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2012-06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2
第一部分 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3
一、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界定 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通过雇佣劳动创造利润。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今天我们在讲到capitalism即资本主义的时候,便是马克思所指的那种经济社会制度。
4
“资本”一词的由来 “capital”(资本)一词来源于对动物的买卖和占有,在语源学上,它最早来自原始印欧语“kaput”,意思是“只”。
“只”是远古欧洲测量财富的一种方式,即以一个人拥有的牛/羊的数量多少来判断他的富有程度。一个人拥有的牛/羊的“只”数越多,这个人也就越富有。实际上,牛的英文cattle和财产、古代的奴隶的英文chattel,都是从kaput衍生而来的。 19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把拥有资本的人称为capitalist,即“资本家”。
5
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 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导致了劳工市场的产生,大多数人为了生活而必须出卖他们的劳动力,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并从市场上购买生活必需品。 大量的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并转化为资本,拥有资本的人被称为资本家,他们把资本投资到生产领域,为市场生产商品,通过剥削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以及商品市场的发展,标志着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6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拓展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唯物史观,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拓展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重要阶段。
7
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 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指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8
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88页。
9
2.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拓展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通过学习,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三维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世界近代史导言
10
三、知识的更新与拓展 1.对世界近代史主要发展线索的说明
第一条线索: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第二条线索: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形成了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产生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人类交往活动遍及全球,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11
(1)以16世纪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对世界近代史起讫问题的说明
导致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和重大事件几乎都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密切相关。特别是新航路的开辟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起到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没有新航路的开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由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6世纪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12
马克思:“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 ——《马恩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84页
恩格斯:“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 ——《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页 宗教改革:16世纪至17世纪 文艺复兴: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 五百年代:即指16世纪
13
(2)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和世界现代史的上限 到19世纪末,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逐渐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它们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斗并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则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世界现代史的发展时期。 ※对历史断代的分期是相对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断代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
14
第二部分 核心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15
一、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社会经济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从西欧封建社会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
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为代表,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因此也是教学的难点。
16
说明:在手工工场里,生产者按照不同工序分工,每人只从事一个工序的劳动,集体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而不是一个人完成所有工序。这就提高了劳动效率。
1.深入浅出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教学策略 (1)手工工场:通过材料阅读来使学生理解手工工场 材料1:工人在制作扣针的手工工场劳动。 “在制作扣针的手工工场里,有的工人抽铁丝,有的把铁丝弄直,有的截断铁丝;有的锉针头,有的磨另一尖端,还有装置针头,磨光扣针以及包装等18项不同的分工。每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多个。如果让每个工人独立制造,不分工、不协作,每天最多生产20个,甚至连一个也做不成。” 说明:在手工工场里,生产者按照不同工序分工,每人只从事一个工序的劳动,集体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而不是一个人完成所有工序。这就提高了劳动效率。
17
说明:在手工工场中,工人和雇主的关系是以金钱为纽带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材料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手工工场的论述: “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工人和雇主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行会中,帮工和师傅之间的宗法关系继续存在,而在工场手工业中,这种关系由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金钱关系代替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说明:在手工工场中,工人和雇主的关系是以金钱为纽带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18
手工工场有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分散的手工工场是工场手工业中较低级的形式。包买商和农户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包买商就是资本主义企业家。但农户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在自己家中生产。20世纪60内的末,分散的手工工场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原工业化” protoindustrialization。 集中的手工工场是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同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不仅提供原材料,还提供生产工具。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集中的手工工场十分典型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9
(2)租地农场 14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最早的租地农场。原来的庄园的管事或大一些的自耕农,从土地所有者——领主那里租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雇佣农业工人来耕种这些土地,根据契约和土地所有者分配全部产品。租地农民逐渐成为租地农场主,他们经营的农场则成为租地农场。也有一些城市的资本家到农村去租地办农场或牧场。 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马恩全集》第25卷,第901页
