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羅貫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羅貫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羅貫中

2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課文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題解補充資料 課文前哨站補充資料

3 一、認識《三國演義》的特色與成就。 二、能掌握小說中情節安排的脈絡。 三、培養遇事冷靜應對的膽識及智慧。 學習重點

4 課文前哨站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 章回小說,為元末明初羅貫中 所著,取材於《三國志》再加 以虛構與渲染。書中人物性格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 章回小說,為元末明初羅貫中 所著,取材於《三國志》再加 以虛構與渲染。書中人物性格 刻畫突出,如忠勇雙全的關公、神機妙算的孔明,以及亂世奸雄曹操;故事情節變化萬千,如「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關公過五關斬六將」以及「空城計」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章節。全書結構嚴謹,語言精鍊,藝術成就極高,成為民間極受歡迎的通俗讀物,影響至為深遠 《三國志》:《三國志》是晉朝 陳壽所作,記魏、蜀、吳三國歷史。  渲染:把事情加以誇大。 耳熟能詳:常常聽到,非常熟悉,所以能詳盡地說出。 課文前哨站 【四川成都 武侯祠 (孔明)】 【三國演義-關羽故居】

5 ◆課文前哨站補充資料 1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演義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作者羅貫中對人物塑造方面,有驚人的成就,他在書中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其中主要角色,都是個性生動、色彩鮮明的典型。《三國演義》塑造人物典型,向來有所謂「三絕」,就是曹操奸絕、關羽義絕、孔明智絕,個個性格鮮明,令人嘆為觀止。

6   在戰爭描繪上,諸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歷史上著名的戰役,羅貫中也都表現了他的宏偉構思。而「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千里走單騎」、「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更成了民間家喻戶曉的故事。

7 2三國演義的影響   《三國演義》問世以後,促進了後來歷史演義小說的繁榮。從上古的《開闢演義》,向下寫到《清宮演義》、《民國史演義》,構成了一個與二十四史平行的小說系列,這是中外小說史上的奇觀。   許多劇作家和說唱藝人將《三國演義》動人的故事情節,改編成各個劇種的戲曲及說唱作品,並搬上舞臺。京劇的三國故事劇目就有一百多種。 

8   《三國演義》塑造的一些典型形象,如諸葛亮、張飛、趙雲、黃忠、曹操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從這些正反派角色形象上,汲取教訓,認識社會,體會人生的哲理。

9   《空城計》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當時蜀漢將領馬謖,受命防守漢中咽喉街亭,因妄作主張,而被魏將司馬懿打敗。孔明急忙調兵遣將,重新部署。本文敘述孔明於西城(今陝西省 安康縣)遇敵,由於雙方兵力懸殊,所以冒險使用空城計,讓司馬懿心生疑忌,退兵而去。全文生動刻畫了孔明處變不驚、慎謀能斷的形象。 題解

10 妄:胡亂、任意。 調兵遣將:泛指部署人力。 部署:安排、布置。 處變不驚:處於變化無定的情勢中,仍不驚惶失措。 慎謀能斷:凡事細密的策畫,謹慎的謀慮,並能夠當機立斷。

11 題解補充資料 課文提要 1文體:記敘文︵章回小說︶。
 課文提要 1文體:記敘文︵章回小說︶。 2主旨:藉由孔明遇到危機時,能沉著應敵、機智退敵的事件,來凸顯孔明慎謀能斷、處變不驚的形象。 3作法: 題解補充資料 (1)全文採用順敘法來描述空城計事件的發生經過,並藉由生動的對話,表現出故事中主角的心理轉折。 (2)運用對比手法,刻畫諸葛亮氣定神閒與司馬懿緊張多疑的人物形象。

12 4特色:《空城計》故事情節是配合戰事情況發展安排的,從孔明遇敵、我寡敵眾的驚險,到運籌得當,化險為夷的結果,生動刻畫主角孔明足智多謀的形象。全文情節高潮起伏,節奏明暢,發揮小說懸疑的寫作技巧。 

