进头来。 ⑮被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人也是一种幸福。 ⑯当我看到了他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与他相处的方式。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 ⑰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才介入进来。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习惯于克制激动,同时把这激动用隐藏的方式保留起来。 语文·新课标(RJ)

22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⑱我们的性格刚好相反,我却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比方我在书店买书时,常常会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回家后便不吭声地往他桌上一放。他也是为我这样做事。他不喜欢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样的必然。如果这需要印证,就去看一看他的眼睛——儿子望着父亲的目光,总是一种彻底的忠诚。所以,我给他翻译的埃里克·奈特那本著名的小说《好狗莱希》写的序文,故意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忠诚的价值胜过金子。 语文·新课标(RJ)

23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⑲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义。但长大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圆满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拥有了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 (选自《意林》,有删改) 8.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 [解析] 不设统一答案,与示例意思接近即可。 [答案] 示例一: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词典解释)示例二: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成为互为知己的朋友。(文意诠释) 语文·新课标(RJ)

24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9.选文除去第⑲段之后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面是第二部分的起止段,正确的一项是(  ) A.⑥—⑩     B.⑦—⑪ C.⑦—⑫ D.⑥—⑫ B [答题指导] 解答此题需要分析各段之间的关系,根据记叙的顺序理清脉络。 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1.辨别文章的记叙顺序;2.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3.分析各语段之间的关系。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语文·新课标(RJ)

25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0.当“我”认识到“代沟”不足以阻碍父子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 ①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②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③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④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答出两点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26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1.选文中有许多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刻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结合下文理解“我”在“忙碌”什么?对什么“糊涂”? (2)“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 句中加点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的什么? (3)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 “我”儿子具体有哪些“发光的事物”?                    . 语文·新课标(RJ)

27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答题指导]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需要从语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特殊词语的运用、语言的表达效果及感染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归纳。 [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 3.分析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 4.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 5.根据感受组织语言,完成题目。 语文·新课标(RJ)

28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答案] (1)忙碌:“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或忙于工作(写作)。糊涂: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或对儿子的一切不了解(一无所知)。 (2)表现出作者做父亲的天职、天性,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或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心灵感应(父子连心)——爱子心切,无所畏惧。 语文·新课标(RJ)

29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3)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从未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自己缴学费。 语文·新课标(RJ)

30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2.围绕问题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下面的一个问题来回答。(要求:说真话、心里话,50字左右) (1)若是,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与作者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2)若不是,你希望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向冯骥才学习什么? (3)若介于两者之间,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闪光处?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答案] 略。 语文·新课标(RJ)

31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语文·新课标(RJ)

32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离开。 通“否”。 拉。 约定。 才。 回头看。 语文·新课标(RJ)

33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案] 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1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1)(  )过中不至。 (2)(  )去后(  )乃至。 太丘 语文·新课标(RJ)

34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认为陈太丘轻视自己,非常生气,因此怒责太丘。 C.“家君”“尊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陈太丘与友期》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深情。 A 语文·新课标(RJ)

35 单元复习一┃ 阅读理解 17.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答案] 示例:待人要有礼貌,要讲究诚信。 语文·新课标(RJ)

36 单元复习二 语文·新课标(RJ)

37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二 ┃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及文言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识记文中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感知文意,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及作用。 3.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6.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语文·新课标(RJ)

38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jiào zhàn lì zhū hóng huì gāngà zhì là zhuó gǔn yú
bǐng méng chuò dāi gōng 语文·新课标(RJ)

39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én(  )香   kē(  )头   时chen(  ) tuì(  )色 cuō(  )捻 huǎng(  )然 迁xǐ(  ) yào(  )匙 开zhàn(  ) pì(  )如 mì(   )食 预zhào(  ) jié(  )然 繁yǎn(  ) pēn(  )水 利zhǎo(   ) 筑cháo(  ) zhàng(  )红 语文·新课标(RJ)

40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 弧形    安然无恙  高嶦远瞩 疮疤    淬然长逝  眼花缭乱 脍炙人口  侧隐之心  略胜一筹 戛然而止  风糜一时  虚张声势 [答案] 嶦—瞻  淬—猝  侧—恻  糜—靡 语文·新课标(RJ)

41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A [解析] “狡猾”一词是贬词褒用,意思是“调皮机灵”。 语文·新课标(RJ)

42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5.选词填空。 (1)孩子们是多么________(擅长、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2)这时候蔡老师________(援助、帮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______(安慰、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3)我还记得,放假前我________(默默、悄悄)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4)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________(回忆、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善于 援助 劝慰 默默 记忆 语文·新课标(RJ)

43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语文·新课标(RJ) 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深深地记在心里。 形容非常静。 语文·新课标(RJ)

44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7.文学常识填空。 (1)《我的老师》的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时代)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其有著名的代表作散文集《______________》和长篇小说《________》。 (2)《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____________,美国女_____家、_____家。代表作:自传性小说《_________》《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 魏巍 当代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东方 海伦·凯勒 教育 我的生活 语文·新课标(RJ)

45 单元复习二┃ 基础积累 (3)温斯顿·丘吉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3年______________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__________,被认为是__________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_____ _____的胜利。 政治家 画家 演说家 作家 记者 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 20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语文·新课标(RJ)

46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请您记住我 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人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语文·新课标(RJ)

47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遒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 语文·新课标(RJ)

48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 语文·新课标(RJ)

49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语文·新课标(RJ)

50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得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原文有删改) 8.文段运用第________人称的口吻,按照________顺序,以 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这件事。 时间 冬梅精心绣制出漂亮的手绢,终于 手绢 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语文·新课标(RJ)

51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9.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题指导]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分析时要抓住关键词,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其作用。 描写方法的分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文·新课标(RJ)

52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4.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答案] 心理描写 语文·新课标(RJ)

53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10.本文的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分析。 [答案] 使文章跌宕多姿,波澜起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画线句中的“近了,近了”最终又“停住了脚步”的曲折描写,不仅激起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心理,而且使之对冬梅精美的手绢是否能被老师发现,产生了更强烈的关注之情。 语文·新课标(RJ)

54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11.第④段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绣了“冬梅”两个字?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因为冬梅是一个成绩长相均一般,性格内向而又极普通的女孩,她非常想进步,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为此,她熬夜绣制了一条精美的手绢,并工整地绣上自己的名字,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给老师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 语文·新课标(RJ)

55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文·新课标(RJ)

56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有害。 喜欢,爱好。 B 语文·新课标(RJ)

57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14.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15.用原文填空。 (1)选文中讲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发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文·新课标(RJ)

58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1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徙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答案]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语文·新课标(RJ)

59 单元复习二┃ 阅读理解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答案] (示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之。”(《学而》)意思是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语文·新课标(RJ)

60 ┃综合性学习┃ 单元复习二┃ 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17.某处草坪要立一块告示牌,告诫人们不能踩踏草坪,下列各条你认为最好的一项是( )
17.某处草坪要立一块告示牌,告诫人们不能踩踏草坪,下列各条你认为最好的一项是(  ) A.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 B.禁止践踏草坪,违者罚款! C.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 D.小草纤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住你粗暴的践踏? C [解析] C项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 语文·新课标(RJ)

