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重庆市教科院 万明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重庆市教科院 万明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重庆市教科院 万明春

2 陈小娅署名文章《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
《人民教育》评论员文章《我们面临着产生教育家的历史机遇》: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杰出教育家的时代. ——《人民教育》 2007年24期

3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矣。
——《学记》

4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

5 教育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的过程 。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活动要素:主体——工具——对象

6 教育内容 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手段 受教育者 教育条件

7 一、学生

8 认知过程 素质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素质 机能正常发育 机体健康成长 心理过程 个 性 科 学 文 化 道 德 审 美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 个性特征

9 多元智力理论: 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其他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自然观察者智力

10 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11 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整体性——全面发展 阶段性——循序渐进 差异性——因材施教

12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 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魏源

13 智育 心育 德育 美育 教育 完全之人物 体育 ——王国维

14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人人有才 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

16 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17 做教育的“农人” 叶圣陶:“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泰戈尔:“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18 学生观 学生是人 学生是主动发展的人 学生是未完成的人

19 二、内容

20 课程 学习的科目——课程资源 学习的进程——教学活动

21 课程结构 工具类课程 人与自然类课程 人与社会类课程 人与自我类课程

22 课程结构 学科本位 均衡性 综合性

23 学科课程(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综合性: 学科课程(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综合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24 综合课程: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 艺术(音乐、美术) 思品与生活 思品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

25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含义: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 课程
含义: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 课程 设置:新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设,每周平均三课时 性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具有自己独特 功能和 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 具有互补性

26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27 三、教学

28 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 (1)观念层面的课程 (2)文本层面的课程 (3)实施层面的课程 ——教师教的课程 ——学生获得的课程

29 教学过程即学生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是建构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3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教学相长的过程

3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记》

32 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发现式学习: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各具存在价值。

33 教学方式 传递—————接受式 自学—————辅导式 引导—————发现式 情景—————陶冶式 示范—————模仿式

34 四、教师

35 1、教师的作用

36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平等交往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7 2、教师的素养

38 先进的教育理念 合理的智能结构 高尚的人格魅力 杰出的教育智慧

39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40 把握教育规律: 教育 素质 个性

41 基本的理论素养 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 有关理论

42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终身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差异发展的教育

43 终身教育 时间——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空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教育为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44 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45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46 (二)合理的智能结构 知识 能力 技能

47 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活动 课堂意向活动 课堂管理活动

48 有效的课堂教学: 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 简化教学思路; 细化课中活动; 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净化教学心灵。

49 ABC情绪理论 西方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情绪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结果。
艾利斯认为:并非A直接引起C,A与C之间还有中介——B,即人们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50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于1968年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51 规范、简洁 生动、幽默 语言能力 抑、扬、顿、挫 态势优雅

52 人类的五次信息手段革命: 语言 文字 活版印刷 模拟电子技术手段 数字电子技术手段

53 (三)高尚的人格魅力

54 教育的三个层次: 公民教育 专业知识教育 道德价值观教育

55 《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现代教育: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56 教育者的学识、能力、特别是人格魅力,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这是由教育职业特点决定的。教育是集劳动手段与劳动主体于一体。学识、能力、人格魅力既是成为教育者的资格和前提,也是教育者的劳动手段。

57 课程资源: 教材及相关资料; 学习环境; 学生交往; 教师。

58 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9 内圣外王之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0 有德有 才,破格重用; 有德无 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 德,限制使用; 无德无 才,坚决不用。

61 (四)杰出的教育智慧

6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63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学记》

64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叶圣陶

65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者和,强而弗抑者易,开而弗达者思。和,易,思,可谓善喻矣。”
——《学记》

66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三重境界: 教是为了教; 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是为了教好。

67 教学就是把世间的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夸美纽斯

68 匠人与大师 匠人在重复 大师在创造 匠人在实践层面 大师在理论层面 匠人较单一 大师善综合

69 3、素养养成

70 广博学习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勤于实践 善于反思 草根研究

71   吕淑湘: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    苏步青: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72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7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奋斗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功

74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杰出教育家的时代。


Download ppt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重庆市教科院 万明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