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五讲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2
第一节 辛弃疾简介
4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一生可分为四时期:
一、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一生可分为四时期: 1、青少年时期 (23岁以前,公元1140——1162年) 2、壮年出仕时期 (24-42岁,公元1163——1181年) 3、退隐上饶时期 (43-64岁,公元1182——1203年) 4、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64-68岁,公元1203——1207年) 公元
5
辛弃疾纪念馆
7
辛弃疾今存词六百余首,数量是两宋词人之冠。有《稼轩词》(《稼轩长短句》)。
二、辛词的思想内容 辛弃疾今存词六百余首,数量是两宋词人之冠。有《稼轩词》(《稼轩长短句》)。 1、爱国词。 (1)表现自我经历,抒发爱国情怀。 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清平乐 (绕床饥鼠)》 详见第四节作品选析。
8
(2)反映社会现实,不满偏安局面。 如《永遇乐(千古江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详见第四节作品选析。
9
2、田园词。 《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黃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二 首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0
3、山水词。 如《沁园春·灵山齐菴赋,时筑偃湖未成》
详见第四节作品选析。 如《丑奴儿近》:“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11
4、爱情词。 如《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如《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黃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1、意象的转换 2、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1)用典。 (2)议论。 (3)谐谑。 (4)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
3、多样的风格 (1)豪放风格。 (2)刚柔相济 (3)亦庄亦谐 参看《中国文学史》第三卷p
13
第二节 词的诗化进程的又一次重要推进 辛弃疾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南宋前期,词的诗化进程又有一次重大的推进,这就是南宋爱国词的出现。
第二节 词的诗化进程的又一次重要推进 探讨性论题 南宋前期,词的诗化进程又有一次重大的推进,这就是南宋爱国词的出现。 辛弃疾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14
一、南宋前期词的创作环境和创作观念 ——词的诗化进程推进之原因: 1、创作环境:时代剧变推动词风转变。
金人进犯,国事危殆,中原沦陷。朝廷上主和派占了优势。这种屈辱的国势下,文人中涌现了高涨的爱国浪潮。一些由北宋进入南宋的词人改变了原来的婉约词风而变得慷慨豪迈。词进一步摆脱了歌辞之词那种娱宾遣兴的品格,而把词人对国家民族命运关注之情,慷慨奋激的报国热情抒写出来。
15
2、创作观念:当时词论为正视现实和志在恢复的精神所贯注。
首先体现在对苏轼词评价的提高。 胡寅《酒边词序》: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远怀浩气,超然尘埃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陆游:“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16
其次体现为主张以“经济之怀”入词。 叶适《书龙川集后》说到陈亮:“又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 所谓以经济之怀入词,也就是儒家传统的 “诗言志”创作观反映到写词的用意中。
17
第一节 辛词中“大声鞺鞳”的“英雄语” ——把屈辱国势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 的忠义奋发的用世之志写进词里 刘克庄:“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18
苏词的思想特征在于抒写在逆境中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情,而辛词最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抒写在屈辱国势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的忠义奋发的用世之志。
辛弃疾对于词的重要推进在于把原来离社会政治较远的词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积极用世的人生价值取向在特定国势下的表现反映出来。 思考:与苏词的思想特征相比较。 联系辛弃疾人生经历与个人气质来理解。 苏词的思想特征在于抒写在逆境中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情,而辛词最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抒写在屈辱国势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的忠义奋发的用世之志。
19
辛词“英雄语”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以金戈铁马之声表达坚决抗战的豪情壮志。 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以祝寿酬赠之词,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三、以评价古人功过表达积极有为的人生价值观。 例《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0
第二节 辛词中“孤危一身”的怨愤语 ——更深入更全面更丰满地 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辛词中“孤危一身”的怨愤语 ——更深入更全面更丰满地 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 辛词把词人一生中最激烈的思想矛盾:“志”与“遇”的矛盾表现得丰满深沉。 三上三下的仕途经历,可见辛弃疾并未真正受重用。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归正人”的处境,曾说:“臣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出口,而祸不旋踵。”称自己“孤危一身久矣”。虽满腹经纶,壮怀激烈,却一直壮志难酬,抱憾终身。 辛弃疾把这种人生不平表现在词里,使他的词豪放中有着沉郁悲凉的怨愤,这既体现他鲜明的个性,也是南宋爱国志士悲愤难抑的时代心态的反映。