61 单元复习二┃ 综合性学习 18.请为学校以下场所分别设计一句生动形象的广告语。 锻炼场 阅览室 水池 教室门 [答案] (示例)锻炼场: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姿。 阅览室:求知而来,载知而归。轻轻地,我来了;悄悄地,我走了。 水池:希望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教室门:该出手时莫出脚。 语文·新课标(RJ)

62 单元复习二┃ 综合性学习 19.赏析下面的广告语。 绽放水般滋润,挥洒钻石亮彩,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 欣赏: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美宝莲唇膏__________ ______的特点,深入了消费者的心里,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比喻 滋润、闪亮、漂亮 20.请为你家即将开业的网上花店、书店命名。(要求形象生动) 花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语花香、花好月圆、花之物语等。 黄金书屋、求知书屋、思想方舟等。 语文·新课标(RJ)

63 单元复习二┃ 综合性学习 21.你校响应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于下周一启动“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 [知识链接] “图书漂流”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的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拾取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可能让志趣相投者因此结为好友。 语文·新课标(RJ)

64 单元复习二┃ 综合性学习 [答案] ①传递知识,让书香远播。②以书为媒,广交朋友。③传递文明,传递诚信,传递和谐。④好书共享,经济实惠。(意思对即可) (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答案] 示例一:让我遇到更多像你一样喜爱我的朋友吧!示例二:你不是我的终点站。示例三:我的愿望是漂流。 语文·新课标(RJ)

65 单元复习三 语文·新课标(RJ)

66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三┃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感知文意,概括要点。
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4.品味散文及诗歌优美的语言。 5.掌握律诗特点,背诵古诗词名句。 语文·新课标(RJ)

67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hè niàng jǐ kān báo zǎo jì zhù chéng biān zài jiù
quán 语文·新课标(RJ)

68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朗rùn(  ) wǎn(  )转 liáo(  )亮 hōng(  )托 肥shuò(  ) qī(  )息 liáo(  )廓 枯hé(  ) shū(  )忽 梦mèi(  ) 3.补全下面的四字词语。 花枝(  )(  )   繁花(  )(  ) 呼朋(  )(  ) 寒来(  )(  ) 语文·新课标(RJ)

69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朗润(明朗润泽)   不足(不够) 黄晕(昏黄不明亮) 客路(旅途) B.卖弄(炫耀) 清冽(水清澈) 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星汉(银河) C.烘托(衬托) 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寥廓(高远空旷) 暖树(温暖的树) D.舒活(舒展,活动) 竦峙(高高地挺立) 梦寐(睡梦) 响晴(天空中晴朗无云) C [解析] C项“暖树”是指向阳的树。 语文·新课标(RJ)

70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5.下列与课文的句子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 [解析] C项应是“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语文·新课标(RJ)

71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6.文学常识填空。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北京人。他是我国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等。 老舍 舒庆春 舍予 现代 作家 戏剧家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 茶馆 龙须沟 语文·新课标(RJ)

72 单元复习三┃ 基础积累 7.背诵默写。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_____ _____,______ ___。 (3)《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6)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水何澹澹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语文·新课标(RJ)

73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塞外的春天①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 语文·新课标(RJ)

74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草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会飘几片 语文·新课标(RJ)

75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草,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楼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 语文·新课标(RJ)

76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 语文·新课标(RJ)

77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注】 ①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梁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居台湾。 语文·新课标(RJ)

78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8.本文第②~⑤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 、 、 、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画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的。 百鸟报春图 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时间 [答题指导] 答题方法:审题时从题目中寻找暗示,同时推敲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概括要点,按照要求组织语言、拟定答案。如有答案示例,则尽量使自己的答案句式、语言风格等与示例一致。 语文·新课标(RJ)

79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语文·新课标(RJ)

80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答题指导] 从修辞方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语言,首先要从熟悉的比喻、拟人、排比入手,准确判断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赏析。比喻一般可分为明喻(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等)、暗喻(比喻词有成了、是等)、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 修辞方法的作用:1.比喻:可使所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讲述道理时用浅显易懂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地理解。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语文·新课标(RJ)

81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2.比拟。生动、形象,同时还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模式: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2)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语文·新课标(RJ)

82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10.“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 [答案] 示例:因为“我”听到大雁“嘎嘎”的叫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远离家乡,有去无还。 11.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 语文·新课标(RJ)

83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 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 语文·新课标(RJ)

84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语文·新课标(RJ)

85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了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 语文·新课标(RJ)

86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于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 语文·新课标(RJ)

87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语文·新课标(RJ)

88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2.第②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 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语文·新课标(RJ)

89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13.文中竹的“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空”是本质,“直”是表象,“淡”是升华;“空”“直”是基础前提,“淡”是发展提高。 14.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 [答案] 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语文·新课标(RJ)

90 单元复习三┃ 阅读理解 15.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 [答案]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 16.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 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原里的其他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时,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语文·新课标(RJ)

91 单元复习四 语文·新课标(RJ)

92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四┃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成语的正确使用;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感知文意,概括要点。 3.掌握欲扬先抑等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5.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语文·新课标(RJ)

93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四┃ 基础积累 chī yòu mì níng xuàn chuò hǎn yū liǎn bèng zhàn
āotū zhù línxún 语文·新课标(RJ)

94 单元复习四┃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uān(  )腾    shùn(  ) 间 sǒng(  )立 训jiè(  ) bēi(  )微 宽shù(  ) 酒niàng(  ) 笼zhào(  ) tiǎo(  )逗 仙露qiónɡ(  )浆 3.补全下面的四字词语。 瘦骨(  )(  )  头晕(  )(  ) 小心(  )(  ) 心惊(  )(  ) 一丝(  )(  ) 忍俊(  )(  ) 语文·新课标(RJ)

95 单元复习四┃ 基础积累 4.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凝视[    ] 震撼(    ) 繁密(    ) 庸碌(    ) 纳罕[    ] 屹立(    ) 稀零(    ) 训诫[    ] 注视(凝望) 震惊 繁茂 平庸 惊奇(诧异) 挺立 稀疏 告诫(教导) 5.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2)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 (3)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4)忍不住笑。(    ) 小心翼翼 心惊肉跳 一丝不苟 忍俊不禁 语文·新课标(RJ)

96 单元复习四┃ 基础积累 6.文学常识填空。 (1)《蝉》的作者是________,本名________,香港作家。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一只病蝉的细致观察和朋友对_______________的介绍,由衷地赞美了_____________。 (2)《贝壳》的作者是__________,台湾画家、________,有诗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等。 (3)《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紫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______________,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惧;人生,也应该是_________ 。 小思 卢玮銮 蝉的生命历程 生命的珍贵 席慕蓉 作家 七里香 有一首歌 宗璞 无止境的 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语文·新课标(RJ)

97 单元复习四┃ 基础积累 (4)《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_》。《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礼”。 7.背诵默写。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________________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曰:_____________。 学记 小戴礼记 周礼 仪礼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用信念凝成的海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也 语文·新课标(RJ)

