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1.社会责任: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 2.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3.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 4.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5.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6.审美情趣:感悟鉴赏,创意表达 7.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 8.身心健康: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 9.实践创新: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3 什么是核心素养? 我国的大中小学生最缺什么? 我国国民素质的短板是什么?

4 一、我国国民素质的短板是什么? 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中言道:“从长期来说,一个国家的价值就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的价值;一个国家如果为了要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加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使人民渺小,就会发现靠渺小的人民是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的。”

5 什么是“渺小的人民”?缺乏主体性的人民。
主体性表现为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意味着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自主性意味着能够独立思考,有主见,不盲从;创造性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充满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性的行为改造世界。 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主体性。传统人怯弱、畏缩、忍让、保守,是缺乏主体性的表现,部分人的专制、专断、蛮横、放纵,则是人的主体性的极端表现,是人的主体性的畸形发展。 国民性的改造

6 诺贝尔奖——中日对比 到2015年10月6日: 日本共24人,其中科技类21人 (物理11人) 中国 科技类1人(屠呦呦)

7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 中国的GDP在增长,中国是制造业大国。 中国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为主,在高增值环节竞争力不强。
以iPhone手机为例——由中国的富士康制造 利润分成: 美国——49.4% 日本——34% 韩国——13% 中国——不到4% 

8

9

10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发展新理念,把“创新发展”排在首位。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0

11 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11

12 如何评价我国的教育质量? 质量 = 分数? 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而不是人的解放。

13 学生近视率: 小学生: 28% 初中生: 60% 高中生: 85% 大学生: 87% (2005 年教育部数据)

14

15 15

16 学生的片面发展 学生发展 精神 身体 智力 非智力 知识 能力 考的知识 不考的知识

17 PISA的含义 关键年龄:15岁(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 关键领域:3 + 1 阅读、数学、科学 + 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目标:生活需要的基本素养而不是课程的学习成就 17

18 PISA的特点 “教育界的世界杯——奥林匹克” 广泛性:约70个国家(经济体)参加,占世界GDP的9/10
连续性:3年一次侧重一个关键领域,9年一循环 实用性:由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发起,直接服务于教育政策而不仅仅是学术研究 时代性:促进终生学习。不仅关注学习成就,同时关注学习动机、信念和学习策略 “教育界的世界杯——奥林匹克”

19 PISA2012的结果:学生成绩 2017/2/28 说明:此图呈现了上海学生在2012年测试的数学、阅读、科学三个主要能力上的成绩及排名。可见在三个能力上,上海成绩均位列第一,且显著高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 28/02/2017 19

20 2017/2/28 说明:上海学生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分数)在测试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6名。 28/02/2017 20

21 2017/2/28 PISA2012的结果: 问题解决能力 说明:本图说明了各测试国家或地区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成绩”与“预测问题解决成绩”(通过阅读、数学、科学三个主要测试领域的成绩预测得到的)之间的差值。说明了上海的学生实际问题解决成绩远远低于按照其阅读、数学、科学三个学科成绩预测,所应达到的问题解决能力。根据PISA报告,有86%的学生,实际问题解决成绩低于其预测值。 Relative performance in problem solving i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students’ actual performance to the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a regression model that estimates, for each student,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in problem solving depending on the performance in the three core domains. In Shanghai-China, 86% of students perform below the expected level in problem solving, given their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reading and science. 28/02/2017 21

22 2017/2/28 PISA2012的结果: 家庭作业与课后班 This is the result of PISA2012, it shows obviously that students in Shanghai use the most time in doing their homework. And besides Viet Nam, Shanghai students spent most time in after-school classes. And this result quite match our common sense. 这是PISA2012的关于各种学习时间的结果 在家庭作业时间上,上海遥遥领先于其他个国家及地区。 在校外学习时间上,上海也是除越南外第二高的。 本页旨在说明,与上海排名第一的结果相伴随的,还有超长的学习时间。补充英文 28/02/2017 22

23 学生:高分——低能——负担重 教育: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24 二、为什么要关注核心素养?

