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杜詩期中報告 中進三 馮蘭婷 97611008 指導教授 許清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杜詩期中報告 中進三 馮蘭婷 97611008 指導教授 許清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杜詩期中報告 中進三 馮蘭婷 指導教授 許清雲

2 目錄 一、前言 二、文本 三、作者 四、體制 五、用韻 六、內容 七、心得

3 一、前言 〈新婚別〉是「三別」的敘事詩,修辭技巧呈現寫實主義風格,杜甫一生經歷唐玄宗﹙712–755﹚、肅宗﹙756–761﹚、代宗﹙762–779﹚,正是唐朝由太平盛事轉入分崩離析的時代。 動盪不安的時代,不但將杜甫捲入人民生活的底層,更使其可憑藉「三吏」、「三別」客觀反映安史之亂的社會情況及人民的苦難 ,傳達詩人對國家的關懷之情,也對生命或仕途有更深層的體會與感慨。

4 一、前言 唐人 · 明皇幸蜀圖

5 二、文本 杜甫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妻子,席不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忤,與君永相望!

6 三、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老、杜陵布衣,唐朝寫實派詩人。因其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又因為他搭草堂居住在長安城外的少陵,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易於與李商隱與杜牧的「小李杜」有所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亦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作品,現存約1500首,作品集為《杜工部集》。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

7 四、體制 屬於新題樂府。 〈新婚別〉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杜甫不僅精深律體,亦擅長古樂府,但並無一昧模仿反而自創「新題樂府詩」,運用《詩經》、《楚辭》、古樂府基本形式,如對話、敘事性、語言淺白、典型人物等。 另一方面,在基礎上創新以「即事名篇」、「因事立題」的方式,擷取安史之亂下的六個鏡頭,從不同的地點、事件、人物,記錄社會景象。〈新婚別〉就是其中一個生離死別的鏡頭。

8 五、用韻 〈新婚別〉的用韻情形對詩境有更深刻的了解。〈新婚別〉是採用通韻,所謂通韻,據王力說:「指的是鄰韻相通。」
〈新婚別〉以平聲「陽」、「唐」通韻,屬於「陽主唐從」型通韻。「陽」、「唐」韻,一般用於歡樂開朗的情緒,然本詩為新婦訴說新婚隔日丈夫要遠赴戰場的心情,新婚之喜與別離之悲,看似與詩境不符,然在一悲一喜間產生文學的反差張力。

9 六、內容 〈新婚別〉描寫戰亂中新婚夫婦亦不能倖免於難,透過人物的獨白,傾吐心聲將事件完整呈現。藉新婦的視角,看出戰爭的苦楚與辛酸。表面上是陳述男女之情,實則是蘊藏家國之思。

10 六、內容 首四句「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以比、興開端,以第一人稱手法,新婦沉痛的控訴,戰爭所帶來的煎熬痛苦。

11 六、內容 從「結髮為妻子」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新婦訴說自己不幸的命運。在封建社會裡,女子得依靠丈夫,「菟絲附蓬麻」比喻相當貼切。
然而她嫁的是「征夫」,很難指望白頭偕老,用「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這是加重的語氣。新嫁娘的洞房花燭夜,原是一個女孩子身有所歸的表徵。

12 六、內容 然對新婦而言,今夜的洞房花燭卻是明日的生離死別之時。普通的相別,還有相見之日,但「征夫」出征守邊,能否再相見,只能依託天意。
古代婚禮,新婦過門三天之後,要先告家廟,上祖墳,後拜見公婆,正名定份,才算成婚。如今新婦的身分未明確,如何侍奉公婆。

13 六、內容 從「父母養我時」到「形勢反倉黃」,新婦把話題由自身轉到丈夫身上,關心丈夫的存亡,並表示對丈夫的忠貞,生、死、貧、賤相隨的決心。
這段細膩刻畫新婦心如刀割、心亂如麻的曲折深刻心理。

14 六、內容 從「勿為新婚念」到「與君永相望」此段為新婦心境上的轉折,經過一番痛苦的傾訴和內心複雜的折磨後,暫且跳脫個人的情緒,壓抑悲傷故作堅強地站在更高的角度,勉勵丈夫,「勿為新婚念」要「努力事戎行」,回歸愛國的忠君思想。

15 六、內容 末四句「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以比、興作結。「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表達新婦對愛情與婚姻的忠貞,丈夫一去生死未卜的傷感,仍誓守至死不渝的愛情來堅定丈夫的鬥志。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隱含強烈的忠君觀,用夫妻團聚來暗喻政治終將會清明、戰爭的苦難會過去。

16 七、心得 〈新婚別〉是戰亂前後,人們無奈的遭受生、離、死、別,事件具有層次感鋪陳是由淡而濃,由小而大的發生,戰亂的地點不僅是在城市、鄉村、前線、連家中亦皆如戰場般慌亂,人物是波及到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不論男女老幼無一倖免,連新嫁娘也不例外。

17 七、心得 杜甫將悲愴的氛圍層層堆疊,色調蒼涼凝重,畫面渲染悽涼氛圍。該詩的語言形象,採用小人物新婦的口吻,表達對大時代戰爭的控訴,語言結構並非是雙向的對白,而是單向的獨白。投射反戰的意象,內心由衷地渴望和平。

18 七、心得 最喜歡此詩「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忤,與君永相望!」四句立體的情感。「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成雙成對的意象,共享花晨夜夕,反射心中天長地久的願望,但如今分離的原因,不純粹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而是社會國家的因素,戰爭讓新婦的願望,變成用來聊以安慰自己。

19 七、心得 〈新婚別〉亦寄遇濃厚的無常之感,佛教說:「諸行無常。」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然而我們對無常的體會並不深,因為我們並不會很細致的去觀照無常。我們錯誤的經驗法則,讓我們誤以為是「諸行恆常。」唯有瞧見鮮明的景象,國破家亡,民不聊生,顛沛流離,紛亂悽慘,滿目瘡痍的戰亂現象及社會破敗景象,國家面臨的災難歷歷在目,沉重痛苦絕望的心情,深深烙印在心中,方對無常乃有所悟,反觀現在豐衣足食,天下太平,這都是我們難遭難遇的福份啊!

20 七、心得 閱讀杜甫的詩很欣賞他愛國的形象,杜詩始終貫穿憂國憂民這條主線,強烈的時代色彩,赤裸裸呈現社會的生活畫面。杜甫有濃厚的儒家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經常從國家大局的角度出發設想,雖然國君展現「不君」的形象,但杜甫仍愛國,並非指杜甫盲從、愚忠,而是國為重、君為輕,為天下社稷著想。百姓深層的災難和痛苦,展示了一幕幕淒慘的人生悲劇。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

21 七、心得 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杜甫是由衷殷切盼望百姓遠離戰亂的境遇,平定亂軍恢復以往安居樂業的生活,讀完杜甫嘔心瀝血的作品,〈新婚別〉不免覺得「平安就是福」、「闔家圓滿平安」是多麼可貴的事啊!

22 THE END 報告完畢


Download ppt "杜詩期中報告 中進三 馮蘭婷 97611008 指導教授 許清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