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散戲》 -鑼鼓聲歇的時候 作者:洪醒夫 圖片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2
目錄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題解:〈散戲〉寫作背景及動機 課文探究與評論 歌仔戲的起源與發展 問題與討論 參考資料與網站
3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 寫作之路 著作簡介 文友評價 返回
4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幼時家境 家族貧困,親戚多不識字。 唸書時,大人多忙於田作,無人關心指導。
幼時喜歡聽歌仔戲和布袋戲節目,為了想趕快知道壞人的下場,便自尋坊間的演義故事。對文學的喜好,於此時萌芽。
5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改名始末 原名洪媽從,意指跟從媽媽,做個乖囝仔。 私底下,師專同學都叫他「洪毛」。
在小學教書時,學生都叫他「毛毛蟲」。 改名「醒夫」,有其自我期許和使命感。
6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關於「洪醒夫斯基」
俄羅斯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是他景仰與認同的對象。他期許自己如杜斯妥也夫斯基一樣寫出庶民的疾苦與憂樂。 中部文友更於談話中笑言,西元二千年,諾貝爾文學獎要頒給「洪醒夫斯基」。他只是笑,笑裡有自嘲,也有自傲。他是為文學而生的一個人。
7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教育良知與正義感 在朝會上要求校長把多一點的時間奉獻給學校、給學生,多看一點書,增進學養,不要老往外跑。
寫小說揭發當時教育界的陋規惡習,以及行政人員蒙上欺下的情形
8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古道熱腸
他的好友曾在豐原開了家書店,有一次被倒了錢,走投無路,洪醒夫到學校裡向同事借錢,助其度過難關。在剛起步之際,洪醒夫每晚都打電話詢問生意如何,擔心書局的營運無法上軌道,持續打了一個禮拜的電話,確定沒問題後才放心。
9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正直率真
與文友交往,他一直坦率誠摯,表現直諒之風。文友有好的作品刊出,他總是熱烈的稱頌、鼓勵;作品有缺點,他也會坦率指出,絕不昧著良心瞎吹瞎捧。有一次,他對好友陳義芝草率出版第一本詩集,頗不諒解,還大加抨擊。
10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家有賢妻 妻子林碧雲欣賞他的才華,相信他的善良本性,不顧許多人的「忠告」,投向他的懷抱。
他的好友陳義芝說,洪醒夫在婚後的「長大」,不僅指他的外形由瘦弱而變得胖壯,更重要的是他由一個恃才傲物、狂放浪蕩的少年,變成穩重成熟、謙虛有責任感的男人。
11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作家身影─車禍身亡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安迪颱風過境, 洪醒夫在這天因車禍重傷,來不及向文壇的朋友說聲再見,就悄悄的離開了,年僅三十四歲。 在斷氣前,他最後一句話是,要妻子好好照顧孩子!
12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寫作之路─無心插柳
專一寒假時,欲將國小惡補的痛苦寫下來,公布於世,以洩悶氣;一下筆就無法收拾,寫了兩萬五千字左右才結束。這是他的第一篇小說作品─逆流,在臺灣日報副刊發表,並得主編徐秉鉞專文推薦。 自云:在利誘和興趣的培養下,從此「下海」。