13   本文藉著孔明在西城遇到危險,以空城一計緊急應變退敵之事,生動地刻畫出孔明鎮定及謹慎周延的性格。其機智果決、迎接挑戰的精神,很值得我們敬佩。
  《空城計》的故事在正史中並無記載,只能將它當作小說故事,不能視為真實的歷史事件。

14 作者 散人:不為世所用之人。唐、宋以後,隱退的文人儒士多自號散人。如唐 陸龜蒙號江湖散人,朱劉欽號冰壺散人。 說書人:將講述小說故事作為
職業的人。 通俗文學:一般人都看得懂的文學作 品。   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東原(今山東省 東平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把宋、元以來說書人和通俗文學家所編寫的三國故事加以整理,改寫成《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此外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等小說傳世。 作者 【羅貫中】

15   羅貫中大約生於元、明間的亂世,因懷才不遇淪落江湖,性情孤僻高傲,不易與人為伍,以編撰演義小說和雜劇來排遣苦悶,抒寫不平之氣,故全力從事通俗文學的寫作。曾遷居至武林︵杭州︶、廬陵一帶,相傳是小說家施耐庵的門人。 作者補充資料

16 請點選欣賞本課動畫 動畫欣賞

17 注釋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 1分撥 分派、調度。 2糧草 人的糧食和馬的草料。 課文.注釋 ︵率領︶

18 課文.注釋 注釋 3飛馬 騎著快馬的人,此指傳送緊急軍情的人。 4司馬懿 字仲達,三國時魏將。懿,音 。 5望 向、朝。
3飛馬 騎著快馬的人,此指傳送緊急軍情的人。 4司馬懿 字仲達,三國時魏將。懿,音 。 5望 向、朝。 6蜂擁 形容大批人群擁擠向前。 ︵予人軍情緊急之感,製造緊張氣氛︶ 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 課文.注釋 ︵敵眾︶ 【司馬懿】 【蜂擁】

19 1 向遠處看。如:孔明登城望之、自飛馬遠遠望之。
2 向、朝。如:望西城蜂擁而來、望北山路而退、望車外看。

20 課文.注釋 第一段:寫孔明在眾寡懸殊的情勢下遇敵。
︵批、群︶ 第一段:寫孔明在眾寡懸殊的情勢下遇敵。 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寫出蜀軍之「驚」,反襯孔明的沉著冷靜,為第二段故事發展預留線索︶ ︵與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對比,凸顯敵眾我寡的危急︶ 課文.注釋 ︵只有︶

21   孔明把調度兵馬、部署軍事的事情做好後,就先率領五千名士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連續來了十幾個傳送緊急軍情的人,他們報告說:「司馬懿率領十五萬的大軍,聲勢浩蕩地向西城縣蜂擁而來。」當時孔明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批文官,所帶領的五千名士兵,已經先分一半搬運糧食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眾官吏聽到這個消息,都害怕得臉色大變。 語譯 注釋 7失色 因為驚恐而變了臉色。   變容、驚懼。   沉著、鎮定。

22 ︵傳下命令︶ ︵打扮成) 塵土沖天:塵土滿天飛揚,喻兵馬眾多,聲勢浩大。 眾將旌旗:所有將官的旗幟。 ︵故布疑陣,令敵人虛實莫辨︶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旗,盡皆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強調敵軍的威勢︶ ︵隨便行動︶ ︵敵軍︶ ︵立刻斬殺︶ ︵收藏起來︶

23 大開四個城門,每一城門派二十名軍士,打扮成老百姓,灑掃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要擅自妄動,我自然有計策。」
語譯   孔明登上城樓觀望司馬懿的軍隊,果然兵馬眾多,使得塵土滿天飛揚,魏兵分兩路向西城縣攻殺前來。孔明傳下命令:「把所有將官們的旗幟,都收藏起來;軍士們各自堅守巡查的崗位,如果有不遵守規定,隨意進出和高聲談話的,立刻斬殺;然後 大開四個城門,每一城門派二十名軍士,打扮成老百姓,灑掃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要擅自妄動,我自然有計策。」 注釋 8旌旗 旗子。旌,音 。 9城鋪 城中巡查的崗位。鋪,音 。 10妄行出入 不守規定,隨意進出。 【妄行出入】

