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部分:关于所得税会计中会计与税收处理不同造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2
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资产、负债按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比较,两者差额分别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资产、负债按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比较,两者差额分别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和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
3
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 资产账面价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账面价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固定资产 取得时,入账价值=计税基础 后续计量,产生差异: 会计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
5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差异来自于: 会计:四种方法 折旧方法 税收:直线法 会计:企业确定 折旧年限 税收:税法规定 会计:扣除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不允许扣除
6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2006年12月取得固定资产,原价300万元,10年,会计上直线法,税法规定双倍余额递减法。2008年12月31日,估计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 分析:2008年12月31日 账面价值=300-30×2-20=220(万元) 计税基础=300-300×20%-240×20%=192(万)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账面价>计税基础 ] 递延所得税负债
7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形成: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2005年购入固定资产300万元,会计估计10年。税法规定20年,会计与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2006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 2006年末 账面价值=300-300 ÷ 10=270(万元) 2006年末 计税基础=300-300 ÷ 20=285(万元) [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形成: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8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无形资产 初始确认,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后续计量产生差异 寿命确定的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寿命不确定的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 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摊销
9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税法规定: 研发支出按150%加计扣除 差异来自于: 第一,是否需摊销 第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0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研发支出共1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前200万元,符合资本化后600万元。税法规定研发支出按150%加计扣除。 分析: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1000-200 - 200=600(万元) 计税基础=0 [ 税前扣除1000×150%=1500万元] [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2006年1月1日取得无形资产,成本600万元。根据判断,无法合理预计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06年12月31日经测试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按10年摊销。 ①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 [ 使用寿命不确定 ] ②无形资产计税基础=600 -600 ÷10=540(万元) [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13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2006年10月20日,A公司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价8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6年12月31日,市价880万。 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每个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则2006年12月31日会计账面价值应=880万元 ②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税基础=800万元 [ 账面价值880万元>计税基础 ]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14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2006年11月8日,甲公司取得一项基金投资,成本为6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市价为630万元。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①会计准则规定 账面价值=630万元 ②税法规定 计税基础=600万元 [ 账面价值630万元>计税基础6 00万元]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其他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会计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税收计税基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16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例:2006年1月1日,A公司将房屋建筑物转为对外出租,成本3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已使用4年。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2006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360万元。 分析:①账面价值=360万元 [ 公允价值] ②税收计税基础=300 -300 ÷20 ×5=225万元 [ 账面价值360万元>计税基础225万元]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17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其他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抵扣。
18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文利公司2006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2000万元,2006年资产负债表日,估计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6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400万元(2000-1600)则: ①账面价值= =1600万元 ②计税基础=2000万元 [ 税法认为未转化为实质损失] [ 账面价值1600万元<计税基础2000万元] 形成: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
举例说明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20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300万元。税法规定:只允许按照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5 ‰计提的坏账准备税前抵扣,即:3000 ×5 ‰=15万元。2006年资产负债表日: ①账面价值= =2700万元 ②税收计税基础=3000 -3000 ×5 ‰=2985万元 [ 资产账面价值2700万元<计税基础2985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形成: 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 会计准则规定: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税前抵扣
21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举例:甲企业20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售后服务,在当年任务表中确认200万元销售费用,当年未发生任何保修服务。 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 ①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 ②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抵扣,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 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200-200=0
22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计税基础0] 形成: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23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预收账款 会计将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确认原则与会计规定相同,此时,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如果会计上不符合收入条件,但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则 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24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举例:A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收到客户一笔预付款1000万元,不符合收入,作为预收账款核算[ ]。假定按税法规定,该项款项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税。那么,未来全部可以抵扣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5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①该项预收账款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账面价值 =1000万元
①该项预收账款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账面价值 =1000万元 ②该项预收账款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1000万元-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 金额1000万元=0 [ 负债账面价值1000万元>负债计税基础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形成: 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规定:薪酬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
税法规定:外资企业可税前列支,内资企业按一定标准计算可税前扣除。
27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举例:某内资企业2006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1600万元,至2006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按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200万元,差额400万元为永久性差异,当期发生当期调整,以后期间不能再税前扣除。
28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①账面价值=1600万元
②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1600万元-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 金额0=1600万元 [ 因为都已在当期抵扣 ] [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29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其他负债,如罚款和滞纳金:均当期调整,不形成差异 [ 永久性差异 ]
30
举例说明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差异 总结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 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31
所得税费用计算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当期应交所得税 税法上的利润
32
所得税费用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 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 调整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 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 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的增加
33
综合举例 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2007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的差别有: (1)2007年1月2日开始计提折旧0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34
综合举例 (3)当年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按该企业的情况,可按实际发生研发支出的150%加计扣除。其中符合资本化后发生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所开发无形资产于期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35
综合举例 要求: 1、计算2007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 2、计算2007年度递延所得税
该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
36
综合举例 递延所得税费用=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差异 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 存货 8,000,000 8,300,000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6,000,000 减:累计折扣 1,200,000 600,00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4,800,000 5,400,000 无形资产 3,000,000 其他应付款 1,000,000 总计 递延所得税费用=
37
综合举例 3、计算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所得税费用= 会计分录:
38
综合举例 假定A公司2008年当期应交所得税为4620000元,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差异 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 存货 16,000,000 16,800,000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6,000,000 减:累计折旧 2,160,000 1,200,00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640,000 4,800,000 无形资产 2,700,000 预计负债 1,000,000 总计
39
综合举例 1、当期应交所得税为: 2、当期递延所得税 (1)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
(2)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递延所得税费用= 3、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会计分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