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第五章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   世界远程高等教育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 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3 一、世界远程高等教育 国外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其发展始终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是在非学历教育培训和社区教育上;各国都对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实行质量认证制度;依靠强大的教学资源和数据库支持,实现实时交互或非实时交互,做到真正的不受时空限制,灵活、开放;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

4 远程教育是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发展;如今已经被认可为教与学的一种模式。(霍姆伯格,2004)
开放与远程开放学习是20世纪教育领域最伟大的变革之一。过去30年间,远程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被称之为“巨型大学”的大规模的开放大学成长为高等教育无可争议的领导者(阿布杜拉·罕,2003)

5 过去50年间,没有哪一项教育革新在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方面可以同大规模的远程学习大学,即巨型大学相比。巨型大学代表了教育的革命,因为它实现了在整个历史上难以企及的教育目标,即教育更多的人、质量更好、成本更低。(丹尼尔,2003) 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伟大创造。这种教育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李岚清1994,2003)

6 理论与实践的反差 我行我素: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依然我行我素地实施着排他性极高的精英教育
成本倍增:基于网络学习毕业总费用约为全日制大学生的3~5倍(万朴,2003) 势头迅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发展势头未减 替代论:远程学习将代替面授教学、虚拟大学将替代校园大学成为教育主流 让位论:巨型大学成本低的优势正让位于全日制大学(资源丰富、共享、混合体制) 趋同论:开放大学“红旗能打多久” 万朴,远程教育的成本分析与终身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7期 基于网络学习毕业总费用约为全日制大学生的3~5倍(万朴,2003),因为全日制具有资源丰富和共享,以及新体制保障的巨大优势。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双功能大学的发展,使高校拥有降低教育成本的多种有利因素,可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责任。

7 巨型大学——主流模式 巨型大学:单一模式、领头羊
其历史功绩和优势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同时表明: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仅仅依靠传统校园学校教育体系不行,开放的远程学习应该成为首选(丁兴富,2003) 中央电大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总人数的7%,居世界开发大学之首 2.9 16.4 27.2 40.1 62.6 10 20 30 40 50 60 70 99 OO O1 O2 O3 中央电大注册学生(万人) 教育革新与边缘地带 做大做强:做强做大 师生分离:方便 资源整合之理想与现实 三年顿悟 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就谈不到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马箭飞,2003)

8 世界巨型开放大学在校生人数 学校名称 人数 中国中央电大 130 印度尼西亚开放大学 19.8 印度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 100 美国凤凰城
(万人) 中国中央电大 130 印度尼西亚开放大学 19.8 印度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 100 美国凤凰城 18 巴基斯坦阿拉玛·伊克拜尔 97.3 西班牙国立 17 土耳其阿那都鲁大学 90 南非大学 15 伊朗帕亚莫·努尔大学 30 印度M·P·Bhoj 10.8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 21 中国部分省电大 〉10 英国开放大学 20 数据来源: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中国·上海)

9 1、美国的远程教育 美国网络发达,有较好的条件开展网上高等教育。根据新浪网2000年9月4日的报道,美国目前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此外,还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此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生的32%,这是美国高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3.2万多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34.3万名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本科生为108.2万,研究生为28.1万。美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能从网上拿到学分,还有一些学校能从网上拿到毕业文凭。

10 1、美国的远程教育 例如,美国国家技术大学1998年开设化学工程、桥梁工程、工商管理等16门课程。威斯康星大学1998年也针对商业、文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社会科学5个门类开设了17门课程。美国南方地区电子校园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生访问它的主页,网页上有学校和各个专业的介绍,学生在网页上填写申请表,经审查合格后收到录取通知书,并附带相应的教材。学习结束,学校将学历证书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学生。

11 1、美国的远程教育 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的琼斯国际大学,是美国第一所有权颁发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网络大学,它是由美国的一家大型有线电视公司琼斯公司创建的。它通过因特网向学生教授有关商业通信领域的课程。这所网络大学没有校园,也没有图书馆和教室,只有几间办公室和9名全职工作人员。大学开办的头4年已经招收了来自34个国家的950名学生,他们通过网络接受为期8周的授课。到2001年,这个网络大学的学生将达到6000人。

12 2、英国的远程教育 1849年伦敦大学首创校外学位制度,促进函授教育发展,各种私立的函授学院为伦敦大学校外的学员提供函授辅导,这是世界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 英国现代远程教育以英国开放大学的创建为其里程碑。创办于1969年,1971年正式开始授课的英国开放大学,被誉为最具创新意识的大学。

13 2、英国的远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英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也历经三代 ,进入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运用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新阶段。在英国开放大学,网上教育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要求。学生不必因为学习而改变生活作息安排,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找到相关领域的导师解答疑难。通过网上讨论,同学间可以互补长短,既当老师也当学生。

14 2、英国的远程教育 其次,远程教育还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通过远程教育课堂,学生们可以尽情展开思路,作进一步的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1995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投入巨资开发e—learning课程,仅2001年一年就制作了77300张光盘和3000张DVD,并用计算机会议系统支持远程教育。成立于1970年的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IET),主要任务是用传统和先进的技术制作、开发、评价创新课程,为开放大学的教学、学习策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服务。

15 2、英国的远程教育 当前IET的研究方向是如何使得在线环境个性化、适应e—learning 运用的元数据驱动方法、虚拟试验环境项目等。由于就读英国开放大学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费用,30年来,该校已向200多万国内外求学者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约每22个英国人中,就有1人在该校学习过。目前其在校生已超过20万人。

16 2、英国的远程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曾说,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已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坚信,建立在应用新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系统,在终身教育的广大领域中能够对高等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的贡献。例如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和泰王国的苏可泰开放大学的建立就曾受到英国开放大学的启发。

17 3、亚洲的远程教育 2003年3月,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香港公开大学研究员张伟远博士发表了关于亚洲开放大学网上教学比较研究课题的调查报告。该课题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邀请了上海电视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台湾空中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开放大学学位课程)、印度YCM开放大学、韩国放送通讯大学、菲律宾开放大学、以色列开放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泰国苏霍桑•桑姆桑拉特开放大学等10所开放大学参与研究。张伟远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

18 3、亚洲的远程教育 论文的11个方面比较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亚洲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和特征。论文批驳了西方文献对亚洲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些不实之词,指出:“从西方的文献来看,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网上教学技术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并在网上教学领域中大谈‘西方教育技术与东方文化和语言的冲突’、‘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缺乏使用西方技术的知识和技能’(Evans,2000)。然而,本研究发现,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如中国内地、印度、以色列,以及泰国都是用自己开发的网上教学工具,菲律宾用的是新加坡国家大学开发的软件。从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发了适合本地语言和文化的、高质量的、费用低而功能全面的网上教学平台这一事实来看,亚洲的一些地区已经走在了网上教学的前沿。”

19 二、中国远程高等教育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起步较迟。1994年之前,在我国的远程教育领域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一枝独秀。以1994年国家建设教科网为标志,我国的远程教育开始进入新的时期——现代远程教育时期。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从高等教育起步的。

20 1、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1998年,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1998年—2001年,为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2001年8月至今,为整顿发展阶段。

2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是筹建国家教科网、部分高校启动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非学历类教育。
1994年年底,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筹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当年建成中国教科网(CERNET),教科网是我国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它的建成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的标志。

22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
1998年,清华大学在网上推出了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9年3月25日,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23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教育部阐述了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提出把“统筹规划,需求推进,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十六个字作为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 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1999年5月和8月,教育部先后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24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999年9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成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的通知》(教高[1999]6号),成立了由高等教育司牵头,电教办、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师范教育司和科学技术司等司局的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制定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制订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统筹管理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设,发布项目指南,颁布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决定有关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重大事宜。

