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課 白髮與臍帶 林文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課 白髮與臍帶 林文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課 白髮與臍帶 林文月

2 目次 一、題解 二、作者 三、文學探究 四、補充資料 五、課文賞析 六、文章結構表 七、語文萬花筒 八、寫作指引 九、問題與討論
十、牛刀小試 十一、好站連結

3 一、題 解 林文月訂婚時與母親合影 出處 背景 題意 林文月父母(襁褓嬰兒為林文月)

4 出處《午後書房》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五年出版
出處《午後書房》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五年出版 《午後書房》簡介: 閒適午後,作者在書房沉思靜坐的心得感悟,包括三月曝書、臺先生和他的書房、上海故宅、鑰匙等多篇文章,筆調優雅從容,意境深刻動人。

5 背景 民國七十二年,作者在母親冥誕之日,感念親恩,懷想母親(連夏甸女士,臺灣通史作者連橫的長女,生於西元一八九八年,卒於一九七九年,享年八十二歲)。 文章藉由母親的白髮與作者自己的臍帶,重溫有關母親的種種回憶。同時領悟到:珍惜自己,就是珍惜母親;發揚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就是發揚光大母親生命的力量。

6 林文月母親年少模樣 連横(林文月的外祖父)與全家合影,右起:次女春台、連雅堂先生、夫人及三女秋漢、長女夏甸(林文月母親)、長子震東(林文月的舅父,連戰的父親),攝於民國元年。

7 題意 白髮: 母親終身未曾剪髮,年輕時黑髮幾乎與身高等長,隨著歲月流逝,頭髮逐漸轉白、脫落變稀,所以總是把梳頭時掉落的白髮纏盤成團,放在梳妝檯的小抽屜裡。

8 臍帶: 連接母親與作者的生命隧道。胚胎依靠臍帶與母體產生繫聯,方能逐漸成長為胎兒。作者的母親將五個孩子出生後乾燥脫落的臍帶,以盒子裝盛,留作紀念。

9 題意 作者在母親過世後整理遺物,發現母親的白髮以及盒中的臍帶,因而睹物思人、感念親恩。白髮與臍帶在本文中俱為母愛的象徵,作者在失去母親的激動與傷痛之中,思索生命的傳承意義,從而別有體悟,是一篇令人動容的文章。

10 二、作者 生平簡介 在上海渡過童年 回故鄉臺灣 創作種子就此萌芽 在臺大中文系渡過最愉快的時光 散文創作、名著翻譯 教學貢獻卓越
散文義理朗暢 翻譯卓越精緻

11 生平簡介 林文月,彰化縣北斗鎮人,民國二十二年生於上海。臺灣光復後返臺就學。畢業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文研究所,並曾到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中日比較文學。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現已退休,旅居美國。 林文月是當代知名的學者、作家及翻譯家,除致力於六朝文學及中日比較文學的研究之外,散文的寫作也深受矚目,曾獲得國家文藝獎散文推薦獎等。也曾翻譯多部世界文學經典,獲得國家文藝獎翻譯推薦獎。

12 在上海渡過童年 父親林伯奏:幼時生活貧苦,不斷努力自修,得獎學金進入日本人設立的上海學校。畢業後於從事房地產生意,在上海江灣路一帶有不少房產,林文月 便並在此度過她的童年 由於生長在日本租界,林文 月就讀日本官方在上海所 設立的第一國民學 校,所 以她的母語為日本語。

13  回到故鄉臺灣 民國三十五年,林文月國小五年級,家人共乘一船回到臺灣。離開上海時,天寒地凍,可是,船到基隆時,卻看到一幅熱天景象,男孩背著木箱叫賣著「枝仔冰」。臺北到處可見青翠的山景,這就是林文月對臺灣的最初印象。 返臺後進入臺北市老松國小六年級 就讀,小學畢業後,考入臺北第二 女子中學(今中山女中)。