98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许子午兰 张丽钧
①友人赠我一盆伶仃的植物,瘦长的叶子,顶部举着一簇花苞,那花苞左右分披着,一律是待放的姿态。友人告诉我说,这植物,脾性怪,偏在夜半开花,因而得名“子午兰”。 ②那夜为安妥几行文字,熬到很晚。忽而想起子午兰,该正是开花的时候吧?揿亮阳台的灯,果然看见子午兰开得正好!但与我凭空猜想的不一样,不是热烈地全部绽放,而是仅开了一朵花。紫蓝颜色,指甲盖般大小,精致的花瓣,更加精致的花蕊, 语文·新课标(RJ)

99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单单薄薄的样子,却不失风致——真个是禁得起端详的一种花呢! ③次日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探头去看那朵子午兰,已经不十分精神了;中午下班回家再看时,却早谦卑地垂了头,寻不到半点儿昨夜的姿容。 ④那些日子特别喜欢熬夜,熬到夜半时分,去看每次只开一朵的子午兰。有时分明看到分披两侧的花苞各自预备好了一个鼓胀胀的花蕾,在心里跟自己说:这回,可要开出一对姊妹花了!然而,那两个花苞仿佛决心捍卫某种风格,夜半依然是一枝独放,另一枝呢,自然排到了次日。 ⑤就这样一天一朵地被美好地吊着胃口。二十多个花苞,足足赚走了我二十几日的快乐。 语文·新课标(RJ)

100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⑥很情愿为这棵子午兰付出些快乐的遐想。想她定然是不畏惧寂寞的一种花:不但选择了深夜,而且选择了独放。对着静静绽放的一朵紫蓝小花,总有向她诵读老杜那两句靓诗的冲动:“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嘿,你没觉出“商量”这个词用得妙极吗?设若我的子午兰也需要“商量”,她们该用怎样细嫩的嗓音呢?呢喃说着次第展露芳菲心事的话题,连枝叶都给薰香了呢!不想邀宠,无意争妍,慢条斯理地说出一个个漂亮的心愿,在完成了与星光的神秘对话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凋萎了自己。如果这一株植物也拥有一个小小的心,它一定是淡定的,从容的,也无疑是聪慧的,睿智的。太欣赏它那么妥帖地安排好了自己的花期,努力迁延了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 语文·新课标(RJ)

101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⑦如果,如果上帝也让我开出自己的一种花,昨天的我,或许会在选择的时刻惶惑,因为我同时爱着许多种花,掂量中,我定会被不得已的扬弃轻轻折磨;但是,今天,我已毅然决定让自己开成子午兰!不在喧嚷的时刻喋喋不休地诉说,不在阳光与尘土交织的天空下迫不及待地披露心迹。珍藏着一个紫蓝色调的愿望,面对自己的灵魂,悄然打开。借一方无形的镜子,照见自己的无瑕容颜。在这个“凋谢”无情地觊觎着每一个无辜生命的世界上,我愿意学着子午兰的样子,每天让自己开出一朵花,不急于和盘托出满心锦绣,不迫着他人喝彩,认真掐算着,精心安排好每一个日子,细水长流地支付自己的美丽心情。只要有花可 语文·新课标(RJ)

102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开,就不允许生命与暗淡为伴。而当凋谢必然降临,就在自己的花影中欣然谢幕,不怨艾,不盘桓,走得果决而又凛然。 ⑧心许子午兰。唯愿我的爱从尘世的喧嚷中沉静地滤出,作别繁复与火爆,携着一个简约的梦想,步入一种全新的纯美境界…… 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友人赠我一盆伶仃的植物。 . [答案] 指子午兰叶子瘦长,花苞稀疏。 (2)而当凋谢必然降临,就在自己的花影中欣然谢幕。 . [答案] 生命结束前对生命的感谢,对这个世界的告别。 语文·新课标(RJ)

103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9.“我已毅然决定让自己开成子午兰”,“我”为什么会毅然决定让自己开成子午兰? [答案] 因为“我”欣赏子午兰的淡定、从容、聪慧、睿智。 10.文中哪里说了子午兰的淡定、从容、聪慧、睿智? [答案] 淡定:“不想邀宠,无意争妍。”从容:“不急于和盘托出满心锦绣。”聪慧:“妥帖地安排好了自己的花期。”睿智:“努力迁延了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 语文·新课标(RJ)

104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答题指导] 答题方法:先体会加点的词语突出了子午兰的什么特点,然后联系主题,分析与主题的关系。 作用: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答案] 加点词语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突出了文章主旨。 语文·新课标(RJ)

105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12.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借小小的子午兰,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指导] 托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寄情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写作手法的分类:1.象征;2.衬托;3.对比;4.托物言志;5.欲扬先抑;6.欲抑先扬;7.借景抒情;8.以小见大。 写作手法的作用:1.象征:寓意深刻,表达含蓄。2.衬托:使形象更加鲜明。3.对比: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4.托物言志:将事物表现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语文·新课标(RJ)

106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感。 6.抑扬结合:通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突出人物特点或点明文章主旨。 7.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答案] 表达了对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的欣赏和赞美,并表达了对简约、纯美境界的向往之情。 语文·新课标(RJ)

107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yáo zhǎng yuè 语文·新课标(RJ)

108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好、美。吃。 甘美。 自我勉励。 良好。 连词,所以。 语文·新课标(RJ)

109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1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答案]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甘美。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答案]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知识哪里存在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哪里的知识不通,理解不了。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答案]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答案] 知道哪里的知识不通,理解不了,然后就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答案]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语文·新课标(RJ)

110 单元复习四┃ 阅读理解 16.本文集中论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 ____的道理。 教与学互相促进 17.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入“ _________ _________”,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_____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教学相长 语文·新课标(RJ)

111 ┃综合性学习┃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我们几乎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我们的生活确实充满了七色阳光。然而,即便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短暂的阴云。成长中的少年渐渐步入青春,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它。七年级将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各题。 18.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语文·新课标(RJ)

112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答案] 示例:①烦恼随青春而来,让智慧接踵而至。②快乐成长,烦恼如风。③烦恼是一个人成长的“资本” 。④成长烦恼共探讨,排忧解愁同欢笑。⑤让我们扬起快乐的风帆,用大家的智慧,消除我们的烦恼。⑥你烦,我烦,大家烦,成长好烦;你想,我想,大家想,解决不难。 19.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本次活动,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活动形式以达到预期效果?(至少写出三种) [答案] 示例:办手抄报、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举行演讲比赛、举办故事会。 语文·新课标(RJ)

113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20.如果在这次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开场白? [答案] 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蓦然回首,我们已走过十几度春秋。伴随时光的飞逝,我们的烦恼也与日俱增。不过,这是成长的一个标志,不必惧怕,敞开我们的心扉,把你的烦恼、忧愁告诉大家。再多的烦恼除以××(班级人数),也会化解很多,再少的帮助乘以××(班级人数),也会受益不少。下面,活动正式开始。 语文·新课标(RJ)

114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21.七年级(1)班将召开“我向同学诉烦恼”的主题班会,请设计活动步骤。 (1)主持人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持人总结,宣布活动结束。 学生互诉烦恼。 寻求解除烦恼的办法。 语文·新课标(RJ)

115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22.七年级(2)班将举行“走出阴霾,抛开烦恼”的演讲比赛,假如你是参赛选手,活动前将做哪些准备? (1)收集整理演讲材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熟悉演讲材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写演讲稿。 请老师、同学指导演讲。 23.为使选手顺利参加比赛,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示例:①演讲的材料要典型,能给人以触动和激发。②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要配以恰当的手势。 语文·新课标(RJ)

