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释 义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庄春梅 2013年3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释 义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庄春梅 2013年3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释 义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庄春梅 2013年3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释 义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庄春梅 2013年3月 5领域11子领域32个目标,

2 背景1: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 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 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3 引导家庭、社会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 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 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近十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逐步贯彻落实,我国幼儿教育在理念、保教质量、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幼儿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幼教,正在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与追求。但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了更加深入地贯彻《教育法》、《幼儿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切实保障幼儿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纠正和避免目前早期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误区,指导家庭、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实施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从而为幼儿的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基础司借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从2006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制定以幼儿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 背景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
背景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 研制《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最初始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儿基会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而研制类似文件。

5 (Going Global Project)项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从2002年开始,在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发起了一个制定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标准的“遍及全球” (Going Global Project)项目。 其目的是:从保障儿童权利出发,通过制定明确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文件形式对幼儿“应知、应会”进行界定,以促进家庭、幼儿园及有关方面达成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期望的共识,为所有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更科学、有效地提高早期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平等。 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达20多个,其中亚太地区国家占较大比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凯根(Kagan)和耶鲁大学教授卜瑞图(Britto)教授为各国提供指导。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用了5年时间。
借助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教育部基础司从2006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用了5年时间。

7 《指南》是什么? 《指南》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反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8 内容效度主要考察八个方面: 1、价值取向合理。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 2、领域覆盖全面。包含幼儿身心发展的各方面。 3、指标内容均衡。目标能体现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均 衡发展。 4、指向发展深度。各项指标反映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目标内涵准确。各项目标能反映核心内容的内涵, 语言表述准确、易读。 6、逻辑层次清晰。各项目标符合幼儿发展的客观规 律,具有递进性。 7、文化包容性强。尊重和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8、相关一致性高。与国家其他文件高度相关保持一致。 价值取向、广度、平衡、深度、等级性、准确性、文化包容性、一致性等

9 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
“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 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 “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

10 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本文件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

11 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发展的结果。这样,《指南》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 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和儿童发展观。

12 《指南》的定位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指南》“说明”第二条

13

14 《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2-3个方面(子领域)。每个方面(子领域)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每条目标下有若干“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每一条学习目标配有相应的教育建议。 《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5领域11个子领域32个目标

15

16 《指南》采用五领域架构主要原因 与《纲要》一致的幼儿学习内容的五领域结构有利于教师实践中的操作,有利于避免实践层面的混乱。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既是幼儿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领域,也是幼儿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幼儿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学习,其个体将获得身体的、社会性的、认知的、语言的、美感与表现等方面的发展。 与《纲要》一致的幼儿学习内容的五领域结构有利于教师实践中的操作,有利于避免实践层面的混乱。 参照了其它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17 如科学领域,《指南》凸显了该领域“探究”这一核心价值。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保护与发展幼儿这一宝贵的学习品质,是该领域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现在幼儿远离自然的问题,因此该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如语言领域,当前存在较普遍的问题是,忽视幼儿的日常口语交往经验,把幼儿的语言学习严重地小学化,误以识字、写字训练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点,将早期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识字,等等。因此《指南》在目标中强调发展幼儿的主动表达愿望与口语交流能力,“愿意讲”,“能听懂常用语言”“能清楚地表达”等;在读写准备中强调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如健康领域,针对当前幼儿体质下降、运动量不足、运动能力低下的现状,提出了“健康的体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力量和耐力”等目标,意在引导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的体质、体能。

18 科 学 科学探究 数学认知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科 学 科学探究 数学认知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3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    有用和有趣 ◆各年龄段2个方面的     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 ◆各年龄段4个方面的    典型表现。 目标3 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     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19 幼儿的探究具有试误性,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建构的过程。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发现的快乐是对幼儿的最好奖赏。
  幼儿的探究特点: 幼儿有不同的原有经验,这是探究的起点。 幼儿的探究具有试误性,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建构的过程。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发现的快乐是对幼儿的最好奖赏。   教师的支持: 营造支持性心理氛围(语言、态度等) 态度上支持幼儿发起的探究行为。 允许幼儿经历探究和试误的过程。 提供材料和条件支持 富有智慧的引导策略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20 例健康体育: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
例健康体育: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 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 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 (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 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 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 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 左右(途中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2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 前投掷5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 跳8米左右。 4.能快跑25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 公里以上(途中可 适当停歇)。

21 支持幼儿自主的表达和表现 —以幼儿园美术教育为例
目标: 理解提高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不是“教”技能。 探讨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途径。 1.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 2. 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22 思考:范画演示对幼儿表达与表现的影响 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 完全按照范画来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 范画临摹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 如果没有老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 完全按照范画来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3 儿童画的表达与理解 幼儿的画看不懂,正是表明他们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也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绘画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 “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指南》

24 儿童画的稚气与想象 海底游艇 地球哭了

25 正确理解《指南》的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选择了某 年龄阶段幼儿在目标方面的比较常见的、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是大多数幼儿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群体大致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或行为特点。

26 实施《指南》的原则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参见《指南》“说明”

27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指南》“说明”

28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指南》“说明”

29    实施《指南》时,切忌在幼儿与之间作盲目的简单的攀比。
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原因,努力地为不同幼儿的发展创造有针对性的环境或条件,帮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0 3.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说明”

31 4.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 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 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 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 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 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指南》“说明”

32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学习领域的抽象的孤立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习品质不作为独立的领域,而渗透于各领域之中,避免重复,也避免孤立地训练。 既包含智力品质,也包含非智力品质;性格;气质;学习风格

33 孩子在什么样的学校生活中收益更多? 动作技能 学习品质 情绪和社会性 认知和一般知识 语言

34 在“遍及全球”项目中,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学习标准中都列出了“学习品质”领域。尤其强调的是好奇、主动、坚持、注意、反思、解释、想象、创造等内容。

35 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的福音 《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 真正以孩童的方式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和成长!


Download ppt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释 义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庄春梅 2013年3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