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05年度業務簡報 報告人:學校體育組,葉丁鵬組長 中華民國105年1月3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05年度業務簡報 報告人:學校體育組,葉丁鵬組長 中華民國105年1月30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5年度業務簡報 報告人:學校體育組,葉丁鵬組長 中華民國105年1月30日

2 簡報大綱 104年度業務簡報裁示事項辦理情形 104年度績效目標之評估項目 104年度執行績效及業務檢討 105年度工作項目
105年度績效目標 2 104年度績效目標之評估項目 3 104年度執行績效及業務檢討 4 105年度經費編列情形 5 105年度創新業務及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6 7 105年度工作項目 8 現階段遭遇問題 104年度業務簡報裁示事項辦理情形

3 104年度業務簡報裁示事項辦理情形 項次 案由 辦理情形 1
針對各級學校現況研訂分級制度,逐年編列預算整建老舊及有安全疑慮之運動場地,充實必要之設施設備。 學校運動設施使用現況分級作業已完成,本案已於 奉准解列。 2 校舍空間閒置問題、大學體育課列為必修但不納入正式課程之可能性、校外體育課程認證機制。 1.完成補助46校活化閒置教室。 2.鑒於107年將公布大學評鑑項目 指標,本組將於105年建議高等 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將「大學體 育課列為必修」增列於評鑑項目。 3.校外體育課程認證機制已有規範。 4.已於 奉准解列。 3 調查各運動種類專任教練之配置現況,進行總量管制,設定策略達成理想目標。 本統計資料已請國立中正大學交叉比對完成,本案已於 奉准解列。

4 104年度業務簡報裁示事項辦理情形(續) 項次 案由 辦理情形 4 教師認證機制應專項且多元化
已納入104年「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計畫」辦理,於 奉准解列。 5 應加強培育身心障礙運動員,輔導運動員參加特殊體育國際及國內重大賽事。 本案已納入例行性計畫辦理,增列舉辦全國特殊學校運動會,並於 奉准解列。 6 主政推動學生水域運動 已納入104年度提升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暨水域運動評鑑與輔導委辦案辦理,業於 奉准解列。 7 SH150方案、普及化運動方案、大跑步計畫等,應思考如何精緻化,並於相關大型會議宣導。 1.辦理SH150宣傳記者會。 2.105學年度普及化運動取消辦理小學 全國賽。 3.建置「跑步大撲滿」紀錄平台,推 動「跑入夢想遊樂園」、「一起參 加奧運吧!」校園推廣活動。 4. 已於 奉准解列。

5 104年度績效目標之評估項目 人才培育 體育教學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04年度執行績效之重要評估指標:計4類,11項。
體育署 104年度績效目標之評估項目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高中以下學校應屆畢業學生 游泳檢測合格率。 (2)每10萬名學生溺水死亡人數比例 (3)學生體適能檢測通過中等比率。 (1)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 150分鐘校數。 (2)辦理全中運、全大運及學生聯賽。 (3)辦理普及化運動。 (1)專任運動教練、巡迴專任教練。 (2)巡迴運動傷害防護員。 (3)體育班及運優生績效評估機制。 (1)新建、修整建學校運動場地及 充實體育器材設備。 (2)活化閒置教室,設置樂活運動 站及更衣淋浴間。 104年度執行績效之重要評估指標:計4類,11項。

6 104年度執行績效:體育教學 游泳合格率 溺水死亡率 體適能檢測
體育署 104年度執行績效:體育教學 游泳合格率 高中以下學校應屆畢業生游泳檢測合格率58.76%,較103年提升3.95%。 溺水死亡率 每10萬名學生溺水死亡人數比例0.53,較103年降低0.26。 104年溺水死亡學生人數22人,較103年減少11人。 體適能檢測 體適能4項檢測通過中等比率為57.44%,較102學年度提升2.66%。 體育教學:已達預期效益。

