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郑仁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郑仁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郑仁水

2 野人献曝(芹)

3 罗马在哪里

4 “选修”二字作何解? 学生根本就没“选”的自由 教师和学校满足不了学生的“选” 学校没有选择权 选修教材不切合实际

5 “标准”如何定? 必修:语文素养 基础性与均衡性 奠定基础 选修:兴趣、爱好和专长 拓展或深化 (实际应用 鉴赏陶冶 引导探索研究)

6 (三)我们是行走在通往罗马的路上吗?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7 罗马在这里! 旨意 语言 涵咏 常识 表现手法 背诵 能力 见仁见智

8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9 教学策略之一 :教学内容选择、整合与拓展 第一板块:赏析指导 第二板块:作品赏析 第三板块:补充专题

10 第一板块:赏析指导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11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意 旨 句意,炼字(句),意象 主观感受、生活体验 知人论世 意象

12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以《蜀相》为例 以《蜀相》为例

13 蜀 相 杜甫 (1)诗题 (2)首、颔联 (3)颈联 (4)尾联 (5)作业

14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意 境 意象联缀法 补充想象法 炼字(句)法 结句明情法

15 春 江 花 月 夜 意象联缀 重点诗句 结句明情 作 业

16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声 韵 (1)题目解读 (2)赏析指导 (3)一点困惑(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 (4)关于“吟诵”

17 将 进 酒 李白 诵读 内容和思想感情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作业

18 第二板块:自主赏析 补充诗歌的常识 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素 四点规矩一条总则 欣赏步骤

19 教例举隅 (一)教学《夜归鹿门歌》 (1)破题 (2)作者 (3)赏析 (4)诵读

20 (二)教学《归嵩山作》 (1)感受诗人情感。 (2)赏析 (3)朗读 (三)两首诗作比较 (四)作业

21 第三板块:补充专题 1.“山水田园诗”。 2. 诗歌流派的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品、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
3.例子赏析 4.典型诗歌+释义+问题(印发资料)

22 举隅:边塞诗 1.产生原因 2.边塞诗派及其特点 3.代表诗人及用品 4.例析——《闺怨》

23 闺 怨 王昌龄 (1)读题: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矛盾? (2)读与析:理解诗意和思想感情
闺 怨 王昌龄 (1)读题: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矛盾? (2)读与析:理解诗意和思想感情 (3)赏析第三句。为什么第三句是关键句?

24 教学策略之二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对应“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味。 对应“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5 作业设计举例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谈谈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具有特定意象的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走进古代诗歌的意境
吟安一个字,一读双泪流——古代诗歌中的炼字 一联独秀万古传——古代诗歌佳句赏析 巧用修辞,诗韵无穷 化用典故,如盐融水 虚实结合,浮想联翩——谈古诗中的虚写

26 教学示例 (一)《虞美人》(李煜)+《浪淘沙》(李煜) 1.知人论世 2.三组对比、对比(表达技巧) 3.因声求气
4.与《浪淘沙》(李煜)在抒发个人思想感情方面作对比 (二)《苏幕遮》(周邦彦) 1.知人论世,反复诵读 2.炼字。哪几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语言) 3.动静结合。 (表达技巧) 4.虚写。 (表达技巧) 5.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7 中国古代散文教学

28 教学综述 赏 修 “三重门” 读 赏 修

29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1.艺术形象,探究题旨; 2.品味散文语言; 3.积累; 4.赏与“修”; 5.积累写作素材。

30 庖丁解牛 第一重门:读 1.译文。 2.积累。 3.品味语言 4.反复诵读。

31 第二重门:赏 1.形象? 2.探究意旨 第三重门:修 1.走进庄子与他的寓言世界 2.庄子“养生之道”的启示

32 作 业 (1)庄子的人生智慧——走进庄子与他的寓言世界 (2)依理 谨行 藏锋——从庄子《庖丁解牛》之“道”说开去
作 业 (1)庄子的人生智慧——走进庄子与他的寓言世界 (2)依理 谨行 藏锋——从庄子《庖丁解牛》之“道”说开去 (3)平和稳健度过自己的人生——庄子《庖丁解牛》的启示 (4)《庖丁解牛》中“道”之三种境界

33 作业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 (1)从《过小孤山大孤山》看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志趣 (2)《过小孤山大孤山》景物描写的手法 《项羽之死》
(1)一个失败的英雄——项羽形象解读 (2)倩何人揾英雄泪——霸王别姬场景赏析 (3)项羽该不该过江东? (4)从《项羽之死》看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手法 (5)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项羽评价摭谈 《阿房宫赋》 (1)从《阿房宫赋》和《过秦论》等体悟文人的忧思 (2)浅谈《阿房宫赋》中的修辞手法 (3)读《阿房宫赋》,悟赋体特征(结合“探究.讨论”第二题)

34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 2.意脉和情感(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 3.积累。 4.素养。 5.写作素材。

35 伶官传序 第一重门:读 (1)串译全文。 (2)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完成“探究.讨论”第三题

36 第二重门:赏 第三重门:修 (1)归纳各段内容。 (2)寻找贯串全文的精神气质的语句,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1)体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论证结构。 (“探究.讨论”第一题) (2)本文语言特点探究 (3)格言式警句

37 作 业 (1)析《伶官传序》的结构特点。 (2)《伶官传序》语言特点探究。 (3)选择本文一警句写一则读书笔记。

38 作业设计 (1)《六国论》结构谈 (2)“三苏”论六国,英雄所见各不同 《祭十二郎文》 (1)字字皆情 句句含泪——《祭十二郎文》的抒情艺术
(2)析《祭十二郎文》的结构特点 (3)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散而不乱,气贯中脉——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胸有成竹——文与可画竹的启示 (3)高山流水有知音

39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1.文无定格。 2.欣赏“鲜活”。 3.积累。 4.文言文素养。 5.积累写作素材。

40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第一重门:读 (1)串译全文。 (2)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探究.讨论”第三题 (4)背诵全文

41 第二重门:赏 (1)本文就一段讲了几层意思?此次春夜宴游桃李园的缘由是什么? (2)“探究.讨论”第二题
(3)说说这篇序文中哪些地方体现“鲜活”。

42 第三重门:修 “探究.讨论”第四题 作业 同是宴饮,两般情怀——李白与王羲之的两篇宴饮文字比较

43 作业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 (1)贵在顺其自然——读《种树郭橐驼》的启示 (2)《种树郭橐驼传》的情趣美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老师”印象记 《项脊轩志》 一片悲情蕴文中 另:以“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为题,结合本单元课文,写一篇综述性鉴赏文字。

44 尔身不长,尔貌不扬,尔学不厚,尔言不佳,尔来自山野,尔默默无闻,胡为登台,胡为而言?
结束语 尔身不长,尔貌不扬,尔学不厚,尔言不佳,尔来自山野,尔默默无闻,胡为登台,胡为而言?

45 敬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郑仁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