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四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昆虫消化道的变异特点; 明确消化道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四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昆虫消化道的变异特点; 明确消化道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昆虫消化道的变异特点; 明确消化道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2 昆虫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昆虫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 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 与消化有关的腺体 主要司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食物残渣, 以便保证昆虫正常的生理代谢。

3 第一节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前肠(咽喉、食道、嗉囊、前胃、贲门瓣) 中肠(胃盲囊、中肠) 后肠(回肠、结肠、直肠、幽门瓣、直肠垫)
围食膜

4 一、前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特点:内膜厚,具不透性,无吸收作用 内膜 肠壁细胞层 由 内 底膜 向 外 纵肌 环肌 围膜
1.前肠的组织(横切面) 内膜 肠壁细胞层 底膜 纵肌 环肌 围膜 特点:内膜厚,具不透性,无吸收作用

5 2.前肠的组成 前胃 Proventriclus, 或称砂囊gizzard 嗉囊 Crop 食道 Oesophagus 咽喉 Pharynx
(一)前肠

6 贲门瓣 cardiac valve 3. 前肠功能: 摄取 贮存 食物 磨碎 位于前胃的后端,由前肠末端的肠壁向中肠前端内褶而成。
作用:阻止食物倒流; 防止食物与胃盲囊接触; 也参与围食膜的形成。 贲门瓣:位于前胃的后端,由前肠末端的肠壁向中肠前端内褶而成。 作用: 推动食物进入中肠;  防止食物倒流; 在某些昆虫中参与围食膜的形成。 3. 前肠功能: 摄取 贮存 食物 磨碎 (一)前肠

7 二、中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1.中肠组织 起源于内胚层 围食膜 肠壁细胞 由内向外 底膜 环肌 纵肌 围膜
中肠组织与前肠的不同:围食膜薄,有吸收作用。

8 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
网状纤维结构; 具有选择透性; 作用: 保护作用 吸附消化酶, 防止流失。 二、中肠

9 中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二、中肠 柱状细胞:分泌消化酶,吸收营养物质。
三种分泌方式:顶端(apocrine)、局部(merocrine)、全胞分泌(holocrine) 杯状细胞:(鳞翅目幼虫)调节 血淋巴中钾离子的含量。 二、中肠

10 再生细胞:一类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再生出新细胞
内分泌细胞:分泌内激素(类似神经细胞) 二、中肠

11 2. 中肠构造 胃盲囊 + 中肠 胃盲囊的功能: 增加分泌、吸收面积 3. 中肠功能 消化和吸收食物。 二、中肠

12 三、后肠的组织和机能 由内向外 1.后肠组织 内膜 肠壁细胞 底膜 环肌 纵肌 围膜 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只是肌肉的排列同中肠。
后肠与前肠的不同之处:内膜薄,护蜡层和腊层不存在, 肌肉排列不规则且顺序不同。

13 2.后肠构造 3.后肠功能:①排除废物 ②回收水分和无机盐 ③调节血液的渗透压和离子平衡 幽门瓣:调节中肠消化后残渣进入后肠速度。
① 回 肠 ② 结 肠 ③ 直 肠 3.后肠功能:①排除废物 ②回收水分和无机盐 ③调节血液的渗透压和离子平衡

14 4、后肠的特殊结构 幽门瓣 pyloric valve 直肠瓣 rectal valve 直肠垫 rectal pads
位于后肠的前端,打开时食物残渣进入后肠,关闭时马氏管的排泄物进入后肠。 直肠瓣 rectal valve 位于回肠与直肠的交界处,调节食物残渣进入直肠。 直肠垫 rectal pads 许多昆虫直肠的内壁很薄,并特化成卵圆形、长形的垫状或圆锥状突起,有利于回收水分和无机盐。 直肠瓣 rectal valve 直肠垫 rectal pads

