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 新闻采访实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 新闻采访实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 新闻采访实务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 新闻采访实务 主编 赵全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目录 第一章 职业记者 第二章 记者的心理和思维形态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和记者的社会交往 第四章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第五章 新闻的发现 第六章 重点报道 第七章 采访过程与组织 第八章 记者的访谈 第九章 新闻观察

3 第一章 职业记者 第一节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 第二节 记者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记者的类型和业务职责 第四节 记者的修养

4 教学目的和要求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新闻采访学通常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第一门专业课。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新闻采访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懂得积极参与新闻采访实践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采访艺术和技巧,准备着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5 第一节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 一、新闻采访活动的特殊性
新闻采访主要是指职业记者代表受众和媒体,到达新闻发源地,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变,运用新闻手段进行调查研究的全过程。非职业记者也会有搜集、传播新闻的需要,但同职业记者采访不可同日而语。 新闻采访是在新闻事业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之后,新闻记者出于传播新闻的目的而进行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反馈的过程。新闻采访作为新闻记者的一种职业活动,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人们进行调查研究,不同于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亲身感受而后塑造典型的创作活动。

6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 (1)以获取新闻并予以传播为直接目的。 (2)受新闻业务时效性、真实性、党性原则的诸多制约,有严格的规定性。 (3)新闻采访过程是新闻记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伴而行的一种艰苦劳作,有执行任务的使命感和迫切感。 (4) 一般来说,新闻记者的采访是记者个人的独立活动,但它同时又受社会环境的严格制约,既要求记者“慎独”,又要求其善于处理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5)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处处适应信息的多样性、新奇性、短暂性的特点,既要有周密完善的计划,又要有捕捉突发性事变的应变能力,盘旋于“意料之中”和“出乎意料”的事态中,纵横驰骋,左右逢源,对记者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

7 无论报纸、广播、电视或其他新闻媒介,都需要把新闻采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一切工作的基础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一切工作的基础。 无论报纸、广播、电视或其他新闻媒介,都需要把新闻采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 新闻采访是记者收集、鉴别、筛选、加工信息的过程,新闻写作是记者加工信息的最后工序。没有前一道工序,就没有后续动作,新闻采访是开源,是新闻写作获得材料的唯一途径。

8 熟练地掌握新闻采访技术并不断地做出成果,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靠长久的学习和磨炼。
是否过了“采访关”,可以以下几个训练目标和要求来衡量,这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励自勉的尺度 (1) 保持旺盛的采访与写作的冲动 (2)新闻记者要有把握时局、辨别方向的锐敏气质,并有丰富的信息储备,能够经常地、大量地捕捉到信息并迅速地进行报道,对舆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 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工作,它要求记者本人有创新精神,有求异思维,有仗义执言的勇气。 (4) 善于采访和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记者的“两翼” 。 (5)新闻记者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提高自己素质、能力、觉悟。

9 三、怎样学好新闻采访学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思想、生活、技巧以及语言修养等各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 新闻采访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新闻采访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0 第二节 记者的历史渊源 一、新闻记者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分工独立的职业
新闻记者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开始形成的时候才出现的。随着现代报刊的出现,新闻记者以一种独立的职业形式立于社会。这显示了: (1)新闻事业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最后成熟了 (2)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了职业记者队伍,才有精品面世,才有名记者、名作品而称于世 (3)新闻文体作为新闻记者得心应手的工具而出现,有利于新闻文体的发展 (4)新闻记者作为社会各种舆论的中坚力量,发挥了愈来愈大的作用

11 分工是社会进步的杠杆,新闻记者职业大军形成后,新闻记者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独立的舆论力量。
(1)庞大的记者群,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支政治力量。 (2)新闻记者是政治生活中代表民意报道并影响舆论的一支舆论力量。 (3)新闻记者是社会人群中传播信息、促进交流、推动历史呈现跳跃式发展的一种催化力量,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4)新闻记者是传播科学文化、传播精神文明、传播优美健康的文娱活动的中介,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5)新闻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新闻活动起到对于社会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和推动的作用。 (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记者还担负着沟通党和人民密切联系的任务,起着重大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整个革命队伍的一部分。

12 二、我国新闻记者队伍及其光荣传统 (1)中国无产阶级记者队伍从一开始就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所以,它同党有一种天然的密切联系,并且特别能战斗。
(2)无产阶级记者队伍是整个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同整个革命事业关系密切,同革命事业的其他部分关系融洽,互为战友,共同奋斗。 (3)这支记者队伍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4)一大批革命导师在新闻战线上的表率作用,有利于这支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但是,党和国家对于新闻记者的管理也有过失误,对新闻事业的发展造成损失。这个教训值得牢牢记取。

13 第三节 记者的类型和业务职责 一、记者的类型
我们习惯上泛指一切新闻工作者都是记者。有不少新闻单位,编辑部内部记者和编辑并没有绝对的分工,出外采访为记者,回到编辑部则为编辑。但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指受编辑部指派,专门承担采集新闻任务的外勤记者。 专业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首席记者、地方记者、外勤记者等,都是新闻行业中由于某种特殊的业务需要而形成的称谓。 新闻单位有一支专业记者队伍,是该新闻媒介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有些新闻单位机构不健全,没有专业记者队伍,不利于新闻报道。专业记者的设置,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有利于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也有利于记者队伍自身的发展。 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记者招待会制度等,都是为新闻记者的工作而开设的信息渠道,这种活动,有时可以由政府组织,有时也可以由同业公会组织,也可以由记者组织。

14 二、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的主要职责 (1)他要全力以赴从事新闻报道 (2)社会对于他的评价也主要依据他新闻报道的成绩优劣来进行,并且作为奖惩的依据 (3)他的其他工作的完成也是以新闻报道为出发点来进行的。我国新闻界的某些单位对新闻记者的考核,离开了新闻报道来进行,容易产生偏歧,不利于新闻队伍的建设

15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应充当主力军作用,这指的是:记者是主要发稿者;是重要新闻的发稿者;是一支具有应变力量的记者队伍,能够创造出代表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优异成果;能涌现出堪称表率的名记者。
新闻记者主要是采写消息。消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也是新闻记者应该经常使用的工具。轻视消息的采访和写作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应该在记者采写新闻的工作中开展竞赛,比数量,比新闻价值,比写作技巧,比时效性。长此以往,会促使大批优秀记者的诞生。

16 三、新闻记者的其他业务职责 除了采访新闻报道,记者的业务职责还包括:反映情况、做群众工作、参与新闻事业管理。
所谓反映情况指的是记者用“内参”形式向有关部门报道不宜完全公开的情况。各种新闻媒介都有自己划定的“内参”送达或发行范围。这些内参报道可供有关领导机关用作决策参考,或作为情报使用。 “内参”是特殊的报道形式,它的产生是由于: (1)策略的考虑; (2)不成熟、看不准的问题有待讨论和征询意见; (3)事态的发展还不到适宜公开报道的时机; (4)保密的需要。

17 新闻记者的联系群众工作指的是: (1)经常同群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向编辑部反映,以便改进新闻工作; (2)帮助群众解决某些重大问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及在可能情况下把这些变成新闻报道,丰富报道题材; (3)联系积极分子培养通讯员,动员和帮助他们向新闻单位投稿。

18 记者还应该积极参与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事,并不是光有领导者就能完成的。调动新闻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裨有益处。记者接触群众多、接触实际多,对改进新闻事业管理能够提出有益于决策的好意见。 随着新闻事业多领域的发展,新闻记者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发行、公关、经营、技术管理等。我国不允许新闻记者参与营利性经营活动。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新闻事业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各种问题,有待于新闻事业主管部门订立新的规章制度来解决。

19 我们需要新闻型、文艺型、研究型的新闻记者,才智集于一身不易,但作为一个要求提出来,是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的。
新闻型记者有强烈的新闻敏感,他能在很短时间内弄清每一个有新闻价值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时机,分秒必争,保证时效,完成报道。 文艺型记者是指那些在新闻采访中善于观察事物、搜集细节,特别注意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的记者,他们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新闻事件,多表现为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他们栖于记者和作家之间,有的既是记者又是作家。 研究型记者致力于研究事变的内在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既是记者,又是学者。他潜心于深入的、持久的调查研究,不满足于纯事实报道,而着力于开掘社会上重大政策性、策略性问题,写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报道。 中国新闻型记者是很多的。文艺型、研究型记者也有,但不太多。应该提倡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

20 第四节 记者的修养 一、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指的是新闻记者对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立场和观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于这个政治、经济制度的态度。新闻记者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思想同他本人所属的那个阶级是一致的,是他的阶级性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记者,是人民自己的记者。中国人民的记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现阶段中国政治的准则也是新闻记者所必须遵守的。同党中央政治上保持一致和对人民负责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政治修养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新闻记者的政治远见和胆识。 我们提倡“政治家办报”,新闻记者应该使自己的政治修养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21 二、理论修养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它是新闻媒介要经常宣传的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新闻事业的标准。新闻记者要自己懂得马克思主义,才能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任务。 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主要是要求: (1)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把它运用于观察、研究、报道现实、指导现实中; (2)懂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3)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地研究并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22 增强新闻报道中的理论色彩,使新闻报道闪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新闻报道的一个要求。要克服新闻报道中的单纯生产观点,清除新闻报道中的商品拜物教或者广告气味,都需要新闻记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
经常地、系统地读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穷以时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深入的了解。有些人平日采访任务重,生活又不稳定,不能沉静下来认真读几本马列书,是很可惜的。还有人认为熟知政策就能搞好报道,却不会依据马列主义研究、宣传这些政策,报道只能是一种浅见。要把学习马列和熟知党的政策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新闻记者要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善于提出新问题、回答新问题,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3 三、知识修养 对新闻记者的知识结构应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1)面广,博和专统一,既要有博学多识的长处,又要有对于某一门科学的专门化学识; (2)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又要有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对于各种科学知识发展趋势有明晰的了解,熟知该学科的信息; (4)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深入理解,又能浅出表现,使科学知识的专门化和一般化,即提高和普及统一起来。

24 新闻记者的知识积累,不是为了装潢门面、为了好看,应该以此为新闻报道服务,为新闻传播服务,最终为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
新闻记者的知识积累很容易流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记者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制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求有计划的、有重点的、有目的的积累,逐步成为某个学科行家。应该在新闻界鼓励学者型记者出现。 新闻记者的知识积累渠道是多方面的。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向各个方面的专家学习,有利于新闻记者知识修养的提高。要恭敬勤勉,不欺不媚,甘当小学生。新闻记者的职业使他经常面临新知识、新问题的考验,没有虚心、恭谦的态度,是学不到东西的。记者的好为人师、夸夸其谈的毛病不利于学习。 “见广多识”。识就是认识水平,认识能力,认识成果。新闻记者需要在丰富知识基础上,具有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褒贬能力。这就要求记者善于区别事物或者问题的分量、大小,善于抓住大问题,并能正确地认识它;要有预见性,能够见微知著;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拨开纷乱疑团,抓住症结;要善于把握时机。

25 四、专业修养 新闻记者是从事新闻报道、新闻事业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新闻专业本身要求新闻记者熟练地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专门能力、专门知识。有的人鼓吹“新闻无学”,新闻界一些人自己也放弃对于本行业专门技术和业务的研究,这是十分有害的。 新闻记者的专业修养主要指的是: (1)对于新闻理论的系统的、深入的了解,懂得国家的新闻法和宣传策略、方针、政策; (2)从事新闻报道和新闻管理的各种具体业务技巧和艺术; (3)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装备方面的技能。

26 新闻记者的专业修养是一个人从事业务工作的技巧、艺术、才能的综合性表现。新闻记者队伍中这种业务素质的差别很大。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关键在教育。新闻界需要一场继续教育,进行关于新闻学ABC的学习,以推动整个新闻记者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 新闻记者提高业务素质的出路,一是学习,二是实践,而且实践是更重要的业务训练。实践出智慧,实践出人才。应该鼓励更多的新闻记者在业务本领方面竞争,鼓励向先进者学习。此外,健全新闻记者业务考核制度,有利于新闻记者业务素质的提高。

27 1. 读一两本记者传记,或者请一两位记者谈他们的经历,加深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
作业与练习 1. 读一两本记者传记,或者请一两位记者谈他们的经历,加深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 2. 新闻界有所谓“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报告”的讽喻。请对此予以评论。 3. 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如“非典”肆虐、国际争端、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其中媒体的参与和新闻记者的奔波劳碌都对社会的进步发挥了良好作用。找来当时的新闻报道看看,体会一下记者的职业精神。 返回目录书页

28 第二章 记者的心理和思维形态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健康心理 第二节 走向理性的道路 第三节 求异思维

29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记者的心理特征及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形态,以便能动地调节心理和思维活动,精神健康地从事新闻工作。

30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健康心理 新闻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包含着:记者心理活动的调节和锻炼;对读者心理的了解和研究;对采访对象心理的分析和判断。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处于主动的地位。研究采访心理学,有助于使采访获得成功。但上述三项中最重要的是记者自身心理活动的调节和锻炼。记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性格、兴趣、记忆、情感、意志、能力等。记者应重视自身的心理状态,使心理活动逐渐符合于采访的要求。采访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遇到些波折起伏,如果记者能掌握自身心理状态的应变,可以少碰钉子或不碰钉子,甚至能由不深入到深入,由外行变为内行,由曲折转为顺利,由失败转为成功,逐步提高采访质量。 记者的采访工作有其独立性,自身的心理调节与锻炼应占首位。

31 一、记者的性格 记者的性格表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受欢迎的,一种是不受欢迎的。
受欢迎的记者的特点是:礼貌待人,落落大方;沉着坚韧,随机应变;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谨慎稳重,独立思考;善言表达,论理清楚;知识广博,一专多能。 不受欢迎的记者的特点是:骄傲自满,盛气凌人;态度虚伪,冷冷落落;话不投机,说外行话;不善交际,性情孤僻;粗枝大叶,马马虎虎;遇到困难,灰心丧气。 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不可能十全十美,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要记者自身注意提高性格上的修养,经常检查自己,不断克服弱点,就会锻炼成像野生小草那样适应种种环境,讨论问题有思想深度,养成深入调查研究的良好作风,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社会活动家。

32 二、记者的兴趣 记者对所有采访的人和事,有个兴趣问题。对所关注的人和事,对从事的事业,引起自身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的程度,是敬业和乐群、乐生的内在动力。记者的兴趣,对采访效果影响极大。 记者对采访的专业(如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对采访范围中的问题,有所深思,有所熟虑,认真研究,反复钻研,虚心求教。有了兴趣,才可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记者对自己的采访对象及采访的内容,产生的兴趣越浓,采访的深度就越深。如果同采访对象产生共同兴趣,双方关系融洽、开怀畅谈,就会得到丰富的材料,使采访对象喜欢接近记者,有助于采访的成功。 记者应该喜爱自己的采访写作的职业,对这种劳动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有助于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

33 三、记者的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先有“记”,再有“忆”。记者需要有一个好记性,患健忘症者不能胜任记者工作。采访中的事物、景象,起码应有短时间的记忆,有些还需要长时间记忆。 采访中的记忆,不同于一般人对事物的记忆。采访中的记忆,是从头脑中筛选过的,将事件和人物的主要点记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晰的画面,以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反映事物的特征。 对在整个采访中获得材料,哪些要记,哪些不需要记,哪些需详记,哪些可略记,要心中有数。 除了“记”,“忆”也很重要。“忆”的重点在于判断所得事实,哪些是新闻价值大的,哪些是价值小的,哪些是无价值的。“忆”对新闻采访有重要作用。

34 四、记者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对各种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态度,如高兴、愉快、热爱或者郁闷、忧虑、恐惧等不同情态。记者的情感往往会影响采访对象和记者接触的各种人物。 记者应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也就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记者的情感须注意经常调节。情感是可以改变的。 记者调节情感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生活。 记者的感情应当是健康的、敏感的、冷静的。

35 五、记者的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要采访到能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重要事实,为写出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而服务。 从搜集新闻线索到采访的全过程,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是独立进行工作的。记者必须具有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觉性不高或缺乏主动性将很难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记者采访,需要有坚韧性,具有坚持到底、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怕干扰的精神。 采访的坚韧性还表现在采访的深度上,“打破砂锅问到底”,来攫取那些表现事物本质或反映人物深层的精神境界的素材。 采访的坚韧性也表现为记者采访业务的熟练程度。要勇于克服遇到的外部困难(如采访对象不肯谈或不善谈的),鼓励自己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 坚韧性应区别于思想顽固、执拗,不能只承认自己的意见,而不采纳外界的合理建议,不能不考虑客观的实际条件,一意孤行,这样会导致采访的失败。

36 记者在采访中还应具有果断性。这种果断性是以有正确认识、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与大胆勇敢深思熟虑为条件的。记者应养成思路开阔、行动敏捷的作风,以增强采访的时效性。而优柔寡断、草率决定、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受外界条件的制约而不能自立者,则不能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需具有自制力。无论单独或是集体行动,都应表现得忍耐克己,检点自律。保持遵守纪律、有组织性、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是成为一个合格记者的必要条件。

37 六、记者的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影响活动能否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这里主要概述记者的采访能力,其他方面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则不予涉谈。主要谈三个方面: (1)具有判断各种事物是非的能力,应思路敏锐,善于发现重要新闻; (2)具有不断丰富自己的采访方法和提高采访技能的能力; (3)具有分析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能力。

38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随时随地应为自己的职业和工作任务着想,随时注意发现重要的新闻线索。记者应富于政治敏感性,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判断事物的是是非非。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并发展记者的采访能力。 观察的精细性和思维的锐敏性,是不可忽视的采访能力,因为它与采访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观察是极为重要的采访手段,现场观察、采访所得是准确的、真实的,观察得深透精细,可获得生动活泼的新闻素材。提高观察力与思考是紧密联系的。 “熟能生巧”,“巧”就是敏锐性,它与生活阅历、工作经验是否丰富有密切联系。思路敏锐是记者业务上成熟的表现。看到一件事,能引起许多联想,看到一点苗头能预示趋势和结果,同时能准确把握表达事物的分寸,善于发现新闻后面的新闻。 新闻记者要保持心理的最佳状态。记者的个人心理活动和社会的环境发生对撞的时候,要首先检查自己的心理、思想是否正确,并且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保持彼此和谐。

39 记者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有: (1)要善于进行自我管理。这是新闻记者觉悟和才能的重要表现。特别是新闻记者时常处于个体劳动的环境,更需要慎独。既不苛求于社会,也不对自己放任自流;责己严,责人宽;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不降格以求。 (2)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新闻记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容易忘乎所以,个人主义膨胀;新闻记者由于承担风险,又容易消极避世,一蹶不振。对个人的才智、能力、功劳、名利不可看得过重,以免被名缰利锁所阻,进步不得。既要有当仁不让的勇气,又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永远不被功劳、名誉累到,也不为曲折和失败压倒。善于以“二分法”对待社会、集体和个人,对自己有清醒的估计。 (3)要善于自我激励。自己对自己提出一个期望值,并且努力实现它。不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自己要有一个人格目标,努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无愧于社会,也无负自己。 (4)要自我磨砺。力争到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去承担重大复杂的任务,显示并培养自己的才华,随着事业的成功,人能从逆境中焕发出进取精神,立身安命,益国益民又益己。

40 第二节 走向理性的道路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靠人的思维来实现的。人类社会各个阶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无不是当时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思维的主要形态是理论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新闻工作者也是以这些思维形态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思维的。

41 一、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在采访和写作中遵守逻辑思维规则是十分必要的。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规范着记者的思维活动。 形式逻辑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规范着人们思维的确定性、首尾一贯性、不矛盾性和论证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写作中都必须遵守这些思维的基本规律,才能准确表达思想,否则,思维就会陷入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的状态。

42 形式逻辑四条基本规律的核心是同一律,要求人们以思维的确定性来反映对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思维起着规范的作用,它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正确思维的科学方法。我们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无论是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论证,都应当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这四条基本规律互相联系在一起,只有遵守了这些思维规律,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 一篇新闻报道可以把它看作是思维的一个过程,它经历逻辑起点、逻辑中介,最后到达逻辑终点。在整个思维过程中都应当遵守形式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保持每一个概念、判断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即保持思想的确定性。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只能有一个思维对象。

43 当我们确立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选择了材料之后,接着就要进行谋篇布局,也就是把文章分为若干层次,并恰当地把它们编织起来。谋篇布局的实质就是安排文章的逻辑结构,使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各个层次之间都有一种内部联系,做到既从一点突破,又能展得开、收得拢,中心思想突出,行文通畅,前后连贯;结构完整严谨,层次分明,无懈可击。 形式逻辑教给我们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时,“怎么想,怎么表达”,至于“想什么”的问题有待于辩证逻辑的指导。一般地说,对个别的事物的判断是形式逻辑的问题,对发展着的、整体的、复杂的事物的判断,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单靠形式逻辑还不行,必须依靠辩证法,要依靠辩证思维。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引领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44 二、学点新闻思维 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所遵循的规则和途径。它可以帮助人们对感性认识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 、 新闻报道无论是哪一种体裁、哪一种形式,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反映着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新闻报道思想的形成和材料的选择,除了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以及前面所说的遵循逻辑的规则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逻辑方法,才能对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 一定要懂得,新闻记者的知识、能力都是以思维的科学性和正确的工作方法为基础的,这是他的“软实力”,不是别的技术、程式所能比拟的。这些新闻思维的特殊表现具有职业的诱惑力,值得我们去效仿。