7 104年度執行績效:活動競賽 SH150 學生競賽 普及化運動 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校數為1,326校,比率32.33%。
體育署 104年度執行績效:活動競賽 SH150 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校數為1,326校,比率32.33%。 學生競賽 計78,280名學生參加全中運、全大運及學生運動聯賽(包括籃、排、足、棒、女壘)。 普及化運動 辦理健身操、樂樂棒球、樂樂足球及大隊接力等4項運動種類,計150萬名學生參加。 活動競賽:已達預期效益。

8 104年度執行績效:人才培育 運動教練 運傷防護員 進退場機制 人才培育:大致達預期效益。
體育署 104年度執行績效:人才培育 運動教練 專任運動教練:全國依法已聘任614名,地方政府學校設有體育班尚須進用299名。 巡迴專任運動教練:已聘任1名。 運傷防護員 補助44校聘任45名防護員,辦理運動傷害防護計畫。 完成設立大專院校6校區域輔導中心(國體、臺體、成大、臺大、慈濟、高醫)。 完成區域輔導中心建立區域醫療防護體系。 進退場機制 體育班:實地抽訪縣市所屬體育班學校共36校及本部主管體育班學校共9校,計抽訪45校。 招收運優生學校:計訪視18校。 人才培育:大致達預期效益。

9 104年度執行績效:場館設施 修繕場地 活化空間 計補助453校新建、修整建運動場地及購置體育器材設備。
體育署 104年度執行績效:場館設施 修繕場地 活化空間 計補助453校新建、修整建運動場地及購置體育器材設備。 計補助38校設置樂活運動站,8校設置更衣淋浴間。 1.操場及風雨球場等:319校 2.棒球場:59校 3.籃球場:19校 4.排球場:19校 5.足球場:21校 6.游泳池:16校 場館設施:已達預期效益。

10 104年度業務檢討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達預期效益 大致達預期效益 達預期效益 1.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
體育署 104年度業務檢討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高中以下應屆畢業生游泳檢測合 格率提升3.95%。 2.學生溺水死亡人數減少11人,每 10萬名學生溺水死亡人數比例, 較103年降低0.26。 3.學生體適能4項檢測通過中等 比率提升2.66%。 1.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 150分鐘校數為1,326校,比 率達32.33%。 2. 完成2項綜合性運動會、5項 運動聯賽,及4項普及化運動。 1.專任運動教練:全國已聘任614 名,地方政府學校設有體育班 尚須進用299名(業請地方政府 擬定改善計畫,預計109年聘足) 2.巡迴運動教練:已聘任1名(配 合2016奧運保留名額)。 3.運傷防護員:已聘任45名。 1.補助453校健全運動場地及 設施設備。 2.補助46校活化閒置教室。 達預期效益 大致達預期效益 達預期效益 配合103學年度設施損壞調查結果 逐年健全學校場館設施

11 105年度工作項目 創新業務 核心業務 延續性業務 完善學生水域安全及輔導機制 防護醫院認證與系統建置 體育教學模組
簡易游泳池 學校場地設施設備調查 核心業務 完善學生水域安全及輔導機制 辦理SH150方案、高爾夫基層扎根計畫、足球計畫、棒球計畫 推動專任運動教練及運動傷害防護員巡迴服務 延續性業務 建立體育專業人力進修制度,提升體育教師教學品質 辦理全中運、全大運、學生運動聯賽、黑豹旗高中棒球大賽,並推廣多元體育活動 體育班及專任運動教練輔導與管理 建構安全運動環境

12 105年度績效目標 – 扎根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以零學生溺水死亡為目標至少 1.專任運動教練:104年已聘
體育署 105年度績效目標 – 扎根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以零學生溺水死亡為目標至少 降低至20人以下。 2.學生體適能4項檢測通過中等 比率提升2.5%(達57.05%)。 3.培訓6縣市30位健體輔導員進 行體育教學模組種子教師增能。 1.高中以下學校達到每週運動150 分鐘校數比率提升15%(達 47.33%,增加615校)。 2.完成2項綜合性運動會、5項 運動聯賽,及4項普及化運動。 1.專任運動教練:104年已聘 任614名,已請各縣市政府 提報改善計畫,於105年擬 增聘26名。 2.巡迴運動教練:104年已聘 任1名,105年擬增聘2名。 3.運傷防護員:已聘任45名, 擬增聘15名。 1.完成高中以下學校運動設 施設備普查,建立資料庫。 2.建構常態化學校設施設備 補助機制。 3.補助450校健全運動場地及 設施設備。 4.補助70校活化閒置教室。