116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24.七年级(3)班将举行“微笑面对成长烦恼”的故事会,请设计活动步骤。 (1)主持人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持人总结,宣布活动结束。 选手讲述名人笑对成长烦恼的故事。 老师点评,同学谈感受。 25.你班准备办一期有关“成长烦恼”的板报,请你至少设计两个栏目,并将栏目名称写下来。 [答案] 示例:①少年也识愁滋味 ②名人烦恼知多少 ③消除烦恼的方法和诀窍 语文·新课标(RJ)

117 单元复习四┃ 综合性学习 26.晓明成绩优异,但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妈妈为此批评了晓明,晓明为此很烦恼。如果你是晓明的好朋友,你如何劝勉他? [答案] 示例:晓明,别烦恼,鼓足勇气,面对挫折,把这些化为前进的动力,相信一定能给妈妈和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语文·新课标(RJ)

118 单元复习五 语文·新课标(RJ)

119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五┃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准确理解词语含义;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及用法。 语文·新课标(RJ)

120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huàn hái tàn qián cáng cōng yǎ qiǎo chèn lüè shǔn
zhuó luán shà yùn zhào ɡān fèi 语文·新课标(RJ)

121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ì(  )去 万zǎi(  )   fǔ(  )朽 qū(  )壳     zhòu(  )纹 dàng(  )案   háng(  )船 猛mǎ(  )   zhuó(  )越 轻yíng(  ) 操zòng(  ) lǚ(  )行 guǐ(  )道 xián(  )舱 海yù(  ) tǐng(  )立 语文·新课标(RJ)

122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观测 摇远 小心翼翼 昂首挺立 B.轨道 畅谈 剧烈振动 胜利着陆 C.精确 故障 缓缓上升 手工操纵 D.溅落 采集 直指篮天 一叶孤舟 C [解析] A项中“摇”应为“遥”;B项中“振”应为“震”;D项中“篮”应为“蓝”。 语文·新课标(RJ)

123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4.根据所给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1)远古的时代。(    ) (2)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 (3)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 (4)指动物界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5)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 (6)即将出现的迹象。(    ) (7)安静。(    ) 太古 预兆 可望而不可即 弱肉强食 喑哑 征兆 静谧 语文·新课标(RJ)

124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5.文学常识填空。 (1)《河中石兽》作者是________,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2)《绿色蝈蝈》的作者是________,法国著名________家,本文选自《____ ______》。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法布尔 昆虫学 昆虫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RJ)

125 单元复习五┃ 基础积累 6.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2)________________,月晕午时风。 (3)东虹轰隆,____________。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 朝霞不出门 日晕三更雨  西虹雨 可据理臆断欤 语文·新课标(RJ)

126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中老人——高鸣鹤 赵 子
赵 子 生活在北美洲的滨鸟类高鸣鹤的叫声十分响亮:“噜!科呖噜!”喇叭声似的,所以人们叫它们高鸣鹤。在墨西哥沿海地区,人们又称高鸣鹤为“水中老人”。 “水中”两字好理解,高鸣鹤爱水,大部分时间在湿地里过。 在池塘与河流等湿地里长着香薄、灯芯草及其他植物,还有许多蓝蟹、蛤、蜗牛等水生动物,高鸣鹤是杂食动物,这些植物与动物都是高鸣鹤的美味佳肴。 语文·新课标(RJ)

127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高鸣鹤喜欢每年春季在同一个地方筑巢,巢通常筑在湖泊、池塘或水草地里。高鸣鹤用灯芯草和其他植物筑巢,并狡猾地把巢筑在14~28厘米深的水中,四面环水的巢有助于保护蛋和幼雏不受捕食动物的侵袭。 人们为什么称高鸣鹤为“老人”呢?让我们再来看看高鸣鹤的一些生活习性吧。 高鸣鹤是非常大非常强健的鸟,一只完全长大了的高鸣鹤体高1.5米,展开翅膀的时候,翅展宽达2米。高鸣鹤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除了嘴部有些黑色和头部的红色斑外,翅膀收拢时,成年高鸣鹤看起来完全是白色的。这种简单的体色和它们单纯的择偶习惯一致:高鸣鹤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高鸣 语文·新课标(RJ)

128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鹤一旦选择伴侣便会相伴终生,不离不弃。除非两只鹤中的一只死去,剩下的那只才会重新选择伴侣。 这种笃定的婚姻观是从自由恋爱开始的。在一个接近成年的鹤群里,高鸣鹤互相接触,以共同觅食、休憩作为求偶的开始。如果两只鹤彼此倾心,便会共舞。一只鹤低下头,振动翅膀炫耀白色的飞羽,随后在空中跳起来,双腿伸直,头指向天空;另一只鹤一边点头振翅,一边跑向它的配偶。然后两只鹤上下跳跃、低头、展翅、舞蹈,持续几分钟。共舞后结合的两只鹤便会离开鹤群,建立自己的新家。 高鸣鹤是优秀的父母。它们在避开捕食它们的动物的安全地带筑巢。一旦雌鹤生下蛋,父母双方都要孵蛋。高鸣鹤通常产两 语文·新课标(RJ)

129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只蛋,前后相差两天。蛋呈浅棕色,带深紫棕色斑点。做父母的高鸣鹤轮流孵蛋,一方坐巢孵蛋时,另一方到附近觅食或休息,同时赶走或引开捕食的动物与闯入者。经29~30天的孵育,小高鸣鹤就破壳而出了!通常,两只蛋只有一只能够成活。小高鸣鹤出壳后,父母高鸣鹤立即又担当起照料小鹤的重任。它们用长而有力的嘴戳击蟹、虫子或蛤之类,捣碎后喂给幼雏吃。在小高鸣鹤孵出的头几个星期里,父母高鸣鹤寸步不离地看护着小鹤,生怕小鹤受一丁点伤害,真是让人感动。 如此看来,高鸣鹤的“老人”之称是否来自它们稳定笃实的婚姻与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优秀父母形象呢?因为老人总是德高望重的,所以墨西哥人赞誉高鸣鹤为“水中老人”。 语文·新课标(RJ)

130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7.高鸣鹤有哪些生活习性? [答案] 生活在水中,在湿地里筑巢;杂食动物,以湿地的植物和小动物为食;雌雄高鸣鹤结合后终生相伴;雌雄高鸣鹤共同孵化、抚养、保护幼鹤。 8.说明文就语言来看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你觉得本文属于哪一种?并请简要分析。 [答题指导] 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一是准确,二是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共同特点。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而谈的。做 语文·新课标(RJ)

131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可以选择一句话作为例子。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以及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答案] 属于生动说明文。本文语言生动,表现在:多处运用描写,描写高鸣鹤的声音,描写高鸣鹤的择偶过程;通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高鸣鹤人格化。 语文·新课标(RJ)

132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9.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指导]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下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使说明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2.作比较:可以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语文·新课标(RJ)

133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4.列图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有些事物的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些解释。 6.打比方:可以将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7.摹状貌:可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引用: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分类别:可以帮助读者掌握事物特征,头绪分明。 语文·新课标(RJ)