14 創作種子就此萌芽 林文月中小學時代就展露了她在文學與美術的才華。尤其在寫作方面,於上海讀日本小學時,日籍教師雖歧視她是中國人,但每逢作文比賽仍不免因其作品優異出眾,將之張貼在布告欄上,供同學欣賞。 中學時,林文月因閱讀俄國作家高爾基小說,及魯迅、周作人等人作品,引發高度的寫作興趣,於是她開始「一次用一個筆名,偷偷向報章雜誌投稿」,創作種子就此萌芽。

15 在臺大中文系渡過最愉快的時光 就讀臺大中文系、所的七年,是她「過去生活中最愉快的一段時光」。由於鄭騫老師的指導與帶領,遂走上研究六朝文學之途。 臺大中文系

16 散文創作、名著翻譯 臺靜農老師認為她較適合從事散文創作,成為林文月日後捨下小說、專事散文創作的主要原因
在翻譯上,林文月因受同班同學鄭清茂之邀,而參與東方出版社日本少年讀物的中譯計畫,翻譯了茶花女、基督山恩仇記等多部世界名著

17 教學貢獻卓著 林文月於臺大講授六朝文學專題討論、陶謝詩等課程。又曾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修中日比較文學。民國八十二年夏退休離職後,旅居美國加州,曾任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教授,並屢應國內外各界之邀,就她所譯日本古典文學鉅著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出席各相關學術研討會議或舉行演講。

18 寫作義理朗暢 林文月專治六朝文學,學術論文亦以此為主。她研究古典文學的基本態度是「重視作品本身」,早年在撰寫學術論文時,力求冷靜客觀,後來則認為不妨適度注入個人情感,冷筆熱筆交替運用,以期更為合情合理。由於林文月的學術論文,考據嚴謹,義理朗暢,品評解析極富創意,時發前人之所未發,故屢被視為古典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19 翻譯傑出精緻 身為臺灣當代知名的學者、散文家與翻譯家,林文月曾以散文集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等。又因精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對中日文學交流貢獻卓著,也使她獲得了國家文藝獎的翻譯推薦獎。以個人傑出表現,而在不同文學領域中都獲得國家文藝獎榮譽的,林文月是第一人。

20 散文創作理念與特色 日本古典文學的翻譯 作品出版 得獎紀錄
三、文學探究 散文創作理念與特色 日本古典文學的翻譯 作品出版 得獎紀錄 日文報紙專稿報導林文月教授翻譯《源氏物語》

21 散文創作理念與特色 林文月創作觀:「首先要有好的內容…什麼是好的內容呢?…無非『真摯』二字。」又說:「好的內容須待好的形式技巧,然後才能骨肉均勻,呈現文質彬彬的完整效果。」創作時放棄華藻麗詞,追求真摯自然的境界。 林文月所追求的最崇高目標:「行於當行,止於當止」的境界。 林文月散文以感物吟志為主,或抒情,或記遊,或詠物;筆致清醇典雅,風格委婉淡遠,時寓溫暖、智慧於字裡行間,情致理趣兼具。

22 日本古典文學的翻譯 1、《源氏物語》: 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小說,為十一世紀初葉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鉅著,也是最優秀的小說之一。翻譯工程艱鉅,林文月自民國六十二年初,至六十七年夏竣工,前後歷時六年,毅力驚人。→

23 2、《枕草子》: 平安時代另一女作家清少納 言隨筆。枕草子與源氏物語 並稱日本平安文壇雙璧,林 文月前後歷時三年始告完成。 3、翻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和泉式部日部》及《伊勢物語》。

24 林文月親繪的伊勢物語插畫 梓弓 狩使 飾粽 玉簾

25 作品出版 《澄輝集》--古典詩詞初探 《山水與古典》 《中古文學論叢》 《謝靈運傳》 《青山青史》 《京都一年》 翻譯作品 《讀中文系的人》
《遙遠》 《午後書房》 《交談》 《作品》 《擬古》 《飲膳札記》 《人物速寫》 《回首》 翻譯作品 《聖女貞德》 《居禮夫人》 《南丁格爾》 《茶花女》 《小婦人》 《基督山恩仇記》 《伊勢物語》 《源氏物語》 《枕草子》 《和泉式部日記》 《破天而降的文明人》

