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陳維立博士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陳維立博士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陳維立博士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wjchen@mail.tku.edu.tw
宜蘭環境教育 課程設計架構與議程 陳維立博士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2 個人簡歷 陳維立 現任於 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畢業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森林資源科學系 碩. 博士
畢業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森林資源科學系 碩. 博士 專長:保護區經營管理、環境解說與溝通、環境教育、 遊憩資源與行為分析 環境教育經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理事 財團法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理事兼教育推廣組召集人 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 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輔導計畫 主持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自然教育中心輔導計畫 諮詢委員 環保署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審查委員 行政院環保署環訓所「環境教育人員核心科目」、「自然保育」及「環境管理領域」 課程教材編撰委員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委員 (環境教育、休閒遊憩規劃管理)

3 今日工作坊目標 研析宜蘭、東部地區環境教育重點議題 共同參與、凝聚區域環境教育發展共識 宜蘭環境教育 課程設計架構

4 宜蘭縣環境教育場域設施屬性類別(1/3)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環保署的計畫或設施
(依照梁明煌 (2011) 編修)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環保署的計畫或設施 社區環保小學堂、社區環境學習中心、環境管理中心、垃圾場、焚化爐、資源回收場、環保科學園區 宜蘭縣利澤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 自然中心 國家公園、風景區、林務局森林遊樂區、文化園區、生態教育館、社區林業的教育館、大學實驗林、退輔會的農場 羅東自然教育 中心 民間設施 民間的休閒農場、旅遊點、觀光農場、社區農園、休閒農漁業園區、牧場區、民宿、有機農業農場 頭城農場 4

5 宜蘭縣環境教育場域設施屬性類別(2/3)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博物館系統
(依照梁明煌 (2011) 編修)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博物館系統 文史館、文化中心、鄉土文物館、生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 文化古蹟 歷史建物、遺址、文化景觀 原住民區域 部落遺址、舊社、部落文物館、古戰場、古道 城市景點都市學習中心 能源展示館、自來水博物館、綠建築、綠色博覽會、城市公園、都會公園、動物園、植物園 武荖坑風景區、台灣戲劇館 閒置空間 廢棄小學、蚊子館、老舊建物、眷村、日據神社 5

6 宜蘭縣環境教育場域設施屬性類別(3/3)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國營事業的文化及科技資產
(依照梁明煌 (2011) 編修) 屬性類別 場域設施 宜蘭縣已通過認 證之設施場所 國營事業的文化及科技資產 台糖、台鹽、台肥、台鐵、中油、台電、中船、中鋼、水泥廠、半屏山礦區復舊、產業展示館、能源、瓊麻展覽館 學校為中心 永續校園、活化校園、假日學校、綠活圖、學習地圖 環境敏感區 濕地、保護區、保留區、海岸、水圳、農田水利灌溉、水庫、災害地區、地層下陷、地滑、地震 深溝水源生態 園區 自行車路線 慢活、千里步道、腳踏車學習帶、學習網 其他 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信仰中心 6

7 方法:空缺分析 Gap Analysis 我們的目標為何? 我們已經具備什麼?(資源盤點) 我們還需要什麼?

8 環境教育是終生的過程,從學校到校外,所有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的階段。
7 6 1 2 5 3 4 在宜蘭 環境教育是終生的過程,從學校到校外,所有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的階段。

9 環境教育應強調主動參與阻止及解決環境問題。
7 6 1 2 5 3 4 在宜蘭 環境教育應強調主動參與阻止及解決環境問題。

10 7 6 1 2 5 3 4 在宜蘭 環境教育應重視現在及將來的環境情勢。

11 環境教育應強調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因此需要發展批判性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7 6 1 2 5 3 4 在宜蘭 環境教育應強調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因此需要發展批判性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12 環境教育應從環境觀點檢視所有的發展與成長。
7 6 1 2 5 3 4 在宜蘭 環境教育應從環境觀點檢視所有的發展與成長。