13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寫作之路─心之所嚮
杜思妥也夫斯基:「最貴重的金屬採自礦井最黑暗的深處」。他期許自己如杜斯妥也夫斯基一樣寫出庶民的疾苦與憂樂。 他認為文學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足以用來表彰人類的精神,追求和平,追求生存,而且早已超越國籍,超越地域。由此,可以看出洪醒夫的眼光和抱負。
14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寫作之路─關懷鄉土 洪醒夫的寫作態度是嚴肅而謹慎的。
他所關懷的是他生長的環境,是臺灣農村變革的軌跡,他所取材的對象,雖然都是一些卑微的農人或市井小民,但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的活在臺灣農村,背負過臺灣農業社會的苦難。
15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寫作之路─說故事的人
他是個善於講述農村故事的人,他把故事說得極為動聽,聽完之後不僅滿足了聽眾的好奇心,更留給我們久久的感動與沉思。 他在小說中適當的運用鄉土語言,巧妙地把一些臺灣俗諺和特殊語彙用在對話裡,精確又親切。
16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寫作之路─夫子自道
當作家,是一項非常痛苦的行業,他必須有與生俱來的稟賦,這個稟賦包括你在文學藝術上的技巧,以及你的心─同情心。還必須用盡心力,遠離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誘惑。 他必須有堅強的生命力,有說真話的勇氣。當一個寫作的人,往往要在漫漫長夜之中,受盡煎熬折磨,永遠跟貧窮為伍。
17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著作簡介─未完成的夢
洪醒夫共有《黑面慶仔》、《市井傳奇》和《田莊人》三冊短篇小說集,另中篇《無賴》,未完成即因車禍喪生。正當為自己闖出一條路時,洪醒夫卻無法走下去,實在令人可惜。
18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著作簡介─《黑面慶仔》
故事的背景大部分在臺灣光復後的十幾二十年內,那時一般農民的物質生活都比較匱乏,知識水準也比較低,再加上傳統的愚昧觀念作祟,使他們顯得更加窮困艱難。但他們畢竟誠懇、勇敢、強毅的生存下來。 這些故事對別人也許沒有什麼,可能也談不上文學價值,對我卻另有意義,我用平凡的文字把它寫下來,想寫給我的妻子、兒女,以及以後的子孫看,希望他們不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過得燦然或者黯然,都不要忘記。
19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著作簡介─《田莊人》 本書可見洪醒夫對自己作品的要求更加嚴格。所描寫的人物,都在洪醒夫生命歷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文字更趨成熟,簡潔有力,而結構設計,也更沉穩老練,咸認是洪醒夫的顛峰傑作。
20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著作簡介─《懷念那聲鑼 》
本書是在他去世之後,朋友們為他整理的合集,包括詩、散文與小說等作品。亦精選了他更早期的習作,呈現他更為完整的文學風貌。 書中有朋友的懷念文章,也整理了洪醒夫的寫作年表。
21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文友評價─葉石濤
洪醒夫成長於窮苦農家,因此他的小說離不開臺灣農村的景觀。除去他的前輩作家鍾鐵民之外,他可以說是泥土味最重的農民作家。