26 得獎紀錄 民國七十一年,以遙遠獲中興文藝獎章。 民國七十五年,以午後書房獲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 民國七十七年,以交談獲
國家文藝獎散文類獎。

27 得獎紀錄 民國八十三年,以源氏物語 獲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 民國八十八年,以飲膳札記 獲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
民國八十九年,以飲膳札記獲第三屆臺北文學獎

28 外公連雅堂 表弟連戰 低欄與長跑健將 與中文結下不解之緣 望月樓 美滿幸福的婚姻 菜單卡片
四、補充資料 外公連雅堂 表弟連戰 低欄與長跑健將 與中文結下不解之緣 望月樓 美滿幸福的婚姻 菜單卡片 林文月(右下小孩)與外公、外婆連雅堂夫婦

29 外公連雅堂 林文月是連雅堂長外孫女。三、四歲時,連雅堂常帶她至虹口公園散步,祖孫二人,情感親密。 林文月回憶道:
外祖父便習慣帶我一齊去虹口公園散步了。他是一位瘦高的老人,架一副深度的近視眼鏡,由於長期的讀書著作,晚年背部佝僂著,而為了要牽住我的小手,更得彎腰遷就著我。一老一少,時常走在公園裡。但我可不是十分安分的,往往淘氣地掙脫了他的大手跑開,外祖父急得在後頭追,邊喊著:「阿熊,阿熊。不要跑,小心摔跤。」他越喊越追,我就越發跑得快,邊笑著,終於真的摔跤,哭了起來。「看吶!乖乖。阿熊乖,不哭的。」外祖父來扶起我,摩挲著跌倒碰痛的部位,無限心疼的樣子。外祖父的手乾乾瘦瘦的,卻不是帶孩子的靈活的手。「阿熊,阿熊。」他用關愛的呼喊和摟抱,替代了一雙不靈活的手。

30 表弟連戰 林文月的舅父為連震東先生,曾任臺灣省民政廳廳長、內政部部長、總統府資政等職。連戰為林文月表弟,較表姊晚一年入臺大,攻讀政治。林、連兩家表兄弟姊妹年齡相若,民國三十五年,從大陸初抵臺灣時,曾共同暫居於連震東在臺北的寓所,朝夕相處,手足情深。

31 低欄與長跑健將 林文月看似文靜嬌弱,不喜運動,但在田徑場上,這位文如其人的女作家,卻曾是風馳電掣、令人刮目相看的選手。就讀於臺北市立第二女子中學時,她曾是校內有名的低欄與長跑健將!由於在同學之間自然流露領袖風範,又因為多才多藝,各方面均表現傑出,故曾以第一高票當選模範生,是校內的風雲人物。

32 與中文結下不解之緣 最初林文月以外文系為第一志願,但在交報名表時,她忽然覺得不甘和當時大多數考生一樣,遂臨時將表上「外」字塗去,改成「中」字,此一意外且不可思議的舉動,使她與「中文」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而從就讀臺大中文系開始,至後來繼續攻讀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留在母校 教書,直至民國八十二年退休赴美,林文月在臺大前後待了近四十年。

33 望月樓 林文月才貌出眾,就讀於臺灣大學中文系時,為校內知名人物。據說她曾選某教授課,赴教室途中,須先經男生宿舍,仰慕者總在林文月行經該宿舍時,憑欄張望,目送其背影離去。好事者乃戲稱 該宿舍為「望月樓」。 清秀的學生時代

34 美滿幸福的婚姻 畫家 郭豫倫先生 林文月二十五歲時,與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郭豫倫結婚。郭豫倫為臺灣繪畫界早期重要組織「五月畫會」的發起人之一,他和林文月是姻親,他是她大嫂的弟弟,林文月在高中時代就認識他了。婚後幸福美滿,育有一對兒女。→

35 在先生眼中,林文月善解人意,很能為人著想。他說:「假如她有一筆意外的收入,她最先想到的是:該替誰買點什麼。」先生與子女也以同樣態度待她。先生知道她傾力研究六朝文學,還曾特別去蒐購一尊六朝時代的佛像,悄悄擺在書桌送給她