24 擅、顫、壇、氈 1擅 : (1) 專斷、獨行。 如:擅離職守。 (2) 精於、善於。 如:能歌擅舞。 2顫 : 身體因受寒或驚恐而
  擅、顫、壇、氈 1擅  :    (1) 專斷、獨行。    如:擅離職守。  (2) 精於、善於。    如:能歌擅舞。 2顫  : 身體因受寒或驚恐而  抖動。如:心驚膽顫。 3壇  :  (1) 古代用來舉行祭祀的高 臺。如:天壇。  (2) 某種團體的總稱。  如:體壇新秀。 4氈  : 用獸毛製成的織物, 可做墊子或鞋帽等。 如:如坐針氈︵比喻心神不寧,片 刻難安︶。

25 課文.注釋 第二段:寫孔明的應變措施││﹁空﹂城。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懸疑」手法,強調孔明處變不驚的態度︶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於是︶ 課文.注釋 對偶 ︵領著︶

26 12綸巾 青色絲帶編的頭巾,為諸葛亮所設計,也叫諸葛巾。 綸,音 。 13敵樓 築在城上,用來觀察敵情的樓臺。 14凭欄 靠著欄杆。
11鶴氅 音 ,用鳥羽編製的外衣。 ● 焚琴煮鶴:把琴當柴燒,烹煮鶴來吃。比喻極殺風景的事。 12綸巾 青色絲帶編的頭巾,為諸葛亮所設計,也叫諸葛巾。 綸,音 。 13敵樓 築在城上,用來觀察敵情的樓臺。 14凭欄 靠著欄杆。 凭,音 ,同「憑」,倚靠。 15焚香操琴 燒香彈琴。 ● 憂心如焚:內心憂慮有如火在焚燒。形容非常焦慮不安。 ● 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形容夜以繼日,勤奮做事。膏,油脂,借指燈燭。晷,日影、日光。 注釋

27 孔明於是披上用鳥羽編製的外衣,戴上青絲帶編的頭巾,領著兩名小童子,拿著一張琴,在城上的敵樓前,靠著欄杆坐下,燒香彈琴。
  孔明於是披上用鳥羽編製的外衣,戴上青絲帶編的頭巾,領著兩名小童子,拿著一張琴,在城上的敵樓前,靠著欄杆坐下,燒香彈琴。 語譯

28 1  : 用於複合詞。 如:「綸巾」是指以青絲帶  做成的頭巾。 2  : 引申人的才能學識。  如:滿腹經綸。

29 (模: 教育部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 表》:「模」已無  音。) ︵懸疑。寫大軍壓境,殺機四伏,孔明卻處變不驚,膽識過人,反襯出故事的最高潮)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於是阻止︶ ︵見到這種情形︶ ︵急忙向司馬懿報告︶ ︵中軍、左軍、右軍︶ 課文.注釋

30 注釋 16卻說 且說、再說。 17哨 在前鋒偵探敵情的士兵。 18笑容可掬 笑容滿面的樣子。 掬,音 ,用兩手捧取。 笑逐顏開、滿面春風。
16卻說 且說、再說。 17哨 在前鋒偵探敵情的士兵。 18笑容可掬 笑容滿面的樣子。 掬,音 ,用兩手捧取。 笑逐顏開、滿面春風。 愁眉苦臉、垂頭喪氣。 【笑容可掬】

31 課文.注釋 第三段:寫司馬懿兵臨城下,雙方對峙。 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在此形容意態自若,毫無顧忌地行動︶ 19麈尾 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塵,可用來拂去塵土或驅趕蚊蠅。麈,音 ,鹿的一種。 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課文.注釋 ︵拿著︶

32 且說司馬懿的前鋒來到城下探敵情,看到這種情形,都不敢前 進,急忙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笑著卻不肯相信,於是阻止三軍前
語譯 且說司馬懿的前鋒來到城下探敵情,看到這種情形,都不敢前 進,急忙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笑著卻不肯相信,於是阻止三軍前 進,自己騎著快馬從遠處觀看,果然看見孔明坐在城樓上面,笑容滿面地燒香彈琴。左邊有一名童子,手裡捧著寶劍;右邊有一名童子,手裡拿著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多個百姓,正低著頭灑掃,就像沒有發生什麼事一樣。