13 在宜蘭 環境教育應採取科際整合的方式,從各科擷取內容。 環境教育應從世界觀點檢視主要環境問題,並關切地區的差異性。
環境教育應促使地方的、國內的和國際的合作,解決問題的價值和需要。 環境教育計畫指導原則 (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 1975)

14 地方、議題、學習者 在何處進行? 探討什麼議題? 對象是誰? 教育與溝通的單位、、人力與方法

15 資料來源:王順美 (2013)

16 資料來源:王順美 (2013)

17 空缺在哪裡?  環境及社會議題  環境知識基礎  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 有動機實際行動  優質環境教育的發展與實現 環境素養

18 資料來源:許毅璿 (2010)

19 資料來源:許毅璿 (2010)

20 資料來源:許毅璿 (2010)

21 社會環境教育值得突破之處 ◆沒有政府主管機關統籌推動 由各政府機構、組織等,依據其機構目標或優先工作順序,提供訪客相關的遊憩或教育服務。
◆活動方案彼此之間沒有特定關連、架構、順序或邏輯 對某一地理區域的人民之環境覺知、態度與行動技能之提升,可能無法形成具體且持續的助益。 ◆涵蓋的對象較廣,實施時間較為片段 較難直接評估其成效。 ◆沒有完整嚴謹的研究投入 目前尚未能提供足夠的相關單位充分的分析與瞭解。 21

22

23 宜蘭縣社會環境教育的內涵與終極目標 1.在宜蘭推動終身學習的內容為何?
探討 非正規教育的架構與學習內容應包含什麼? 1.在宜蘭推動終身學習的內容為何? 2.在宜蘭地區那些自然與人文資源具體反應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 3.若要培養或增進宜蘭人士成為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應如何進行? 4. 關心的個人與團體的投入與實踐

24 課程架構?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來看二個案例

25 案例1: 為什麼需要「台灣黑熊環境教育概念架構」?
台灣黑熊教育與溝通,要教什麼? 評估對象之差異,完成由淺入深的架構 避免父子騎驢…

26 資料來源: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2012)

27 5.溝通及教育(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目標對象 行動 排序 所需時間(年) 負責 單位 所需 資源 期望
目標:大幅提昇政府、大眾及權益關係人對台灣黑熊及其保育議題的認識,體認其多元價值,並採取積極保育行動。 目標對象 行動 排序 所需時間(年) 負責 單位 所需 資源 期望 可驗證 指標 加強一般民眾對於台灣黑熊之了解。 增加台灣黑熊保育曝光度:發展宣導系統,發行台灣黑熊相關宣導品,加強與民眾的溝通連結。 2 林務單位、文建會、教育部、NGOs 人力、活動經費 民眾對黑熊更加瞭解與關注 文宣品如廣告或短片,或吉祥物 以「台灣黑熊產製品及其狩獵的威脅」為主題,發展宣導方案,具體向民眾溝通產製品對野外族群的壓力。 1 林務單位 民眾瞭解黑熊所受壓力 宣導方案及其成效評估 成立台灣黑熊保育推廣講師群,廣泛宣導,並建構保育教育網絡。 3 林務單位、教育部、NGOs 人力、經費 深化師資培力 黑熊保育推廣種子教師 持續定期舉辦全國性台灣黑熊保育宣導串連活動,或發展[台灣黑熊快樂指數],建置年度露出管道,持續吸引國人關注。 5 持續 林務單位、NGOs 活動經費及場域 提升國人對台灣黑熊的認識與關注 宣導活動如台灣黑熊月、年度露出計畫 與學校教育連結,深化瀕危物種保育教育推廣,如台灣黑熊相關課程之編撰、國中小校內及校際相關競賽。 4 1-5 教育部、林務單位、縣市政府 課程審查委員、活動經費和動場域 提升學童對黑熊與本土環境議題之關心度 國民義務教育教材的編製。 發展及鼓勵與潛在合作企業的連結。 6 3-5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NGOs 企畫人力 提升民眾對保育議題之關注,並增加保育所需資源 企業對台灣黑熊保育工作之支持度及捐助