36 畫家先生筆下的林文月 圖片來源

37 菜單卡片 林文月做菜像作學問一樣,會將每回宴客的菜單製成小卡片,上面除了宴客日期、菜色,也記下客人的名字,避免讓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餚,同時也可以從舊菜單中得到新靈感。好客的林文月累積了厚厚一疊菜單卡片 ,每一張卡片都充滿了歡 樂的回憶。 林文月與她的廚房

38 例如有一張卡片記錄她宴請臺靜農、鄭騫等恩師,當天的菜單是:滷牛肉片、菠菜豆乾、蘑菇蠶豆、糟炒雞絲、潮州魚翅、香酥鴨、清炒豆苗、口蘑湯、芋泥、白蘭地西瓜,這頓飯自然賓主盡歡,但如今臺老師已仙逝, 只能睹卡片思人了。 (以上資料取材自林文月  飲膳札記等書) 1980年代與恩師臺靜農教授合影 

39 1、母愛主題,深刻永恆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3、象徵鋪寫,情感細膩 4、多重對比,深邃動人 5、引用古典詩歌,典雅溫淳
五、課文賞析 1、母愛主題,深刻永恆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3、象徵鋪寫,情感細膩 4、多重對比,深邃動人 5、引用古典詩歌,典雅溫淳

40 母愛主題,深刻永恆 作者在懷想母親之時,不耽溺在喪母的悲傷與激動中,反而以不斷的自我省察,以及對於生命意義的思索,破除悲傷、害怕、逃避、激越等重重迷霧,清明平靜的看出生命傳承的至理,體悟「珍惜自己就是珍惜母親,發揚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就是發揚光大母親生命的力量」,不但產生人生的前進動力與方向,也使自己心境清明平靜 由恐懼(睹物思人)到無懼,超越悲傷而上臻平靜清明的境界,使得本文的主題深刻永恆,足以令讀者尋思動容。

41 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首段:梳妝檯抽屜藏有母親的白髮與自己的臍帶,藉以點題,並引出主旨。文章分成兩條脈絡,分別說明臍帶與白髮的來由與發現過程,並以「屬於我的一綹白髮與裝著臍帶的小盒,三年多來一直深藏在我自己臥室內梳妝檯的抽屜裡」,將兩條脈絡合而為一,也重新照會首段。

42 象徵鋪寫,情感細膩 本文以象徵手法,由具體事物細膩鋪寫抽象母愛,成為最醒目的寫作特色: 1、臍帶:
本為有形之物,一出生即割斷,但母親繼續用愛貫注孩子的心靈,彷彿有一條「無形的臍帶」。臍帶由具體轉化為親子間無形的生命隧道、永流不竭的生命泉脈承傳,以及無形的、豐沛不竭的母愛。

43 象徵鋪寫,情感細膩 2、白髮: 象徵母親辛勤撫育子女,子女日益茁壯,母親卻日益衰老,兩相對比,帶出作者對母親的不捨之情

44 3、梳妝檯: 作者靜坐鏡前,照看自己,彷彿重見到母親,這些存放頭髮及照鏡的動作,可謂將作者與母親間習慣脾性的相似、形貌氣質的傳承,予以具象化。

45 4、梳妝檯的抽屜: 象徵心中一個隱密幽微的痛處。文章開頭「不敢輕易清理這個抽屜」,就是指不敢輕易碰觸喪母沉痛的心靈角落,文末「我澈底清理過梳妝檯的抽屜」,則象徵心中痛處已然開解,內心有一種經歷過苦痛的澄明平靜。

46 5、包裹臍帶的素色盒子: 象徵母愛平淡中見偉大的特質,令人聯想到作者母親淡雅從容的脾性。 6、包著白髮的淡色信紙: 作者捨棄舊信紙,用新信紙將白髮重新包妥,舊信紙象徵舊心境,新信紙則係重新面對生命的新動力。