22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文友評價─李喬 他的作品有一個特色,他對語言非常講究,他文字所表現的力量也就特別強烈。他剛出現文壇沒多久,我甚至就認為他是年輕一代中文字相當成功的一個,可入張愛玲、白先勇、陳映真等前輩的行列。 ----〈另一場散戲〉,聯副71.8.1
23
市井傳奇的描繪者:洪醒夫 文友評價─鄭清文
他的文學特點,便是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人物,雖然微不足道,卻是曾經生活在臺灣農村的人物。這些人物,曾經背負過臺灣社會的苦難。也許社會會有變遷,但這些人物將永遠的活下去。」 ----〈認真、辛苦、匆促的腳步〉,聯副71.8.1
24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關於〈散戲〉 寫作動機 寫作背景 圖片來源:國立臺中圖書館 返回
25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關於〈散戲〉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
「散戲」發表於一九七八年,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散戲」一作最能代表洪醒夫卓拔的小說技巧,把人生的真實和舞臺的人生溶化在同一個層面,正確地剖析臺灣社會從農業轉移到工業過程中,農村疲憊的現實。
26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關於〈散戲〉 --司馬中原
洪醒夫寫歌仔戲演員生活的功夫高人一等,寫金發伯這群人,時代和環境加給他們的痛苦,他們仍奮力迎上作掙扎,雖掙扎結果只是社會史上變更一頁滄桑。而也因此顯出本篇小說對人性挖掘的深度。
27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寫作動機 --洪醒夫〈田莊人的旁白〉
「散戲」是比較完整的一篇,它記錄歌仔戲沒落之後演員的遭遇及其心情。寫那些人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不願意放棄的東西時的悲壯淒清。 有人認為,歌仔戲的內涵及演員的訓練,與平劇不可同日而語,意思是說,歌仔戲是粗鄙的,它的沒落不足以惋惜,而「散戲」惋惜歌仔戲的沒落,所以不足取。
28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寫作動機 --洪醒夫〈田莊人的旁白〉
我想這是一個誤會。一切都在進步,有些東西必然會遭到淘汰的命運,如果必須淘汰,就讓它淘汰好了,我並不惋惜。 我寫「散戲」也無意確定歌仔戲的地位。我關心的是這一批人。我們知道,人雖有貴賤富貧賢不肖之分,但他們都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平劇演員有,歌仔戲演員自然也有,我要寫的是戲臺後面的「人的生活」,不是寫那個戲。
29
題解:〈散戲〉寫作動機及背景 寫作背景 洪醒夫的小說人物大致有兩類,一是鄉土人物的素描,一是市井小民的傳奇。
本文屬前者。民國七零年代,當時臺灣經濟正快速起飛,社會型態轉變,舊有的農村風貌不再,曾在農村風光一時的「野臺歌仔戲」也不敵新興的娛樂方式而且日驅沒落衰微。
30
課文探究與賞析 各段大意及段析 課文探究 〈散戲〉人物與〈秦香蓮〉劇中人物的對比 課文相關評論 返回 圖片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31
第一段 大意:寫散戲之後,秀潔責備阿旺嫂賴戲。
段析:以「戲就這樣散了」作開頭,象徵回到現實生活,同時以秀潔與阿旺嫂的衝突作為引子,暗示劇團在真實世界所遭遇的困境。
32
第二段 大意:阿旺嫂解釋賴戲的原因。 段析:藉由阿旺嫂的陳述,表明劇團成員面對現實生活困境的無奈心境。
33
第三段 大意:眾人各自陳述對歌仔戲的態度。