134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10.列数字:可以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摹状貌。形象具体地描绘了高鸣鹤择偶的过程。 语文·新课标(RJ)

135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 语文·新课标(RJ)

136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离去。 倒塌。 经过,过了。 推究。 语文·新课标(RJ)

137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这样。 判断动词。 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只。 但是。 语文·新课标(RJ)

138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D [解析] D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语文·新课标(RJ)

139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答案]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案]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语文·新课标(RJ)

140 单元复习五┃ 阅读理解 14.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1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141 单元复习六 语文·新课标(RJ)

142 ┃复习重点┃ 单元复习六┃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识记多音字。 2.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3.了解寓言、神话、童话等体裁的特点。 4.能区分联想和想象,掌握联想与想象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5.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及用法。 6.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语文·新课标(RJ)

143 ┃基础积累┃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chè cí cuì lùsī yīng guì chū jī cì yù jiāo sū dang
fáng cuān chū jiāo dang liàngqiàng chéng xuàn chèn jué rùn mōu zhān chán hài 语文·新课标(RJ)

144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蓼tīng(  ) 花bǎo(  ) 窗líng(  ) chéng(  )报 luán(  )生 lǎ(  )叭 头xián(  ) pìn (  )请 xūn(  )章 bì(  )下 lǒng(  )罩 驰chěng(  ) 疲惫不kān(  ) 语文·新课标(RJ)

145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3.把下列成语填写完整。 (  )(  )失马 神通(  )(  ) 举世(  )(  ) 随声(  )(  ) 耀武(  )(  ) 骇人(  )(  ) 趋炎(  )(  ) 指鹿(  )(  ) 广 无  双 附  和 扬  威 听  闻 为  马 附  势 4.根据括号里给出的意思,写出本单元中你学过的词语。 (1)除非是为了去(夸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 (2)这也真够(引人发笑,这里有荒唐之意),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 (3)这布是华丽的!(精巧细致)的!无双的!(    ) (4)他(走路不稳的样子)、跌跌爬爬地往家走。(     ) 炫耀 滑稽 精致 踉踉跄跄 语文·新课标(RJ)

146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A 语文·新课标(RJ)

147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6.下列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 A.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B.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 C.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D.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D 语文·新课标(RJ)

148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7.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D [解析] 冒号应为逗号。 语文·新课标(RJ)

149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8.文学常识题。 (1)将下列作品及相关内容连线。 《智子疑邻》     伊索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皇帝的新装》 金波 《金波作品精选》 《蚊子和狮子》 安徒生 《韩非子·说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韩非 《伊索寓言》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西游记》 语文·新课标(RJ)

150 单元复习六┃ 基础积累 (2)根据要求填空。 ①童话,常常通过丰富的_____、幻想和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本单元的《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 ___》都属于童话作品。 ②寓言,总是用__________寄寓___________。如本单元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寓言。 想象 夸张 皇帝的新装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假托的故事 深刻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语文·新课标(RJ)

151 ┃阅读理解┃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羊的名片 紫 纯
紫 纯 那天小羊的确去了小溪边,也的确遇到了狼。狼正饿得慌,于是想吃这只羊。不过这狼的智商不高,因此就显得比较仁慈,不像其他狼那样干脆利落,总觉得吃小羊之前要制造一些借口。 “你是个坏东西,”他指着小羊说,“你弄脏了我要喝的水。” 小羊眼珠一转,指出狼的第一个逻辑错误:“亲爱的狼 语文·新课标(RJ)

152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先生,我怎么会弄脏您喝的水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呀!” 狼没有回过神来,但觉得自己肯定错了。因为他在狼群里头总是认错。于是,他开始制造第二个借口: “反正你是坏东西,你去年在背后骂我。” 小羊以胜利者的姿态“哈哈”地笑了几声,指出狼的第二个逻辑错误: “亲爱的狼先生,去年我还没出生呢!所以去年我不会在背后骂您。” 再蠢的狼这时也有些恼羞成怒,加之饥肠辘辘,就露出了凶相,准备弱肉强食。 语文·新课标(RJ)

153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小羊看出了端倪,跳上一块长着青苔的岩石,摆出一个讲演的姿势,对狼说:“亲爱的狼先生,您要吃我,我是没意见的,只怕我的叔公不同意呀!” “你叔公是谁?” “白额狼王呀!” 狼没料到小家伙居然会提到自己的老板,心里有些发憷,眼里的凶光也收敛了许多。小羊的叔公只可能是老羊,这是简单的道理,但这只狼逻辑混乱,全不推理,听不出其中的破绽。 小羊不失时机地摸出一片腌过的法国梧桐叶,递给狼——原来是白额狼的名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35行字,尽是各种动物协会的名誉理事头衔,关键的一点是:住宅电话是手写的,这说 语文·新课标(RJ)

154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明了小羊的确与自己的老板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其实,这些名片是羊们统一腌制的,带在身上以防不测,小羊是第一次使用,不想就唬住了这头弱智狼。 “狼先生,”小羊得意地说,“前天我还在叔公那里参加过鸡尾酒会,怎么没有见到您呀!您大概还没有解决‘中级猛狼’的职称问题吧?” 狼神情嗒然,继而伤心不已:职称问题没有解决,就因为自己没有学历,又无一技之长,生性又有些懒惰,一周前已被老板安排下岗,在树林里饿着肚子逡巡(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不敢前进)了几日,哪里还知道举行过什么鸡尾酒会。 语文·新课标(RJ)

155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这时,小羊来了句洋文:“Can I help you?” 狼听不懂,但看懂了小羊殷切的神情,他心里一暖,脱口而出:“羊大哥,别别别!您千万别客气,我是看着个大,其实年龄小着呢!羊大哥,您看,我俩是朋友,对不对?我呢,前几天和您叔公发生了一点不愉快,被他老人家挂了起来。羊大哥能不能帮我美言几句呢?求求您了!”组织这几句话,蠢狼绞尽了脑汁,因此头有些发昏。 “没问题,没问题,谁叫我们是朋友呢?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去见我叔公,什么事都没有了。”小羊一边说,一边又摸出一张空白的腌梧桐叶,在上面沙沙地写了几行字:亲爱的叔公: 语文·新课标(RJ)

156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请一定解决这位狼先生的工作问题。 您亲爱的:咩咩 狼欢天喜地地接过这张字条,乐颠颠地跑了。小羊一阵发虚后,撒开四蹄,去找自己善良的种群。 zhàn zhī duò 语文·新课标(RJ)

157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10.从文中摘录两个成语并分别用其写一句话。 [答案] 成语示例:弱肉强食、欢天喜地。造句略。 11.本文与我们以前了解到的《狼和小羊》的寓言有什么不同? [答案] 《狼和小羊》这则寓言的结局是狼凶残地吃掉了小羊。而本文的结局是小羊骗过了愚蠢的狼,以智慧保全了生命。 12.文中是如何表现“狼”的“智商不高”的? [答案] “狼”忘记了自己的本性,要做坏事时还想要找借口;“狼”轻易地相信了“小羊”编造的谎话。 语文·新课标(RJ)