47 多重對比,深邃動人 1、燠熱與冰寒: 燠熱天氣對比喪母的子女心中冰寒,寫出幽微的心境。 2、汗珠與淚光: 對比生產過程的艱辛與平安順產的欣喜
善於運用對比,使文意頓挫,加大深邃動人的力量: 1、燠熱與冰寒: 燠熱天氣對比喪母的子女心中冰寒,寫出幽微的心境。 2、汗珠與淚光: 對比生產過程的艱辛與平安順產的欣喜 3、「害怕整理抽屜/澈底整理抽屜」或「害怕正視或碰 觸臍帶/端詳臍帶」: 表達出心境轉換與超越,也帶出領悟生命至理、超越悲傷的過程。

48 4、臍帶: 本為有形之物,轉化為親子間無形的生命隧道,及無形的、豐沛不竭的母愛。於是有形與無形、割斷與割不斷、乾落與永流不竭生命泉源、乾落與豐沛母愛,皆成對比,使得臍帶具有多重的意涵。 5、白髮: 亦為有形之物,在本文中,與母親年輕時豐饒、與身高等長的黑髮成一對比,也與作者長成之後的披肩秀髮成對比,帶出了母親辛勞哺育子女直到油盡燈枯的言外之意,以及女兒對母親的不捨與追念。

49 引用古典詩歌,典雅溫淳 適度引用古代詩歌經典,使文章情味典雅溫淳: 「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淒洏」:
引自陶潛的形贈影詩,以古寫今,表達睹物思人的悲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引自孝經,與文中母親終生不剪髮,作者灼傷、母親悲泣等往事結合,體悟母女軀體原是二而一的道理,終而將「不敢毀傷」轉化成更積極的現代意義,那就是「發揚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就是發揚光大母親生命的力量」,使本文充滿積極奮發的意志。

50 「舉聲」一詞: 出自謝靈運的盧陵王墓下作詩:「舉聲泣已灑,長嘆不成章」。 「澄明」一詞: 出自南朝梁元帝烏棲曲:「月華似璧心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內」,這些轉引來自作者專研六朝文學的學術背景,顯見作者對陶潛、謝靈運、梁元帝詩句的熟稔,頗為獨樹一格。

51 六、文章結構表

52 七、語文萬花筒 引用修辭格

53 引用修辭 明引 暗引 引用簡介 為取信於人,以訴諸權威或訴諸大眾的方式,援引和語辭或文辭相關的語言、文字,來充實內容、印證本意,或加強論點,以便更適切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情感。常依引用時所引文字出處的出現與否,分為「明引」和「暗用」 本課例句 我終於體悟孝經上所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道理 悽楚地清理她的遺物。「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淒洏。」

54 其他例句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所謂「山色空濛雨亦奇」,我於此體會了這種境界的好處。(豐子愷 山中避雨)案:「山色空濛雨亦奇」是蘇軾詩句。 使用注意技巧 一、所引的文字是否適合當時語文的情境 二、引用的文字與自己的語文風格是否統一?否則可能引用文字與文章情境不符,或格格不入,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徒然讓人垢病。尤其是「暗用」,更要留意語文風格上的一致性,否則極易造成文白雜揉、文章體式不純的弊病。

55 八、寫作指引 真摯動人的親情~母愛篇

56 親情文學欣賞~母愛篇 生命的傳承,親情的力量,常溫馨讀者心扉,也是創作一大來源。如何透過具體外在事物,刻畫出內在親情?名家的五彩筆,為我們做了示範…… 琦君〈媽媽的手〉 琦君〈髻〉 林文月〈給母親梳頭髮〉

57 琦君〈媽媽的手〉(節錄) 從我有記憶開始,母親的一雙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從廚房忙到稻田,從父親的一日三餐照顧到長工的「接力」(鄉語點心之意)。一雙放大的小腳沒有停過。手上滿是裂痕,西風起了,裂痕張開紅紅的小嘴。那時哪來像現在主婦們用的「薩拉脫、新奇洗潔精」等等的中性去汙劑,洗刷廚房用的是強烈的鹼水,母親在鹼水裏搓抹布,有時疼得皺下眉,卻從不停止工作。洗刷完畢,餵完了豬,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滾燙的水,把雙手浸在裏面,浸好久好久,臉上掛著滿足的笑,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夠了,拿起來,拉起青布圍裙擦乾。抹的可沒有像現在這樣講究的化裝水、保養霜,她抹的是她認為最好的滋潤膏——雞油。