21
辛词的怨愤语大致有以下的表现。 1、登临抒怀,倾诉内心激荡回旋,不被理解的抑郁悲愤。 例如《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2、忆昔怀今,以往日豪情为映照,表达无处施展的 无奈和怨恨。 例如 《鹧鸪天(壮岁旌旗)》 《清平乐(绕床饥鼠)》 3、比兴寄托,借此言彼,曲折地流露内心激愤。 例如 《摸鱼儿(更能消)》
22
自从苏轼开始写农村词,至辛弃疾则大量写农村词,而且生活气息很浓。
四、辛词中的农村词和闲适词 ——士大夫学识情趣 在词中的体现 1、辛词中生趣盎然的农村词 自从苏轼开始写农村词,至辛弃疾则大量写农村词,而且生活气息很浓。 如《清平乐·村居》描写夫妇两位老人及其儿子的生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乡间夜行感受到的丰收喜悦 二词入选中学课本,背诵并赏析。 再如《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23
2、辛词中别开天地的闲适词 辛词中有一部分描写隐居生活情趣的闲适词,这类词也很有特色,展示了词人性格中也有极为放达潇洒的一面,以及丰富的学识和宽广的联想。这类词作也是词的诗化或士大夫化的一种表现。 有的描写自然景物,表达闲适时的平和心。如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 有的化用庄子语意,用议论笔法抒写自己的放达情怀,如《哨遍》二首。 有的托意爱情,寄托自己自甘寂寞,自求孤洁的情怀, 如《青玉案·元夕》。 有的生发离奇想象,如《木兰花慢》。
24
“世以苏辛并称”。从豪放词来讲,苏是开创者,辛是发展者。苏有首创之功,而辛却把豪放词推向高峰。
五、辛词的艺术境界 辛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世以苏辛并称”。从豪放词来讲,苏是开创者,辛是发展者。苏有首创之功,而辛却把豪放词推向高峰。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词至轼而又一变……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离一宗,迄今不废。” 然而苏、辛相异之处并不少于其相同之处。以下从两者区别的角度谈谈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比较法。回顾第三讲内容。
25
试以《破阵子(醉里挑灯)》等词为例分析。
1、雄豪壮阔的境界 与苏轼相比,同样是豪迈气概而境界各异。抚时感事,慷慨纵横,异于东坡之清旷飘逸。 辛词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参看《中国文学史》第三卷p135。 试以《破阵子(醉里挑灯)》等词为例分析。
26
与苏轼相比,同样是表达自我情志而手法各异,善用比兴,因情造景,异于东坡之缘事而发。
2、沉郁内敛的格调 与苏轼相比,同样是表达自我情志而手法各异,善用比兴,因情造景,异于东坡之缘事而发。 辛词风格雄阔之外,还往往以含蓄蕴藉、一波三折方式表现深沉的忧愤。又常因事叙景,甚至因情造景,以曲折委婉方式表现其愤郁悲怆之慨。 陈廷焯:“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周济:“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 “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得之,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 谭献:“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 以《摸鱼儿(更能消)》为例试作分析。 夏承焘:“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27
与东坡相比,同样是放笔恣肆,而更加不拘一格,使事用典,散文句法,议论纵横,比东坡更奔放自如。
3、以文为词的笔法 与东坡相比,同样是放笔恣肆,而更加不拘一格,使事用典,散文句法,议论纵横,比东坡更奔放自如。 (1)大量的使事用典。 吴衡照:“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并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楼敬思:“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 此词入选中学课本。试分析其用典方式。 如《永遇乐(千古江山)》 此词下片连用三 典,试分析典后含义。 如《水龙吟(楚天千里)》
28
(2)散文化的句式 常常不以词中语句的音节停顿为意义的停顿。 如:“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句读虽断,语气未断。使辛词增加了一份力量,词人内心的沉重,内心的盘旋,内心的郁结都借助这种断续的语气和这种连贯的文势表现出来。 而在另一些风格的词中,辛弃疾又会改变手法,让词调的一个句子包含几个语言单位的句子。 如:“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若加现代标点则为:“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表现一种醉态,醉趣,游戏笔墨,风格不同于沉郁。
29
总结:辛弃疾词的四点贡献: (a)抚时感事,直抒情志,进一步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 (b)雄豪壮阔,慷慨纵横,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形成豪放词派。 (c)潜气内转,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两种词风为一体。 (d)使事用典,以文为词,表现手法更加不拘一格。
30
第三节 辛派词人 和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和比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词风上都明显受到辛弃疾的影响,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因此,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 参看《中国文学史》第三卷p 、p
31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有《龙川词》传世。今存70余首。
一、陈亮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有《龙川词》传世。今存70余首。 他的词多抒写爱国热情,表达政治见解,而“不作娇语媚语”。 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 参看作品选P92