33 課文.注釋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
20中軍 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由主帥率領,是發號施令的地方。 21司馬昭 三國時魏將,司馬懿的次子。 22莫非 表推測的語氣,與「莫不是」、「大概」等相當。    大概、可能。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 ︵為了緊急撤退︶ ︵推測語氣︶ ︵原因︶ 設問(疑問) 課文.注釋 ︵指全體向後轉︶ ︵有意、存心︶

34   司馬懿看了以後,非常懷疑,便回到中軍,命令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向著北方的山路撤退。他的次子司馬昭說:「大概是諸葛亮沒有軍隊,故意裝成這個樣子,父親為什麼要退兵呢?」
語譯

35 課文.注釋 第四段:寫司馬懿中計退兵。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焉知?宜速退。」 注釋
︵應該︶ 注釋 23弄險 冒險行事。 24焉知 哪裡知道。 第四段:寫司馬懿中計退兵。 ︵顯示出司馬懿對孔明的畏懼︶ ︵點出空城計成功的關鍵,也可看出司馬懿的猜忌多疑︶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焉知?宜速退。」 課文.注釋 ︵做事一向小心謹慎︶ ︵有﹁輕視斥責﹂的意味︶ ︵必定布置了伏兵︶

36 焉 司馬懿說:「諸葛亮做事一向小心謹慎,從來不會冒險行事。現在大開城門,一定設下了埋伏。我們的軍隊如果前進,就中了他的計
語譯   司馬懿說:「諸葛亮做事一向小心謹慎,從來不會冒險行事。現在大開城門,一定設下了埋伏。我們的軍隊如果前進,就中了他的計 謀。這道理你們哪裡知道?應該趕快撤退。」 1    何、哪裡。  如:汝輩焉知? 2 無義,表結束語氣。  如:因以為號焉。 3 指人、事物或處所。  如:眾好之,必察焉。

37 ︵與「撫掌而笑」對比,反襯孔明的智勇︶ ︵疑惑納悶的語氣︶   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判斷句 課文.注釋 ︵是︶ ︵於是︶ 設問

38 注釋 25撫掌 拍手。 拍手、鼓掌。 洩氣、噓聲。 追憶起過去的情景。 26駭然 驚恐的樣子。 呀然、愕然。 欣然、怡然。
25撫掌 拍手。    拍手、鼓掌。    洩氣、噓聲。 ● 撫今追昔:面對眼前的事物,  追憶起過去的情景。 26駭然 驚恐的樣子。    呀然、愕然。    欣然、怡然。

39 駭、骸、賅、劾 1駭 : (1) 驚人的。 如:驚濤駭浪。 (2) 受驚、害怕。 如:駭人聽聞。 2骸 : (1) 骨頭的通稱。 如:遺骸。
  駭、骸、賅、劾 1駭  :  (1) 驚人的。    如:驚濤駭浪。  (2) 受驚、害怕。    如:駭人聽聞。 2骸  :  (1) 骨頭的通稱。    如:遺骸。      ︵遺體、骸骨︶。  (2) 形體、軀殼。    如:放浪形骸。 3賅  : 充足、完備的。  如:言簡意賅。 4劾  : 檢舉、揭發不法行為  。如:彈劾官員。

40 ︵顯現孔明的「料事如神」、「足智多謀」 ││智︶
︵可見「空城計」是一種冒險的計策︶ ︵解釋能退敵的緣由,也使前文「吾自有計」的疑惑,渙然冰釋,更見孔明「知己知彼」,棋高一著︶   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 ︵懷疑︶ ︵必定不會冒險行事︶ ︵率領︶ 課文.注釋 ︵猜測︶