58 琦君〈髻〉 (節錄1) 母親年輕的時候,一把青絲梳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白天盤成了一個螺絲似的尖髻兒,高高地翹起在後腦,晚上就放下來掛在背後。我睡覺時挨著母親的肩膀,手指頭繞著她的長髮梢玩兒,雙妹牌生發油的香氣混著油垢味直薰我的鼻子。有點兒難聞,卻有一份母親陪伴著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地睡著了。

59 琦君〈髻〉 (節錄2) 從那以後,我就墊著矮凳替母親梳頭,梳那最簡單的鮑魚頭。我點起腳尖,從鏡子裡望著母親。她的臉容已不像在鄉下廚房裡忙來忙去時那麼豐潤亮麗了,她的眼睛停在鏡子裡,望著自己出神,不再是瞇縫眼兒的笑了。我手中捏著母親的頭髮,一綹綹地梳理,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也理不清母親心中的愁緒。因為在走廊的那一邊,不時飄來父親和姨娘琅琅的笑語聲。

60 林文月〈給母親梳頭髮〉 (節錄1) (替母親)洗完澡後,換穿一身乾淨的衣服,母親覺得舒暢無比,更要求我為她梳理因久臥病床而致蓬亂的頭髮。我們拉了一把椅子到窗邊。從這裡可以眺望馬路對面的樓房,樓房之後有一排半被白雲遮掩的青山,青山之上是蔚藍的天空。從陰涼的冷氣房間觀覽初夏的外景是相當宜人的,尤其對剛剛沐浴過的身體,恐怕更有無限爽快的感覺吧!

61 林文月〈給母親梳頭髮〉 (節錄2) 起初,我們互相閒聊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不多久後,卻變成了我一個人的輕聲絮聒。母親是背對著我坐的,所以看不見她的臉。許是已經睏著了吧我想她大概是舒服地睏著了,像嬰兒沐浴後那樣……   噓!輕一點!我輕輕柔柔地替她梳理頭髮,依照幼時記憶中的那一套過程。不要驚動她,不要驚動她,好讓她就這樣坐著,舒舒服服地打一個盹兒吧! (《遙遠》,洪範出版) 琦君讀林文月散文集《遙遠》:「一年多前,我讀到林文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給母親梳頭髮〉,便禁不住熱淚盈眶。……

62 九、問題與討論 什麼是臍帶血? 常識補充站:
嬰兒出生時,於臍帶及胎盤所存留的血。臍帶血中富含「零歲」的幹細胞,是人體製造血液及免疫系統的主要來源,因而可取代骨髓移植使用。 臍帶血幹細胞可以替代骨髓移植。臍帶血幹細胞,它是人體造血及免疫系統的主要來源,它可以取代骨髓,治療各種血液、免疫及代謝方面的三十多種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腫瘤、各種貧血、黏多醣症等;另外,對於癌症等病患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時被同時破壞掉的造血與免疫系統,也可藉由臍帶血幹細胞來恢復其功能。(以上資料取材自奇摩知識網)

63 一、白髮與臍帶在本文中有什麼象徵意義? 答:俱是母愛的象徵 1、臍帶:
答:臍帶本為有形之物,一出生即割斷。但文中,臍帶卻轉化為親子間無形的生命隧道、永流不竭的生命泉脈承傳,以及無形的、豐沛不竭的母愛。 2、白髮: 答:母親辛勤撫育子女的象徵,子女日益茁壯,母親卻日益衰老,作者寫出對母親的不捨之情。

64 二、本文文末作者面對白髮與臍帶為什麼不再害怕、逃避、激越、傷悲,反而達到澄明平靜的心境?
答:孝經 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給予作者極大的啟示。作者體悟到母女軀體原是二而一的道理,終而將「不敢毀傷」轉化成更積極的現代意義,那就是「珍惜自己就是珍惜母親,發揚光大自己生命的力量就是發揚光大母親生命的力量」,因而產生人生的前進動力與方向,也使自己心境清明平靜。

