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应对全国历史卷考查要求的 三大教学策略
2
福建卷与全国卷的比较 范围:福建的命题依据本省研制的“考试说明”,其考查范围已在全国“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有所“减负”,考生须复习的考点较少。
难度:全国卷试题呈现方式更加重视“问题情境”与设问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解答难度高。 学科素养要求:全国卷更加重视对应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较高。 选考试题:全国卷更多采用不“依纲靠本”的策略,要求中学历史教学重视对选修模块内容的历史思维培养,关注选修模块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考查。
3
三大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科思维与方法 二、突破解读信息的瓶颈 三、构建宏观知识结构
4
一、重视学科思维与方法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
5
(1)学科思维 把历史理解为由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所构成的历史过程,以具体历史形象为观察和思考对象,运用直观形象、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加工过程中而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是历史形象思维。 历史抽象思维是历史思维的核心,表现为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所构成的历史过程上升为“概念”认识,以揭示历史的普遍性和因果关系,从而发现历史的本质,对历史进行解释。
6
(2)学科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根本方法和基本出发点。 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史学范式上还表现为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现代化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等 。实际上这些范式本质上都是以某种史学研究的理论模型或方法在“阐释、描述”和“概括”历史而已。
7
在试题中对历史思维与方法的考查,常常表现为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试题的正确解答过程,这是全国卷的基本特征。
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8
解析 内阁成员原本只是皇帝的顾问,但明中后期内阁首辅却能位不高而权极重,其权利来自君主的授以。 本题的思维考查表现为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形成对明朝内阁的形象认识,继而通过对内阁权位变化与君主权力授以的因果关系分析与归纳,进一步产生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是B。
9
例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8题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0
解析: 晚清的奕䜣、丁日昌等因为主张和筹办洋务,得了“鬼子六”、“丁鬼奴”等贬义称号,即便是郭嵩焘担任驻英公使也遭遇冷嘲热讽。 试题通过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历史要素,形象地营造了“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冲突”的历史问题情境。解答本题,须在把握以上试题信息所形成的历史直观形象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加工才能判断其正确选项为A。
11
例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2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唐朝儒佛道三教的地位变迁与政治统治需要之间具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认识。题干中并没有“儒学”的相关信息表述,但选项的设置却反映了命题者对三教地位起伏变迁的考查。 解答本题所需的逻辑推理是:大前提是唐朝三教并存(属已学知识,不需呈现在题干的问题情境中),小前提是道教与佛教地位随君主更替而更迭起伏(内容已在题干中清晰陈述),结论是只有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13
例4: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第41题 卷Ⅰ第41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4
论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一等 (12-9分) 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二等 (8-5分) 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15
卷Ⅱ第41题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卷Ⅱ第41题 —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春节 3 劳动节 国庆节 2 星期日 星期六 ——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年 份 法 定 假 日 天 数 节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6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7
教学策略A 重视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适时利用经典案例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
教师的示范引导很重要,引导考生朝着正确思维方法的方向去解决相关历史问题。 通过合理的相关逻辑推理的训练、讲评和反思总结,才能使考生逐步培养出善于应用历史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8
二、突破解读信息的瓶颈 “获取和解读信息”由三方面组成: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 相较福建卷,全国卷题干中的问题情境信息更注重史实的客观呈现,更关注信息点之间的因果或递进关联,对考生获取信息的思维力度考查要求也更高,(这是全国卷的又一特征)这些要求成为多数考生解答全国卷试题的能力瓶颈所在。
19
例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4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20
解析: 1930年代美国(时空要素)、幻想型影片广受欢迎(情景事件1)、当红童星在影片中以孤儿形象感化富人(情景事件2)。 厘清信息点之间的关联状态:特定历史时空背景下(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动作发出者(观众)——动作状态(喜爱幻想型影片)——状态延伸描述(影星扮演感化富人的孤儿) 在明确设问要求的前提下,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作一一对应判断和选择,才能得出正确选项是C。
21
例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8题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2
解析 首先应获取题干中信息点:1852年的在华英国商人(时空、人物)、从前用中国土布包装生丝到现在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生丝(事件发生的历史状态)。其中“‘无用的’英国棉布”替换“中国土布”成为包装布是最重要的、具有递进关联的信息点。 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即“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仍具有强大的抵制力”)对获取的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结论是:英国棉布由于滞销而不得不沦为出口生丝的包装布。
23
例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8题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24
材料二中的信息点有:①包公的故事在宋、元、清诸朝通过艺术化塑造,逐渐广为传播、②包拯被定格在“包青天”的人物形象上。
解析: 材料一中的信息点有:①皇帝鼓励议政、②士大夫积极议政、③包拯的人物形象(弹劾、刚正、俭朴)。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性表现为:①是②的前提条件,①②又是③的时代背景,①②③共同构成对“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解释。 材料二中的信息点有:①包公的故事在宋、元、清诸朝通过艺术化塑造,逐渐广为传播、②包拯被定格在“包青天”的人物形象上。 两段材料的所有信息点构成了因果关系,是时代环境、个人品质、后世的艺术加工等因素塑造了“包青天”历史形象。但是,仅凭材料信息还无法全面解释第二问中“‘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这就需要考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包青天”这一人物形象有关的历史认识)如“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等,属于考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得试题信息提示的情形下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范畴。
25
教学策略B 鼓励考生拓展阅读以扩大知识面很重要。
考生阅读经历不够丰富,对图片和文字的信息汲取经验较少,致其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得当,所以教师的指导和演示是十分必要的。 考生在平时练习中普遍忽视对非选择题的训练,错过相关能力提高的机会,教师的引导是必须的。 练习和试题答案的校对或讲评环节上,考生往往只满足于“知道”而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总结,教师有必要更加关注讲评课的课堂效率,以“变试题”加固训练效果,归纳总结“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6
三、构建宏观知识结构 所谓的历史“知识结构”,是指熟悉基本历史知识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有利于解决历史问题的、合理而优化的知识体系。
在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体系中,宏观知识结构主要由基本的历史线索、基本的历史规律、历史阶段特征(时代特征)、新史学范式下的历史体系等等构成。 对基本历史线索、历史规律和历史特征的考查,向来为全国卷所关注。
27
例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4题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8
解析: “天”作为最高神的社会意识早在先秦就存在,秦汉以后皇帝祭天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之子的神圣地位,那么臣民祭祖与皇帝祭天就一样都属于人伦秩序的范畴了,于是皇权专制的合理性便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该题从宏观角度呈现了一条历史线索与历史规律:君主从借助神权到秦汉后又进一步借助人伦秩序,以达到君权专制的统治巩固目的。同时,“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也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重要历史特征之一。
29
例9: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5题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 该题借用与考生现实生活体验相关的某种假设作为问题设置的切入点,以“美苏两国”为考察视角,考查考生宏观把握“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的历史线索和特征的学习能力。
30
例10: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0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31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32
教学策略C 首先需要充分认识现行教科书“模块加专题”的特点,依据每一个专题就是一个历史主题的特征,理清相关主题内容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从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其次,依据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处理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以构建不同历史时段的通史内容体系。 再次,将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通过归类整理的方式,归纳和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认识,为考生认识试题中出现的新情境下的历史内容和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构建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的历史知识体系(含现代化史、全球史)。
33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