13 105年度經費編列情形 體育教學 人才培育 活動競賽 場館設施 105年計編列16億6,251萬元。 編列1.99億元 編列3.31億元
體育署 105年度經費編列情形 體育教學 課程發展 教師增能 教材教法 人才培育 高中以下學校體育班輔導與管理 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輔導與管理 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 活動競賽 推廣多元活動相關計畫(含普及化運動方案) 辦理全中運、全大運、各級學生運動聯賽及黑豹旗高中棒球大賽 場館設施 充實學校運動場地及設施設備 活化閒置教室(設置樂活運動站及更衣淋浴間) 編列1.99億元 編列3.31億元 編列4.24億元 資本門7.07億元 (含統籌款) 經常門計編列9.55億元 105年計編列16億6,251萬元。

14 創新業務 體育類科師資培用策略之研究 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場地設備器材調查 1 防護醫院認證與系統建置 2 國小非體育專長教學模組試辦計畫 3
4 親水體驗池計畫 活絡學生足球規劃 推動舉重扎根計畫 7

15 創新業務1 防護醫院認證與系統建置 防護醫院認證 運傷防護系統 國際化 培訓課程+實習課程 (64學分) 醫療人員培訓與 認證計畫 本署委託
體育署 創新業務1 防護醫院認證與系統建置 防護醫院認證 運傷防護系統 培訓課程+實習課程 (64學分) 醫療人員培訓與 認證計畫 本署委託 臺灣運動醫學會 建立運動傷害防護 系統平台 建置運動傷害資料系統 銜接移轉國訓中心 本署、各區 輔導中心及國訓中心 國際化

16 創新業務2 國小非體育專長教學模組試辦計畫 競技化 國際化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種子師資增能 縣市體育教學模組 體育教學模組 師資認證
體育署 創新業務2 國小非體育專長教學模組試辦計畫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體育教學模組種子教師之反思工作坊 體育教學模組 公開觀摩培訓 種子師資增能 競技化 縣市體育教學模組 師資認證 由培訓完成之種子教師針對任教國小體育課程之非專長合格教師進行教學增能培訓,並列為國小非體育專長種子講師,提供其他縣市諮詢與服務。 國際化

17 國小體育教學模組內容規劃(預計拍攝內容)
體育署 創新業務(續) 國小體育教學模組內容規劃(預計拍攝內容)

18 體育署 創新業務3 體育類科師資培用策略之研究  1 104年7月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體育類科師資培用策略之研究」。 2 3 研究成果將提供教育部師資藝教司或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參考辦理。 研究計畫分為三個面向-子計畫 (1)體育類科師資培育政策與課程之研究 (2)體育類科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制度與實際之研究 (3)體育類科教師甄試制度建議之研究 4

19 體育類科師資培用策略之研究(續) 師資培用與教師專業發展系統 評量與 評鑑 課程推動與教學支持系統 教育部中小學
體育署 體育類科師資培用策略之研究(續) 評量與 評鑑 課程推動與教學支持系統 師資培用與教師專業發展系統 教育部中小學 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20 創新業務4 親水體驗池計畫 項目 說明 計畫 緣由 目的 體驗池特色
體育署 創新業務4 親水體驗池計畫 項目 說明 計畫 緣由 現況:全國公私立國小計2,644所(不含特殊學校),其中有游泳池學校(147校)比率僅5.65% (多在都會區)。 2. 問題:有游泳池之校數比率不足。 目的 提升學生水域安全知能,降低學生溺水死亡數。 縮短游泳池資源之差距。 體驗池特色 1.非游泳池,不需配置救生員。 2.與游泳池相比,有效節省水資源。 3.擴大實施對象(低年級亦可使用),水深高度可 視教學內容彈性調整。 4.節省校外游泳教學之交通時間及門票。 5.可置放於室內及室外,亦可收置以節省空間。