25 第二阶段: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7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做了批复。在这个批复以及同月颁布的《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对经教育部批准的试点高校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提出了较为宽松的新政策,从而在普通高校中掀起了一股举办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热潮。

26 第二阶段: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 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的管理。
2000年7月14日,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15所高等院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教高厅[2000]8号)。同月,教育部又批准北京师范大学等11所重点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达到31所。 2000年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7 第二阶段: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开通。通过该平台,可以同时传输电视、多媒体等几十个不同速率的节目;该平台开展的卫星因特网介入服务,将卫星网与地面的中国教科网高速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天网、地网合一,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教育专业网络,彻底改变了中国卫星电视只能单向传播电视节目的状况。

28 第二阶段: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 2000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培训会。这次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通过评估推动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改革,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对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常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9 第二阶段:网络高等教育建设阶段 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高教司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中期评估。
2001年7月,总参谋部制定《军队现代远程教育2001—2010年发展规划》。 2001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开始对各省级电大进行中期评估。经过为期30个月的工作,对全国44所省级电大的中期评估宣告结束。42所省级电大评估合格,山东电大、新疆兵团电大暂缓通过。 2001年12月,人民解放军首批网络大学——理工大学和后勤指挥学院两个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举行开学典礼。

30 第三阶段:整顿发展阶段 以2001年8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管理的紧急通知》为标志,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进入整顿发展阶段。一方面,此后又有一批高校得到教育部批准,加入网络教育的行列;但另一方面,教育部已经开始对“远程不远、网络不网、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急功近利、忽视质量”的现象给予关注,出台若干措施进行整顿和完善。

31 第三阶段:整顿发展阶段 2001年9月,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进行评估和质量大检查,对于不符合试点条件的,要视情况进行限期整改或取消。 2001年9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第一批毕业生从潘云鹤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成为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首批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 2001年10月,教育部批准举办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到45所。 2001年12月中旬,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在京召开国际研讨会,讨论标准的研究、制订、颁发工作。

32 第三阶段:整顿发展阶段 2002年1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再次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 2002年4月底,教育部召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讨论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全国67所高校分管领导和44所省级电大的校长出席了会议。 截至200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举办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到67所,在校学生达到100万人。 2002年7月9日,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李朝晖等6名学生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这是我国首批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方式而获得最高学位的学生。

33 第三阶段:整顿发展阶段 2003年3月29日,湖南大学网络学院广州财校教学点举行期末考试。为了逃避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检查组的检查,在校门口和考室走廊设置了两条“防线”,从而爆发集体考试作弊案。这是该院部分人员前几年办学违规操作结下的恶果。 2003年6月底,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湖南大学网络学院实行教考分离,充分利用公共服务体系组织考试。湖南大学网络学院根据高教司的指示,将期末考试组考事宜委托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同各省级电大统一组织。教育部的这一决定,将是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秩序走向规范的标志。

34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共批准68家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其中1999年批准5家,2000年批准26家,2001年批准14家,2002年批准22家,2003年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只批准了东北师范大学1家。

35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北京市17所: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市8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6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东北地区8所:东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四川省6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湖北省5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陕西省4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广东省3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37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江苏省3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 福建省2所: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湖南省2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市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38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河南省1所:郑州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39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从绝对值来讲,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全国在校大学生数约为1900万人)。特别是2003年,尽管面授教育进行了大规模扩招,但注册进行网上学习的人数达到了当年全国招生总数的17%(2003年全国招生550万人),高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的任何一年。

40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截至2004年,试点远程教育院校已建成2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地域分布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已开设的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专科起点攻读本科和普通专科等各个层次,专业数量达到上百个。远程教育院校开发的课程资源总数达8557门,可使用的课件数3609门,共建成1.8万门网络课程。

41 2、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网络学院:双重模式
发展十分迅速,成绩有目共睹。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230万人)已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10%;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教职工33.6万人,其中试点高校校本部1.9万人(张尧学,2004) 20 40 60 80 100 0.3 2.1 18.4 27.4 31.6 网院79.8万人 中央电大149.2万人 2.9 16.4 27.2 40.1 62.6 99 OO O1 O2 O3

42 网院校外学习中心分布(2002) 建公共服务体系呼之欲出 校外学习中心2012个 非教育单位5% 普通高校 29% 其它教育单位 36%
成人高校 7% 电大19% 民办高校4% 非教育单位5% 其它教育单位 36% 校外学习中心2012个 为什么建公共服务体系?

43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建设课程质量数据库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进程、资源和经验共享,促进名师投身本科高等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教材建设、实验建设和机制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44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部2003年度评选出151门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度评选出3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分为本科和高职两个层次,有效期为5年。 年,国家教育部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连续评审5年,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500门,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我国还推出面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全国各地的当地高校也推出本校的精品课程。

45 信息技术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十余年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年7月)表明:

46 信息技术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CERNET已建成20000公里的DWDM/SDH高速传输网,覆盖全国近30个主要城市,主干总容量达40Gbps; CERNET高速主干网已经升级到2.5Gbps,接入速度155Mbps,连接35个重点城市; 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以 Mbps速率接入CERNET; 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已达到8多万兆,五年内扩展了30倍; 中国已经拥有超过1亿网民,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560 万台; CN下注册的域名数和网站数分别达到43 万多和66.8 万多,中国的IPv4 地址数近6千万个。

47 信息技术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199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建了以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该网络集电视、语音、IP数据广播节目于一体,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连接,是全国规模最大、天地合一、具有交互功能的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于2000年投入使用,现已具备播出8套电视、8套电视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通过东经134度亚太1A卫星传送,第二套节目通过东经110.5度鑫诺1号卫星传送,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第三套节目面向北京开路发射,覆盖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全国85%以上的省地级有线电视网转播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48 信息技术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2004年,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整合各种资源,建设服务于教育科研的大平台,得到了初步应用。近千所高校、3万多所中小学、5600多所中职学校建成不同程度的校园网,数万所农村中小学建成了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或计算机教室。

49 中国远程教育存在巨大需求 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2000万人(2004年底),2020年计划达到3500~4000万人,将净增1500万~2000万人;现有高中学生2239万人,中职学生1367万人,2020年计划基本普及高中和中职教育6500万人左右,将净增3000万。然而,2004年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仅有19%。按照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大学规模需要巨大发展,而仅仅依靠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这一强大需求,必须依靠和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此外,我国现有中小学生1.1639亿人,其中60%在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还有大量参加继续教育(在职人员学历提升、行业、企业培训)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也极大增加了对远程教育的需求。因此,在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为六大工程之一。

50 资金投入 现代远程教育国家专项投入 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工程:4.6亿元(教育部1998-2003)
关键技术及应用:0.44亿元(科技部01-03) 支撑平台:0.35亿元(发改委 ) 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 2003年226.8亿元,比去年增长9% 2004年预计240亿元,增长约8%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试点工作,中央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

51 3、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三次跨越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次跨越
1978~79年,邓小平批准建立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1+28),利用大众传播手段,为错过学习时间的人提供学习机会,进行大规模补偿性教育。 国家三次较大的投入:筹建电大初期、 84年世行贷款、 86年购买卫星频道使用权,奠定了系统的物质基础。

