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 過動兒與過動症 歷史背景 診斷名稱演變 哪些孩子易被誤以為過動兒 注意力的正常發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3 歷史背景 19th century<Fidgety Phil> by Heinrich Hoffman
George Still-1902 “品行控制障礙” : 好動,注意力差,學習障 礙,行為偏差

4 歷史背景 After World War I Von Economo’s disease (Encephalitis lethargica, 嗜睡性腦炎) ; post encephalitis behavior syndrome “微腦傷症候群”(minimal brain damage syndrome) Amphetamine的發現

5 診斷名稱的演變 1. 細微腦部損傷(minimal brain damage )
2. 細微腦部功能失調(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 很多病患之過往史中並無腦傷

6 診斷名稱的演變 3. 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二版(DSM II 1968 美國神經精神醫學會): 兒童期過動反應(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hood) 4.國際疾病診斷分類第九版(ICD-9,1977,WHO): 過動症候群(hyperkinetic syndrome)

7 診斷名稱的演變 5. DSM-III,1980: 注意力不足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 :區分為注意力缺損及衝動型兩大群,成年後有殘餘症狀 6. DSM-III-R: 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kinetic disorder)(ADHD)

8 診斷名稱的演變 7.ICD-10,1992,WHO: 過動障礙症(hyperkinetic disorder)
8. DSM-IV,1994: 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kinetic disorder)—注意力障礙 重回核心

9 哪些孩子易被誤以為過動兒? 資賦優異兒童 智能不足兒童:合併診斷之考量 行為規範障礙的兒童:共病率高 攻擊性常被誤認為過動
 攻擊性常被誤認為過動 憂鬱症或躁症的兒童  焦慮症的兒童:主觀感受;創傷事件;治療的不同 

10 哪些孩子易被誤以為過動兒? 學習障礙的兒童 聽障兒 自閉兒或發展遲緩兒:通常在幼兒期即 注意到語言,社會性與學習能力之不足
 注意到語言,社會性與學習能力之不足 藥物引起:抗癲癇藥物與支氣管擴張劑  

11 注意力的正常發展 四歲以前--注意力由外主導 四至六歲 六至十二歲--內在控制力漸形成 較成熟的問題解決策略

1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定義: 通常在七歲前出現零臨床症狀,包括注意力持續性過短,過動,衝動等;症狀必須比
其他同齡兒童來得嚴重且廣泛發生於多種場合,並持續六個月以上.

13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主要症狀 1. 注意力短暫,易分心 2. 過動 3. 衝動控制不良,易激動

1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 1994):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診斷準則 A.(1)或(2)有一成立
(1)注意力缺失症狀至少6項,持續6個月, 達到適應不良與發展水準不相稱的 程度: 注意力缺失

15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缺失 1. 經常忽略細節在校作業工作或其他活 動上經常粗心犯錯 2. 在工作或遊戲時經常無法維持注意力
3. 經常對他人所說的話心不在焉 4. 經常不能照指示完成工作 5. 規劃工作及活動有困難

16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缺失 動 7. 經常丟三落四(玩具,文具,課本,作業) 8. 易受外界刺激影響分心 9. 在日常活動中經常健忘
6.逃避,討厭或排斥參加需全神灌注的活 7. 經常丟三落四(玩具,文具,課本,作業) 8. 易受外界刺激影響分心 9. 在日常活動中經常健忘

17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在過動或易衝動症狀中至少6項持續 6個月且有適應不良及與發展水準不相 稱之程度 過動: 1. 手忙腳亂或坐立不安
2. 無法依場合需要安坐 3. 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攀爬

18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過動: 4. 經常動個不停或像是裝了馬達 5. 話多 易衝動 1. 問題未說完就搶答 2. 需輪流時無法等待
3. 經常打斷或干擾別人(闖入談話或遊戲)

19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共病現象 1. 行為障礙與對立反抗障礙症 >50% 2. 憂鬱症 30% 3. 焦慮症 25%
4. 學習障礙 20-25% 5. 妥瑞氏症(Tourette’s disorder) 2%

