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人教版 高中新课程标准必修、 选修教材介绍
2
一、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标准》是教科书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科书编写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是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的一次再创造。 教科书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
二、编写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2.突出生物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4.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构建 5.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6.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改革
4
全套教材书目 必修 选修 《分子与细胞》 《生物技术实践》 《遗传与进化》 《生物科学与社会》 《稳态与环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6
高中生物课程6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分子与细胞 稳态与环境 遗传与进化 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科学与社会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7
1.以课标为依据,落实4条基本理念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2. 体现课标中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
3. 认真总结十多年来高中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研究我国国情,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8
四、教材综述 必修模块教材
9
(一)知识内容的变化 1.知识体系的变化(构建主线突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按课标要求,不再是普通生物学体系。
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10
课标“课程设计思路”中的表述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11
必修1 教材主线 《分子与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把细胞作为 系统的功能(物质、能量) 基本的生命系统 系统的产生、发展、消亡
1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层次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细胞的分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系统的功能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系统的功能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系统的发展变化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3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4
必修2教材主线 《遗传与进化》——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 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怎样行使功能?基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类如何利用基因?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改变的?
15
遗传与进化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的?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的?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16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7
必修3教材主线 《稳态与环境》——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
18
稳态与环境 稳 态 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自我调节 环境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稳态与健康 群体水平 种群 群落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稳 态 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自我调节 环境 个 体 水 平(以人体为主) 机体细胞+内环境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稳态与健康 群体水平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 稳态与环境 生产和生活
19
《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
2.重视对知识的理解(重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知识性内容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事实性知识的罗列堆砌和单纯描述,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如何”和“为什么”。便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例如:关于激素调节,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而不是罗列许多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
21
3.处理好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关系 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现行教材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
基础不等于经典。基础性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如免疫。通道蛋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恢复生态学等。 选修课集中体现先进性,同时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有时矛盾,要灵活变通。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让学生搜集最新进展的资料。
23
4. 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层次分明)
4. 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层次分明) 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 其余需认真阅读的内容以宋体字排印; 供学生一般了解或选学的内容以楷体字排印,或以“相关信息”和课外阅读资料的形式呈现。
25
5.处理好不同知识内容的衔接关系 (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学科交叉” “知识链接” 画概念图
27
(二)探究能力目标和内容的变化 1.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2.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 3.充实科学史内容 4.鼓励思考和讨论
28
1.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模拟法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直觉和灵感 数学方法 模型方法 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
理性思维的方法 归纳 演绎 分析 综合 类比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 系统方法
29
《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
31
《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 《遗传与进化》——假说—演绎
34
《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 《遗传与进化》——假说—演绎 《稳态与环境》——系统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37
初中已讲过的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搜集资料等方法不作为重点。
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于高中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教材知识只渗透大致思路。
38
2. 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突出科学方法教育,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见下表)。
39
实验 探究 模型建构 资料分析 思考与讨论 技能训练 调查 类型 特点 能力目标侧重点 资料搜集和分析 说明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
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探究 学生自行制订探究方案 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大 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模型建构 提供一定的指导,由学生动手动脑建构模型 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资料分析 提供让学生分析的资料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资料搜集和分析 让学生搜集资料 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思考与讨论 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技能训练 就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训练过程技能 调查 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 培养调查能力
47
3.充实科学史的内容 较多地介绍生物科学史的内容,特别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有的部分以科学发现的先后顺序作为构建框架的重要线索,如遗传部分。让学生分析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从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
49
4.鼓励思考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 在资料分析、旁栏思考题、技能训练、练习、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50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变化 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为此,教材一方面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51
①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和讨论、调查、评价等多种活动,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②在必修模块中设置“科学•技术•社会”和“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栏目;正文中特辟“与社会的联系”小栏目。 ③在选修模块中分别设置相应栏目。 ④在教材的作业系统中设计相关的练习题。
52
(四)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 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变单纯的叙述式为图文结合 增设重要栏目
53
1.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
(1)必修模块的每节都从“问题探讨”入手,该栏问题除出自科学史外,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 (2)教材重要概念和过程的阐释,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使之亲切而生动。 (3)不少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4)作业系统中注意习题与生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和实际应用。
54
2.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①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 ②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 ③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作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 ④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 ⑤有些练习题的答案不唯一。
55
3.变单纯的叙述式为图文结合 内容更丰富,信息容量更广,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促进探究性学习。
56
(五)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 ①作业系统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来设计,特别重视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运用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②作业系统的内容既包括章节后的作业题,也包括某些实验探究中的讨论题;既有随堂练习,又有阶段性的自我检测;既有书面作业,又有课外实践、撰写综述报告等实作评价的内容。
57
节后练习:基础题、拓展题 章后自我检测:概念检测(判断题、选择题、 连线题、画概念图) 知识迁移 技能应用 思维拓展
58
选修模块教材
59
《生物技术实践》 ——精选生物技术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操作能力 ——由六个专题16个课题组成,让学生选择其中5~7个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适用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 ——提供背景知识、资料和操作提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60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61
《生物科学与社会》 ——属于STS范畴,强调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生物科学在医疗、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适用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或直接就业的学生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62
《生物科学与社会》 第1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第3章 生物科学与工业 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6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以专题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技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注重体现生物科技在提高生产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冲击 ——适用于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 ——专题讲座与学生的分析讨论相结合
6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专题2 细胞工程 专题3 胚胎工程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 伦理问题 专题5 生态工程
66
网址:www.pep.com.cn 教材反馈渠道: 电话:010-58758105(总编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办公室 电话: 传真: 网址: 教材反馈渠道: 电话: (总编室) 读者服务部: 有关人教版教材的培训工作,请与我社培训办公室联系。 电话: 传真: 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工作,请与我社课程研究室联系。 电话: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