45 (一)归纳法 归纳法作为认识方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事实,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其思维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我们在采访中,到某一单位去调查研究,从许多典型事例中,归纳出一个关系到全局性的问题,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结论,这就是归纳方法的运用。 归纳方法又分为两类:一是完全归纳法,二是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考察以产生关于这类事物一般性的认识。我们多是采取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思维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进行考察,得出关于这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作为对研究对象全体的认识。新闻采访采取这种不完全归纳法提炼新闻主题时,要防止犯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全局、以个别真实代替整体真实的错误。

46 (二)演绎法 演绎作为认识方法,是以对一般本质或规律的认识作为前提,推导出该类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属性的推演方法。演绎是我们认识具体事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我们在采访中,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考察某一个单位的情况,或者按照已知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某一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从而得到一个认识,这一思维过程就是演绎方法的具体运用。 新闻采访中我们常以现行的文件、理论作为依据,去观察这个复杂纷纭、变化着的社会。应当肯定,这种思维方法是正确的,它可以使我们在分析事物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7 (三)比较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比较事物属性的异同开始的。比较是事物矛盾的同一性与对立性(即差异性)的直观运用。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之间,以及在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事物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和同一性。空间上的比较即在既定形态上的比较,能够使我们区分或确认各种不同的事物;时间上的比较即在历史形态上的比较,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发现同一事物随时间的变化。 比较的方法是我们新闻采访提炼主题和选择材料经常运用的思维方法。记者要善于比较。新闻报道要经常报道各方面的新成就、新情况、新问题、新信息、新经验、新人物,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歌颂真善美的东西,只有通过它们的对立面,或者以一定的对象为参照系,才能认识、表现出来。 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外形比较、结构比较、贡献比较、数量比较、质量比较、层次比较、原因比较、系统比较、历史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比较的角度与层次取决于人们的目的需要,也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发展的。随着人类视野的不断开阔,比较法已经伸向了更深的层次和更阔的空间。

48 (四)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即是分解和解剖的意思;分析方法,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组成它的简单要素,或把事物运动的过程分为各个阶段,然后分别加以研究。分析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各个局部,弄清楚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层次或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了解诸方面的本质特点。这个思维过程的特点是: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状况撇开不管,而逐个逐个地研究各个部分的状况。综合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各个阶段联合成一个整体加以统一考察,形成对客观事物总体的本质认识。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运动方向相反的思维活动,分析是事物的本质分解,综合是事物本质的联合,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49 (五)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今天的新闻事实不能与昨天的历史相分离。记者为了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需要考察事物的现状,还要考察其历史,把历史看成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结和对比中认识事物。 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自然进程来描述和研究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着重再现历史的完整过程,反映事物的自然历史进程。历史的方法要求人们按照时间顺序的先后展开对考察对象的研究和叙述。为了再现历史完整的情景,需要尽可能收集有关的资料,包括大事件、小事件和偶然因素,丰富、生动地反映出考察对象。

50 第三节 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特征是考虑问题、探索问题时,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习惯性思维,勇于发挥创造性,不盲目崇拜权威。 人一旦有了求异思维,就拥有了更多的发现真理的机会。反之,固守一成不变,按照常规走旧路,不敢跨越雷池一步,不少发现真理的良机都会从人们的眼皮下面溜走的。 勇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人,也每每是敢于表现自己的人。在现代人看来,妄自菲薄是不足取的。勇于求异思维的人,不迷信任何人,主张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勇于求异思维的人既不怕不为上用,亦不怕不为传统势力所容,他怕的只是违背真理。对于现代人说来,真理才是高于一切的。生命有限,宇宙无穷,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勇敢地去进行求异思维。

51 一、新闻记者要求异创新 首先,新闻本身的价值在于它的差异性。发现新闻、发现新闻的价值,就在于发现事物的差异。 其次,新奇性、多样性、短暂性本来就是信息社会的特点。新闻报道就要反映这种特点,否则就会落后于现实,被现实所抛弃。 再次,追求求异思维,是培养优秀记者的一条出路。一个记者要敢于言他人所未言,做他人所未做,起到敢为天下先的作用,才能给社会指引航向。重复他人,跟在别人后边跑,亦步亦趋,是最没有出息的。“标新立异”,勇于探索,才能做一个有出息的记者。

52 (一) 权威不等于真理 新闻讲究一个“显著性”,其中官位、职称、知名度都是这个“显著性”的标志。而这些又都是权威的依据。新闻讲新闻来源,信息价值既借重“衙门”,又借重“名分”。权威也自恃本身的地位(如所谓中央级、省级之类)无恐。新闻界受这种权威定势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借助信息源的权威可显示媒体的威望和影响,舆论的影响力更大。新闻媒体还可借助权威保护自己的新闻的自由,显示自己代表群众的角色价值,这都是不容置疑的作用。但弊端也不少。 新闻报道中对权威的迷信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权威教育”。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的出现。 权威定势不能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报道尤其不能迷信权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都是在不断突破旧制度、旧思想、旧方法的奋斗中,取得胜利的。新闻领域的改革开放也推动着新闻事业的创新。

53 (二)随大流不可取 思维定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句不雅的话形容就是“自己不长脑子”,“人云亦云”。 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方面。 我们一方面能够认识到社会的从众定势力量有多么强大,另一方面也要锻炼“反潮流”的胆量。面对大家的嘲笑、指责和不屑一顾,应心平气和地辩解,尽力说服他们,让多数人承认新观念中至少也有若干可取之处。说出你的意见,实现你的尊严吧。 新闻记者对待社会的潮流,既要“从众”,又要“出众”才好。要“从众”是指要关注研究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社会诉求,使舆论能够不脱离大众的实际需要。也要“出众”是指不能顺从大众中的低下、不文明的诉求,必须承担引导教育大众的责任。记者高明之处在于“从众”而不“尾巴主义”,“出众”而不“盲动主义”。

54 (三)要经验,不要经验主义 在一般情况下,经验是我们处理日常问题的好帮手;只要具有某一方面的经验,那么在应付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特别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非要有丰富的经验不可。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 有用的经验继续用吧,过时的经验扔掉吧。新闻要反映变动不居的大千世界。日新月异,才是新世界的发展趋势。看到新事物,反映新事物,评价新事物,才是新闻的功能和作用。

55 (四)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是一种系统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 凡事有利必有弊。书本知识带给我们无穷多的好处,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 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书本总是应该服从于现实的;一旦二者发生冲突,人们总是修正或更换书本知识以适应新的现实。

56 二、新闻记者必备的特殊思维能力 新闻记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具有特殊的思维能力。思维敏捷,善于抽象和判断,善于转移经验,懂得侧向思维,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能够博闻强记,具有思维的灵活性等等,都是新闻记者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新闻记者发达的思维能力能够推动记者产生新思想、新方法,能够具有预见性,不断求异求新。

57 (一)用脑子观察 固有的态度、评价、感觉束缚我们的知觉。人们发现新东西,不仅要突破已知的局限,更要去判断、取舍这种发现的是非正误。因此人们观察事物不能只是用眼睛,更主要的还是要用脑子。人们观察到什么,取决于他们用什么样的理论或者思想作为指导,大千世界有许多假象、表象蒙蔽人的双眼。何况我们目力所及也有限,直觉不可能一下洞察至微。 倘认为“所见即真”则必上当受骗。当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在被感知的对象的特征和词语之间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也就是发生视察经验的词语化。在认识某种事物之前,必须先形成相应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又多半是借助词语表达的。也正是这词语所表达的理论、观点、概念,指导我们正确地观察。从哲学的观点看,人们感知到的还只是表象,用正确的理论对表象进行分析判断,才能正确地观察事物。所以,新闻界常说“别忘了带上脑子”,三思九思才能把握真相,才会有正确判断。

58 (二)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 思维过程总是从推论的一个环节逐渐过渡到另外一个环节的。然而,我们也需要凭借思维来把握事物全貌,以及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部推论过程。 人应具有统摄推论的各个环节,通过概括手段来驾驭它们的能力。这些思维过程的推进和转换靠什么?靠概念,并且要用词语符号来标识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又分为层次,类或种、纲和目,概念又可以引申、扩大、转化为新概念。人的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思维活动的基本保障。做不到这一点,便是思维能力低下的表现。我们有时说:想到了,不知如何表达,就是不能提出概念和命题,思维无结果。新闻报道中,概括不出新思想,浓缩不出几个词句的导语,即统摄思维能力差的表现。 概念具有统摄的能力,人们运用越来越抽象的概念,就能不断地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59 (三)转移经验 “驾轻就熟”、“熟能生巧”这类谚语包含着深邃的哲理。我们从中至少可以领悟到:多次实践的经验能够使我们摸出规律,获得技巧。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著作等身的文学家满腹是创作经验……经验是人的宝贵的智能财富。无疑,人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某种经验。当我们把解决某个问题取得的经验用来解决类似的某种问题的时候,这就是运用转移经验的能力。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推广应用。为了要转移经验,首先就应该善于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类似的地方。因为经验能够得到转移正是由于依赖了这种类似。因此,寻找类似是转移经验的必要条件,而要具备转移经验的能力就先得具备发现类似的能力。

60 (四)侧向思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诗经》中的两句诗。它告诉我们,广采各种各样的山石,才能够创作出玲珑剔透的玉雕来。我们还可以从中领悟出:为了进行创造,必须“左思右想”;只有广泛涉猎一切领域,才能大大提高创造成功的机会。英国医生德博诺把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同眼睛的侧视能力相类比,称它是“侧向思维”。“陆路不通走水路”。从一个思维死角中走出来,“换位思考”、“改变一下角度”,可能就豁然开朗。 侧向思维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条件是:所研究的问题必须成为研究者坚定不移的研究目标,成为梦寐以求的悬念。研究问题成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在心理学上称为“优势灶”。这样,侧向思维感受到刺激,他就会在所研究的问题上对它作出反应,形成概念、观点和思想,或者提出新问题。

61 (五)联想的能力 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就是联想,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结起来。联想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也就是神经元模型之间的暂时联系。联想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作为一种创造能力,它有赖于我们在后天加以发展。这种能力越强,我们就越会把在意义上差距很大的两个概念联结起来。无疑,这有赖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使大脑中储存起无穷无尽的神经元模型,把它们记忆在头脑中。这样,在联想的时候就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联想,把新闻事实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把新闻主体与自然景物联系起来,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把形象与思想联系起来,写出独特的新闻来。 联想是写作的心理基础,也是新闻记者成才的一个创造性因素。运用联想可以开拓思路,升华思想。 在写新闻时,可以把时间接近的事物相联想。连续报道中写这一事件如能联想到曾经报道过的另一事件或这一事件先后出现的事件,就会避免重复,写出新意。

62 (六)产生思想的能力 创造性才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生思想的能力。我们要获得创造性的成就,就得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就必须具有形成新思想的能力。 思想不是单纯地把两个或者若干个概念联系组合起来。概念的组合应该在内容上正确,应该能反映概念所代表的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协调一致是思想真实性的所在,是评价思想的首要准则。 另一个评价准则是思想的广度,就是思想应该能够概括和解释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事实。最卓越的思想还要包含或者预言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现象。

63 (七) 预见的能力 预见是人通过想象来推测未来的能力。人类自古就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去大胆地进行推测。古代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当时对未来的猜测常常带有神话色彩。 科学预见的产物(新的思想和观念),虽然在当时的客观世界中没有原型,但是它的构成元素却都是现实存在的。人在预见的时候,在头脑中建立起由因果联系构成的事件环链的模型。同时,他还应用过去的经验,因为在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可以找到规律性。这样,人们就可以顺着这模型化的事件环链,推测出它的最后一环,作出预见。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产生了系统预测未来的迫切需要,还产生了未来学。其中的新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64 三、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崛起,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适应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变革的需要。改革使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传统以及观念、民风和心理状态发生了人们始料不及的裂变,许多问题亟待回答;在新旧体制交替转换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撞击,不同群体的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使人们既对改革充满希望,又产生着许多困惑;对外开放以后,处在封闭状态的国际环境已打破,国际大气候对我国建设既有积极的推动因素,又有消极和制约的因素。各种社会改革也是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作参照系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是一种探索,成功与失败并存;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有利又有弊,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盘根错节,互相牵制。每个改革者既可能创造业绩又可能伴随着失误,对他们功过、是非的认识和评价都非简单的“是非”,常常需要多种论证、多重试验,并且曲折反复,才能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结论。

65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出现还有一个深刻的背景,就是近几年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系统论作为当代一门科学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在西方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姗姗而来。这种体现时代特征的思维方式,正好与我国变革时代社会呈现出多变量、多因素、多方位、多层次的状况契合,因而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垂青。正处于寻求新闻报道突破口的那些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便以这一思维工具来考察、认识、反映和解释社会生活,深度报道的方式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66 系统论可以说是一门研究事物复杂性、组织性的一门学科。科学家钱学森深入浅出地对系统论的理论作了这样的概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思想,也就是系统论思想。”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认识对象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考察。就是说,在研究整体时要注意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部分时要从整体联系中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这是系统思维的总体要求,是需要我们首先加以把握的“纲”。

67 系统论学说,强调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下面根据一些学者的论述简单介绍如下,以启发思考:
首先,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核心。整体性,也可称为系统性和我们所常说的全局性。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结合的复合体,其功能特征是“整体大于其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其次,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一幅幅由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并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画面。主张人类的理论思维对象不仅仅是实体,而是包括实体和关系在内的系统。强调从系统内部、各个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客体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中,来考察对象及其发展。这就是系统论的关联性原则。关联性原则是系统方法中的又一基本原则。 系统论所讲的关联性,包括系统层次性联系、系统因果联系、系统与环境的联系等。掌握这些联系的观点,对记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68 动态性原则也是系统思维的重要原则。系统论认为,一切运动着的客观事物都是一个开放的、活的系统,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没有任何凝滞不动的事物。它要求人们把握事物时,把事物当作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过程,作动态的透视,而不应当把事物看作是静止的、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东西。显然,这种思维方法不同于单一的逻辑思维。单一的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是依据非此即彼的排中律,用二值逻辑(或称黑白逻辑),用“是”或“非”来判断和描述客观事物,要么就是好,要么就是坏,要么这个事件发生,要么这件事件不发生,二者必居其一,不存在第三种情况。动态性的思维方法打破了二值逻辑思维的局限性,用相互关系不断变化和转化的辩证观点来看待事物,坚持事件本身的辩证规律。 动态性的思维方法反映到新闻工作上就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进行式、思辨性、探讨性、意向性、预测性的报道,这些报道形式各异,但从本质上说,都是把事物当作一个正在运动的过程来作动态的透视和反映,不作简单的结论。

69 作业与练习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党政军民学,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团结一心抗灾。悲怆和不屈成为中国人的共同情怀。全国新闻媒体全力以赴报道抗震救灾,显示了媒体的组织、鼓舞、激励、推动、批判的作用。从专业角度看,媒体报道的透明度、广度、深度以及记者们敬业献身精神都前所未有。从那时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学到许多新闻的理念、伦理和艺术、方法。 重温那时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新闻报道,写篇学习心得,讨论业务改革的进步,反思个人的职业良知,这将是一种好的学习机会。“多难兴邦”,“多难”也将促进我们的新闻事业的发展。 返回目录书页

70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和记者的社会交往 第一节 记者在社会交往中完成采访任务 第二节 学点交往艺术
第三节 “和而不同”——新闻记者人际交往的境界

7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交往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往,逐步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在一个开放性社会里,青年一代社会交往的成熟经验,足可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充分的借鉴。建立公民社会的交往,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72 第一节 记者在社会交往中完成采访任务 一、人的社会属性和记者的社会角色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人必须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参与社会生活,接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的熏陶感染,学习和掌握社会劳动、生活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行为规范,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扮演一定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合格的社会成员,进而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个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属性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一个人能否顺利完成所面临的诸多社会化课题,对个人终生的成长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最终意义上讲,社会化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能担当一定角色的合格成员。社会角色不是自己认定的,而是社会赋予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职能,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需要接受生活目标、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的教化和内化。

73 社会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构成社会文化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教育、艺术等都包括其中。面对社会所形成的群体本位,一个人必须确立自己的价值。
一个新闻工作者选择新闻事业作为报国利民的舞台和岗位,他更应该代表媒介、代表受众并接受国家新闻政策、法律的约束,具有高尚的内在品质。 党中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提出“社会和谐,从我做起”,努力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并且推动和谐社会臻于至美至大至高的境界。其中新闻记者和媒体应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责任。新闻记者要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社会其他群体和睦相处。

74 人类的血缘、亲情、友谊,还受各种宗教、伦理、教育的制约,使血缘、亲情、友谊升华到意义和价值的层面。宣示教义、布道施爱、教化人生,也都是为了提升人们这种自觉性和价值观念,鼓励人们走向通往合作、和谐的道路。 人的群体关系还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不管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都必须以追求人类的进步为目标。尊重传统,热爱国家,遵守秩序,社会才能正常地运作、有效地运动。违背了传统、国家法律和秩序,社会便将遭受厄运,这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所以,才会有和平祈求,有稳定祈求,有秩序祈求。 人类的群体关系还受职业的规范、规则、程序的制约。谁也不能超越职业的制约。家庭的影响、宗教的选择、政治的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有自由的权利,社会不可能家家、人人都完全一致。但是职业的规范、规则、程序就不一样了,因为它们能够影响社会、影响他人。社会各种职业都这样做,才能创造财富、创造文化,才能共享物质和精神成果。 个体与血缘、个体与婚姻、个体与社会,便构成了个体和不同群体的社会关系。

75 在不同性质的社会里,个人、群体及其相互关系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性质,也就是说,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在私有制社会里,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受阶级对抗这个基本事实的制约。
人和群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方面,个人依赖于群体,无群体即无个人,群体使个人得以生存。 另一方面,个人影响群体,群体也依赖于个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个人同他人、同群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历史上和现实中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人的价值”和抽象的“人的价值”观念。

76 新闻记者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遵从社会规范。
新闻记者是由国家批准、受法律规范制约、从事特殊职业的一种社会角色,社会对其有很大的期望值。只要他在这个岗位上,便必须遵守角色定位的规范。 新闻记者要不忘自己代表媒体和代表受众的社会角色。他要“出以公心”、“出以公正”、“出以平衡”。 新闻记者应该遵从民意抛弃私利。把个人私利带进舆论的做法,是错误的。

77 一个新闻记者能否把社会规范要求积极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社会遵从,是检验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发展是否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社会化程度的标志。
(1)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2)要正确认识社会。 (3)对社会态度的积极向上。 每一个个体对待群体,要摆正个体和群体的位置。个体和群体相互依存,个体和群体又共进共荣。“与朋友共,和其光,同其尘。”个体与群体也应该同福、同祸,同受阳光,同担沉浮。

78 二、人际交往与新闻采访 (一)新闻记者同其他人的交往活动有其特殊性 (1)为了传播信息和反映舆论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交往(目的性);
(2)交往的内容丰富,含有知识、趣味和信息的交换(丰富性); (3)不是随随便便的、闲暇无事的消遣,是一种负有严肃任务的职业活动(职业性); (4)新闻记者的交往对象是无所不包的,交往中的材料也是无所不包的(广泛性); (5)它不是“官场”或“省亲会友”的那种交际,它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平等的、亲密的往来(平等性)。

79 新闻记者不应满足于一般的交友之道,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高超的社交能力,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新闻报道任务的完成。
(1)新闻记者应有组织能力。 (2)新闻记者要有宣传能力。 (3)新闻记者要有自我表露的能力。 (4)记者要有自我控制和很强的应变能力。 (5)记者要有高超的表达能力,善于说明自己的意见,准确地提出问题,内行地与人商讨问题。

80 (二)记者同被采访对象的交往至关重要 新闻记者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访对象不是记者的陪客,他要同记者进行双向交流。采访对象作为记者的合格对谈者,诸多长处值得记者敬佩与学习。记者也必须成为合格的对谈者。采访对象是记者按照某种需要和条件选择出的代表,因此记者同采访对象的交往不仅是个人的交往,也是记者所代表的新闻媒介和采访对象代表的那个人群之间的交往。记者要尽可能迅速地熟悉被采访对象,才能顺利地进入角色。 并不是所有采访对象都能和记者顺利、和谐地交往。一个要取之于人,一人要给予人;原本生疏的人,要迅速变得熟悉起来,能够深入交谈;被采访对象一般是实践者,新闻记者一般只是对他人的行为的访问者,双方观察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必定有所不同。这些情况的合理解决,有待记者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应变处理,以便双方心心相印,各有所得。

81 同采访对象的密切联系,要做一些必需的工作:
(1)要经常同消息来源保持联系,不仅有事要联系,就是无甚事情时,也要保持联系。 (2)要尊重消息来源的劳动。 (3)要讲信用。 (4)要帮助消息来源做一些应做的事情。 (5)保护消息来源。 (6)要经常检验消息来源的状况,看他们是否保持着消息来源所应具备的那些条件。 (7)记者的有成效的报道也是保持和发展消息来源的重要条件。

82 三、记者在业务活动中保持职业独立性 一般来说,新闻记者可以把社会上所有的人群当作自己的采访对象。一旦他们被写进记者的新闻报道,他们都是记者笔下的主人公,不管他们的地位、职业、年龄、文化等有什么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同任何人的交往,都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社会上的某些人群同记者的交往,不直接表现为新闻报道中的采访与被采访关系。正确处理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很重要的。 新闻记者要处理好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新闻记者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在当地党政和新闻主管部门指导下工作,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完成报道任务。但是,他们之间又不是简单的隶属关系。新闻记者也承担对这些党委和政府考察和监督的责任。记者在业务工作中应坚守职业的独立性。记者从业第一位的原则是对法律承担责任,仅对编辑部承担隶属责任。其中最高原则是党中央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靠党委采访是一个原则、一种方法、一条纪律,新闻记者什么时候都是不应该忘记的。

