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翁孝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翁孝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翁孝刚

2 病理生理学机制演变 从“三重奏”到“恶兆八重奏”
病理生理学机制演变 从“三重奏”到“恶兆八重奏”

3 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初为 肝糖生成增加 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DeFronzo教授认为除了这三个方面外,还有更多的组织器官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三重奏

4 不协调的四重奏——脂代谢紊乱 脂肪组织也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脂肪细胞的脂解作用增强,游离脂肪酸( FFA)释放入血增多,成为T2DM的第4种病理生理机制 FFA增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能够引起 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 增加肝糖输出 减少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5 精粹的五重奏——肠促胰素(GLP-1)作用减弱
肠促胰岛素效应减弱 IGT及T2DM患者餐后 GLP-1分泌减少 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升高 使得GLP-1类似物应运而生

6 尖锐参差的六重奏 割裂的七重奏 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 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高血糖素水平增高,会导致基础肝糖输出增加
尖锐参差的六重奏 割裂的七重奏 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 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高血糖素水平增高,会导致基础肝糖输出增加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与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2(SGLT2)有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SGLT2增加,葡萄糖重吸收增加

7 中枢神经递质功能障碍 下丘脑对血糖的调控紊乱
下丘脑在调节能量摄入和饮食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与身材较瘦的人比较,肥胖者摄入葡萄糖后下丘脑室旁核和腹正中核的抑制显著减弱,并且达到最大抑制的时间明显延迟。

8 DeFronzo教授将所有这些影响2型糖尿病高血糖形成的因素称为糖尿病生理病理 “恶兆八重奏”
“八重奏”进一步揭示了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的复杂性,为临床用药带来了新的思考

9 T2DM治疗现状——血糖控制不理想 T2DM以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缺陷为特征,其自然病程为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IGT)和(或)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 β细胞功能在病程中逐渐衰退,但初始衰退远早于预期。有研究发现,处于IGT阶段的患者,β细胞功能丧失已高达80%。

10 T2DM治疗现状——血糖控制不理想 盖德(Gaede)等研究发现,仅有15%的患者达到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控制目标
UKPDS研究随访6年后发现,现有治疗(包括胰岛素、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单药治疗)未能改变T2DM自然病程 2006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ADOPT研究显示,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单药治疗5年累计失败率分别为15%、21%和34% 现行T2DM治疗策略对血糖控制的总体效果不理想。

11 T2DM的自然病程及现行治疗方案

12 T2DM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现行方案保守, 遵循“阶梯式”原则, 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当患者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 β细胞功能已严重衰退
未实现个体化治疗 处方降糖药保守,缺乏可阻断β细胞功能衰竭的新药 胰岛素作为治疗的最终手段,忽视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使患者尽快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部分恢复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并延缓并发症发生。

13 T2DM的治疗应当遵循的原则 基于T2DM生理病理“八重奏”, DeFronzo教授认为 需用多种药物联合纠正T2DM的多种病理生理缺陷
对T2DM的治疗应当基于已知的病因,而不只是简单的降低HbA1c 必须在T2DM自然病程早期给予干预,阻止β细胞功能衰竭

14 T2DM治疗新模式

15 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模式: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GLP-1类似物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都有心血管保护作用,GLP-1类似物和吡格列酮可以保护β细胞功能,二甲双胍和GLP-1类似物则能够抵消TZD引起的体重增加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不担心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3药联合能够充分发挥益处,有望HbA1c<6.0%

16 降糖药不同的基础:作用机制不同 降糖 磺脲类,格列奈类 增加脂肪的合成 和葡萄糖的代谢 双胍类,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 双胍类 双胍类,胰岛素
增加肌肉的 葡萄糖摄取和代谢 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 双胍类 双胍类,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 降糖 促进胰岛素分泌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磺脲类,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17 GLP-1在人体中的效用: 肠促胰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

18 二甲双胍有大血管收益,而磺脲类/胰岛素无
UKPDS研究: 二甲双胍有大血管收益,而磺脲类/胰岛素无 心肌梗死 全因死亡 P=0.044 P=0.011 P=0.010 Lancet 1998;352: 18

19 2型糖尿病防治新策略

20 SELECT高质量降糖六大要点 平稳 Smooth 早期 Early 长期 Long-term 有效 Effective
联合 Combination 降低总危险 Total Risk Reduction

21 平稳控制血糖——Smooth 降低高血糖 避免低血糖 减轻血糖波动

22 低血糖是血糖达标的最大障碍 DCCT (1型糖尿病) UKPDS(2型糖尿病) 发生1次或1次以上严重低血糖 的患者比例(%) 5 4 3
6 9 12 15 随机化后时间(年) 强化组 常规组 研究期间HbA1C 水平(%) 100 80 60 40 20 7 8 10 11 13 14 低血糖发作次数/100 病人年 另外,著名的DCCT与UKPDS研究的结果说明:不管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与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增加相关。DCCT研究:血糖-HbA1C 水平越接近于正常,低血糖发生率也就越高。UKPDS研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糖得到控制之后,低血糖的发生也会随着增加.因此,低血糖也是血糖控制达标的最大障碍。 1. DCCT Research Group. Diabetes 1997; 46: 2. UKPDS Group (33). Lancet 1998; 352:

23 低血糖使全因死亡率增加 以色列14670例冠心病患者的8年死亡率随访研究 **P<0.02 *P<0.0001 * * ** *
在FISMAN EZ等人的随访研究之前,对冠心病患者低血糖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定论。而这项以色列大型8年随访调查结果的出炉,提示我们低血糖是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目的背景:试图阐明冠心病患者低血糖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癌症死亡率的关系。 方法:共纳入14670名患者,年龄跨度在45-75岁,并分为6各组:低血糖(上限血糖69 mg/dl),131人;正常血糖低限(70-79 mg/dl),731人;正常血糖( mg/dl),9308人;IFG( mg/dl),1577人;糖尿病临界( mg/dl),617人; 糖尿病:随访8年后,在糖尿病组及低血糖组的全因死亡率叫正常血糖组显著升高(p<0.001),CAD死亡率在糖尿病及临界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另外生存分析表明正常血糖和正常低限组的死亡率最低。 图示为校正后的低血糖组全因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脑血管意外死亡率、肿瘤死亡率与正常血糖的的比较,可见低血糖组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 结论:低血糖是CA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预示因子(HR= %CI( )) ** * Fisman EZ,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2004, 1:135–143.

24 低血糖患者心脏缺血事件明显增加 美国19例72小时血糖检测研究 * * 发生事件数 低血糖 无快速波动 的正常血糖 高血糖 全部事件
这是一项对19例患者进行72小时血糖检测的研究。 记录心肌缺血(胸痛)症状和低血糖症状。结果记录到54次低血糖发作,59次高血糖. 54次低血糖发作中,10次与胸痛症状相关,其中4例心电图异常。而只有1例胸痛发生在59次高血糖期间。血糖正常时无胸痛和心电图异常发生.。提示低血糖患者心脏缺血事件明显增加。 * * N/A 全部事件 胸痛/心梗 心电图异常 *P<0.01 与高血糖和血糖正常期间事件数相比 Desouza C, et al. Diabetes Care 26:1485–1489, 2003.

25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抗高血糖药: 双胍类:二甲双胍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唐苹®) 降血糖药: 磺脲类 可能引起低血糖 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 D-苯丙氨酸衍生物:那格列奈 胰岛素

26 早期控制血糖—— Early 消除胰岛糖毒性 减少微血管并发症

27 VOL359 NO Sep UKPDS 30年研究新结果公布 再次指引: 早期严格血糖控制 全面改善预后

28 UKPDS 结束后随访结果 HbA1c的变化 磺脲类/胰岛素 vs. 常规治疗 A B UKPDS results presented
Mean (95%CI) B Rury R. Holman et al, N Engl J Med ;359(15): 28

29 早期血糖控制所带来的延续效应(Legacy Effect ) 强化治疗 (磺脲类/胰岛素)显著减少大血管微血管事件
综合终点 任何与糖尿病相关的终点 RRR: 12% 9% P: 微血管疾病 RRR: 25% 24% P: 心梗 RRR: 16% 15% P: 全因死亡 RRR: 6% 13% P: 1 Rury R. Holman et al, N Engl J Med ;359(15):

30 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进行强 化治疗的患者,不但还能够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而且也能降低长期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UKPDS研究30年结果带来的临床启示 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进行强 化治疗的患者,不但还能够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而且也能降低长期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提示应及早进行降糖治疗。 30

31 长期控制血糖—— Long-term 改善代谢记忆效应 纠正血管毒性作用

32 VADT研究: 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随病程延长显著增高
32

33 46% Steno-2 研究 : 13年结果 全因死亡率 57% 心血管死亡 59% 包含降压,降脂,降糖的多因素干预治疗策略 心血管事件
N Engl J Med 2008,358:580-91

34 有效 ——减少血管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联合——克服血糖控制的障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降低总危险 ——规范治疗,各项达标

35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中国指南) <6.5 指 标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非空腹 4.4~8.0
指 标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非空腹 4.4~8.0 HbA(%) <6.5 血压(mmHg) <130/80 TC(mmol/L) <4.5 HDL-C(mmol/L) >1.0 TG(mmol/L) <1.7 LDL-C(mmol/L) <2.5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男 <2.5(22mg/g) <3.5(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30mg/天)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150

36 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治疗流程 非超重患者 BMI<24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 3个月后HbA1c>6.5% 加用胰岛素 患者依从性差时推荐用一天一次的磺脲类药物

37 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治疗流程 超重\肥胖患者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 二甲双胍 BMI≥24 3个月后HbA1c>6.5% 加用以下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 3个月后HbA1c>6.5% 加用胰岛素 注:患者依从性差时推荐用一天一次的磺脲类药物 37

38 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一个中心: β细胞保护最重要 两个基本点: 避免低血糖,避免不良代谢效应 及早控制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39 治疗方案 “一刀切”是危险的 有效的方案需要全面考虑的因素 年龄 体型 血糖水平及特点 并发症 合并症 依从性 ……

40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


Download ppt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翁孝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