25 社会 教育 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 生态危机、老龄化 新的人才观 新的能力观 核心 素养 经济发展 政治发展 Page  25

26 1996年,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首次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将占最大的比重。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来临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27 核心素养研究缘起 社会 教育 人 全球化 信息化 人力资本理论 民主、终身学习
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21世纪人才观。 社会 全球化 信息化 核心素养研究缘起 以人力资本为根据,世界各国制定各自教育发展战略,核心素养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评价指标。 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 以追求教育民主为出发点,为保障每个人都享有共同基础教育的权利,核心素养是基本教育的指标。 民主、终身学习 为了提高组织成员国的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体为适应全球化社会而获得自身完满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简称DeSeCo)项目。 在OECD启动核心素养研究之后,组织12个国家(奥地利、德国、美国、法国等)开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并提交本国报告。随即带动国际各国和地区(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并推动本国或者本地区教育改革和测评的发展。

28 21世纪素养——分为四类 1.思维方式(Ways of Thinking) 2.工作方式( Ways of Working )
创造与创新 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 学会学习,元认知 2.工作方式( Ways of Working ) 交流 合作(团队) 3.工具掌握(Tools for Working) 信息素养 ICT素养 4.生存素养(Living in the World) 公民素养(地方性与世界性) 生活与职业生涯 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

29 21世纪素养——分为七个要素 7C素养: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创造与革新能力(Creativity) 协作、团队工作与领导能力(Collaboration) 跨文化理解能力(Cross-cultural) 交流、信息与媒体素养(Communications) 计算与ICT素养(Computing) 职业与学习的自立能力(Career)

30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舶来品,不是中国本土率先提出的。那么,是否洋人有了新提法,我们就要赶“洋时髦”,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亦步亦趋?
有人认为,既然已经有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再提“核心素养”实在没有必要。尤其是,“素养”这个新说法与“素质”这个老说法有何区别? 把核心素养叫做核心素质也无不可。而且,如果现在用“核心素质”一词,则可以更好地与我们经常使用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等话语更好对接,争议和迷惑就会少很多。甚至把“素养”或者“素质”通俗地叫做“本领”“本事”也无不可。

31 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1.品德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 2.学业发展水平: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3.身心发展水平: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 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 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

32 201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 评价内容: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33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1.社会责任: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 2.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3.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 4.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5.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6.审美情趣:感悟鉴赏,创意表达 7.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 8.身心健康: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 9.实践创新: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34 我国提出核心素养,不是为了走形式,不是为了赶“洋”时髦,的确出于内在的需要。即便国外没有提出核心素养,即便我们不使用核心素养这个提法,我们依然很有必要深刻反思: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中,面向21世纪,在林林总总的诸多素质中,到底哪些“关键”素质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最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最为重要? 师生的生命有限,教与学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确需要突出重点素质的培养。关于“核心素养”,最该关心的不是“素养”的叫法和译法,而是何为“核心”。现在的讨论和争议走偏了。

35 三、如何确定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 (1)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核心素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开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21世纪工作技能及核心竞争能力的人,确保学生从学校所学的技能能够充分满足后续大学深造或社会就业的需求,成为21世纪称职的社会公民、员工及领导者。

36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都是为适应21世纪的挑战。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个人的核心素养应该适应、促进社会变迁与社会进步。

37 (2)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要突出“关键少数”素养
核心素养的定义应该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或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21世纪最应该具备的那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并促进未来社会,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38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1.社会责任: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 2.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3.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 4.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5.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6.审美情趣:感悟鉴赏,创意表达 7.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 8.身心健康: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 9.实践创新: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39 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低级素养”,如死记硬背(记忆)的素养、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素养等。核心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
例如,身体素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视为基础素养。但因为“太基础”了,国外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都没有将之列入。

40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6个素养: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Creativity)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 信息素养 自我管理能力

41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1.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Creativity) 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与他人有效交流自己的新想法; 能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分析、评估、修正新想法; 尝试以新的方式做事,把有创意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对于改进实践做出实际贡献; 理解创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失误和错误作为学习的好机会,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42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2.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也叫“申辩式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
适当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进行有效率的思考; 把握整体各部分进行系统思维; 有效分析、评估、比较各种证据和观点,在审慎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批判性地反思学习、工作和经验的流程,并持续改进; 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常规性或者创新性的方法解决问题。

43 简言之,批判性思维是高级思维素养,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思维五步法”、与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息息相通。