41 第五段:寫退敵後孔明解釋退敵的緣由。 注釋 27蓋 實在是。 28投 往。 29興 苞 蜀漢將領。興,關興,關羽的兒子;苞,張苞,張飛的兒子。

42   於是兩路兵馬都撤退而去。孔明看見魏兵已遠去,高興得拍手大笑。眾官吏沒有不感到驚恐的,就問孔明說:「司馬懿是魏國名將,現在統率十五萬精兵到這裡,見了丞相,便趕快退去,為什麼呢?」孔明說:「這個人料想我一向做事小心謹慎,必定不會冒險行事,見到這種情形,懷疑有伏兵,所以撤退而去。我不是有意冒險,實在是因為不得已才會用這計策。司馬懿一定率領著軍隊,向北方山上的小路撤退,我已經命令關興、張苞 在那裡等著了。」 語譯

43 ︵連神鬼都無法預知︶ ︵寫孔明的自豪與得意,也顯見其智勇必在司馬懿之上︶ ︵此激問展現出孔明對空城計計策的自信與滿意︶ ︵說明設計空城計之因:兵力懸殊,逃亡必敗︶ ︵稱讚孔明計謀奧妙、智勇過人,屬驚嘆佩服的語氣︶ ︵能不被︶ 眾皆驚服,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設問(激問) 課文.注釋 ︵逃跑︶

44 為:︵「為」當「被」解時,讀「 」,參見第一冊備課《兒時記趣》「盡為所吞」之讀音釋疑︶
第六段:寫孔明解釋不能逃避強敵的理由。 30玄機 高明奧妙的計謀。 ● 故弄玄虛: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 惑、無法了解。 31某等 我們。︵表複數的詞︶   「儕」、「曹」、「屬」、 「輩」。 32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能不被司馬懿捉住嗎? 33言訖 說完。訖,音 ,完結、終了。 注釋 為:︵「為」當「被」解時,讀「 」,參見第一冊備課《兒時記趣》「盡為所吞」之讀音釋疑︶

45 語譯   眾人都驚奇而佩服,說:「丞相高明奧妙的計謀,連神鬼都無法預料。如果依照我們的看法,必定會丟下城池不管而逃跑了。」孔明說:「我們的士兵只有二千五百名,如果丟下城池逃跑,必定無法走遠,能不被司馬懿捉住嗎?」說完,又拍手大笑說:「我如果是司馬懿,一定不會馬上撤退。」

46 訖、迄、屹、矻 1訖 : 完畢、終了。 如:銀貨兩訖。 2迄 : 至、到。 如:自古迄今。 3屹 : 高聳直立的樣子。 如:屹立不搖。
  訖、迄、屹、矻 1訖  : 完畢、終了。  如:銀貨兩訖。 2迄  : 至、到。 如:自古迄今。 3屹  : 高聳直立的樣子。  如:屹立不搖。 4矻  : 極為勞苦或勤勉不  息的樣子。如:孜孜矻矻。

47 課文補充資料 三國諺語與歇後語 一、諸葛亮 1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2三顧茅廬││好難請。 3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二、關羽
1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2關雲長守嫂嫂││情義為重。 3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課文補充資料

48 三、劉備 1劉備得孔明││如魚得水。 2劉備的江山││哭來的。 3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四、其他 1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另有一說:粗中有細︶ 2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 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9 *課文結構表 空城計 原因 軍情告急 經過 故布疑陣 魏軍壓境 怕有埋伏 結果 妙計得逞 孔明帶五千士兵入西城運糧 司馬懿引十五萬大軍來襲
蜀軍應戰 了解軍情大開城門 孔明登城焚香操琴 故布疑陣 魏軍壓境 前軍哨不敢冒進 懿大疑,因亮不曾弄險 怕有埋伏 結果 魏軍望北山路退走 蜀人驚服,孔明拍手大笑 妙計得逞 *課文結構表