83 新闻记者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群众是主要的报道对象和采访对象,是新闻工作者的支持者,也是新闻记者的老师。这种关系是不能颠倒过来的。新闻记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仅身体要深入,思想更要深入;要破除对于人民群众的“官老爷”和“清高”的习气,确实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道人民群众的心声。 新闻媒介完成新闻传播任务,是一个大的系统工作,记者所担负的任务只是其中一部分,记者的新闻报道要通过他人的连续劳动才能最后完成。因此,新闻记者也要处理好同编辑部内部各种人员的关系,与社会同行团结一致,协同共事。 新闻记者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纪律,是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受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条件之一。受众能够从记者的表现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同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主动地联系、配合、支持新闻记者的工作,从而使新闻报道搞得更好。

84 第二节 学点交往艺术 社会和他人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的人总怀有对其行为方式的某种期望。新闻工作者只有按照社会对自身的期待,认识并领悟自己所充当的角色应有的行为表现,并努力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非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地位与身份的规范去尽善尽美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期望角色(理想角色)与自己对角色的领悟和实践不能完全一致而有或多或少的差距,我们称之为角色差距。角色差距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造成的。主观上,个人对角色理解的不同程度,造成了领悟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而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实际能力状况又造成实践角色与领悟角色的差距。客观上,社会环境与个人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客观条件,也限制着个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领悟的角色和社会期望的理想角色去实践。 记者在同社会的交往中,在显示自己社会价值、职业价值的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形象、与社会各方面融洽相处,就需要一点交往艺术。

85 一、穷交际之理,行交际之道 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必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方式彼此进行交往联系、了解评价,相互产生影响,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交往的效果,而且明显地影响着个人活动的动机、效果与成就,影响着人们所属群体的发展、巩固与组织目标的完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因此,探讨人际关系的结构和互动过程,分析人际关系产生和完善的各种因素,掌握人际交往规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环境、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穷交际之理,行交际之道”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理念和行为准则,也是媒体处理同受众关系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86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另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吸引与排斥关系及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人际关系以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方面能否得到相互满足为基础。 人际关系按其形成可分为三类:一是血缘关系,如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繁衍出来的亲属关系;二是地缘关系,如邻里、同乡关系;三是业缘关系,如师生、同事关系等。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需求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满足个体需要的最基本的外部条件。 人际关系有三个心理因素:认知、情感和行为。 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87 代价有偿,是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是西方社会相当普遍的人际交往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认为,人们为交往而付出的信息、时间、感情、物资、金钱等,必然期望从对方那里获得相应的酬偿。否则,交往必将中止。近年来,这种交往方式在我国也开始流行,对青年人影响尤为深刻。客观地说,这种交往观念既有合理的成分,亦有消极因素。一方面,它符合交往中互惠互利、满足双方需要的原则。这种需要的满足,应该是既有物质的内容,更有精神的内容。如果单纯强调物质的内容,会导致交往庸俗化;另一方面,这种交往观念成为一些人搞权物、权钱交换,谋取私利的借口,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交往起腐蚀作用。一些人在交往中,以“自我满足”为中心,选择交往对象的出发点是“是否对我有用”。“有用”则套近乎,“无用”则形同陌路。这种庸俗实用的交往方式,已经和正在毒害着我们一些人的心灵,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88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的原则 尊重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尊重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社会伦理规范前提下的人际交往原则。
要做到尊重人,首先应当认识到,虽然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差别,人们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并因不同的社会分工,人们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也不相同,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也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因此,尊重的原则就包括了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要在各种场合做到自重、自爱,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不自重的人必然得不到他人尊重。自卑感太强、妄自菲薄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怯于人际交往,习惯于依赖他人,对人缺乏魅力,自己常感孤独,易导致变态人格或导致异常行为。自尊心过强的人往往导致自负,固执己见,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从而阻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尊重他人,就是要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与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地位。如果一个人不尊重他人,经常损伤他人,人们便会敬而远之,把他孤立起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要注意尊重他人。

89 (二)真诚的原则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恳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持续和深化的保证。人际交往过程是交往双方互相了解和理解的过程,坦诚相见,推心置腹,才能加深相互理解。在交往中以诚相见,才能产生共鸣、建立信任感,人际关系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有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又不愿袒露心扉,这就阻碍了人际交流。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消除闭锁心理。也有少数人受消极处世哲学的影响,以虚伪、圆滑、势利、世故的态度对待人际交往,容易使人际交往庸俗化。

90 (三)互利的原则 人际交往以需求满足作为动机。如果交往双方都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交往就会持续进行。如果一方只求索取不思给予,交往便会中断。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互助、互惠、互利,保持交往双方心理需求的平衡,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

91 (四)宽容的原则 我们前面讲过,人是有差异的。人也各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弱点。人际交往的双方通过经常接触,深入了解,就容易发现彼此的不足,也会产生误会甚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宽容的原则,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学会同各种人打交道,防止在非原则问题上斤斤计较,形成心理隔阂。但宽容不是是非不分,袒护他人的错误。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养成心胸宽阔、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做到容人、理解人,抑制狭隘的报复心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2 三、搞好人际关系要讲究艺术 艺术也是方法,而且是具有灵活性与创造性的方法。人际交往的艺术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体会总结一套。但从总体上来看,人际关系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且这种心理关系主要通过言语交谈和处事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搞好人际交往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交往心理的调适与谈话和行事的艺术上。

93 (一) 交往心理调适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因此,所谓心理调适就是调整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以提高个体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的适应能力。 交往是从对人的认知开始的。如果认知结构不协调,就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使双方感到不适或紧张。消除这种紧张状态的基本方法,就是改变或者增加双方的认知程度,协调认知平衡。 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喜爱或厌恶、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性质。 人际认知、情感都要通过双方的行为表现出来。凡是彼此能觉察到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搞好人际交往,就要能使自己的行为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要预见行为的后果,善于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交往内容和不同交往目的调适自己的行为。

94 (二) 谈话的艺术 谈话开头有赋、比、兴三种方法。赋,直接叙述,开门见山,适用于熟人、急事。比,比喻引入方式,可使谈话委婉幽默,喻义明理,打动人心。兴,即借题发挥方式,逐步引入主题,可使谈话风趣跌宕,引人入胜。另外常用的还有寒暄入话式和曲折点题式等多种开头方式。 谈话引入主题后,要注意使话语投机、双方默契,使对方产生共鸣。这就要尽量把谈话基调调节得轻松愉快,避免压抑、沉闷、紧张的气氛,使严肃问题轻松化,复杂问题简明化,力争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谈话中,要讲究发问、应答和聆听的艺术。 应答总体上应掌握分寸,不宜太急、太直,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95 在交谈过程中还要注意聆听的艺术。一般说来,在听取别人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温和,精力集中,不随意打断对方谈话。要让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谈话有兴趣,产生亲切、愉悦的心理反应,要防止心不在焉、随意争论或妄加批评。
人与人的相处“以和为贵”。谈话艺术在于谈得来,行事艺术在于合得来,行事包括待人和处事。 待人要注意做到:文明而不做作,热情而不轻浮,谦虚而不自卑,豪爽而不粗俗,谨慎而不拘束,庄重而不傲慢,忍让而不怯懦。 处事要注意五个结合: (1)情、理、法相结合。 (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热处理和冷处理相结合。 (4)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5)办好事与处好关系相结合。

96 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要注意自我心理品质的调节,讲究人际交往的艺术方法,给自己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人际环境,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新闻记者是以交往的方式完成社会责任的,他应该成为人际交往的模范。中国社会发展中曾出现过于紧张的政治斗争甚至侵犯他人权益的不法行径,使人际关系出现不协调乃至互相防范的病态。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环境日趋宽松,人与人之间友爱互信的程度提高了许多。特别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已经打破诸多禁忌,人际关系充满人性化和个性化。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人际关系的新现象,非常有利于信息流通,非常有利于新闻记者的工作。我们研究新闻记者的社会交往,也是在这种良好态势下进行的,不可过分看重当今社会交往中的困难、险阻一面。 上述这些算不得什么人生信条的意见,似乎人人皆知,但细微之处见真情、真知、真性,仍然要认真行动起来才能实现。“文人无行”、“不拘小节”,不应成为不文明交往的遁词。

97 第三节 “和而不同”——新闻记者人际交往的境界
新闻记者同社会的交往,由媒体沟通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乃至于政府与民众、政府相互之间的交往,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交往都包含至少两种意义:意义的传递和理解。我们常说“知己知彼”,不仅是自己知道对方,还要使对方知道自己。你表达什么意义或诉求,是你交往的目的;但是到此还不够,对方还有表达赞成和不赞成的意愿。你应允许对方表达自己的意义或诉求,你也可以表达自己赞成与否。 有一句名言正表达了彼此间这种正确的关系:“我不赞成你的意见,但我维护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句话对交往双方都有用。“我维护你表达意见的权利,你也要维护我表达意见的权利,双方可以各自保留自己意见,并不必强求一致”。这就是“和而不同”的意思,是“求同存异”的意思。

98 一、“求同存异”以利沟通 新闻记者和媒体在社会交往中,第一会信息失真,第二会对共同信息做出有差异的理解,这就形成了交往中的“沟通焦虑”,即交往效果的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差异。新闻业界在国内交往中有这种差异,在国际交往中更有这种差异。 翻过历史上冷战冲突下意识形态对立的旧篇章,我们发现了: (1)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新闻事业有共同性; (2)共同性下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是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讨论,以求真正地评价真相,准确地评价真相; (3)即使某些差异仍然反映在今天的新闻活动中,但不妨碍交流和合作。 除了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敌对污蔑和造谣,世界上不同政治、文化、经济形态下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从业者是能够借助智慧达到某种共识并可以采取共同行动的。 对于国际之间的新闻信息交流“堵塞”不如“开导” 。

99 我们曾经信奉过“权力”对舆论的影响力。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时代、公民社会里,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主要靠信息强势,靠信息传播的客观、公正、平衡,尤其是要尊重广大民众对信息的自主接受、自主评价、自主选择的权利。 这种信息传播的强势,有几种含义: (1)量,知情权的满足,充分地大量地传播信息,使受众有充分的依据遵从一种观点或行为; (2)真,不仅信息不假、不讳、不瞒、不漏,而且不片面、不主观,即不以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歧见改变事实真相; (3)承认媒体和新闻报道对政治和权力的监督和批判,形成公民和政府,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承认政党、政府、权力部门和公民对信息的共享是平等的、及时的、互不歧视的。 实现了这里说的一切,社会的信息交流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起来。否则,我们就不能使公民享有知情权,不能实现权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公平、正义和和谐。

100 求同存异要能“政治容忍”。所谓政治容忍,是指人们愿意容忍其他人的政见,允许其他人享受与自己相同的政治权利,不管那些人自己喜欢不喜欢、看得惯看不惯。可以说,政治容忍度决定了民主程度。政治容忍度大,官员宽容对待不同政见和立场,就为民主创造了氛围;相反,如果政治容忍度低,对持不同政见和立场者打击报复,那么就难言民主。当然,公民也应容忍官员的某些言论和行为。不过在一个民主的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官员对公民的政治容忍更重要,因为官员的背后有权力支撑,一旦失控不忍,就会造成官民的不和谐甚至冲突。这种教训极多。新闻媒体应在政治的互相容忍和平衡上进行疏导和教育。

101 2008年10月17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条例》于2008年10月17日起施行。
《条例》指出,中国依法保障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的合法权益。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进行与其机构性质或者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 《条例》规定,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外国记者采访时应当携带并出示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短期采访记者签证。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从事辅助工作。 新条例基本延续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执行起来相对容易。新条例是本着改革、开放、进步的精神制定的,比奥运《规定》多14条。新条例将奥运《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以长效法规固定下来,为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了便利。新条例同1990年公布的条例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新条例显示了国家的信心、仁爱和友善,是继承了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同世界相知和友好精神的法律体现,也是中国新闻管制同世界文明国家保护新闻自由的普世价值接轨的重要一步。

102 二、同人类文明结缘,建造新闻记者的新精神家园
(1)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走出自我认同的困境,努力融入社会群体,甚至融入世界,学会同周围的人甚至世界相处。 (2) 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要对社会不同意见和论争采取平衡手法,给予他们同等的媒介权利,例如相同版面、相同时间,让他们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以求减少双方差异,扩大认同感。 (3) 新闻媒体总要有自己的意见。媒体的意见不一定是终极真理。当媒体的意见受到社会的非难甚至反对时,媒体要有耐心倾听这种反对意见。如果反对自己的意见被证明是错误的,也要能宽容并且团结反对过自己的人。特别是不同国度的人,意见纷争总是会发生的。媒体应引导受众学会对待他国的不同意见。

103 作业与练习 2008年8月18日,周一,11:55。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小组比赛中,有“飞人”之称的刘翔起跑后因为脚伤发作宣布退出比赛。随即,国家田径队举行刘翔因伤退赛的新闻发布会,做了情况说明和解释。与此同时,网上各种意见风起云涌,表示理解或认为不可接受的人势均力敌。凤凰卫视还专门举行时事辩论会,各方论战激烈,各不相让。与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得金牌相比,退赛事件引起了更大的热议。估计这是本次奥运会上最轰动的新闻了,甚至可能会写进奥运竞赛史,并且永远被议论下去。刘翔会长久地成为“新闻人物”。 新闻记者应当如何对待这件事? 刘翔成为雅典奥运冠军后,各界都同刘翔挂上了钩。国家、企业、广告商、体育界、教育界等,都从刘翔那里发现了他对自己的价值。新闻界自不甘落后,关于刘翔的各种新闻都受到 媒体的偏爱。这中间有什么经验、教训及误解、误判? 返回目录书页

104 第四章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认识世界掌握新闻事实的基本认识路线 第二节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三节 学会调查研究

105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本章开始研究新闻采访的具体运作。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认识到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客观、反映客观的基本认识路线,从而端正态度,学会调查研究,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106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认识世界掌握新闻事实的基本认识路线
一、新闻采访是记者把握客观世界的过程 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调查研究,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新闻采访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而调查研究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深刻的哲学思想。新闻记者就是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实、评价新闻事物。 人的认识运动的基本矛盾就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时常遇到的基本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在这里,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主观意识是第二性的,二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决不能互相颠倒。对任何人来说,只要涉及认识和实际,就有一个主观和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的问题。我们做工作,要想得到预期的结果,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最高明的记者也离不开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107 发现新闻、用文字表现和评价新闻,整个采访过程都需要有一个桥梁、一个方法,这就是调查研究。分析一下人们采访新闻的过程,可以看出,这其实也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我们为了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必须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广泛地了解情况,掌握各方面的材料,然后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构成判断,作出决策。这是一个认识客观情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查研究是我们通向实际、了解情况必经的道路。因为一切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而不能产生于它之前;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找出事物发展规律,当然也不可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定出了方针、政策也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终结。当执行某一方针、政策的时候,从开始到最后实现,这既是一个新的认识情况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即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继续调查研究,检查前一个认识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发现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同实际情况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就必须按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作出新的决策,或者进行新的补充、修正,使之适合于变化的新情况。由此看来,调查研究贯穿于“实践—认识—实践”过程的始终。换句话说,认识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使主观和客观之间相符合,就不能不经过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桥梁。

108 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符合客观实际 我们党在各个时代都制定了一系列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我们要宣传报道这些方针政策,但不能不顾时间、地点、条件随意搬用,一定要在实践中检验充实发展这些方针政策,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教条主义者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差别性,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把方针政策当成僵死的公式到处去套,用这种思想方法指导工作,就只会产生唯心的工作理论;经验主义者则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和一得之功,在行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两个倾向都会损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每个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借口“特殊”而拒不执行的分散主义,又要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照抄照搬的形式主义。这也是避免新闻同质化的唯一正确方法。新闻报道不是图解方针政策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总要反映出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才显示出社会的丰富多彩。

109 新闻报道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实践结合,但这种结合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这是因为:
其一,新闻都是在一定具体条件下对一定具体对象的反映,都是在一定具体实践中取得的,如果脱离了这一具体的条件、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实践,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所以必须同一定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 其二,新闻是历史发展的记录,新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把过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认识凝固化,就会脱离实践。 今天,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之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怎样建设、怎样实现这种具体目标,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 新闻记者要不断地从事新的实践,进行新的调查研究,取得新的认识,并且不断地在新的实践中对认识加以检验。对于那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错误观点,要予以摒弃;对于过去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今天仍然适用的理论观点和成功经验,要加以坚持和发展;对于过去是正确的,但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过时的理论观点,不能抱住不放,而要进行新的创造。这样,我们才能打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使新闻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110 三、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运动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低级阶段,是无数客观外界的事物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而形成的初步认识,它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生动、直观的反映,感觉、知觉和表象是它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任何人要认识某个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都没有别的办法。 新闻记者在采访初期占有大量材料,这还是感性阶段。然后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这才有新闻价值的判断,进入理性认识形成的阶段。

111 一般来说,新闻采访总是“先调查,后研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调查一开始,实际上研究工作已在进行了;而研究工作每深入一步,还必须进一步调查,调查和研究交错进行。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调查研究,第一步总得摸情况,目的是提出问题确定报道选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目的是确定报道的目的,即判断新闻价值。没有研究,面对模糊凌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很难决定报道方向。不作初步的研究,就无法确定调查范围、抓住调查的中心、选择正确的方法,便会觉得“老虎吃天,没处下爪”,不知如何着手才好。在调查中更少不了分析研究。 对于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材料,也需要作一番初步的梳理、鉴别工作,看看哪些能说明问题,哪些不能说明问题;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哪些反映了问题的本质,哪些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能说明问题的这一部分,哪些能说明问题的另一部分;哪些部分材料比较充分,哪些部分还很不够,等等。 只有对这些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调查。为了判断材料的真伪、是否典型、有无代表性,还要研究这些材料是什么人提供的,材料中所反映的事实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样,在调查中研究,在研究中再调查,反复调查,不断研究,就能逐步对问题的本质以及各部分各方面的联系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112 第二节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主体向客观世界客体寻求事物变化真相并予以解释的认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 记者的采访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认识只能停止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且凭着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再深入调查。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应该是感性认识的产物,而应该是理性认识的结果。所以要一面调查,一面研究,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如此反复循环,一次比一次深入,直到弄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为止。这一切表明,新闻采访工作就是调查研究工作。

113 一、新闻记者调查研究的特殊性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世界。但新闻记者从事的调查研究同其他人的调查研究有所同又有所不同。
共同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方法的一致性。从指导思想看,各行各业的调查研究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用什么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关系到调查研究的灵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一切调查研究,只有在它的指导下进行,才能达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第二是各行各业的调查研究都是为了求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及寻找改造世界的方法。毛泽东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问题有两种:一是主观和客观的认知统一,二是发现和设计有利于改变世界的路径和方法。

114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同其他行业的调查研究相比较有其特殊性。 首先,记者是为传播新闻信息去进行调查研究的。
其次,由于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记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具有种种职业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 (1)全局性。 (2)广泛性。 (3)新闻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家方式,即按照一定的方针、政策,出于把握民意和舆论的需求,而在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众意见及各种冲突中进行挖掘真相的探索,并通过新闻报道显示公平、正义的舆论诉求。 (4)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是政党、政府或社团赋予其的一种承担民主监督和社会暸望责任的特殊社会活动,具有得到法律特殊许可的保护地位,是民主政治所认可的职业行为。 上述所谓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并非是显示职业的“荣耀”,而是表现记者职业活动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中要谨慎行事,以法行事,切不可滥用职业的“便利”和“权利”,而损害了职业的纯洁和神圣。

115 新闻界有一种说法:“采访决定写作”。这也提示我们要重视调查研究,重视采访。
“采访决定写作”,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用这个观点来看新闻报道,则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两个阶段:采访阶段和写作阶段。采访在先,调查研究在先,写作在后,采访为写作搜集事实,着重解决新闻如何从群众与实际中来的问题;写作则是把采访搜集来的事实加以表现,着重解决新闻如何到群众与实际中去的问题。可见,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对写作起决定性的作用。采访决定写作,还表现在采访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写作的广度和深度,采访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我们强调采访对写作的决定作用,并不排斥写作的重要性。因为有了好的材料、好的内容,还需要用好的写作形式、技巧来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反过来对采访又有能动作用。结论应该是这样:处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既要深入采访,又要精心写作,二者都不能偏废。但是采访同写作相比,采访毕竟是第一位的工作。离开了深入采访,记者纵有生花妙笔,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记者要重视采访,把功夫首先用在采访上,用在调查研究上。

116 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调查研究的精髓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三贴近的新闻工作要求。但什么是真正的“三贴近”呢?招摇过市、走马观花都不是。要实现“深入”二字,才是真正的有效果的调查研究。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怎样才算是坚持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呢?