44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3.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个人责任,追求社会正义,履行公民义务,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建设性地参与到各种层次的民主决策中去; 善于进行团队合作,个人在团队工作中有效率重质量,并通过创新性的想法和行为展现出个人领导力; 具有灵活性,富有建设性,必要时通过妥协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可见,合作能力中至少包含着社会层面上的“公民素养”和组织层面上的“团队合作能力”两个方面。

45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4.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 交流能力即沟通能力,通俗讲就是“有话好好说”,具体而言包括:
能针对不同的目的(如激励、谈判、指导等),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聆听并理解他人的观点; 能够换位思考,尊重、包容他人(本国或者他国)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能运用口头、书面和其他方式(如肢体语言)进行沟通;能利用多种媒体和技术进行沟通;能在不同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跨文化、国际交流)。

46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5.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是指能使用网络、会发电子邮件等简单技能,而是指: 能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合理地、批判性地甄别信息; 能准确地使用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能有效利用科技手段,选择恰当的媒体工具,创作媒体作品,有效传播和沟通信息,转变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效率。 严格讲,信息素养是“交流能力”的一个方面,属于21世纪信息化社会“交流能力”的特殊要求。

47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6.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职业与生活都至关重要,是一种“把握自己人生”的素养,是一个人“主体性”的典型表现,其主要内容包括: 进行SWOT分析,明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合适的未来目标; 具有主动性,做好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有效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与时俱进,因时而化; 能不断反思、终身学习,持续改进提升个人素养,创造性地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48 在21世纪复杂的社会中,一个人要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这六种素养至关重要。
简言之,做事要有新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做人要善于合作与交流(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要有自知之明并有效管理自己(自我管理),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善用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可以把这些称为21世纪的“新六艺”。

49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6个素养: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Creativity)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 信息素养 自我管理能力(职业与生活技能)

50 我国核心素养应该是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
聚焦版 升级版 关键素养的选择版

51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1.社会责任: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 2.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3.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 4.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5.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6.审美情趣:感悟鉴赏,创意表达 7.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 8.身心健康: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 9.实践创新: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52 框架建议与征求意见稿的“聚焦” 6个素养: 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实践创新:勇于探究 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
勤于反思,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合作能力——社会责任: 合作担当 交流能力——国际理解: 尊重差异,全球视野 信息素养——学会学习:数字学习 自我管理能力——(身)心健康:健全人格

53 我国教育政策文本中,在诸多素质或者素养中,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三者中,“创新”应该被特别强调。

54 日本“21世纪能力”

55 可否把上述六项素养进一步聚焦?可以。 美国把其21世纪诸多素养进一步聚焦为四个“超级素养”,即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由于这四个素养的英文词第一个字母都是C,所以这四个素养被称为21世纪“4C超级素养”(the 4Cs “Super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11年,美国制作了4C超级素养的动画宣传片,借助媒体推动实施。

56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 4个C素养: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Creativity)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 【信息素养——归到“交流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归到“合作能力”】

57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 3个C素养: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能力(Creativity)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交流能力——归到“合作能力”】 【信息素养——归到“交流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归到“合作能力”】

58 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 2个C素养:创新+合作 【批判性思维——归到“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能力(Creativity) 【批判性思维——归到“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交流能力——归到“合作能力”】 【信息素养——归到“交流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归到“合作能力”】

59 可否把四个超级素养进一步聚焦?可以。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在其关于核心素养的一个研究报告中,把核心素养聚焦到一个素养,即反思素养(reflectiveness),明确指出,反思是“核心素养的心脏”(the heart of key competencies),并进一步指出“反思是指元认知能力(即关于思维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不论“思”还是“行”都应该具有反思性。 实际上,反思是指本文中六项核心素养中的前两个C,即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0 杜威——科学思维的步骤 反思或者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意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反省思维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表面的、肤浅的、粗糙的 是一种仔细观察、详加分析、充分考察、积极预见的过程

61 想法——做法——作为 21世纪素养——分为四类(国外) 1.思维方式(Ways of Thinking)
创造与创新 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 学会学习,元认知 2.工作方式( Ways of Working ) 交流 合作(团队) 3.工具掌握(Tools for Working) 4.生存素养(Living in the World) 想法——做法——作为 批判性思维—创新性实践—大有作为