65 三、讀完本文後,你認為怎麼做才能回報母親的恩澤?請說出來與同學討論。
答:本題為半開放題型,回報親恩的方式很多,請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所知回報親恩的方法,並討論如何讓這些方法更具體可行。

66 十、牛刀小試

67 牛刀小試 第一題 在〈白髮與臍帶〉一文中,作者描寫母女情深,十分細婉動人。寫喪母之痛,她跳脫於純粹悲惋之情,而以自我省察,展現更積極奮發的力量。下列何者為其抒寫的主軸?  (A)小我對大我的責任 (B)生命傳承的意義 (C)愛的無私與推展  (D)人生的甘苦點滴

68 第一題 正確答案 B 林文月的仕女畫之一

69 牛刀小試 第二題 (甲)出身農家,一生貧病交迫,仍不輟於寫作,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的臺灣文學前輩作家 (乙)世居蘭嶼,曾躋身於都市的生活,但卻徬徨於身分的定位。最後選擇以認同族群文化,並以人類學研究的方式為自己民族發言的作家 (丙)曾任聯合文學月刊社社長,並致力於推廣藝術教育,其散文作品結合美學與哲學,流露藝術特質的現代作家(丁)為一知名學者、作家兼翻譯家,並擅長於散文寫作,且對中日文學交流貢獻甚大的現代著名作家 上列的資料,是對現代作家的描述,請依次選出正確的配對? (A)鍾理和/林文義/夏宇/林文月  (B)楊逵/夏曼‧藍波安/林亨泰/琦君  (C)賴和/阿盛/楊牧/琦君  (D)鍾理和/夏曼‧藍波安/蔣勳/林文月

70 第二題 正確答案 D 林文月的仕女畫之二

71 牛刀小試 第三題 「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親,我若能發揚光大我生命的力量,便是發揚光大母親的力量。」此語最切合於《孝經》那一句話?
牛刀小試 第三題 「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親,我若能發揚光大我生命的力量,便是發揚光大母親的力量。」此語最切合於《孝經》那一句話?  (A)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 (B)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C)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D)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 致其懮,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72 第三題 正確答案 C 由題幹推知其義,指以「發揚光大我生命的力量,便是發揚光大母親的力量」推理以(C)以顯父母經義為切

73 牛刀小試 第四題 下列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思親之情」或「喪親之痛」的正確選項為何?
牛刀小試 第四題 下列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思親之情」或「喪親之痛」的正確選項為何? (甲)西河之痛  (乙)雁行折翼   (丙)寒泉之思  (丁)春樹暮雲     (戊)冬溫夏凊 (己)鼓盆之戚  (庚)風木之悲  (A)(甲)(丙)(己) (B)(乙)(丁)(戊) (C)(丁)(戊)(庚) (D)(丙)(戊)(庚)。

74 第四題 正確答案 C (甲)喪子(乙)兄弟喪亡。(丁)懷友人。(己)亡妻。

75 牛刀小試 第五題 關於修辭中的「轉化」,係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修辭方式。其中包括有「人性化」、「物性化」及「形象化」三種。請選出下列文句中屬於「形象化」的修辭句式?(複選)  (A)把父母的形貌氣質移植在子女身上  (B)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襲到她的身上了  (C)它仍然完整地敘說著薪火傳遞的故事  (D)但想到那是曾經將自己和母親牢牢聯繫的東 西,便有 一種溫暖親熱的感覺漾盪心上  (E)每回重見這兩樣東西,都不得不教我回憶那些悲傷的黃昏

76 第五題 正確答案 ABD (C)人性化 (E)人性化

77 十一、好站連結 臺大近代名家手稿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lin/idx.htm
臺灣文學資料庫(典藏作家/林文月)

78 圖片來源 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lin/idx.htm

79 圖片來源 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lin/ise.htm www.books.com.tw


Download ppt "第八課 白髮與臍帶 林文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