20
2.特别注意讲清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为代表的新经济体与封建经济的本质不同。 (1)拥有大批雇佣劳动者,他们脱离了对土地的依附,成为自由劳动者,并引起国内市场的扩大; (2)他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供应市场,因此他们从事的是商品生产; (3)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资本。 这三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要素。
21
3.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评价 一方面: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是更为先进的制度,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资本主义建立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作用,意味着一场“人”的解放。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有其历史局限性:他们从工人身上榨取利润,积累资本,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特别是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资产阶级过于强调自由主义和个人价值,忽视广大无产者的权利和社会的公正平等。
22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证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同时提倡真正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3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的建立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矛盾的双方】
欧洲: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集中的手工工场,而此时各国存在的专制王权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特别是18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资产阶级更需要废除专制王权,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体制。 北美: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没有独立的地位,无法自主地发展。于是这13个殖民地通过与宗主国的战争,获得了独立,排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障碍,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4
2.英、美、法三大革命中的教学难点分析 (1)英国革命:为什么会形成议会和国王的对抗? ①要求变革的新兴力量: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经营的手工工场主、租地农场主和进行资本主义经营的贵族(“新贵族”) ②对王权的限制: A.如1215年《大宪章》中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从而初步确立了“王在法下”“王权有限”的基本原则; B.英国的议会传统:英国的议会在13世纪末已基本形成上、下院制度,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掌握在议会手中;革命前的议会中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占有许多席位,希望抵制国王随意征税并扩大议会的权力,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等,使学生能够理解英国革命为什么是以议会和国王对抗的内战形式而展开的。
25
关于《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的区别和联系,这三个文件是不同时空的三个法律文件。
时间 《大宪章》1215年 (封建时期) 《权利请愿书》1628年(资产阶级革命前) 《权利法案》1689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制定者 封建大贵族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多数的议会 内容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并赋予25个大贵族有权在国王不执行大宪章时行使武力让国王改正错误 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以议会制定的法律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议会权力至上 目的和性质 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主要保障封建贵族的利益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逐渐成为英国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是一种制度创新,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地位 英国宪法的渊源之一 继承《大宪章》精神,英国宪法的渊源之一 继承《大宪章》和《权力请愿书》精神,具有英国宪法性质,是后来英国宪法的重要部分
26
“光荣革命”的概念 Glorious Revolution “光荣革命”指1688年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新国王,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新国王夫妇接受,英国革命结束这一历史事件。由于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而是以代表民意的议会和代表君主的国王双方妥协的和平政变方式进行,从此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获得了国家权力,并在英国创建了新的国家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因此西方学者称之为“光荣革命”。 以往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时,都要指出它的不彻底性,今天已不做这种评价。原因:不流血;根据英国国情,以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革命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可以看出,革命和改革都推动历史发展。
27
(2)美国独立战争:“无代表不得征税”的实质 独立战争的起因是殖民地人民反对并抗议英国增加对殖民地的征税,认为这违反了英国宪政惯例中的“无代表不得征税”的原则。 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意为“无代表不得征税”,而不是“无代表不纳税”。因为当时英美关注的核心问题并非应不应当纳税的问题,而是谁有权征税的问题。 英国认为征税权乃是议会主权的一部分,是英国对殖民地管辖权的象征;而北美殖民地则坚持认为只有他们自己选出的本地议会才有权征税,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因此英国议会无权向殖民地征税。对北美殖民地来说,征税权实质上是一个自治权的问题。
28
(3)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如此剧烈? 法国革命前社会基本情况——旧制度的危机。 ①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专制王权+等级制 ②贵族与王权矛盾激化:一系列王朝争霸战争造成财政危机;国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向贵族征税(法国贵族不纳税,与英国不同)引发宪政危机;贵族要求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又直接引发了革命。所以“贵族革命”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启蒙运动的影响和革命步步升级。“自由、平等、法治”,大革命全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
29
(4)概括比较评价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 手段 纲领文献 结果 英国 内战和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革命 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帝国反复, 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0
过去教学常见的说法:“英国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革命要比英国的光荣革命更加彻底!完全废除了君主制度!” 需要说明,我们现在所做的比较,已经与过去比较这三大革命的彻底性或不彻底性完全不同。现在要通过比较指出,无论是通过革命还是改革,都创建了新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体制,实现了国家体制和社会形态的转型。要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革命和改革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5)革命与改革都推动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拓展,是通过革命或改革实现的。俄、日等国家改革的成功说明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 思考和归纳:由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和各自的特殊条件,既有革命的道路,又有改革的道路。改革与革命不同,往往自上而下进行,过程相对平稳,很少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往往是渐进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等。 这样的思考和归纳,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视野,避免片面、偏激的思维方法。
32
谢谢各位!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