62 我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的前提,创新能力内在地把批判性思维包含在内,因此,可以把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二者归结为一个素养“创新能力”。也就是说,21世纪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素养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是人作为有理性、能思维的动物的本质体现,是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核心素养宝塔顶尖上的明珠。

6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4年教育部文件) 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64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表述——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
我国教育政策文本中,在诸多素质或者素养中,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者中,创新又被特别强调。 《教育规划纲要》的表述。 2014年课程改革文件的表述。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表述——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 我国教育需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重视分数转向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65 当前教师怎么做——大致的做法 从记忆——思维(反思) 从考分——创新——奇思妙想——与众不同 从知识——行动——应用(问题解决) 以后教师怎么做——精致的做法

66 (3)核心素养不应该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性的框架,而应该具体化为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通过教育去形成与发展的,这些素养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为了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落到不同的学段,就需要把这些素养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67

68 四、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开发出符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清单,只是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至关重要的下一步是解决“怎样培养人”即“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 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提升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通过评价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就我国而言,评价重点需要由分科知识的评价转向基于核心素养领域的评价,评价方法技术则要求多元化。

69 学生的学习动机

70 学习方式偏好(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

71 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72 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

73

74 0.483 0.549 0.495 0.049 0.06 教学方式对于学习方式的影响 表示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极其显著 表示有直接的影响但不显著
0.029 表示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极其显著 表示有直接的影响但不显著 自主性 发现式 探究性 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 合作性 讲授式

75 教学方式变革面临的障碍(教师的看法)

76

77 初中班额 Class Size # of Classes Urban Suburban Rural Overall  25 19,097
2% 1% 26-35 75,703 7% 3% 5% 36-45 236,721 19% 13% 21% 16% 46-55 481,726 35% 32% 34% 33% 56-65 366,248 25% 28% 22% 66 258,964 12% 23% 14% 18% Total 1,438,459 100% (中国教育部, 2009)

78 小学班额 Class Size # of Classes Urban Suburban Rural Overall  25 730,312
5% 7% 38% 27% 26-35 531,789 13% 12% 23% 20% 36-45 581,315 26% 25% 22% 46-55 467,349 29% 17% 56-65 238,334 9% 66 144,452 10% 2% Total 2,693,551 100% (中国教育部, 2009)

79 依据200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县的情况,山丹县制定了《山丹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规划》提出到2011年,山丹县学校由103将减少到28所,共减少了75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70﹪。

80 (1)位奇镇学校布局调整示意图 永兴 马寨 汪庄 位奇 候山 柳荫 朱湾 暖泉 张湾 孙营 芦堡 新开

81 (2)陈户乡学校布局调整示意图 西门 周坑 三十里铺 沙河湾 刘富 王城 范营 周坑 崖头 张庄 新河 陈户

82 (3)霍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示意图 周庄 杜庄 王庄 下河西 上西山 沙沟 新庄 西关 东关 霍城

83 (4)李桥乡学校布局调整示意图 吴宁 下寨 河湾 杨坝 高庙 周家庄 西沟 巴寨 上寨 东沟 李桥

84 (5)大马营乡学校布局调整示意图 山湾 花寨子 下河 中河 上河 城南 城北 楼庄 新泉 夹河 大马营 双泉 窖坡 新墩 圈沟 花寨子 大马营

85

86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与评价方式 转变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的必要性早为 人知,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要求也连篇累牍,相应的变革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来看,成效并不显著,进展比较缓慢。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 或者说激励与约束机制。

87 因此,“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就成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关键部分。
需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一定的制 度安排,通过诱致性或者强制性举措,提供 动力和压力,提供推力和拉力,引导各相关 主体着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因此,“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就成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关键部分。

88 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学”的方式——学生学习 “教”的方式——教师教学 “研”的方式——校本教研 “训”的方式——校本培训
“管”的方式——学校管理

89 学校怎么管? [学校内部管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让学生—— 乐学、会学、学好 让教师—— 乐教、会教、教好
学校怎么管? [学校内部管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让学生—— 乐学、会学、学好 让教师—— 乐教、会教、教好 让管理人员—— 乐管、会管、管好 情感 能力 标准 建设 建设 建设