117 (一)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
新闻记者要坚持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不能把深入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不能讲究条件。一个有出息的记者,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只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真正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实际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而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不怕困难,不怕艰苦,不怕挫折。经常地生活在群众之中、活跃在基层,才能真正有与群众共命运的精神境界。

118 (二) 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 要不要坚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是衡量记者是不是真正遵循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的一个重要标志。 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从根本上说,就是记者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认识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需要。直接接触新闻源,还是间接接触新闻源,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并不排斥第二手材料,靠第二手材料也可以写报道,但总不如自己亲临其境、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得来的第一手材料更真实,写出来更有真情实感,而且更容易见解独特,迸发出思想火花。 到达现场,才能真正实现代表媒体、代表受众的职业责任。优秀的报道、优秀的记者都是在新闻现场显示出光华的。闾丘露薇在伊战前线,王志出入于“非典”疫情中,显示出职业记者的职业精神,为人称道。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已成为当今新闻采访的大趋势。

119 记者要有一种与群众共进共荣的精神,甚至为群众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先做好公民然后做好记者”,“先做好党员然后做好记者”,是记者必备的品德。新闻工作者作风的优劣,也影响着新闻调查的成败。
(1)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忌带任何主观主义。 (2)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建立功底,以利长远。 (3)要强化竞争意识、树立时间观念。

120 第三节 学会调查研究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是记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记者总是在不知、不懂、不熟的情况下接触“未知”的事物。另外,记者在接触“未知”事物之前(特别是在科技、经济等领域)总是一个“外行人”的角色。记者倘若自诩为那个行业的专家,足见其不自量力。记者在新闻工作中总是接触新的事物、新的人物、新的环境,去研究新问题、新动向、新方法。他不能给予采访对象什么,他总是向大家索取新闻材料。他不断地向人索取,有求于人;他不断地向人学习,以人为师:这大约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特点。有人说,新闻记者是个“不断地向人学习的职业”,斯言是也。幸好新闻记者能够调查研究,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地“求于人”、“学于人”,成就了他职业的光荣。

121 一、向群众学习 正确的认识来自客观实际,归根到底,是来自群众的社会实践。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讲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个人的实践离不开群众的实践。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群众路线,既是立场、观点问题,也是最根本的方法问题。就是说,只有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求教,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真正地做到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者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必然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122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的实质是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向群众寻求真理。
第一,我们应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第二,关心群众利益,倾听群众呼声。 第三,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

123 二、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新闻记者搞调查,首先要获得关于实际情况的正确反映,保证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调查要广泛又有重点。这是说,调查中既要广泛地收集材料,又要抓住重点。 收集材料要做到既广泛又有重点,必须注意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调查任务,围绕主要目的搜集材料。二是要把握全局,抓住主要矛盾。 调查研究既要特别重视获取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也要认真对待和吸取间接的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24 新闻记者在调查中既要注意事物的质,又要重视事物的量,把质和量结合起来。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就是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同他事物相区别的特殊性。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也就是认识它的质。因此,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我们搞调查,首先必须划清各种事物的界限。但是任何质都表现为一定的量。量是指事物规模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快慢、数目的多少等。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 在调查中坚持质和量的统一,就必须把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结论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就是确定客观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就是确定客观对象各个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或确定某些因素的数量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事物质和量的分析,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本质。我们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认真掌握这个方法。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自己不带偏见,心中无私,又有科学方法的指导,是一定能维护新闻真实性的。

125 三、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按照这个根本任务的要求,把事实弄清楚,仅仅是做了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还有第二步,实际上是更重要、更费劲的一步工作,就是要对了解到的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对丰富的感性材料下一番改造制作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求得规律性的认识,使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意见。这才是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和全部内容。记者只有在调查研究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完满地完成调查研究任务。

126 (一)坚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这些联系是不平衡的。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要对它们的性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具体的分析,不能等同看待。 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永恒发展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同周围环境的联系,而且要看到事物的发展,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上去把握它,防止思想僵化。

127 (二)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什么是分析和综合呢?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地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就是在分析事物各个部分的基础上,把这些部分又联结为一个整体,从事物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加以研究的方法。由于客观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分析,最基本的是对组成事物整体的各种矛盾、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分析;综合,最基本的是对事物在各个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矛盾、矛盾的各个方面的有机综合。

128 (三)全面、比较、反复 “全面”,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要做到“全面”,必须防止认识上的表面性。所谓表面性,就是不深入到事物的里面去作精细的研究,把现象当本质,为假象所蒙蔽,因而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本质和现象是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象是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只有用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不等同于本质,但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认识本质必须从现象入手。

129 要善于“比较”。它是认识各种事物的差别、特点和本质的重要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应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比较是从联系中产生出来的。既然万事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事物又有各自的特殊本质,那么,我们认识事物就必须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鉴别,才能发现此长彼短,从而达到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130 “反复”,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使认识不断深化。反复,作为认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根本上说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任何社会实践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曲折过程。这个过程反映在认识上,便形成了一条近似于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同时,客观事物矛盾的暴露也有一个过程。有些复杂的重大问题往往要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因此,决定问题不能太匆忙,特别是对有些一时吃不透、拿不准的问题,更要多看看,缜密思考,反复斟酌,尽可能地把问题看准,使主观认识日趋完善、准确、深入。有时,结论初步定了以后还要放一放、想一想,听听不同意见。这样反复地研究,就能减少认识的片面性。

131 毛泽东说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话,写了许多出色的调查报告。找来读读,从中领悟调查研究的意义、方法、作用等。
作业与练习 毛泽东说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话,写了许多出色的调查报告。找来读读,从中领悟调查研究的意义、方法、作用等。 读了毛泽东的文章,再找来当前媒体发表的一些调查报告。想想看,时代怎样影响了调查研究的形态和作用?这也许会促使我们想想新闻记者应该怎样对待调查研究。 返回目录书页

132 第五章 新闻的发现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发现新闻线索 第二节 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 第三节 独家新闻 第四节 新闻敏感

133 教学目的和要求 新闻采访学的第一个重要的业务技术问题是发现新闻。这是新闻记者从事职业活动的一个基点,没有这个基点,其他动作无从谈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如何发现新闻,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成为一个信息富有的新闻记者。

134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记者从事调查研究和其他职业的人们相比有一个难点,即记者的调查研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调查对象、调查题目、调查内容、调查结局的预测,都是在一个未知数极大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闻的发生(特别是事件性新闻)是不可预料的。新闻的采访又大多数是在事态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开始了的。等到事情有了结局再去采访,多数情况下已失去时效。因此种种,就要求新闻记者善于发现新闻,及时地捕捉到信息。 新闻线索是一种信息的提示、预示、猜想,是新闻的信号,能够向记者指示采访的方向,展示新闻源所在。有的线索比较完整,有的还只是一种猜测,是某个断面的情况展示。无论完整与否,它都能诱发记者的新闻敏感,知道哪里将要发生新闻,哪里已经发生了新闻,然后跟踪把新闻采访到手。所以,凭借新闻敏感对新闻线索进行取舍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5 一、脑子里多装几个问题 “脑子里多装几个问题”,是发现新闻、认知世界的一个途径。人的大脑是个加工厂,生产思想、思路、主意、主张、方案、方法、谋略、策略等,这些都源于对周围环境、大千世界的观察。“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观察学习、思考的生动过程。在大变革、大竞争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成就事业,做好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学习和思考。而发现问题正是紧密联系学习和思考的纽带。问题总是从工作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装着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离开装着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没有意义。装着问题需要刻苦学习,以取得指导,丰富知识;学习联系问题才有动力、有选择,学有所成。装着问题意在勤奋思考,以深化认识,寻求答案;思考面对问题才有对象、有价值,思有所得。把问题装在脑子里,不停地琢磨、掂量、考虑,不断地反复比较、交换,就能弄清原因,认清症结,找出办法,形成良策。越是想通想透,思深思远,越能决策正确,应对自如,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136 新闻传播之所以能对现实世界的改变发挥能动的指导作用,主要是由于报道的针对性,即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和斗争,而媒体适时给出了解决矛盾、冲突,平衡矛盾双方的思想、政策和办法。媒体捕捉到了实践无法绕开的现实性的实质问题,并以公众所关心的方式提出来,转化为民意和舆论,促进社会去研究解决,也就起到了新闻影响社会的作用。新闻报道都包含着这样那样的“针对性”,即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 每个时代、每个时代的一个特定阶段都有自己的问题。新闻记者和媒体能否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这些问题,决定着媒体及新闻传播的价值和生命力。 一个新闻记者的头脑里应该涌动很多问题,即尚未认知的事物的信息在头脑中产生的疑问。

137 二、新闻记者要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新闻记者要关注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记者要紧紧跟随实践的步伐,并站在实践的前沿阵地,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勇于探索、创新,开拓新的认识领域;记者要根据调查研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来捕捉现实中事关公众、事关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问题,发挥媒体的公信力。

138 哪些是新闻记者应当关心的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呢?
(1)党的总路线、总目标、总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要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研究并提出具体问题。 (3)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工作特点,发现不同的问题。 (4)要努力发现新问题,认识新事物。 精心地关注、研究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涌现的新事物,敏锐地提出有开创性的问题,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是我们开创新闻工作新局面的主要着力点。

139 为了保持清醒头脑,不失媒体的洞察力、影响力,新闻记者对社会的关注还要注意方法问题。
(1)大和小结合。 (2)长远和当前结合。 (3)专门和边缘结合。

140 三、获取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的成功一步 新闻记者关注、研究社会,捕捉社会实践中所出现的矛盾冲突,即提出问题,只是为新闻记者提供了调查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任务,并不等于已有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方案、政策、方法,尤其不等于已有了现实案例,有了转化为现实的变化结果。有些矛盾、冲突可以表现为已经出现的新闻事实,有些不能表现为已经出现的新闻事实。社会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谁在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新闻动向、变动、结果?这就需要记者去发现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 记者要有获取不同类型新闻的不同的新闻渠道,以使自己能洞察四面八方。第一类新闻是当事人按计划进行而形成事件,均在预料之中;第二类新闻是出乎意料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可听凭安排,有计划地去采访,后者则完全需要记者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投入采访。获得第一类新闻信息的渠道有许多。例如查阅文件;从各种会议中获取;跟踪已有报道再报道;从读者来信中捕捉信息;当事人的主动的提供;等等。

141 新闻线索有几个明显特点: (1)新闻线索表现形式零碎、简略、不具体,可能并无事实标记,稍纵即逝。 (2)新闻线索只是一种信号,标示一种信息的或然性,甚至是一种假象。它是没有经过证实的东西。因此,记者要严格区别新闻线索与新闻事实的界限,不能把线索当成已经核实的新闻传播。媒体的新闻失实,不少是这样造成的。近两年炒作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把未经证实的线索当成真实的事情报道的案例。 (3)新闻线索只是一种表象。它仅是一种感性的东西,还要求记者深入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判断。否则,可能会曲解事实真相。

142 第二节 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 新闻记者采写非事件性新闻是一种高难度的运作,需要调查研究的功夫、理论的水平、政策的觉悟三者间的综合调度。它是记者对社会进行纵与横、内与外、表与里的解剖的结果,没有高超的驾驭能力是不行的。但是,采访这类报道容易流于空泛,大而无当,缺少新意,寡淡无味,又由于可能求全责备,反而失去了新闻价值。 新闻记者要有两种适应性:枕戈待旦,随时应付突发性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无往不胜;沉静思索,能够把握纷繁社会的纲和目,做到全局在胸。这样才能纵横捭阖,运用自如。轻视哪一方面的锻炼都是不应该的。

143 一、新闻报道求“新”,开创新局面 许多年前,我国新闻界有一个“新闻、不闻、旧闻”的报道策略,忽视时效性,忽视透明度,报纸编辑从稿堆中希望发掘出好新闻来,记者们也苦于颠簸寻找那些足以动人心弦的新闻,但都难以如愿。 改革开放后新闻少的局面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人们努力改变媒体无新闻的局面。抢新闻,增强透明度,挖掘真相,成为媒体业务改革的一个方向。 特别是让事件性新闻堂堂正正地坐上第一版的位置,登上媒体的显要位置,媒体面貌一新,引起读者热烈的赞扬。 过去,我们的新闻战线由于受到“左”的或其他思想的束缚,有些事件性新闻未能公诸报端,诸禁甚多。报喜不报忧,是一例;事情一旦发生,不到总结或告一段落,不发消息;主管部门关卡重重(这里并不反对必要的审稿程序),使新闻失去时效性。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有的报纸和记者,对于非事件性新闻,也千方百计找到由头,处理成事件性新闻,而把许多可作分析、综合的事实巧妙地用作背景材料,成为可资借鉴的经验。

144 二、力胜突发性事件报道——新闻竞争的重中之重
大千世界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着形态各异、繁简有别的事件。这种不同的事件,对于记者的采访和媒体的报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有一类事件,是人为组织的结果。这类事件,其时间、地点、参加者以及过程,都是按照一个计划预先安排好了的。 还有另一类事件,它发生了,人们也能预料到它的进程和结局,但不能预见到它的细节和它运动中的每一步。记者只有置身其中,追踪事态的发展变化,才能抓住新闻。 另有一类事件,它的发生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它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虽非必然,但事出有因。人们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来选择或回避它,它一旦发生,就常常同社会紧紧关联,引起社会震动。

145 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新闻,对记者来说是一种考验和锻炼,也是一种表现自己才华的机遇。但是,事件本身是一回事,抓住与否,抓住而能否报道好,又是一回事。记者大凡都有错失良机而遗漏了新闻的教训。
我们常说记者的“慧眼”、新闻“敏感”之类的东西。其实“慧眼”不是天生的,“新闻敏感”也不是固有的。这同记者的素质有重要关系,但是,这种素质能否变成一种搞好报道的资本,还要靠勤奋和责任心。 记者工作是紧张的。没有“疲于奔命”的精神,就难于应付这种与时间抢新闻的紧张生活。 此外,许多事件发生后,常常表现出紧迫性甚至危险性,记者面临这种事态,就需要见义勇为的精神。任何犹豫和怯懦,都会造成过失,丢失新闻。

146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要的新闻大都是重要的事件的报道;而这种重要的事件,愈是伴随艰难困苦的环境,新闻愈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那么,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愈能经历磨炼并取得成绩。
面对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纷乱的复杂事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明辨是非,把握住要领的。记者需要迅速地投入采访,又要冷静地厘清枝蔓,判断是非,不可凭几个简单的事实就妄作断言。这时候,需要客观的调查,倾听各种不同意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作出结论。同编辑部及时联系,沟通信息,获得指导,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要同有关方面密切协作。有些记者在纷乱的事态面前陷于忙乱和被动,常常是忽视了这些极为平常的原则。

147 事件性新闻的采访并不排斥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若以为记者到了现场,东张西望地看几眼,就能动笔写出才气横生的文章,那就错了。
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一事一报的消息是常见的形式。如何报道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这类消息只允许有三五百字,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过程及结局的明确记述。这种短消息,要求导语精粹,一句话就把整个事件的本质反映出来。它要求时效迅速,对于“今日新闻”尤其珍惜。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生后,记者首要的任务是迅速地捕捉它、报道它。

148 写作事件性新闻应有现场的描述和人物活动的描述。这能使新闻生色不少。许多记者写出情境交融的新闻素描、人物特写,善于观察是一个原因。如果对事件缺乏现场的描绘,记者似乎在千里之外靠第二手材料写稿,那将是非常可惜的。 文字记者最好也会摄影,采访事件性新闻能捕捉到重要的材料,又摘取下美妙的瞬间,发表时图文并茂,互为补充,效果倍增。我当记者二十几年,不谙摄影,深感缺少一只眼的不便。有时需要配上一张照片,需苦苦向摄影者索取,深觉被动。我也看到有的摄影记者保留下了重大事件的镜头,每每视为珍品,羡慕之极。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都不能用一个统一的程式来反映它。需要的是不拘一格,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记者生活在激变的社会里,记者有责任把这激变的生活用图一幅幅地描绘出来,让人们在这些生活的画幅面前受到教育和鼓舞。

149 第三节 独家新闻 一、独家新闻及其特点 独家新闻指的是新闻传媒对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大事变所进行的唯一的报道。
独家新闻是各新闻单位竞争的主要项目。有的新闻单位,过去不太重视独家新闻,现在不仅自己派记者采写,而且还千方百计地动员社会力量向自己提供独家新闻。新闻界目前重视独家新闻的强烈程度,竞争独家新闻的紧张程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解放区未曾见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也未曾有过。这是我们党有新闻工作以来所没有出现过的新情况。这种新的情况,给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总结经验,使社会主义的新闻竞争更加健康、全面地向前发展。

150 (一)独家新闻是新闻事业历来追求的新闻精品
在我们国家,独家新闻的竞争同国外的独家新闻竞争有没有区别的问题,过去一直有些误解。我们曾把独家新闻说成是资本主义的畸形产品,因为这体现着“人咬狗”的非常态表现。我们曾经强调“舆论一律”,强调所有媒体的“共同性”,把新闻报道的“差异性”视为“异端”。我们更强调“口径一致”,强调重大事件要有主管部门“统管统一发布”,这便扼杀了许多具有多元性、特殊性的新闻事件的报道。这当然不是正常的。其实无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都希望自己的新闻报道“个性化”,具有特殊性,尤其希望自己的报道异于他人,胜于他人,超过他人。把独家新闻说成资本主义的“独创”,太过誉他们了。把独家新闻说成社会主义的异端,又是作茧自缚了。当然,我国的新闻竞争同西方国家的新闻竞争也有区别,这应当承认。

151 第一个区别——竞争的目的不同。 我国的独家新闻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教育人民为革命的真理和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使竞争者共同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独家新闻竞争是为了满足受众知情权,达到提高透明度的目的所必需的。 西方国家的独家新闻竞争的目的则不是完全服从公众利益的。西方国家的新闻事业大体可以分为官办的和民办的两类。官办的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是为政府说话的;民办的是为企业所有者——老板说话的,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发展自己的事业,削弱或挤掉竞争对手。

152 第二个区别——我国的独家新闻竞争,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指导下进行的。
我国的独家新闻的竞争,是有领导的,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的各行其是。我国的独家新闻的竞争,由于竞争者的目的是同一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原则是同一的,因此它既有竞争的一面,又有集中统一的一面;既有充分发挥每家新闻单位积极性的一面,又有竞争者相互团结协作的一面;既要鼓励发挥各家所长,在宣传报道内容、风格等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又必须有坚定的党性。当然,这种贯彻宣传纪律的原则,还有宽松、宽容的空间。

153 第三个区别——我国的独家新闻竞争,应当注重社会效果,遵守党纪国法,保守国家机密,讲究社会主义的新闻道德。
在开展新闻竞争或独家新闻的竞争中,媒体要遵守党纪国法,保守党和国家机密,既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又发挥媒体各自的优势。同时,开展独家新闻竞争,还必须讲究社会主义的新闻道德。西方国家的报刊,有时为了获得独家新闻而不择手段。我们的独家新闻竞争,当然不能用收买采访对象或搞间谍等的手段。党和人民的记者进行采访,是尽自己的光荣职责,采访活动是光明正大的。我们的新闻机关都是党的一个组成部分,记者之间是同志关系。我们大家有党的统一领导,统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的根本目的和利益。因此,各个新闻单位之间和记者之间,应当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彼此配合。

154 二、获取独家新闻的通路 对于独家新闻的理论和政策、策略,在中国至今仍然存在争论,但在实践中却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地开展着。“放下分歧,干起来再说”,也是新闻业发展的一种好思想。 要更好地开展新闻竞争,就需要全面地认识独家新闻的作用。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是开展独家新闻竞争的前提条件。 要全面地认识独家新闻的作用,又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样的新闻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当然是别家没有只是自家才有的新闻。 新闻媒介都重视独家新闻的竞争。这有利于形成新闻媒介的风格、作风、威信,有利于造就人才。

155 要获得独家新闻,得靠记者去使劲,去拼抢,去竞争。下边这些方法可以一试:
第一,扩大新闻线索,增加独家新闻来源。 第二,深入实际,从调查研究中挖掘具有重大价值的独家新闻。 第三,到别人不能去、不愿去或不敢去的地方去采写的新闻,大都是独家新闻。 第四,学会“新闻分解法”,从抓特点中去捕捉独家新闻。 第五,深度是高度,是独家新闻。 第六,从历史和资料里挖掘独家新闻。

156 第四节 新闻敏感 新闻记者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是个“富记者”。新闻记者能够把大千世界用生花妙笔描绘、反映出来,庸中佼佼,堪为“文才”。与人处,卒然相睹,欢然道故,谓之“善交”。能“虑于未形”、“窥于未兆”,被称为“智者”。丰富的信源、至美的文才、交际的通达、预测的智力等,都是一个成功新闻记者必要的潜质。 新闻界的所谓“新闻眼”,所谓“慧眼识新闻”,就是指记者要培养这种发现力。“ 新闻发现力的内在品质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气质和素养,是发现、识别、捕捉新闻的一种能力,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新闻发现得多与少,新闻线索储备得多与少,影响着记者的工作成效,影响着媒介的信誉。所以新闻记者要培养自己的敏感,这是他的“特异功能”。

157 一、新闻敏感表现为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 新闻记者这种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是从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职业性的敏感,就像画家对于光和色特别敏感,音乐家对于音色、音调特别敏感,汽车司机对于道路和人流特别敏感一样。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也是特有的。外国新闻学称此为新闻眼、新闻鼻、新闻嗅觉。新闻记者这种特有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对于新闻的出现时机、新闻发生后的社会反应强度、如何传播这种新闻才有更好的社会效果、传播这种新闻的功利评估等,都能把握并准确地判断它。

158 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能够表现出显著的新闻价值判断力。
(1)迅速判断一个事实或事件传播的意义。 (2)识别某一事物是否具有生命力以及预见其发展趋势,识新知新。 (3)迅速判断受众对某一事实或事件的传播的共同兴趣。 (4)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的“新闻眼”,何为重要、何为次要,哪些要抓、哪些要放,什么应突出、什么宜淡化,着力抓取可以起“点睛”作用的新闻事实。 (5)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平凡事物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