52 3.1 国家投资—初期 国家投资合计约7000万元。这些投资奠定了中央电大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1386小时的课程基础。
中央直接投资扩建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用95万美元(人民币380万元)购买设备。 投资5000万元为地方电视台配备100台发射机和100套录像机,进口10000台彩电。 拨款1000万元用于开办中央电大和补助省电大 另外,投资建设了印刷厂等。 首次投资是在筹建电大初期,中央直接投资扩建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用95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380万元)购买设备;投资5000万元为地方电视台配备100台发射机和100套录像机,用外汇进口10000台彩电给地方电大;拨款1000万元用于开办中央电大和补助省级电大。另外,还投资印刷厂等。这一阶段国家投资合计约7000万元[1]。这些投资奠定了中央电大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1386小时的课程基础。 [1] 牛振东,试论电大系统模式及其优化问题,李福芝、薛寿璋主编,《中国远距离教育论文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56~57页 [2] 张天林,充分利用卫星转发器资源为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宋成栋、柴永广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卫星电视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95页

53 3.2 国家投资—世行贷款 从1984年开始执行贷款项目。项目涉及
中央电大软件制作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图书资料中心; 9个省的教育电视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四川、辽宁、广东、陕西);其它19个省和自治区电大的录音室、录像室、计算机室; 80个城市建电大学习中心等多个领域。 这一阶段中央直接投资和配套资金约1亿元,使中央电大形成了每年制作约700小时电视课程和1000小时录音课程的能力。地方政府投资约6000万元,使省级电大具有了电视和录音课程的制作能力,以及自开课程与专业的能力。 第二次投资是从1984年开始执行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项目涉及中央电大软件制作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印刷厂;9个省的教育电视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四川、辽宁、广东、陕西);其它19个省和自治区电大的录音室、录像室、计算机室;以及80个城市建电大学习中心等多个领域。这一阶段中央直接投资和配套资金约1亿元,使中央电大形成了每年制作约700小时电视课程和1000小时录音课程的能力。地方政府投资约6000万元,使省级电大具有了电视和录音课程的制作能力,以及自开课程与专业的能力。

54 3.3 国家投资—租用卫星 1986年,中央出资购买卫星频道使用权,开通了专门用于教育的卫星电视频道。在亚太1A卫星上,租用带宽36MHz的C波段转发器,年租金140万美元。 卫星播出开通,为中央电大提供了每年2100多小时的播出能力,扩大了各地电大的收视面,尤其是促进了高等教育向县的延伸发展。同时,许多省市电大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划拨了大量的基建投资。 第三次投资是在1986年,中央出资购买卫星频道使用权,开通了专门用于教育的卫星电视频道。在亚太1A卫星(APT-1A)上,租用带宽36MHz的C波段转发器,年租金140万美元(1996)[2]。卫星播出的开通,为中央电大提供了每年2100多小时的播出能力,扩大了各地电大的收视面,尤其是促进了电大向县的延伸发展。同时,许多省市电大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划拨了大量的基建投资

55 1979~2004年电大在校生变化 资料来源:电大年鉴 万人 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OO O1 O2 O3 O4 资料来源:电大年鉴 万人

56 1982-2004电大毕业生累计375万人 资料来源:电大年鉴 万人 10 20 30 40 50 60 82 83 84 85 86 87
10 20 30 40 50 60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OO O1 O2 O3 O4 万人 资料来源:电大年鉴

57 电大贡献:毕业生在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中所占比例
% 资料来源:电大年鉴

58 对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 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1996)认为,电大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专业科类结构、本专科层次结构及地理布局的调整、进而对我国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4,2003)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伟大创造。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59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次跨越 1998~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批准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试点开放教育,截止2003年批准成立网院累计68所,教育思想从补偿性学历教育上升为提供“教育服务”,推进高教大众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高校网院(所) 5 26 14 22 1 10 15 20 25 3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60 第二次跨越的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4.6亿元(1998-2003)
科技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及应用0.44亿元( ) 国家发改委: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0.35亿元( ) 电大系统试点开放教育带动投入超过3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约17.5亿元,用于教学设施建设约13亿元( ) 张尧学,又见木兰,中央电大出版社, ,P95—P101

61 第二次跨越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贡献 截止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1900万人,其中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生230万人 传统高等教育88%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12% 传统高等教育88%

62 在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累计注册学生总数230万人中,中央电大在校生人数150万,占65.2%(2003)
其中电大对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贡献 10 20 30 40 50 60 70 中央电大 2.9 16.4 27.2 40.1 62.6 高校网院 0.3 2.1 18.4 27.4 31.6 99 OO O1 O2 O3 万人 在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累计注册学生总数230万人中,中央电大在校生人数150万,占65.2%(2003) 到2004年4月,中央电大“试点”毕业生人数累计33.12万人。

63 2003~04年,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标志: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次跨越 2003~04年,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标志: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3.9) 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 ) 基于远程教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4.2) 第二次始于1998年,教育部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批准更多的重点传统高校设立网络教育学院,批准实施“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从“补偿”、“补充”、“机会”等转变到为终身教育、社会转型提供教育大众化服务,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理念上。

64 远程教育第三个跨越的大背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02年农民2476元,城镇居民7703元,二者的比例是 1:3.1 超过了2001年的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OO O1 O2 O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02年农民2476元,城镇居民7703元,二者的比例是 1:3.1 超过了2001年的 1:2.9 1982年1月1日,中央下发第一个“1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总结,突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即肯定了双包制,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后连续4年,分别下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和《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第6个“1号文件”是2004年1月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扭转多年来农民收入长期徘徊的局面。 数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人民日报2004年4月27日第14版 两个趋向论为解决三农问题定调(参考消息,2005年4月18日) 胡锦涛在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明确提出,中国现在总体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005年3月,温家宝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中国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行家庭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第二个阶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现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比50,城镇化水平为40.5%。这几项指标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

65 城乡教育差距—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 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城乡差距2.95年
文盲率城乡差距为6.33%,女性差距为8.72%,且地区不平衡性显著 9.80 8.73 6.85 2 4 6 8 10 12 城市 县镇 农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均受教育年限

66 城乡教育差距——受教育程度构成 初中以下农村高出城市1倍,初中以上城市超过农村:高中约3倍,大专为8~17倍,本科为12~50倍。 城市%
未上过学和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城市% 5.36 15.83 37.97 27.53 8.01 4.95 县镇% 7.66 22.30 41.74 22.34 4.75 1.19 农村% 14.05 38.27 39.95 7.08 0.56 0.09

67 各行业服务“三农” 校校通(教育部) 村村通广播电视(广电) 村通电话、上网(电信) 村村通农业信息(黑龙江)
乡村电子信息馆、希望网校(团中央)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部) 电波入户工程 (农业部) 乡村健康金话筒(卫生部 )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68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计划5年注册学生20万人 中央电大投入1200万元完善试点县级电大的基础设施,其中1000万投在西部
省级电大相应配套1000万元 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农村开放式的远程与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启迪,2004) 吉林:9996个行政村,政府斥资6000万元,培养1万名 江西赣州:政府斥资3200元/学生

69 结论 两次跨越式发展确立了远程高等教育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新的跨越服务于终身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远程教育三次跨越 学历补偿性教育 年
远程教育三次跨越 学历补偿性教育 教育大众化服务,终身教育 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70 教育公平: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1978年,小平同志没有因为百业待兴,经济困难,就放缓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是以科学第一生产力,基于广播电视,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新世纪,坚持科学发展观,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传统高等教育心有余力不足,远程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宏观:需求、供给、政策、投资等 中观:教育观念、三支队伍、基础设施、课程资源、质量保证、运行机制等 微观: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考核模式等