158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13.文中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说说故事“奇”在哪里?表达效果如何? [答题指导] 答题方法:先针对这则寓言最吸引人、最具感染力的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出故事的“奇”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体会表达效果。 联想与想象:寓言离不开想象,而寓言创作中的幻想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出其他相关的概念。想象: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比较具 语文·新课标(RJ)

159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体。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综合运用的。 [答案] 想象奇特体现在:精心安排了一个“弱智”的“狼”,文中令人发笑的情节,均源于“狼”的“智商不高”;巧妙地运用了当今流行的词语,如“职称”“下岗”“名片”“智商”“老板”等。效果:作者构思独特新颖,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使人读来兴趣盎然。 语文·新课标(RJ)

160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14.如何理解这篇现代寓言的寓意? [答题指导] 首先,要理解这则童话寓言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大意。其次,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从小羊和狼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寓意。结合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提炼概括寓意的角度: 1.根据因果推导进行提炼。2.根据不同对象提炼寓意。 3.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句提炼寓意。4.既可从正面提炼,也可从反面提炼。5.分别从赞美和批判的角度进行提炼概括。 [答案] 面对强大的敌人既不能畏惧,又要讲究斗争策略。 语文·新课标(RJ)

161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15.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狼欢天喜地地接过这张字条,乐颠颠地跑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续写故事。(不超过100字) [解析] 只要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即可。 [答案] 略。 语文·新课标(RJ)

162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语文·新课标(RJ)

163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sài jiàng hào zhé 精通。 带领。 喜好。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语文·新课标(RJ)

164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B 语文·新课标(RJ)

165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答案] 这怎么就不是福呢? (2)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答案] 过了一年,塞外的少数民族大举向边境地区进攻,青壮年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语文·新课标(RJ)

166 单元复习六┃ 阅读理解 20.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 [答案] 因为塞翁认为祸和福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 21.文章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的关系,告诉我们_________ 的道理,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祸福得失 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语文·新课标(RJ)

167 ┃综合性学习┃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22.请简洁地概括下面三则名言的中心意思。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答案] 读书很重要,我们要常读书,读好书。 语文·新课标(RJ)

168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23.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语文·新课标(RJ)

169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语文·新课标(RJ)

170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阅读是成长者的催化剂。童年缺少阅读,就犹如种子缺少沃土;少年缺少阅读,就犹如禾苗缺少雨露。 语文·新课标(RJ)

171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语文·新课标(RJ)
(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答案] 示例: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语文·新课标(RJ)

172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24.班里要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成员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你们小组负责采访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请你准备两个采访的问题。 [答案] 示例:①你喜欢阅读哪类的课外书籍?②你用作课外阅读的时间多长,怎么分配?③课外书籍的来源是什么?④影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⑤你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是什么?⑥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你的学习吗? 语文·新课标(RJ)

173 单元复习六┃ 综合性学习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不超过60字) [答案] 示例:如今,可供阅读的图书越来越丰富,可同学们阅读时间却随着年级升高、功课增加而减少。在中学校园里,许多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气喘吁吁,课外阅读竟也成了一项奢侈的休闲。我们要关注这一问题,建设“书香校园”。 语文·新课标(RJ)

174 专题复习一 字词 语文·新课标(RJ)

175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一 ┃ 字词 1.识记积累本册的重点字词。 2.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3.注意区分多音字并组词。
4.注意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语文·新课标(RJ)

176 专题复习二 名句默写 语文·新课标(RJ)

177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1.平时注意背诵积累古诗词名句。 2.准确理解诗句的含意。 3.分类归纳整理。 4.正确书写。
语文·新课标(RJ)

178 ┃典题例析┃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一、名句类型。 1.主旨句。
例1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 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可以写出。律诗的主旨句一般是尾联,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参考这一规律。 语文·新课标(RJ)

179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2.哲理句。 例2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 哲理句都是借某种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引发的思考,或者一语双关,或者除了字面意思,还有更深刻的含意。平日学习时要注意积累整理。哲理句一般是律诗中议论性的句子。 语文·新课标(RJ)

180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3.修辞句。 例4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莺燕报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例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律诗的颔联和颈联都是对偶句。 语文·新课标(RJ)

181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4.景物描写。 例6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花草在春季复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 _,_ _”两句诗写出了禅院优美的环境,以及这清幽的景致给人的启示。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解析]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常见,借景抒情者居多。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一般都是写景的名句,平时应注意背诵积累。 语文·新课标(RJ)

182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二、常见题型。 1.记忆型默写。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青山郭外斜 [答题指导] 准确记忆,正确书写即可。 2.理解型默写。 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就有清晰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题指导]对于古诗词中的哲理性句子应特别关注,平时注意背诵积累,答题时根据要求正确解答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183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3.主题型默写。 请写出古代诗歌中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答题指导]主题型默写题是主观性较强的题目,是对某一主题的诗句的综合性考查。本册诗歌的 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思乡、政治抱负、友情、生活感悟、哲理思考等。 [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语文·新课标(RJ)

184 专题复习二 ┃ 名句默写 4.情境型默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下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答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语文·新课标(RJ)

185 专题复习三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语文·新课标(RJ)

186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三 ┃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1.准确理解诗词大意及主旨。 2.分类归纳整理各类名句,掌握其所用写法,并理解其含意。
3.描述诗词意境或画面时切忌直接引用原句,要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适当扩充,做到优美传神。 语文·新课标(RJ)

187 ┃典题例析┃ 专题复习三 ┃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例1 阅读《天净沙 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例1 阅读《天净沙 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语文·新课标(RJ)

188 专题复习三 ┃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1)小令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小令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句子的含意,抓住文章主旨句,理解这首小令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深秋晚景图。(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语文·新课标(RJ)

189 专题复习三 ┃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例2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 最爱 [答题指导] 解答第(1)题要注意按要求找准词语。写景的律诗中,尾联多是议论抒情的句子,重点理解尾联,便可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关键词语。 语文·新课标(RJ)

190 专题复习三 ┃ 古诗词识记与鉴赏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描绘出了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C [解析] 第(2)题是对诗句的理解,包括表达的情感、炼字等方面,解答时需要字斟句酌,细心体会。 语文·新课标(RJ)

191 专题复习四 名著导读 语文·新课标(RJ)

192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一、知识总结。 (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内容精要。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语文·新课标(RJ)

193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2.时代背景。 《繁星》内收小诗164首,《春水》内收小诗182首,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语文·新课标(RJ)

194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二)《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内容精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艺术特色。 (1)结构:故事+寓意。 (2)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讽刺、劝喻)。 (3)主人公:以动物为主。 (4)修辞方法:拟人、夸张。 (5)运用丰富的想象。 语文·新课标(RJ)

195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二、答题技巧。 1.了解名著作者信息。 2.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及主旨。 3.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重点难点部分,从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4.平时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句、列提纲、作批注、制卡片等。 语文·新课标(RJ)

196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典题例析┃  例1 冰心,原名________,现代________。《繁星》《春水》全篇洋溢着“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谢婉莹 作家 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答题指导] 准确记忆,正确书写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197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C 语文·新课标(RJ) 例2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2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古典名著《水浒》,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音”。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C [答题指导] 学习名著要略读加精读,准确把握名著的主旨及艺术特色;对于其中的精彩语句要背诵积累,结合其主题特点进行识记。 语文·新课标(RJ)