159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的新闻敏感成为他运用自如、纵横捭阖、举重若轻、攻无不胜的智慧显现。可以“一触即发”,迅速找到新闻线索。
在采访中,新闻事实往往伴随着其他干扰信息一起涌到记者面前,只有具备了新闻敏感的记者,才会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产生“条件反射”,从而迅速抓住它。他们往往“目光四射”,能够敏锐地识别新闻,并且都能抓到点上。“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精神”,才是记者的真功夫。 可以“慧眼识珠”,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并选取最佳角度来报道。记者采访某个事物,一般会得到大量的材料和事实。具备新闻敏感的记者,能够准确地鉴别和判断其新闻价值之所在,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挑选出来,或者能够针对某个新闻信息,选取最佳的角度将其反映出来。

160 二、新闻是“跑”来的 (1)首先是出去,到人海茫茫、人事纷繁的生活里去。
(2)要能感触变动,发现事件。“变动出新闻”,新闻记者天生五官善察,天变道变人变事变,都有感觉。 (3)要问出新闻——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不是“职业病”,而是职业特长。 (4)要善于发现新闻源,利用新闻源。 (5)新闻记者心要热,头脑要冷静,做理性的旁观者。 (6)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新闻产品是机遇产品,多数可遇而不可求。事件的“一次性”不能复制,不能模拟。一遇事件,奋力追踪。时不我待,失不再来。

161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 第一,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建立新闻记者“抓大事、议大事”的政治公信力和公众服务能力。 第二,深入实际,注重实践,在实践中砥砺人格,培育悟性,提高新闻敏感性。 第三,勤于学习,善于积累,尤其注意培育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使职业才华充分地提升,才能在事业中“不痴”、“不滞”、“不误”。“不痴”而聪敏,“不滞”而前进,“不误”而一以贯之。

162 作业与练习 1.世事纷繁,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频仍。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总会感受到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影响。做点调查,从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一个过程、一个事件中,解剖、记录这些矛盾和冲突。要有具体材料,特别要有自己的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问题。 2.世事千姿百态,世事也众说纷纭。把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一个过程、一个事件的不同意见都汇总起来,加以对比,评论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非之,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表述出来。 3.养成一个评论社会、分析社会、表现社会的习惯。走出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试试自己的发现力究竟如何。 返回目录书页

163 第六章 重点报道 第一节 新闻记者要有全局观念 第二节 新闻采访重点 第三节 新闻人物人物新闻

164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切了解把握大局、抓好重点报道对于新闻事业和党的事业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能够顾全大局,搞好重点报道,提高使命感、责任感。

165 第一节 新闻记者要有全局观念 一、全局观念是新闻记者的政治品质
所谓把握大局讲的是记者要有全局观念,观察事物、处理问题注意到整体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和系统,事物又有空间的广阔性和无限性)、根本性(事物是由又统一又对立的两个矛盾体构成的;而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一性(事物的又统一又对立,促进事物的运动及变化;但它们又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不能绝对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全面性(事物既是一个整体和系统,又有多重矛盾、多重因素互相影响、交叉作用;主与次、本和末、轻与重等因素也都同时发挥不同的影响,统筹兼顾,提纲挈领,才不致顾此失彼)。“顾大局,识大体”,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产生片面性、极端主义、本末倒置。任何事物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任何事物也都是矛盾着的各种因素又斗争又联系的统一体,决定事物性质的是其中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切不可忽视它的基本特征而产生片面性,舍本逐末。顾全大局,就是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眼前、根本和暂时、主要和次要、集体和个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事业不停顿的、顺利的发展。

16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调查研究、把握现实世界的指导思想,也是新闻记者认识、评价、反映新闻事实的基本认识路线。我们常说新闻记者的思维能力、认识路线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就是指的这些。离开了这些基本世界观和认识路线,记者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都是虚幻不可捉摸的。 改革开放伊始,媒体提出把新闻报道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事有所成,是有功劳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进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力图平衡、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167 人民的新闻事业的记者,要能懂得党和国家的战略思想并与时俱进。理解党的战略思想,并且在实际新闻活动中执行战略部署,是新闻记者政治觉悟、政治胆识的表现。我国人民新闻事业史上的许多成功报道,那些发挥独特新闻影响力的报道,无不同党当时的战略部署相一致。 新闻记者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便有气魄、有决心、有胆识,也往往更能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思想风格,以至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凡是那些精神不振、畏首畏尾、因循守旧的人,很难具有战略眼光。

168 二、把握大局是记者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媒体是干什么的?我们常说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它向全国、全世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重大新闻,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媒体的每一个编辑记者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宣传报道是否得力,直接影响到大局,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发展。 把握大局,不仅是我们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我们报道效果的一个标准。所以,衡量我们的工作的好坏,不能只看完成了定额没有,出了多少好稿。拿这些要求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这是低标准。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让我们的新闻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促进党的各项事业的前进。 新闻记者的大局观念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以大局和战略眼光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经过调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客观形势,使新闻报道推动客观现实的发展和进步。

169 (一)把握大局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一项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的基本建设
新闻媒体必须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宣传、体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必须了解全国和世界。可以说,党的新闻工作者心里没有大局,就不能担负起党所赋予的光荣职责。从业务上讲,心里没有大局,就没有新闻敏感,就没有新闻报道的指导性、针对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因此也就没有可能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没有大局在胸的新闻报道,就必然会带有盲目性和专业技术性。所以说,把握大局,是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光荣的职责所决定的。而且,由于国内外形势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中,所以对大局的调查研究,不能一劳永逸,而是必须经常进行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的基本建设。

170 (二)把握大局是组织和采写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的必备条件
重大主题、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会形成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实际工作。那些新闻报道之所以有那么大的社会效果,那些调查材料之所以对领导指导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这些稿子都是在宏观指导下组织报道、采访、写作和编发的。 可以说,把握了大局,在新闻报道上才能形成大主题,产生重大的社会效果;把握了大局,在新闻竞争中才能做到捷足先登,或后来居上;把握了大局,在写作上才能以小见大,平中求深,以旧翻新。

171 (三)把握大局是编辑记者应有的最重要的素质
编辑记者,包括新闻报道的组织指挥者,需要具备多种素质。但决定其水平高低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把握大局的能力,是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的本事。提出报道思想的过程,把报道思想变成报道计划的过程,确立新闻主题和深化主题的过程,都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过程。 许多编辑记者的实践都说明,心里有了大局,眼睛就明亮,就能走出狭窄的行业界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突破地区的小圈子而总揽全局,从平凡小事看到它的普遍社会意义,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它的光彩,从事物的现状中预见到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常说,某个记者点子多,思路宽,主题站得高,挖得深,联想力强。这种种能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记者心里有大局,脑子里时刻装着天下事。所以,我们要成为优秀的记者、编辑、评论员和纵论天下风云的观察家,就必须在培养自己的宏观意识上下工夫。

172 新闻记者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参与变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把握全局的能力。新华社老记者李峰曾对新闻记者提出如下建议,希望记者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1)继续学好党的十七大文献。 (2)熟悉并吃透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3)大局是客观存在,宏观意识是对这种存在的反映。 (4)了解各条战线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实际情况。 (5)注意社会思潮、社会思想动向、社会心理、社会风气、社会倾向。 (6)研究和注视宣传动向、宣传口径、宣传步骤、宣传策略等。 (7)注视国外敌友对中国的态度、舆论、评价、误解、曲解以及某些人的攻击、诬蔑等。 (8)关心国际重大事件及其发展,积累与自己报道任务有关的国外情况和资料。 (9)博览群书。 (10)大局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而又多变。 (11)把握大局,增强宏观意识,工作量大,难度大,又不能一劳永逸,这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作动力。

173 第二节 新闻采访重点 把握大局是组织和采写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的必要条件,把握了大局才有新闻报道的必要条件,把握了大局才有新闻报道的重大主题,才能产生重大的社会效果,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才能以小见大,平中求深,以旧翻新。 大局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分辨清楚的: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是大局;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人民群众是大局;国内和国外的关系中,国内是大局; 长远的、多数人的、集体的,比起短暂的、少数人的、个人的是大局;方针、政策比之方法、措施是大局;现实比之历史是大局,等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不致迷失界限,造成损失。 把握大局是新闻记者应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能点子多,思路宽,站得高,挖得深,联想力强。经常地想着天下大事、国家大事、人民的大事,一个人也才能豁达大度,兼济天下,精神振奋地从事于国于民有益的事业。

174 一、重点报道的思路 新闻姓“新”。记者采访报道的一切新闻,都要包含一个“新”字,突出一个“新”字。新闻又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记录,都要包含着一个“动”字。凡“动”都是旧态、静态的改变。感受到“动”就是感受到了新闻的孕育、形成、流行。

175 (一)推陈出新 记者要善于发现和判断新事物。“即时性”、“时间性”是新闻传播的要求,但并非“新近出现”即是“新事物”。在社会变革时期,伴随着“新近出现”的社会物象,也可能是“死灰复燃”,是新形式掩盖下的旧事物的复活。 新闻记者发现新事物,一靠政治胆识和科学知识,二要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三要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实际工作。这三条缺一不可。

176 (二)察风于青萍之末,见微知著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矛盾解决了,有的矛盾一时没有解决,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新闻媒体有责任把那些事关大局的新动向揭示出来,提醒人们注意,目的在于促进矛盾的解决。这就是所谓抓新动向。 抓新动向,有赖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般人尚未察觉或没有完全察觉到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它。

177 新闻记者要善察“民”风,善察“庶人之风”,这才是份内之责。
首先,还是要关注政治新动向。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政治。当然,如今政治不再是“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了,而是“立党为公”、“为民谋利”的政治了。 其次,要特别关注经济新动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和政府未来几十年的战略任务。 最后,要关注社会思想新动向,研究民意。经济、民生问题牵扯着民心,影响着社会安定。

178 (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社会发展新成就的报道中
这里说抓新成就,是指抓各行各业的新成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方面面都有。也包括国有、集体、私企、中外合资等各种成分,如果只是强调国有就有片面性了。报道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都是宣传党的领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威力,宣传科学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宣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宣传我国国力的增强所必需的。 各种新成就报道,要实事求是。讲成绩,有一分说一分,有十分说十分,切忌虚夸。在评价科技成就时,讲达到或超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之类的话,要特别慎重。对重大科技成果,要经上级主管部门邀请专家鉴定后再作报道,以免失误。

179 (四)倡新风尚,抉国民陋习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针对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媒体要发扬历史上抓新风尚报道的好传统,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新情况,把抓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报道搞得更好。 社会主义新风尚应是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人民的新闻事业历来重视对先进人物榜样作用的宣传,使先进人物成为推动新风尚的旗帜。 新时期先进人物的道德风范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差异性。这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昌盛和人民自由、欢悦的现实所孕育成的精神成果。 新时期先进人物的道德风尚还表现了人们对科学、民主、自由的崇尚和追求。同过去所主张的“工农兵占领上层建筑舞台”的观念相比较,新时期先进人物所体现出的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其他劳动者的共同协作、团结奋发精神,更彰显人的平等和创造性品质。

180 (五)引而不发,跃如也——不可忘记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还是要讲究的。报道总得反映出对当前社会的评价;总得给社会挑起一盏灯,让人们知道路在何方。 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闻病态”,倘不克服,必然会影响受众的新闻需求,也会影响媒体的发展态势。

181 二、重点报道的方法 对于具有重大主题的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媒体和新闻记者要有“三舍得”精神:一舍得投入众多优秀人力,把新闻作品写得精粹至美(节目制作完整无瑕);二舍得时间、版面,使新闻报道广泛深入地传播开去;三舍得同分属社会不同群体的受众开展持久的互动,使新闻传播的社会回馈热烈,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报纸是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的时候,舍得用众多版面,用连续不断的各种体裁,不断地深化报道,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 我国媒体对重点新闻报道的经验,特别需要重视的是以下三点:典型报道;正面报道;新闻报道策划。在此略作评价,为新闻工作者的求进提供必要的借鉴。

182 (一)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高度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的深入报道。可以说,典型报道就是对时代精神、发展潮流的集中反映、生动展示和有力弘扬。 典型报道是重要的舆论手段,历来为媒体所看重。一篇好的典型报道,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有的典型甚至影响着几代人。 典型报道具有政治敏锐性和重大影响力,因此精心遴选典型就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典型必须是时代性、个性化的统一。 典型的内在价值必须深入采访、挖掘。

183 从新闻记者的采访过程来看,成功的典型报道一般凸显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善于选材。记者采访中占有大量材料,但真正用到新闻中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选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立意的过程,要善于沙里淘金,选取贴近读者、凸显主题的视角,把“大部头”做细,把新闻做足。 二是巧妙谋篇布局,引人入胜。巧妙的起承转合,准确生动的语言,跌宕起伏的叙述,场景和心理的描述,调动所有可能的笔法去描述事件和人物。“文章千古事”,认真做出来才对得起历史。 三是通过情节、细节塑造形象。细微之处见精神,抓住一个好的细节就要把它写透、写细。发现与表述好一个细节,足见记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有作家说:“故事好编,细节难寻”,记者也是如此。好在记者有更多机会深入生活,有发现闪光的细节的可能性。 四是感动自己,再去感动读者,要以情感人。

184 (二)正面报道 人民的新闻事业主张正面报道为主,人民的事业有极其光彩夺目的地方,很值得歌颂。人民群众可能产生的这样那样消极的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也需要借助于正面报道,使其引为借鉴。单纯的消极的揭露,不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和统一。歌颂和暴露都要有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才不至于解决旧问题又诱发出新问题,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 新闻传播学充分肯定新闻传播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有益影响,引导受众正确理解所发生的事件,这是新闻传播的积极效果,又称正面效果。 新闻是一种精神产品,对社会道德和政治思想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积极效果。 新闻传播学研究证明,大量负面报道会对人类理性进行扭曲,推销反进步反人类的意识形态,可能腐蚀一部分公众的心灵,破坏社会的健康意识,打造邪念的群体基础。负面报道倘不予控制,将对健康的社会和政治经济秩序以及人伦精神造成破坏。

185 这里仅从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角度,来谈新闻报道策划的相关事宜。这也是重点新闻报道值得研究和组织的功课,非重点报道就不必这样“小题大做”了。
(三)新闻报道策划 现在的“新闻报道策划”除了具体的选题设计和实施之外,更多了一些新闻传媒的整体风格和定位及媒介竞争的设计和实施,成为一种带有“经营”策略的“计谋”、“对策”、“隐秘公关”了。 这里仅从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角度,来谈新闻报道策划的相关事宜。这也是重点新闻报道值得研究和组织的功课,非重点报道就不必这样“小题大做”了。 1.记者要有“金点子” 2.争取新闻制作的效益最大化 3.促成典型报道的生成和传播

186 第三节 新闻人物人物新闻 “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性化。只有个性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一开始就紧紧扣住受众的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所谓新闻的个性化,就是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总是从某个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无论这种新闻是长篇特稿、通讯、专栏、会议新闻,还是领导人会见的消息,都至少需要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

187 一、人物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一旦通过新闻公诸社会,就会形成一股“热流”,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介绍英雄模范人物的业绩,为解决当前中心工作中的矛盾提供范例和样板,为社会思潮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路标,促进个别的先进人物变成社会的大多数人群,造成全社会的变化,新闻手段传布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业绩的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记者们事业的成功和英雄模范们的创造同在。有人说,教师们是照亮学生光辉前程的蜡烛,而记者则是英雄模范们登上荣誉座位的扶手和肩膀。

188 如果报纸上不见名人、模范和其他各式各样的人物的信息,不见他们的事迹、卓识、行踪,那报纸定将索然乏味,不堪卒读。读者得到的信息只有春种秋收、征税纳税之类的经济报道,很难想象他们会表现出快慰和兴奋。如果报纸上没有那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报道,写起报纸的历史来,也不知将会怎样的难以行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离开对各种英雄模范人物的报道,是不能存在的。 我们的新闻战线,历来十分重视各种人物的报道。这是一个良好的传统。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各种先进分子在历史舞台上的威风雄壮的表演,正是人民的创造力量的表现。英雄模范人物是一个阶级、一个社会、一个团体的代表和典范。宣传他们,就是宣传群众,宣传历史。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指导我们新闻工作的一个原则。

189 二、发现新闻人物 人海茫茫,人事纷繁,记者们所采访的人物,报纸上为世人瞩目的新闻人物,在哪里呢? 人们常常易于判断一件事的新闻价值,却不易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为新闻人物。并不是我们周围任何人都可以被摄入镜头、写进新闻的。报道中的“中不溜”表扬稿,事迹雷同的人物介绍,动辄就是生平事迹的全貌,这里边没有多少新闻可言。只有在这个人身上发生了新闻事件,这个人才有可能成为新闻人物。

190 什么人身上可能发生新闻呢?诸如下述的情况值得注意:
一项工作、一个运动中的成绩突出者; 一个组织、团体中有作为的新首领; 一个时期发生的造成了广泛社会影响的事件的主要参加者; 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 打破了常规、超乎常人的创造者; 反常的有奇异作为的人; 可能做出新事的老的旧的人物; 社会上令人深恶痛绝的反面人物; 社会上层人物、领袖人物;等等。

191 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造成各种不同的新闻人物;在这种条件下成为新闻人物,在另一种条件下不可能成为新闻人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新闻是社会的反映,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新闻有不同的取舍标准,对新闻人物也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判断。 发现和寻找到新闻人物,是记者政治敏感的表现。一个对时代缺乏责任心,对时代麻木不仁的人,难能对人物身上表现出的新闻价值有感觉。这种敏感,是指一要对时代有正确的认识,二要有满腔的热忱。

192 难能可贵的是从普通的人群中发现新闻人物,发现有重要价值的新闻。记者们常常活动于上层机关,而对于群众的、民间的平凡琐事不屑一顾。其实,平凡人中也有不平凡的事,这些事是上层机关、是那些盛名显赫的人物所干不出来的。“三教九流”中可能有引起社会广泛兴趣的新闻人物。一个时期以来报纸上这类平凡的小人物新闻不少,新闻感人。 “要有四面八方的联络图,要有上上下下的人物谱。”我曾为不少熟悉的人建立人物档案,日积月累,择时而成新闻。除了同他们经常的联系、商讨、叙谈友情之外,还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处理一些具体问题。他们待我真诚,我待他们友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他们便把自己的作为、思想随时告诉我,也可相机写成新闻。

193 三、展示新闻人物个性特色 人物新闻,特别是用消息形式写作的人物新闻,写得生动富有立体感,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使这个人一时成为新闻界注目的对象的,恐怕不多。我们常见的大多数是一些“中不溜”的表扬稿。究其原因,恐怕多是缺乏新闻根据造成的,也有不少是写得不尽理想所致。发现人物身上的新闻,前述已有。怎样把人物新闻写生动,也颇值得一说。 发现了新闻人物,经过了调查研究,掌握了必要的事实,便应该进入分析、研究,努力把握这个新闻人物所具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纵、横比较,可以把握新闻人物的时代特征和他的个性特征。

194 选择一个人物作为报道对象,最忌罗列他的全貌,要把他最具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几点写出来。人物的选择,都是有的放矢的。或为楷模,为社会提供一种效法的样板;或受抨击,引起社会的警觉。可以根据某种宣传意图,去寻找某种人物;也可以由于人物自身显示了某种政治意义,而确定其为报道对象。总之,是经过了筛选、取舍的人物。谁以为抓住一个随便什么人物,罗列上几件事,就能作为新闻人物来写,那是难以成功的。 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矛盾,任何一个人也都生活在矛盾之中。写作新闻人物,就要写出这个人物在矛盾的旋涡中的处境和表现。这种矛盾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的和主观的。离开对人物在种种场景中的冲突和斗争的叙述,就不能把人物写深、写活、有立体感。人物在斗争中的命运,展开得愈是透彻,人物的描写就愈能激动人心,新闻的价值也就愈大。人物新闻中的平庸之作,多是表现生产过程,表现谦谦君子的美事,而回避了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抗争一类重大的矛盾。许多成功的人物新闻证明,愈是反映在矛盾冲突中的人物,新闻就愈有生命力,愈能打动时代的弦。

195 作业与练习 1.作为在20世纪末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经历了20年世界的、中国的风云沧桑。新闻媒体记录并流传了哪些历史篇章?请青年朋友想想,你经历的哪些事件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然后再看当时的媒体是如何报道那些事件的。作为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根据上述观察和思考写出一篇评论是非优劣的文章来。 2.历史仍然不可阻挡地在发展着。选择当代中国一个热点问题,寻找一个有新闻资源的单位,进行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一篇社会调查。 3.从新闻采访课程一开始,你就应该注意观察并积累对一个人(公众人物、平凡人物均可)的印象、资料,久而久之,可能产生对这个人成长过程的认知。等到机会,策划一个报道,写出关于这个人的新闻故事。 返回目录书页

196 第七章 采访过程与组织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过程设计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组织形式

197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采访过程的剖析,了解采访运作的基本环节和具体实施方法,以便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安排采访工作,使采访的系统工作更周密,成效更大。