71 4、教育部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政策性规定 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 ]10号)指出,教育部将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文件对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设置条件、教学改革等问题做出了规定,是普通高校设立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政策依据。

72 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 文件提出,拟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高校,应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向社会提供内容丰富的教育服务。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是: 1、开展学历教育。面向社会招收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历和学位教育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日制在校生, 开设网络课程,取得单科学分,同时可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承认。 2、开展非学历教育。面向社会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培训、岗位培训、证书考试和自学考试助学活动等,为社会性从业人员参加学习提供服务。

73 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 3、探索网络教学模式。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制作、自学、辅导、作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网上测试、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网络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法过程的管理。 4、探索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机制。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并完善包括招生、注册、收费、学籍管理、考试组织、学分认证、证书发放、毕业等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的制度,建立起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网络教学工作管理机制。 5、网上资源建设者。加大经费投入,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74 网络教育学院设置条件 文件提出,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高校,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申请试点的高校,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教学法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其次,试点学校的网络教学工作要统筹规划,对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由网络教育学院归口管理。网络教育的机构设置要合理,管理制度要健全。 第三,网络教育学院提出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明确,教学方案要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要切实可行。拟开展网络教学的专业其主要课程要能够在网上进行教学,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符合国家同层次同类专业的标准。

75 网络教育学院设置条件 第四,校园网络能够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校外教学支撑服务体系能够满足网络教学的基本要求,具备较强的网络教学和管理能力。 第五,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有高水平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有专职的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员,能够承担网络教育学院的课程。 第六、申请试点的高校所拟开展网络教学的专业或专业领域在全国或本区域应具有优势地位,社会对此专业或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

76 其他相关政策 为了推动我国网络高等教育,教育部对网络教育的招生给予了比较宽松的政策。
教育部办公厅在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做的批复中规定: 一,同意在本校已设置的本、专科专业和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范围内,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学士学位教育。经批准,可以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也可经过认真论证,开设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新专业。

77 其他相关政策 二,可以按照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规定自行确定入学条件和考试、录取方式;根据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能力确定年度招生计划;根据校外教学点的网络教学条件确定招生地区;在试点阶段对达到毕业要求的本、专科学生颁发何种形式的毕业证书,由学校慎重研究后自行决定。 三,对“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可按教育成本收费,其收费标准和办法由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学校所在地收费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78 其他相关政策 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规定:
第一,关于入学方式,网络教育学院可以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来录取学生,也可自行组织考试录取学生,招生形式和入学标准由试点学校自行规定; 第二,招生计划由试点高校根据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能力自行制定,根据校外教学点的条件确定招生地区,并应向西部地区倾斜; 第三,每年度的招生计划和实际招生情况由试点高校报教育部备案; 第四,网络教育学院实行学分制。学历教育的学分有效期和修业年限由学校决定,颁发何种形式的毕业证书,由学校慎重研究后自行决定。关于招生的这四个方面的政策就是社会上为大家所熟悉的“四自”政策。

79 5、网络教育学院及其管理体制 在68所高校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单一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名称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由44所省级电大共同参与。而另外67所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或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在校内单独成立网络教育学院。有趣的是,各个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名称并不一致。有的称为网络教育学院,如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的称为网络学院,如湖南大学网络学院;有的称为远程教育学院,如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80 5、网络教育学院及其管理体制 除了广播电视大学采用“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办学体制之外,另66所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中,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实行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两级管理,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实行院校、分院和校外学习中心三级管理。其中的校外学习中心相当于广播电视大学的市分校或县工作站。

81 5、网络教育学院及其管理体制 院校、分院和校外学习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院校负责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的制定、负责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学籍管理、证书颁发、规定收费标准等工作,并向校外学习中心提供管理和教学环节的有关指导;学习中心则负责按照各网络教育学院的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施,实施招生工作,承担日常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组织教师的辅导,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正常运转,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因此,校外学习中心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基地,是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着多种功能。

82 5、网络教育学院及其管理体制 据《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高校将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教育部“天地网——网络教育示范性应用”项目,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并在2002年内完成通过三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实行校际合作办学、互选课程、互认学分。同时,三校还将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无偿地向西部地区输送教学资源。在2003年SARS肆虐期间,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医学部成功地实施了远程防治SARS技术培训项目。这些教学活动将对今后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和功能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83 6、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组织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形成了若干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媒体技术路线,主要的媒体技术路线有四种:互联网媒体技术、卫星、有线电视网以及视频会议系统等 。具体到某个网络教育学院,则可能是几种技术方案的综合运用。例如:

84 6、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组织 清华大学远程教育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数字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网相结合的方式,建成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数字网、有线电视广播网相结合的远程教育传输系统,覆盖全国,既利用卫星VSAT站构成双向虚拟课堂,又利用基于公共电话网的可视电话和ISDN实现双向交互的课堂讨论答疑。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通过通讯卫星KU波段6M带宽向遍布全国的校外教学中心传送清华大学的教学课程。 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运用卫星通信技术、有线光纤网、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课堂教学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组织教学并实现教学管理。

85 6、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组织 北京邮电大学采用三合一的远程教育网络,通过ATM多媒体实施交互和卫星(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远程多媒体实时授课、Internet网上自学、作业、实验、考试、毕业作业答辩等。 湖南大学网络学院通过租用鑫诺1号卫星频道和互联网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传送教学信息。 北京大学开发了卫星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教师课堂授课的录像通过数字转换进入计算机系统制成课件,再定期通过教育电视台,利用“鑫诺1号”卫星把课件传到各教学中心。此外,各教学中心的学生也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网络点播课件学习。北京大学还开发了视频会议系统,教学中心与授课老师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时的双向交流。

86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温故知新:折腾之后的中国远程教育
2003年,网络教育不得不进行整顿,且至今仍在延续。尤其 清华大学退出网络学历教育的决定,使得人们对教育技术与 远程教育的关系开始进行了重新反思,比如一些教育大家对 技术决定论在影响国家远程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过大的思 考;质量教育开始注入中国远程教育的教学环节,比如人人 享有优质教育,教育质量年等口号的提出;教育的多学科理 论开始为远程教育领域所关注,比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 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也关注起了远 程教育;电大教育开始为精英大学的精英学者认同和参与, 比如北大教育学院与中央电大合办远程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课程班,为电大培养远程教育专业专门人才等。

87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认识世界: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整顿网络教育,为人们认真反思近几年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行 动提供了珍贵的时间: 杨福家在AAOU第18届年会上质问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高 等教育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是否应该否定所有的网 络学历教育?去年夏天,在京的部分本刊专家顾问也发表各自 看法,顾明远认为问题出在过于依赖技术!谢维和认为问题出 在观念,周远清认为问题出在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上。王一兵认 为大发展带来的问题太多太多,几乎没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远 程教育的问题有其自身的,也有大教育的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 影响,浮躁可能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潘懋元在接受本刊专访时 指出,网络教育的诸多问题是被好心人办坏的一次深刻教训! (2005:02)

88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技术教育:当今教育的时代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 尤其近十年。世界远程教育在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受信息 和通信技术进步的强力冲击影响可见一斑。 教学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冲击着远程教育,同样也冲击着近程 教育。我十分赞同美国学者把现代教育称之为一种基于现代信 息技术的技术教育时代,或者说是进入了一个相对于过去静态 媒体技术的动态教育的历史发展时期。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派认为,理念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随客 观世界变化而改变原有感觉或知觉的。教育世界的发展变化之 快,使得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固守原有的理念,包括经验,而必 须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世界,感觉或知觉我们的认知对象。