段析:藉由眾人陳述自己對於歌仔戲忠實的態度,點出秀潔與阿旺嫂爭吵的主因,引出劇團人員對於戲劇演出應有的敬業精神,而為後段劇團團主面臨的無奈情境作鋪陳。
34
第四段 大意:以眾人的喧鬧反襯金發伯的落寞,烘托出歌仔戲的沒落。
段析:進一步從描寫金發伯的反應來凸顯出劇團面對現實生活的極度無奈,而秀潔的反應則是點出劇團今昔的差異。
35
第五段 大意:秀潔考慮退出歌仔戲團,暗示歌仔戲的式微。
段析:從描寫秀潔的心理變化呈現出劇團成員面對劇團沒落的種種無奈,並且以秀潔的決定暗示歌仔戲與劇團將面臨無法改變的宿命。
36
第六段 大意:金發伯拜託大家好好演出最後一場招牌戲─十二道金牌。
段析:玉山歌仔劇團的沒落是一個事實,但劇團成員卻未能真正面對此一事實,然而從金發伯的陳述中說明:該是眾人面對問題的時候。而金發伯最後的請求更顯現出大家當初對於歌仔戲表演的熱衷,藉此凸顯出面對劇團沒落的萬般無奈。
37
第七段 大意:藉金發伯與秀潔的對話,寫兩人對歌仔戲的堅持。
段析:延續前段情緒,將焦點集中在金發伯與秀潔的互動,襯托出歌仔戲早已完全融入彼此的現實生活中。然而面對歌仔戲即將從自己的生活中抽離,卻只能無奈地接受這事實,更凸顯出歌仔戲的「散戲」命運。
38
緣起 因 阿旺嫂賴戲 果 秀潔與阿旺嫂起爭執 阿旺嫂為自己辯解 雙方各自表明心跡 團員紛紛表態 金發伯兀立遠方,不發一語 散戲 今昔之別 昔 金發伯教戲威嚴而有自信 繁華興盛 團員戰戰兢兢,演出滿堂采 團員戰戰兢兢,演出滿堂采
39
今 金發伯有意解散劇團 散戲 蕭索寂寥 團員不夠敬業,各懷心事 戲台前人潮已散,榮景不再 結語 戲就這樣散了
40
課文探究—雙線敘事的結構 散戲的線索採用雙線結構,以兩條線索交織而成,高潮之後再將兩線結合,鋪寫結尾。
以小說人物秀潔的心境思想作為敘事主軸,進行雙線敘事 。
41
課文探究—雙線敘事的結構 兩線鋪陳-1: 主線:秀潔與她的同伴們此刻正在臺上搬演的戲碼─秦香蓮。 (呈現今日之景)
在後臺,小孩啼哭、乏人照料;在臺前,觀眾無人留神看戲;在臺上,演員居然中途退場。
42
課文探究—雙線敘事的結構 兩線鋪陳-2: 副線:秀潔的獨白與回憶。(交代過去始末)
作者借秀潔的回憶,倒敘「玉山」當年的盛況,其後逐漸每下愈況,金發伯由不妥協到被打垮,甚至自我作賤,搞「蜘蛛美人」的把戲。
43
課文探究—雙線敘事的結構 雙線敘事的效果 造成戲劇和現實之間的「模糊地帶」,塑造有意的矛盾。
看古人在戲臺招手喚人,看老態莊嚴的國太掏乳餵兒,看勁裝武將唱流行情歌,看哀怨女伶亂戲退臺。作者不以文中人物之名,卻用古人形象來表現與之不合的動作;這種奇特的結合,形成一幅荒謬的圖像,也凸顯歌仔戲的破落衰微。
44
課文探究—雙線敘事的結構 〈散戲〉的情節和結構很完整,洪醒夫以臺上的演出,交會著臺下演員的生活和觀眾參與的程度,做今昔盛衰的強烈對比。「臺上」、「臺下」、「現在」、「過去」不斷交插敘述,以雙線發展,表現出強烈的小說張力。
45
課文探究—人物 人物 小說的故事背景即由此切入,主要人物是玉山歌仔劇團裡的幾位演員,他們是這個戲班子的團主金發伯、金發伯的兒媳阿旺嫂,以及秀潔和翠鳳。 這群虛構的人物其實就是當時臺灣許多日漸凋零的歌仔戲團的總縮影。
46
課文探究– 秀潔與阿旺嫂的爭執 作者藉一場爭吵,揭開小說中前述篇中人物所不願碰觸的問題(即有意的自我欺騙)。
秀潔:「這場戲演得好差,演員不負責任,草草散了!」阿旺嫂:「對啊!沒有觀眾,大家都沒有精神。」 兩人對話,不像針鋒相對的意氣之爭,反而更像兩人迥異觀感的發洩。
47
課文探究– 秀潔與阿旺嫂的爭執 秀潔認為:即使身處時勢逆流,也不該背棄理想,忘卻本分。
阿旺嫂認為:理想的消逝乃在於環境轉變,社會背叛,並非自身刻意的離棄。 →傳達兩種不同的概念,故這場爭吵最後荒謬地變成一場眾人各表心跡的大會。金發伯在旁冷靜觀看。
48
課文探究– 最後一場戲 旁觀的金發伯:「玉山是應該解散了 」 在剛暗下來的天色下抽菸,火光一閃一滅 有意製造輕鬆,有意大笑
默不作聲,他低垂著頭 在剛暗下來的天色裡,猶未燃燈的單薄的戲臺,便在她的眼中逐漸模糊起來。 →吹響劇團的熄燈號,金發伯的無奈傷感正如當時天色夜景的漸趨暗淡。
49
課文探究– 最後的尊嚴 金發伯 我選的戲目是〈精忠岳飛〉,演〈十二道金牌〉 ,玉山的招牌戲!