28 B 改善台灣黑熊潛在棲息地社區的人熊關係 B 改善台灣黑熊潛在棲息地社區的人熊關係。
確立優先推動臺灣黑熊保育溝通方案的地區,研擬與落實實施計畫。 2 2-3 林務單位 人力、經費 加強短期性宣導效益 黑熊保育宣導順位地區圖 辨識台灣黑熊保育的關鍵社群,提升在地社群參與保育計畫的層級,並進行社區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 3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 提高地方參與保育計畫的動機 保育委員會當地成員比例 發展「人熊關係」、「與熊相遇」、「減低使用台灣黑熊產製品」或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之等教育推廣方案,藉由價值之溝通與提升,減輕非法狩獵對野外族群的壓力。 6 林務單位、教育部 專業人力、經費 非法狩獵黑熊壓力減少 系列教案及其成效 企畫黑熊保育巡迴列車或保育活動,定期至偏遠(黑熊潛在棲息地)社區或學校進行宣導。 1-5 林務單位、教育部、NGOs 活動企畫及費用 提升國人對黑熊的認識與關注 黑熊保育巡迴列車 結合社區及相關單位資源,彙集人文資訊,發展因地制宜的推廣教案,加強文化傳承,降低潛在狩獵壓力。 4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NGOs、教育部、原民會 部落領導人、經費 傳統文化與保育觀念的接合及紮根 黑熊保育為題之社區林業計畫(如地方黑熊故事館或媽媽教室等)

29 C. 推動新聞媒體正確報導台灣黑熊,提高正面關注
主動性即時發出台灣黑熊保育工作或議題的相關資訊,且建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業形象。 1 3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NGOs 專業諮詢人力 發布黑熊正確訊息 新聞報導 針對複雜的熊類新聞議題,適時舉辦研習營。 5 林務單位、媒體 活動經費、場域及企畫 正確回應新聞關注之黑熊消息 研習營及其成效評估 建立與善用各式傳播管道,傳遞台灣黑熊相關訊息。 2 1-3 林務單位、NGOs、媒體 活動及行銷經費、場域及企畫 黑熊訊息傳播管道多元 相關處版品、報導 強化與媒體協調合作,加強保育宣傳和推廣。 4 NGOs、媒體 企畫案及行銷經費 提升黑熊的能見度及國人的認識和關注。 廣播電台推出認識黑熊單元節目

30 D. 改善遊憩行為者與台灣黑熊之關係 D. 改善遊憩行為者與台灣黑熊之關係。
強化目擊黑熊系統的利用,增加遊憩者配合度,提供人熊關係及黑熊出沒的監測參考。 3 2-3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研究單位 資料庫系統建構及維繫 增加黑熊出現紀錄 熊目擊通報系統及資料庫 加強對山林友善行為的宣導,如「無痕山林」、「陪伴動物對野生動物族群之影響」,降低對山林之衝擊,並有效管理。 2 2-4 林務單位、國家公園 宣導人力和經費 減低山友對山林的衝擊 宣導活動的舉辦及其成效 針對遊客,運用「與熊相遇」之應對教材,並強化宣導,以避免人熊衝突。 1 與熊遭遇時的正確應對 系列教案及其成效

31 E. 降低潛在台灣黑熊產製品消費者的需求 E. 降低潛在台灣黑熊產製品消費者的需求。
加強中醫藥及熊類關鍵學者,與業者團體為對象之資訊交流和溝通。 1 2 林務單位、研究單位 人力、交流會經費 加強中醫藥業者之黑熊保育觀念 座談會 發展優質且有效的媒體方案,提供中藥研究機制,加強宣導替代品藥性療效,以及消費對於野外族群的潛在衝擊。 林務單位、食品藥物管理局、媒體 經費、媒體 減少熊產製品使用 媒體方案

32 概念架構 (conceptual framework)
資料來源: 周儒 (2012) 概念架構 (conceptual framework) 課程地圖 溝通主軸(與其他層級概念) Concept vs. construct