198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过程设计 新闻报道是一个大的系统,从信息源经过媒介,而最终到达受众那里,再对现实生活发生舆论的影响作用,是一个“客观—主观—客观”或者“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就新闻记者的采访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对客观实践的认识,是这个认识过程的出发点,然后再通过客观实践来检查认识的正确与否。调查研究是认识客观实践的方法与手段,非如此,便不能达到正确认识客观实践的目的。 新闻记者的采访是为了进行新闻传播而进行的调查研究。这同作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其他人从事调研的目的大不相同。他要了解某种事变发展的信息,并且通过新闻手段传播开去。新闻记者调查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了解新闻事实,特别是迅速地了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记者的采访是为了迅速占有素材,即为了占有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并不是任何材料都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任何有新闻价值的材料都宜于进入新闻报道,也并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都会以显性状态展示在记者面前。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和智慧在于即使在有什么不明或隐形情况下,他都能挖出事实真相,并且给予正确评析。

199 一、明确报道思想 第一,记者要懂得局势,知道当前要报道什么。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新闻报道应以时变为主轴,提出社会问题,回答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舆论的发展和进步。“物有本末,乃有终始。”而且,“使叶落者,风摇之也;使水浊者,物挠之也”,世事总有因果。万物盛衰,万事张弛,也都表现为世事、人事的动向。记者要能从万物、万事中看到物有必至、乃有固然的真相。这些道理,本书“把握大局”一节中已经讲过。现在要提出的是“时变”之后,媒体和新闻记者应该如何因应时变而观乎人情、民意的动向,按照新闻报道的“意义化”“功利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以图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即媒体和记者要有明确的报道思想。

200 第二,记者要明确报道思想的路径。 新闻记者离开编辑部,或者长期驻在一个地区,都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对大局发展趋势、社会矛盾兴衰有清楚准确的判断,又要对局部地域局部行业局部人群的心理和利益诉求有“起于青萍”的知觉,还要注意到各种社会矛盾的互相影响和变化,从而决定报道什么,怎么报道,主动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新闻记者既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他有两种报道思想总会知道的:一个方面可称为总的报道思想,或称为报道原则。另一方面可称为具体报道思想,或称为报道提示。许多新闻单位定期制定这类东西。它提的要求很具体。

201 多数情况下,需要新闻记者保持政治敏感性,善于分析社会的变化,自主地提出并决定报道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变成新闻报道。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给出三条:
(1)认真学习党的文件,掌握党的政策和总的形势。懂得党的工作重点和当前的关键所在。 (2)通过研究各种文件、内参、简报、群众来信,跑有关的主管单位,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较普遍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3)采访中不断明确报道思想。有些精神,文件上写了,通过初步情况也知道了,但是并不等于记者能够深刻理解了。

202 二、确定报道选题 大千世界,风云变幻。得时无怠,时不再来。新闻记者面对时空的流转,觉得世界太大,变动太多,又似乎瞬息即逝,把握不住。记者既不能盲目地搜寻,在黑洞中追求清晰的认知,又不能尽收一切世象于笔端做成文章。盲人摸象不行,拥抱一切也不行。这里有个“选择”问题,一是选择什么人、事物作为认识、观察的主题,“一把抓”不行;二是选择什么地点、事物和特点的场景,作为认识观察的平台,作为认识、观察的对象,不能光停止在意念、妄想、思想的推导中;三是选择什么时机什么渠道什么方式进入你认识、观察的那个环境,开始起步。 这三个“选择”,即是确定:第一,新闻采访的方向、中心、重点;第二,新闻采访的对象;第三,新闻采访的契机。“三选择”的结果,便形成一个或几个采访意向(不同主题、不同体裁、不同表述方法、不同文章基调)的新闻报道选题。报道选题并非媒介产品的“题目”,它只能划定一个大致的采访方向和重点,有个追踪新闻事实的轨道和范围,即有了初步的目标、计划。在采访过程中可能有所改变、修正,或者放弃,或者进行到底都是可能的。当然,新闻报道选题,也包含着、展示着新闻产品最终成果的诱惑力量和采访过程的劳动快慰。

203 (一)新闻选题与新闻价值 “变动出新闻”。世界是变动着的物质。空间转移和时间更替都是变动。变动的形式又多种多样:粒子运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有机体运动及生命、意识、社会生活,都有其自身的变动特点。世界的变化是绝对的、普遍的,不论何时何地都没有绝对的静止、绝对的均衡。我们有时看似静止的东西,它只是相对于某一更大范围的运动状态而谓之静止。 新闻工作者认识、记录、传播现实世界生成的这些信息,有多种衡量、评价、取舍的标准(例如法律的、道德的),主要的标准是新闻价值说。新闻价值说是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新闻学理论课已经讲过,此处不再赘述。此处单从新闻的发现和追踪,即新闻采访的角度,说些相关的观点,以帮助新闻采访活动的开展。 毫无疑问,新闻价值属于价值范畴。价值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既不能只从客体考察,也不能只从主体考察,必须在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过程中来考察。

204 从新闻采访的需要出发,记者要注意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新闻事件:
(1)侧重于信息的新旧程度。越新鲜的信息新闻价值越高,新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的接近程度,强调时效性;二是指事实中所包含的未知信息多少,新动向、新问题都含有未知信息。 (2)侧重于信息与人们的利害关系。越重要的信息新闻价值越高,离人们越近的信息人们越关心。接近性可以分为地域接近、职业接近、年龄接近、性别接近等。 (3)侧重于信息满足人们的趣味心理。异常现象偏离了人们的正常经验,人们兴趣盎然,包含冲突和戏剧效果的事件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富于人情味的事件能引起人们心理共鸣。

205 记者发现新闻、采访新闻,实际上存在着一对基本矛盾:
一方面,新闻追求的是新鲜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但是又很少知道的事物。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秩序性,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首先是一个有条不紊的、司空见惯的世界,客观世界的有序性与新闻报道求新求异之间明显存在矛盾,这就是一些记者感到的难处。 从理论上讲,要解决“有序和无序”这对矛盾,有赖于记者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不断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只有见多识广,才能为发现新闻事物提供可能,很难想象一个目光狭窄的记者会源源不断地找到新闻选题; 二是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时刻用新闻的眼光考察客观事物,一个新闻敏感性弱的记者即使新闻事物进入了自己的认知范围,也会让它从眼皮底下溜掉。新闻记者要善于从看似有序的事物当中发现一些无序性因素。这种无序性因素就是一种新闻发生的“苗头”。

206 记者必须明白,新闻事物一般都存在于普通事物当中,无序性因素存在于有序的事物当中。新闻是普通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捕捉新闻事物首先必须深谙一般事物的情况,对一般事物形成非常有序的认识,并密切关注事物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新动向。要着重在事物发展的关节点、增长点、质变点上寻找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善于把握事物的主流与支流、有序与无序、质变与量变、多数与少数等一系列辩证关系,才能敏锐地捕捉住那些跃出“地平线”的新事物,才能获得新闻的方位和方向,确定采访活动。 现实世界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充满情趣的社会新闻事件,由于事件本身的无序性因素比较明显,不同的记者对其新闻价值可能会有目共睹。而在经济、科技等许多比较重要又较为专业的领域内,或者在常规、平凡日常生活的生存状态中,记者要想发现新闻就不太容易。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一般人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信息,知识更新的速度和领域的拓展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全面出击”的能力了。如果一个记者打算什么都想知道,其结果就可能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又都了解不深。新闻记者需要对某一领域形成十分全面而有序的认识,同时也需要从有序中发现无序的东西来。

207 (二)根据受众需要确定新闻选题 新闻报道起源于受众的需要,也归结于满足受众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也知道寻找、选择新闻要考虑受众需要,但今天这个需要更迫切。新时期媒介竞争促使受众的地位大大提升,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成为各家媒介获得生存的内在驱动力。 受众需要对选择新闻具有很强的制约力。受众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人的需要又千差万别,受众需要很难把握。记者除了采用主观判断的办法认定受众需求,按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比较粗略的标准把握受众需要、筛选新闻事实外,还应将受众需求划分成更多更细的种类,通过对报道内容进行定位来分门别类地满足受众需求,有效提高新闻信息的针对性。所以,媒体定位及媒介细分化、栏目化的趋势从另一个侧面也影响新闻选择的变化。

208 政治因素对新闻选择的影响还表现在,一些敏感问题要遵守新闻纪律,谨慎涉及;对明显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或者有损于党和国家形象的新闻要从大局着眼,采取正确策略进行报道。
新闻源是新闻报道计划、新闻选题认定的基础。 对新闻源初步探寻之后,记者经过以下四步骤,就可以形成和认定新闻报道选题: (1)发现了新闻由头(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2)对新闻事件的趋势、价值、结果有了初步的评价; (3)对事件初步摸清,掌握了事件的人、事、场景等,即采访对象已明朗; (4)有了初步的采写方式和结果的预案,能够形成采访过程的细化条款。

209 (三)新闻选题分类 如果对新闻选题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按内容来划分新闻选题,如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但这尚未涉及对新闻源的评析。涉及新闻源的评析,可以将新闻选题从事物属性、评价立场和传播结果等方面进行不同分类,认定新闻选题。 按新闻事实的意义来划分,新闻选题可分为正面选题、中性选题、反面选题。 按新闻事实的状态来划分,新闻选题可分为动态选题和静态选题。 按新闻事实所包含新闻价值的显隐程度来划分,新闻选题可分为隐态选题和显态选题。

210 1.正面选题、中性选题及反面选题 这是按新闻事件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来划分的。正面选题指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的新闻事件,如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先进事迹的报道以及一些成就性的报道,其特点是报道中带有褒奖色彩; 中性选题是指一般信息型选题,如社会趣闻、科技动态、娱乐新闻等等,这类选题一般带有较强的服务性、信息性和消遣性; 反面选题指对社会进步具有破坏或阻碍作用的新闻事件,如贪污腐败、封建迷信、违法犯罪等问题,报道这类选题时记者常带有批评色彩。

211 2.动态选题及静态选题 动态选题是指以不断变动的具体事件为报道对象的新闻选题,动态选题带有明显的时效性、变动性和事件性,求快求新是其主旨,可以发挥其传播优势。 静态选题要求新意求深度,静态选题忌堆积材料,不知意欲何为。静态选题还要注意求实,不可以脱离实际情况随心所欲地发挥,随意解释事实,甚至让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静态选题强调对事物的归纳提炼必须言之有据,必须以客观真实情况作为检验报道的标准。

212 3.隐态选题及显态选题 隐态选题和显态选题是根据选题所包含的新闻价值的明显程度来划分的。新闻价值在事物中的存在方式常常是不一样的,或多或少、或显或隐。那些新闻价值比较明显、直观的新闻选题称显态选题,这类选题记者不用费力就能发现其新闻价值所在。那些新闻价值比较隐蔽,潜藏在事物内部的新闻选题称隐态选题,这类选题需要记者进一步挖掘、提炼才能看清其新闻价值所在。 能不能发现隐态选题的新闻价值点是运作这类选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隐态选题首先呈现给人们的是普通事实,其新闻价值是通过对一般事实进行特殊认知才发现的。

213 确定选题,要遵循几个原则: (1)不出这个时期的大方向、大气候; (2)要使自己的思考同对现实的把握能够接通,不至于两端首尾不顾; (3)要注意安排选题的时间、地点、时机相宜。当然,也要考虑自己的驾驭能力,拈轻怕重不好,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也无益。

214 三、采访的准备 人曰:“惟事事乃有其备,有备无患。”新闻采访也需要准备。新闻记者的准备有三层意义: 一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准备,即长期积累,待机而发。 二是“枕戈待旦”,应急应变。 三是准备学习,求知去盲。 这三层意义归为一句话:“随时准备着,为新闻事业奋斗。”

215 (一)准备工作在新闻采访中的地位 简单地说,新闻记者的基本业务主要是两项,一项是采访,另一项是写作。在这两项基本业务中,采访又是基础。采访得好,才能保证写作成功,因为绝大多数的新闻都是经过采访写成的(有部分是摘编资料而成的,也可视为间接采访)。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又是采访成功的第一步。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为采访成功打下可靠的基础,为最后写好稿子创造条件。准备工作越充分,采访就越省力,写稿就会省事,效果也会越好。所以,有人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就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这话是经验之谈,颇有道理。

216 (二)常备不懈,是采访准备的基本要求 讲采访前的准备,人们往往只是想到为某一项具体的采访活动做好计划、安排。这无疑是对的,但这是对“采访准备”的狭义的理解。还必须有一个对“采访准备”概念的广义理解。 广义地理解“采访准备”指的是每个记者都应该像随时待令的飞行员一样,平时就要训练有素,就要从思想上、工作上做好一切准备,一旦任务下达,就能顺利出击。也就是说,要使我们的脑子像一盘“磨”,经常都在转动,经常都在了解情况,熟悉情况,积累情况,而不只是有了采访任务,才临阵擦枪。

217 平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准备好采访的“武器”,也就是要准备好指导采访工作的“指南针”。 (2)要有对全局的储备,也就是说平常就要多了解、多分析全国各方面形势。 (3)要做积累资料的准备。 (4)要经常练笔,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218 (三)即时准备任务,执行具体采访任务时的技术准备工作
(1)学习、明确同采访有关的党的方针、政策,也就是把此次采访的指导思想搞明确。 (2)汇集采访对象有关情况和各种资料,并对这些情况、资料加以研究,以初步了解采访对象并确定采访重点。 (3)翻阅过去有关报道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 (4)制定采访计划,也就是要拿出采访的总体设计来。

219 一项完备的采访计划,应该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限定采访目的,也就是要明确自己采访范围和重点,这很可能就是以后写文章的主题,也就是以后稿子要着意告诉读者的东西。 第二,向采访对象预约采访,包括约定采访时间和地点。 第三,制定或考虑采访的谈话策略,也就是要因人而异地确定交谈的方法。 第四,要考虑如何打开采访伊始的谈话局面。 第五,要考虑如何驾驭采访对象,使采访始终紧紧围绕着中心问题进行交谈。 第六,对一些“爆炸性”问题,更要事先考虑周密。 第七,要考虑如何结束采访。

220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组织形式 所谓“组织形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约定的“交流平台”的样式,这种样式构建成双方交流互动的程式,有利于实现双方各自的诉求和目的。就好像双方有了一个“演出舞台”,在恰如其分的舞台环境中,记者力图“望闻问切”,提出一个一个话题逐步打开事件和人物心路历程的长卷;被采访对象以回应对答的魅力和进退自如的诉说将事件和人物心路历程的细部色彩斑斓地复制出来。 记者同采访对象约定采访的组织形式,可以“随便一点”,也可以“严肃一点” 。这是一些记者的经验。不过,多数情况下,严肃的话题,又不是可自由放肆的场合,就得按照一定的程式去采访了。 记者进行采集访问,是采访的主要环节,狭义的采访就是这部分活动。采访过程中的其他活动,都是为保证这个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记者的基本素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都在这个活动中迸发出来。访问是记者登台演出的过程。其他样式的组织形式,像开调查会是同多个人访谈,亲身体验是用心灵去感受现实,观察是用眼睛发现现实,都是特殊的个人访谈形式。

221 一、座谈会 座谈会,又名调查会。记者个人可以组织几个人开座谈会,还可以由别人组织座谈会记者参与搜集新闻信息。现代生活中,各种单项题目的座谈会,例如所谓听证会之类记者也可参与并发现新闻。 如果说访问是个别进行的采访方法,那么开座谈会则是记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向参加座谈的很多人进行采访。 有些采访任务,靠个别访问就能完成,不必开座谈会;有些采访任务,除个别访问外,要开座谈会,把个别访问和座谈会结合起来;有些采访任务,不需要个别访问,完全靠开座谈会来完成。可见,开座谈会也是记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222 座谈会、调查会有用,但确实不宜多用。一则,群居一堂,有时各人有各人的难处,面对面,不好说,特别是涉及权力利益的问题,不宜“说破”,都是“打着驴子给马听”,使人得不到要领。二则,群居一室便有人推来推去,不去当意见领袖,怕惹起纷争,结果,徒劳众人,浪费时间。三则,有些事,有些当口,不便在众人面前较真挖掘,适合“背靠背”核实。有时一些证据性、关键性的材料也只适合“背靠背”认定。四则,有时调查会也被人别有用心地利用,特别是在“利益至上”、“权力网络”的制约中,调查会只会成为“唯唯诺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娱乐”了。

223 记者召开座谈会,有一些技术性的细节值得一提:
(1)参加座谈会的人,要慎重选择。一要注意到会人的代表性,什么样的议题,找什么样的代表人物。二要坚持自愿,愿意为报道提供情况,发表意见。不能为报道提供情况、发表意见的,不必邀请。 (2)参加座谈会的人不宜多,能展开交流,又能为每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人家来了,又限制人家发言一分钟,就没有意义了。 (3)为了收到好的效果,也要有准备。比如开个纲目,一一问询。有个安民告示,希望了解几个什么事,叫人知底里,别有顾虑。 (4)要开展讨论,但不必争论,一争论就把挖掘真相丢到了一边。可以存疑,事后个别问询。 (5)记者要发挥主导作用,保证议题始终如一。 座谈会结束后,就是记者自己的工作,一是要及时整理材料;二是如果需要及时安排补充采访活动;三是切记对参加者的承诺,决不食言。

224 二、亲身体验和参与 自我体验作为一种采访方法,主要是要求新闻记者参与到报道的事实和环境中去体验,从中获得自己的感受,积累新闻写作的素材。
亲身感受并不是记者常用的手段,但是是十分有益的手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深入到事件中,深入到事变的环境中,可以察其人之道,尝其人之味,更能同事件和主人公心领神会,息息相通。自己又参与了事件的某些进程,更懂得了事变的情况和因果,才能中肯地分析、评价事物。亲自体验了的东西可以写得更真实、准确、形象、生动。有些活动,也只有记者深入到事件中,并从事工作,才能报道好,否则就只能隔靴搔痒,不着边际。 有些事记者不能长期介入,也有些事记者不能都去体验,有时记者的体验未必正确。所以,对亲身体验的作用也不能估计得超出实际。

225 存于脑海中这些认知,同文字、公式、数字之类符号一起,久久不会泯灭,甚至伴人一生。这些表象的、感性的、形象的认知和内在的、理性的、具象的认知一起,对以后其他的认知过程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
(1)是认知的参照系,以此可以对比、衬托对同类、相似、近似事物的认知。 (2)这些同类、相似、近似的事物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认知。 (3)这些认知又可以用来诠释、证明、类比其他事物,成为论证、推理的依据。 借助于过往的经验、体验认识其他事物,进行认识过程的演绎,是一种思维方法,即经验借鉴,它是人的认识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之一。

226 记者的亲身经历会产生思想和形象。新闻报道就是把思想与形象统一起来,把认识诉诸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情感、意志,显示事物的情、景、意和存在的状态,并且其中包含不可言状、不必言状的“不言之意”。人的意义化生存状态和生命个体,不能光有概念、命题、原理,也得有情感、意志和人同情景的融合,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新闻记者要走到劳动生产、科学研究、社会变革的第一线,既要听取第一线的意见、观点、诉求,也要踏勘第一线的人物、事件的过程、纷争、环境。 新闻写作也依赖于直观、可感的材料。这有点类似文学创作所依赖的鲜明、生动的表象材料。

227 新闻记者参加到生产、科研和社会生活的浪潮中,不是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身份“介入”实践,具有了主人翁身份,其责任是完全不同的。他的认识过程会更深刻、更自然,更合情合理。他又与其他人打成一片,更能体验他人,感同身受。他甚至可以以“证人”的身份,见证事实真相。 新闻记者参与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要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不过,那种“挂职锻炼”又当别论,那是被赋予一定责任后的“参与”。既已参与,就可以对进程进行必要的干预或提出建议,以求事件运行周全。 但有时就可能发生“非常”变故,个人不可能有所作为,那就要“跳”出部门或人事局限,履行记者固有的职责了。记者要避免卷入非法事件之中。当然记者也不能“越俎代庖”,干出超越自己责任的事。

228 三、采访的效率 新闻记者采访不仅要获得新闻事实,还要力求顺利一些、快一些,尽可能以最节省的时间、物力、精力获取最大限度的新闻事实,这是记者工作的效率问题。今日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以时、分、秒计,更有同步传播竞争。有时要“慢工出细活”,更多时候要“快工出细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救火、追捕逃亡的人,连跌带跑,还怕慢事。记者也要这样,才能不违时、不失时,适应信息传播的需要。

229 如何使采访的效率更高些呢?一是方法多样,二是机动灵活。我们另有一章讲方法的多样性,本处则讲的是机动灵活,主要有三:
(1)要善于上下结合。上层和基层,都要走到,甚至要往返多次。上层机关可以提供总的情况和对基层的评价,有利于记者通览全局,心中有数。丰富生动的事实在下层。上下结合,就要记者上情、下情沟通,上情、下情对照,能够明辨是非,互相补充,节省时间和精力。 (2)点面结合,面上发现问题,点上做文章。处理好点面关系(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重点情况和一般情况,重点报道和一般报道)。就记者的工作方法而言,也应有重点解剖和一般采访相结合。 (3)交叉采访。为单一的采访线索而奔忙是十分不经济的,记者也不宜单打一的采访某一个预定对象。要有几个线索同时采访,要有几个对象统筹兼顾。正在进行的采访、正在进行的写作、正在寻找的线索,要齐头并进,穿插进行。要使用运筹学的方法,巧妙的、周详的安排和进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30 (一)上下结合 上下结合的路径,是前面所谓“吃透两头”的具体运行。上层指领导机关、领导人;下层指上一级的下级机关、上级领导的下级领导人和被领导人。上可包含中央、省部、地市、县乡;下可涵盖相对于“上”的一切下一个或几个层面。这里“上、下”,既包含“级别”层面的差异,也包含着他们由于差异而形成的认知、利害、责任的不同,这些都是应该照顾到的。记者跑上层,能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能居高临下看到下面许多具体事物在全局的地位。 记者跑下层,能钻得深,看得实,看得细,看得活,能看到群众的创造和疾苦,听到群众对各种问题的看法,能看出上层机关和领导人的决策和安排在实施中的问题。因此,记者只跑上层,不跑下层,会对实际情况糊里糊涂,脑子会空空洞洞,判断事物会失去依据。反之,记者只跑下层,不跑上层,会对全局情况糊里糊涂,企图坐井观天,是不会有正确认知的。