晚上吃飽一點,才有精神……要比以前任何一場都好。 →即使要下臺,也要充滿尊嚴地轉身告退。
50
〈散戲〉與「鍘美案」劇中人物 象徵、對比意義
51
秀潔與陳世美 秀潔: 玉山歌仔劇團的當家小生,待人溫順乖巧,對歌仔戲充滿了熱情和執著。在她的觀念裡,不管今天有沒有觀眾,戲都要好好的演下去。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遭受許多挫折,最終仍必須放棄她最喜愛的歌仔戲。在文中秀潔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堅持者。
52
秀潔與陳世美 陳世美 為了榮華富貴,拋妻棄子,是貪慕榮華、趨炎附勢的小人,秀潔常飾演這個角色。
53
金發伯與包拯 金發伯 玉山歌仔劇團的主持人,象徵著舊文化的傳遞和支持者。在歌仔戲的領域裡,曾經威嚴而充滿自信,但因社會的變遷、現實環境的逼迫,不得不解散劇團。這也代表著舊文化逐漸走向了絕境
54
金發伯與包拯 包拯 是人民心中的青天大老爺,是正義的代表和化身,從來不向惡勢力屈服。在鋤美案一劇中,雖曾一度迫於國太的威勢而妥協,但最後仍挺身而出,主持正義。
55
阿旺嫂與秦香蓮 阿旺嫂 要養育四個孩子,有經濟壓力,在現實生活和對戲劇的堅持之間,她放棄自己的理想,選擇向現實妥協,成了隨波逐流的人 。
56
阿旺嫂與秦香蓮 秦香蓮 是舊文化傳統美德的化身,她認命順從,盡心侍奉公婆,而後千里尋夫,然而陳世美背恩負義抛棄了她 。
57
課文相關評論 司馬中原: 洪醒夫寫歌仔戲演員生活的功夫高人一等,寫金發伯這群人,時代和環境加給他們的痛苦,他們仍奮力迎上作掙扎,雖掙扎結果只是社會史上變更一頁滄桑。而也因此顯出本篇小說對人性挖掘的深度。
58
課文相關評論 彭瑞金〈趕不上時代腳步的小人物─洪醒夫散戲〉:
洪醒夫描寫這些令他動心的人物,始終保持著十分冷靜旁觀的距離,從不給予主觀的價值判斷,更不用自己主觀的意念來推展小說的情節,這樣的文學觀,要在臺灣光復後老一代作家的作品中才能找得到─以一生的作品烘托高遠的人生信念,在年輕一代的作家中無疑是風標獨立的。
59
課文相關評論 彭瑞金〈趕不上時代腳步的小人物─洪醒夫散戲〉:
然而這樣的作法,一則有違短篇小說的原則,一則不適合參加作文比賽。所以「散戲」發表以後,許多人都試圖從這個上面找短篇作品所要的主題,而得到「散戲」是惋惜歌仔戲沒落的結論時,曾引得洪醒夫氣憤不已。
60
課文相關評論 彭瑞金: 要知道洪醒夫一向就不主張為他的小說人物解釋什麼,而只讓我們從他的小說人物去體會什麼。
61
歌仔戲的起源與發展 圖片來源:
62
本土化與草根性的臺灣民間歌劇 在臺灣流行的各種戲曲中,「歌仔戲」堪稱是本省民間少數土生土長的戲劇之一。
儘管歌仔戲的源流中,有許多是從福建閩南一帶傳來的民歌小調,但這些原本只是在鄉間傳唱的俚曲俗謠,隨著早年來臺拓墾的移民傳入臺灣以後,大量汲取其他劇種的戲曲音樂、道具服裝、表演身段和舞臺藝術等精華,經過不斷「汰蕪存菁」與改良創新,逐漸形成一種具有本土化與草根性特色的臺灣民間歌劇。
63
源自漳州錦歌 相傳在明末清初年間,福建閩南沿海地區的居民們,相繼渡海來臺從事墾殖,也同時把漳州一帶的錦歌帶來臺灣。錦歌是一種以「七字句」或「五字句」組成一句,每四句組成一段的民間歌謠小調。 它的內容最初只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情景;由於錦歌使用方言演唱,詞曲通俗易懂,因此傳入臺灣後,很快就開始在鄉間流傳起來。
64
宜蘭為發源地 歌仔戲能夠從最初以清唱為主的錦歌,逐漸發展成為「歌仔陣」、「落地掃」,到後來走上草臺表演,位於蘭陽平原的宜蘭縣,功不可沒。
民國初年間,一些從臺北到宜蘭購買木材的商人,將盛行於蘭陽地區的歌仔戲子弟班聘請到臺北,在廟會慶典活動中演出,不料卻大受北部地區民眾的歡迎喜愛,在寺廟廣場連續演出多日還是欲罷不能。
65
歌仔戲的起源與發展 由高峰至息偃 光復之後的巔峰 變形走樣 歌仔戲角色介紹 返回
66
歌仔戲的發展-由高峰至息偃 民國二十一年左右,是歌仔戲的第一度高峰期,戲班數及演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歌仔戲也進入了唱片界,甚至傳播至大陸閩南及東南亞一帶。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引發中、日戰爭,因歌仔戲所演的劇情多講究忠孝節義,並富有深厚民族色彩,因此被日本統治者大力壓制而暫時息偃。