50 課文賞析 本文主要記敘蜀漢丞相孔明在西城縣處變不驚、慎謀能斷、設計退敵的故事。
  本文主要記敘蜀漢丞相孔明在西城縣處變不驚、慎謀能斷、設計退敵的故事。   文章首先描述孔明在西城所遭遇的驚險情況,在敵眾我寡、千鈞一髮之際,他冷靜思考,迅速應變,採取明快果斷的非常措施,完成應變的部署。緊接著說明魏將司馬懿兵臨城下,觀察敵情,卻為孔明之部署所惑,以致判斷錯誤,引兵而退。最後寫眾官駭然,對孔明大為驚服,孔明解釋所以能退敵的緣由,及當時不能逃避強敵的道理。情節精彩,生動刻畫了孔明足智多謀的形象,節奏緊湊明快,扣人心弦。 課文賞析

51   文中將孔明與司馬懿這兩個人物,作了鮮明的對比:司馬懿兵多卻心懷疑懼,孔明兵寡卻氣定神閒;司馬懿理應平靜,卻極緊張,孔明理應緊張,卻極安閒;司馬懿疑忌誤判,孔明智慧果決。這些都是空城計獲致成功的原因,在在顯示諸葛亮才智勝司馬懿一籌。   在《空城計》中,作者發揮了小說的寫作技巧,故布疑陣,製造懸疑,營造高潮,可謂張力十足。同時文中適當地運用對話,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留給讀者無窮的回味。 課文賞析

52 敵眾我寡:敵多我少。指我方的勢力和人數與敵方相差懸殊。
千鈞一髮:比喻非常危險。 足智多謀:形容人聰慧多謀略。 扣人心弦:形容十分感動人。 一籌: ‧ 略勝一籌:比喻兩相比較,其中   一方稍微高明一些。 ‧ 略遜一籌:比喻兩相比較,其中 一方稍為差一些。 ‧ 一籌莫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 來。比喻毫無辦法。 張力:藝術作品中,介於抽象與具體之間、全體與個體之間、字語的狹義與廣義之間等的制衡力量。

53 問題討論 一、孔明為什麼敢對司馬懿做這樣大的冒險?如果你是司馬懿,會不會退兵? 答:
1因為孔明知道司馬懿是知己知彼的將領,能了解自己「平生謹慎,必不弄險」。孔明就是憑藉對敵人的這種認識而冒險的。 2請同學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問題討論

54 答: 1兵力懸殊、司馬懿的個性猜疑。 2請同學自由發表意見。 二、文末孔明自述採用空城計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採用什麼計策? 問題討論

55 問題討論 三、你認為《空城計》中最緊張、最精彩的是哪一段?請用自己的話把情節說出來。 答:我認為最緊張、最精彩的是第三段。
司馬懿的前軍哨到了城下,看到空城的情形,覺得很奇怪,不敢前進,回報司馬懿,但他卻笑而不信,先令三軍停止前進,自己騎著快馬遠遠望去,果然看見孔明坐在城樓上,笑容滿面地燒香彈琴,左邊有一童子,手捧著寶劍,右邊有一童子,手拿著麈尾,大開城門,城門內外有二十多位百姓,低著頭灑掃,行動自在,毫無顧忌。這是緊張的一刻,就只決定在司馬懿的命令,令人緊張得為孔明捏了一把冷汗。 問題討論

56 一、語氣判別:在文章中善用對話,能讓讀者透過對話的語氣了解書中人物的個性,如孔明的命令:「眾將旌旗,盡皆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語氣明快果決,表現了命令的權威與孔明的智勇過人。請判斷下列文句,並將適當的代號填入( )中。 參考選項: (甲)輕佻不莊重 (乙)驚嘆佩服 (丙)疑惑納悶 (丁)責備 (戊)自責 應用練習

57 1「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羅貫中《空城計》)………… ( )
2「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胡適《母親的教誨》)…… ………………………… ( ) 3「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 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 去,何也?」(羅貫中《空城 計》 )………………… ( ) 4「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意的 事!好用來說嘴!」(胡適《母親的教誨》)…………… ( ) 5「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朱自清《背影》)