21 創新業務4 親水體驗池計畫 朝區域化逐步建置 項目 說明 辦理 方式
體育署 創新業務4 親水體驗池計畫 項目 說明 辦理 方式 朝區域化逐步建置 申縣市整體規劃設置: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現況及業務推展需求,選定鄰近無游泳池之所屬無游泳池學校及申請設置。 由本署聘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等,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審查。 規劃以偏遠地區等鄰近無游泳池國小為優先補助對象。 績效 評估 105年預計補助15校設置。 預計5年內將具有游泳池或親水體驗池之國小比率提升至10%。

22 創新業務5 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場地設備器材調查 完成高中以下學校運動設施設備普查, 1 建立資料庫。 2 建構常態化學校設施設備補助機制。
體育署 創新業務5 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場地設備器材調查 1 完成高中以下學校運動設施設備普查, 建立資料庫。 2 建構常態化學校設施設備補助機制。 3 輔助學校建構符應12年國民基本教育 設定的學習內容。

23 二、103學年度設施損壞調查表(全國國立高中職以下學校)
體育署 已完成設施損壞調查 一、103學年度調查校數表(全國國立高中職以下學校) 國立學校 縣屬學校 小計 國小 9 2,575 2,584 國中 706 高中 80 119 199 高職 73 16 89 合計 162 3,416 3,578 競技化 二、103學年度設施損壞調查表(全國國立高中職以下學校) 項目 無損壞 小面積(10%) 局部(30%) 大面積(30%↑) 1. 跑道 76.8%(2,747處) 44.7%(1,600處) 22.7%(813處) 19.9%(711處) 2. 室內球場 25.3% (906處) 7.9% (284處) 5%(180處) 4.7%(169處) 3. 戶外球場 75.5%(2,700處) 42.4%(1,518處) 22.4%(801處) 18.8%(672處) 4. 草皮/紅土面層 21% (753處) 24.4% (874處) 15.9%(568處) 13.9%(497處) 5. 人工草 2.4% (85處) 1% (37處) 0.6% (20處) 0.5% (17處) 6. 網球場圍籬 14.1% (506處) 5.9% (211處) 3.7%(131處) 3.2%(113處) 7. 風雨球場 17.7% (635處) 7.7% (274處) 3.1%(110處) 2.1% (76校) 國際化

24 體育署 創新業務6 活絡學生足球規劃 項次 擬辦事項 1 辦理「全國足球特色學校」選拔,由各縣市依高中、國中、國小以1:3:6的比率提報,本署召開專家會議審查。 2 經通過之「足球特色學校」需設置足球社團,於SH150計畫或體育課中安排足球課程,並有男女學校代表隊。 3 校內班級間應辦理聯賽、年級挑戰賽,每個班級每年參與之場次不得低於10場。 4 縣市應設計各特色學校之間的小型聯賽,每1-2星期利用假日比賽一次。 5 特色學校之教學、訓練、競賽及器材等相關經費,將由本署專案補助。

25 創新業務(續) 11人制足球賽各區域場地規劃 定位: 辦理國際運動會 定位:國際交流 定位: 國家隊訓練基地 定位: 南區比賽場地 體育署
(2017世大運已規劃場地) 定位:國際交流 (東區,花蓮縣為主) 定位: 國家隊訓練基地 (中區,嘉義縣為主) 定位: 南區比賽場地 (屏東縣為主)

26 創新業務 7 推動舉重扎根計畫 案由 推動舉重扎根計畫 現況 擬辦 104年全中運各縣市舉重參賽人數共342人。
體育署 創新業務 7 推動舉重扎根計畫 案由 推動舉重扎根計畫 現況 104年全中運各縣市舉重參賽人數共342人。 擬辦 舉重為我國奧運奪牌重點,擬委請專家學者研擬人才扎根計畫,推動有效策略在中學階段發掘與培育潛力選手,結合運動科學與傷害防護,質量兼重向國家代表隊輸送人才。