90 重视考试,重视分数 超越考试,超越分数 绿色教育,绿色分数 全面评价——全面、主动发展

91 五、教育中的自由与民主何以必要? (一)自由是创新的基础 教育中缺少自由与自主 我国教育活力不足: 考糊了 管死了(管乱了)

92 《教育规划纲要》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93 2.教育与人的自由 教育培养“自由人”,即有自由精神的现代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臣民和顺民。教育要弘扬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提升其主体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应该把“学习实现自我”放在最优先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教育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教育要解放人民的才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

9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 在教育中,自由是目的,也是手段。就手段而言,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了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自由是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目的不是束缚人、压制人,而是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

95 3.教育自由 教育自由即教育实践活动的自由与自主。 就我国教育自由现状而言,情况很不理想。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在“戴着镣铐跳舞”,教育主体不论是学生、教师、家长,还是校长、教育行政官员,很多人都感到深受束缚,都感到不自由、不自主,都感到不快乐、不幸福,我国的教育自由现状亟待改善。

96 教育自由(自主性)有两个层面: 其一,整个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系统)相对于其他社会子系统所具有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相对的,但在我国却是稀缺而珍贵的。 其二,教育系统内部不同教育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如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学术自由权,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学习自由权、表达自由权,以及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等。

97 教育自由的清单: 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含教育选择权) 教师的教学自由权 教师的学术自由权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98 褚宏启:我觉得做校长可能我们主要的关注的还是我们学校获取更多的资源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断扩大资源,我有时候想我们最重要的资源在什么地方,我还是这么看的,我觉得最重要的资源是精神资源,可能不是钱、不是物,比如说就教师来说,教师的爱心、教师的热情、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勇气,这是我们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但这些资源的获得我觉得没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没有一种尊重的氛围,没有一种民主自由的一种体制机制做保障。在一个就是孩子这块,也是这样,孩子的潜力需要得到充分发挥,我还是觉得我们教育当中太需要民主和自由了。

99 (二)民主是自由的基础 教育自由的保障是民主主义,是教育民主尤其是政治民主。 以教育民主促教育自由——以民主促自由 以民主捍卫自由

100 校长1:说喜欢不喜欢民主管理的治理,其实肯定是。对于我们来讲,我觉得应该是又爱又怕,这个爱就不说了,刚才已经说好多了,其实这个怕更多的是它有一个能力的要求,你放开了以后,你充分发挥民主了你该怎样去整理,你怎样去解决,你更多的需的问题,更多声音的问题,你给老师话语权了,你怎么去做,你给家长话语权,给学生话语权了,你怎么去解决,

101 校长2:虽然比如说校长还得专制决断一下,可是民主是能够影响这个决策的,所以在这块来讲,民主在学校现在已经开始萌芽,而且是有一定基础的,有一定的基础,但我觉得就是一个萌芽。

102 教育民主包括两个方面:刚性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柔性的民主生活方式。
在教育中,刚性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指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度,管理团队集体决策的制度,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信息公开与监督制度等等。其中,“参与决策”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民主的本意”,是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不容偏离与置换。 教育民主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教育事务,由民做主,一起议决”。

103 柔性的教育民主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精神。
柔性的教育民主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精神。 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都很重要。不仅要在教育管理中建立健全各种民主决策制度、扩大决策范围,而且还要在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并推进民主平等的关系。 我国封建历史漫长,民主思想与文化传统并不深厚,现实的教育管理与教育生活中,非民主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民主化之路依然漫长。

104 《教育规划纲要》 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105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106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107 教研的内容

108 教研活动中的各主体的作用发挥 序号 教研活动 校长 教研员 教研组长 骨干教师 普通教师 1 2 3 4 教学目标分解 7.3 33.7
30.9 15.2 12.9 2 教材教法分析 7.5 41.0 23.9 15.7 11.9 3 学情分析 5.0 14.9 27.1 21.3 31.8 4 教程分析 5.2 23.1 30.2 24.7 16.8

109 学校中的民主: 管理民主 教研民主 教学民主 班级民主

110 民主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教学民主”好,但新教师不成熟,一个 新教师的两种做法之比较: 传统控制型教学——5年——教师素质A 新型民主式教学——5年——教师素质B