198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例3 读下面的故事,回答问题。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到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 语文·新课标(RJ)

199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1)文中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的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些表现了浓烟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3)简要说说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精神和品格。 语文·新课标(RJ)

200 专题复习四 ┃ 名著导读 [答题指导] 通读全文,在理解寓言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句进一步深入理解寓意,抓住寓言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回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偏离寓意,要围绕寓意来组织语言。 [答案] (1)俯视 嘲笑 傲慢、自大 (2)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语文·新课标(RJ)

201 专题复习五 语言运用 语文·新课标(RJ)

202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一、知识梳理。 (一)病句辨析与修改。 1.常见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2)成分多余。(3)词语搭配不当。(4)不合逻辑。(5)关联词使用不当。 2.修改方法。 删、补、调、换。 3.修改原则。 准确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修改时要遵循与语句原意保持一致的原则。 语文·新课标(RJ)

203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4.修改符号。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二)修辞方法与仿写。 常见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语文·新课标(RJ)

204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1)明喻:甲(本体)像(喻词:似、若、犹如、好像、仿佛)乙(喻体)。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暗喻:甲是(喻词:变成、成为、当做、化作)乙。 示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3)借喻:乙代甲,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示例一: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 语文·新课标(RJ)

205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侄儿宏儿。(拟物) 示例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3.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语文·新课标(RJ)

206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语文·新课标(RJ) 示例二: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二、答题技巧。
1.辨析修改病句时要准确理解句意,判断病句类型,修改时要遵循与原句意思保持一致的原则。 2.信息提取题应结合记叙要素提取资料中的关键词句,做到简洁准确。 3.解答仿写题时要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方法,理解句意,根据要求仿写。 4.撰写标语或口号要注意抓住要点,语言简洁准确。 5.解答口语交际类题目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把握角色特点,用语礼貌,语言得体。 语文·新课标(RJ)

207 ┃典题例析┃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一、病句辨析与修改。 例1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例1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语文·新课标(RJ)

208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答题指导] 认真阅读语句,理解句意,结合语境,判断语句内容是否合乎逻辑,准确判断病句的类型。 [答案] D 语文·新课标(RJ)

209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语文·新课标(RJ) 二、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例2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例2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保守党某部门任职,2001年当选国会议员。 ②2005年他以出色的演讲口才最终当选保守党领袖。 ③直到进入牛津大学,他与政治活动依然很少沾边,但学业极为出色。 ④2010年5月,卡梅伦被任命为新一轮英国首相。 ⑤幼时的卡梅伦丝毫没有显示出政治人物的天赋。 ⑥小学时不仅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而且极为害羞。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⑤⑥②③① D.④⑥⑤③①② 语文·新课标(RJ)

210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答题指导] 此题考查的是时间顺序型的语句排序。常见的时间顺序有从古到今(或由今到古)、由过去到现在(或由现在到过去)、季节顺序(春、夏、秋、冬)等。除了时间顺序型,还有空间顺序型和逻辑顺序型。 解答此题应注意时间顺序的基本类型,我们可以按照由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来排列。 [答案] A 语文·新课标(RJ)

211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三、仿写与修辞方法。 例3 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答题指导] 此题属于补写型仿写。这类题目要求比较严格,主题确定,句式一定,修辞方法一定,需要做的就是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结合语境,根据前后文,补写出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的句子即可。 [答案] 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语文·新课标(RJ)

212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四、撰写标语、口号。 例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为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作出伟大贡献的人们表示感谢和尊重。 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语文·新课标(RJ)

213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答题指导] 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标语的特点——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有哪些具体要求。拟写时应注意语言简洁,从词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让标语既能反映主题、符合要求,又易读好记、文采飞扬。 [答案] 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214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五、信息提取与概括。 例5 阅读下面一则短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25字以内) 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日前,省教育厅召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70万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活动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通过说课、讲课展示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此外,教师们要全员定期家访,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要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语文·新课标(RJ)

215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答题指导] 答题时,一定要把握新闻的几个要素,找准关键词,如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信息,找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的信息。  [答案] 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语文·新课标(RJ)

216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六、口语交际。 例6 课间时,假如有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你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劝阻? [答案] 示例:某某某,你们不要再打了,这样做非常危险,有可能伤了别人,还有可能伤到自己,我们可不愿看到流血事件发生哟。 语文·新课标(RJ)

217 专题复习五 ┃ 语言运用 [答题指导] 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标语的特点——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有哪些具体要求。拟写时应注意语言简洁,从词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让标语既能反映主题、符合要求,又易读好记、文采飞扬。 [答案] 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218 专题复习六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标(RJ)

219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一、考点分析。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整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言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题成为命题的新宠。 七年级上册涉及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有:漫游语文世界、成长的烦恼、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类题目所呈现的形式一般有:拟写广告标语、撰写主持词、拟写短信、撰写倡议书、提取材料信息写出探究 语文·新课标(RJ)

220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结果、撰写颁奖辞、漫画解读、图表解读、信息归类、名言警句积累等。 二、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明辨命题指向,把握大体要求。 2.答题时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应对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创意、构思、设计。 3.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性,要自己去观察和提炼,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调动语言积累,提高应变能力,答题语言体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语文·新课标(RJ)

221 ┃典题例析┃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例1 语言运用题。
例1 语言运用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的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及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等共同造成的。 材料二 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 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的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 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将有15%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语文·新课标(RJ)

222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题指导] 此题综合考查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结果能正确答出因果关系,意思对即可。倡议要合乎实际,广告要有针对性,语言简练。 语文·新课标(RJ)

223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答案] (1)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使冰川融化,海水上涨,海水温度升高,冰碛湖溃决,岛屿与沿海城镇将受被淹没侵袭。(2)倡议示例:举办低碳生活主题班会;组织环境日街头宣传活动。广告示例:公交出行,为我们的天空增添一分明净;节省一块煤,为我们的地球降一点温度;多种一棵树,为我们的地球撑一把绿伞。 语文·新课标(RJ)

224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例2 图示图标题。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语文·新课标(RJ)

225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1)你是怎样理解山东馆“齐鲁青未了”这一主题的? (2)上图为山东馆。场馆设计体现“海岱(指泰山)交融”的理念。请你写一段文字,说说场馆外形设计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 (3)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上联: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新课标(RJ)

226 专题复习六 ┃ 综合实践活动 [答题指导] 此题综合考查语言运用和读图能力。第(1)题要结合诗句“齐鲁青未了”来理解山东馆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第(2)题观察图画的同时不要忽略题目中给出的提示,理解“海”“岱”的含义,大意对即可。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明确下联的内容应反映山东的自然风光,注意与上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就可以了。 [答案] (1)示例:“齐鲁青未了”喻指山东自然风光秀美,社会经济发达,人文精神绵延不绝,未来发展会更美好。(2)示例:中间凸起部分代表泰山,周围的波浪代表海洋,山海相融,突出了山东特色。(3)示例:泰山雄,黄河壮,自然奇观 语文·新课标(RJ)

227 专题复习七 现代文阅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RJ)

228 ┃备考方略┃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类型。 (一)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在期末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情况下,选文以课外为主;其主题与单元主题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情感体验接轨。主要题型有:填空、选择、概述、仿写、评价探究、赏析感悟等。 常见的考点有: 1.结合语境考查字词的注音、释义、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识记运用。 2.考查文中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如“这、那”等。 语文·新课标(RJ)