89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何去何从:中国远程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远程教育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模式的,典型的是以英国开 放大学为代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属于这种模式。另一种 是双重模式的,最为典型的是澳大利亚大学,尤以南昆士兰大 学为代表。 有人把中国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视为后一种模式。我不是很赞 成!中国的网络教育学院是什么?是中国特色,别无仅有! 教育部试点所谓的现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学院)的动因: 这种以在线课程视频教材为主媒体技术的网络高等教育起步于 1998年秋,直接动因就是想以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带动高等教 育大众化的中国教育市场。

90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试点背景:制高点、跨越式
先前的资料显示,我国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在九五中后 期先后进入高峰。事实证实,97年,学龄人口为7,765.12万, 而同期高等教育在校生为606.73万人,是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为7.8%;98年,学龄人口为7,637.87万,同期高等教育在校生 仅为642.99万人,是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42%。 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其教育对象开始趋向 小龄化。这些年,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入学年龄24岁以下者已占 到了总学生数的30.3%;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员首次报考年 龄在25岁以下者则达到了56.5%。 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综合国力积累,政府有能力、有条件,也有 义务开始为国民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于是,中央政 府决定并多次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写入文件,最后的文件是 将实现目标之年限从2015年提前到了2010年。 我们常常喜欢用数量来说明发展的成就。 ——其实,我们以前何曾不也是这样!文革之前我们也总是说高等学校数、大学生数发展得如何之快。在我看来,评价教育我们不能仅仅看数量。与解放前高等教育鼎盛时期的1948年比较,当时全国的大学生数是12万,解放后我们发展到了几十万、一两百万,比过去多了许多,但与1948年的国际比较,应该说我们的发展还是慢得许多。1958年之前的十年,尽管绝对数在增长,相对国际发展虽慢,但还属比较正常。到了1960-1962年,绝对数开始下降,一直到文革初期的整个60年代,不仅不能与1958年之前的十年相比,与1948年的我国高等教育就更不能相比了。到了70-80年代,尽管我们恢复了高考制度,使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比起60年代,甚至5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几十年我们却已经跟不上整个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了,所以比较1948年时的我国高等教育还是属于发展慢的。大概一直到90年代的中期(1996年之后),我们的规模才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在此之前,我们的发展也还是很慢的,包括绝对数的发展,相对数发展则更慢!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来说,发展不仅仅是数量问题,但首先碰到的是数量问题。仅仅从数量上来说,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这在是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最近几年,我们的绝对数翻了一翻多,达到了近300%。,速度快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其它一系列问题,比方说质量、管理、投入……跟不上速度的发展,但发展快毕竟也是成绩。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教育多样化方面。高等教育在我国,传统上基本指的是全日制传统普通高校,其主体是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时增加时减少,研究生教育则很有限,且也没有学位,全国最多不过几百人。这些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多样化方面的成就很大,不光有本科、高职高专,还有研究生教育,尤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比本科还快。除此,还有其他形式的高等学校,不仅有正规的、还出现了非正规的和民办的(即私立的)。多样化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多样化才能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第三,能够体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巨大成就的就是教育投入。你知道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教育投入渠道单一,全部依靠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发展还不是很快的时期,靠国家财政投入还可以勉强维持,但是,一旦高等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当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稍许快了一点,因国家不能保证财政投入而又不得不将速度减缓了下来。90年代起,我们高等教育的经费,即教育投入,比政府财政性收入增长的还快。这主要得益于教育投入的多渠道。所谓的多渠道,其实就是两大渠道:一个是财政性投资,另一个是非财政性投资。财政性投资两个渠道,一个是政府计划内投资,另一个是非计划内的投资,如政府以增设教育附加费的形式为教育投入敛财。非财政性投资的渠道就多了,过去我们出现有捐资办学的行为,现在看来捐资办学在中国很难实现,且数量也极其有限,最好的时期出现在80年代,捐资经费曾达到教育经费的4-5%。现在我们的情况是,一方面教育经费本身在增加,另一方面则捐资经费在萎缩,捐资经费已降至教育经费的1%。另外,我们的非财政性投资还新增的一个渠道就是收取学杂费。学杂费收入使得教育经费获得了较大的增长。过去,我们的学生上学缴费很少,这点经费只能维持学生自己在校学习活动的基本支出,学校从不将其作为教育经费的一块收入。现在,不仅中小学学生读书要缴费,大学生读书也要缴费。目前,公立大学学杂费收入已达到了教育经费的24%,这对大学来说是一块不小的非财政性收入。民办高校现在全国已有1000多所,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也反应了高等教育近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于公立高校,主要靠相对较高的学杂费收取以及社会投资。是投资而不是捐资,这个数额相当大,这些企业家的投资都是以亿元人民币来计的,规模大的有5亿、甚至有的7亿、8亿。现在,全国高校非财政性这块资金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已达到了36%,也就是说政府财政性投资所占比例已不到三分之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非财政性收入的增长比财政性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1997-2002年)这五年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我国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五年,我国财政经费增长87%,几乎接近一倍,而非财政经费却增长了297%,是财政经费增长的3倍。由此可见,对于高等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政府财政性经费这一块的压力还会增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毛入学率在19%,2004年会超过20%。我们的目标距离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还相差甚远,而要实行40%、50%,光靠政府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民间资金。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多渠道集资,放手让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那我们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 当然,这也让我们看到成就的背后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91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试点效果:除了规模,什么全无
2003年秋,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世界巨型大学峰会上报告: 到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15%,迈进了国际通 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生规模超过了1600万人,形成 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说,五年来(比1997年 的606.73万人)增长了近1000万。 2004年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亚洲开放大学第18届年会上 报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 已经超过了2000万,毛入学率超过了19%。 也就是说,两年 来又净增长了近400万。 我向专家求证过,数字包含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类远程教育机构的300多万在校生。约占七 分之一,即1.5%左右。 当然,数字主要还是得益于1999年之后的高等教育扩招。

92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观点:发展过猛带来问题解决顾此失彼
最近七、八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异常迅猛,但也为我们带来 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原本计划扩招两年,后来刹不住了,以至 于到处建大学城,高等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 常严峻。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来说,发展不仅仅是数量问题,但首 先碰到的是数量问题。仅仅从数量上来说,这些年来我国高等 教育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这在是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最近几 年,我们的绝对数翻了一翻多,达到了近300%。速度快的背后 也反映出了其它一系列问题,比方说质量、管理、投入等等跟 不上速度的发展,但发展快毕竟也是成绩。

93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浮躁环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教与学
浮躁是非理性的最典型的行为。 浮躁已经弥漫整个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当然也包 括远程教育。教师教书究竟为的是什么?学生学习又究竟为的 是什么?难道是为了糊口和求职?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美国 波士顿学院著名教授菲利普 · 阿特巴赫曾经说过,一流大学的 教师不应把教书当作挣钱的职业,要挣钱他们完全可以去寻找 其他职业,而应把它当作一种兴趣去投入!学生学习为的是什 么? 桑新民以为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不应 为学而学,是为习而学!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 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学生应把立足点放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 务实精神。(2005:01)

94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回归理性: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
制约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问题,或者说是瓶颈,让我说来就是基础性研究!我们的基础性研究绝不是一点点薄弱,而是太薄弱了! 约翰·丹尼尔爵士的始终是当代站在珠穆朗玛峰最高处鸟瞰世界远程教育未来走势的第一人。他在AAOU第18届年会演讲中引用印度学者倪加维卡的话指出,21世纪将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世纪,因为只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才能解决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 我在此补充一句,包括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问题! 远程教育研究需要良好的大教育环境,这个大教育环境当然也包括在座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全体师生与我们一起营造!