32
水调歌头 陈亮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 和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比较。
33
他是主动自觉学辛的词人之一。刘熙载评其词说:“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
二、刘过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仕,长期流浪,依人作客。他是辛弃疾的座上客,时有唱和。著有《龙洲词》,存词70多首。 他是主动自觉学辛的词人之一。刘熙载评其词说:“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 代表作《沁园春(斗酒彘肩)》写三个人的对话,狂逸清俊,表现了作者的高旷胸怀。 参看作品选P94
34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仕途坎坷,四次遭贬。
三、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仕途坎坷,四次遭贬。 诗、词、文兼长,当时颇富盛名的学者,作品很多。 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包括词集《后村长短句》和诗论《后村诗话》。存词264首。 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于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代表作《贺新郎(北望神州路)》、《玉楼春(年年跃马)》。 参看作品选P105
35
刘辰翁(11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
四、刘辰翁 刘辰翁(11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 31岁因廷试触犯贾似道,被列为丙等,由是得鲠直之名。他自请任濂溪书院山长,后屡被荐官不就。宋亡后隐迹以终。 文学成就主要是词,在宋末爱国词人中是个佼佼者。著有《须溪词》。存词350余首。 代表作《柳哨声·春感》 《永遇乐(璧月初晴)》。 参看作品选P113
36
第四节 作品选析
3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盧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九句不分上下片,一气呵成,极力铺写阅兵练武场面,展示军容军威,抒发豪情壮志,境界壮阔。但末句陡然一转,“可怜白发生”,感慨深沉,写出壮志难酬之沉痛。 返回
38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曾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如今试看,风云奔走。新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词中大量的祝寿酬赠之词,也有一些是官场应酬之作,但其中不少在对友人的称颂、劝勉中表达自己慷慨激昂的英雄气。 返回
39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上下片都有问句。上片问“何处望神州”,点明怀想的是中原故土,曲折地表达了国事之忧、恢复之志。下片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点明怀想的是古人,是敢于抗拒强大敌人的英雄。怀古目的是讽喻现实。词的内容慷慨激昂,写法上使用文具,又使慷慨词意转而深沉。 返幻灯片 20回
40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参看《中国文学史》第三卷p133评析 上片写献愁供恨的自然景物,烘托无人理解的心情;下片运用典故抒写担忧国事艰难,感慨英雄失意等复杂的情怀。全词含蓄深沉,把充塞宇宙的抑郁不平之气蟠屈在二十多句词里。“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谭献《复堂词话》) 返回
41
上片意气奋励,下片牢骚满腹,表示自己受到朝廷排斥,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 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上片意气奋励,下片牢骚满腹,表示自己受到朝廷排斥,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返回
42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雨急,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雨急,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首词写于词人被弹劾罢官,闲居于信州(即今江西省上饶市)时。词的上片,写简陋的屋子,荒凉的环境,渲染了一片凄寂冷清、窘迫压抑的气氛。词的下片写到词人的心理空间,却骤然开阔。独宿山野,诗人的思绪抚今追昔,飞越万里。诗人以外貌的衰颓来反衬内心的不甘,满怀壮志无处用武,一腔怨愤无人理解。英雄失意,被迫赋闲,无限苍凉。 返回
43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 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旧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附正在,烟柳断肠处。 全词以幽怨女子的口吻表达作者对身世遭遇的怨恨和对国事危殆的忧愤。体现辛弃疾善于摧刚为柔的艺术成就,在缠绵曲折中露磊落不平之气,在深沉婉转之外寄慷慨激昂之情。将豪放与婉约两大词风完美地熔于一炉。“肝胆似火,色笑如如花”。 返回
44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这是辛弃疾40多岁罢官后闲居带湖时所写。上片以春天生气勃勃景色映衬自己的萧索落寞。以野外的小花作为春天的标志,隐含着哲理:唯有顽强的生命才能达到灿烂繁盛。下半阕感慨自身、自我解嘲,流露诗人不甘闲居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下片描写农人简朴而易于满足的生活,隐隐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这首农村词,抓住春种农忙前的短暂闲暇,生动地描写农村景物和农人淳朴生活,衬托自己赋闲的无奈和对农民的羡慕。 返回幻灯片 23
45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 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齐都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此作,说到:“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指出了此作独特之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