229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3.从结构或内容方面考查语句、语段的作用。 4.考查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 5.结合语境考查语句、文段的含义。 6.考查文章的写作特色。 7.让考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阅读后的体会见解,借此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赏析文中精彩语段。 (二)说明文。 七年级上册教材选录了几篇科普说明文,期末考试也会涉及阅读考查。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内容上比较关注环境保护、高科技、时事热点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语文·新课标(RJ)

230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RJ) 常见的考点有: 1.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辨析说明方法。
3.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散文。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3.品味散文语言,体会词句作用。 4.理解句子的含义。 5.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6.判断把握行文的线索。 语文·新课标(RJ)

231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RJ) 二、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及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1.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拟定答案尽量使用原文语句。 2.对于语句或语段作用的判断一般根据其位置和语意来确定。 3.明确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有的需要联系语境将所指代的内容摘选出来,有的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一看文章的题目;二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三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四要分析人物的性格;五要综合各段段意。 5.赏析精彩语段应该从修辞方法、表达作用及内容方面入手。 语文·新课标(RJ)

232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6.行文的线索有以下几种: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语文·新课标(RJ)

233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二)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就指出其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把说明对象作为标题。(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应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摹状貌、引用、分类别。 语文·新课标(RJ)

234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3.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括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分析说明顺序,方法如下:(1)了解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2)把握语言标志,如:表时间变化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等。 4.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简洁。分析加点词语能否去掉的问题,一般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要回答能否去掉(一般是不能去掉);第二步指出该词语的表意功能与作用或者含义和表现力;第三步从用了这个词之后的表达作用,去掉后有何变化上来说明。另外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语句,还具有生动性的特征。 语文·新课标(RJ)

235 专题复习七 ┃ 现代文阅读训练 5.关注科学,知识迁移创新。近两年,这类题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完成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以及题目所涉及的一切材料,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且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语文·新课标(RJ)

236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37 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单元教材选取的都是一些体现亲情的文章,本套测试卷沿袭了教材选文的特点,所选的现代文都是情真意切的美文,如《兄弟》和《小葱青青》,这些文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新课标(RJ)

238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39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这三个板块组成,总分值100分,所占分值分别为16分、44分、40分,分值分布合理。试题能扣住课本字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外现代文选文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语文·新课标(RJ)

240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41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这三个板块组成,总分值100分,所占分值分别为26分、34分、40分。试题能扣住课本字词和诗词名句的积累,体现了与中考的接轨。 语文·新课标(RJ)

242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43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以教材为载体,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试卷分成三大板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占分值分别为25分、35分、40分,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套测试卷最大的亮点就是紧贴教材,基本做到了与教材同步。 语文·新课标(RJ)

244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45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这三个板块组成,总分值100分,所占分值分别为22分、38分、40分。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浅显的说明文,因而“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阅读是本次测试卷的难点。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包括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知识点。答题时要根据平时课堂上老师讲授的说明文知识,细心答题。 语文·新课标(RJ)

246 第六单元过关测试卷 语文·新课标(RJ)

247 第六单元过关测试卷 ┃作者说卷┃ 本套试卷分成三大板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占分值分别为24分、36分、40分,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以教材为依托,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尤其是“写作”部分的作文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命题别具匠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语文·新课标(RJ)

248 阶段综合测试卷一(月考一) 语文·新课标(RJ)

249 阶段综合测试卷一(月考一)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的考查范围是第一、二两个单元,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试卷满分100分,分值的分布为18分、42分、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套月考测试卷的“积累·运用”部分中的题目由名句默写、字词积累、病句辨析等几部分组成,与中考试卷极为接近。 语文·新课标(RJ)

250 阶段综合测试卷二(期中) 语文·新课标(RJ)

251 阶段综合测试卷二(期中)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考查范围是第一至三单元,是一次期中知识检测。试卷分成三大板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语文·新课标(RJ)

252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 语文·新课标(RJ)

253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的考查范围是第四、五两个单元,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次月考测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的选文很有特色。课内、课外、兼有,课外现代文阅读一篇是情感美文,一篇是说明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语文·新课标(RJ)

254 阶段综合测试卷四(期末一) 语文·新课标(RJ)

255 阶段综合测试卷四(期末一) ┃作者说卷┃ 本套期末测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能扣住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经典名著阅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紧扣教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语文·新课标(RJ)

256 阶段综合测试卷五(期末二) 语文·新课标(RJ)

257 阶段综合测试卷五(期末二)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板块构成,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紧扣教材,又有一定灵活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语文·新课标(RJ)

258 专题测试卷一 字词积累 语文·新课标(RJ)

259 专题测试卷一 ┃ 字词积累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字词运用的能力,包括汉字书写和注音、词语选择和运用等,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题等。试题题量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 语文·新课标(RJ)

260 专题测试卷二 修改病句 语文·新课标(RJ)

261 专题测试卷二 ┃ 修改病句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的主要类型包括语意模糊、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语重复、句子成分不完整等,这些病句类型常常出现在试卷中。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改错题两种。 语文·新课标(RJ)

262 专题测试卷三 语言运用 语文·新课标(RJ)

263 专题测试卷三 ┃ 语言运用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型:仿写续写题、新闻提取题、口语交际题、漫画图表题、材料分析题。本套测试卷题量适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语文·新课标(RJ)

264 专题测试卷四 综合性学习 语文·新课标(RJ)

265 专题测试卷四 ┃ 综合性学习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创设某一活动情景,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解答综合性学习类的题目贵在平时的锻炼,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通过办刊、办报、表演、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②通过调查研究,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制订研究计划,通过小组讨论,写出研究报告,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③关注时事热点,针对生活中、社会上、国内国际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新课标(RJ)

266 专题测试卷五 古诗词阅读 语文·新课标(RJ)

267 专题测试卷五 ┃ 古诗词阅读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古诗词阅读的能力。测试卷包括课内古诗词和课外古诗词两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标(RJ)

268 专题测试卷六 文言文阅读 语文·新课标(RJ)

269 专题测试卷六 ┃ 文言文阅读 ┃作者说卷┃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测试卷包括知识梳理和阅读训练两部分。在知识梳理中,重点梳理七年级学生常见的文言字词的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在阅读训练中,注重对课内文言文重点词句及整篇文章的理解,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语文·新课标(RJ)

270 专题测试卷七 现代文阅读(一) 语文·新课标(RJ)

271 ┃作者说卷┃ 专题测试卷七 ┃ 现代文阅读(一)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记叙文阅读的能力,所选的文章都是情感美文,能够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和启迪。这些选文涉及的考点较多,如概括内容、理解文意、补全情节等,答题时需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的真情。 语文·新课标(RJ)

272 专题测试卷八 现代文阅读(二) 语文·新课标(RJ)

273 ┃作者说卷┃ 专题测试卷八 ┃ 现代文阅读(二)
本套测试卷注重考查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测试卷所选的文章涵盖了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尤其是课外选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贴近生活,蕴含着科学知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七年级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较少,答题时容易失分,需要引起注意。 语文·新课标(RJ)


Download ppt "语 文 七年级上册 新课标(RJ)."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