95 7、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反思 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教育科学而努力
中国远程教育需要媒体技术支撑,但更需要整个人文社会科学 支撑! 中国教育技术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支撑,也需要信息科学 技术包括通讯技术的不断充实! 远程教育与媒体技术是对联体婴儿,是21世纪的教育世界发展 的最强大的驱动力。为了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有好 的教师,好的技术支持和好的学习服务。只有具备了这些可能 性,中国远程教育的未来才是光明的。

96 三、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数字卫星电视网和电信网三大通信网络的远程教育,理论上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以下主要教学特征:
教学信息交互性强。 资源真正丰富。 真正不受时空限制。 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

97 三、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由于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实时交互价格昂贵,很难大面积地采用,非实时交互中,在网上活跃的也只是少数同学;大多数学生学习时间有限,面对老师指定的教学资料已经难以消化,没有精力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汲取其他的营养;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习惯牵制着学生的自主性,加上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等,绝大多数学生仍然按传统的模式安排学习。远程教育理论上的四大优势和特征在实践中尚未得到体现。

98 三、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优势和特征在实践中未能显现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征,是由远程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只有把远程教育本质和理论上的优势,转化为其实践特征和竞争优势,远程教育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一个重要的命题和假设是,这种转化过程就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99 趋势一:理论和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独立 虽然目前还只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但远程教育却是一个朝阳的教育事业,一项前景看好的教育产业。作为一种独立而且完整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能够完成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远程教育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去建设,正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理论与学科建设已体现出一门成熟学科所具有的特征:

100 趋势一:理论和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独立 1、具有自己的基础理论。远程教育界已系统地引进国际远程教育理论,同时从中国实践中汲取营养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形成了自身的基础理论,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 2、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远程教育研究特色是其大规模实践造成的,也是其兼收并蓄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系统工程理论等学科特色凝练而成的。其中统计分析大样本的特点,使得远程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大的可推广性。 3、已有课程、专业和学位。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已普遍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并把远程教育作为主要学科方向和专业来建设。

101 趋势一:理论和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独立 4、具有自己的学术出版和专业刊物。
5、具有全国性和全球性的学术组织,如ICDE、AAOU等,学术交流活跃。 6、具有丰富的中国实践和案例支持。    通过试点,实践探索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中国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学科建设日渐成熟,有望从教育技术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与之并列的独立的二级学科。

102 趋势二:办学与服务 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
国外远程教育的规划和发展,大多与社会发展、学习权力,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相联系。中国也是如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指明"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此后,教育部又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很明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而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溶入终身教育体系。

103 趋势二:办学与服务 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
试点初期,各校普遍将重点放在高等学历教育上,研究也局限于技术层面和学历教育范畴。这一现象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推动试点从高校最熟悉的高等学历教育入手。毋庸讳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而真正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使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可能的是终身教育。

104 趋势二:办学与服务 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
随着试点的进展,学历教育方面出现了多层次化(硕士、高起本、专升本、专科)倾向;而且不少学校已着手开展远程非学历教育,视角也从对社会招生转向为社会服务;同时,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视野,逐步从对远程教育的单纯研究扩展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领域的研究。    2002年7月教育部明确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教育,并说明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同时,不仅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等也都加速开展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不断扩展,深入到各类教育领域。

105 趋势二:办学与服务 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
在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下,在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支配下,我国远程教育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将从服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过渡到服从终身教育需求的轨道上来,中国远程教育必将从重在高等学历教育向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方向转化。

106 趋势三:技术规范化、实用化、智能化 远程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方面,远程教育技术必须持续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技术和平台技术的发展:必须关注宽带网络技术从千兆向万兆以太网的发展,关注Internet I 向Internet II 发展,关注 Ipv4正向Ipv6过渡,关注GGG有可能取代WWW,关注系统集成向.net 框架体系的转向,关注移动通信技术等等。

107 趋势三:技术规范化、实用化、智能化 另一方面,远程教育的需求反过来成为技术发展的驱动力。网络学院教学平台的不断升级完善就是教学需求推动技术发展的实例。再如知识在远程教学中如何呈现、管理和挖掘的问题,对远程学习如何进行智能引导和评价的问题等,都是远程教学需求推动技术发展的实例。因此,远程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就是从技术发展引领教学发展,开始向教学需求引领技术发展的方向前进。由此我们可判断,教育观念和教学法的改革,必将推动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得技术在跟踪技术前沿与教学应用需求双重动力的驱动下,在信息传输技术、资源开发应用技术和远程教学技术等各领域,全面向规范化、实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08 趋势三:技术规范化、实用化、智能化 标准化的直接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平台的互操作。试点中各高校都依托自己的优势学科开发制作了一批有特色的远程教育资源,并在远程教育中保持了本校的品牌特色。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中介机构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认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实用化主要是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意见。在提供的多种媒体中,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不同的学生,媒体组合可能不同,因此,常规媒体不会被偏废,多种媒体总体设计将日益受到重视。智能化要求重视知识媒体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重视知识媒体的目的性(知识)、过程性(传播)、和本体性(媒体)研究,把知识理论、传播理论、媒体理论与前沿技术整合到远程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中,尤其重视知识媒体的应用,组织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媒体促进自己的学习。

109 趋势四:教学模式 个性化与协作式学习 试点的核心任务是探索网络环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从试点情况看,各个院校和学习中心的条件不同,技术模式不同,学习和教学模式也不同。学生在媒体支持和网络环境下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与协作学习、集体学习(包括集中面授)等多种方式学习。由于学生的分布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采用的媒体组合不同,学习模式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师生之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处于——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远程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学习模式在多元化中有趋同,适应"分离状态"的个性化学习和"再度综合"的协作式学习正脱颖而出;同时这种趋同中又呈现出新的多元化,多元化与趋同的交叉作用与结合是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模式发展的动力。

110 趋势四:教学模式 个性化与协作式学习 个性化学习首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Self-regulate),能主动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实现远程教育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的理想。    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导向(Self-direct),自主地为自己选择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使学习彰显出个性化色彩。    协作式学习,技术不是难题,学生也有结识学习伙伴的需求,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法的改革。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克服远程学习的孤独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协商、沟通,形成共识,分享成果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111 趋势四:教学模式 个性化与协作式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探索阻力还很大。阻力主要来自习惯,来自人们对面对面集体教学的依赖。因此局部地区出现向传统式教学回归是不足为奇的。学生尚未体会网络学习的优越性,没有好好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致使远程教育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和协作式学习,结合了东西方学习文化的优势,有利于解决远程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远程学习模式的变革。因此,试点更应该在教与学模式多元化和趋同的背景下,着重个性化与协作式学习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112 趋势五: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多元化和多功能化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关键之一。    远程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不能经常与老师当面接触的情况下,如何得到周到的服务和及时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依赖于网络学院和学习中心提供的人际间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一方面要依赖于学校通过网络等技术提供的服务。试点以来,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电大系统框架,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学习中心这个层面介入了远程教育;其系统结构也由原来电大系统的5级减少到网院和学习中心两个层级。系统层级的缩短,利于信息畅通,减少信息损失。一所网院在各地的学习中心,可能分属不同的教育形式,而同一学习中心可以同时为多所网院提供服务。加上企业、公司的介入,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已经出现了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倾向。