27 體育政策 行銷 生命無價 安全玩水最重要 UBA延續HBL熱潮 高爾夫基層扎根計畫 模組化推動SH150方案 學校適應體育教學 1 2 3
生命無價 安全玩水最重要 2 UBA延續HBL熱潮 3 4 高爾夫基層扎根計畫 5 學校適應體育教學

28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1 生命無價 安全玩水最重要
體育署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1 生命無價 安全玩水最重要 2 建構跨中央及地方政府協調機制 3 擴大水域運動及自救觀摩 4 5 更新教育部學生游泳能力網站 (水域安全資訊、防溺、救溺等宣導短片) 開放水域運動風險管理(危險因子)評估機制 推動學生水域活動安全宣導 (“重點月份”自5月起至暑假結束前) 1

29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2 UBA延續HBL熱潮
體育署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2 UBA延續HBL熱潮 研議舉辦UBA大一新生明星與HBL明星對抗表演賽,炒熱學生籃球話題。 1 以高中剛畢業的新人作為UBA新球季代言人,讓社會大眾持續關注。 2 與專業運動電視台合作,提供轉播服務及廣告露出。 3 4 利用與HBL或籃球相關的網路社群,持續散發場邊故事等資訊,以維持熱度。

30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3 高爾夫基層扎根計畫 ★ 社團部分將辦理高爾夫擊遠推準競賽。 ★ 代表隊部分辦理球場對抗賽。
體育署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3 高爾夫基層扎根計畫 ★ 社團部分將辦理高爾夫擊遠推準競賽。 ★ 代表隊部分辦理球場對抗賽。 ★ 結合本署計畫協助本署進行宣導(記者會提新聞稿) 例:105年1月14日石門國小新聞(摘錄如下)。 石門國小高爾夫課程 培養未來之星 石門國小校長陳月華說,學校創立高爾夫球隊已經是 第三年,到目前為止今年更獲得教育部體育署,認定為重 點社團學校,以及裙擺搖搖高爾夫基金會的資助,整建練 習場與聘請國手教練…。 石門國小校長陳月華表示…全校有16位的高爾夫球隊,課程三到五年級每學期都有4~6堂的體育課在上高爾夫球,就是希望可以讓這項運動更加的普及化。

31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4 競技化 模組化推動SH150方案 體育署 ★ 請縣市將本方案納入體健輔導團主要輔導項目,定期到校輔導,並納入
既有考評機制。 ★ 請各縣市政府提供所屬學校執行SH150範例,每年辦理縣市觀摩會,並將 資料置於網路供各校參考(包括SH150計畫、SH150課表)。 SH150課表範例包括: A.晨間運動模式 B.大課間模式 C.課後運動模式 D.組合模式 競技化 時間 08:00- 08:30 班級體能 運動時間 第一節 09:00- 09:10 健康操 慢跑 第二節 10:10- 10:40 低:巧固球或 呼拉圈 中:樂樂棒球或羽毛球 高:TEEBALL或籃球 第三節至第六節(無) 第七節 16:00- 17:00 課後運動 社團練習 A B C

32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5 學校適應體育教學 舉辦適應體育倡議工作坊/成長團體/讀書會。 辦理全國適應體育運動賽事。
體育署 學校體育政策行銷策略 5 學校適應體育教學 1 舉辦適應體育倡議工作坊/成長團體/讀書會。 2 辦理全國適應體育運動賽事。 (除身障運外,應以單項且多次之融合式賽事為辦理原則) 3 適應體育標竿學校(地區適應體育中心) (1)落實融合式教育,適當分配資源,自北、中、南、東與 離島地區選出標竿學校。 (2)以標竿學校為地區適應體育中心,成立示範教學團隊, 發展特色運動,研擬感人新聞議題,提升社會關注度。

33 簡報完畢


Download ppt "105年度業務簡報 報告人:學校體育組,葉丁鵬組長 中華民國105年1月3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