231 (二)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就新闻记者在探究事实真相和调查研究的认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提出的认识路线。在上下结合的运作中,也会触及这些认识路线的问题,但两者毕竟有别:上下结合注重调整关系,点面结合注重记者主体认识的正确性。 小、短、少,相对称为“点”。再通俗一点说,访问一个人,要求证多人,访问一个地域一个机构一个部门,要求证超过那个地域那个机构那个部门更广的社会关系。反之亦然。“管中窥豹”,是指通过对一斑的观察而认识全豹;“高瞻远瞩”,是指把握广阔的空间并能预测,不鼠目寸光又不一叶障目,能够提纲挈领,见林见木最好。新闻记者认识的正确性,靠这两方面的兼顾才可兼得。 记者要“跑面”,而且“面”尽量要大一些,借着这个“面”的调查,可知大形势、大背景、大趋势;可知全过程、全部真相、全部矛盾的全部材料;可知全方位、广角度、多变化的可能性,才能把握全局,运筹天下,不至于顾于此而失于彼,瞻于前而不及后,虑小群而伤大众。 记者要深入“一点”,在“点上”把事物解剖、认识得通通透透。

232 从广义上讲,点和面,是人们认识一个事物,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这样两个过程。这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就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反映在采访上就是点和面的关系。这个点和面,就采访地区来说,是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就采访单位来说,是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就采访对象来说,是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就了解情况来说,是重点情况和一般情况;就搜集材料来说,是重点材料和一般材料,如此等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是认识上的分析和综合及循环往复的过程。 “八面受敌”,是“合”,是究天际人文之大局,之整体;至于“开”则是分门别类,分解成细目,察大局和整体中的一个一个构件、元素。“有开有合”才能个别和一般统一,局部和整体相联系。此真要言妙道,值得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写作文章中铭记。

233 (三)交叉采访 记者工作忙,但也不是24小时都忙。再忙,也不至于日日夜夜都采访,可能自己忙,顾不上同采访对象谈;也可能是采访对象忙,顾不上同你谈。记者可能有不少采访选题,这些选题不可能同时安排采访,拿起这个放下那个,才是正常的。记者事事有求于人,时时等人,处处访人。有事找不到人,有时找不到人,访人又不知要到何处。记者忙闲不均衡,时间的安排受制于人和事乃至地点。这个事件急于采访,那个事件可以暂缓采访。时变事变,时间被打乱,事件也忽来忽去。对此,记者要应变,又要有条不紊。 记者要统筹兼顾,不误时误人误事,力求达到紧张而有秩序,繁忙而有条不紊的状态,才有益于工作和健康。这就需要有一点“弹钢琴”的本领,也就是“交叉采访”的工作方法。

234 交叉采访的工作方法,多种多样: (1)采访对象的交叉。在同一地点或就近地点,安排几个采访对象的访问。这段时间访问甲,那段时间访问乙,都要约定。 (2)记者所调查研究的话题或事件多种多样,也要妥当安排。 (3)对新闻素材也要交叉使用,尽可能充分利用已占有的素材。

235 1.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提出几个调查题目,制定报道计划或者组织采访,一直到写出稿子,然后总结全过程得失。
作业与练习 1.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提出几个调查题目,制定报道计划或者组织采访,一直到写出稿子,然后总结全过程得失。 2.人在旅途,总有所经历。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或几件事,详细地记述下来。然后由学生自由交流,从中提出一些可供写作的素材,设计并写成一定样式的作品。“写自己”就是写亲身体验。以此为始,不断地写下去,积累下去,势必有益。连着写出50篇、100篇之后,将会感到写作的快慰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返回目录书页

236 第八章 记者的访谈 第一节 研究访问艺术 第二节 问询及倾听 第三节 推进采访深入

237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研究在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的主导作用及访问中如何取得实质性的新闻素材的问题。学完本章后应学会向最终获得新闻事实的目的逼近。占有新闻事实,取得报道的成功,并不是选择一个理想的采访对象就万事大吉了。记者自身如何去步步深入,层层挖掘,不达目的不止,还有一些具体运作问题。如同数学要通过一系列运算和使用巧妙的方法求解一样。 根据很多记者的成功经验,将采访深入推进,逼近目的的主要方法是:(1)纵横驰骋,把握转折;(2)两面挖掘,力避片面;(3)两相对照,黑白分明;(4)选取特点,富于个性;(5)抓住关节,奋力攻坚。

238 第一节 研究访问艺术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通过访问、观察、亲身体验等方式发现并收集新闻材料的活动。采访要口问、眼看、耳听、手记、脑思,甚至加上其他机械手段,例如录音、摄像、拍照,还有获取证物等方式,以求得对人、事、物真相的把握。要约见被采访对象,谓之“访”;见了采访对象,要交流,有所“问”,有所答,有问有答,便是“谈”了。记者的“访”,有“疑而问询”的目的,也有“尊而请教”的目的。这个“访”、“问”不是私人聊天,海天海地地“侃”,而是职业的、有目的的需要遵守一定礼仪的程序式的交流。于是便有了职业记者“访问艺术”的规程和讲究了。新闻采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这种“访问”。“访问”是采访过程的出发点和手段,“好问”、“勤问”、“问好”才能体现采访的功力,实现采访的目的。 我们在记者的交往一节中讲过交流的艺术。这里着眼于发现新闻线索、进行采访准备、确定采访对象之后,面对被采访对象时,新闻记者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艺术,单独辟一章记者访问,即访谈艺术的研究。

239 一、谈话是一门艺术 人长着一张嘴巴,就是为了说话。自己对别人说话,听别人对自己说话,是人人都具有的本能和需要。如果不能对别人说话,又听不了别人说话,那就是哑巴和聋子。而哑巴和聋子是一种病态的人,是一种不幸。 人在不同的情况之下,说着不同的话。在家里,对父母、爱人、儿女、兄弟、姐妹,说不同的口气、含着不同意义的话。在社会上,对领导、部下、同事、同学、朋友,也需要有不同的言谈。职业有别,男女有别,年龄有别,都要用不同的言辞和态度表达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 人虽都有一张嘴巴,但是,人的嘴巴,其灵巧,其悦耳,其清晰程度又不一样。

240 人们以不同的态度说不同的话,若只是夫妻之间的“窃窃私语”,朋友之间的互相慰勉,倒也罢了,影响总不至于乱了社会和国家,妨碍了地球转动、日转星移。如果希望以说话影响社会,影响民众,那么自然不能不讲究说话的艺术和方法,以期有较好的效果。新闻记者是以说话为投石问路的工具,作为寻找写作材料、寻找新闻的门路。在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记者以说话为职业,以说话为职业的还有教师、律师、演员等。 记者不仅自己说话,还要同别人说话,“有话走遍天下,无话寸步难行”。聋子当不了记者,正是这个原因。可见,记者会说话,善于同别人交谈,是不可少的功课。我们仅从采访写作的角度看,记者要采访,就是向别人发问,请人家贡献材料,提供写作的依据。这是成败得失的前提,没有这一条记者的采访活动就不能进行下去。

241 二、记者同采访对象谈话要领 记者和被采访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对谈关系,是记者新闻采访成功的前提。记者要善于同采访对象交谈,从而把握住对方的脉搏,迅速地占有新闻素材,完成采访任务。有的记者由于没有同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无所获或收获甚少,导致采访失败。 本章前边引用了法拉奇的故事。她的采访是用不断的进攻式的问题,使被采访者束手就擒,不得不倾诉出自己的心声,提供她所需要的材料。她把这些对谈(笔录或录音)一问一答地公布出来,让读者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242 法拉奇同人交谈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1)敢于提出世界舆论所关心的重大问题,毫不回避,毫不吞吞吐吐,单刀直入,切中要害。 (2)步步逼近,一步深似一步,把对谈者逼到困难的境地,不得不回答一些问题(那些不回答、无可奉告,本身就有新闻价值)。 (3)她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对实质问题的透彻的见解,她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尽在不言中的重要性。 (4)问题凝练、直白,使对谈者不可能有似是而非,或者可以有顾左右而言他的答案。 (5)从整个对谈中,我们又感到一种对谈者平等、自由表达的力量。

243 资深记者艾丰曾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将采访对象以新闻报道的评价相关性为标准分为四类:一属于新闻报道褒奖的对象,二属于新闻报道贬责的对象,三属于新闻报道揭露的对象,四属于新闻报道的旁观者或证人。这四种人,在记者面前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记者同他们交往、对谈,要因人制宜。 先说褒。褒与被褒,有一种认同感,即双方都有互相肯定性的评价,可以形成思想情感上的交流。特别是我们这个国家,人民群众政治上进,崇尚美德,新闻记者对先进人物的采访,总会受到支持。一般情况下,双方容易交流,互相沟通。 贬责一个人,总不是喜事。采访对象被批评,多是并不甘心情愿。只有少数人有自我批评精神,你批评他,他欢迎,正是他的美德的表现。

244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还会接触罪犯或其他令人不齿的人和事。对这种人,记者要有正义感,有明确的是非判断,该表达一定的倾向性,切不可含糊其辞、不置可否。正要压邪,否则,你自身便失去了立足点。但又不能简单化,用“刑讯逼供”的方法要材料。记者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引导罪犯知罪而悔,从而愿对记者讲述事实。对他们也讲人道主义,尊重其人格。要记住,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不是审判 新闻记者任何时候都需要接触旁观者以求证真相。主张真相、真理的人是大多数,要相信他们可提供参考意见。当然,也有借故推辞的,不可勉为其难。有许多“旁证”的提供者希望匿名,这是合理的,应保护新闻来源。

245 新闻记者要成为被采访对象的合格的对谈者,双方构建良好的谈话态势,以求双方平等、顺畅地交流,记者还有一些看似枝节其实重要的要领或礼仪需要遵守。
(1)选择恰当的媒介作为首次见面的桥梁,即寻求认同感。 (2)首次印象。 (3)通过首次印象及后来的交往,记者要千方百计引导采访对象认识到交流话题的重要性和你个人的价值,引起他对你的重视。 (4)彬彬有礼。 (5)对采访对象恭谦、体谅。 (6)对是非、争论,必要时要有明确的表态。 (7)行为举止不亢不卑、不媚不欺,真正平等对话。 (8)既有严肃又有幽默,风度翩翩不失大度,严肃认真不拘谨冷漠。 (9)机敏灵活。 (10)不失信。

246 还有10条可以在记者同采访对象交流时帮助引导采访顺利进行。
(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尊重对方的隐私。 (3)可以投送同采访议题相关的信息。 (4)必要时为对方解决可能解决的烦恼。 (5)学会一个“忍”字。要在不顺利时“忍”。 (6)必要的退却。有时要有一点“弯弯绕”。 (7)尊重不同采访对象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心理,不可随意贬责。 (8)有节制、有分寸。处处适可而止。 (9)进门问一句“好”,离门道声“谢”,随手带走纸杯、果屑之类。 (10)谢绝采访过程中的任何馈赠和宴请。

247 三、记者访谈的时机和环境 为了访问顺利地进行,力求获得好的采访效果,且有利于被访问者表达,记者在采访时不可不注意访问的时机和环境。
一般地说,访问选择采访对象认为方便的时机最好。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情况,贸然就闯去访问,除非有紧急采访任务,否则从时机来说是不适宜的。尽管多数采访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新闻宣传的需要,宁肯放下手中的工作、生产来接待记者。但应当看到,这是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新闻工作一种支持和尊重的表现。但是,作为记者只顾自己去完成采访任务,毫不考虑访问的时机对采访对象是否方便,有时也会碰壁的,不速之客的到来总是令人不悦的。 还有一种情况:访问对象十分忙碌,抽不出工作时间接待记者的采访,记者就需要善于见缝插针,机动灵活,随时随地捕捉时机进行访问。

248 总结采访实践的经验教训,遇到以下的情况,一般来说暂时不宜访问:
(1)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紧张工作的时候。 (2)采访对象正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 (3)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严重异常的时候。 实践证明,不论遇到上述哪种情况,记者如果硬去访问,往往或者是遭到对方的“硬顶”,直言拒绝接待;或者是受到对方的“软抗”,言不由衷地应付几句了事。这都无法达到采访的目的。

249 为什么访问还要选择环境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因为,环境是否适合访问,常常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触景生情”,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人的思想情绪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议室、家庭里、饭桌上、休闲散步时……都给人不一样的情绪联想。因此,在访问时应当因人因事注意选择一个便于交谈的环境,才能做到畅所欲言。 另一方面因为,访问要选择一个理想的环境,不仅交谈可找到由头,还能“借景做文章”,有助于生动表达报道的主题思想,写出的访问富有现场感。

250 记者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气氛,以利于访问有效地进行。一问一答式的死死板板的访问,空气沉闷,效果不一定好;正襟危坐,一本正经,有时不见得合适。
营造和谐融洽的谈话气氛,主要靠记者,因为记者在访问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有经验的记者都很看重谈话气氛,他们往往一开始就在这方面下工夫。 营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访问大人物需要,访问普通人也不可缺少,办法因人而异。

251 记者因所属的媒介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式,报纸记者一般以用笔记录为主,广播记者以录音为主,电视记者摄像为主,而这三类记者同时都要“心记”。
采访还要考虑采访对象对记录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对一些领导干部、社会名流以及其他经常接受采访、对采访能坦然接受的采访对象,无论是当面的笔记还是录音都不会有多大问题,甚至一些领导会特别在意记者是否记录他的谈话,他们都希望记者能准确、全面地进行现场记录。 做采访记录不一定每句都记,关键是一些重要部分,如事件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一些具体数字,还有采访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采访结束后,要及时对记录进行整理。报纸记者做的是对笔记的整理,即对一些字迹模糊的地方的订正以及将“心记”部分尽快用文字表述出来。

252 具体的采访计划是采访运作的过程安排,像一个仪式一样。采访计划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选择采访对象。 (2)想好采访角度。 (3)报道范围、重点、步骤、时间。 (4)选择访问方式。 (5)预设采访和写作的各种可能。 (6)设计问题。

253 第二节 问询及倾听 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三不一顶”的实质便是群众观念淡薄,缺失创新精神和勤政意识,欠缺驾驭工作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须下力解决干部队伍中的这种失语现象,真正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实际上,这类话,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也说过。老百姓也会骂这种干部。这种人总之是不得人心的。 那么,我们记者呢?我们会同人说话吗?我们会问询和倾听吗?

254 一、记者的角色姿态和问题设计 (一)记者的角色和姿态
提倡因对象不同的接受性和需求而有不同的讲演和文章。记者采访,也要因采访对象的角色姿态而设置自身的主体姿态。 记者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正确的认识。记者不是“官”,不能表现“派头”、“势头”,盛气凌人。恭谦有礼,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才是有教养的表现。记者不是“商”,不能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玩弄阴谋。谁借采访套取利益,便顿失职业良知,露出丑态。采访中表露礼而受人敬,义而被人尊,仁而获人爱,智而显魅力,信而拥者众。新闻记者的主体地位与采访对象的角色姿态互应互动,才能顺利地交流。

255 记者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主体姿态的表现,还应再强调几点:
(1)冷静而不冷漠。 (2)不懂不要装懂,要承认自己不是全知全能。 (3)取舍事实,而不回避真相。 (4)“引而不发”,不强加于人。 (5)对采访对象进行角色姿态的估量,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与之对谈。

256 (二)记者的问题设计 根据许多记者的经验,同采访对象谈话,设计什么问题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话题内容性质,政治、经济、文化,或是罪与非罪,或是社会生活、里巷风情,可概括为“严肃话题”和“非严肃话题”。二是被采访对象的角色姿态,是官是民,是富是贫,是资是佣,加上其他如文化水平、职业岗位等的差异,可概括为“社会阶层”的划分。社会学家已经把“阶级分析”摒弃,以“社会阶层”来区别社会构成的成分了。三是媒体和记者自身的角色认定,出于媒体的定位,你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便必然去接触什么样的对象,挖掘什么样的新闻素材。这三个因素可以再简化为客体、主体和媒体,三者影响着因采访对象的差异从而设计出的不同问题:问于官,问政、问案、问程序;问于民,问民生、问民主、问民意;问于商,问利、问税、问成本;问于佣,问权益、问安全、问劳资关系……常说“学问”,以不同的话题,问于不同的对象,追求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答案,就有了学问。

257 设计问题的方法,下面是几条参考性建议。 (1)看对象。 (2)不怀成见。 (3)直白明快固然好,委婉曲折也不逊色。 (4)“因声求气”。 (5)没有调查就没有提问权。

258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大体来说,有下述几种:
(1)正问。 (2)侧问。 (3)反问。 (4)设问。 (5)追问。 (6)激问。

259 二、善于倾听 新闻记者自身有三“宝”,新闻采访过程中是随时随身带着的。这三件“宝”是口、耳、眼。北京有个老记者说,好记者有五种能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两只能听八方的耳,一双洞察秋毫的眼,手握一支生花妙笔,一个灵动善思的脑袋。”这话有点道理。生花妙笔非一朝一夕可成,灵动善思的脑袋要靠全部智慧来培育,也难与他人比较。而眼、耳、口则人皆有之,时时用之,外观看来,你我他并无多少区别。这“三宝”对记者真重要真好,否则,盲、聋、哑,如何做个新闻记者。 新闻采访讲访谈,便涉及一个嘴巴、两个耳朵。前边说到“访问”,就是说的“善说”;现在说“善听”,则道记者“耳聪”之功力。眼睛还要“善察”,则显目明之力,另有一章“观察”细说。

260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双向交流,这是职业需要,不善听没有办法完成任务。
(一)新闻采访中要“善于倾听”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双向交流,这是职业需要,不善听没有办法完成任务。 并没有人制定出“善听”的标准。我们根据许多记者的工作经验,理出几条,可谨记谨行。 首先,要有倾听的态度,才会洗耳恭听。 其次,倾听要有目标,有明确诉求。 再次,“边听边度”,或曰“边听边思”,这才叫用心听,听而不思也是枉然。 最后,记者要问其一而知三,或者更多。

261 (二)以善听修身,做优秀记者 1.善听是新闻记者的一种功力 2.善听是记者深入采访的前提条件 3.善听是记者优化作品,进行新闻创作的手段 4.善听是记者交际的“通行证”和联络四方的“名片” 5.善听是记者防微杜渐、避免差错的监视手段 6.善听是政治品质优秀的表现

262 (三)善听要落实到新闻报道上 1.要听出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2.要听出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事物 3.要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

263 第三节 推进采访深入 记者采访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他指的意思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到里、由此及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使访问步步深入。他认为为便于对方回答,先从最近发生的事问起,然后由近及远;先从容易答复的问题问起,然后由易到难;先从表面看得见的现象问起,然后由表及里,深入事物的本质;先从对方熟悉的事问起,然后旁及其他,弄清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 这样的建议自有用处。但这个“远近”、“易难”、“彼此”、“表里”,还只是事物的时间、空间形式,并不能触及事物的内在的、规律的东西。倘欲涉及内在的、规律的东西,还要开辟别的路径,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264 新闻记者和被采访对象是一对互动的角色。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的期望,体现着主体和客体、个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双方坐在一起交流,就有一种“社会契约”,即对社会真相的传播责任,而且双方在默默探求对方是诚信的、出于公心的、公正的,抑或相反。双方交流,并不简单是“你说我记,你索取我供给”的消极应对,还包含着“切磋琢磨”的互勉互励、互辩互攻。 本节所讲的推进采访深入,就是给记者采访提供一种哲学思考的路子,训练并培养出一种把辩证法用于新闻采访的能力。

265 根据很多记者的成功经验,推进采访深入,逼近目的的主要方法是:(1)纵横驰骋,把握转折;(2)两面挖掘,力避片面;(3)两相对照,黑白分明;(4)选取特点,富于个性;(5)抓住关节,奋力攻坚。这里做些提示,然后分别予以说明。 事物总是由过去及现在,又由简单向复杂、多样发展的。记者要从历史的即纵向的和现实的复杂多样的即横向的两个方面来挖掘新闻。事物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量变和质变程度不一。记者把握了事物在转变过程中的条件、因果过程,把握了事变的本质,也就抓住了新闻的基本事实。 两面挖掘指的是充分把握事物的两面性。正与反、是与非、成功与失败、成绩与错误、主观与客观等,都要顾及,多点一分为二,多点辩证法。

266 一、把握全过程 新闻记者应该有一个认识的程序,即先横向,再纵向,然后把握事物的转折,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主动。
“认识事物也有‘程序’、分阶段的——例如,总是首先产生感性认识,然后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而后由理性认识‘返回’实践。这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主要是说人的思维本身的发展过程,是从认识主体的角度阐明的。 这个进程应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完成对某事物的横的认识,以达到对此事物现状的完整的了解。 “第二阶段,在横的认识初步完成之后,进一步深入到对事物的纵的认识,即达到对事物的历史的完整的了解,在了解历史之后,当然又加深了对现状的了解。 “第三阶段,在横与纵的两个大方向的认识完成之后,则要侧重于完成变的认识,即研究该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怎样转化的。 这“三阶段”认识方法,符合新闻记者认识的目标和思维过程。笔者希望再将此简化和凝练,称之为“把握全过程”,再做一些补充解释。