113 趋势五: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多元化和多功能化
从理论上讲,多元化带来竞争,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但是,过度的竞争会严重地影响服务质量,个别院校的学习中心甚至出现了失控现象。因此规范管理和服务的问题就成为了重要问题。多元化中的趋同,以及规范服务需求都要求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怎样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是完全依托电大系统,还是有条件的都可以建设?依托电大系统,是由中央集中控制还是建设一些地域性平台?一般而言,地域性的学习服务体系容易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容易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基层组织-社区学习中心接轨。这样,公共服务体系也可能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如果出现这一局面,那么学习中心和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竞争的就是服务的意识、质量和特色,比较的就是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人文关怀。受益的是学生。

114 趋势五: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多元化和多功能化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科技含量的提升,将促使智能化的技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浮出水面。无论系统多么复杂,对学生来说,他只要在当地的终端接触这个网络,就能享受这个网络提供的服务。因此,趋同的公共服务体系一定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多元化的问题和趋向。

115 趋势五: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多元化和多功能化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人文关怀,提供人文氛围。远程教育的全过程都伴随着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除提供学习方面的问题解答外,还为学生提供有关心理方面,如知、情、意等问题和困扰的咨询,以尽可能地弥补远程学习者缺乏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校园人文环境熏陶等方面的不足。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中国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将在规范服务和特色服务的压力下,向多元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116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教育部制定了"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将管理列入了"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审慎地决定试点从重点大学做起。政府对试点的管理主要采取了双重"准入"、年报年检、质量认证和评估等制度。所谓"准入",教育部对重点高校试点实行了"准入"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远程学习中心也实行了"准入"制度。2002年7月教育部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要求。

117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目前,试点高校的管理有从高校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管理向横各联合,行业自律方向转变,从阶段式的对重点环节的管理向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实践呼吁实施横向联合认证制度,从行业角度来规范各远程教育机构的服务行为,建立一种有序的横向联合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纵向上正在形成一个注重教学反馈,抓教学全过程管理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118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上述管理及其改革和发展,都是以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型的管理,随着试点的深入,在远程教育基本规律的支配下,尤其是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下,这种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必然要向质量效益型的管理转移。可以认为,质量控制型的管理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而质量效益型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119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远程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其质量与普通面授教育可比,而在效益上必须有明显的优势”。关于质量的可比性,一些研究认为,远程教育对象与普通面授高等教育对象的基础差异太大,即使是在教育过程完成后,比较两者的相对提高幅度也是不公平的,但是达到同层次教育的基本合格标准应该是无疑的。这一点远程教育已经做到了,关于效益,多项研究表明,远程教育在前两代具有固定成本大,而可变成本或边际成本小的经济学特点。到了风络时代,这一规律是否仍然存在需深入研究。

120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有专家认为,可变成本有可能不随学生人数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对学生个人分摊的费用来说。但就远程教育机构(网院)而言,生均成本仍然具有随学生人数的增长而下降的性质。也就是说,网络时代的远程教育仍然有“规模效益”,同样可以推理有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

121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所谓适度规模,是指在一定教学条件下,可以保证教育质量的注册学生的最大规模。在这个点上,质量和效益双赢;规模偏小,质量是有保证,但效益会受损失;规模过大,质量无从保证,效益就是负效益。当然,适度规模是一个随教学条件变化的动态的概念。

122 趋势六:管理 质量效益型 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逼近适度规模办学。值得庆幸的是,远程教育重视效益的同时,并未偏废质量。多项研究表明,远程学习的学习效果与传统面授方式并无显著的差异。英国开放大学在全英大学排行中,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科研水平一直位居前列,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校前校长、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总干事约翰.丹尼尔在1998年上海国际远程教育研讨会上的报告中表明,远程教育把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人培养成为合格的大学层次的专门人才,这本身就是质量上有把握的证明,更何况远程教育是以低于普通高校的成本完成这一培养过程的。

123 趋势七:决策 法制化、科学化 从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远程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稳定性,政策和法规制定的科学化与法制化是决定远程教育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决策已经从少数政治家个人决策,或集团首脑个人决策向领导集体与专家系统决策转移。“智囊团”和“参谋班子”应运而生。作为具有晚现代性迁移重构机制的远程教育更应重视专家系统的作用。

124 趋势七:决策 法制化、科学化 决策系统的另一变化是讲究科学依据,制订政策的先决条件是充分的调研(大样本的调研),有意识地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结论为决策基础。在决策前还需要有试行或试点的过程。在取得试点经验后,再形成正式的政策和法规。一旦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确定,无论领导层是否发生变动,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在执行中取得充分依据后可以进行局部的修订和调整。决策的科学化与法制化是相辅相成的。

125 趋势七:决策 法制化、科学化 教育部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决策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专家组的作用,并立项抓了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以2000年10号文件等为代表的有影响的政策,使决策逐步走向科学化的轨道。但是在专家系统的运作机制和结构组成上,在课题的支持力度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在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性上仍有许多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对整个试点工作的部署,合理地分配试点任务,以及在发展远程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联系上,应做全面的、高屋建瓴的规划,重点扶持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使远程教育决策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法制化方面起表率和示范作用。

126 趋势八:合作 多方位、集团化 试点初期,教育部对试点院校的试点工作并无明确分工;67所进行试点的院校各具特色;资源建设和共享有一定难度;各校校内外网络教学和资源建设的结合也不够紧密。

127 趋势八:合作 多方位、集团化 随着试点的深入,试点院校共同认识到,许多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是依靠高校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需要国家统筹规划、研究,提出科学决策;试点共同任务的驱动要求试点院校协作攻关;国内其他教育形式和境外远程教育的竞争,要求各校优势互补,联合办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要从校内外网络教学的统筹做起;集中优势力量,最重要的是整合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这三支队伍的力量。上述共识推动远程教育出现了多边合作的趋势和集团化的倾向。

128 趋势八:合作 多方位、集团化 高等学校发展远程教育所必需的技术、资金和灵活的机制都是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亚洲开发银行2000年的一份报告就呼吁高等学校要与企业联合共同发展远程教育。我国远程教育界从试点伊始就已经出现了校企之间联合与共建的萌芽。相当多的院校与公司已经开始合作,有的还实现了公司化或公司化运作。这种合作或企业化最终会成为远程教育大的发展趋势。

129 趋势八:合作 多方位、集团化 在这一大趋势下,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 67所试点高校成立了协作组;农林、师范等行业院校之间或成立联盟或筹建协作组;上海六校联合招生;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以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为纽带,开展远程教育技术的协作攻关和技术应用试点联合办学,强强合作,为远程教育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高水平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学服务管理标准化等都起到了开创和示范的作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整合教育信息化(教育电视台)、教育技术(电教馆)和网络教育(电大和网院)三支队伍,实行公司化、产业化运作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多边合作动向。

130 趋势八:合作 多方位、集团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共同任务驱动和竞争压力下,我国远程教育多边合作与集团化的趋势将日渐明显。

131 趋势九:运作市场化、产业化 在国内关于教育是不是产业的争论尚未有定论之前,国际上已经有远程教育产业化的论述。O.Petes将远程教育与工业化生产过程类比,提出远程教育工业化教学的基础理论。随后,他和其他一些专家,又论述了在后工业化社会远程教育的服务属性和产业属性,即第三产业属性,论述了远程教育的商品化、市场化、竞争性与全球化的特征和必然发展趋势。现在国内关于教育产业已形成共识,但能否产业化还有争论。在诸多教育形式中,远程教育有望脱颖而出率先实现产业化。