20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危險因子 1. 家族史 2. 男性親屬:酒癮與反社會人格者 3. 女性親屬: Briquet’s Syndrome
(Somatization disorder) 4. 男性 5. 低社經階層 6. 家庭失和

21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危險因子 7. 忽略/剝奪/虐待 8. 智障 9. 行為障礙症 10. 出生體重過低 11. 身體異常 12. 腦傷

2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流行病學特徵 1. 盛行率: 2% ~ 20% (3-5%) 2. 男:女= 3:1~ 5:1 3. 好發於長男
4. 手足為過動兒者有較高之發病率 5. 症狀通常在三歲前出現但通常在入學 後才被診斷

23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 1. 遺傳學因子 2. 發展因子 3. 神經心理學因子 4. 心理社會因子

2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 遺傳學因子 1. 手足發病率 2. 雙胞胎研究 3. 妥瑞氏症:50%有過動症
4. 手足:酒癮多 父親:反社會人格較多 母親:身體化症者多

25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 遺傳學因子 5. 收養研究 6. 父親若為反社會人格者其過往史亦有 過動與行為障礙症
7. 焦慮症與憂鬱症之家族史

26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 胺類代謝 1. 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異常: 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代謝率低 2. 動物實驗

27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 甲狀腺功能失調 病因學 : 局部大腦功能失調 (localized cerebral dysfunction)
1. 腦部功能攝影: 前額葉代謝率下降 2. 血液灌流 3. 皮質萎縮 4. PET: 糖類利用率下降

28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環境與後天因子 1. 週產期與新生兒傷害 2. 食物說: 1).色素香精防腐劑 2)糖中毒 3) 維生素缺乏
3. 心理社會因子: 失親與分離,欠缺證據

29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互動加成模式 1. 父母自身的基因 2. 壓力環境 3. 先天脆弱之中樞神經系統與外在環境 互動

30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病因學 :進化論 1. 守獵者與採集者 2. 社會需求複雜化 社會刺激多元化 3. 單純社會之不再 4. 可預見之趨勢

31 Intermission 暫時解脫一下……. 伸個懶腰吧!

3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自然病程與預後: 1. 通常在12~20歲間症狀出現緩解 2. 過動最早緩解,注意力不足最後 3. 學習障礙可能持續終生
4. 15% ~ 20% 個案症狀持續至成年,以衝 動不羈與頻生意外為主 5. 60% 症狀持續至青少年

33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自然病程與預後: 6. 次發性反應最為棘手: 出現人際障礙,低 自尊,易轉變為問題少年,合併有行為 障礙症者癒後尤差
  障礙症者癒後尤差 7. 成年後有較高機率罹患酒癮,情緒障   礙,人格障礙及易有法律問題  

34 過動症的影響 對家庭的影響 對學習的影響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對心理的影響

35 過動症的影響(1) 對家庭的影響 磨娘精--疲於奔命 倍受挫折無力感 相互指責 親子關係緊張或疏離 手足失和 對治療態度不一 虐待

36 心不在焉,學習效率差 干擾同學 丟三落四 磨菇大王,拖拖拉拉 挫折的老師與學生 害群之馬,頭痛人物 適應障礙逐年加劇:拒學症
過動症的影響(2) 對學校的影響 心不在焉,學習效率差 干擾同學 丟三落四 磨菇大王,拖拖拉拉 挫折的老師與學生 害群之馬,頭痛人物 適應障礙逐年加劇:拒學症

37 過動症的影響(3) 對身體的影響 傷痕累累 意外頻生 學齡前外傷多 青少年期車禍肇事率高

38 過動症的影響(4) 對人際關係與心理的影響影響
過動症的影響(4) 對人際關係與心理的影響影響 帶頭闖禍,眾矢之的 動手動腳,喜怒無常--敬而遠之 人際疏離缺少友誼 低自尊低成就感 過度誇大或退縮 青春期風暴

39 兒童精神科做些什麼? 診察過程:臨床觀察評估與資訊蒐集 必要之檢查:智力評估,注意力測驗,神經與理學檢查  活動量量表及其他量表 治療

40 過動症的治療 藥物治療 行為治療 心理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 共病症之治療 父母諮商與教育諮商