111 民主促进主体性的提升 ——外部压力与内在动力 民主本身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民主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112 (三)推进民主的几个关键问题 1.提高参与度。
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范围越宽,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越充分,对于管理事务的参与程度越深,就越能体现民意民情,多元利益就越能得到充分表达,治理的民主性就越高,最后,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在教育治理中,行政相对人、弱势群体的参与至关重要,这种参与对于遏制教育行政权力、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具有重要价值。就个体而言,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对于维护师生权益具有重要价值。

113 2.增强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教育治理信息的公开性,教育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众对于教育治理信息享有知情权,有权利获知政府信息和学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招生、课程、教学、人事、预算、支出、学生资助、就业等。信息透明度越高,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越充分,多元治理主体就能越有效地参与治理并监督治理过程。信息透明度高,还有助于防治教育腐败(control of corruption),提高治理的廉洁程度。

114 3.追求新秩序。 秩序意味着稳定性,意味了安全、安定,以及有条不紊的状态。教育秩序包括教育教学秩序、教育从业者工作秩序、教育管理秩序等等。没有这些秩序,教育工作无从开展。教育治理的初级价值或者说基础性目标就是定分止争,规范教育行为,为教育带来秩序。但善治所追求的不是专制秩序,如某些学校内部管理中的专制高压带来的死气沉沉的秩序,而是民主参与所带来的充满活力的秩序。教育治理要谨防大起大落,“大乱出大治”的思路不适合用于教育领域。

115 不能因为追求秩序而牺牲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自主,而牺牲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实际上,这种牺牲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中并不鲜见。
当前,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好“秩序与发展”的关系。与传统的管理和统治相比,治理的目标,将不再仅以防范和消弭矛盾、维护秩序为首要任务,而是要致力于实现“秩序”与“发展”主题的对接。要跳出“维稳”怪圈,使稳定与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116 4.追求真效率。 善治必定是有效率的治理。教育治理的效率是指教育治理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治理本身由于多元主体的参与,需要更多的沟通、协商,决策过程也更为漫长,容易导致“管理”本身的低效和无序。但民主是一种理性化、制度化的纠错机制,它有助于形成共识、达成科学决策,从而有利于决策的执行,并最后带来教育的“长期效率”,即反映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反映公平诉求的效率。

117 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主义——救亡——外部压力 民主主义——启蒙——内部潜力 长期以来,“救亡压倒启蒙”。 用民主释放每个人的活力和潜力。 以民主精神孕育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养育中华民族的元气和生机。

118 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中言道:“从长期来说,一个国家的价值就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的价值;一个国家如果为了要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加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使人民渺小,就会发现靠渺小的人民是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的。” 民主——自由——创新——人的自由与解放

119 小结 国民素质的短板是什么?——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什么?——自由 自由的基础是什么? ——民主 如何推进民主? 提高参与度
自由的基础是什么? ——民主 如何推进民主? 提高参与度 增强透明度 追求新秩序 追求真效率

120 学生素质的最大短板是什么?——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什么?——自由 自由的基础是什么? ——民主 管理民主 教研民主 教学民主 班级民主

121 《读者》2016年第8期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李佩先生(郭永怀夫人) 81岁,创办“中关村大讲堂”,举办600 多场。
 《读者》2016年第8期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李佩先生(郭永怀夫人) 81岁,创办“中关村大讲堂”,举办600 多场。 94岁,举办周三小型研讨会。 有一次,在讨论“钱学森之问”求解的根本出路时,三个老人并列而坐。 北大资深教授陈耀松先生首先说: “要靠民主。”  紧接着,郑哲敏院士说:    “要有自由。”  随后,李佩先生不紧不慢地说: “要能争论。”

122 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 自由 

123 我们的责任 社会问题的存在 ——自由的空间、自我实现的空间有多大? 自由是无条件的吗?自由之路很艰难吗? 民主可为吗? 艰难与光荣
渺小个人与伟大事业的融合

124 宏启观察——《中小学管理》连载 教育应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 教育应让生命舒展而非扭曲更非毁灭 让主体性之花绽放盛开 培养现代人与改造国民性
核心素养与国民素质

125 深度阅读(两本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126 欢迎进一步交流: 褚宏启 电话:

127 非常感谢, 敬请指正!


Download ppt "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