132 趋势九:运作市场化、产业化 远程教育产业化,将使远程教育院校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公平竞争,讲求质量,讲求信誉,讲求规模效益。竞争和创新将给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活力。    试点已将远程教育推向了市场,远程教育已经在为自己的商品作广告。而买主(学生)不仅希望了解他们学习的性质,而且要知道他们要花多少时间,交多少作业,付多少学费,以及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将获得含金量多大的文凭。试点以来,有些院校在引入资金、技术和运行机制,在公司化和公司化运作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即使没有与公司合作的网络学院也已经置身于远程教育市场。因此从高等学历教育入手开展试点,的确是一种资金、技术和经验(包括运作机制)的原始积累。远程教育产业也可能与其他IT产业一样,有时会出现泡沫现象,那也无伤大雅。产业化的车轮将伴随这一朝阳事业的发展滚滚向前。

133 趋势十:战略 全国化、本土化、全球化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三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教育部强调通过试点,推动优秀教育资源向西部输送,促进西部教育质量提高,并指出支持西部教育是所有试点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为远程教育的全国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34 趋势十:战略 全国化、本土化、全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全球化。而西方正在利用其经济、科技和语言的优势,通过远程教育的快速传播,加速西方文化的东扩,这就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这一冲突,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我国做出了有限开放教育市场的承诺。 “有限开放”很可能就是以网络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市场。在远程教育国际化这一背景下,更引人注目的是本土化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实现远程教育国际化,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境外远程教育的本土化,在保持我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底蕴的同时,根据国情和民族特点,借鉴别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吸收和应用国外优秀文化。只有本土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而不是全盘西化;也只有本土化,世界才能丰富多彩。

135 趋势十:战略 全国化、本土化、全球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把这些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具优势。中国的远程教育完全可以以华语教学作为开拓国际远程教育市场的重炮。    远程教育的全国化、本土化和全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更深层次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推动下全球一体化的产物,三者紧密关联,互相促进,在保持我国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推动远程教育走向世界。

136 对策和建议 远程教育具有事业、产业和专业等多重属性。在三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专业和学科建设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为此,建议教育部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相结合,重点扶持华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两个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通过“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中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这一凝炼学科方向的建设,取得标志性的成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好华师等网络学院示范工程。

137 对策和建议 遵从远程教育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转化的趋势,重视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在经验、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始积累,包括试点初期示范班的经验积累,重点研究终身教育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联系,研究试点结束后发展中国远程教育的战略部署,为真正实现国家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初衷,铺垫理论和实践基础。 支持试点院校开展基于网络的教与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既要遵循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学与教模式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又强调发挥各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模式创新,特别注重和推动个性化学习和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

138 对策和建议 有意识地研究教学需求,以此带动技术发展。同时,跟踪基础技术和知识媒体的前沿发展,重点抓好前沿技术和知识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重视常规媒体的交互设计,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的选择余地,并研究执行远程教育标准,实现平台互操作和资源共享的实际问题。 研究学习中心的现状,以提供完善周到的学习服务为目标,规范学习中心的行为;树立学习服务意识,把创建样板和智能学习中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与扶持特色学习中心相结合,建设规范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适应不同地域和条件的多功能、多元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139 对策和建议 开展远程教育质量监控系统模型的研究,研究网络教育认证、评估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问题;组织专家研究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规律,讨论“适度规模”办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实现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双赢”提供依据。

140 对策和建议 建立一支中国远程教育真正的专家队伍,以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为主,兼收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教育部要加强试点的总体部署,明确各试点单位的任务和责任,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法规问题,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决策的科学化。根据试点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延长试点周期,并有效组织重大课题的攻关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141 对策和建议 支持试点院校的联合办学和协作攻关,研究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各种问题。建议教育部牵头组织同行业的网络学院联合共创若干国家级的虚拟大学,使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和效应得到重大提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并在这方面为普通高等教育做出示范。 着力研究远程教育产业性质和市场规律,扶植远程教育产业,探讨中国远程教育产业化的途径。 研究通过远程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的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加入WTO后远程教育的新格局。重视开放中国远程教育市场后的本土化对策研究,研究抓住机遇,通过华文教育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远程教育走向世界的问题。

142 对策和建议 我们深信,假以时日,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会巩固其生存和发展 “在质量上可比、在效益上有明显的优势” 的基础,发挥其在教育观念、教学法、教育技术和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优势,更要将现代远程教育交互性强、资源丰富、时空灵活和理念创新等理论上的特点,转变成教育实践和教育竞争的优势。实现远程教育事业、产业和专业的协调发展,开拓中国远程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国际远程教育的繁荣做出中国远程教育工作者新的贡献。

143 对策和建议 诚然,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对这一新生事物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和持续研究。此外在我们掌握的现象和事实中,难免有一些未必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假象和烟雾,有一些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并无推广意义的突发事件,这些都会干扰我们对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和大教育的发展变化,都会左右远程教育的发展,都会使远程教育这样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发展产生波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远程教育注定要走一条风雨兼程、曲折多舛的发展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144 五、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由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和遍布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卫星接收站组成,接收站通过地面计算机网上传信息,由传输平台通过卫星向接收站高速下传信息,构建成非实时、非平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145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 来自全国 CERnet & PSTN 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 fibre 信息服务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师资培训 上行站 无线广播 有线 电视网 校园网 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 来自全国 (卫星/网络) 边远地区 CERnet & PSTN

146 远程教育平台主要参数及业务 主要参数 卫星转发器功率 97W 带宽 54MHz FEC 3/4 码率 45Mbps
符号率 Ms 主要业务 电视广播、语音广播、VBI-IP广播 IP广播、因特网接入服务

147 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

148 多媒体接收系统

149 异地传送系统

150 宽带应用服务系统

151 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多媒体传输系统播出节目 一、电视节目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TV-1 CEBsat引导
l      一、电视节目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TV CEBsat引导 CEBsat-TV CETV-1 CEBsat-TV CETV-2 CEBsat-TV CCTV-SD CEBsat-TV CCTV-1 CEBsat-TV CCTV-9 二、IP广播节目 信息类: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I CEBsat播出信息 CEBsat-I 教育部信息 CEBsat-I 扶贫教育信息 CEBsat-I 星空放送 CEBsat-I 绿网工程 CEBsat-I 青少年教育 CEBsat-I 数字图书 CEBsat-I 测试频道

152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C-1 北京大学 CEBsat-C-2 北京大学(医学部) CEBsat-C-3 北京邮电大学
课件类: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C 北京大学 CEBsat-C 北京大学(医学部) CEBsat-C 北京邮电大学 CEBsat-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CEBsat-C 东南大学 CEBsat-C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CEBsat-C 自学考试 CEBsat-C 测试频道 节目类: CEBsat-P 外语、科普 CEBsat-P 中国农业大学 CEBsat-P 小学教育 CEBsat-P 测试频道

153 CEBsat-A-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套) CEBsat-A-3 测试频道 四、用户服务: 频道 节目内容
三、语音广播节目: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A 卫星英语课程 CEBsat-A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套) CEBsat-A 测试频道 四、用户服务: 频道 节目内容 CEBsat-S 教育双向

154 卫星数据接收卡

155 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受电脑

156 8、VBI VBI:原指电视广播中的场消隐期,现在特指利用场逆程叠加传递图文数据信息的一种数据广播
如果逆程16行全部占用,最高的原始码速率达288kbps。数据播出类型包括普通图文页和专业文件数据两种。 我国图文播出数据格式标准为GB/T (CCST)。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80Kbps。

157 夜间电视停播后,利用全场传送VBI-IP
数据信号 200Kbps 模拟信号 (2)全场数据广播 夜间电视停播后,利用全场传送VBI-IP 速率可达4Mbps

158 谢 谢 大 家


Download ppt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E-mail:caigq@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