41 藥物治療 中樞神經興奮劑: 利他能(Ritalin) 抗憂鬱劑 降壓劑 抗精神病藥物

42 藥物治療 一般考量原則: 1. 年齡: 學齡前兒童對藥物的效果較差, 此階段以使用行為治療與管教技 巧效果較好;一般而言, 進入小學
後才考量用藥, 到青春前期(10-12 歲)停藥. 2. 明定治療目標:勿有不切實際期待

43 藥物治療 中樞神經興奮劑 1. Ritalin (methylphenidate)--利他能 2. 藥效: 改善注意力,降低活動量,較安靜;
通常服用後很快出現藥效,有些 則須一至二週才較顯著; 75%之 患童表現明顯改善 3. 劑量: 5-60mg/d, 因人而異

44 藥物治療 4. 副作用: 頭痛,胃腸不適,胃口差,失眠; 少數在停藥後出現短期激躁不 安現象,面無表情,生長遲緩
5. 禁忌: 惡化抽搐症? 未必! 6. 藥物假期: 假日停藥,一方面使患童之生 長可以趕上,另方面可觀查是 否仍須用藥.

45 藥物治療 抗憂鬱劑 *對過動有效,其他? *副作用: 口乾,便秘,血壓變化,嗜睡 心率不整 *夜尿症者 2.MAOI: 合併妥瑞氏症時
 1.三環抗鬱劑:   *對過動有效,其他?   *副作用: 口乾,便秘,血壓變化,嗜睡 心率不整   *夜尿症者   2.MAOI: 合併妥瑞氏症時  3.SSRI:百憂解

46 藥物治療 2.對過度警醒有效 3.下午用改善夜眠 4. 有抽搐症者 5. 副作用﹔嗜睡,頭暈,起立性低血壓,口 乾
降壓劑:Clonidine (Catapress)  1. 3rd Line  2.對過度警醒有效  3.下午用改善夜眠 4. 有抽搐症者  5. 副作用﹔嗜睡,頭暈,起立性低血壓,口   乾

47 藥物治療 抗癲癇藥  1. Dilantin: 過時,甚至惡化  2.癲通(Tegretol) 

48 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  1. 使用利它能出現副作用時(幻覺)  2. 妥瑞氏症

49 過動症的治療 家庭諮商(1) 家長的訓練: 1. 協助教導行為治療 7. 明訂家規 2. 行為觀察 3. 建立系統化獎懲
過動症的治療 家庭諮商(1) 家長的訓練: 1. 協助教導行為治療 2. 行為觀察 3. 建立系統化獎懲 4. 結構化生活作息表 5. 代幣制度 6. 積分表  7. 明訂家規 8. 如何與老師合作

50 過動症的治療 家庭諮商(2) 給家長的建議: 1. 少說“不”,指令簡單精確. 7. 避免帶去過於正式的場合
過動症的治療 家庭諮商(2) 給家長的建議: 1. 少說“不”,指令簡單精確. 2. 輕聲緩語,心平氣和,少做手勢 3. 一次交代一件事 4. 生活規律化 5. 玩伴的安排;一次和一位小朋友玩 6. 環境單純化 7. 避免帶去過於正式的場合 8. 幫助適度精力發洩

51 過動症的治療 家庭諮商(3) 給家長的團體: 1. 支持性團體 2. 衛教團體

52 同儕社交技巧訓練團體: 1. 利用暑假密集進行或週末進行 2. 角色扮演,自我覺察,衝動控制 運動訓練 1. 個人運動: 武術,田徑,游泳
過動症的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運用 同儕社交技巧訓練團體: 1. 利用暑假密集進行或週末進行 2. 角色扮演,自我覺察,衝動控制 運動訓練  1. 個人運動: 武術,田徑,游泳 2. 團體運動:

53 過動症的治療 學校諮商 給老師的建議: 1. 盡量勿將數個過動兒集於一班 2. 坐位安排 3. 行為治療原則;與家長配合 4. 補救教學 5. 轉介治療 6. 避免標籤化,情緒支持與自信建立

54


Download ppt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