15 直肠垫 来源: 直肠内部肠壁细胞形成 功能: 回收水分 和无机盐

16 四、唾 腺(salivary gland) 来源:外胚层内陷而成 种类:上颚腺、下颚腺、下唇腺 (最普遍) 唾腺的功能:分泌唾液
唾液的功能:含有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润滑口器,溶解食物 形成口针鞘,防止植物汁液和唾液流失 含有有利于本身继续危害的多种重要化合物 (蚊类和舌蝇的抗凝血剂、 蚜虫的果胶酶、 同翅目昆虫的氨基酸、 胡蜂的粘胶质物质、 蜂后质、蜂王浆等) 唾管 唾腺

17 第二节 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 (一) 消化道的形状、长短、粗细、的变化   1.通常咀嚼式口气昆虫的消化道粗而短;   2.刺吸式口气昆虫的消化道细而长。 天幕毛虫幼虫 天幕毛虫蛹 天幕毛虫成虫

18 (二)胃盲囊的形状及位置的变化 1. 形状 各类昆虫的胃盲囊的形状均不一样。 2
(二)胃盲囊的形状及位置的变化   1.形状  各类昆虫的胃盲囊的形状均不一样。   2.位置  1)着生在中、后肠交接处;如蝗虫           )位于第四胃周围;如半翅目昆虫              3)位于中肠的前、中、后 三段上; 如日本金龟甲 蝗虫消化道 日本金龟子消化道

19 (三)中肠的变化 1. 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第一、二、三胃); 2. 中肠容积很大,但与后肠不通;如脉翅目和膜翅目的部分昆虫 3
(三)中肠的变化   1.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第一、二、三胃);   2.中肠容积很大,但与后肠不通;如脉翅目和膜翅目的部分昆虫   3.滤室          1)概念:中肠的前、后两端与后肠的前端紧贴,并束缚在一起,外面包裹一层由结缔组织的构成的围膜,这一特殊的构造叫滤室。     2)功能:快速获取营养 十七年蝉和蚧类的消化道

20 (四)后肠的变异    1.回肠和结肠的有无(前后肠);    2.直肠的形状。

21 一、肠外消化 二、肠内消化 1、糖类 2、蛋白质 3、脂类
第三节 消化和吸收 一、昆虫的消化作用 一、肠外消化 二、肠内消化 1、糖类 2、蛋白质 3、脂类 二、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 (一)、pH值 (二)、氧化还原电位

22 中肠内的共生物 菌囊 二、中肠

23 (一)、糖类物质的吸收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 (三)、脂类的吸收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糖类物质的吸收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 (三)、脂类的吸收

24 第三节 昆虫的营养生理 一、昆虫的营养需要 二、人工饲料 1、蛋白质 2、糖类 3、脂类 4、甾醇类 5、维生素 6、水分和无机盐
1、蛋白质 2、糖类 3、脂类 4、甾醇类 5、维生素 6、水分和无机盐 二、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指昆虫所取食的不是天然饲料食物。其成分是根据不同昆虫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配合而成。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填充剂以及防腐剂。

25 第四节 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一、择食过程 1、视觉判断 2、嗅觉定向 3、味觉鉴别 二、影响择食的因子 1、引诱作用 2、助食作用
3、抑食作用

26 第五节 杀虫剂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一) 胃毒剂与消化道PH的关系 1.酸性药剂在碱性胃液中毒性大,碱性药剂在酸性胃液中毒性大。
第五节 杀虫剂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一) 胃毒剂与消化道PH的关系 1.酸性药剂在碱性胃液中毒性大,碱性药剂在酸性胃液中毒性大。 2.细菌性杀虫剂在碱性消化液中毒性大。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 (二)胃毒剂对消化酶的影响 一般胃毒剂对消化酶影响较小,但氟制剂对脂鲂酶有破坏作用。 (三)胃毒剂对消化道组织的影响 .砷制剂和氟制剂破坏肠壁细胞 (染色体集中,细胞质形成空泡,然后解体,最后成为碎片脱落,如飞蝗) 苏云金杆菌引起中肠细胞解体或脱落,如菜白蝶 。


Download ppt "第十四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昆虫消化道的变异特点; 明确消化道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