33 資料來源:周儒 (2010) 案例2: 台灣與森林有關之環境教育概念架構

34 宜蘭縣社會環境教育的地區、類型與方式 環境觀念改變非短時間:
環境溝通與教育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個人或全體對環境觀念之改變與其行動的落實,卻不是短時間可以達成。 環境教育需正規/非正規教育緊密配合: 社會上不同學習場域有其不同的教育成分,因此環境教育需要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緊密配合才容易實踐。

35 拋磚引玉:宜蘭縣社會環境教育架構及參與體系
終身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需求,可分為「環境資源架構」及「環境公民架構」。 援此構想而草擬的宜蘭縣非正規環境教育內涵的架構, 宜蘭社會環境教育資源架構 (learning in the environment):促成民眾在環境中學習環境的技能,獲得進一步的知識、發展合宜的態度與環境的覺知 宜蘭社會環境教育環境公民架構 (為環境而教育 learning for the environment):為了環境而教育,促進環境態度與環境價值,進而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行動

36 拋磚引玉:宜蘭社會環境教育資源架構 1/2 環境資源主題 學習內涵 1 地理、地形與氣候的環境因素
蘭陽平原在台灣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東北季風、雪山山脈下的多樣生態系;東北季風、雪山山脈下的多樣生態系;平原、河流與濕地之環境變遷;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生存策略 2 地景賞析與地質觀察 蘭陽平原、龜山島、蘭陽溪口、雪山與中央山脈等相關位置與成因;觀察造山運動證據;觀察火山活動證據;觀察調查見證地質歷史;觀察特殊地質與地景資源等 3 森林生態與生物棲地 森林生態系服務;森林棲息環境與生物多項性;森林資源使用、產業與文化 4 水環境與水資源管理 宜蘭地形與地下水分佈;河川、濕地及其他水資源與宜蘭生活與產業的關係;時空變遷下的水資源利用變化 5 海洋 海洋營力與地貌演變;黑潮與宜蘭海岸;近海生態體系;漁業資源議題 6 人地關係 原住民族與環境依存關係;宜蘭學;宜蘭地景、地名及語言;宜蘭地方感、場所精神及文化表達;民族植物學

37 拋磚引玉:宜蘭社會環境教育 環境公民架構 2/2
議題領域 教學主題或內涵 1氣候變遷與災害防救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與交通;氣候變遷對生物衝擊及因應機制;核能發電適宜性;環境災害與防災 2自然保育 海洋資源與漁業匱乏;濕地生態系服務、價值與開發壓力;森林價值、碳匯與生態系服務; 生物多樣性保育 3環境及資源管理 蘭陽溪河床之超限利用;友善農業與食農教育; 宜蘭農田地景、農地政策與農村再生條例衝擊; 都市利用區道路友善行人空間;溫泉法、管理與使用;土地重劃與開發壓力 4公害防治 空氣、水、噪音、光害、震動、廢棄物等 5文化保存 原住民族與文化存續、宜蘭地名及語言表達之保存與使用;宜蘭地方感與戲曲表演藝術 6社區參與 社區意識、價值、社區文化保存與發展、社區保育區

38

39

40

41

42

43 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 公民獲得與環境及其問題相關的知識、態度及技能 會採取行動 參與各種環境問題的解決
環境教育強調透過教育的過程,以及以「公民身分」採取「環境行動」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44 養成在地負責任的環境公民 自主參與 內化為其價值觀 投入到公民參與及環境行動中 落實的行動策略:跨單位的環境教育平台
凝聚共識、促進團隊學習發展 與外部專業團體持續交流,共同推動宜蘭縣的非正規環境教育 照片來源:員山生態教育館

45 公民行動主要分為三類型 1.以「說服行動」傳播知識、想法與理念,如倡議 (老樹保護、古蹟保存與教育、認領步道、參與加入NGO成為會員等)、教育、活動; 2.以「消費者行動」影響經濟與市場走向,如:捐款贊助公益或信託計畫、支持購買環境友善產品或服務;及 3.以「政治行動」影響政策、國家計畫與法令之制訂或修改,如:連署、遊行、投票等。


Download ppt "陳維立博士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