267 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良好的方法,就是要对客观的事物,由它的始、中、终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上进行调查研究。
什么是“始”呢?这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的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什么是“中”呢?这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经过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间各种复杂变化的过程在内。什么又是“终”呢?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一个过程的终了;当然它同时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新的过程的开始。 把这三个阶段的情况总合起来,我们如果用新的术语加以阐明,那么,所谓三知的正确含义,应该说就是对于客观事物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全面的调查研究。否则,对客观的事物就是三不知了。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始、中、终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事物的原始阶段和中间阶段显然属于历史的范畴,事物的终结阶段往往就是当前的现实。而对于这些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考察,把这些考察的结果综合起来,就得到全面的认识。

268 邓拓对“三知”、“三不知”讲得有趣,且言人所未言。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记者调查研究,懂得去追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之初吗? 我们记者调查研究,懂得去探究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期间的各种复杂变化历程吗? 我们记者调查研究,懂得去考察事物变化的结果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因果关系吗? 我们尤其能否将这“始、中、终”三者综合、联系在一起进行调查研究?我们是不是经常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一问三不知”的毛病呢?这“三知”,对新闻记者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始、中、终”是一个过程,尤其是一个发展的、联系的、矛盾又统一又斗争的过程。对三者都要察,尤其三位一体地察,才能达到认识“真始”、“真中”、“真终”的目的。

269 二、两面挖掘 两面挖掘指的是记者认识事物的一种辩证法,“既从正面挖掘,又重视从侧面挖掘,既了解活动的主体,又不忽视活动的环境”。“两面挖掘也可以称为对立挖掘。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客观的辩证法决定了主观的辩证法,我们认识事物也应该在‘对立’中进行”。 这有点像古代办案中使用勾推法。相传唐朝有位太守,很善于问案。他问案有一种方法:先不问原告,也不问被告,而是先去问原告和被告周围的人,调查原告、被告所处的环境。然后,再问原告和被告本人。

270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维属性,或多面性。正面、反面、中间,先进、落后、中间,主角、配角、龙套,成功、失败、平局。记者要着眼于事物的多维性,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观察、研究。
从矛盾对立中认识事物,关注事物的对立面,事物的对立面就会暴露出来。挖掘事物本身的对立,是记者由此深入采访的杠杆,千万不要放过。 一方面以对立的视角去触及事物,另一方面对事物本身的对立毫不回避,这就是记者“两面挖掘”的基本出发点。 对两面挖掘缺乏自觉的认识,不注意挖掘对立,就会同不注意对立挖掘一样,也往往使记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片面性。

271 三、设置参照系 人类对事物的运动,总有一个参照物作为目标,对比其他事物,才容易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我们人在地球上,对比于太阳,是运动着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如果没有太阳系作参照系,总觉得自己并没有运动。日落日出,似乎只是太阳在运动,实际上太阳在运动,地球也围绕太阳运动。一有了参照系,就可以比较;一有了比较,是真理不是真理,是真相还是假象,就易于判断了。 有几种不同情况的参照系: (1)同类事物对比。 (2)对立的事物可以相比。 (3)对比就是联系,有了联系,就可以互相参照。

272 艾丰说:“记者采访,就要善于联系。不仅要发现事实上的联系,把本来联系着的事物联系起来;还要联系事实,从认识意义上,把可联系的事实联系起来。前一个联系着重于搞清事实,后一个联系着重于认识事物的意义。
记者认识事物有参照系,达到目的后,参照系便丢失了,这是很可惜的。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也需要参照系,使这个参照系成为读者认识事物的一个“尺度”,也是记者阐明事理、谋篇成文的一种笔法。

273 四、选取特点 新闻采访和写作,也要抓住特点,展示个性。特点、个性是展示新闻人物、新闻事物、新闻对象的差异的法宝。 艾丰说:“任何事物都是有特点的,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特点。新闻,正是要在众多的事实当中报道某一个事实,而且要求迅速、简练,使人们容易辨认,那么,这就更需要抓取特点了。搞公安侦破、进行法庭调查、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光是突出抓特点,恐怕是不行的,但是新闻必须这样。所以也可以说,抓取特点是新闻个性很强的方法。”

274 (一)具有独特新闻价值的事实 这里所说的独特,也并不是任何一种特点,而是那些同共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显著性、重要性、差异性的新闻价值的特点。所以,有独特新闻价值的事实是指那些具有突出的典型性特点的事实。 新闻记者善于识别独特之处,才是慧眼独具。

275 (二)具有特点的报道对象 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里,对媒体传播的限制已经减少了许多。几乎没有什么人群、个体生命、社会角色不可以进入记者的视角,不可以进入媒体受到认知。这是社会的进步。过去不为人知的,现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过去被人认识的,也已经有了新面貌。社会扩大了眼界,关心各色人等的各种变化。记者选择对象,可以从对方与新闻事件的某些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关系来考虑,如某事件的发起者、参加者、目击者、反对者等。采访对象的这些有特点的地位和身份,使记者感兴趣。也有不和什么事件有关的对象,发掘他们的存在,也具有新闻报道意义。这些年常提到的“弱势群体”、“草根阶层”、“低层平民”,都是新观念支配下的新发现,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值得关注。另外一些过去常说的唱主角的人物“官员”、“经理”之类,也融进一些新内涵,重新审视这些对象,也应有新认知,应该“新事新人新办”。

276 (三)具有特点的部分新闻事实 选择了有价值的事实,确定了有特点的采访对象,并没有完全解决抓取特点的问题,还必须注意抓有特点的部分。世间人、事、物,天天见,不见其变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经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流转,人、事、物才有一定的变化。人、事、物的变化,有个量变到质变的长过程。记者要抓住从量变到质变的几个节点、几个转折、几个显性形态。这些才是一种变动过程中最有特点、最有现实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阶段。抓不住这些最有特色的阶段,其他方面费工夫再多,也难以有好的报道。抓住了这些阶段,深挖、细觅,就可以挖到最有特点的材料,以少许胜多许。

277 (四)具有特点的细节 发现有特点的细节,挖掘那些特征性细节,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需要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坚韧的耐心。细致的提问,是挖掘细节的一种方法。要提有特点的问题,不要提泛泛的问题。有的记者像一个高明的“导演”,善于通过自己的话语,把对方引导到“戏”(采访对象向记者叙述的事实的情景)中去,使对方在激动下淋漓尽致地叙说出动人的细节;有的记者主要靠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尽力从对方的一举一动中捕捉有特色的东西;有的记者则善于闯入对方的生活,和对方一起工作、劳动,在体验中挖掘细节。 “特点”之谓,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非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去套。这和记者的知识积累有关。你懂什么,你就容易发现什么事物的特色。很多时候,我们局外人、外行人对一件事是摸不着头脑的。

278 五、抓住关节点 事物的运动发展和我们的认识过程,也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关节点,却是肯定无疑的。关节点,这是总的概念,具体化起来,它又可以包括:突破点、疑问点、凝聚点、焦点、显现点、基本点、转化点、联结点、引发点、爆发点、消融点……时下所谓“公关”其实是“攻关”,找一个环节攻破整个链条。科学上所说的“攻关”,则真是突破难点,带动整个系统破局、求解。方方面面,万千气象,都有不同的“节点”、“关口”。

279 (一)突破点,或叫突破口 突破点是军事术语。军事战斗总是选择防守最薄弱的地带作为突破点。 要想选准突破口,记者先要把自己的“目的说破”,不必掖着掩着。对方理解了你的意图,不少时候是会同你坦诚交流的。从记者的角度出发,要提出明确的题目,求人解释。心理防线要靠平等、尊重来打破;事实模糊的防线,要靠记者的善察善断步步追求来打破。

280 (二)疑问点 “记者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题”——这个经验谈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从大的方面说,记者要把握大局研究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在前边已讲过;从具体方面说,记者要善于发现事物中的疑问点。有疑问,才有问题;有问题,才能深入,疑问是深入的动力。 被采访对象多是谈自己的经历、见闻,习以为常,自以为没有什么疑问。但别人听起来总可以产生疑问点。记者出于需要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似有不尽之疑产生。记者从采访交流中发现疑点,就要及时提出,并予以求证。“多疑”是采访的必要活动。

281 (三)凝聚点 语言也是有凝聚点的。说某个人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是不对的,但是,人类的语言质量的确是相差悬殊的。精辟的语句,一句可以顶上许多句普通的话,更不用说同废话相比了。 凝聚点还有另一层意思:指那些揭露、描述和评价事物的最概括的语言,足以表达事物的意义,成为浓缩事物形态的命题。改革深入一步,社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民间对房改、医改、教改都有微词,出现不少批评言论,都反映在媒体上。如此等等,都代表一种民意,是舆论的凝聚点,记者予以报道是对的。党的十七大后,党提出了新决策,有了新思路。对此,我们又有新的语句概括其形势:“前三十年是还利于民,后三十年是还权于民。”这话真是言简意赅,道出时代特征,是民意的凝聚点的反映。

282 (四)基本点 基本点,也可以称为基本线。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领域,人们总用几条基本的指标,来廓清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确定某一个事物的基本性质或范畴。 这就是说:记者心中要装有划分或确定某类事物性质的基本点,同时,又必须用它来对照被采访的那个事物,以首先了解该事物的基本点。只了解基本点,当然还不能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某事物;但是,具体的细节了解得再多,而不了解基本点,就像你认识一个人,只分别看出他的皮肤、手指、头发,而根本没有察看过他的高矮、胖瘦、相貌一样,决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283 (五)转化点 事物矛盾着的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的地位就要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这种转化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采访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某些事物的矛盾转化过程——主要是从不利于人民到有利于人民的转化过程。当然,少数情况下,也要了解和报道有利于人民到不利于人民的转化过程,以让人们从反面吸取教训。不管怎样,真正的有价值的经验或教训,往往主要是从转化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抓住转化点,报道才能深刻、生动,才能有说服力。采访中最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反面材料搜集得很多,也很生动;正面的材料,也多少有一些;但最重要的转化材料却非常少,影响报道的深刻性。

284 作业与练习 1.观看央视某个节目主持人(例如白岩松、水均益)和凤凰卫视某个节目主持人(例如陈鲁豫、曾子墨)主持的访谈节目,体会访谈及谈话氛围,然后对比评论,会有新感受。 2.从文艺作品(小说、戏剧,特别是话剧)中可以学习谈话艺术。对话、词语的提炼,谈话情绪及应对手法,其中都有新闻记者可以借鉴的地方。记者的访谈也是展示语言魅力的舞台。看些文艺作品,会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生中举行模拟访谈。学生可以互相访谈,也可以请某方面专家或先进人物作为访问对象,进行实地演练。 返回目录书页

285 第九章 新闻观察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观察力 第二节 观察与思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86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懂得观察力对新闻采访的作用和意义,学会各种观察方法,达到洞悉事物真相和因果的目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聪以致远,明以察微”,真正成为一个纵论世界风云的新闻工作者。

287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观察力 一、记者观察力的特点
记者的观察力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勤奋的学习和思索,来源于对全局情况和实际斗争的了如指掌,来源于对群众情绪、意见、呼声的体察和了解。 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观察这一手段。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采访一个人、一件事,必须运用多种的采访方法。除了善问、善听之外,还要学会对人、对事、对物、对现场和环境的观察。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生动的材料。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睛就显得更为重要。 新闻记者的观察力,不仅指记者的目力,更主要的是指记者对社会事物的敏感、分辨、捕捉、认识的能力。

288 (一)记者的观察力应该是综合性的 不同的工作,要求具有不同的观察力。 记者的观察力则应该包括上述这一切内容,形成自己的综合的观察力。这是职业上的要求。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他没有政治家的观察力行吗?政治倾向上错了,再好的文章也无用了。 记者在某一方面的观察力,总是不如专门从事那一方面工作的人,但是他的观察力是综合的,在这方面,他又胜过其他人。记者对于民意的把握和社会动向的洞察,应该归功于他超出其他职业的人的独具只眼的能力。

289 (二)记者的观察力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 记者善于体会民意,站在社会瞭望者的高度和广度去观天文察时变,观人文行教化。他的背后是公民社会的广大受众。他所观察的动向、时局,都是即时状态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触动当下社会的时代琴弦。记者的观察不是个人的“察察为明”,苛求小事,像里弄街巷的追踪隐私那样低下。他的观察是以传播为目的的。

290 (三)记者的观察力应该是宏观观察力和微观观察力的结合
所谓宏观观察力,是指记者“大面积”观察事物的能力。面对着宏大场面,例如几十万人的庆祝游行大会,记者不能只看见“黑压压”的一片。宏观观察力强的记者,即使面对本身毫无组织的场面,如突如其来的大灾害的现场,他也能够清楚地把现场描绘出来。 所谓微观观察力,是指记者细微观察的能力。微小的差别,细小的变动,很小的动作,统统逃不过记者的眼睛。人们常说,生动的细节往往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的生动程度。只有具备微观观察力的人,才会捕捉到生动的细节。有一位战地记者,他对战地的炮火做过细致的观察,他告诉别的记者说,有人写文章,常常爱说“炮弹击起缕缕青烟”,其实这是站在远处看到的情景;站在近处,你看到的是滚滚尘土。没有微观的观察,报道就会写错。

291 二、记者观察力的意义 观察力对于新闻记者完成职业使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记者只有善察,才能采写出视觉新闻,与电视新闻竞争、媲美。
第二,记者只有善察,才能提高采访效率,创造新闻事业的业绩。 第三,善察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与线索。 第四,记者善察,用眼睛采访,可以纠正传闻中许多不实之处,获得更真实准确的第一手材料。 第五,有许多事情,光靠别人介绍,印象不深,记者亲眼看一看,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292 第二节 观察与思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思维多样化,观察灵活性
人对事物的观察,起于注意的兴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注意就是大脑皮层对于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记者才能撇开其他事物,专注地、清晰地、比较正确地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特定事物。 注意可分两种:一是有意注意,二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怀有预定目的、自觉加以坚持的,一般记者都知道它的重要。无意注意是由周围环境中某种新异刺激物引起的,有些记者尚未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一个新闻记者牢固地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会事事用心,处处留意,这是基本的一面。但也有不经意间看到某种瞬间的、点滴的事物的一鳞一羽,这就是无意注意,无意观察了。无意注意中观察到的事物未能即时记忆,事后却恍然有知,突然明晰起来。记者这种有意、无意两种注意、观察都有用处,要在事后多思,储存这些瞬间、点滴印象,为采访写作积累素材。这也是观察的“妙”,观察的灵活性。

293 下边提到某些观察的思路,略作提示,起到一个引路作用,不必拘泥于此而自缚。
第一,静中见动,动中见静;有序中见无序,无序中见有序。 第二,由浅入深,由深入浅;由俗见雅,由雅见俗。 第三,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见个别,由个别见一般。 第四,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第五,善于察到稍纵即逝的有意义的事实,显示出瞬间中的永恒,永恒中的瞬间。 第六,善于观察有特色的现场:独具只眼,独特形象。

294 二、观察的方法和途径 观察和看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眼睛来认识客观世界。看,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而观察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察看和思考,在看的同时伴随着大脑的积极思维。 从新闻记者采访过程来看,要使认识从感性的知觉达到理性和抽象,也要讲究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目的。

295 (一)新闻记者的观察是直击形象 新闻记者双目所视,是人、事、物。凡人、凡物都有形,都有运动的轨迹。天、地、人,日、月、星,风、雷、电,云、雾、雨,千种风情,万种姿态,都是形象。物理学研究有质量、重量、色彩、形体,化学研究有物质成分、结构模式,哲学研究有时间、空间……这都是形象。这都是记者观察的材料和对象。 记者观察的结果是思维加工改造出来的形象,已经不是直观感受的原始形象,它已经饱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只不过是,它不像抽象思维那样,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述,而是用形象来显示。即新闻记者的观察,始于形象,也以形象表述观察的结果。

296 新闻记者的观察,始终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人在观察过程中并不排除事物的偶然性和个别细节,正是各种细节和偶然事件的概括和集中,才能再生出完整的形象。观察结果不是理性的结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肉的并且是带有强烈个性的典型的形象,并且借此表达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思想观点。 新闻记者直击形象和表达形象,主要靠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因素,而且有抽象思维参与。

297 记者的思维活动中具有下述几个特征。 1.注重细节 2.直观可视 3.具有语言美 4.思想蕴藏在形象中

298 每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日常的形象思维只是被动地复现表象,而新闻写作的形象思维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认识活动,它主要对表象材料进行重新选象、集中、融合、编织,从中提炼出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即新闻主题的形象材料,形成由鲜明的个性与普通共性相结合的新闻形象,是一种能动的加工概括的结果。

299 新闻记者把握形象的整个思维过程是: (1)选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记忆表象是十分丰富的,但新闻形象并非是表象材料的堆砌,它要按照新闻主题思想的要求,选择那种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生动、富有细节特征的表象材料作为新闻题材。 (2)集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记忆表象头绪纷繁,而且许多是零碎的片断,这需要把它们加以条理化,把分散的表象材料集中起来,加以编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3)融合:作者把经过选择、集中的表象材料进行提炼、协调和搭配,用它组成一个整体的形象,这个形象同时融进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00 要获得丰富的表象,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掌握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空间表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写出动感的新闻。其次,要求记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旅游、参观、社会调查、参加各种军事和科技活动、看电脑、观演出、欣赏音乐、翻画报等),积累、储存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各种形象。 记者直击形象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可资借鉴的手段,将新闻事实形象生动、鲜明地把握并表现出来。要把事物再现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作者有厚实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301 记者的形象思维不仅仅是对人和事物或对具体事件的描写,而且还饱含着作者的社会观点和美学观点。对社会现象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不同的社会观点和美学观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作者笔下的事物的形象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社会观点的烙印。当然,有时候作者的社会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美学的风格不同,也显示出差异来。有的作者以“大江东去”的豪放之情去鼓舞读者,有的作者则以“小桥流水”的眷眷之意去感染读者。作者笔下的形象也渗透着他长期酝酿、锤炼而形成的个性风格。因此,一个记者树立正确的社会观点和美学观点以及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是培养自身形象思维的重要部分。

302 (二)新闻观察的积极主动性和传播目标相一致
新闻记者的观察,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闲情逸致的自由活动。它是职业所需的认识过程。它既需要自觉的主动性,甚至经历苦难和危险,“业广唯勤”,自强不息才行,又需要对新闻事业执著的追求和清醒的新闻传播意识,“虽九死而犹未悔”,有职业献身精神。这些道理,容易明白,前面也有叙述。此处重点讨论积极主动性和传播目标相一致的实现。路径在哪里? 新闻记者的观察活动,常起于新闻线索的捕捉。当然也有不约不闻而成行的活动,但多数是因为有了新闻线索的指示而开始采访的。 应该说,新闻记者闻风而动,便已确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排除与新闻传播无关的人、事、物等,应该尽可能地把观察范围收缩在新闻采访主题的圈子内。这是因为,新闻讲时效,缩小范围可以节省时间、直奔目标。

303 职业不相同的人观察对象和范围大异。新闻记者有以发现新闻为目的的观察对象和范围,包括:
(1)新闻背景; (2)新闻人物; (3)新闻活动; (4)新闻意义。

304 (三)视觉和心觉结合,视觉知形,心觉识义
观察所得的形象,同靠大脑所得的概念,两者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可以说,任何正常思维的人,都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形象思维,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抽象思维。对于记者来说,则是要求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和谐统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可以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材料和观点的完满统一的结晶。 新闻记者观察形象和抽象思维的大脑活动,可以珠联璧合,它们之间互补协同工作,给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提供了同时并用的两套思维工具:在采访过程中,一方面,记者借助于抽象思维来分析新闻事实,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产生新闻的内在的、蕴含的主题;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思维,用活生生的带有个性特色和细节的典型形象,将新闻的主题思想鲜明、生动、可感地表现出来。

305 (四)多元,多能,多创造 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不是靠背几条公式所能济事的。由于人们面对的是不同的情况和原因,因此不能要求人们遵循公式化的方法。每个人情况不同,应该提倡创造自己的采访方法,并形成特色。要提倡多实践,提倡创造性,提倡因人因事因时制宜。 记者要常备不懈,灵活机动,才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但是,方法这种东西,不是一种类似机器的操作、类似工艺流程那样,按照特定方法就能奏效的。新闻采访的方法问题,同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是统一的。正确的世界观,可以给人以灵性、聪慧和思维的科学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正确的方法对世界观有重要的反作用。

306 在事业完全激变的时期,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造,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理念都在变化着。新闻采访和写作怎样改,也需要探索和试验。我们提出一些改革观察的方向,也许不无益处。
1.记者观察的位置和角度影响观察的效果 2.粗看和细察相结合,细察为主,实现察观“无微不至”的目标 3.记者要在采访中发现精彩的细节 4.走进现场,亲历过程和情景,勘察真相,历练人生 5.看活,想活,写活

307 作业与练习 1.找几部文学作品读读,从中摘录作家对人物肖像、场景、动作的描写片断,对照并做出评析,欣赏这些描写的优美之处及蕴含的意义。
2.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常有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找几篇作品中的例子,仔细体味。然后,自己去描写亲历的名山、名川、名地、名物。所谓“体物写志”,并不神秘,自己试试,也能自由运笔。 3.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文章显示文采的手法。游走观看一些景点,做一点报道,强调现场和情感的融合。 4.关心央视或其他媒体的现场报道,组织观看和讨论。然后模拟或实际制作一次现场报道。


Download ppt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闻传播系列 新闻采访实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