58 二、認識章回小說:小說豐盈了我們的想像,讓我們看盡人生。下列五句話,各代表五本章回小說的特色,請將其與書名、作者連一連。
︵官吏壓迫人民,迫使人民起而反抗︶ ︵神奇的機謀策略︶ 二、認識章回小說:小說豐盈了我們的想像,讓我們看盡人生。下列五句話,各代表五本章回小說的特色,請將其與書名、作者連一連。 ︵彼此互相詐騙︶ 5官逼民反,● 逼上梁山 4印度取經,● 孫猴善變 3家國之感,● 憤世嫉俗 2熱中功名,● 醜態畢露 1神機妙算,● 爾虞我詐 ●《儒林外史》 ●《三國演義》 ●《老殘遊記》 ●《水滸傳》 ●《西遊記》

59 《儒林外史》● 《三國演義》● 《老殘遊記》● 《水滸傳》 ● 《西遊記》 ● ●劉 鶚 ●施耐庵 ●吳敬梓 ●羅貫中 ●吳承恩

60   《西遊記》、《水滸傳》、《老殘遊記》、《儒林外史》等章回小說比較,參見第二冊備課《王冕的少年時代》。 
 憤世嫉俗:痛恨腐敗的社會現 狀及庸俗的世態。  逼上梁山:《水滸傳》中眾多好 漢因受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 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 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61 三國群英會     以往對於三國的了解,主要來自陳壽的《三國志》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但現在有不少人則是透過電玩和漫畫認識三國時代的歷史。   《三國志》是中國正史之一,以曹魏為東漢的正統傳承,對曹操、周瑜等人有較多正面的描寫。而《三國演義》則是以蜀漢為正統,書中有些情節擷取《三國志》的內容,但有部分是羅貫中根據野史、民間傳說等加以渲染而成的。《三國演義》中極為推崇孔明,他不僅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呼風喚雨。此外,曹操、周瑜等人的形象都與三國志有所不同。 語文廣角鏡

62   由於《三國演義》是民間通行的章回小說,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人物形象也因此深植人心,孔明的足智多謀、關羽的赤膽忠心、周瑜的器小善嫉、曹操的奸險狡詐遂成為大家熟悉的一張張臉譜。
  除此之外,有許多與三國有關的歇後語,如「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些歇後語不僅是三國故事情節的註解,更為我們日常生活增添許多趣味。 擷取:採取、摘取。 赤膽忠心:形容極為忠誠。 語文廣角鏡

63 補充學習 地位 內容 作者 史別 書名 四史之一 記三國的興亡史,以曹魏為正統,後儒譏之。 晉 陳壽 正史 《三國志》 小說界四大奇 書之一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比較 地位 內容 作者 史別 書名 四史之一 記三國的興亡史,以曹魏為正統,後儒譏之。 晉 陳壽 正史 《三國志》 小說界四大奇 書之一 演說三國故事,除正史外,多所渲染,以蜀漢為 正統。 元末明初 羅貫中 雜史、 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 補充學習

64 閱 讀 小 書 房 《龍爭虎鬥││三國演義》,邵紅編撰,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99年
  最受歡迎的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原有六十多萬字,本書將其剪裁、濃縮,除了改寫成易懂的白話文外,在回目及對白上也有所潤色,較適合中學生閱讀。 閱 讀 小 書 房

65 閱 讀 小 書 房 《三國啟示錄》,于學彬著,實學社,民國92年
  本書以流暢有趣的筆調,將原著最精彩的部分加以詮釋,除了清楚呈現故事脈絡外,更將當時風雲人物的個性、領導風格作一剖析,引導讀者從中獲得啟發。 閱 讀 小 書 房

66 閱 讀 小 書 房 《歡樂三國志》,侯文詠、蔡康永開講,平安有聲出版公司,民國 年 本書為侯文詠與蔡康永聯手錄製的有聲書。全書分為1、2
《歡樂三國志》,侯文詠、蔡康永開講,平安有聲出版公司,民國 年   本書為侯文詠與蔡康永聯手錄製的有聲書。全書分為1、2 兩輯,共四十回,精選《三國演義》精彩的情節,如:單騎救主、赤壁之戰等,以趣味與智慧兼具的說書方式,帶領讀者進入三國世界。 閱 讀 小 書 房 100


Download ppt "羅貫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