67
歌仔戲的發展-光復之後的巔峰 臺灣光復後,各地方的有志人士紛紛組成子弟班,學習歌仔戲。兩年內各歌仔戲班紛紛復業,幾乎占據了大部分的戲院演出,場場爆滿,歌仔戲發展達到了巔峰狀態。 當時傳統歌仔戲對一般民眾非常具有吸引力,其華麗的裝扮,優美的身段,加上唱腔劇情感人,而經常叫人痴迷。
68
歌仔戲的發展-變形走樣 古裝電影盛行後,歌仔戲逐漸被迫退出內臺戲,轉而到大街小巷、路邊廟埕的地方演出,而形成了「野臺戲」。
之後,因推行國語而形成語言上的限制,且過度吸收外來文化忽視本土傳統藝術的心態,加上電視節目的豐富化,都給傳統戲劇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使得本來叫好又叫座的歌仔戲,逐漸因為求生存而變形走樣而衰敗下去。
69
歌仔戲角色介紹 生 「生」按年紀分作小生、老生、童生,而按照性格又可以分成文生和武生。扮演者未必是男性,由女性扮演男性角色在歌仔戲中相當普遍,如楊麗花、葉青、孫翠鳳等,頗受婦女觀眾歡迎。
70
小 生 文 生 老 生 武 生 圖片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71
歌仔戲角色介紹 旦 「旦」依照年紀也分成小旦、老旦,按照性格來分則是正旦、苦旦、花旦、武旦等。正旦或苦旦通常為劇中主角(因歌仔戲中苦情戲較多)
72
花 旦 老 旦 苦 旦 武 旦 圖片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73
歌仔戲角色介紹 淨 「淨」就是傳統戲曲所說的大花臉,是指個性比較剛強、凸出的角色。演員在臉上畫上濃烈的色彩,以表現角色的性格與特質
74
【淨】:傳統戲曲所稱的「花臉」 個性比較強烈、突出, 專指包公、關公、張飛、曹操等幾種角色, 演員的臉上繪有鮮豔的色彩, 象徵其性格特性,
而且幾乎全是男性角色。 圖片資料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75
歌仔戲角色介紹 丑 「丑」分成兩種,男丑和女丑,男丑叫做三花,女丑叫彩旦或三八旦,丑角主要目的是製造笑料,一齣戲如果沒有丑角,就不好看了。像明華園的當家名丑陳勝在,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小生
76
【三花】 男丑角,頭戴文生巾或武生巾, 穿著時刻意使之怪異、零亂, 以顯示其性格。 【彩旦】 女丑角, 通常為媒婆或劇中三八型的女性人物,
多在臉上點一個痣, 有時由男性反串以增加趣味性。 【三花】 男丑角,頭戴文生巾或武生巾, 穿著時刻意使之怪異、零亂, 以顯示其性格。 圖片資料來源: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77
問題與討論 返回
78
問題與討論 一、阿旺嫂明知即將上戲,卻仍帶著孩子悠哉悠哉的去吃冰。請分析她的心態。 存心賴戲,不夠敬業。
認為既沒有觀眾,大家又沒有精神,所以就以小孩哭叫,怕出意外為藉口,悄悄下了舞臺, 退了妝,逍遙去了。
79
二、文中金發伯說:「玉山是應該解散了,大家去找一點『正經的』事情做。」他為何要特別強調「正經的」這三個字?這種寫法有何作用?
歌仔戲的每一個演員,他們精彩的演出忠孝節義的戲碼,為文化的傳承貢獻了心力,這種表演的工作是絕對正經的。金發伯的這種說詞,在文中有反諷的作用。
80
四、小說中,玉山歌仔劇團為何選擇〈十二道金牌〉作告別演出?
因為這齣戲是玉山的招牌戲。 劇中人物岳飛,忠於國家,劇團演員也忠於自己的職業。(精神相同) 岳飛為理想獻身成為悲劇英雄;玉山歌仔劇團演員在時代變遷的浪潮中逐漸沉淪,成為了社會的邊緣人。(悲劇性一致)
81
參考資料與網站 國立臺中圖書館 明華園歌仔戲團網站 翰林高中國文教師手冊
戲散情未了——從〈散戲〉談洪醒夫小說中的人道關懷(國立臺南一中陳德翰老師)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 返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